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了《停留》和《蝴蝶效应》,前30分钟很精彩,足够的悬念和来回切换的时空,但从主角和哥哥的未婚妻在亲热的时候,给了远处正在痛心的哥哥一个镜头时已经把所有答案都说出来了,过早的暴露了一切,导致余下来所有的悬念都不存在了,一下子就很明朗化了,而且结尾也不是开放式结尾,而是让做弟弟的终于自我心理安慰得到了灵魂释放。
所以从豆瓣上评论来看评价也不是很高,由此可见,导演确实要永远比观众高明那么一点才可以赢得观众的认可,但如果太晦涩也会导致一些极端,比如这次大卫林奇的新作没之前的作品受到关注就是例子,所以《Lost》才会不得不加入大量闪回来吸引大众吧?
但是,我不得不又说但是,因为这种类型的电影毕竟不是主流,而且之前马乱曾经列举过关于“时空转换”题材的电影,当时也只列出过三个,所以看完还是觉得值得的,并且应该也可以归到这个题材,更重要的是当初可是花费了我不少时间和精力才找到这部作品的。
我相信西蒙是已经死了的(有明显的灵魂飘升向下俯瞰的镜头),但是意识因为自责被困在了一个2000-2002两年的死循环里(和《源代码》类似)(哥哥的酒和《恐怖游轮》里的海鸥类似)而且中间的那个安娜护士,我认为没有事实上成为男主的妻子,她的存在只是在拿着对讲机的那一刻,可能男主的潜意识里由于对哥哥的愧疚等等原因,导致认为这个对讲机行为加深了自己的愧疚心理,就在潜意识把安娜和对讲机当作要挟自己的砝码(车祸后第一个看到的女性想象成自己的妻子/爱人和《生死停留》类似),但是最终车祸后安娜没有留下而是匆匆离开,于是西蒙潜意识里的安娜也有了一个不太负责、若即若离的形象。
那个带了帽子口罩,西蒙说要‘杀自己’的男人,在他心脏停搏是也是现场的医护人员,可能负责注射安定一类,但是西蒙犹豫那时极为痛苦,不想男人靠近,却由于伤重等无法动弹/挣扎,于是在潜意识里把他想象成了一个趁虚而入的偷袭者。
至于他的父亲,西蒙在潜意识里对父亲有依恋和渴望爱的意识,所以把父亲想象成醒来见到的第一人(且是一个儿科医生,还企图给西蒙一颗糖)都是童年对一个父亲形象的映射。
至于杀死路上看到的那个病人,我认为同样没有真实发生,受创者可能因为自己的愧疚自责心理,幻想未发生的凶杀案,并和自己记忆里曾出现的恐怖情景联系(和《爱德华大夫》的‘凶杀案’类似)而西蒙之所以把他想象为一个大病难医的心脏病人,可能因为他是西蒙死前看到的最后一个病人,于是他在潜意识里可能认为作为病人,自己濒死的痛苦是感同身受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西蒙想帮他'解脱痛苦'的原因。
其实除了电影里的人在循环中重复,包括玻璃上的水迹,针管(剪刀)等物品,包括整个西蒙的潜意识循环,除了事发前的一小段,其他都发生在车祸送诊后的医院里,至于那个拼图,我认为是西蒙那张和父亲哥哥童年照片的变相。
看有的评论说之所以是穆赫兰道、生死停留、蝴蝶效应、恐怖游轮的混合体,但效果不如这几个片,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混合,使得重点不够明确,但是我认为这样的混乱更接近于脑内受创后的真实反应,不足可能是留下的信息和悬疑点的确使得故事稍显单薄,而且相对于《穆赫兰道》《爱德华医生》《生死停留》等片,明显那种弗洛伊德式的梦境或者潜意识带来的扭曲和迷幻感少,也没有梦境里那种扭曲的不和谐,而且台词有些昭然若揭的意思,有点怕观者没看懂而附加进行的解释,大卫林奇几乎不做解释,‘讲足够优秀的故事,把观者当成和自己一样聪明的人。
’可能就是《穆赫兰道》在悬疑片里经久不衰的秘诀之一。
阔绰子弟的痛苦与内心挣扎,有点《梦之安魂曲》的影子,(本片真的什么影子都有点),但是爱上嫂子这个设定还是有点尴尬...4.5星
他死了,且并没有被救活总是听人说,人死前,其一生会从眼前闪过脑中弥留的脑电波会使人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如同此片的男主角所经历的他的死前闪回充满着懊悔他希望一切重来,改写结局他希望他和Claire没有背叛他哥哥他哥哥没有死他希望自己内心不曾有阴暗的一面但......一切都晚了生命的确有很多选择不同的选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但生命无法重来所以我们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人的大脑是潘多拉的魔盒,迄今为止的科学研究也无法给出有关意识产生的准确论断——至多也就是附会牵强看上去合理的YY。
曾有观点认为我们的大脑只被使用了10%左右,按理想解读,如果我们能稍加开发,我们的单位功效就能成倍提升。
但仍有一种解读认为,在那些未被开发的广袤地带,存在着意想不到的暗能量,稍有不慎极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在这一观点的论战中,吕克·贝松的《超体》和大卫·贾柏的《拉撒路效应》算是这两派观点的极端解读。
