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第一部的大反派是太郎(雪豹),其来源(或说影射的)是日本,正像已经有人指出的那样,为什么呢?
总之很明显,别的不说,叫“太郎”的还能是哪国人(中国人最多叫“大郎”)。
第二部的反派,沈公子(白孔雀),我以为其来源(或说影射的)仍然是日本,没办法,地球人(包括美国人)都知道中国和日本有仇。
为什么呢,我既然主张就得拿点证据出来,因为这次毕竟不像“太郎”那样明显:1. 注意片中令熊猫PO感觉到恐惧或说困惑、让他想起“那一天”的那个标志是一个红色的一轮一轮的圈,外面有红色的光芒---这是:太阳(这点我相信有幼儿园学历的一般都可以看出),日本的国旗是什么样的?
也是一个太阳(学名他们叫“日之丸”)。
2. 这个标志出现在两个地方:一是狼头目的右肩上,二是沈公司本人(本孔雀)的白色长尾上。
大家都知道,孔雀一般/多数是蓝的和绿的,白色的也有,但非常少见。
为什么这集的主角是一只白孔雀而非蓝孔雀或绿孔雀呢?
联系上面的1.,注意到这个红色的太阳标志是在白底上(白孔雀),那更是日本的“日之丸”了。
3. 要以火器来终结中华“功夫”,让全中华俯首低头的是谁?
---日本(满清倒符合后半条,但前条不符合前半条,满清靠的是骑射,而非火器)。
如果你还有疑问,我再进一点:时间上也是符合的。
注意片中熊猫小时候,即鹅爸爸刚收养他的时候的镜头中,鹅爸爸头上有一条辫子,但是后来现在的、即熊猫长大后的画面中,鹅爸爸是没有辫子的!
这说明鹅爸爸有辫子的时候....只能是清末,鹅爸爸没有辫子的时候......只能是清末再以后,这个时间就就和某民族带着大量火器,大举进攻中国的时间很近了......4. 当沈公子集合舰队和大队人马出发时,大家看到了什么?
一支巨大的舰队,巨大的不只是舰队,还有船上的大炮。
这难道不是传说中的“大舰巨炮”吗?
即使没研究过日本旧海军军史和二战战史的话,总打过《星际》吧(YAMATO巨炮)。
当然有人要说:有“大舰巨炮”的不只是日本一国吧?
那好,为了进一点缩小范围,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些大炮是哪里来的,答曰:砸锅抢铁搞出来的。
即不仅在国内搜刮一番两番N番,将能化成铁的锅子都熔化成原材料铸成大炮了,仍然嫌不够,还跑到邻居家去抢锅抢铁(影片比较前面的部分的熊猫和五侠去音乐家村对付强盗抢金属那段),并且这种行为不是一次两次,而是经常的性的),这种勤俭节约、砸锅卖铁 (外加抢一点是一点,以战养战)的精神,想说不是某国也难啊!
(以上四点是我在电影院里看时即时就想到的,最后一点是在出了电影院回家路上才想到的)5. 注意熊猫和五侠从和平谷出发,去凤凰城的时候,开始走的是陆路对吧(更确切点讲是山路),但路程的最后一段是坐船的,昏暗的水面上,一条小船,很有可能坐船坐了几天(不然怎么熊猫和五侠在船上睡觉呢)。
你说,如果凤凰城也在中国,那么不是陆路就到了吗,为什么最后还要坐船呢?
然后船到岸了,注意到岸处山势高耸,亭台楼阁不是建在一片平原上,而是从水岸/山脚不断建向半山坡上,这地形.....综上,我们得出结论,第二集的大反派沈公子和第一集太郎一样,来源于日本。
翻译:IvanHsiao / 校对:小双 (cinephilia翻译小组)文章鏈接:http://cinephilia.net/archives/5813《功夫熊猫2》令人满意,甚至小有惊喜。
动画制作精良讲究,故事比上部更加完整,总的来说劲头十足。
尽管打着3D这个可怕的招牌,我还是完全投入到这个故事中了。
第一部电影用2D宽屏幕播放本来就没什么不好,但那已是过去式。
好莱坞早已自欺欺人地以为3D不会影响影片效果,而是更好的观影方式,于是我们也被洗脑了。
这部续集并非是对上一部的照抄照搬,而是颇有野心地发展了剧情。
片中增加了不少元素,其中之一就是解决了一大悬念,那就是平先生明明是一只鹅,为什么会成为熊猫阿宝的生父。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上一部每个角色都代表不同物种,于是我想续集也许会加上一段不可思议的繁育过程,解释如何从鹅身上生出熊猫。
但我这次猜错了,原来阿宝与它亲生父母之间还有段故事,而且还和中原大地此次的遭遇有着重要的联系。
说回那个神话般的中原大地,阿宝(杰克.布莱克Jack Black配音)在第一部中已经获得了“神龙大侠”的称号,继续带领着盖世五侠——悍娇虎(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配音)、快螳螂(塞斯.罗根Seth Rogen配音)、猴王(成龙Jackie Chan配音)、俏小龙(刘玉玲Lucy Liu配音)和灵鹤(大卫克罗斯David Cross配音)惩奸除恶。
盖世五侠中,毫无疑问悍娇虎是最厉害的,快螳螂依旧是个谜——虽然听起来确实是塞斯.罗根的声音,但快螳螂那体重怎么过关入选的?
