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陈志汉
主演: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简介:一具冰冷的遗体,在医学院的解剖课中,默默的和一群医学院学生,走过一学期艰巨的学习,陪伴他们穿越成为医生的成年礼。在台湾捐赠遗体做为解剖课教材使用的亡者,被尊称为大体老师,在极度重视亡者身体安葬的亚洲,贡献自己的身体需要面对亲人的不舍,获得深厚的了解与支持。这样贡献的心意,将带给家人以及医学院师生什么样的改变?即使..详细 >
范范听了之后写了片尾曲。
失去亲人爱人朋友的人去看可能会受不了,听到不少抽泣声。解剖老师和大体亲属都不能真的面对人的具体形态被当作为物来使用,无论信不信神。幻想死后遗体捐赠的人应该看完这种题材的片子再做决定。树葬还是很向往的。
当生命终结 我们该如何告别 成为大体老师 生命虽已消逝 爱之光辉照耀人间
死亡的课题
这一部作品是在讲医学大学的大生理解剖教室的实质的故事,叙述家里的人的身历其境的成长故事。
不多见的题材。学医不简单。
她要去当老师。什么老师?大体老师!谢谢老师。
并非刻意煽情,也并非强行教育,我更喜欢这样的陈述叙事
英文名The Silent Teacher. 影片通过这个名词切入,提供了丰富的矛盾文本,无私与自私,传统与医学,个体与大众,灵魂与肉体,生命与延续。可惜的是触点够广但还不够深入,素材整理比较凌乱。那份仪式感与敬畏心也只有台湾才能拍出来了。
今天外公火化,送回老家。时隔多年,再次因亲人去世踏进殡仪馆。丧葬仪式,晚上坐夜,翻出这部片子,关于离别,关于死亡,关于生而为人活着的意义,永远都在思考和学习中。
8.9/10 想起我的身體, 切開的話, 太肥....
镜头对准的大体老师话题,映射的各个方面还是很全的,既有“老师”的家属的不舍,又有医学院学生们的尝试与破圈,同时也有医生家庭本身面临的问题,以及观念意识的推广,剪得真心不错很舒服,就是bgm有点太突兀了。
学校安排这一连串的,所有的课程,所有的活动,要我们去意识到这个事实:就是大体老师他是一位老师,他不只是一个身体,他还是一个活着的人,虽然时空上跟你没有直接的交集,但是,他是一个人。
向大体老师致敬!
题材挺像我昨天看的,但质量差的实在有些多,不太喜欢这种观点纯靠采访对话说来的表达方式,尤其是最重要的生命议题,只能靠直接讲出来。特别不喜欢配乐。
完全無法平靜
题材是难得的且必要的,但时长是不必要的。很多重要的地方都点到为止了,但非常欣赏片子里构成平衡和张力的部分:解剖老师的回答、女儿的愤怒以及女学生最后的凝视。
#2018中国新映像导演来沪,映后交流很好。正好是大二下学期,有局部解剖课,我也有一位大体老师;我们没有那些仪式,上课前三鞠躬表达我们的敬意;捐献身体是无私伟大的,感恩这些silent teachers.
“如果没有准备好就来上课下刀,那和在菜市场斩猪肉有什么分别” 真的,每个医学生都应该来看看这部纪录片。
最难的不是接受亲人的离世,而是面对想起ta存在的日子时瞬间涌入的空荡感。这是一堂关于生命和告别的课,我受益匪浅。感恩这些推动现代医学发展的大体老师们,同时惊讶于辅仁大学对医学生的人性教育之全面真的令人赞叹。另外,那组大体老师上课和林先生游泳的穿插镜头真的,打到人心里去了。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范范听了之后写了片尾曲。
失去亲人爱人朋友的人去看可能会受不了,听到不少抽泣声。解剖老师和大体亲属都不能真的面对人的具体形态被当作为物来使用,无论信不信神。幻想死后遗体捐赠的人应该看完这种题材的片子再做决定。树葬还是很向往的。
当生命终结 我们该如何告别 成为大体老师 生命虽已消逝 爱之光辉照耀人间
死亡的课题
这一部作品是在讲医学大学的大生理解剖教室的实质的故事,叙述家里的人的身历其境的成长故事。
不多见的题材。学医不简单。
她要去当老师。什么老师?大体老师!谢谢老师。
并非刻意煽情,也并非强行教育,我更喜欢这样的陈述叙事
英文名The Silent Teacher. 影片通过这个名词切入,提供了丰富的矛盾文本,无私与自私,传统与医学,个体与大众,灵魂与肉体,生命与延续。可惜的是触点够广但还不够深入,素材整理比较凌乱。那份仪式感与敬畏心也只有台湾才能拍出来了。
今天外公火化,送回老家。时隔多年,再次因亲人去世踏进殡仪馆。丧葬仪式,晚上坐夜,翻出这部片子,关于离别,关于死亡,关于生而为人活着的意义,永远都在思考和学习中。
8.9/10 想起我的身體, 切開的話, 太肥....
镜头对准的大体老师话题,映射的各个方面还是很全的,既有“老师”的家属的不舍,又有医学院学生们的尝试与破圈,同时也有医生家庭本身面临的问题,以及观念意识的推广,剪得真心不错很舒服,就是bgm有点太突兀了。
学校安排这一连串的,所有的课程,所有的活动,要我们去意识到这个事实:就是大体老师他是一位老师,他不只是一个身体,他还是一个活着的人,虽然时空上跟你没有直接的交集,但是,他是一个人。
向大体老师致敬!
题材挺像我昨天看的,但质量差的实在有些多,不太喜欢这种观点纯靠采访对话说来的表达方式,尤其是最重要的生命议题,只能靠直接讲出来。特别不喜欢配乐。
完全無法平靜
题材是难得的且必要的,但时长是不必要的。很多重要的地方都点到为止了,但非常欣赏片子里构成平衡和张力的部分:解剖老师的回答、女儿的愤怒以及女学生最后的凝视。
#2018中国新映像导演来沪,映后交流很好。正好是大二下学期,有局部解剖课,我也有一位大体老师;我们没有那些仪式,上课前三鞠躬表达我们的敬意;捐献身体是无私伟大的,感恩这些silent teachers.
“如果没有准备好就来上课下刀,那和在菜市场斩猪肉有什么分别” 真的,每个医学生都应该来看看这部纪录片。
最难的不是接受亲人的离世,而是面对想起ta存在的日子时瞬间涌入的空荡感。这是一堂关于生命和告别的课,我受益匪浅。感恩这些推动现代医学发展的大体老师们,同时惊讶于辅仁大学对医学生的人性教育之全面真的令人赞叹。另外,那组大体老师上课和林先生游泳的穿插镜头真的,打到人心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