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甚至小学,无论是语文老师还是物理老师,都曾向我们灌输过一个相似的道理,即不同类别的物或概念,由于其性质的不同,是无法将其进行比较的。
生命与爱,同样如此,前者强调人的自然性,后者则表现人的精神性,虽然它们统一于人类,但根本上却是矛盾和对立的。
由此,孰轻孰重,很难权衡。
但基于一贯以来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艺术作品的教唆,似乎使绝大多数人忽略了自然性,而那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则成了浪漫主义对于人精神性高于一切的强有力的宣言。
它轻贱了生命的宝贵,使人类不停地为爱情那一方加重砝码,久而久之,道德与伦理的天平失衡,人们更加感情用事,而沦为了激情的奴隶。
可以说,《狐狸的阶梯》是一部心理暗示色彩浓厚的电影,它丝丝入扣,层层深入,向我们揭示了爱的失衡和激情的犯罪,同时作者也在影片中较为含蓄地表达了对理智缺失的反对。
从这个角度分析作品,似乎我的观点是倒退的,因为在欧洲十七世纪,早就有Boileau为代表的古典派作家其重reason和logic的宣言,而在不久之后的新古典主义浪漫派作家以及之后的自然主义现代派作家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passion的重要性,历史具有前进和偶尔倒退和反复的特性,仿佛证明了这样进行的过程是正确的,我无法说明什么或改变什么,但信马由缰的放大主观能动性,却只能对人性有所损糜。
因此,我更乐意倾向于以“倒退”的观点,去评析这部作品。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一个问题,那就是电影中到底是否存在这么一个狐狸的阶梯。
电影里女主人公们一共四次走上狐狸的阶梯(不算慧珠在谈话中告诉寒星的那一次),算上最后一个新生,一共是五次。
虽然电影强调一定要走上第二十九级台阶,狐仙才会出现,但是女主人公每次走上台阶的时候,几乎都会在最后的时候犹豫一下,她们的声音似乎是对自己数的结果表示怀疑,如果掉回去仔细看的话,有的人数到最后的时候,会凭空自己多数一级,或者她们停一下,接着从她们认为现在应该是的台阶数起——总之,她们要确保数到最后,这个台阶一定得是二十九级。
而事实是,这个台阶无论怎么数,其实都是二十八级而已。
而且作者也借故事结尾那个新近转入的女孩来表明这一点。
那个女孩数到最后,一共是二十八级无误,接着她自言自语说:什么嘛,根本什么都没有。
在这里,作者已经非常明白地地暗示观众:这里根本不存在狐狸的阶梯,所谓狐仙和相关的台阶,只是故事中女主人公们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就如同那她们执意要数错的台阶。
如果分析到这里,那么之前关于这部电影是单纯的恐怖电影的想法,需得全部推翻。
既然不存在狐仙的阶梯,那么也就是说,故事中所有的冲突,所有的变化,全部是心魔所致,或者说是激情的犯罪。
苏姬给人的感觉仿佛果实,青涩却润泽,但苏姬的爱,是一种偏执的爱。
在电影的大力渲染下,以及观众观看电影之后得到的初步印象,都是苏姬绝对是一个善良美好的女孩,她仿佛是天使的化身,纯洁得纤尘不染。
但我觉得在这部电影里面,苏姬的内心世界,其实是三个人里面最为复杂的一个。
故事的开始,源于苏姬的第一个愿望:狐仙,狐仙,请让我们永远在一起……爱是自私的,也是霸道的,苏姬的愿望无疑把爱的这一特性表露得淋漓尽致。
而且苏姬知道有关狐狸阶梯的秘密,那么她不可能不知道这个秘密的后半部分:狐仙会在阶梯的尽头答应你的许诺,这个“答应”,事实上就是一个人与鬼仙的契约,契约里面有狐仙的允诺,也有狐仙所要索取的东西——那就是许诺人的生命。
