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威廉·布莱克关于失忆 失去记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不知道,但是这种现象真实存在。
如果浪漫一点思考这个现象的话,失忆就好象在人世间突然喝到了孟婆汤一样,你的人生又归零了,你可以从新开始。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是否会有那种象真的喝了所谓的孟婆汤一样,完全丧失记忆,变得像婴儿一样单纯无知的情况呢?
医疗上也许有吧,不过我看文艺作品里面恐怕就不会采纳这种案例了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伴随着失忆,一个人的性格是否会改变?
就像美国电影《全面回忆》里面,主人公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好人,直到最后他才知道,他曾经是一个坏人。
当然,这个例子举的不恰当,因为主人公并不是失忆,而是被串改了记忆。
如果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更相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老话。
在各种失忆的症状中,最可怕的恐怕就是间歇性失忆了。
就是那种只能维持一段时间的记忆,然后马上记忆就会归零,一切从新开始,就好象每隔一段时间就喝一口孟婆汤一样,实在是可怕之极。
可是文艺作品却非常欢迎这种古怪的失忆症,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人类的苦难就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现在有很多电影作品都是这种症状为背景创作的,比如《记忆碎片》,比如《初恋五十次》,比如这部《博士的爱的方程式》。
关于数学素数,是最孤高的数字,自尊,独立。
亲和数,在无数的数字里,只有这两个,是一对,这是独一无二的关系。
完全数,这是上帝的杰作,完美无缺。
在博士的眼里,数学是如此的神奇美丽,不论你说出哪一个数字,博士都会告诉你,啊,这个数字太高贵了。
因为每一个数字,都有他美丽的秘密。
你要用心灵去感受,找到它的韵律。
电影里讲到了关于直线,现实中,你永远看不见直线,它只存在于你的心灵中,延伸到永远。
还有根号,它的含义是坚强,保护着每一个数字,还有那个博士的爱的方程式:e(π*i)+1=0 ,把一切纷繁复杂都归于虚无,归于平静。
这就是数学,如此瑰丽的东西,它不是人类发明的,在有人类以前,它就存在了,就像诗。
斯卡采尔说:“诗人没有创造出诗,诗在那后面的某个地方。
很久以来它就在那里,诗人只是将它发现。
” 关于爱失去的记忆就像一个枷锁,记忆的主人总是在不断痛苦的寻找,而对于间歇性失忆的人来讲,这痛苦是在不断的叠加的,记忆对于他们来说就好象熊手里的玉米,最终发现只剩下一支。
博士的记忆只能维持八十分钟,然后他就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现状,依赖于别在衣服上的几张字条。
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你必须要有耐心,以及爱心。
你要不断的重新介绍自己,你要忍耐他重复讲过很多次的故事,最重要的就是你必须清楚你所付出的情感都是徒劳的,很快他就会忘记这一切,你必须重新来过。
有一个描写爱情的过程的句子,叫做“从相识,到相知,到相爱”,尽管这个句子已经烂俗到让人观之欲呕的地步,但是却清楚的说明情感是一个叠加的过程这样的道理(所谓的一见钟情,起作用的不是情感,是欲望)。
而当你知道你的情感无法叠加的时候,你就患上了间歇性情感失去症。
和失去记忆的人不同,失去情感的人可以选择放弃这段情感,而恰恰由于有了选择,那些选择继续无怨无悔的付出感情的人,就越发的令人敬佩,他们付出的感情就越发的弥足珍贵。
总有人说,最伟大的爱是那种只是付出而不所求回报的爱。
那么现在考验的时刻到了,面对就连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渺茫的希望都没有的对象,你要有“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的决心。
可能你要初恋五十次,可能你要相识二十年。
好象说得有些骇人了,实际上这样一个奇怪的情感对象会让人执着的或爱恋或景仰,必然有他的价值之所在。
或许,他象素数一样独立,自尊;或许,他象亲和数一样亲切,不可替代;又或许他象完全数一样完美无暇,谁知道呢?
