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锯惊魂1》无论是在压迫感、新奇度、剧情安排集结尾收束上,漂亮得无懈可击。
一条通过厕所密室的主人公心里,背景剖析,一条通过警探为了寻找电锯的过程,最终触发了那经典的结尾:心急如焚的锯掉自己的腿,john在adam无比吃惊下居然从血泊中爬起来了。
从片名"Saw"巧妙的一语双关开始,导演运用未知、黑暗、空间幽闭,死亡等四个人类最主要的恐惧根源作为配菜, 加上了对人性黑暗面大量且真实的描写作为的主餐, 虽然只用少量的血浆佐食, 然而片中无处不流露的创意与精致的巧思, 配合着简单但精确的痛觉传达,以及凌厉的剪接, 使得这场黑暗刺激的飨宴成本虽低却一点也不平凡;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格局。
首先得承认这部片子的情节设计和场景确实不错。
但我不喜欢这种强加的变态道德观念,看到后面几部,一见到戴面具的人出场说那什么不珍惜生命的话我就觉得恶心,如果影片去掉这些道德审判,我会认为是个好片子
把saw翻译成《电锯惊魂》是有问题的,但是也很难找到更好的译法。
saw一语双关,既有锯子、手锯的意思,又是see(看)的过去式。
如果看过saw0.5就会发现,其实导演的本意只是取了saw的第二种意思,窥视,偷窥。
恰好saw1里手锯成为了重要道具,于是顺其自然取了saw这个名字。
jigsaw同样是一语双关,既有线锯的意思,又有拼图的意思。
这就给汉语翻译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对于英语观众来说,jigsaw puzzle killer是拼图杀人狂(因为jigsaw杀人之后总会留下一块拼图),但jigsaw这个词本身又能让他们联想到锯子,就增加了jigsaw的恐怖气氛,他们可以直接把老头叫作jigsaw。
而汉语翻译成拼图,叫老头”拼图”总觉得太平易近人,翻译成竖锯,又完全丢失了”拼图”的原意。
所以才出现了”拼图杀人狂”(jigsaw puzzle killer)和”竖锯”(jigsaw)两种叫法。
而saw翻译成电锯惊魂就更来历不明。
因为saw1-7一次都没有出现过电锯(那叫electric saw或chainsaw),只出现过手锯和圆形锯,而且saw的杀人手法花样百出,锯子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种(反而出镜最高的是那个爆头头盔)。
所以saw这个词的核心绝不在于”锯子”,而更多是”看”的意思,第一部里老头暗中观察密室里的求生者,后面几部老头更像审判者窥视着芸芸众生,颇有”头上三尺有神明”的意味。
但若翻译成《窥》,原意有了,汉语观众对”锯子”的联想能力又没有了,大幅降低了电影的血腥感。
于是权衡优劣,只能舍”窥”取”锯子”之意。
而《电锯惊魂》中电锯属无中生有,故港台《夺魂锯》最为贴合英文标题。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舍弃英文名另拟。
像《盗梦空间》,就比inception(全面启动,开局)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结合saw的具体情节和立意,兼顾血腥悬疑,或许可翻译为《审判者》《虐杀审判》《生刑》《神明在上》
看到一半的时候就忍不住的在想了,如果是小强Jack,他会怎么办呢?
我猜他会先直视室友的眼睛特真诚的说:trust me, im gonna make you out,i give you my word.然后开始试验各种逃生方法,每次失败就会说:damn it!
然后把手中的东西扔掉。
最后不停的喘着粗气咬着块木头把自己腿锯了,再假装掐死室友,拿着枪半躺着表情痛苦的守在门口,等幕后boss进门就毙了他。
因为boss在地上,所以当然等不到,结果流血过多昏迷过去。
boss这时候站起来,走到Jack身边,撕下伪装的面具蹲在Jack身边端详着他,嘴里说:God bless America。
突然Jack暴起,把藏在手里的小钥匙深深的侧插进boss的颈部!