功夫世界此次面对的威胁是邪恶的孔雀沈王爷(加里奥德曼Gary Oldman配音),他想要征服并统治整个中原。
他的手下设计了一件新武器,为铸造武器他下令搜刮各地的铁器。
这位沈王爷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反派,他嘴尖牙利,从尾巴上飞出来的锐利羽毛犹如马戏团的飞刀。
最后阿宝亲生父母的秘密得到了解答,原来占卜者羊仙姑(杨紫琼Michelle Yeoh配音)曾提醒沈王爷提防熊猫,后者的偏执暴行造就了阿宝不寻常的身世。
因此阿宝和沈王爷的命运联系得比阿宝所想得更为紧密。
这部电影是由梦工厂出品的。
作为皮克斯的死对头,梦工厂此次可谓竭尽全力。
在展现可爱小动物这方面,影片的动画效果远比一般的3D特效来得出色,不过被3D效果导致的失真拖了后腿。
故事中的幽默很大程度集中于阿宝身上,杰克.布莱克的配音赋予阿宝鲜明的个性,远胜于梅西百货感恩游行 上无血无肉的卡通造型气球(《功夫熊猫3》可能会以阿宝找私人教练健身开场,比如悍娇虎就挺合适)。
电影导演Jennifer Yuh Nelson开拓了动画片的新天地,引入的角色风格远非一般动画的动物们能及,回顾阿宝身世的想象场景相当优美。
参与动画配音现在已经成为每个演员的必备经历,于是声音辨识度极高的演员越发抢手。
《功夫熊猫2》中优秀的配音演员中,达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极其出色地用声音塑造了师傅这一导师角色。
随着年纪增长,霍夫曼如同一位聪明的单口相声演员,逐渐掌握到了时间控制和抑扬顿挫的配音技巧,这是他的才能。
说起《功夫熊猫3》,我猜想阿宝和悍娇虎现阶段的关系会进一步发展为一段温馨友谊。
悍娇虎似乎在阿宝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许两人会创造一段跨物种情缘吧。
IvanHsiao:小双:http://www.douban.com/people/wxs723/
当年阿宝在中国亮相之际,正是全民疯魔的A-0-Y-U-N时段,这部本就清白单纯的梦工厂动画一不留神就被赋予了太多电影文本之外的附加值。
有人以抵制为噱头大肆得瑟,甘心做被人讥笑的小丑;也有人把它当做了对中国动漫界兴师问罪的终极武器。
不管怎么说,在那之后好莱坞的某些顶尖娱乐产品总会有意无意的成为国人的话语玩具,并轻易的演变成一场社会风潮,这个起始的开端无疑是《功夫熊猫》。
秉承了大打中国风的创作思维,《功夫熊猫2》比上集做的更为彻底,漂亮,完美。
这当然不光指的是画面的精美程度,以及全片3D化,重要的是它变得更懂中国,以及对中国文化的深度解读。
不过此话毕竟得分两头讲,本片的核心线索落在了寻亲与功夫的至高境界上。
对于普通的国人来说,亲情的归属从来都是重中之重,而关于阿宝的身世之谜早在第一集中就有不少影迷开始猜测,待到此集,阿宝的身世将会完全浮出水面,同时这也是最为重要的故事线索。
而同时本集中的阿宝依旧耍宝犯2,不过寻求功夫武学最高境界的勤奋之心却没有打折扣,以静制动,静心之境,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武学中最为经典的部分,作为一名天资并不聪颖,愚钝呆傻的胖家伙来说似乎太过有挑战性,然而主角永远是主角,领悟参透都是早晚的事儿,你看看那成吨的武侠小说哪一个不是如此套路,想来剧组也是在此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才将如此路数尽展于本作之中。
另一方面,片中能够体现中华元素的符号也大大升级,禅意十足的高山峻岭,满街皆是各种中文招牌的典型古中国城池-凤凰城,都构成了极为生动鲜活的中国风样板空间。