不过亦有科学界的研究者对超体式的简单粗暴解读不屑一顾,指出所谓10%的占脑率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调用的资源,但当大脑活动时,其是作为一个整体运转的,不能简单的将不参与核心运算的外层当作无用区域,这就好比没有蚁后的蚁群自然无法繁衍,但如果没有工蚁们不知疲倦的劳作,蚁后也毫无生育条件。
因此大脑未尽其用的观点只是想当然罢了。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日常生活中,人生来的惰性和社交生活琐事确实会占用我们相当大的经历,从而掩盖了其他思维活动的萌芽。
对于凡人而言,只有当疾病和挫折夺走我们赖以享乐的躯壳和单纯时,人们才会变得深刻和敏感。
庄周梦蝶也只有当足以纯粹到摒弃世俗而专于内省才能达到。
这在极度匮乏的古代是一件奢侈品,但当代借电脑技术的进步和主题的深入,虚实生死的物化,人片刻思维中不连贯的意识流,成为一股电影风潮。
看了2004年上映的《雾气重重》,故事与后一年上映的《生死停留》类似,都是主角在濒死阶段错乱意识与现实结合后自编自导自演的南柯一梦。
《生死停留》叙事要更加圆润一些,但我还是更喜欢有些缺陷而粗粝的《雾气重重》。
《雾》一上来就直奔主题,没有《生》那种匠气憋闷的铺垫,但悬念却如片名一样萦绕,之后接近结尾才真相大白,后半段高强度的节奏配以凌厉的音乐,加上快速的剪辑,绝对是一种享受。
不过《雾气重重》的片源真的太少了,字幕库居然没有资源,影视论坛也基本没有,想看的话可以去ed2000搜索,标清版上下集字幕,凑合看下。
顺便推荐一部去年看过一部类似的片子《观光路线》,也是蛮有趣的。
这部雾气蒙蒙电影的立意有些恐怖游轮上的感觉,在死亡的边缘进行来回的蝴蝶效应式的徘徊,但其中的结果都一样,因为不可改变,其中的不确定因素因为本身想改变结果的欲望而变得复杂不定,为什么徘徊,很大程度上是弟弟对自已善恶的一种推论,他不清楚在二元世界中他是善良的还是邪恶的,他不清楚自己的所做所为的归属。
因而一直在寻找结果,找一种在自己死亡之后去向的选择。。
对于善恶我们都是这样,在一个崇尚结果的世界,在直观评述占主要抉择的二元世界,我们行为的心灵归属感在哪里。
我们问心无愧,但行为却让我们止步。
我们迷茫,我们徘徊,我们流浪在20.02。
当问题产生的时候,是解决问题重要,还是说后悔重要?
这是一个人最基础的选择题,如何做这个选择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如果仅仅是当作一个旁观者,大家肯定不约而同的选择解决问题,而不是执意去后悔,然而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崇尚解决问题的人们,当他们面临某种棘手的问题的时候,后悔可能是唯一选项,然而这个选项却没法让一件事情衍生出来不一样的结局,因为问题已经发生,后悔确实没用。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说的就是一个解决问题没招,却动不动喜欢后悔的故事,本片名叫《雾气蒙蒙》。
年轻的男子西蒙醒来后,却发现自己已经在医院里躺了两年,这两年时间西蒙一点印象也没有,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医院里的一个对自己有某种暧昧情感的护士,一个自称是西蒙的妻子的女人表面上对他热情似火,背地里却冷若冰霜,西蒙对于眼前的一切很迷惑,且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答案能打消他的疑虑。
西蒙在困惑中却发现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西蒙觉得医院里有人要杀掉他,而这种恐惧伴随着西蒙消逝了的两年成为了一个更大的谜团,为什么眼前的一切会发生,西蒙想不出个答案,随后,为了找寻答案,西蒙开始了自己的侦察之旅,不过,通过一次次地侦察探秘,西蒙逐渐的发现了自己躺在医院的真正的原因,原来背后的一切都是自己自作自受,眼前的一切也并非现实,到底什么是现实,西蒙自己最后找到了答案。
《生死停留》是一部经典影片,当然,说到本片,就不得不套用那部经典影片中的逻辑桥段,但让人意外的是本片早于它之前。
但是知名度却不如《生死停留》,因此,为了解释本片中的逻辑闭环,我们还是引用前者的概念。
实际上很多循环悬疑电影的本质就都是接受不了已经成为现实的事情,《生死停留》是这样,本片也是这样。
西蒙的故事很简单,一开始因为跟自己哥哥的女友有染,被哥哥撞破后,西蒙与哥哥相互推搡,最终失手将哥哥推下楼。
这是一个已经发生了的故事,且无法逆转。
西蒙因为这件事情心怀愧疚,本来想着要将哥哥毁尸灭迹,最终却没有能下手,然而意外再一次发生。
在回去的路上,西蒙与哥哥的女友开车相撞,这样的结局算是一种报应,然而报应的结果却要西蒙独自承受。
这种独自承受最终演化出来的故事,就是本片一开始大家所看到的,以及所困惑的内容。
西蒙整个人都懵了,观众们也会在一开始懵掉。
当然,我们可以从各种各样的细节中发现本片所应该有的全部逻辑,这些逻辑的指向也非常的清晰,西蒙懵掉了,但是观众们凭借这些逻辑也可以在没有看到结局的时候,拼凑出来“西蒙的故事”。
西蒙的故事的本质就是自己心中的愧疚感促使自己不断地通过回去来逆转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但是这样有用吗?