boss双手捂住伤口,瞪大了惊愕的双眼,踉跄的后退,嘴里想说话又因为颈部受伤说不出来,只能“嘶嘶”的哑叫,当他退到另一个角落的时候,刚才假死的室友从他背后突然站起,搂住他脖子然后用那把锯割断了他的喉咙,血呲了一墙。。。。。。
然后室友从boss尸体上翻出一手机,不停的试,结果发现只有一个号码可以拨出去,而号码下面的注明是:Mr. President。。。。。。。
然后出现那个大家都熟悉的画面,一电子表开始嘀嗒,嘀嗒,嘀嗒,然后叮的一声显示了个整点,结束了本集。。。
真希望第7季24可以安排一些这种情节在里面,给Jack两三个小时用于在一个困境里解开谜题,不要光是顾着跟中国使馆人员找茬。
一直是想看这部电影的,只不过原来verycd上没这个资源,趁这次换驴就当下来看了。
感官刺激就不必说了,看过的人多多少少会起心理反应。
至于主旨内涵,随意翻了翻影评,也探讨的很多了。
我就说说自己的一些其他看法吧。
在我定义里,这种现实意义的惊悚悬疑片,要达到给某种出人意外的效果,必须要完全合乎现实生活中的逻辑,其实Saw做得很不错了。
但我是个吹毛求疵的人,觉得有些东西还没那么严谨。
就从那个黑人警察说起吧,既然能通过那么点的蛛丝马迹就能发现了罪犯(还是叫他Boss吧)的根据地,他又坚强的活了下来,那么多的遗留物、证据等怎么就不能让警方进一步去发现调查呢,反而会傻傻的认为就是医生所为?
况且作为一个富有经验的老警察,在遇到被对方要挟的情况,难道就不能先打腿脚,或者稍微表现出一点职业素养,还是为了配合导演安排的情节呢?
再说一下最激动人心的大结局吧,boss趴在那里若干个小时,纹丝不动,到该显身时刻忽然起身,是会了失传已久的龟息功么?
是的,你是达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但是咱拍的不不是科幻片么。
至于受到要挟的护理员zep,先不论他被告之中了慢性毒药,完全对boss信之听之。
且论难道他是天才?
能把boss交给其高难度的事情大多都处理妥当(藏在医生家不被发现,用枪和功夫可以老警察媲美)。
还有若干个疑问,就是电击遥控器莫非有两份?
boss一个zep一个?
若是zep负责最后那个游戏的全面工作,boss是怎么躺到那里的?
若是他只负责医生家里那部分,他又怎么知道囚室之所在?
boss身下血是不是真有毒?
他躺在那里就为了近距离感受游戏、还是为了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其实可能根本没有答案。
电影终归是电影,导演既然想要表达什么(相当于小学语文的中心思想),所有东西就得为其服务,难免有服务不周的,只要情节紧密扣人,观影人也就没那么在意了,但凡有我这样的,也就睁一眼闭一眼,毕竟电影还是好电影,娱乐最重要嘛!
几个明显的无脑弱智片段。
医生最后,在锯脚之前够不到手机的时候,离手机目测不到半米的距离。
身上穿着衬衫,大锯子就在旁边,他把衬衫脱下来去甩,应该可以够到,拿锯子去沟也差不多。
而他都没有,只是拼命的把脚在链子上的拽!直到自己拿铁锯把脚锯断,也不去勾手机。
他是不是气成了神经病了?