此外本片在群像上的发力也着实到位,雷打不动的盖世五侠,反派孔雀王爷,其爪牙恶狼军团,各路功夫大师,拥有预知能力的羊姑婆,鹅老爹,以及首度登场的阿宝亲生父母,多角色的介入使得影片空间与格局得以扩展,生成更多的互动与线索引入,至少在整体的叙事方面没有硬伤出现,这也是好莱坞商业作品本该做到的基本功。
除此之外,流畅的节奏感,精美的艳丽画面,恢弘大气动感十足的动作场面,点到为止的包袱笑料,出色的3D成像处理,都令本片的观影快感较之上集提升了多个档次。
片尾处亮相的某个居于青城山的角色,则是点明了续集的线索,这个惊喜与期待也许还得等上两三年才能解套。
英雄的国宝熊猫再一次挽救了苍生,救国于水火之间,不光POLITICAL正确也健康向上。
除了可能出现再度的对文本寓意的过分解读之外,这是一部既能让人放心也让你觉得经济实惠的作品,到底它的性价比有多高,这你还得去问国宝。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ilmtv/1/322047.shtml[天涯首映场]《功夫熊猫2》:熊猫救国,大家放心 PS:广州朋友可以试下广州金逸珠江中华广场电影城 (一号厅 五号厅最新升级双机3D,效果绝佳)
开场的皮影戏美仑美奂,预言的故事有春秋巫卜色彩,羊仙姑仿佛太史。
孔雀妖艳美丽的翎毛和长颈尖喙让人想到勾践,果然卧薪尝胆王者归来。
但一如他妖娆细长的脖子一样,性格狭隘。
Lord Shen被译做沈王爷,但其实沈太子——这个词更矜贵骄傲——更合适些。
沈孔雀以力征经营天下,靠帮狼心狗肺的党羽收集铁锅大炼钢铁。
古来中国收钢铁的君王多,只是有的拿来做金人十二,有的拿来做别的而已。
到后来孔雀宣布功夫死了枪炮无敌,犀牛大侠的倒下往大了说有《影武者》最后武田家赤备骑尽数倒在信长铁炮三段击的效果。
反过来熊猫与和平谷还是山清水秀,鹅爸爸利用侠儿子促销大概是唯一的商品经济社会萌芽。
师父说要静心可阿宝还是喊饿,事后证明其实阿宝一直是个深沉男子只是用贪吃来掩盖……鹅爸爸说我一直喂你一直喂你一直喂你时的温柔让人动容。
中国人为啥常说乌鸦反哺心悬吃的而非别的?
因为直到我们父祖辈为止,吃饱实在是太艰难太艰难了。
阿宝和虎妞的肥宅男配精干女极佳,猴子倒常显懵懂。
蛇姑娘是五侠里的婉约派,螳螂终于发春让人怀念起《黑猫警长》第四集。
鳄鱼和牛哥的自屈牢笼让人感怀起古之大臣的无奈:不是要奉昏君,而是要护黎民啊。
与沈孔雀的数场角斗均在黑夜,是本片美中不足处。
当然你得理解,一来为了彰显烟花火炮之美丽,二大家都是黑夜摸将进去。
但暗夜阴森,配上沈孔雀的妖孽眼神和加里·奥德曼的声音,让人梦回《LEON》里娜塔莉波曼那些恶梦回忆。
大概导演也知道本片效果偏暗,所以笑点连绵不断。
尤其是第一集已经成了神龙大侠的阿宝,第二集依然时不时颟顸肥宅化,也是为了润色点亮。
但无论如何回避,严肃的主题最后还是会在河口相遇。
沈孔雀VS熊猫。
妖娆秀长VS肥满圆润。
五彩斑斓VS黑白相间。
枪炮VS功夫。
掠夺者VS和平者。
贵胄VS平民。
大炼钢铁VS脑满肠肥。
心理变态的童年VS“喂你,再喂你,再喂你”的童年。
阿宝对过去的回避暗示出他其实并非心宽体胖死宅男,而是刻意用吃喝来掩盖对过去的恐惧。
这点上,他和沈孔雀异曲同工,都活在过去的阴影里。
只是阿宝终于还是找到了心里的青山绿水和大包子。
师父说:“只要你的心静下来。
”第一集的乌龟大师和第二集的羊仙姑都在强调“要活在当下。
”当下就是静。
不忧过去不想未来放松身心就是静。
中国文化讲究反璞归真大巧不工,又讲究无欲则刚以柔克刚。
阿宝在第一集已经展示了平民死宅男的美好暗示了以柔克刚法则,但还没通透。
到第二集结尾那一幕完全是对《太极张三丰》李连杰和《少林足球》赵薇的致敬,当年赵薇一个雪白圆光头一招太极将恶狠狠的来球化之于无形,而阿宝也终于悟透了太极斗转星移借力打力。
至于他这一招有多少引申喻义呢?
