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人快乐》 影评微信公众号西少聊影视的西少说:导演和忌日快乐是同一个导演,不知为何冲这句话就觉得很厉害,我身为恐怖片爱好者,必须点进去瞧上一瞧,果然,好片!
等一下~恐怖血腥可以并存,但这个是很很很血腥,准备好啊!
开头就给你来一个,红酒瓶破喉!
杀人手法,啧啧啧!
凶残、狠!
哇~哦~,请让我捂嘴看下去,接着又杀了三个人,最后一个女孩被挂在墙上死了,杀了这么多人,一切只为玻璃柜里的一把古老的匕首,说刀都老气了,匕首更准确,匕首把上镶钻,刀刃上刻有西班牙文字,后面他们找了西班牙语老师,才翻译过来,至于这把匕首,它可以让人互换身体,女主是一个个小有一头金发的初中生,有两个好友,爸爸去世,与妈妈和干警察的姐姐一起生活。
晚上小伙伴回家了,她一人坐在椅子上等她姐,来电了,刚说一句话,关机了,Show Time……他去杀女主,女主奋力跑,躲过一劫,哦,不对,遗憾的是她没有躲过追杀,被按在了地上,啊……,刀没插在心脏上,而是肩上,纳尼?
不应该呀,失手了吧?
于此同时风云变幻,用科学都无法解释的现象出现,杀人狂与女孩身体互换,现在是“杀人芭比和娇弱壮汉”,喜剧部分上演,能想象高大结实的身体里是个女孩?
反差让人忍俊不禁,有被惹笑。
“杀人芭比”进了校园,“娇弱壮汉”斗智斗勇,24小时内若没换回身体,则他们之间再换不回来,这是与时间的较量,到底花落谁家?
不,到底谁输谁赢!
最刺激的还是要看杀人Part了,因为那是现实中的你不可能扮演的角色,现实中的你是一个善良,不惹事,人人叫好的人,而电影则是电影,这也我喜欢看电影的原因之一,在电影中可以扮演好人与坏人,任何人,各种各种人,也会有各种各种人生故事,可以经历,可以感悟,可以总结。
看完以后就会想太喜欢这种“恐怖喜剧片”了,上网查也搜到了其他的7.0--7. 5分此类的影片,其实以前也是有接触到这一类,感觉恐怖和喜剧两大元素都想要拍在一起,挺难的,又要吓到你,又要笑到你,周星驰的《回魂夜》,知道否,经典好作+1,好了,我往后会慢慢阅片的。
很肤浅的评论,不喜勿喷。
砍人快乐 (2020)6.22020 / 美国 / 喜剧 惊悚 恐怖 / 克里斯托弗·兰登 / 凯瑟琳·纽顿 文斯·沃恩
和《忌日快乐》一样,导演再次将黑色幽默和十级脑洞融入到了作品之中,血浆与尺度齐飞,分分钟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总的来说,《砍人快乐》是一部血腥搞笑又温馨的恐怖电影,它将经典的恐怖元素和喜剧元素融合,设计充满新意。
除此之外,导演还用惊悚恐怖的外壳,讲述了米莉的成长之路,曾经弱小的米莉在这次互换身份的过程中,开始一点点变得强大,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蜕变。
相比于《忌日快乐》,影片的血腥程度略有收敛,笑点也没那么密集,但依旧非常解压,用这样一部外表惊艳、内核寓意深远的片子来度过年末,一定再合适不过。
看完心跳不止,可能是好久没看惊悚类题材电影了吧。
感觉还是可以的,女主换身前换身后完全两个样,又甜又A的妹子谁不爱呢,屠夫也是,老演员没得说,这种换身剧情不会像看国产一样出戏觉得他们还是自己。
But,有几个点没看懂,一是屠夫被枪击后已经在救护车上心跳停止了,怎么还会活过来而且没有伤口呢?