犯罪分子闯进母女家中。
当妈的把手枪抢到手,明有机会一枪把坏人打倒,而他愣是不下手。
最二的最后还回头看了一眼孩子,坏人反败而胜。。。。
而那个黑人警官。
简直是森林里跑出的黑猩猩一样的智商。
有那么多,那么多次下手一枪制服坏人的机会。
也是自己的搭档被干死也不下手。
就在那比划呀,比划呀比划呀,等到坏人逃跑。
这三个明显的弱智桥段已经足以说明问题。
槽点还有很多就不一列举了以上所说的坏人虽然不是最终的大boss,但是只是个概称,不要咬文嚼字,谢谢
文章是去年写的,当时还没有来豆瓣,所以贴在了我的勃客上,感兴趣的姑娘们可以去瞻仰一下,地址如下:http://bloodhead13.tianya.cn/——————————————————————————在朋友家里看了一部电影--〈SAW〉,看完以后感触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情节:这是导演花费了很大力气着力刻画的地方,不要以为情节很简单,事实上是很不简单,就象大多数的恐怖片(或者叫惊悚片)一样,不到最后一刻,根本猜不出真正的主谋是谁,一开头的桥段是很可以迷惑人的,但是随着情节的铺陈,就会渐渐发现,一开始的关于这个故事的所有的推论都是不成立的。
在看片的过程中,我也在不停的猜测到底谁是最后的BOSS,可实际上一直到了片子的最后3分钟,我们才知道,而且,还是导演告诉了我们真相。
所以,在看片的过程中,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你看到的都是假的;不要相信自己的猜测,因为你的猜测都是错的。
整部影片100多分钟,没有一分钟可以让人舒舒服服的享受的,所有的段落都浸泡在浓重的黑暗和血腥味之中,色调以冷色和暗色调为主,除了那个“石器时代的浴室”是一片白光之外,所有的场景不是黑夜就是暗房,要不就是诡异地下室和廉价肮脏的小旅馆,简直把人压的喘不过气来。
总的来说情节很紧凑,没有什么废话,绝对不是善男信女们一边调情一边吃爆米花就能看的懂的。
2,关于人物:导演把很大的力气放在了情节上,因此也就造成了对人物刻画的不够丰满,表面上,似乎已经明白了电影里的都是些什么人,可是经不起推敲,人物深度不够。
电影的主角是两个倒霉蛋,一个是地位卑下,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地下摄影师(或者叫他密探),住在一个“很烂的公寓里”,可是有一天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在另一个地方,一个“更烂的地方”,不过是为了几百块钱,就被卷进了这个可怕的游戏里面,到了最后还生死未卜(其实可以猜的出来),真是衰的可以。
另一个则是医生,在美国,医生可是人人尊重的职业,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家里有老婆(虽然每天和他闹离婚),有孩子,还有二奶。
结果在一次偷情未果回家的路上,莫名其妙的就成了游戏中的另一个主角。
比起那个摄影师,好歹医生还过了几年好日子,虽然最后他的结局也惨的可以。
还有一个戏分并不多的黑人警察,一个神经兮兮的医院的护工,大家都很有个性,但是都不够鲜明,不过如果你不是抱着研究电影的目的而来的话,这些刻画就足够了,足以交代清楚事件了。
3,关于细节:影片里的细节很多,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建议大家在看的时候尽量少眨眼睛,因为从一开始的第一秒起,每一个镜头几乎都包含了特殊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后面的情节推动有很大的作用,如果不小心漏掉了某个细节的话,虽然不至于看不懂,但是多少会影响看片的流畅性。
看完以后,我觉得这个片子的细节的设置其实就是一个关于“KEY”的寻找过程的设置,KEY可以翻译成钥匙,也可以理解成某件事物的核心和关键,所有的细节其实都是为了寻找KEY而提供的线索。
总的来说,细节搞的很精彩,很有趣,等一切的谜底揭开后,才会蓦然的发现,原来这么多看似毫无意义的情节安排都是充满了用意的。
4,关于道具和场景:电影里面所用到的杀人道具都很诡异,其中最让人难忘的是一个套在头上的可以把人的嘴“永久的撕开”的装置,在我上传的图片上的就是那个装置,除了这个装置以外的一些道具,都是很普通很廉价的玩意,但是没人会想到用这些玩意来干这些勾当,铁丝网,蜡烛,香烟,“杀人不一定要用枪”,就看你怎么运用这些东西了,就看你把它们和其他的什么东西配合起来了。