这个古老的契约在日本体现为狐狸的阶梯,在西方则体现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总之,许诺人的愿望代表其最大的欲望,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昂贵的代价。
我不知道这是否与早期宗教所宣扬的禁欲主义有关,但人类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过分的欲望是邪恶的无疑。
苏姬许下这个愿望,其实也就预示,她会死,而且注定,寒星也必须得死,因为狐仙一定会“让我们永远在一起”。
而既然故事中根本不存在狐仙的阶梯,那么抛开狐仙的阶梯来分析这个细节,那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苏姬的爱是强烈的,真挚的,同时也是可怕的,虽然不会真的有狐仙来帮助她实现愿望,但她却一定会为此不惜代价。
因为她在假想中的狐狸阶梯的尽头已经许下了生命的契约,那么她只能更抓住寒星不放,更加地害怕失去寒星。
苏姬用她执着的,自以为是(原谅我用这个词,但它没有贬意)的感情去爱寒星,即使寒星和她的友情已经出现了罅隙,她却依然视若惘闻……我不相信那么冰雪聪明的苏姬会感觉不出来这种变化,只能说,她在那个时候,已经被爱蒙蔽了双眼,她不是看不清,而是她根本不想看清。
同样是芭蕾舞者,苏姬却总是弄伤自己的腿,故事一开头,苏姬就受伤在旁边休息,后来有一次,她看到不高兴的寒星,翻过墙去找她,结果又摔伤了自己的腿,芭蕾校内比赛的时候,苏姬毅然决然地穿上那塞进玻璃渣的芭蕾鞋,这样的感情,细腻而温柔,但在苏姬的体内其实已经爆炸地将要漫溢……她对寒星的无限包容,只是因为她已经陷进了爱的泥淖,成为了激情的奴隶,而这种被动的局面让她更加疯狂地付出,希望能够力挽狂澜……但这样的错误的逻辑只能让她更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最终,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楼梯的争吵,是全剧重要的一个关键。
很多人看到这里都对寒星恨之入骨,但我不认为寒星能有那么大的力量把一个人甩到楼梯下,太戏剧。
我认为那其实是苏姬自己摔下去的。
因为她在楼梯口曾经大声问寒星:是不是因为芭蕾比赛?
在那么多人的面前,寒星无言以对,我想,如果两个人换一种方式静静谈一谈,也许最后会是另一种结果,但是苏姬却非常冲动地在许多人面前大声询问,这样的局面只能让寒星更想离开苏姬。
而苏姬,之前她已经无意中知道寒星放玻璃的事情,之所以她对玻璃之事只字不提,是她认为这是她对寒星爱的一种包容和“付出”,但是这样的“付出”却让寒星厌恶地离开,苏姬不明白为什么付出没有回报,继而执拗地认为这是芭蕾比赛的原因,所以她选择自己跳下,摔伤腿,失去比赛的资格,这样寒星可以顺利成章地参加比赛,而自己也可以心安理得地放弃比赛,同时,这个“摔伤”是对之前玻璃“付出”没有得到期望的结果的进一步“付出”。
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有人会比喻爱情为赌博,真的是输得越多,下注越大。
由此可见,在苏姬的心里,芭蕾和寒星,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但为什么苏姬跳楼的时候,却要用芭蕾舞里面最常见的腾越姿势呢?
她这样的死法,似乎在告诉所有人,她是因为无法参加芭蕾比赛,痛苦而死。
她如此爱寒星,如此珍惜寒星,不惜一切想要和寒星永远在一起,但最后,她却用她的死昭示了她对寒星的恨——是寒星害死了苏姬,是寒星杀了苏姬的梦。
但其实,这只是苏姬对寒星的报复。
寒星是可耻,卑鄙,但她错不致死,最主要的是,她之所以对苏姬做错了这么多,只是一个原因,用慧珠的话就是“苏姬,我想寒星她不喜欢你。
”是啊,寒星她不喜欢苏姬,或者说,她对苏姬的喜欢,远不如苏姬对她的爱那么多。
她在苏姬的鞋里放玻璃,她不顾苏姬的威胁硬要离开苏姬,只是因为,她不是很喜欢苏姬。
我们能说寒星有错吗?
而我们,能说苏姬无辜吗?