看时以为是魂魄离身后来找女主身体了,毕竟待过熟悉,接下来是女主双灵魂的故事,也便于开展下一部。
二是,屠夫被枪击后警察拿走了凶器也就是那把匕首,镜头给了很久的特写,女主说了句:“希望不会再有人拿到这把匕首”,这也是我以为结局是个open ending,给人猜想或者方便第二部开展,但是什么都没有,失望。
第三是那把匕首,没有解释过它是因为什么受了诅咒,为什么一把凶器受的诅咒是让两个人互换灵魂而不是使拿着它的人变得杀戮呢,不解。
第四是屠夫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也没有交代任何背景,哎,或许导演真的只是想拍一部搞笑点的惊悚血腥片吧,适合入门级小白看的。
虽然可吐槽点不少,但还是有几个地方挺让我感动的。
比如母亲与屠夫(实则是女儿)的对话,不能跟最亲近的人倾诉的话语,却可以隔着一扇门,妻子述说着对去世丈夫的爱,对两个女儿的歉疚,女儿也可以尽情倾诉对父亲的思念,文斯·沃恩瞬间让我泪眼朦胧。
比如男主与屠夫(实则是女主)在车里的对话,“有力量的从来都不是强壮的身躯,而是思想和心灵”。
虽然有被鸡汤到,但是全电影反映下来身强马壮就是可以更加🐂🍺啊,不管欺负别人还是保护别人,哎,好吧我无力吐槽了。
比如男主能看着一张杀人犯的脸和女主调情到想kiss,真的是电影里才会有了,我剃光头的一段时间,男朋友想PP都会让我戴上假发,好吧只能说我们不是真爱。。。
好的我知道了,我去哭了,拜拜👋
观影过程中,脑海里就蹦出了《羞羞的铁拳》,都是喜剧外衣,不同的是,《羞羞的铁拳》是纯喜剧,而《砍人快乐》还掺杂了一丝惊悚、恐惧。
灵魂交换的题材其实已经屡见不鲜了,尤其是《你的名字》大火之后,各种各样的灵魂互换题材层出不穷。
《砍人快乐》也算是在众多魂穿题材中比较脱颖而出的题材:杀人不眨眼的杀人犯和胆小怯懦的女高中生灵魂互换。
不过既然是喜剧,要掺杂上犯罪、惊悚,就不得不出现一些降智画面:杀人犯不赶快趁换了身份以后换个地方开始自己新的“快乐生活”,而是抓着小镇的人不放;出现误会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报警;总是留时间给反派回机等等。
但整体上来说,新颖的题材加上还算符合逻辑的故事线,整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
血腥版羞羞铁拳意思,身体互换这个题材比较老,但大美女和变态杀手互换少见。
一开始以为被钉到墙上那个是女主呢,长得不错。
真正女主这金发碧眼大美女怎么也不像校园欺凌的对象啊,欺负她的男男女女看上去可也不怎么坏但死的都老惨了,尤其他们老师生劈了。
小鲜肉和老男人车上热吻那太恶心了,确实想不明白男同。
做为爆米花电影打个不错分数吧,还行。
本文首发于《环球银幕》微信公众号哟!
关注就完事儿了哟!
不久前《名利场》杂志给出了年度十大佳片的榜单,有不少光彩照人的“熟面孔”,比如在威尼斯风生水起的《无依之地》,杀入柏林的《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等。
不过在一派正经的面孔中,一位画风有些与众不同的入选者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
毕竟在这种榜单中看到一部充斥着血浆和无厘头沙雕笑点的电影还是挺让人意外的。
估计你们也猜到了就好这口儿的我已经忍不住要给你们安利了,话不多说,赶紧来聊聊这部——《砍人快乐》光看这个片名或许就能猜到,本片正是一手打造了两部《忌日快乐》的导演克里斯托弗·兰登的新作。
虽然片名“Freaky”直译“古怪”,不过这个姊妹版翻译确实点出了本片与《忌日快乐》异曲同工的精髓之处。
靠着开脑洞来完成一部低成本惊喜多的恐怖喜剧对于兰登来说可谓是驾轻就熟。
在BlumHouse野心勃勃的8部恐怖片半数折戟沉沙的情况下,《砍人快乐》的确算得上是个不小的惊喜。
《砍人快乐》的核心概念就是“换身”(基纽队长一声坏笑)。
无论是女女换身的《辣妈辣妹》、男女换身的《女男变错身》、男男换身的《两男变错身》以及大批量高频次换身的《勇敢者游戏》系列,你能想到的排列组合,在过往的同概念电影中都能找到。
不过满脑子坏点子的兰登仍旧找到了新的方式,如果“换身”的故事发生在《惊声尖叫》或者是《月光光心慌慌》的恐怖世界中呢?
