影片最危险的设定是,原来世上真的有后悔药——kill yourself!
身体只是灵魂的载具,它不生不灭,自始而终。
关于灵魂探索的题材,近些年又重回人们的视线。
无疑,对于灵性实相、生命意义的追寻孜孜不倦的我,也喜欢透过这类影片来愉悦身心。
对灵魂的未知总让人兴奋Netflix公司在美剧的成熟,让它在电影上异军突起,我喜欢它的出品——从它世界观的设定,故事的新颖度,配乐的清新,这一次《发现》也没让我失望。
故事讲述在“来世”被科学证实存在的一年后,数以百万计的人希望结束生命以到达来世,摆脱此生的困境。
“发现”宣布两周年之际,科学家(罗伯特·雷德福)的儿子(杰森·席格尔)救起一位自寻短见的女子(鲁妮·玛拉),并把她安置在父亲的“实验救济所”里。
一边抗逆、一边跟随科学家父亲的研究步伐。
随着影片的深入,不料发现自己一直处于濒死的状态,困在了重复遇见女主并拯救她的循环,一番说教“揭示”后最终解脱到达真正的“来世”。
全片102分钟,开篇以科学家的电视采访现场展开,纪录片式的问答让主题明朗,形而上的”灵魂“问题变得亲和、有说服力。
随着摄像记者的一身枪响,拉开本片的片名《发现》,干净利落,悬念迭生。
紧接着讲述男主在邮轮和女主的第一次相遇,第二次见面并救起,发生在“实验救济所”的事情。
一具实验尸体的“来世”研究,成了男主“大发现”的导火线。
不得不说,影片进行到一半,约46分钟时的发现,几乎可以把观众蒙骗,这是第一个坑——所谓的“来世”影像不过是逝者的记忆,这样便推翻了科学家的理论;然而男主和女主的一次次的深入探索,又抛给观众一个问题——如果不是逝者记忆,还能是什么?
看到这里,我曾想过是逝者为了安慰自己的悔恨而自我创造的另一个“幻象”,一个自己不曾犯错、不曾懊悔的完美结局;过了半小时,到了影片01:20:26,即接近尾声时,科学家父亲说了一句“如果那是此生的不同层次呢”,才开始把“来世”的实相引向“平行宇宙论”;紧接着,随着女主被射杀,受父亲启发的男主心急想去到一个女主安然无恙的世界,便自我实验,没料到来了个惊天大反转——男主实际上从影片开始就躺在实验室里,之前在游轮遇到的女主,他并没跟随下船,相见的第二天女主就跳海自尽了,这是事实。
片名后的第一幕邮轮戏已经是男主躺实验室见到的“轮回”,他由于懊悔女主的死去,一次次地拯救她,始终放不下——这是他在“濒死”状态下创造的空间循环,并非真正的来世影像。
当他最终放下,听从女主呼声,真正死去后,01:32:00后才是本片唯一的“来世”画面,在那里是一个与现实不同的平行宇宙,海滩上险些遇难的男孩被男主救下,女主也不再失去儿子,男主也记起了女主,可以想象,最后他们又愉快在一起了。
影片色调偏蓝冷,试图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阐述“来世”,然而对“来世”的景象和存在意义不作过多探索,讳莫如深地以一个爱情故事来包装,可谓有利有弊。
剪辑上的“记忆闪回”能为影片添加悬念,只是略感用力过度。
可贵的是其世界观的设定不走寻常路,把死后描述为去了另一个平行宇宙,而非轮回投胎,换上不同的身份和身体在截然不同的生命场景。
在平行宇宙里,人还是你自己,身边的人物关系大致不变,但你可以临在左右你人生路径或思想情感的关键节点里重新再来,作出不一样的选择,让你圆满幸福——这个设定可谓同类型电影的一个新看点,但也是导演透过科学家父亲最后想毁掉机器不让证据流外的一个“危险信息”,告诉人们世上真的有后悔药,那就是自杀,在平行宇宙里选择你合适的时间节点重新扮演,变得幸福。
这个观点使影片的价值观变得诡异,倘若导演(同时也是本片编剧)真的认同这种“来世”理论,显然令人悲观。
若是事实,必将引发又一轮自杀狂潮。
我本人是认同灵魂的存在,轮回也是众多科学的研究发现(不喜勿喷)。
最近我想像过人的轮回并不一定是线性发展,即这一世死后不一定会接着投胎到下一个线性未来,也许会投胎回过去的历史节点,即过去的平行宇宙,继续影响过去的平行实相——我想这一个观点完全值得研究,也可拍成另一部电影(我说真的,嘻嘻)尽管关于影片灵魂来世的价值观不太认同,但这确实是影片的新鲜所在。
顺便赞下恰到好处的配乐,为营造悬疑氛围加分。
最后推荐几部本人中意的灵性电影,希望有缘人共赏——《圣境预言书》《功夫熊猫1》《飞跃来生缘》纪录片《轮回》《灵性的实相》《生死与轮回》那条视频不见了-腾讯视频
灵魂的存在提醒你,成为光,成为爱!