就象电影里面的台词一样:“他爱的对象可能有点怪,但爱本身并不奇怪。
”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即永恒e的πi次方+1=0是博士的爱情方程式,无限混乱的e遇上代表无限、未知而不重复的圆周率和谦卑的虚数,再与确定实在的自然数1相遇,最终汇成无。
正如同不明所以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不安分又混沌,注定会遭遇这世上无数的未知磨难,这磨难告诉他,你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然后他才开始发现自己和周遭的世界,刹那间,与这世上所有确定实在的生命真正融合,一沙一世界,他拥有的同时也最终了悟到,本来无一物。
这公式是他对这个世界,以数学的方式,作的最诚挚的表白。
博士被纺纱厂起家的哥哥一手养大,并送到剑桥留学,成绩斐然,回国后在研究所工作。
哥哥早逝,嫂子卖厂建宅,以收租为生,叔嫂二人相依为命而日久生情,可嫂子却没有勇气生下腹中胎儿,成为横亘在二人面前的一道心结。
后来在一次意外中,叔嫂二人皆受重创,嫂子失去了一条腿,而博士,脑部重创而阶段性失忆,并且只能保留80分钟的记忆,对于绵长的人生来说,这80分钟大概可以算是刹那了。
她出现了,以一个热爱世界的单亲母亲的生命方式,来到博士家里照顾他的起居。
第一天工作,在门口便感受到了博士对数字的爱,鞋码24,“一个尊贵的数字”,电话号码,“十亿以内素数的和”,也在第一天,她以受责备的方式更加明白了博士与数字特殊的爱情“我正在思考,你打断了我对数学的爱”。
后来被问起她的生日,2月20日,博士取下了自己在剑桥获得校长奖的手表,第284位获奖者,博士在黑板上写下这两个数字,询问她的直觉,而后慢慢揭示这两个“友爱数”,一来一回间,博士从未有自以为知的傲然,更多的是“偷看上帝的稿纸”后谦卑地传递美的欣喜。
数字是他的爱人,上帝赐予的美神,而他与这世界的链接,也由这美神细心牵引,他感恩。
除了她,被数字美神牵引到他生命中的,还有橄榄球和根号。
摘下帽子,头顶平平,就叫你根号吧,根号愿意接纳任何人,愿你有一颗博大的心。
博士因不愿意她为了照顾自己而丢下十岁的孩子,坚持让她带根号到家里一起吃晚饭,从此,博士也遵循着数字美神的指引,自己也成了引线人,将根号与数学牵引在了一起---他从不责备,哪怕是再愚蠢的问题,他总是愿意让我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在错误中找到值得鼓励的地方,这怎能让人不爱上数学!
博士还教根号橄榄球,根号也和小伙伴约定好,永远都不说“你已经教过了”,一遍一遍重复着基础动作,这是博士的宽厚和爱带给他的生命影响,又反作用于博士自己。
一次意外,根号受伤,她无心地间接责备了博士,根号一辈子都忘不了博士失望的眼神,尽管这对博士来讲只是刹那的感受---80分钟后他就会忘记,但对于他们来讲不是。
于是他们决定带博士看一场橄榄球赛。
不料,球赛结束回家后博士病倒了,而她也因为照顾博士而违反了不得留宿的规定,被嫂子辞去。
虽不甘却也无奈,被辞后的她时时不忘在生活中发现数字的美,看来数字美神的魅力已经由博士传递到了普通人的生命中---她本来就很美。
再次回到博士家,是因为博士的那个爱情方程式。
根号因为想找博士玩而自己来到博士家,被嫂子发现后把她叫来,此时的博士自然不记得他们,但不变的是他对孩子的爱,对人的宽怀,他不忍心嫂子赶走他们,在纸上写下了这个方程式---何必呢,本来无一物,我也已经没有别的可以失去了。
所以,他们被留了下来。
故事由长大了成为数学老师的根号讲述,在第一节课时以这个故事介绍自己和数学的渊源,下课后,有一个诚挚的声音对他说“老师,谢谢”,大概是另一个被牵引着与数字美神结缘的生命吧。
根号望向窗外,是穿着28号球衣的博士在海边打橄榄球,海岸上坐着她和嫂子,博士一个转身投球,画面定格在他英姿勃发的刹那。
所以刹那为何是永恒?