不知道了。
功夫胜于枪炮?
光明胜于邪恶?
宽厚胜于狭隘?
无为胜于暴政?
再说吧。
顺便美国那边,也完成了一招借力打力。
赵半狄老师抨击的美帝国主义,借此片将各种中国元素打成了包:中式建筑、中式画风、皮影戏、面、汤、功夫、虎、螳螂、鹤、高楼、熊猫、太极、以柔克刚打、瓷的图案、花的背景,打成了包。
加上了周星星式的自嘲,加上了中国人对“功夫胜于枪炮”的执念。
中国人山寨了美国多少东西?
美国人的效果就是:中国的元素可以山寨出这么好一片儿。
然后柔飘飘推到了中国。
《倚天屠龙记》里《排难解纷当六强》,少林空性拿龙爪手打张无忌,被张无忌反用龙爪手克住。
当时张无忌劝空性不必灰心:“晚辈以少林派的龙爪手胜了大师,于少林威名有何妨碍?
晚辈若非以少林绝艺和大师对敌,天下再无第二门功夫,能占得大师半点上风。
”空性答:“这龙爪手到了曾施主手中,竟然能有如此威力,老衲以前做梦也料想不到。
”这些元素到了美国人手里,竟然能有如此威力,赵半狄老师等大概做梦也料想不到。
首先,我得说,这确实是一部搞笑的电影。
人家产自好莱坞,就算人家的家族特点吧。
所以,如果你真是看不得喜剧,偏喜欢那种忧郁的,充满了寓意和长镜头,要么揭露人性,要么讽刺人性,即使笑也要带着泪的那种电影,这个,,,我觉得您还是别看“功夫熊猫”了。
不过,我还是要得瑟一句,我们当然要做到醒世,不过,那些最真的理,往往“藏”在简单的桥段里。
其次,我得说,这是一部启发人的电影。
尤其是其中结合了东方文化中的“无为”和“当下的力量”。
如果你是一个成人(或是沉深的小孩儿),如果你总因过去责怪怀疑自己,或因未来踌躇苦闷,这部“功夫熊猫2”可以仔细看一下。
这对于你来说,也许就不仅仅是逗乐了,而是去找到内心混沌的出路。
刚柔并济,专注当下。
每个选择,无关周围的“他人”,而是自己。
这些道理,当然我们可以在书本、工作坊、与“高人”的互动中得到,可道理就是道理,谁都可以去领悟分享。
Pracha可以,虚拟熊猫也可以。
因为,是由你选择与谁更搭调。
最后,来说说inner peace。
如果我没听错,这是master shifu和熊猫反复念叨的。
相反的,片子里还有一个词,叫hard core。
通常,人们只注意到hard core的优势,以为这是就是所谓的“无坚不摧”(不仅指体力,也可能是针对智力的)。
不过,只有修到inner peace,功夫才不仅仅是拳术招式,聪慧才等于智慧。
其实,我们看发展也是如此,hard core的国家,一般都能军事强大、经济发达、人民可以衣食无忧且在文娱方面尽情享乐。
可是,能具有inner peace的国家,人们才可以真正的怡然自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国家才会不仅讲理,也讲礼。
还有,电影里有很多细节值得把玩。
你可以看出,编剧、导演对东方文化确实有些理解,而不是简单套个名堂。
最后要提一下,功夫熊猫2带给我的最大的触动,是要去尝试一下太极。
以前,我总怀疑自己身体上与精神上的关联,现在,可以试一下,也许真的可以相互促进成长~:)
我觉得《功夫熊猫2》可能并没有真正想好应该怎么拍,《功夫熊猫》中真正精髓的东西在这里没有被继承下来,懵懂少年的快乐成长变成了耍活宝,对东方神秘文化的深情遥望变成了各种怪力乱神。
一只熊猫的父亲为什么是只鹅,这在上一集中本来就是个恶搞式的戏谑,敢于用这种反常规的设定来调戏观众,表现的是一种自信和气魄,而到这一集中被很认真地拿出来说事了,这种事一认真还真就输了,结果用尽了各种机缘巧合来还原了一个狗血指数极高的悲惨身世,这痛说革命家史的戏码还能再简单粗暴点吗?