灵魂进错家门的阴差阳错没有让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因此相互靠近,更谈不上任何温情的人生启示。
在片中奇妙的24小时内,这二位的目标简洁明了,就是要互相弄死对方。
米莉·凯斯勒(凯瑟琳·纽顿)是一位即将迎来毕业的高中女孩儿,她平凡,普通。
唯一让她被人关注的事情也就是遭遇校园霸凌了。
在真正的意外发生之前,她就已经厄运缠身。
父亲的去世影响了她的家庭,过于焦虑的母亲在米莉身上倾注了过强的保护欲。
米莉体恤母亲的心情,就连学校的返校节也可以不去参加,而母亲的酗酒行为也让大女儿夏琳非常不满,三位女性构成的家庭随时有陷入紧张状态的危险。
虽然米莉看上去并不是传统概念中会被欺负的女孩儿(看看纽顿在《伯德小姐》中的经典黑历史造型,那才叫刻板印象),但她也的确有着脆弱的一面。
你能感受到她看待自己的不自信以及面对未来的迷茫,她连跟心仪的男孩子打个招呼都要犹豫到人家离开之后。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有着“毕斯福屠夫”之称的连环杀人犯(文斯·沃恩 饰)时隔多年再次回到了镇上大开杀戒,在一次杀戮中他无意间拿到了名为多拉之刃的神秘匕首。
两人的不幸相遇本将会是又一场悲剧,但因为不懂匕首的正确使用方法,导致二人互换身体,如若24小时没有换回来,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砍人快乐》选择了充满欢乐的惊悚路线。
与《忌日快乐》的“土拨鼠之日循环”相比,本片以换身笑料以及追杀为主的剧情主线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相当“省脑”。
不过导演兰登在“砍人”和“快乐”上都拿出了十足的诚意,足以弥补一些尚需打磨的细节。
影片开场的戏份如同导演写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典砍杀电影(Slasher Film)的一封情书。
泛着猩红色的环球标志以及让人绷紧神经的配乐,伴着四位青少年口中关于“屠夫”的骇人传说一下就将我们拉入了熟悉的恐怖片环境之中。
地下室突然现身的彪形大汉不发一言,粗暴的将一瓶红酒插入了受害者的嘴中。
在清脆的炸裂声后,酒瓶的碎片瞬间刺破了男生的喉咙,鲜血与红酒一并流出,碎片如同一朵沐浴在新鲜血液中的邪恶之花,最赤裸裸的感官刺激。
而其他三位也难逃魔掌,花式死亡接连上演,足够残暴。
被害人与目击者声嘶力竭的尖叫,杀人狂脸上跟“杰森”一个品味的古老面具,无一例外都令人想起了《十三号星期五》那些水晶湖旁不堪回首的夜晚。
(导演都明晃晃的把“十三号星期五”打在画面上了!
)
同时,在昏暗的路灯下,那手持匕首头戴面具与米莉隔路相望的高大身影,也简直就是《月光光心慌慌》“麦克尔·麦尔斯”的经典再现。
至于结尾一家三女齐心协力对付杀人狂的场景,更是有着《月光光心慌慌》的影子。
(德州电锯杀人狂和糖果人的小彩蛋就不用我提醒了吧)
至于“快乐”,更是差不了。
这主要得益于文斯·沃恩的精彩表演,曾在98年翻拍版《惊魂记》中饰演著名变态杀手诺曼·贝茨的文斯肯定没料到有朝一日会以这种爆笑尴尬的方式回归此类角色。
换身期间文斯对高中女生的许多动作细节进行了惟妙惟肖的模仿,走在大街上紧张的左顾右盼以及过马路时精准摆动的双臂真的是灵魂附体。
当这些细节出现在一位带着血腥味儿的彪形大汉身上,喜感突破天际,只要找对了演员,这种梗儿屡试不爽。
化身杀手的凯瑟琳·纽顿相比之下显得有些中规中矩,跟萨玛拉·维文这种血浆专业户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不过前后形象的反差以及各种“借刀杀人”的桥段设置还是有够过瘾。
作为又一部女性反杀电影,《砍人快乐》对于相关议题的处理显然比一些只有口号喊得响亮的电影更加自然柔和,相比性别对立,片中没落得个好下场的小反派们更像是对于“校园人渣”的一次集体展示。
兰登导演玩起关于同性恋的梗更是信手拈来,女主的好友之一是gay不说,他还让两位大直男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光明正大地卖了一次腐。
(这个爆点绝对不能剧透哈哈哈哈哈!
)虽然以追杀为主,但母女关系仍旧借危机得到了化解,几处温情时刻也并不突兀,只不过所谓的情感危机以及母女矛盾本身就算不上严重,在娱乐性之下的人物情感刻画多少就显得有些平庸。
不过整体来看这些瑕疵并不影响观感,本片依然是一部适合在闲暇时间找找乐子放松心情的作品,还没看的可以赶紧行动起来啦!