场景方面秉承了美国的这类电影的一贯风格,腐朽的瓷砖,摇摇欲坠的天窗,生锈的浴缸,涂抹着屎尿的令人反胃的马桶,空无一人的地下停车场,狭窄的小巷,每一个场景都让人很不舒服,似乎也只有在这些地方,才能发生这些事情。
5,关于故事的寓意:电影中间出现了一句台词:大部分人都不知感激的活着 。
在片尾,游戏的策划者,真正的幕后主谋在离去前又一次重复了这句话,我想这也许就是导演借他之口想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吧。
回想整部片子里面,所有的游戏的参与者不是终日无所事事的流氓混混,就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都是行尸走肉一般的活着的家伙,总之都不是什么好鸟,包括我们的两个倒霉蛋主人公。
他们被卷入这个游戏并不是偶然,策划者的目的性很强,所有被卷入的人在他的眼里都是有罪的人,需要由他来救恕,而他的救恕方法就是:遵守他的游戏规则,要么胜出,要么GAME OVER。
电影是要我们感激生命,要我们意识到活着的可贵。
话说起来很简单,但当导演把这些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时候,还是会叫人不寒而栗。
6,关于音乐:看完片子以后,我拼命的看字幕,想看清楚都是那些人给电影配的乐,憋了半天,只看清一个FEAR FACTORY。
电影中的配乐其实不是很多,但是都很好听,主要是以工业和歌特为主,阴暗,厚重。
总的来说,是一部值得看的片子,有一点很重要:希望看过片子的人保守片子的秘密,不要把结局说出来,让没有看过的人自己来感觉。
距离我第一次看这个电影大概有四年了。
当时年少不懂事只有一些矫情而幼稚的诸如“我们要爱惜生命”类的看法。
去年有一朋友跟我说我们一起看电锯惊魂吧,一天一部,看完交流看法。
我就第四遍看了电锯惊魂。
第一部毫无疑问是很精彩的。
甚至我认为是七部里最精彩的(当然了第七部的结尾我认为也非常棒)。
先说说我认为我注意到的细节。
1 老头趴在地上演完了全程。
他的脚的姿势换了好几次。
我没有无聊到去数他到底换了几次。
所以说,到底是导演故意卖给观众的破绽暗示这老头没死,还是他只是单纯地忘记了脚的位置?
2 老头肩头的枪伤。
背后有一块圆形的破洞,这个我在《犯罪现场调查》里看过类似的例子,有了这个细节的枪伤会显得格外真实。
总之当时我是跟我朋友赞叹了好久。
3 我能说我看了好几遍才注意到开头亚当把钥匙跟浴缸里的水一起放掉了么?
4 导演表示时间的手法除了墙上的表,还有两个主人公渐渐苍白的脸色。
密闭的空间,除了墙上的表能知道时间,与外界完全的隔绝,奇怪的录音,跟偷拍者亚当的对话,一步步让他陷入绝望和疯狂,又接到妻子女儿的电话,给最后戈登的爆发铺垫好了一切。
到这里观众的情感也跟着适度爆发。
一切都那么合情合理。
时间有点久了,还有很多想不起来了,想起来再补充。
下面是一些关于John Krammer个人行为的思考。
他的出发点是,你们在消耗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你们明明那么健康,不像我病入膏肓,却拿着大好时光去鸡鸣狗盗男盗女娼,不把你们推到死亡边缘你们是不会知道生命可贵的。
的确,他的这个行为拯救了戈登。
可是,他真的有资格代替上帝去审判这些人吗?
虽说他没有主动杀任何人,但是通过极端的伤害自己或他人以保全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义才会更鲜明吗?
忘了后面第几部有一些死里逃生的人,无不是面对众人目光呆滞,只有一个假装经受住“考验”的伪君子在神采奕奕滔滔不绝的谈论自己的“遭遇”并感慨竖锯给了他重生。
肉体的存活≠精神的重生,在那些所谓“幸运儿”眼里我们看不到一点他们对生活的盼望,要说与过去有什么区别,就是他们的生命之火越来越暗了。
要说他的出发点还有那么一丁点善意,他的门徒就是纯粹的丧心病狂。
Amanda的自以为是害死了自己。
Holfman最后演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杀人狂魔,这不是竖锯的本意,但这跟他脱不了干系。
所以说他做这一切的意义又在哪呢?