在博士被剥夺的记忆上,我们会发现,时间并不能代表什么,这是一种对世界的直觉,对万物的胸襟,哪怕重来千千万万遍,都是不变的,所以时间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从另一个角度说,永恒是由一个个的刹那组成的,没有刹那便没有永恒本身,而在永恒中截取的每个刹那,都是永恒本身啊。
我是因为简介中“博士想对母子展示数学王国的美好景象…”而被吸引的。
我很想从一个热爱数学的人那儿学习如何以数学的视角看待世界。
电影的开头我就对女主的儿子——“根号”一见钟情了我“沐浴爱河”几乎是很极速的,嘴里不停喃喃着“好可爱”“他好可爱”,正如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里写的,“可爱是精疲力尽之后剩下的无可奈何的痕迹,一种语言的疲乏”我不知道到底钟情他什么,唯一所能确定的,我喜欢他因为他头发睡歪了他的头发睡歪了,一小撮翘的老高,这是我的心被他抓住的决定性瞬间。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种象征。
那一小撮头发,于我来说的象征,恰好直觉得很投契。
因为接下来,他就介绍了本片男主,那位博士老先生生平最爱——素数。
他说“素”意味着真实,天然而不加修饰,因为它是只能被1或其本身整除的数字。
真实、孤高、遗世独立…博士每次都会形容道:真是很高贵的数字呢真是好温柔呀。
很神奇,我发现自己的生日就是三个素数,5,13,17,并且我一直都觉得这些数字很孤独。
“数学”一般会给我们很强的逻辑性、理性的感觉。
但博士说,要学会去感受,训练自己的直觉,培养慷慨的感情。
“根号”继承了博士的“道”,数学之道,数学的世界观,它是直觉的、生动的、富有意义的。
我总觉得大多数的数字都是没意义的,甚至连电话号码都懒得记。
但博士却把生活中的大大小小的各种数字都铭记于心,我听他念叨着,竟然觉得这都是有意义的,因为从他口中说出,因为他的热爱而使一切数字都变得有意义起来。
热爱,“爱”这个字。
我觉得,“爱”能打破一切壁垒。
虽然每个人个性不同、爱好不同,,但当我感受到一个人在爱着某个东西的时候,“爱”让他和那个东西合为一体,以他的生命去贯彻它的时候当他向我解释他之所爱、也就是他的生命所在的时候,我会被这份爱投射到那个事物上。
也就是说,我本来对数学无甚兴趣,但因为感受到某人对它的爱,我也会爱数学。
同理,“爱”可以使我去喜欢天底下所有的事物。
当然,爱和喜欢是不一样的。
普通的喜欢,不能代表你的生命。
只有用整个生命的热情才能传达出爱。
并且,这个生命要对它所热爱的那个事物有相当完善的理解。
有“爱”,培养爱的能力,直觉、感受力,可以加强我们与世界的羁绊,使自我不断容纳进“非我”,扩充其心、扩充善性,君子之道也。
看了一部非常温馨又治愈的电影,虽然电影里面有些内容很扭曲,但是博士的爱情方程式真的是让人醍醐灌顶,其实生命之中有些陪伴,只要大家相互陪伴在一起,拥有此时此刻,便已然足够。
其实生命之中的很多事情,时间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Part 01.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用心去看的时候,永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曾经拥有过,曾经彼此陪伴过,曾经向前走过,曾经拥有过生命之中最美好的过往,我想这便已然足够了。
所以我们三个人曾经相互陪伴过,便是永恒;如果你一心执迷于现世,那么你就少掉了多少多少的永恒呢?
Part 02.博士其实一直用自己温柔的语气在教导孩子. 每次博士见到孩子的时候,眼眸之中都在发光;他说:“小孩子的人物就是长大,不能因为不爱吃就不吃。
” 而且每次教导孩子的时候,他把生活之中的数学抽象出来,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会问对方“你穿几号鞋子?
” “24号。
” “哇,多纯洁的数字,是4的阶乘。
” “你家的电话几号?
” “576-1455” “576-1455吗?