影片在结束的时候,明确的告诉了我们,西蒙已经在车祸中丧生了。
而一个人的灵魂不断地想要穿越回去改变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不由得想起来了《恐怖游轮》。
同样的故事逻辑,同样的过程无用,当西蒙多次穿越回去,多次面对已经发生了的结果丝毫无改变之意。
西蒙会接受的,但是他之前的所作所为真的没有意义了吗?
不是的,那也是一种忏悔,一种对于已经无法挽回的结果的一种忏悔。
西蒙还是有愧疚心,还是会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心怀悔恨,虽然结果无用。
投射到每个人身上,发现问题的最终结果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首先得接受问题,如果不能做到对于问题的接受,那么面对问题的时候,态度会发生变化,这种态度肯定不可取。
很多时候,我们很执著于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会被眼前的一切所蒙蔽,真的当自己穿越回去之后,一切就都能改变吗?
很显然,这样的问题没有答案,如果的最好结果就是问题根本没有发生过,然而当你说出如果的时候,问题实际上已经发生了。
改变一个已经发生了的故事本身就只剩下趣味性了。
因为事实不容阻碍,现实没法抹杀。
现实或许不完美,然而现实却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我们从这件事情上可以吸取教训,之后不让他在发生,当现实真的被接受的时候,人们或许会认为这样的结局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接受是为了面对,面对是为了更好的解决现实问题,如果仅仅是因为无法接受现实而去催生出来别的可能性,甚至于想要扭转结果,那只能说明这个人没法接受现实,没有任何的承受能力。
接受一种结果不意味着妥协,而是意味着自己接受之前的所作所为。
如果一个人无法接受现实的结果,只能说明自己对于自己之前的行为心怀侥幸。
西蒙之前的行为对吗?
或许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你好,再见
这片真的可惜了......(先看了生死停留和蝴蝶效应,勉强加上恐怖油轮之后的感受。
)不知道是宣传的原因还是小成本的原因.还有就是作为 先驱 尝试,难免显现出不足的地方。
也恰恰是因为这样,才让后来者避开了这些坑坑洼洼,并且以此为基础,构建起更趋于经典的故事架构,更明确深刻的思想理念和更加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不过,即便如此,这仍然是一部值得看的好片子。
起码在前半部分,真的让我看的目不转睛。
今天才看到这部片子,感叹见识少之余,还是很庆幸的,呵呵。
百度百科把它定义为一部时空旅行的科幻片,感觉有点牵强。
看了大半才看到主角是为了回到过去救哥哥,有点类似黑洞频率。
但最后看到开头和结尾只有时间相差两分钟,这才意识到原来中间所有的一切都是主角在临死前两分钟的意识挣扎。
如果硬要说和恐怖游轮有什么关系的话,大概是轮回?
故事和我一开始猜的差不多,主人公的意识在生死停留,不愿意接受死亡的结局,试图改变事实,但最终还是宣告死亡。
还是感觉没有恐怖游轮精彩。
这题目取得真大,当年看《移魂都市》里看到一条评论:任何人都不能去证明世界究竟是不是五分钟内创造出来的。
人对“现在”的意识只有0.2秒。
20:00-20:02,这两分钟在主角意识里变成了2年。
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只有90分钟。
看似因为不甘心的执念不断想通过穿越修正每一个错误,但逃脱不了车祸的宿命。
所以也就避免不了死亡。
而这两分钟内创造的世界,有限的每个人物其实都是男主被抢救时候的参与人员,胁迫他结婚的漂亮安娜其实是个执勤警察,医生是自己老爸,病友也是参与抢救的警察之一这个主观创造的世界只是帮主角完成执念,让主角彻底放下罪恶感。
最后哥哥那句“我们都死了”是主角最终认同命运,不再执着。
看完有点疑惑,这算是恐怖游轮那种科幻片吗?