以后的每一部好像都在一步步的推翻他的本意。
这很好。
至少代表了编剧的态度还算是不反人类也不反社会。
这一点,比《死神来了》要好太多太多。
最后表白温子仁。
密室的力量电锯惊魂令密室的恐惧程度又在我心中升了级。
自从玩了密室游戏的FLASH版之后,我开始对一把钥匙一瓶啤酒一个字母的蛛丝马迹害怕又着迷。
大概是发现一个小物件还有如此繁复的提示作用令我大开眼界。
关于密室,从来都是怀着叶公好龙的心态。
很想有这么一个游戏,让我在里面尝尽困兽之苦,拿出毯子底下的小戒指或者龛台上面的一炷香,就能离我的逃脱又进了一步。
当然,像亚当那种需要掏马桶的情节,万万不需。
但这一定只是一个游戏。
若要亚当和医生玩这么一个游戏,大概一定欢天喜地。
可惜不是。
从10点到6点我算了算,这中间有8个小时,相当于我一个晚上的睡眠时间。
那么这个大叔在中间是睡着了呢,还是及其难受的维持着死人架势。
如果是我,这8个小时,绝对不用来回忆凶手是谁这样的问题。
无论聊任何的话题让时间白白溜走都会让我发疯,亚当和医生同志好有闲情。
(“神经病,不借助聊天内容你叫我如何交待事件”编剧说。
) 编剧和编程好了,我的确很佩服编剧的逻辑。
像极了我崇拜的编程行业:若用户发出第3行命令,下一步则跳到第66行;若用户发出第5行指令,则精确无比的跳到第78行。
若是具备了某几个操作条件,整个程序则开始循环执行。
密室游戏无疑是程序编写高手的把戏。
行为引发的结果精确不存误差,行为与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不模糊,对用户的各类指令一清二楚。
比如,他们会聊天,继而谈论儿女,继而看看照片,继而得到纸条,继而发现X区域。
如此精准的推理。
当然,若是当事人过蠢,走不到这么复杂的一关。
没关系,程序设置了从第一行直接跳到最后一行。
让你最直截了当的享用结果。
七宗罪,双瞳和电锯这种封闭的程序环,在七宗罪里也有。
最后的结果表面让罪犯失陷,但其实,失陷只不过也是他早已设计的大结局。
路程走了一圈,还是逃不出设计者的精心安排。
警察不辞劳苦的帮助程序员完成最后一步,在程序员哈哈大笑之后,才有警察的如梦初醒。
七宗罪和电锯惊魂不需比较。
在宗教含义上的着力程度不是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
电锯惊魂的剪辑速度、事件节奏和视觉的勾引程度,令我清杀了七宗罪时候一愣一愣的断续反应。
惊栗得大呼过瘾心潮澎湃后,一部电影就能成为我的5颗星电影。
我就是这种业余逻辑。
那部叫做双瞳的东方七宗罪,这时好像要写上几句,又仿佛写不出什么来。
罢了。
坏人都命硬 好人都装傻好多的电影都让我生气。
好人拼得一手一脸满是血污,好不容易抢过手枪,却非要留着子弹不用。
叽里呱啦说跟面前的坏人聊上一把,骂上几句,必然是逃不过坏人眼疾手快瞬间反击的桥段。
好人一抢过枪马上扳机的爽快,似乎都不屑啊。
让我想想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么的那位渔夫阿伯。
不就是一个鱼钩吗?
一个鱼钩能做这么多事情,警察叔叔不如配鱼钩比配枪要稳妥。
危难时候不能寄望警察,一定要自信自救,因为极少的恐怖案件是由他们擒拿主凶。
更多的情况是,他们一出场就快要死。
若是以前,看到那个貌似Eason(他这个错觉让我生气)的警察神勇现身,必然觉得离结束不远了。
而现在还剩40多分钟的状况让我担心他甫一出镜就会仙逝。
最乐的一次,是《misery》的那个大只佬警员。
我真的以为他能护卫人类挽救地球。
前面力量爆棚的渲染和一进门就死倒在地的情节,真让我又绝望又狂笑。
电+Saw=电锯惊魂?我说不解。
他是这么理解的。
至于电,当然是能让二人弹跳不止的那个电击脚环。
谢谢他为译者讲好话来着。
电锯惊魂,如雷贯耳。
阴差阳错,很多次都想看,但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搁浅了。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在央行加息的第二个晚上,俺终于耐不住寂寞,down了下来,其实主要是想为自己找找乐子。
我“臭不要脸的”评论:还成吧,就是捏了好几把汗,不是为剧情,而是为了编剧。
严重怀疑这片子是不是一边拍一边写的?