真了不起,这是一亿以下的质数的个数。
” 正是因为博士对于数字的热爱,对于数学的热爱,才带动身边的人也一起热爱数学,一起对于数学异常痴迷着迷,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行进方向,我想这就是前进的道路。
如果自己对于数学对于生活没有热情的话,也无法感染身边的人。
Part 03.只有真正弄懂数学,发自内心热爱数学的人才能够教好数学. 如果我曾经遇到了这么优秀的老师,想必我也能够以一己之力学好那么复杂的数学课程。
「素数」 数学里面的“素数”又被称为质数,2、3、5、7、11、13、17、19....这些是指在大自然之中除了一和该数自身,无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这些质朴的数字,也像各位一样,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无以言喻的纯净,决不妥协,孤独高傲的数字。
「完全数」 有一天妈妈发现28的所有约数相加还是等于28的时候,开心地告诉博士;博士夸奖了妈妈,而且告诉他这叫做完全数,比如:6=1+2+3;28=1+2+4+7+14等。
真正实现完全的珍贵意义,就像很难找到完全完美的人一样,完全数也很珍贵,目前我们找到的完全数不到30个。
「友爱数」 220=1+2+4+5+10+11+20+22+44+55+110=284 284=1+2+4+71+142=220 这两组数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完全数字,也是老天爷精心设计的美好的友谊关系。
正是因为有了博士,老师才有了“根号”这个别称,但是他并不觉得这件事情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十分自豪;博士说,只要使用根号,就可以给无穷的数字、肉眼看不到的数字一个明确的身份,无论什么数字你都不会讨厌它,根号实在是一个宽大的符号啊。
直到电影结束我才明白了博士的意思,博士想要根号包容所有的数字,然后发现数字的奥秘。
博士的愿望实现了,根号真的觉得“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
剧里的妈妈被迫离开了博士家的管家的那份工作之后,在新的工作处拖着台阶:“1、2、3、4……4的阶乘是24,啊,多么尊贵的数字。
”妈妈初次来到博士家里的时候,博士这么问她:“你穿多少码的鞋子?
”妈妈回答:“24号。
”“啊,24,24是4的阶乘,多么尊贵的数字。
”然后每天清晨,这样的对话就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重复地发生着。
而妈妈和阿根,阿根和朋友们都这样约定着:即使博士教过我们很多事,我们也不能说“你已经教过我们了。
”而之后,时不时的,会想起博士的话:“数学规律优美而精确,因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无用的,即使找出了所有的质数,也不能改善生活,没人会因此变得富有。
当然,不管有多背离世界,很多数学发现都有实际应用,质数甚至以作密码的形式卷入了战争,这是丑恶的一面。
但是那不是数学的目的,数学唯一的目的是探知真理,鼓起勇气睁开你的双眼。
”恩,这是数学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我很喜欢数学,即使周围的大多数人在听到这句话以后倒吸一口凉气然后说:“啊,真厉害,数学好难啊!
”或者“啊,你不觉得数学很无聊很枯燥嘛?
”我依然抱着数学分析和概率论一边苦恼一边满足于各种各样的数字。
重要的是在解开每一道难题之后,对未知事物的恍然大悟,以及心里的满足和莫名的勇气。
你突然发现原来自从世界开始以来就存在的数字,这是逻辑,那是真理,你突然发现世界很大,即使数学告诉了一个准确的答案,却依然有好多的未来在等着自己。
无穷无尽。
当然我们记得的东西往往没有数学家那么深,那么多。
传说金鱼只有7秒的记忆,甚至会对自己刚才有没有吃过东西都非常困惑。
《初恋50次》里同样,由于记忆太短,于是两人一次又一次的相遇。
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我们总是在忘记一些东西,应该记得的,也全部忘记,我们还同时在记住很多东西,不应该记得的,也全部印象深刻。
我对此非常的困惑。
后来妈妈最后看着博士的嫂子说:“即使只有80分钟的记忆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现在。
”人生可以很长,长到有天连看着当初最爱的人也会觉得腻。
人生也可以很短,短到只有八十分钟,连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都会记不清。
可是即使只有八十分钟,你还是可以创造奇迹。
可是即使只有八十分钟,我依然可以一次又一次地与你相遇。
可是即使只有八十分钟,也请让我成为你的第一个朋友。
你看,80,多美的偶数。
说到底,时光的长短并不重要,因为在无数的数字组成的时间之河里,我们遇见了弥足珍贵的人们。
●阶乘的"阶“指的就是这些阶梯,“乘”就是指相乘,所有数字是指这些自然数,从1,2,3,4一直到无穷。
●素数中的“素”,意味着真实,天然而不加修饰,换句话说,素数是只能被1或其本身整除的数字。