爱有来世,电影一开始介绍主角父亲发现人死后有一段未知脑电波从大脑传出,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测试证明的确存在“来世”。
并制造出能发现“来世”去向的机器后。
从第一位实验者,尸体先生,先抛开尸体为什么脑部还没有死亡,在实验前,男主角不想让“来世”被证实,在机器做了手脚,让显示装置失灵,后来回去消除自己做的手脚,复原的过程中,无意看到尸体先生的“来世”片段。
然后去了医院,经证实,男主角以为那台机器只是一样记忆回放器,并不是什么“来世”机器,后来被细心的女主发现尸体先生手臂的纹身不一样,然后找到尸体先生的妹妹,也就是视频显示的那位神秘女性跑龙套,得知尸体先生并没有去过医院探望过他的父亲。
然后回到屋子里,正当床戏部分,也是广大观众最想看的情节途中,主角弟弟跑进来说父亲自身启动机器进行实验,在看到了显示屏幕中父亲改变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从实验中走了出来,叫住了妻子,一起共度周年晚餐,从而避免了妻子的自杀。
这时候我的小宇宙爆发了,以为只是人死之前,把人生最遗憾的事情美好化想象中改变,但这跟“爱有来世”不点题,而且这又是科幻片。
当女角死亡后,电影才做了最终的解答,男主坐上了那台机器,想去“来世”救回女主,上了贼船才发现自己已经不是第一次上这首轮船,如其说场景中的是女主,到不如说是男主的内心深处的记忆, 然后女主告诉他,第一次他们碰面,男主没有下船,女主淹死了,然后男主不知为啥死了,然后来到了“来世”,也就回到了电影的开始,在船上男主碰见女主,结果TMD救活了,又被其他人打死了,这坑爹的情节。
然后男主很坚毅的说,下一世我们还会相遇,我还会记得你的,结果死后去到女角最遗憾的孩子死亡地打脸了。
以下是我做的总结:电影里面,1.人死后都会去到另一个平时时空,而且是人生最遗憾事情发生的开始的那段时刻。
2.去到平时时空记忆回埋藏在内心深处(基本跟失忆一致),然后与另一个自己重合。
罗曼罗兰说过: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也许从来就没有什么来世,在冥滩中不断搁浅的只不过是人们对苦难现实的逃避。
即使只有一部分潜意识能转移到来世,那来世的你基本也不是原来的你,现在的你的人格还是相当于永远消失了,那这样意义何在?
