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ovanni Ribisi,都这么多年了,从老友记的菲比的弟弟,到现在,怎么还是在演配角,明明气场很强大。
不过有cat power做女友,加和agyness Dyen 闪婚,怎么看都是个魅力指数很高的男子。
整天皱着个眉头的苦瓜相和怪声音。
不过追逐戏其确实不惊险,只是小熊碎成两半的一刹那,心都碎了。
Ryan 完全就是来踩场的好嘛。
一副小受的模样。
不过赛思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戏确实要鼓励一下。
但是,但是!!
泰迪熊干妹子的情节我实在是接收不了。
Mila快崩溃的说:地上是屎嘛?
的时候,还挺带感。
世界上有没有什么工作是可以一直看电影的?
今天我连看三部,人都要废了。
最近都这样。
终于等到了巴黎首映,正式上映还要等到10月10日。
在影片开始前一个小时买到了仅剩的一张票,买爆米花的时候还意外受到一个小赠品,一下子就觉得心情很好。
首映主演马克沃尔伯格出席,虽然只出现了五分钟,不过观众给予了极大热情。
电影院似乎挺重视这次首映,相机摄像机的都在旁边架起来,还有个扮成泰迪的小哥在台上转悠了一圈。
电影很搞笑,虽说秉承所有爆米花影片的一贯大团圆结局,但其中的笑点会让观众觉得值得这一盒爆米花。
从电影开始被ted吓到的父母,John和Ted模仿Universal经典影片ET,Ted从头到尾的爆粗口,以及那段网上流传很久“我跟了你27年,特么我的戒指呢?
我的戒指呢?
”的片段,到john同事真的成了Gay,还有各种脸熟的人打酱油(绑架ted那人好眼熟),整部影片不拖沓,那些所谓的粗口和打着擦边球的少儿不宜画面,让观众开怀。
Ted被绑匪拽成两截变回一个普通玩具的时候,虽然知道结局肯定会让他活过来,但心里还是为他的“死亡”惆怅了一番,及时是这样伤感的桥段,导演也不忘加上演员夸张的担心焦急来增加喜剧效果。
结局必定是美好的,大家快快乐乐的生活下去。
这就是我们看这样的影片的目的,开开心心的笑两个小时。
但同时,影片也让人回忆珍惜起自己的童年。
ted的“死亡”是John的成长。
没被一声惊雷吓到表明John终于成年了,不是那个需要泰迪熊陪伴的男孩,但和童年say goodbye是令人欣慰却心痛的事情。
每个成年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泰迪。
《泰迪熊》是一部幻想片,兄弟片,爱情片,疯癫恶搞片,屎尿屁片,长不大的老小孩片,这些都不难猜到,但我唯独没有料到它还焕发着怀旧的魔力,而且怀的这么精准,这么温馨,这么轻描淡写却又每一记都击中心灵。
马克•沃尔伯格饰演的是个35岁男人,算起年龄来是70后那一辈,和笔者不是同龄人,但我俩的童年却沐浴在同一拨美国流行影视里。
原因很简单,大陆引进的很多美国作品总是比当地要晚上十来年,比如60年代末的《加里森敢死队》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红极一时,译制于80年代末的《变形金刚》那一批动画片80年代初就在美国首播了,《飞狼》、《霹雳游侠》、《电脑人》都在90年代才登陆我国荧屏,《星球大战》、《夺宝奇兵》的旋风也在欧美刮了好多年后,才以译制片形式席卷神州大地。
2002年20周年版《ET外星人》重映,笔者在影院看着数码修复后活灵活现的ET,满脑子都是十来岁那年,在刚开通的有线电视中初识这位大脑袋长脖子朋友的情景。
电影首映的1982年,笔者都还没生出来呢,如果要跟美国朋友一起怀旧,对方肯定得是70后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资讯通达无阻,如今的好莱坞已经可以无时差的渗透进我们的流行话题,世界越来越像个村落,当年特定时代背景下“隔了一轮”的文化错位,几乎不可能在今后上演。
它们只会与陪伴我这一代人童年的经典影视作品一样,化为记忆长衢中的路灯,照亮曾经鲜活的时代印记。
《泰迪熊》的主创们用一部卖座电影为它们掸去灰尘,让那些记忆重新鲜亮起来,让那一份曾经的温暖和感触重驻心头。
这是献给美国70后一代的怀旧礼物,也足以拨动我国80后爱看电视一代的心弦。