我们可怜苏姬,是因为她做了最懦弱的事情,我们憎恨寒星,是因为她还活着,不管她活得多么辛苦。
之后就是一般鬼故事的俗套,没有什么特别的创新,但联系这个故事根本不存在狐狸的阶梯这一主题,那么我们也可以把电影的后半部分看作是寒星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她虽然以为前途会一片光明,但事实却远不如她想的简单,周围同学的欺负,和她自己不停地自责自咎,终于也把她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电影的结尾,寒星的宿舍里搬进了一个新女孩,当她走到窗户旁边的时候,发现这些窗户都安上了栅栏。
而电影在刚开始是没有这些栅栏的。
作者很可能是在暗示,寒星根本不是在狐狸的阶梯上被苏姬勒死的,而是她自己从宿舍跳下去的。
关于寒星,我不是很喜欢这个角色,她自私,冷酷,但她也十分可怜。
寒星始终生活在苏姬的光芒之下,她在如此耀眼的苏姬旁边显得如此平凡和灰暗。
她好强,却又喜欢把一切憋在心里,她遇到问题宁愿逃避而不是直面去解决。
逃避之后,问题依然存在,而且会在她的心里,逐渐变成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死结。
在这个故事中,寒星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她明明不是很喜欢苏姬,却自私地霸占着苏姬对她独一的爱。
她不告诉苏姬,她只是逃避,逃避这种她不知道如何处置的感情。
电影中,苏姬给寒星打电话,寒星却装作信号不好,对苏姬不予理会,这一细节恐怕是寒星逃避心理最好的诠释。
寒星在苏姬的舞鞋里放玻璃,可能是全剧的重要转折点。
而寒星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激情犯罪”的所有特征。
首先,她是当时摔碎瓶子把玻璃塞进去的,这说明这不是她事先准备好的。
其次,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寒星无疑对她的所作所为表示了深切的悔悟。
所谓激情犯罪,是指在外界强烈刺激下,由于认识范围缩小,内控能力减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及后果,具有突发性,短暂性,难以抑制性等特征,大脑皮层瞬时产生“意识狭隘”现象,西方称其为“挫折攻击型”——指人受到强烈的刺激和挫折后。
寒星的确受到了很强烈的刺激和挫折感。
因为芭蕾比赛,她意识到,社会的复杂和不公平性,而在这之后,她和老师谈话,希望能参加芭蕾比赛,但是老师对她的要求回答得模棱两可。
她觉得她在社会力量的压迫下,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她不具有良好的背景和优秀的父母,社会,一个看起来不过是个呆板的名词,却也不给她一个机会让她证明自己。
这种强烈地挫折感,和妒忌心,最终扭曲了寒星的内心。
在这一点上,寒星是可怕的,也是可怜的,她没有准备好去接受一切,可社会却用她最亲密的朋友,把这一切直接赤裸裸地揭示给她看。
这是欲望,也是一种激情,在诱惑的鞭笞下,她也最终没有逃脱成为激情的奴隶这一命运。
可以说,寒星是一个过分在乎荣誉,过分重视社会地位的人,这与她的出身有关,也与她的性格有关。
而电影中的第三女主人公,具有一定性格分裂的特征,她崇拜苏姬,爱戴苏姬,可是她的爱是错误的。
她没有完全了解苏姬,就已经迫不及待投入了自己的爱,而且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究其原因,就是她也是一个可怜的,孤独的孩子,她渴望认同感,渴望得到朋友,也许是对友谊的过分需求,让她体内萌生了另外一个人,拥有了苏姬的灵魂,她以为她再也不会感到孤单了,但其实,她的自卑却从来没有远离过她,最终,另一个她揭示了她的自卑心理——“脏猪”,同时也导致了她全面的崩溃。
这是另外一个可怜的人,她强求一段友情,却最终为了这段根本不属于她的友情丧了命。
感情何尝不是这样呢?
这段感情既然与你无关,那么你再多的付出,对他人,也根本狗屁不是。
电影的结尾,那张昔日苏姬和寒星一起照的照片里,苏姬露出了诡异的笑容,也许作者想要告诉我们,苏姬是一切的始作俑者,或者说,是奴役苏姬的激情,最终伤害了三个本身善良的人。
就这样,偏执的爱情,欲望的追求,强求的友情,构成了这部复杂而又诡异的电影。
它以一种夸张的方式,映射了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偏执,嫉妒,爱情,但一如作者竭力希望表达的,激情只能导致最后三个破碎的心灵,面对爱情,也许克制,才能得到幸福,才能避免悲剧。
分镜都很唯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无论做出什么样的表情,女生们都呈现出精致漂亮的妆容。
嚣张的,趾高气扬的,抑郁的,卑怯的,明朗的,活泼的……好像辛辣绚烂的热带花卉,在眼前盛开成海洋。
很喜欢宋智孝,在韩国的女演员里她并不算外貌出众,却有种独特的气质,带了淡淡安静的忧郁,吸引了我。
冲着她,以及“许愿成真的狐狸阶梯”的剧情设定,辛苦地找到资源下载来看。
同情影片中的Jin-sung,她自身便是一出悲剧。
沉默寡言的女孩子,认真执着,不事张扬,除了so-hee外再无亲密友伴,家境亦不算佳。
可反观so-hee,性格开朗,人缘好,光鲜衣裙,亮丽打扮,有优渥的家庭背景,享受师长的宠溺与偏爱。
但这些原本都不成为友情的阻隔,她俩的友谊,纯真不含杂质,彼此交心,就好。
可是so-hee,为什么你独占所有的优势?