多灾多难的2020年总算来到了年底,又到了各种年度盘点的时候。
不久前,美国老牌生活杂志《名利场》公布了2020年十大佳片,说实话这个片单挺严肃的,大半都是电影节的参赛影片,比如威尼斯大放异彩的《无依之地》,目前都还没有途径观看。
但夹杂在一众曲高和寡影片中的,是一部叫《砍人快乐》的恐怖沙雕喜剧片,榜单的画风突然就变得不正经了起来……
米莉是小镇高中里的小透明,没什么存在感不说,还经常被同学欺负。
回到家里也同样憋屈,一年前父亲去世,一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姐姐专注于警察工作,母亲则开始酗酒,还对米莉展现来了病态的保护欲。
连环杀人狂“毕福斯屠夫”突然在小镇上大开杀戒,他选取受害者完全随机,杀人手法充满创意,一时间镇上居民人心惶惶。
倒霉的米莉很快成为最新的受害者,可是她却没被砍死,而是与中年大叔“毕福斯屠夫”互换了身体。
如果24小时内不能换回身体,则转换会永久生效。
平日里总欺负米莉的恶同学,被附身的“屠夫”一个个清理掉,仿佛“屠夫”不是一个坏人,而是专门为了米莉出气的复仇天使。
成了大叔的米莉则一夜成人,在好友的帮助下,要夺回自己的身体。
导演克里斯托弗·兰敦的上一部电影《忌日快乐》,也是借用一个“土拨鼠之日”的循环结构,就搞出了令人惊喜的新鲜感。
可这次的《砍人快乐》实话说有点令人失望,还是围绕着“魂穿”的那些老梗在做文章,无非就是互换角色后的反差感。
可你玩儿的再HIGH,也都是《勇敢者游戏》这样大规模乱穿的电影玩儿剩下的了当然苏莫也是被电影逗笑了的,没创意也是可以很快乐的,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变身大叔的米莉与男神亲热的场面,实在是重口加没想到。
说到这里,我再顺便表扬一下男主文斯·沃恩,演技绝了。
整部电影基本就是他扛起来的,如果换个人演这片子,基本就是垮的。
文斯却凭借自己强大的“信念感”,把这么不可信的一个角色给演活了。
(估计郭敬明导演都会直呼内行)
但总结下来,《砍人快乐》的质量也就那么回事,好片指数66分,不高也不低的水平。
要说这部电影能进入年度前十,无论从哪个维度好像都圆不回来。
这根本不是勉强入榜的问题,而是差着老远呢。
所以我只能得出结论,《名利场》这个片单是不那么靠谱的,至少跟苏莫心中的年度十佳完全不符。
等过了今年,把最后几部种子影片看完,我也会出一个自己的“年度十佳华语片”,和“年度十佳非华语片”,到时候分享给大家。
(END)
灵魂换身梗在影视剧中并不少见。
电影风格延续了导演前作《忌日快乐》,画面色彩鲜丽,美女妖娆杀手强壮,BGM热闹活跃。
这片子我有兴趣的是男女主的演技展示。
一个从娇弱乖顺变酷和凶戾,一个从屠夫大块头变的娇滴滴胆怯怯。
讲真,看到捏着兰花指吓的乱跑乱叫的“杀手”,我不由哈哈哈了。
辣眼睛的是后面两男互诉衷情那段,真的应了那句话~只要我们不尴尬,尬的就是别人。
其实这个片子剧情就是一般化,吸睛的就是错位带来的喜剧性,配合些血浆镜头,热热闹闹的爆米花电影就此诞生。
交换灵魂,男变女,女变男的这类剧情不算很新鲜,如果是青春校园喜剧片,交换灵魂之后互相理解,解开心结什么的然后大团圆结局这样还算合理,但问题这是惊悚恐怖片吧!
虽说忌日快乐也有搞笑的地方,但是跟着女主找凶手,跟面具凶手斗法,体验一百种死法什么的还是跟惊悚恐怖沾点边的。
但是这部感觉更偏向校园青春片,里面的血腥镜头反倒有点突兀。
总的来说就是感觉这电影什么元素都有一点,但是哪样元素拿出来都一般,有点四不像的感觉。
能拿到电影节的票在剧院门口拍照留念很开心的时候… 打开豆瓣想开篇了解下 看到《砍人快乐》的时候,人傻了哈哈😄刚开始看… 我… 人就没了🙀开篇实在太恶心了 没有想要看下去的欲望,又不能搅扰大家 硬着头皮捂着眼睛👀坚持了下来。
幸好坚持了下来~ 衍射出的人性之光 颇有感触‘觉得我和米莉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整个故事我一直跟着她在走,她对布克那种懵懂 羞涩 纯真的感情…太抓人了 还好…结果是好的,真为她开心呢~喜欢一个人真的是由内而外的 其实电影有很多bug… 但我看电影的点好像永远和别人不一样…我觉得看到了很美好的东西,便值得五星🌟电影结束 大家全是掌声,尽管每个人的掌声给了不同的人,我的掌声 送给米莉和布克。
米莉的坚持 勇敢 和写的那封信。
布克的“其实从第一天 我就喜欢你”“那首诗很美 我反复读了10多遍”…. 留住 岁月里的美好!