以下,将片中提到的80年代流行影视一一列举,欢迎眼神锐利、博闻强记的朋友们补充:《星球大战》:影片序幕,有一个孩子的圣诞节礼物是《星球大战》全套玩偶;罗莉来电,约翰手机响起的铃声是《星球大战》黑武士出场的配乐,好笑的是罗莉觉得这音乐有点恐怖,约翰立刻扯谎说这是爱情片《恋恋笔记本》里的。
《ET外星人》:片头字幕中,有一张照片是童年的约翰骑自行车,全身被包裹的泰迪坐在车头篮里,不但造型模仿《ET外星人》那个经典镜头,连摄影机位都完全一致,估计能博斯皮尔伯格一笑。
《飞侠哥顿》:约翰和泰迪对《飞侠哥顿》的膜拜估计和谢耳朵对《星际迷航》的迷恋有一拼,更绝的是还真请到了当年饰演哥顿的萨姆•琼斯真身出镜,戏份不少,老头子58岁了依然肌肉强壮,拯救世界绰绰有余。
《夺宝奇兵三部曲》:泰迪捡耳朵的那一刹那,响起了琼斯博士标志性的主题乐,约翰家里贴着《魔域奇兵》的海报。
《异形2》:泰迪被坏人撕成两半,奄奄一息,还在艰难的开着玩笑,说我和《异形2》里被撕开的机器人主教很像对吧。
《八爪女》:这部007电影撮合约翰和萝莉功劳不小,两人初次约会就看了此片,之后约翰还试图演唱此片主题曲来赢回芳心,可惜滥用假声被轰下了台。
《霹雳游侠》:泰迪来电时,约翰手机是《霹雳游侠》的主题乐,非常急促振奋,仿佛狐朋狗友在召唤,哥们,我有好东西给你看,快来吧。
《壮志凌云》:约翰的老板老是吹嘘自己认识出演该片的汤姆•斯凯里特,约翰结婚时他还真把这家伙请来了,但汤姆一开口,观众就笑倒一片,原来……《布偶秀》:严格来说这是70年代作品,笔者完全不熟悉,一开始根本没留意,但泰迪在超市勾搭女收银员那句“Dirty Fozzie”总让我觉得有典故,一查发现,Fozzie是《布偶秀》里一只熊的名字,那么泰迪的意思明显是要做一只“下流熊”了。
布偶们几十年来魅力不减,去年还拍了真人大电影,约翰和泰迪童年看过它们的表演也不稀奇。
《亲爱的妈咪》:同样的,也是通过对白挖出的引用,约翰一拳击倒胖小孩, 说对付这种孩子非得“go Joan Crawford”不可,原来1981年有一部讲述好莱坞影星琼•克劳馥的《亲爱的妈咪》,克劳馥在片中用尽残酷手段虐待自己的儿女。
《胡克警探》:一部80年代美国电视剧,讲述一个嫉恶如仇的警察在大都市除奸的惊险故事,由《星际迷航》初代的威廉•沙克纳主演,飞车追逐中,泰迪奋勇爬出后窗,说此情此景跟《胡克警探》一样刺激吧。
文/方聿南
之前在youtube上看过trailer,各种视频播放之前都会先来一段Ted的广告,主打的片段就是关于求婚戒指的。
泰迪熊暴揍John并且大喊我的戒指呢我的戒指呢,实在是萌翻个人。
上周去纽约时,路边也是各种Ted的广告牌,实在是把人的期待之心推到了至高点。
迫不及待的看了之后,真的,挺失落的。
虽然跟众多豆友比起来我看的电影实在少的可怜,然而这种千篇一律的剧情我想说真的太恶俗了。
枉我那么喜欢米拉库尼斯,这电影给我的感觉真是浪费演员。
首先说这电影的卖点主要在于Ted是只玩具熊而不是个人,然而抛开他这层假身份不说,Ted其实完完全全就是个人,而且是美国人眼中比较受欢迎的类型,至少是青年人推崇的万人迷。
他吸大麻,泡妞,满口脏话,疯狂party,不务正业还能得到升职,正是美国青年人的偶像类型。
类似的人物,美剧都拍烂了。
以How I met your mother中的Barney为例,此君人气颇高,泡妞魔王,满口谎话,却能在生意上风生水起,不失为男人版American dream。
这是一个经典却又狗血的形象,Ted在这点上不但没能利用自身是Teddy Bear进行超越,反而过分拟人化,完全将一个人的特性嫁接到身上,显得完全没有新意。
另外,兄弟和恋人这个梗也是个被人嚼了吐吐了嚼的旧梗,含在嘴里实在是反胃。
一看到Laurie在和John,Ted关于“斯基”的问题上有了点不快之后,我立刻意识到这就是他们冲突的开始,相信其他不少观众也会有类似的感应。
果然,John是个纯屌丝,和屌丝泰迪熊一起不务正业,尽管Laurie多次给他机会他还是无法把握自己;与此同时,另一条剧情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变态父子对Ted有着可怕的占有欲……剧情进行到高潮,Ted开始上演好莱坞式温情戏码:对女主说你回到他身边,我会远远离开你们再也不回来了——作为观众的我此时此刻不但没有一点感动还觉得这剧情实在是狗血淋了一脸。
此时此刻,没有好莱坞式动作戏怎么能真正让观众High翻?