有一点是很值得注意的,片中被沈王爷恶势力笼罩并等待着盖世五侠去拯救的地方叫china,当然被翻译成了“中原”,但在西方观众看来,china就是china,没法从这一个词中分裂出“中原”和“蛮夷”的地理概念来,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以杰克·布莱克和安吉丽娜·朱莉为代言的美国动画英雄去拯救世界的故事,我不会从恶意的角度去揣测创作者的初衷,但这起码代表了一种创作态度上的转变,文化上的沉浸和代入是一件太过系统的工程,还是用自己拿手的文化霸权主义来闯世界性价比更高些。
体现在电影中,也就是对中国文化的态度由《功夫熊猫》中的致敬变成了《功夫熊猫2》中的消费,一切堆砌在银幕上的中国元素都是用来在这片陌生国土上展示美国精神和文化包容性的消费品。
尽管影片最后有着一个《黄飞鸿》式的结尾,但与其说这是中国功夫在与工业文明的PK中获胜,还不如说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顿悟式觉醒,因为这种文化性情由徐克阐述出来很自然,但却不是美国人所信奉的世界观。
其实对比一下《里约大冒险》中明晰的价值观体系和对巴西文化的展现,就可以看出《功夫熊猫2》的潦草的。
《2012》在内地的商业成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归结为影片在宣传时对中国元素的放大,而《功夫熊猫2》在中国也在复制着这样的成功模式,只要看到在好莱坞电影中表露出对中国的友好或关注,很多人的骨头确实是能轻三两的,其实这是一种文化奴性的表现。
做生意的最高境界是把你卖了还得让你帮着数钱,这个境界虽然有点损,但还是很值得称道的,因为人家在赚钱的时候尊重了你的心理感受,就算是最后把萝卜当人参卖给了你,你还得夸人家这萝卜长得真像人参。
《功夫熊猫2》是以儿童为受众打造的电影,各种包袱很密集,虽然笑料不太高级但很容易形成互相感染带动的欢乐气场,所以更适合在电影院集体观看。
特别是对于喜欢《猫与老鼠》这种无压力对抗模式的观众来说,其中大量的动作场面还是很让人眼花缭乱的,而且3D的效果也赏心悦目,虽然两条线的故事都没什么说服力,视听感受和故事节奏上的冲击力还是有的,如果止步于影片最表层的浅显世界观和伦理观,影片的观赏性还是足够的,这一点倒是有点像《洛杉矶之战》,更适合还停留在电影院里开洋荤的中国电影观众。
我前面说过《功夫熊猫2》是一认真就输了,可能这句话用在我身上也合适,对于这部儿童心智开蒙电影,没必要太认真,很多人看得很欢乐,这也足以证明影片的价值了,孩子们六一就指着它过呢。
我也希望看到这篇东西的人也别跟我太认真,你自己看得开心最重要,否则大家就都输了。
自己站不起来,就别怪人家搞文化霸权,看看中国儿童电影的成色,咱还是继续帮人家数钱吧。
【媒体稿,别乱转】
关灯了,荧幕中,KUNG FU PANDA 2,一排剪影和皮影风格的画面,把我拉回了小时候坐在小小的电视机前,看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的回忆中。
那时候,我是能吃上饱饭的。
我们家的地在我们村儿里是最肥沃的,我们家种地也是行家里手,阳光雨露,和风细雨,天然的肥料,细心的呵护,祖祖辈辈的传承,我们家有全世界最好的食材,但是做饭方面我就是个棒槌,连先放油还是先放菜都不知道,淘米的时候还放洗衣粉以为能更干净呢,我们全家都他妈快饿死了,这时候有个外村人来到我们家,看到食材后他大吃一惊,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敬意,他的双手因激动在不禁的颤抖,他用我们家的食材做了一桌满汉全席。
望着美食我无所适从,因为我已经习惯了食不果腹,生米凉菜的日子。
外村人说,尝尝吧,你们家的食材真是无与伦比。
在大快朵颐后,我他妈可算吃了顿饱饭。
以前我以为,饭就是洗衣粉的口感,菜就是天然肥料的味道,但外村人却告诉我,原来我们家的菜,可以是如此美味。
我谢谢他,尽管他拿走了一部分食材赚了些钱,这是他应得的。
因为他让我知道了本来应该我自己如数家珍的事情。
幸亏外村人来的是我们家,要不我不知要挨饿到什么时候;幸亏是功夫熊猫,而不是功夫袋鼠。
澳大利亚人,还在饥饿中。
所以,让文化侵略来得更猛烈些吧,我就是想吃顿饱饭。
看完电影第二天我们去上海参CP8,地铁上看到了M氏的广告,儿童乐园餐这个最坑爹没有之一的食品组合竟然推出功夫熊猫的玩具了。
那时候我们三个人正沉浸在前一天晚上睡眠不足的极大悲痛中,默默地看完广告之后,军师说:“我要去吃这个,吃不出沈王爷我就每天吃。
”我说:“我每天都到M氏去转一圈,看到当天的玩具是孔雀就毫不犹豫买两份好了。
”…………………………太丢人了,真是太丢人了!