就因为你拥有一个地位显赫的母亲,你就可以轻而易举得到保送名额,轻轻松松地去参加比赛然后出国?
Jin-sung为芭蕾付出的努力以及她的优秀,老师并不是看不到。
“唉,Jin-sung,我也很抱歉,因为有so-hee———”so-hee,什么时候开始,你成为了Jin-sung实现梦想的障碍?
换作是我,希望能够站在全国大赛的舞台上,犹如天鹅昂起高贵的头颅踮起足尖翩翩起舞,希望能够获奖从而保送出国进修,那么,我也甘愿冒风险,不顾一切,不惜代价地,在午夜一步步踏上狐狸阶梯,许下心愿罢。
只是没有想到,代价,却是好友so-hee截断的双腿。
(插花 某暖一直认为,从楼梯上滚落下来,再怎么严重也不会出现“双腿截肢”“下半生要在轮椅上度过”的情况…………剧情需要?
==|||)可怜的Jin-sung。
身处众人的嘲讽,排挤与奚落中,被班里的女生百般侮辱谩骂,甚至遭到兜头扣下蛋糕的狼狈。
她还得面对同班的Hye-joo日益怪异的行为举动,承受夜夜前来造访的有so-hee存在的连绵噩梦和层出不穷的诡异事件……你,到底是如何咬牙坚持,挨到最后的呢?
忘不了Jin-sung即使遭遇羞辱,被吓得神经衰弱,大大的无辜眸子依然闪动倔强不肯服输的眼神,以及一丝惊惶的柔弱无助。
每次回忆起电影中她的眼神,我就心酸得想落泪。
为什么,你就不能拥有幸福的结尾?
或者,你的死亡,对于你来说,莫非是一个好结局?
远离尘世是是非非。
远离那些指责辱骂。
远离无数不能安眠的长夜。
去一个遥不可知的地方,那里只有Jin-sung和so-hee两个,天气依旧晴朗,空气依旧清凉,午后穿堂的风依旧柔和。
而她们俩,和从前一样,认真地练习芭蕾,偷偷地牵了手跑去看演出,分手时候做出大大的爱心动作,共同分享一客美味的糕点,笑颜娇艳纯澈,眸光清滟见底。
在彼端的你们,一定要幸福。
=============================后记:so-hee跳楼死后去找尚不知情的jin-sung,jin-sung哭泣着求她原谅,然后两人相拥入眠的桥段,觉得很温情。
却也预示了后面的悲凉。
狐狸阶梯带着《吉赛尔》的影子,虽然恐怖但有艺术内涵 《吉赛尔》被誉为世界芭蕾舞中最经典的浪漫主义爱情作品,是十九世纪浪漫情怀的缩影,讲述的是Giselle的爱情故事。
Giselle很爱Albrecht因为他伤心而死,化为幽灵但痴心不改,没有真正恨过他,Albrecht最后也很懊悔。
Giselle和Albrecht象征了她俩的关系,素喜爱上了珍星,她心里希望自己是吉赛尔,而让珍星演阿尔伯特就足以说明这点;但珍星没那意思,所以她更想演吉赛尔,而将素喜视作竞争对手。
还有个细节,两人听完音乐会后,素喜对珍星说自己的愿望是想要珍星,珍星以为开玩笑就不经意地说了句“见鬼去吧”,私以为就是暗示了素喜的命运,难道是在说明只有死亡才能将这份禁忌之恋化为永恒??
让两人永恒厮守的代价就是放弃生命?
影片首尾呼应,素喜许下愿先去了,然后鬼魂就一直在第29级阶梯上徘徊等着珍星来将愿望彻底兑现。。。??
——网友
我实在是说(还行)也是给它面子,全片唯一感兴趣的就是那个女人怎么瘦得那么快,至于女生之间的微妙感情,恩,描写得还不错,只是死后还来复仇,很明显是怨念是怨念,没意思,不可以当鬼片看的
之前写了一篇很长的人物分析,结果发布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被吞了,说是什么审核……就不再写剧情了,大家应该都懂了吧,胖小妹和珍胜的人物性格比较简单,但是关于晓熙,我个人觉得是人设出了问题。
对感情不断索取 不懂付出,任性 但是又绝对依赖这份情感。
为什么要杀珍胜,因为绝对依赖?