于是,变态父子劫持了Ted,并且在Ted试图逃跑后将它装上了车,带往未知的方向——真的是未知,我智商是硬伤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要把Ted带到哪里去,首先他们在自己家里是最安全的,John如果要硬闯进来他们完全可以找911,private property在美国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当然抛开这么现实的问题不说,他们要带Ted去哪里?
有种就永远别回家,带着Ted私奔到天涯……你又不是职业逃犯从此以后不过日子了,这样仓皇出逃你要闹哪样!!
抛开仓皇出逃的问题,因为我们毕竟可以解释说他们情急之下第一反应就是逃跑——我靠你们把一只智力和人水平相当甚至比某些人还高的熊放在后座一点措施都不采取?
正常人都有这个智商吧,你绑架了一个人开车逃跑,把他放在后座,让他跟个自由人一样活动,不是找抽呢嘛。
最次也要把手绑起来吧?
这段追车逃亡戏表面上看是为Ted增加了起伏的情节,而作为一个普通观众而言我只觉得不伦不类。
后来,果然Ted死掉了,果断是出于好莱坞式煽情的必要。
棉絮飞了一地这个场面还是拍的不错,有几分新意,然而死前说的话也是陈腔滥调,什么她比thunder buddy更重要啊,你不能没有她啊,我仿佛看到了黄继光英雄在我面前圣母地微笑。
结局意料之中Ted又要活过来,而且是由Laurie召回的,这样就是完美中的完美了。
屌丝逆袭成功,John和Laurie结了婚,从此狗血男主和狗血女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坏人遭到了报应,小胖子成了Taylor的调侃还不错。
但是我仿佛泡了一个狗血澡一样感觉全身一股臊腥味,合上了电脑赶紧去洗手洗脸。
期待已久的电影就拍了这么个熊样,真是无力吐槽。
-LZ不是职业影评人,随意吐了个槽,结果影评火了。
渐渐见识到大众百态,心态也从最开始比较焦躁变得慢慢平和了一些。
叫嚣着要LZ回复,或者叫嚣着不允许LZ回复的,LZ想说回复不回复是我的事,就像评论不评论是你的事一样。
人身攻击的请继续。
LZ我绝不删帖,是骡子是马欢迎拉出来遛遛=v=礼貌评论的很欢迎,不论反对与支持,讲理的就是好同志。
-总结下来一句话:我觉得该片没笑点,情节又超级老套,精华都集中在预告了……这是两星的原因。
另外:个别人在本影评后面秀下限的评论比这个电影更好看,有兴趣的可以搬个马扎磕个瓜子慢慢观赏,至少这些秀下限的全部是原创。
好容易赶一个本年度既热乎(2012年度的电影即使下载了也会凉一阵)又备受追捧的电影看,看完却倍感失望。
电影基本上就是一个大俗套的男主角与女主角爱情、男主角和玩具熊友情套路剧情,唯一不同之处就是导演让一个毛茸茸的玩具熊说话了,还让他做所有儿童不宜的事,硬加进去的R级剧情,有那么点新颖讨巧,但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刻意及哗众取宠,不知道大多数的美国电影迷会怎么看待这部电影。
ps.女主角米拉·库妮丝真是和艾玛·斯通一个感觉,本片中和《黑天鹅》里我都误以为就是艾玛·斯通,声音也差不多。
我不想说这部片子有多差,我只想掰掰它有多俗。
只是以本片所制造的噱头来看,这毫无疑问是本年度最让人失望的喜剧,因为它浪费了那么好的一个创意——一直重口味的泰迪熊。
什么是重口味?