如果他已经死了,而他的执念让他渴望改变一切从而进入循环,那么第一次循环是怎么进入的,他怎么会产生改变这一切的念头呢?
毕竟他是不知道真相的,并且他也是蓄意谋杀了他的哥哥,后来也是因为护士的勒索才想要改变一切。
还有就是他的每次循环的过程是否都一样?
按照剧情逻辑,他因为和“医生”搏斗,而杀了那个心脏病人,这说明在每次循环中,总要有一件事让他发现2002年的事可以通过自己在2000年做的选择不同而发生改变。
在心脏病人临死前,开玩笑说男主是死神,一般来说这是有隐喻关系的,但通过勒索护士的事来看,这种改变只会发生在肉体,而不会改变记忆,那么句话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这部电影中,男主、哥哥、嫂子都已经死了,这是不可改变的结局,那也就是说男主在每一次苏醒后都会因为穿越而产生困惑,进而探求记忆,然后发现他的行为可以改变2002年的现实,然后回到过去采取措施,最后达到结局。
似乎剧情只能按照这个逻辑推进,这似乎也算是对上一个问题的回答吧。。
思来想去,这部电影还是缺了点什么。
比如恐怖游轮中的出租车司机,就象征着一个死神的身份。
但在这部电影中,还是有很多细节不太清楚,比如为什么是两年后,为什么他父亲成为了一名儿科医生,还要负责影片中所有涉及到的病人(儿科和棒棒糖是否可以解释为丧失记忆的男主就像个孩子一样渴望着父亲的帮助?
但儿科医生如果作为父亲存在,他对哥哥的事情又没有任何象征性的话语)?
穿越的触发点是什么,去停尸间的医生只是为了避免尴尬而尬聊?
细节真的没法细想,再次想到之前看过的一个观点,悬疑片不需要讲什么大道理,能做到紧凑、逻辑自洽就是最大的成功。
恐怖游轮是来自于此
什么玩意儿……结构很混乱啊。穿越搞得不伦不类的。
比Stay要清晰很多,但视听却没有Stay精巧,结局真的不让人意外,有些遗憾。
another Stay
究竟人能不能回到過去改變過去?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更相信,其實從來沒有人回到過去,那一切其實都是腦子裡的畫面(如果就《全面啟動》來說,就是夢境),我突然覺得,無法醒過來的人,大概都在他們腦子裡,一直回到過去,一直無法接受回到過去後,現在的改變,以致他們一直回去一直回去,忘記醒來了!
叙事有点混乱 但是手法很棒
真心渣。
对玩把戏的电影实在没好感了,乱七八糟的悬念。
我以为会有什么新奇的结局咧 这部片子是04年的 03年有死路 05年有生死停留 恩。。看过其中一个就不用反复看了 再看就和电影一样是鬼打墙
男主和哥哥未婚妻讲话被哥哥误会,去解释的时候失手把哥哥推下楼。在去医院的路上又遭遇车祸,哥哥剩了一口气在抢救的时候说是弟弟做的,被一心想当有钱人的护士录音,威胁男主娶她过贵族生活。两年后男主又遭遇车祸,意外发现自己可以在现在和两年前穿梭,试图拯救哥哥,却无果。剧情就蛮迷惑的,看完理顺了也迷惑,片如其名,雾气蒙蒙
无限闪回,构思精巧,瑞恩菲利普那是相当的帅啊。
人们总是奢求一个“第二人生”来纠正一些错误,但人生只有一次。有时候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无法相信自己是个混蛋。
到底是蝴蝶效应 还是STAY呢~~~不过比起STAY 我还是喜欢这么朴实的镜头
前半很抓人 比同題材的某片印象深 但總體有不少比較困惑的地方 也許是因為我睡前觀片比較疲勞造成的.. 3.5/5
看得我也是一片朦胧,搞怪卖弄玄虚,却搞不出来什么高潮或者惊艳的内容,平平淡淡犹如开水,云里雾里到头来一场空
我去了 先驱啊 什么生死停留啊恐怖游轮啊蝴蝶效应啊 原来这才是原创 所以多一星
狗狗上的评分很高所以下来看了,但是感觉没什么特别的啊
英俊小生瑞恩·菲利浦他对困惑与迷惘诠释的相当到位,看来这个帅气的男人并不是徒有其表。他可以胜任任何角色,也许,他缺少的只是机会而已。
感觉比《蝴蝶效应》和《生死停留》更流畅和易懂。★★★☆
在這個時間看完這種片真尼瑪詭異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