那这就和任性矛盾,任性的人的情感是不存在很深刻地,也就无所谓为情自杀;如果你要说情感很深刻,那就不存在任性,而是会有关心(第二部就是这个例子),我觉得这种人设只能叫不成熟,就像被溺爱的孩子,一方面表现出非常的任性,但是一方面又表现出对父母绝对的依赖,而这种人设,是不可能出现在电影里的,更不能出现在这种本身就不被人理解的百合关系中,这会让观众更加失去对电影情感的逻辑分析。
就写这么多吧。
以后有机会连带剧情一起分析一下。
包括晓熙到底有没有原谅珍胜放碎玻璃这一行为呢?
也可能过分任性和执着压根没考虑到这些问题?
又或者是原谅了珍胜的同时还是要和她在一起,不是成全她让她活着,而是只顾自己的感受要和她在一起才杀的她。
(如果自私>无私,那应该把无私一部分要通过台词说明出来,否则这个人设不知道她到底有没有考虑过原谅与否,还是这个人设过于幼稚的原因呢)以上纯个人分析分析恐怖片的人设要求本身的人格不能被电影中的人带入进去,不要去感受他们所感受的,要求自身人格完整,从而判断电影中那些不正常的人格和心理,这应该是看恐怖片的基本素质。
你们觉得晓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她杀珍胜的原因又是什么,以及在杀珍胜的过程中她考虑过什么呢?
欢迎留言。
——“1,2,3…29,狐仙,狐仙,请实现我的愿望”一个人的夜晚,不寐。
音乐、咖啡和网络、无法排遣的寂寞,正需要一部恐怖片调剂。
据说看恐怖片能让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无暇顾念其它,专心于恐怖诡谲的剧情,那些沉淀下来的倦怠以及被触及的疼痛和冰冷都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疼痛和冷凉。
其实它们何尝不是同源,爱和恐惧,拥有同样的色调——猩红。
玫瑰和血浆的颜色。
昨晚一气看完了整部《女高怪谈》系列。
总体感觉是在哀悼LES的苦难史。
女孩之间的缱绻爱慕,恩怨情仇至阴至极,更加细腻更加魅惑,也更加地纠扯不清。
尤其喜欢系列的第三部——《狐狸阶梯》。
光听名字就很蛊惑人。
一对芭蕾舞姐妹,交好的高中同窗,心心相印,形影不离。
一个全心全意爱另一个,处处视对方如己出;而另一个心中暗藏着嫉恨,由于其稍逊一筹的资质。
爱情和嫉妒,是两种美丽的琼浆。
当它们搅拌在一起,会生成一种可怕的毒药:色泽耀眼,毒性致命。
它带来的结果是绚烂后狰狞的毁灭。
通往宿舍的途中有一段阶梯,被称作狐狸阶梯,共28级台阶。
但如果你走完后发现有29层,传说的狐仙就会显灵,并会满足你的愿望。
争强好胜的女孩,不想活在好友的阴影下。
于是某天深夜登上了传说的29级阶梯,她许下一个愿望,从而把两人的命运引向悲惨可怖的结局。
女孩的初衷,当然不是毁掉好友。
她只是想给自己争取一个机会——一个芭蕾舞演出的名额。
但不幸的事不可避免发生了:好友意外坠楼身死。
这里存在着一个悖论:感情不能用数学的“量”来衡量,但是如果双方的付出不“均等”,那么爱情的塔基必然在失衡中坍塌,嫉妒无疑是一剂强效催化剂,加速陨灭的进程。
就是这样一个阴暗鬼魅的校园故事,其中不乏瑰丽的色彩。
嫉妒摧毁了爱情,爱情回头还以死亡凄吻,了结了彼方心头那点嫉恨。
似乎让两个人幸福地活着是如此的困难,非以一个的死才能唤醒另一个的愧疚,而失去的永无法重来。
其实一切原本可以简单——倘若登上狐狸阶梯的女孩,肯为对方而不是自己祈福,那么两人就可能分享到加倍的幸福。
两人的世界,一样的幸福。
问题是,当同样加倍闪耀的名利和诱惑在不远处向你招手,你是否还愿意为对方的幸福而登上狐狸阶梯?