比如说2,3,5,7,11,13,17,19,23,29......这些素数像夜空中自由的星星,没有已知的规则来约束它们。
我在这里,完全自立。
换句话说,就像你们所有人一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绝对的高贵不屈。
这些数字保持着孤高。
●把284的所有约数加起来等于220,把220的所有约数加起来等于284,它们是友爱数。
它们是上帝设计的数字。
●第一个发现友爱数的人是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作出了他著名的论断“万物皆数”,在公元前6世纪。
●早在这个世界出现之前,数字就存在了。
没有任何人见证过数字的诞生,它们一直都在那,从始至终。
人类所能做的就是用语言表达出,数字告诉我们的一切。
●i是一个虚数,因为它是一个很谦虚的数字,所以用了”谦虚“的”虚“字,而且谦卑的性格从来没有出现在可见的世界里,但总是存在于我们的内心。
用它短小的臂膀,支撑起它的整个世界。
i自然会引出爱。
●每一次我看到孩子们开心地玩耍,我的脑海里就浮现起一首诗,“看到别人的小孩嬉戏,泪水就止不住,为了我那失去的孩儿。
“我的心是 e^(πi)=-1。
就像这个方程式永远等于-1,我们创造的新生活现在永远失去了。
对我们来说,已经偏离了轨道没有人会伸出友谊之手,来分担你的不幸。
●完美数是代表完美意义的珍贵数字。
笛卡尔说过”正如完美的人类是罕见的,完全数也是罕见的。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也只发现了30个完全数。
●完全数可以表示为连续整数的和,28=1+2+3+4+5+6+7。
直到今天,完全数还很神秘,还没有人证明出一共存在着多少个完全数。
●这是一条直线,但你想想看,你画的这条直线有头有尾,这就意味着,你画了一条线段,是连接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直线的定义是没有尽头的,它应该是没有界限的。
但是一张纸是有边界的,因为能力有限,我们只能把线段称为直线。
哪里可以找到一条真正的直线呢?
只有,在这里。
永恒的真理是无形的,不受物质,自然现象或情感的影响。
无形的世界支撑着有形的世界,重要的事情,我们必须用心去看。
●你不必担心,根号代表着坚强,它保护着每一个数字。
●那是一片叶子,那棵雪松有那么多叶子,也是一棵树。
事实上,定义“1”是很有挑战性的事情。
●只有完整的时候,它才是一片叶子,对你来说也是,根号。
一个人整体的和谐是美妙的,这就意味着好。
●我也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了。
我只能如此,只能接受现状,让一切顺其自然吧,过好我生命中的每一刻。
●Π这个数字代表了无穷尽的宇宙,而虚数i从来都不惹人注意,最会耍花样的,就是e。
e=2.7182818284...就好像Π,它在不停地转啊转,这个数字似乎失去了理性,像无穷无尽的宇宙。
Π来到e的身边,它们握了握手,再加上害羞的“i",它们走到了一起,彼此一同呼吸。
现在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但是如果我们加上一点东西(1),这个世界就不一样了,矛盾得到了解决,答案是0,它们所代表的就是虚无的世界。
这个公式是由瑞士数学家18世纪的里奥纳多·欧拉创造的,这就是欧拉公式。
他发现了明显不相关的数字之间的自然关系,就是,一颗星星从黑夜中降落,这是博士最喜欢的方程式。
夜空中一颗星星的美丽,田野中一朵鲜花的美丽,正如这些抽象的描述,一个方程式的美丽是很难去解释的。
我还有太多不知道的东西,但博士教导我,要学会去感受,训练自己的直觉,培养慷慨的感情。
●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
我还在追寻着和他一起编织的梦想。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双手握无限,刹那是永恒。
——威廉·布莱克
#「友愛數」--這詞兒真可愛。
#根號--「你接受任何數字,一個也不拒絕,是真正慷慨的符號歐。
」#真美的一堂數學課。
(本评同时存在对动画、游戏作品CLANNAD的剧透)作为小说改编的作品,并且是改编一本超多旁白的电影,想要100%还原原作自然会晦涩了一些。
博士只有80分钟的记忆,但身边的人约定好不说“你已经说过了”来保护他的心灵。
不断重复故事,由于博士的善良和睿智,大家对他的细腻和温情,平凡还是有不少感动。
让我想起CLANNAD中朋也陷入自我谴责的时候渚的父母以及汐对冈崎的温柔包容。
虽然朋也不像博士那样在生活中也充满数学教给的睿智,但他和博士一样风趣幽默,一样对他人充满了热情和爱,一样受了伤还喜欢打棒球(篮球)。
但比起朋也自己无法振作,博士的失忆更容易被原谅。
“永恒的真理是无形的,不受物质、自然条件和情感的影响,因此,重要的事情,我们要用心去看。
”/“数学是枯燥的,但是当你读出手帕、袜子、价格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数字的韵律,就像诗一样美。
”/“定义‘1’是不容易的,一棵雪松那么美,有很多叶子,但依旧是1,一片叶子,将它揉碎,就会变成无穷,所以1是很完美的整体”/每日见面问候语:“你鞋子的尺码是多少?