《美国派》中的喝精液是,《南方公园》中的撒旦和萨达姆搞基是,《惊声尖笑》的大段呕吐也是。
但是这些重口味都是有意思的,和剧情贴近的,是适时出现在流畅的剧情中给人惊喜的,但是回头看看泰迪熊有什么呢?
不错,抽大烟、用萝卜和美女爱爱,以及爆粗口。
除此之外呢?
OMG,他竟然在当男女主角的“和事佬”,他竟然像迪士尼的可爱宠物一样,大喊:我会离开的!
而且还被莫名其妙的烂坏蛋给绑架了,然后制造出一场并不惊心动魄的“营救”大戏。
结尾呢?
被撕破肚子的熊熊竟然在女主角对流星许愿之后神奇复活了?
看到这里,我几乎快要吐血了。
你妹啊,你以为这是五岁儿童剧吗?
随便许个愿就能够让逝去的二逼泰迪熊复活啊?
你妹啊,这种完全没有颠覆的二逼剧情能够再烂一些吗?
而且从头到尾室内喜剧的一样的恋爱剧情,可以再俗套一些吗?
我承认一个会活动的熊是个好玩的梗,但是除了这个之外,这个片子还可以更烂一些吗?
我觉得抛去剧情,单看泰迪熊耍贱泡妞的片段是完全OK的,因为他是那么清晰地漂浮在无聊的剧情主线之上,是那么地泾渭分明。
以至于我认为男女主角的剧情只是为了撑时长的,因为他们和泰迪熊的交集真的很硬很无聊,完全可以无视。
所以,我认为:这就是一个用说话泰迪熊撑起来的一个爱情大烂片,搞笑没搞笑起来,科幻没科幻下去,甚至重口味的都扭扭捏捏。
太过勉强。
所以,不用抱太多希望去看这部好评如潮的片子,说不定有很好的享受。
P.S. 泰迪熊和ALIKA KEYS的精彩互动,是我认为最屌的。
人家艺人怎么那么敢说敢讲啊?
矮胖圆Ted因为John在圣诞夜的许愿而有了生命,于是开始了长达27年亦基亦友的相伴。
John因为Ted的到来而走出了孤立小朋友的阴影,而Ted虽然大红大紫,始终没有离开给予它生命的小伙伴。
好吧,开头看起来是美梦成真一样的梦幻儿童片,其实...这真的是一部成人喜剧欢乐片。
相比起来,不会说话的加菲猫真是弱爆了。
那如果有的选,多啦A梦和Ted你会选谁。
我会选Ted。
虽然他没有魔法,没有时空机,没有任意门,会的只是摸大胸妹子拍照,或者和性感收银员干炮,但Ted更符合我最佳损友的标准。
可以说John生长的过程也是ted生长的过程。
不过,因为ted有永萌的青春,不必担心生计,而John就有必须面对成家立业的问题。
妹子说,你再和Ted混在一起,只会是永远长不大的大男孩。
John于是就开始要跟Ted划线了。
第一晚Ted搬出去住的时候,两货的眼神真是萌呆了。
但,妹子怎么能阻隔基友的情,水烟继续有,翘班继续有,和偶像的home party?
必须有!
当然最终妹子还是会暴怒的,John和Ted也是会吵翻的。
不过也是不要紧的,因为Ted是外可卖萌,内可大叔的Best Friend,最后三个人还是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女主角不止一次说,有ted你就永远长不大!
是的,为什么一定要长大。
哆啦a梦永远都有传道士的正义感和高尚的情操,据说大熊经过百折不屈的努力成为了科学家,修好了哆啦a梦。
实在是太励志了。
而被扯烂的Ted被流星一划,就再一次有了生命。
不知道大熊最后是否娶了静香,不过John确实是和妹子在一起了,有了如此欢乐无比的Ted相伴,为什么不呢。
这不是一个睡前童话,这是成年人的意淫。
孤单寂寞的小孩子常常会期待家中的玩偶能陪他说说话,当他孤单寂寞,当他害怕打雷。
然后有天实现了。
当这只泰迪熊跟你一同长大,他必不可能如最开始说话时那么纯洁可爱萌系无极限,他学你抽水烟爆粗口泡妞吃豆腐,特别是当他长着那么萌的脸,反而更容易得逞。
简而言之,如果他有不好的习惯,嗯,一般都是跟你学的,or else?你们就像所有的狐朋狗友一样长大了,你的熊还是那只熊,但有一天,你们不能继续住在一起了。
准确点,是你的女朋友不干了。
然后你开始嫌弃你的熊不好,你让他搬出你家,还差点弄死他。
当然爆米花的电影从来不会让观众犯堵,于是泰迪死而复生,你好我好大家好。
我若在其中,必喊一句ted甩了那个不爱你的渣男跟我住一起吧!