我不知道十岁的小盆与们看这部片子是什么感觉,说不定在吃开心乐园餐的时候拿到孔雀会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就觉得,我们几个大龄姐姐和满场的小盆与们的笑点和萌点就已经错开了。
大家笑的时候我们都一张熊吉脸,大家没反应的时候我们都嗷嗷乱叫——尤其是在那一音叉把沈王爷钉墙上那里,要是前排的座椅能掀,我们早就动手了。
果然看点还是在反派。
后来试想了一下,如果反派不是孔雀而是狒狒啊山猪啊之类的(当然我绝没有瞧不起狒狒和山猪的意思,看我这诚挚的眼神!
),就好比沈王爷不姓沈而姓张或者王(当然,我更没有瞧不起这两个姓氏的意思,要知道作者本人的名字就冠着其中之一)一样,鸡血度必然大打折扣。
在反派身上下功夫是个好决策,首先,胸怀正义的小盆与们不会因为反派是个大美人(…………)就扭曲价值观,而对于奥特曼打小怪兽模式已经厌倦但是贼心不死的老姐姐们来说,反派是个大美人已经成为了这部片子值不值得一看的重要筹码。
当然,师父毛茸茸的尾巴也相当有诱惑力,我早就放出话来,要是能让我摸摸师父的尾巴,被师父胖揍也值了。
作为一个肩负着票房千秋大业的新角色,沈王爷无疑具备了各类萌系元素:长得好看,偏执,傲娇,天然呆,童年心理阴影。
再过几年这些元素会不会就不流行了现在还说不准,不过就目前来看,还都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唯一不爽的就是,哪怕你尾巴上那些新浪标志(……)是幻术也好啊,一开始我还激动了那么一下,结果后来发现这位传统特色浓郁的贵族用的是洋枪洋炮,冷兵器对决的时候一推就倒,每次都撑不过三分钟,真是对不起他那张脸!!!!
一部功夫片,搞什么铁炮!
又不是自己不会打!
用幻术多萌啊,还能扒每个人的老底神马的!
这样一来最后直视敌人的主角才够拉风有没有啊!
打保龄球什么的有神马美感!
神马美感!!!!!!
最后语言组织不起来,吐几个小槽吧:1,监狱里和犀牛鳄鱼那段拉拉扯扯毫无意义啊毫无意义。
2,当老虎妹妹抱住阿宝的时候,我的嘴张得就和仙鹤一样大。
我坚信,那一刻我们俩脑内咆哮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拉郎配啊!!!!!
”3,师父的太极打得很好看,放在阿宝身上就……就……(望天)4,“他说什么……?
太远了听不清=_=||||”一开始在吼叫“不要揪我的衣服”时我还能忍,到这里,他彻底没了形象。
我的意思是,这就和打战B3开着恐惶的时候看三成摔倒一样,萌得我肝儿都颤了。
5,狄仁杰之洋葱帝国……啊不,通天帝国告诉我们,只要是片子里有高层建筑,十成是要塌掉的。
6,这片子的片尾做得超好看,可惜大家全起身走了。
不过钱钟书先生说得好,吃了鸡蛋,不需要看母鸡的长相。
票房拿到了,梦工厂就赢了。
看过第一集就知道这片儿必然要出第二集,因为阿宝的身世总该有交代。
既然熊猫的生父真的不可能是鹅,那么熊猫跟老虎也是没有未来的,一想到这里我就觉得有点伤感。
(@Erich 哈哈哈哈哈哈!