细品,每个鬼片 都有她们值得同情的一面,贞子其实是可怜的,红眼里所有列车里的人是可怜的,咒怨里的妈妈和孩子是可怜的,所以,去理解,去体会她们为什么会变成诅咒吓人的鬼,也就不觉得影片那么可怕了 当然还是建议不要一人看
虽然看的很晚但确实触动我很多,看完后很多情节不理解就特意翻了下豆瓣的观感,又结合了各位的意见回去翻了翻细节才算理顺了情节,总归希望能给以后看这部电影的人做一个参考。
总体上看法一致,素喜偏执的爱杀死了自己和爱人也连累了俩个相干的人。
与他人看法不同的有两点:片中有真的狐仙,珍星也同样爱着素喜首先得确定一下影片中是否有狐仙作祟。
很多人分析是心魔作祟,狐狸阶梯只是心理作用。
但是去看这五个人走阶梯,除了最开始的是29阶,剩余的即使数数到29也是在最后几步改了数字,也就是说第一次的阶梯是成功的。
片中死了共四人,许愿的也是这几个,但出现的鬼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素喜,片尾最后照片中两人都已经死了却只有素喜一人异变也映衬了真正的邪魔外道只有一个,并且是附身在素喜身上。
后面珍星对着附身后的胖姑娘说她不是素喜,不是她推素喜下楼的,也就交代了为什么前面楼梯上只是甩开素喜的手素喜却像飞一样跌了出去。
后面素喜自杀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因为珍星去看望素喜的时候,素喜的神情不是怨恨和绝望,并不是自杀应有的崩溃感。
等到素喜去送伞和珍星抱在一起的神情,并不是和解后的坦然,却像是做了某种决定后的释然。
这里很多人认为去珍星屋里的是鬼魂,我想鬼魂总不用开窗户跳进来吧。
最后,素喜诡异的死了,这样做最终成全了自己,灵魂一起留在了学校。
最后,有人说珍星不爱素喜。
我反而觉得她俩的爱是等份的,只不过狐仙的介入让她们质变了。
素喜经常说我只要你一个,而素喜在学校被老师和其他众多学生所喜爱自己却可以从里面挑一个。
珍星什么也不说,但实际中却真的只有素喜一人,所以素喜死后珍星也就一个朋友都没有了。
珍星爱的太炙烈,太决绝,就像楼梯里说的走开就再也见不到她,正是这种决然让狐仙的介入为两人划下了终结。
我看了两遍,不过隔了很长时间,第一次看的时候刚看恐怖片,受影响了好几个礼拜,但不得不承认这部片子很好看第二次陪同学一起看,还是觉得挺恐怖的,细节地方贴近生活,更彰显恐怖
这一部真的有了很大进步,还没看后面两部,不知是不是最好的一部,不过这部的人气应该是最高的,不只是制作方面的进步,在剧情上的紧凑性上就值得肯定,而且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也下了一定功夫,在心理恐怖方面也算不错,我想已经到了2003年,韩国恐怖片如此成型的时候,也该影响到这部人气系列了。
只是,尽管影片有着不错的悬念线索,但到了后面讲的则完全是糊涂的,让我有些不爽,但也许只是鬼的原因罢了,没什么道理可言,编导们也就不讲什么道理了……
女高系类最好的一部
我会告诉你我看不懂么。不过我也没认真看额...
为了被选做舞蹈的主角,连最好的朋友也要害,更何况那好朋友还爱她...罪过罪过啊
演的有点拖沓的亲
步日本之后,韩国恐怖片犹如雨后春笋,但效果差强人意,这一部在细节处却有一些小创意。
女高怪谈系列主要里面的妞还蛮好看的
棒子语真尼玛听着蛋疼
虽然是鬼片但是把我看哭了!感人!!!
被推下楼梯的那个女生长得好像全智贤,因此我才看完的,除了gl看点,其他都好烂,差点都快睡着了
其实真的很不错
我发现其实我还真看过不少棒子恐怖片。。orz
我认为是五部里面最好的一部!!
2017.11.25 辣鸡电影,火锅都吃得不开心了
看到她摔碎瓶子,就知道舞鞋有事~
主角很美
“女高怪谈”只有这一部是真正的恐怖片……ORZ
女高怪谈系列里只喜欢这一部
姑娘们漂亮
2010.1.9带病坚持看完,穷极无聊
可以说是这个系列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恐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