哼!
此处不留熊,自有留熊处!
然后吐槽点在于,这电影确实没下限我看之前就知道了,但是!!
但是!!!!
请解释一下一个没有penis的毛绒熊是怎样fuck妹子的!!!
导演你不解释清楚我跟你没完!
本来看预告片的时候,还是蛮期待的,后来看到很多人的吐槽说片子不怎么样,但是还是去电影院看了...中间看到TED被抢走,然后耳朵被撕下来的那一段还是挺伤心的,插播一句,那个变态竟然是老友记里菲比的弟弟出演的,不知道老友记迷们看出来了没??
最后的结局,TED又复活了,对于我来说,可能TED没有醒过来才是最好的结局。
常常有人说,男人骨子里就是个小孩子,所以35岁的John还是会在打雷的时候和TED在一起唱歌,然后竖中指,还是会在和女友去参加社交聚会的时候逃走因为要去看自己儿时的偶像,哪个男人不都是这样呢,TED是童真的物化,哪个男人不是个小孩子呢,我的男友,现在还是会看到高达模型入神,还是会在每次路过模型店的时候拉着我过去,还是会在27岁生日的时候和我要高达模型做礼物...但是哪个男人又能一直在这样的童真里面不长大呢,总需要从一个boy变成real man,而那些童真的记忆就留在家里,留在角落,就像被撕成两端而又缝在一起的TED,静静的放在橱窗里,等到John的孩子,孙子出生的时候,懂事的时候,和他们讲讲TED的故事....从男孩变成男人的过程就是这样的疼痛,就像失去TED的过程,难过,伤心,痛彻骨,但是这样的成长是必须的,那些记忆就保存起来吧,TED就在卧室,在对于童年的记忆里一直存在吧
每个人小时候都希望自己是大雄。
大雄其实很普通,成绩普通,打架普通,长相普通,胆小,贪玩,犹豫,有时候懦弱,跟宜静最后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在一起。
可是因为他有一只无所不能的机器猫,所以,大雄也变成了每个小朋友的梦想。
机器猫有一个万能的口袋,可以变出所有你想要的东西,还有竹蜻蜓,可以背着你飞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有这两样的机器猫已经很厉害了,它居然还有一个任意门,推开那扇门,它可以一秒钟就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小时候我和弟弟一起看动画片。
弟弟问我,如果我可以选择的话,我最想要机器猫的什么,口袋,竹蜻蜓,还是任意门?
我想了半天,说 任意门。
弟弟很得意,说 真笨,应该要口袋的。
有了那个口袋之后,还可以从口袋里掏出竹蜻蜓和任意门。
如果弟弟再问我一次,我应该答案还是一样。
我只想要任意门。
不记得大几的时候,看一个机器猫的剧场版电影,里面写了机器猫的结局,这么一只威武的要死要活的机器猫,最后居然没电能源耗尽,需要回自己的星球,所以跟大雄告别之后,就死了。
开什么国际玩笑?
它怎么可以这样死?
看的老娘都哭了,恨不得把那个编剧拖出来暴打一顿,然后说 不行,你重新再写一遍,重来。
你写不出来就让我来写。
K。。
很久之后有一天,我看到红小姐的一篇文章,说你到底是爱机器猫,还是爱有口袋,竹蜻蜓,和任意门的机器猫?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我还从来没有想过。
看《Ted》 的时候,我想起了机器猫,和红小姐的那篇文章,以及那个问题。
小时候的Ted,各种萌和可爱,它陪John度过了一整个孤单的童年,答应他永远做他的朋友.他们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一起躲在被子里,互相承诺会永远陪在对方身边,永远不分离。
可是长大之后它变了。
它变得粗俗肤浅,抽烟喝酒乱性,它变得啰嗦,刻薄,懒惰,胸无大志。
它变成了John的负担和拖油瓶,变成这个男生长不大的理由和与伴侣move on到新生活的绊脚石。
多么自私的人类。
自己逃避的成长,让一只泰迪熊来承担。
所以看到Ted狠狠的教训John,狠狠的抽他,打他,拳打脚踢的时候,我在电影院里笑的都出声了,心里暗爽的不得了。
你凭什么?