夏日越来越繁茂和丰满,同时既要感谢一个人又要拒绝一个人‘既想拥有又怕失去,这个度 最难把握所以表白有学问 有礼有节 是温柔的 感人的 但又是克制的 点到为止的 既是对所爱者的肯定 又不丧失自己的自尊。
很多期待久了的东西 久了久了……也就不在期待了。
有些事 只要你觉得值得就好。

期望值太高了,好失望!好cheap的爆米花喜剧片,也没有那么好笑…
偏青春剧
既然做了类型片杂糅,其实就没必要执着于青少年恐怖片的故事框架。感觉明明有很多可以做戏的地方,都被导演一笔带过,反而把更多精力花在了杀人奇观展示环节,那几个脸谱化的龙套坏人一看就是留着给女主杀的,杀人奇观设计得也不够新奇有趣,于是就更加觉得浪费了身体交换这个梗。建议耐飞把这个创意买下来,做一个十多集的剧集,连环杀手不用一开始就是通缉犯,平时看起来是个普通人,只有女主知道他的杀手身份。两人关系的戏剧张力本身是可以做很多戏的。
21_023。这类片就是这样吧,虽然看着是恐怖片,但青春和搞笑两个元素更在前面,血腥部分就像玩笑一样,交换元素这个虽然是老梗,好笑还是挺好笑的,将交换灵魂放在恐怖片里也算是一个创新吧(因为本质还是是青春片)。娃娃脸的女主角杀红了眼时还真的,挺帅的
又血腥又温馨又搞笑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大混合
含情脉脉的大叔演技爆炸
三星半。俗气是真俗气。什么chainsaw啦,kitchen knife啦,冷冻啦,电锯啦,jump scare啦。集恐怖片cliche之大成。但是Vince Vaughn真的拯救全片。有些桥段真的蛮好笑的。比不过同类型的babysitter和happy death day。但是比blumhouse同期出的其他片子好太多了。
一边笑一边怕一边脚趾抠地现在爱琴海购物中心已经被我用脚趾升过级了
加上笑点和血浆,互换身体这个老梗能玩出这样的新意倒也挺不错的。少女心的壮汉竟然有几分可爱。只不过后面的满血复活有点画蛇添足,还不如直接来个开放式结局,得空再弄个续集出来什么的。。。╮(╯▽╰)╭
不如《忌日快乐》,变身梗的尖声惊叫、惊声尖笑,还是挺欢乐的,而且砍人很夸张很果决。又有点小妞电影的YY,把对女主角不好的,或者偏坏的都砍一遍,暗恋的获得、母女开导等。里面LGBT那么明显和梗,都不知道是政治正确还是讽刺恶搞了。PS:兰登导演的电影,以后都会被大陆翻译成《**快乐》吗?
烂尾啦~cult B级片我喜欢,小基男太可爱了~
性別轉換橋段頗過癮,「男主角」尤其發揮得宜;血腥場面則比想像中弱得多。
帅哥导演还是别想着抢编剧饭碗了,实在太拉跨,五分钟的小反转聊胜于无,结尾如果假装身体交换成功好像更有意思点,happy ending就算了为什么要突然上价值弘扬women power,就很迷,非要说血腥桥段勉强精彩点也多亏剧情衬托。这样看来也别对《忌日快乐3》有什么期待吧。
不带大脑地看,有点好玩
连环杀人魔类型片中的傻白甜爽文
母女三人的反杀尚可,但整体还是很虐女。
蛋蛋真的没卵用是真的,但也好无聊哦。
还可以啊 没想到还有基情戏份???
青春版《死神来了》,看得非常痛快。片中涉及的点很多,家庭,亲情,自我解放,性别,种族,也都一一完成了,算是《弱者之歌》吧。尤其是女权的部分,女生看了可能更多感触吧。看在男导演能拍出这种感受,也要加一星。
小伙伴好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