除了主线的大部分剧情,其他小细节经不起仔细的推敲。
转折的太生硬,导演给的每个特写镜头,意思明显到略带刻意。
好吧,这是小成本的影片,布景就不提了。
以至于当我看到影片前十分钟的时候,甚至怀疑自己看的是不是那部堪称经典的SAW1?
是不是又下到一个山寨版的,为此自己还特意回豆瓣看看剧照对比了一下。
电影整体给我的感觉就是,导演和编剧拿着根棒棒糖在前面钩钩食指引诱俺过去,俺明知是诱导但为了配合也是处于礼貌还是跟了过去。
其实这样的举动一次两次也就罢了,悲剧的是他们通篇用的都是这招儿玩腻了,最后都不想跟他们玩儿了两个最后:最后锯脚的戏不错,稍微给了点力。
最后虽然知道那家伙会站起来,但又不忍心看他站起来。
纠结到蛋疼,不站起来,又要看着编剧继续扯淡;站起来,你丫在那躺了7个多小时,不喘气啊?!事实上,当他真站起来,沉重的背景音乐随之响起的时候,我“扑哧”一声,乐了。
这是一个经典................................吗?
有人说,喜欢悬疑片却错过SAW,就等于肥佬错过一顿大餐。
哎,现在俺只能说自从见识过满汉全席,烤全羊已经不算菜了首尾呼应一下,这是篇“臭不要脸”的评论。
一点感悟:这几年还真的看了不少电影。
好吓人,那个画面感太强烈了,一直在脑海中徘徊
拖沓
就结尾还能看吧
如今风靡全球的密室沉浸式线下游戏,叫声祖师爷不为过吧。
剧情也不好。
烂片,后悔花时间看了。
有些疑问。医生为什么不用电锯把手机勾回来。。。而是选择锯腿。。。他老婆一直在打电话,但是为什么后来密室里的电话不再响了?
恶俗,垃圾,却是詹姆斯温的巅峰,原因大家都懂的,沾了编剧沃尔纳大神的光
血的教训
恶心跟血腥,然后剧情我根本没兴趣看,不是害怕而是觉得无聊。
卧槽,这碗鸡汤不喝都不行...
妈逼的
神作
我妈说不怎么样。
典型美式恐怖片,暴力和血腥而主要恐怖元素,其实不吓人
警察太无能了,枪战肉搏都弄不过一个癌症病人。节奏还不错。
粗糙了点
因为吓到我了所以只给你一颗星
其实画面没有什么过分变态恐怖的地方,但是气氛做得太棒了,好几次不忍直视。。。结尾真心牛逼,很久没有被意外到了。
内心毫无波澜,对恐怖片免疫[手动再见]。没觉得最后反转有什么高能的…强行撕特效面具也是emmm你不撕站起来也知道是假死啊,秀什么秀?那个医师明显没那么精细那么早露脸肯定不是他,黑人警察两次都不一击毙命也是“活该”。沃纳尔像Ezra。加利因为这片演技出名?ExcuseMe?看到的只有擦了粉和用力过猛咆哮式表演。电锯惊魂这个名字也是,多么希望是用电锯砍人的恐怖片啊,悬疑不恐怖,看这种电影设想代入,有机会一定一击毙命或高效致残打眉骨、喉咙、打碎膝盖、扼喉。神烦警探里面精心策划的被鲁莽拆穿破坏,故意逆反让享受操控精心布置的玩家挫败感恼羞成怒也会带来破绽和转机。我不是上帝视角,但即便有不冷静也是一时,会强迫自己尽快冷静,观察分析环境和可以利用的一切物品。“Dont leave me?”的台词?尬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