24。
多么尊贵的数字,正好是4的阶乘”。
你的生日220和我手表的数字284正好是“友爱数”。
喜欢的棒球选手号28,是约数之和等于其自身的完美数。
/春风和煦樱花盛开的日子,我们去散步吧,能促进血液循环。
/弹幕摘抄:为什么我眼里满含泪水?
因为你把辣椒油当眼药水了✖️因为你内心柔软善良✔️/深津绘里治愈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难怪石原里美喜欢他。
/喜欢日本电影,可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看上去规整规范,即便是一双吃饭的筷子、一个不起眼的花瓶,也摆放的恰到好处,井然有序,让人内心充满一种视觉上建立起来的秩序和平和。
/看完电影突然爱上数学了,尤其是老师对虚数i解释,有谦卑的性格。
数学蕴藏着宇宙的奥秘呀……【哔哩哔哩】
在这个初秋凉凉的下午,从蔡康永的微薄上看到这部电影。
闲闲的看着,细细的品着,说不出的惬意,说不出的舒适。
这就是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舒服,太舒服了。
被吸引也是源于对数学的喜爱。
喜欢数学,最简单最真实,不玩花招。
电影里穿插的数学趣闻,和生活感悟的完美结合,真的太棒了!
最喜欢的镜头是,博士和妈妈在公园里散步,博士和妈妈在看台上为阿根的棒球赛加油,博士在家辅导阿根功课。
虽然电影本身没有明显暗示这是怎样一种情感,友情也好,爱情也罢,亲情更甚。
我喜欢这种氛围,不需要言明只需淡淡享受,这或许就是生活本身,为什么要把所有的感情定个义分个类,放到一个圈圈里头,固定化,模式化,程序化呢?
另一点值得称赞的就是电影的表现手法,没有特意去强调博士只有80分钟记忆这件事,但观影者不会忘记,看到一些情节还会会心一笑,这就够了!
倭寇的电影就是垃圾
平平淡淡,数学博士和女家政和她儿子的故事,平平淡淡的情感。
2021.12.9 仿佛又上了一堂数学课,数字本身很美也很奇妙,但是确实受不了走火入魔
e^iπ+1=0.
070407,日本电影节,看的支离破碎的,想法还是好的,不过说教太多又太平常,就变成了一部很平庸的影片。
6.5,博士的爱的方程式很深奥很奇妙,青年阿根的数学课讲得很引人入胜,片中有关数学的细节很有趣很有爱,比如爱的方程式、220和284的友爱数等。片子拍得很平淡,叔嫂恋和80分钟记忆的设定挺蹩脚的,有点多余。
其实是个不错的故事,只是我这种数学不及格的人,看到这各种数学名词和算式…就开始头疼啊…好无奈。
文科生表示深感压力。
故事性不强,但配乐和叙事节奏太舒服,适合安安静静看一场的舒缓温暖的电影
数字之美
每天11点照顾到19点,记忆1小时20分,每天8个小时,一天不是有6.153846153846154次要介绍自己了,失忆、失智剧本也不是很好区分。生病不要送医吗,也那么大岁数了。嫂子老了他能认出来吗?上课说故事倒是不错的切入点
看不下去了,两个男主角和我想象差距过大。唯一出色的是表现数字的带出法不错!
赋予数字情感的色彩,以温情、积极、甚至略恋物的视角去发掘世界的另一面。
原来数学可以如此美丽,但显然要依赖文科生的思维才能完美诠释。矫情拖沓得丝豪不让人反感,这样的片大概也只有日本人能拍得出了。
我看不下去 很烦这种
3.5 对数学彻底感性化的呈现,每个数字都成为触摸世界的肉身记忆。人设和情节上做了很多工于设计的内容,但因为视角和情感干净纯粹,中和出了老派的美妙效果。清爽的日式温情于我真是屡试不爽,总能令人短暂相信世界是多么善良,然后被感染、打动。
数学的各种奥妙很有趣 片子步调很缓慢但还是蛮温馨的 深津绘里姐姐年轻时真的狠狠长在我的审美点上🥺
母亲视角 转化为 儿子视角
一部能引发对数字美学思考的电影,理工男的浪漫。刚好被记录下来,也影响了下一代。愿意相信它是真的。
温情,可惜没有太大的共鸣。他们都遇到了合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