本我的丧失宣告着自我人格的彻底死亡。
芸芸众生,不少人想寻求改变,却没有行动,这应该也算是另类的活着,不是自己的自己,最终还是会将驶向那片终将搁浅的冥滩。
科学家库伯用科学证实有“来世”,结果引起长千上万的人自杀。
出于怕社会谴责,库伯博士隐居一岛,并建起一“实验救济所”救济那些想自杀的人。
库伯之子威尔史蒂文森,一直抗逆父亲的研究,觉得“实验救济所”简直就是邪教会所。
在一邮轮中,威尔史蒂文森邂逅女孩艾拉。
来到海岛父亲建起的救济所,威尔史蒂文森竟在海边看到艾拉欲自沉大海自杀。
救出艾拉后,为防止其再轻生,威尔史蒂文森将其送到父亲的救济所。
但不久,威尔史蒂文森发现自己一直处于濒死的状态,困在了重复遇见艾拉并拯救她的循环。
最后,随着艾拉被射杀,受父亲启发的威尔史蒂文森心急想去“来世”——艾拉安然无恙的世界,便效仿其父而自我实验休克死亡。
不料,威尔史蒂文森竟发现自己之前在游轮遇到艾拉时,并没跟随她下船,相见的第二天艾拉就跳海自尽了;由于懊悔艾拉的死,所以利用“濒死”状态下创造的空间循环一次次地去拯救她。
最终,威尔史蒂文森找到艾拉自杀的真正原因,在海滩上救下险些遇难的她的儿子,使艾拉彻底摆脱自杀念头……——情人圆满团员……
这是一部科幻电影,而剧情呢,看起来好像不太有新意,类似《恐怖游轮》和《蝴蝶效应》一般。
影片前面大半部分都采用了平铺直叙的方式,你压根就无法看出来这是一部什么样子的电影,或许你根本无法发现它想讲叙的是一个多维世界多维空间的故事。
男主老爸研究发现了一个结论——人死亡以后会去往来生。
然后许多人知道了这个建议以后,就想要自杀,去往来生。
但是男主却对他老爸的研究持有怀疑态度,他坐船回去的路途中,碰到了女主艾拉。
邂逅了女主以后,男女主之间就互相产生了爱意。
后来男主在海边碰到要自杀的女主,然后男主将女主救回,带她回来了他老爸开的收留想要自杀人的研究所。
原来男主老爸还并未研究透彻究竟人是否有来生,但是他发明了一部机器,可以让人在临近死亡的时候,看到来生的场景。
但是他们想先找一个死人做实验,于是他们从殡仪馆偷出来了一个尸体,但是在做实验的时候,男主偷偷地破坏了实验的机器,让众人以为实验没有成功。
后来男主偷偷一个人回去实验室,将机器修好了以后,却发现显示器上出线了惊人的一幕,居然真的有记忆。
然后他顺着记忆去寻找,发现真的记忆中的那个医院。
后来他偷偷将结论告诉女主,女主却告诉他,记忆画面中的那个人并不完全与现实中的这个男人契合。
后来他们沿着记忆中的场景,找到了这个男人的姐姐,这个男人的姐姐却告诉他,并没有发生过画面中的场景。
后来男主老爸,为了证明自己的机器没有坏,拿自己进行实验,结果他们共同研究出结论,原来人在死亡的时候,并没有死亡,只是会回到自己一直念念不忘的,后悔的那一个时刻,会去改变自己曾经因为疏忽或者大意没有做的事情。
就当男主老爸想将这个结论宣告于世的时候,之前被赶出去的女人却为了回来,开枪杀死了女主。
绝望的男主跑到实验室,将自己连上机器,发现自己回到了当初来得时候碰到艾拉的那个船上,原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回到这个场景之中了,每次男主死亡的时候,他都会回到这里,想到这里来改变艾拉死亡的命运。
于是他每次都没有成功,于是就陷入了死循环。
最后一次,他回到了海边,救回了艾拉的儿子,然后全剧就终了。
老实说,这并不是一部很吸引人的电影,全面太长时间的平铺直叙,后来的十几分钟开始反转,看完以后,才让人明白,哦,原来电影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原来人死亡了以后,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会回到自己一直以来后悔想要去改变自己的那个时刻,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是人生终究是不完美的,不管你怎么改变,终究有那些不完美的地方。
我觉得这与其说是一部科幻电影,倒不如说是一部思考人生的电影,他告诉我们,人生的遗憾有太多太多,总会在不经意的某一刻,就做了很多错误的,足以让你后悔一生的决定。
我们总是不断地想回到那个时刻,想回去改变自己的人生,弥补自己的遗憾,电影里我们可以通过死亡的方式,但是现实呢?