好吧!
既然梦工厂能让驴子和火龙在一起,那么熊猫和老虎也没什么不可能!
)•动作片动画化我从未将《功夫熊猫》纯粹当作动画片来看,在我眼中《功夫熊猫》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功夫喜剧——而且我认为3D动画将成为动作片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制作动画电影不需要依赖于演员和功夫明星,而且能更自由地展现真人拍摄不可能完成的动作,摄影机的机位以及灯光的设置无限自由,3D效果也远胜真人电影。
动画的属性似乎决定了电影的喜剧属性,但目前能将角色与剧情塑造到极致的只有《功夫熊猫》。
华美浓郁的中国风,萌点满分的人物设定,引人入胜的情节,妙趣横生的细节,正点到爆的动作场面,完全让所有在中国从事动画行业的人员感到压力很大。
•功夫片的奥义我们将功夫片区别于动作片的原因是,在功夫片里很少有人打手枪,因为功夫再好的人也扛不住一颗子弹。
(见我之前的文章《性感的谋杀——关于功夫片的闲言碎语》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034201/)很少有电影直面这个问题,大多数电影直接将功夫片的时代背景安排在古代,我一直觉得编剧们都是处于无奈才这样做,直到我看了一部叫《东方不败》的电影:洋人们来到岛上,他们拿着火枪,砰砰砰对着东方不败乱射,而林青霞很潇洒地将子弹悉数接住,嚣张地说:“你有科学,我有神功!
”我顿时觉得这句台词既帅气又愚蠢,因为这太自欺欺人。
怎么也没料到,多年以后,外国人制作出了一部中国风的动画动作片直面了这个问题,主角是个死胖子,他面对的不仅是手枪,而是大炮。
四两拨千金,肉爪玩转炮弹。
太极果然是功夫片中的终极招数,既然这是动画片,那么我们且不站在牛顿的角度上讨论这剧情扯淡与否,既然《少林足球》能说服中国人,那么《功夫熊猫2》也能说服美国人,我想如果有第三集的话,阿宝将学会如来神掌。
•青花瓷盘里的汉堡自3D动画技术发展以来,好莱坞已经用尽各种动物来作为动画类长片的主角,仅鼠类被用做主角的电影已经有《精灵鼠小弟》、《料理鼠王》、《鼠来宝》和《豚鼠特工队》。
相比起来,用中国国宝大熊猫做主角既独特又拉风。
梦工厂不惜支出大笔经费让动画师们远赴中国采风学习,只为精益求精,中国风的繁华精美不得不令人惊叹,城墙楼阁,玩具衣装,山水风俗,最扯淡的是关于武学的探讨已经超越了第一部一招一式的打打闹闹,用熊猫的黑白两色引出黑白太极的概念。
从平凡到卓越,从默默无闻到拯救世界,“成长”一直是好莱坞动画最爱的套路。
功夫熊猫这部电影儿表达的无非是一个死胖子的故事——他拥有一颗充满爱的正义心灵,通过自身坚韧的努力终于成为了盖世英雄。
在第二集里,电影更多地讨论了关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剧情收放有度,连贯紧凑,几处闪回的应用层层递进,当看到熊猫妈妈忍痛将阿宝塞入了萝卜箱子,我直接泪洒影院,无法自控。
好莱坞又做了一个大汉堡,用青花瓷盘盛到你面前,确实又好看又好吃。
有些比较激进的同学可能要站起来说你不应该吃这个汉堡,这是耻辱,你应该把盘子掀翻然后和美国人翻脸。
而我想到的是多年前阿瞬天真地对一辉说,哥哥,美丽的地球上并没有国界线。
我觉得大家应该愉悦,因为很明显是中国的文化已经渗透美帝,麻将、风筝和拉面什么的可以很轻易地被美国人接受,他们开始喜欢青花瓷,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开始爱吃汉堡,以后大家吃的用的都开始渐渐统一,世界在变小,这没什么奇怪的。
或许有些同学还是不满意,那么我讲个故事:八年前有位台湾动画公司的老总慧眼识珠,赏识当时还年少的我,邀请我去公司面试原画设定,虽然我后来没去,但当时我和董事长在偌大的会议室里面对面谈了很久,他们放了几张公司制作的动画样片给我,这些动画很棒,却都是为国外制作的,我问你们为什么不制作中国动画,她说在中国很难赚钱——她说的是真的,那个公司后来出品了《象棋王》,被封杀了。