你需要朋友的时候就可以许愿让我变成一只会说话有生命的泰迪熊,然后做你的朋友,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一直这样相依为命。
现在你开始嫌我烦,嫌我幼稚,嫌我成为你的累赘,然后说把我扔掉就扔掉,说让我搬出家就搬出家,你为了一个企图要改变你的女人,和一个自己不想面对的真实人生,就决定要抛弃我?
你凭什么?
电影里最心酸的镜头是John又跟女朋友吵架,女友开车扬长而去,然后他把气都撒在Ted身上,骂了一通之后,转身就走。
Ted跟在后面,落寞的按了一下自己身上的按钮,I love u。
但是他已经不想再听了。
可是最后还是Ted主动去求和示好,甚至愿意以彻底搬离他们的生活为代价希望John和Larry能够重归如好,他是如此的爱他,忠于他,把他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
这只一无所有只有爱他这一件事情的笨蛋熊。
电影的结尾有点扯。
Happy ending的有些牵强。
许愿有这么容易的话,NND,我许了二十几年的生日愿望,就不能实现一个么?
看完电影之后,我跟H说,我也希望身上有一个按钮,一按就会自动说 I love u . H 很不屑的按了一下我的手臂,我说:这样多酷阿。
从此以后告白都不是问题了。
又想了一遍那个问题。
嗯,即使机器猫什么都没有,我想我依然爱它。
其实还不错,老让我觉得2B骚年欢乐多
宣传真的很给力,铺天盖地的给这个小成本重口味轻喜剧打广告。我也在上档前留个名哈。 但老实说,那么多粗口,一部卡通片少了孩子族群,票房还剩多少,真的有点不太乐观。。。看了片花,那些粗口都满有趣的。所以,在这个鸭梨山大的环境下,有条件的大龄孩子们,还是应该去2一下的~
就冲这一个多小时带来的笑声,值了!~!~
这种电影现在真心看不下去了。。。
三星半。片尾没有思丁格,不用在电影院瞎等字幕走完了。JB、暮光、亚裔、恋童癖等等美国无厘头爱恶搞的纷纷中枪。导演一定相当热爱80年代的美国电视文化,各种致敬,例如《霹雳游侠》的音乐等等。一部靠对话段子堆起来的电影,说实话,如果不是这熊可爱,完全是3星的料。大家关心,看完舒心,足矣。
黄段子加各种宅男情结,预告片就吸引了大把粉丝啊,虽然正片里面段子还要更多!不过就片子本身来说就一般了,反派设置不力,结局更是莫名其妙。。
虽然有些恶,但还是很感人的,尤其是在和情人吵架的时候看。
一星给那只挺可爱熊。无聊透顶的剧情,老得象妈的女主角,35岁的男巨婴,一点都不有趣的对话,故作幽默脏话吐槽
obscenely cute.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男人的童话,不是被未婚妻夺走,而是被另一个带着肥胖儿子的中年变态男夺走的。
重口味
就是不喜歡,我也知道這是病,得治。全民樂呵呵的時代,我就皺著眉。
5星,好久没有看过这种仅仅是“好看”的电影了
虽然脏话满口,却是美好童话。为什么我小时候那只绿色的老鼠怎么就没跟ted一样活过来呢~看到ted被撕扯开了的时候最让人为之动容。。
有些电影的预告片需要精挑细选把最好的部分剪出来吸引观众,这部电影不需要。
我希望的结局是:Ted如他所承诺,没有被lori的wish救活离开了John。John开始认真对待工作并和Lori结婚。他把用红线封起来的Ted放在卧室里好像他还陪在他身边一样。直到有了儿子以后,John把Ted送给儿子,并从小给他说Ted的故事。在一个圣诞夜,儿子许下希望Ted活过来的愿望,终于Ted又回到的这个家。
熊君好基友一一辈子!
ted按自己胸口说i love u的时候很有泪点,整体对白都很搞笑。可惜结局刻意完满,大败笔。成熟,不一定要泯然众人矣
老感覺N年前看過
恶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