或许电影虽然披着科幻的外表,但实则是在警醒我们,要珍惜人生的每一个时刻,做好每一个选择,尽量不给自己留有遗憾吧,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可能通过电影中的方式去弥补自己内心的遗憾。
这出电影让我想起了《I型起源》,节奏很相似,都有不少看似简单而深刻的絮絮碎语和故事情节的转折。
后者证明了来世的存在,前者则是考究来世存在的意义,并通过这一点探究今生的意义。
本来觉得这剧本写得很好,探讨得很深入。
但结局却是有种没把握好的感觉。
虽说结局也算是一个挺好的结局,但总感觉欠缺点什么,好像作者抛出了一个球,本来让人有所期待,但最后明明碰到了球但却还是没接住一样。
本来期待最后会更为深刻,可反而比开头更浅显,突然转为一个fantasy。
亦或是这本该如此、返璞归真?
如此探讨下去,似乎钻牛角尖了。
也许这就是一个永恒的谜题,与先有鸡还是有蛋一样。
文中父亲所言不虚,的确很多事情不需要太执着于深究,反而失去了意义。
好像人工智能一样,执着于做成接近人脑的机器,最后的意义又是什么?
最后还是要感叹一下女主演得真好。
看了《自闭症》以后,再看这个。
两个角色相差很大,但都演得很深刻。
当年演龙纹身的女孩,果然是有着一种对角色灵魂的凝聚力。
期待更多佳作。
——既然看的是科学幻想,就要放下自己固有的见地去接纳新的世界观。
当然,价值观可以批判。
本片的高潮是从女主“此世”死后开始的,深入分析可能有些绕。
如果按照影片中明示的观念和惯性思维来解释,会遇到一些BUG。
比如,为什么男主利用机器见到的女主对男主来说是“全知视角”?
这不符合前文与后文关于来世的客观事实。
这里提供一种思路。
人在濒死状态通过机器抵达的只是潜意识,也就像回光返照,为的是弥补今生的遗憾。
此时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潜意识构建起来的就像一场梦,所以男主通过机器见到的女主说:她是男主记忆的一部分。
而只有真正的死亡,才能抵达真正的来世。
在这里,前世的记忆不能直接继承。
但是会在潜意识里留下不可言传的印象。
所以,男主会下意识地带着晕船药,下意识地走到海边,下意识地对某人某事感觉熟识。
这都是前世深刻印象的积累。
直到男主在某一世进入机器,看到潜意识里的女主,才唤醒了累世的记忆。
而此时,男主由于未能及时从机器中醒来,真的死了,所以抵达了新的来世。
由于在“此世”中终于成功救了跳海的女主,得知了女主的心结,所以他下意识决定不再以挽救女主的自杀行为为目的,而是以拯救她儿子,解开她心结为目的开始下一世的旅行。
遍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人有多少欲念,宇宙就变现出多少世界。
真亦是幻,幻亦是真。
有情皆孽,无人不冤。
执着于情,必为情所累,生生世世流转轮回,不得解脱。
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败是苦,成不是苦么?
失是苦,得不是苦么?
成功了,还想永远成功;得到了,还想要更多。
何时才能满足?
我执不灭,欲望不止,轮回不息!
佛祖在三界之外看着你们这群愚蠢的人类哀叹连连:傻孩子们,你们咋就不开窍呢?
还不快快皈依??
(笑)导演欲言又止的东西我都剧透了,节省了你们多少脑细胞啊,是不是该点个赞呢?