中国企业一直甘制作好莱坞的廉价劳动力,现在好莱坞制作中国风的动画赚全世界的钱,这不是文化侵略,这只能证明好莱坞是最精明的电影商人。
《功夫熊猫2》的片尾字幕做得很好,尽管字幕后没有彩蛋,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注意一下名单中始终有大量的华人姓氏。
比较而言中国现在的动画不是技术不行,只是商业头脑不够,脑袋不灵光,不够尊重观众的趣味和品味,所以观众也没能尊重他们的钱包,产生诸如《阿童木》之类的杯具。
•关于目前观看3D电影的一些建议我是在万达观看的IMAX,万达的3D眼镜是透明眼镜,完全不影响画面效果,视觉效果非常正点。
现在很多影院使用的是的红蓝3D眼镜,相当于戴着墨镜看电影,建议进影院前先做考察,戴着墨镜看电影还不如看2D。
看了很多《功夫熊猫2》的影评,说反派lord Shen和它所处的Gongmen City来源是日本,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官方给出的说法,其实Gongmen City的原型是四川成都。
这些在网上是可以搜到的。
P.S 我在美国看的这部电影,所以不知道这些人物地点的中文名,请见谅1.当时熊猫2开拍的时候,剧组是到成都实地考察了的,在当时的成都还轰动了。
GONGMEN CITY的很多街道,都可以看见成都的著名街道的影子,比如锦里,宽巷子和窄巷子,熟悉成都的朋友应该都看得出来。
2. 在阿宝和狼的追逐戏里,他们用的鸡公车其实在四川地区很常见。
3. 阿宝和独眼狼在追逐时撞得很多招牌,仔细看会看见“担担面”等招牌,这个刚好又是成都的著名面条。
4. 而最后lord Shen所处的高塔,原型其实是成都青城山,那里正好又是道教的发源地。
5. 其实连小阿宝,都是成都熊猫基地某个小熊猫的原型,导演还抱了它,当时还上了成都各大新闻的头条。
这些网上都搜得到。
这次熊猫2的拍摄得到了四川方面的大力支持。
其实说白了,阿宝这一回是打回四川老家了。
木曜劇場 什么新型恐怖片啊
作为科幻片来说故事可以,美化牛郎ダメ。全集最神芝麻开门
大蓝雀
睡前刷到、、啊 谁还我一双没有看过的眼睛
其实挺好看的
目前还可以,实际上老师跟男公关底层有点相似,都是真诚的人,不知道后续会如何发展,别整救赎爱情那套好么,两个人都更好生活,稍微活人就可以了
意外的还可以。
😳😳😳😳😳😳😳😳😳😳😳
,不出意外会爱得很心碎,期待更多映射社会问题的探讨。对音乐有点小小的失望,天台上那段配乐让人不禁想起never again…但片尾曲一言难尽。
美智子姐姐又是客串吧,男主太丑,女主苦唧唧的我也不喜欢,一集弃了
演得太好了,非常推荐。值得一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所以你告诉我,木村文乃拒绝中岛步,为了拯救女学生误入歧途结果自己和牛郎店的整容文盲牛郎谈恋爱,然后还要大家理解她祝福她?!我不明白……
木村文乃能别再演这种馬鹿正直人设了可以吗……
主角有种淡淡的疯感,整个剧有点九十年代野岛伸司的气质。
看了一集,男主比较丑,除此之外各块都在八分以上。
e1男主和母亲那段+女主教男主写保证书,会编+拍。但是,男主这颜,我……不行
画面精美,场景布置细致入微,每一帧都像是一幅画,看得出制作团队很用心。”“配乐恰到好处,与剧情配合得相得益彰,进一步增强了情感渲染力,让
睡前刷到、、啊 谁还我一双没有看过的眼睛
剧情画面节奏意外都很不错,完全超出预期,本来准备当大蓝雀吐槽素材看来着。。。本身天台那一段已经可以磕到了,没想到最后还有个小反转,男主人设相当好,看起来有点纯情有点温暖但又有点心机的牛郎,反差感有,而牛郎这个角色设计又自带性张力属性,可以说换个帅点的男主必爆人了,并且在cp设置上保守女教师×牛郎这组合的确很“昼颜”,剧里面出人意料好磕的,不过男主演员选择上也能理解,毕竟顶流男团网络数据肯定不用发愁了,但还是好可惜,这应该是今年追的几部日剧里面最喜欢的本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