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宽恕
The Forgiveness of Blood,血之救赎
导演:乔舒亚·马斯顿
主演:Tristan Halilaj,雷费特·阿巴齐,Refet Abazi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阿尔巴尼亚,丹麦,意大利语言:阿尔巴尼亚语年份:2011
简介:影片曾在2011年柏林电影节上获得剧本银熊奖。 17岁的尼克(崔斯坦·哈利拉吉 Tristan Halilaj 饰)居住在阿尔巴尼亚的北部地区。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准备拿到毕业证开个小网吧维持生计。15岁的妹妹露迪娜希望能考进大学过上梦想的生活。但这个平凡的家庭却因为卷入土地所有权的争执而变得焦头烂额,父亲被谋杀..详细 >
《卡努法典》太可怕!
虽然故事整体是以卡努法典的血债血偿为背景,但着重点仍然在一个家庭,家庭之中的男性女性,家庭之中的代际关系。与《破碎的四月》不同,后者是传统年代人们被迫卷入家族世仇的漩涡当中,而在更靠近现代的电影中,传统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体现在父辈与子辈之间,血腥的宽恕,必将伴随一代人的出走、一代人的被迫害,而逐渐消弭。本片最出色的是对妹妹角色的塑造,当她站在天台看着不归的兄弟时,她又何去何从呢?尽管她说“会有办法的”,可是谁都看不到不是吗?她逃脱不了这个社会禁锢她的那个身份——女性。这个家就像那停工的二层楼一样,并未给孩子们提供坚实墙壁一样的庇护。
fine story and really great camera work. a bit dull tho, slow tempo...
这习俗可真是硬核。
★★
感觉概念上和一次别离如出一辙
从mirage开始关注阿尔巴尼亚片 可惜到这部也没什么突破 演员表现不错 哥哥妹妹双主角的塑造格外抢眼 但剧情线太散没有收敛 凭此还能拿到银熊最佳编剧 大概是沾了小亚细亚地缘的光 阿尔巴尼亚北部的家族观念浓重 血债血偿的屠戮野蛮杂糅现代文明社会(手机 网吧 大学)的向往 最终造成出逃 妹妹比哥哥好
尚可
看得时候前半段感觉有点冗长,不过无论是演员表现还是节奏掌握都非常的自然。真正看懂的那一刻是男孩划墙和拿枪对准自己弟弟后脑勺的那一刻,深刻地感受到男孩想强烈结束这一切的愿望,这平稳自然的镜头下却是艰难的喘息
只有一个印象,阿尔巴尼亚很穷。剧情没啥意思
整个故事看似平淡其实充满火药味,你杀了我的儿子,我就要让你的儿子来偿命。
73/100
该片相隔7年再看一遍,对封建律法封建思维又有新的感受。但戏剧冲突不足,主人公和最后他妹妹的思想转变表现不够深刻,三星半。
家族的锅让孩子背了,在自由与囚笼之间的抉择,冲突十足,燃点却远远不够。手持摄影确实眼前一亮,颇有那么几分现实主义的色彩。
CC的宗旨就是发掘更多不为人知的好电影,它首先最好是不为人知的,至于是不是好电影,我得先发掘你们才能判断是不是好电影啊,所以说CC出品有时也未必能保证就一定是好电影,比如这部比如特仑苏马利克的那些神作
似乎乏味突兀又特别。
好剧本,可惜木有字幕。
剧情:邻里矛盾,失手杀人,不让出门,逼疯孩子。 1. 15世纪以来,阿尔巴尼亚奉行《卡努法典》,规定世代寻仇和相互杀戮,女子没有选举权,不能从事工作。 2.本片似乎就是为介绍此法典而生,若家族成员被杀则有权复仇凶手家族的一个男性,因此凶手方不得出门。 3.哥哥无法出门,妹妹看似自由,实则被囚。
没听说过的人生。
小众,但是确实具有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