另:本片杂糅了不少灵学、超心理学、新时代运动、东方宗教、量子物理的思想,叙事背景很深,建议联系这些方面的知识综合理解。
本片适合对机械唯物主义、一元论、西方宗教不感冒的同学。
如果你是坚定的“XX主义唯物论者”,那还是别看了,以免浪费时间。
我没办法给这个片子太好的评价,细腻之处当然有,但是如果看过了《降临》,这种细腻就完全不算什么,我印象里降临我给了满分。
就像有些人的评论说的,确实有些伏笔,但是毕竟不是降临的那种处处伏笔。
先说最大的伏笔,两个人在船上的第一次对话,有一个评价说听到了女主说了两次:我正听着呢,,,但是如果大家放大一点声音就会发现,前面有一个啸叫声,就好像穿越一般的那种白噪音,女主的声音透过白噪音穿过来,很多个I,这不是两次,这是很多次,每次的声音都透过时空穿越过来。
男主感知到这种穿越,所以觉得头疼,想要靠进椅子里休息一会儿,同时捏着眉头想要缓解这种不适。
之后,其实是很多次相见的错误重叠在一起,很多次修正……第一次可能是男主想要救她,第二次可能是爱上她,第三次可能是深入接触,第四次可能是发现她晕船,第五次可能是……很多次之后,变成这一个次空间的相遇,变成带着晕船药的男主,变成最后中枪死去的女主。
所以,亲爱的观众,你还能分辨哪一个版本才是现实的生活么?
没有现实,不断的死去死去,不断地修正自己的错误,产生无穷多的平行空间,一直到我们得到幸福。
可能上一次相遇,男主还不知道女主无比想念她的五岁的儿子,但是下次,男主就可以从根源上改变这个结局,孩子不用死,女主也不会因为这种思念自杀。
一直以来的现实生活,只不过是第N次死亡之后的平行空间。
每一个空间都真实……最后的结局,终于在救了那个五岁的小孩,男主回头,看到的是什么,是一个原来的错误被修正,是母亲么,或者是什么重要的人……彩蛋:大家都去修正自己的错误了,男主走了,父亲也抵挡不过挽救母亲的想法走了,没有了父亲这里成了一片荒芜。
留给观众一个猜想,那些人是因为父亲的死亡而对来生有了怀疑,去积极生活了,还是因为发现了来生的真相,都自杀去修正错误了呢???
没人知道,只有弟弟,没有离开这个地方。
我们怎么评价弟弟呢,是一个懂得把握现在的人吧。
他曾经说,父亲的研究是为了纪念那些人,父亲对于母亲的自杀是,内疚并且带着一丝愤怒的(看英文,中文翻译不太准确,在兄弟两个对话的那一段,应该是一小时刚过的那几分钟),弟弟说,爸总会醒悟的,会明白妈妈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套用一句台词,记不住具体的了:如果你没有在这一世获得足够的经验,再活一世……或者生命的价值就是如此,人生是一场体验,我们总要把它完成
In the midst of life,I am in death.1.来世:不同文化套路的解释还真是不一样阿……如果是"二次机会"的话,那不就是陷入了蝴蝶效应跟《神盾局特工》里"框架"的死循环?!
……这次的回溯记忆,是不同线性的改变过去来企图影响现在跟未来……所以也不是平行世界的不同你我?
2.结局本能出彩的……
概念还不错,可是处理方式真的是太糟糕了。
一个有趣的剧本只在最后十分钟才展现了应有的模样,大部分时间都偏闷,对于处女作The One I Love高起点的查理,还是有点让人失望。金发鲁妮别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
死前的执念集中在生死离别上,所以死后会在一个无限循环的空间里试图改变结果,影片是在告诉观众多陪陪家人,珍惜家人,人生没有第二次重开的机会。 爱情,悬疑只是附带品
前面太拖沓了,大量的沉默……就最后10分钟好看
It’s a mixture of MANY things. No idea where it’s going but I enjoyed most of it. Reminded me of <Eternal sunshine> although it’s not a romantic movie. How did Rooney Mara get so MANY good scripts?!!!!!!
唯一的一点哲学意味也被猝不及防的悬疑给冲散了
确实可以本来是非常宏大的世界观,但是没有铺陈好,结果弄成了狗血爱情剧。不过讲真,这片子反应出了现代人心底的虚无,我都不知道我此刻的生死,因为都是相对的。
前半部分一会科幻一会神学,最后才发现根本不是来世,更像是平行宇宙或时间循环。那台所谓能看到来世的仪器其实是一种“可能性分析仪”,接入后能让人看到某节点的另一种可能,而不是我们中国人以为的投胎转世。所以仪器里面看到的都是近平行时间线,而没有人从头活一次。得搞懂这个设定,才能明白这片想讲啥。但借一个科幻设定去讲其他的类型片并不稀奇,像本片这样连设定都讲不清的还真是少见(不排除网飞自带翻译有问题)。加上絮絮叨叨的台词,这100分钟很折磨。浪费鲁妮玛拉了。
很慢,前面若有似无的联系让我总是走神,如果没有 Rooney Mara 恐怕看不下去。捕捉脑电波的设施简直是简单粗暴,我心里的弹幕就是“你这是在逗我吗”,还有“您愚蠢而忠实的仆人 Toby 已上线”,最后发现这整个还是 Will 的回忆 Loop 就觉得心累,尽管这一切都为了救孩子,我还是希望电影快点结束。
所以将科幻和爱情还有哲学什么的搭在一起其实挺不讨喜的。
还是花点钱请芬查来弄吧 鲁尼马拉也不是万灵药 宋德伯格都得 如斯中文译名真是如今大陆文脉早毒断啊 just watch the unwatchable 一如夜行动物
开场有导演老妈客串。不算仆街,也不难看,就是文艺片式的闷……人物缺乏细节去响应救赎的主题,没有化学反应,更适合一个剧集架构去完善建立角色间的关系。我觉得查理·麦克道威尔如果再拍一部,可以组成一个平行宇宙三部曲,我怀疑这部跟他的上部作品The One I Love享有共同的世界观。
本片还是有点细思极恐,我没想到这评分在豆瓣这么低,感觉拍的还是挺好的,类型是爱情剧情科幻,一提到科幻某些人你不给他点酷炫特效他就不买账!还有说什么节奏慢沉闷的我觉得是自己看片的方式有问题把?从故事剧情设定上来讲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其实感觉某些地方跟《降临》也有点相似之处。生死轮回
机器发现的事实是:“来生”不过是“今生”的另一版本,这跟平行宇宙的概念有点类似了。既然没有“来生”,“大发现”就是个科学谎言;如果“今生”仍有不同版本,这个“发现”仍然阻止不了人们通过自杀来摆脱痛苦和遗憾。这样看来,无论有否来世,人们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吧!
铺垫了整整一个电影,就为了最后那几分钟,差点火候
科幻伦理许久,还是假如爱有来生咯
人生后悔那么多,为了个妹子陷入死循环,最终还是鼓励大家不顺就自杀,多不好。也许拍成短片会更合适?
真爱太变态。前半段无聊到快睡着,之后高潮迭起大呼过瘾。让我想起一部捕捉外星人信号的电影。一遍又一遍重复死亡的剧情,与《领袖水准》类似。四百万人遇到了挫折就自杀,感觉是白死了,他们没有机器。男主借助机器电击大脑无数次,终于挽救回爱人,最终双方都失忆,有什么意义呢?爱让人盲目使人癫狂,真可怕。有意思啊!自由的代价,就是血淋淋的事实。科学家说,人死了意识会转移到来世,于是百万人自杀。所以这种科学发现,哪怕是真实的,也是禁止传播的,因为不符合的利益。不自由的代价是无知。
2017年已看112。血统纯得不能再纯的圣丹斯式科幻片。
同样是loop,跟恐怖游轮完全没办法比,很好的构思拍的这么无聊沉闷。处处是bug,最大的bug就是在没有什么铁证证明有来世的情况下,那么多人急着去自杀?就一个科学数据证明就行了?男女主角感情来的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