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剧和美剧一样,霸屏是常态。
从《简爱》、《傲慢与偏见》、《天线宝宝》、《憨豆先生》到最近几年的《神探夏洛克》、《唐顿庄园》、《梅林传奇》,每一部都堪称经典。
它的类型丰富,种类多样。
无论是展示方寸之间的小品喜剧,还是家长里短的肥皂剧,抑或魔幻色彩的灵异剧,都因其冷幽默加之人文气息,被人们争相传颂。
但是英剧又不同于美剧,它很少塑造英雄,强化英雄主义,但是从来不吝啬用最细微的生活常态来表现善恶美丑,揭示人心。
而《少年犯》就是这样的一部英剧。
《少年犯》是BBC出品的青春喜剧,改编自同名电影。
讲述了两个15岁的好基友乔克和康纳中二犯傻、调皮捣蛋的故事。
目前豆瓣评分9.1,在2018年高分英美剧榜单上排第五,胜过《杀死伊芙》和《利器》。
目前已续订第二季。
这部剧延续了英剧的一惯作风,每一集都很走心,让人在喜剧中体会到悲情元素,在悲剧中体会到温情。
颓废却温情,丧却治愈。
哭与笑只在一念之间,无缝对接。
1 中二犯傻剧中讲述的故事定位平凡而又真实,就像生活中确确实实会发生的事。
两个青春期少年的中二犯傻历程,谁没有经历过呢?
乔克和康纳生活在爱尔兰西南部的科克市,两个人都是单亲,一个只有爸爸,一个只有妈妈。
唯一不同的是,科纳从小生活在有爱的环境中,而乔克自从妈妈去世后,终日面对的是酗酒的老爸和时不时的家暴。
两个人一高一矮,一个情场老手,分分钟就能撩到心仪的妹子;一个感情菜鸟,就连搭讪也不会,瞬间能让空气凝固。
英剧非常擅长制造“搭档”。
设置基情套路也是它的一大特征,《神探夏洛克》中夏洛克和华生之间的感情,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情感寄托;《梅林传奇》中的梅林和亚瑟的友情一度让我们浮想翩翩。
他们可以互相揭短,也可以互相帮助。
平时看似互相看不起,互相鄙视嫌弃,一旦遇到危险,却可以为救彼此舍生赴死。
这种搭档关系很多影视剧都有体现,比如美剧中的《灵书妙探》、《金装律师》等;中国的《法医秦明》中的林涛和秦明。
而这种设置在《少年犯》中也深有体现。
乔克和科纳之间的友情总是充满腐味,更是设置了嘴唇相碰的情节,但是他们是真正的直男,取向正常。
虽然生活中时常斗嘴,却最懂彼此,也最容不得别人诋毁朋友。
在他们的活动中,乔克是智商担当,是领导者,而科纳是执行者。
乔克说跳楼,科纳跟着跳,步伐一致到令人发指。
他们有一样的发型、一样的穿衣打扮。
两个人只要在一起就不干正经事,坑蒙拐骗无所不干。
挣钱全靠偷东西来换,出行工具也从来是“借”。
手上干着偷铁皮的营生,嘴上心里想的却是该给充气娃娃起什么名字,触摸充气娃娃是什么感觉。
最后墨迹的警察都来了,只能落荒而逃。
逃课是家常便饭,泡妞顺手即来。
仿佛除了运气够好,几乎没有被警察抓住之外,干啥事都一塌糊涂。
或许这也正是他们内心真实的写照:不愿意做大奸大恶之事,有的只是小偷小摸娱乐别人和自己。
2 剧情反转看这部剧的人,会变成一个疯子。
一会哭的稀里哗啦,一会笑的合不拢嘴。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还能在哭笑之后反思自己的人生。
被女孩们碰到作恶现场后,想的不是怎么解决别人,而是奉行“把敌人变成自己人”的方法,追求女孩。
被女孩拒绝后死缠烂打,想出共处一天的方法企图俘获女孩的心。
这里值得一说的是,除了上述的人物关系的暧昧设置,英剧在选角方面也很奇特。
它不同于中国影视剧善于选择俊男靓女当男女主角,他们的主角经常是男帅女丑。
不仅如此,剧中的配角也是男性鲜亮无比,女性稍微逊色。
很多人吐槽《少年犯》中姐妹花的长相,殊不知可能这就是导演和编剧的有意为之,是为了给女同胞们一点想象空间,让她们能够做做白日梦。
好不容易得来一天和心爱女孩的约会,但是出去玩的时候,不跟姑娘们说清楚选择的交通工具,让女孩们穿着高跟鞋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到达目的地。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躲避警察,吃馊了的面包,去墓地。
原本以为一切都搞砸了的时候,女孩却意外的同意继续交往。
费尽心力偷鱼卖钱来帮助捉襟见肘的妈妈,最终却偷错了鱼,鱼还被河里的其他物种吃掉了一大半,只剩一只尾巴,还被警察找上门。
在他们以为妈妈要臭骂他们一顿的时候,等来的却是戏谑的一句讽刺:连只鱼都偷不对。
心心念念的想纹身,被妈妈责怪后跑出门。
本来妈妈以为他们一定会纹自己喜欢的乐队名字,却不想纹的是我爱妈妈。
剧情反转的太过迅速,却又温馨治愈。
该剧和《小不列颠人》、《IT狂人》一样,都注重小人物的真实生活再现和本土化的艺术气息。
3 人性之美,人心之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乔克和康纳虽然均是单亲,但是他们却能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用爱拥抱世界,拥抱他人。
剧中的他们虽然中二,但是对于弱者,从来不欺辱,甚至想方设法的保护他们。
得知病人最想要的是陪伴,乔克和康纳选择帮助医院所有的病人,给他们送去温暖,陪他们说话聊天。
比利虽然是抢劫犯,是疯子,但是本性善良,很少主观刻意伤害他人。
阴差阳错当了抢劫犯,却没有伤害任何人,甚至在车上大吃大喝,大唱歌曲。
得知康纳和乔克进剧组偷造雪机是因为康纳的妈妈病重,想看雪景,打破自己的原则,放走入侵者。
最后甚至独自一人拉来造雪机,让康纳的妈妈和很多抗议者停战看雪。
而堵路的抗议者们看到科纳妈妈病重,立即停战,帮助传送科纳及其妈妈,还有对立面的警察。
康纳的妈妈虽然独自一人工作抚养儿子已经很累了,又对带坏自己的儿子的乔克打心眼里嫌弃。
但是在看到乔克遇险的时候,还是冲进房间单枪匹马的面对一个酗酒的大汉,最后带走乔克并抚养他。
他们虽然嘴里说着“shit”、“f*ck”,说着不在乎挖苦讽刺,背地里却想尽办法解决对方的麻烦;他们都是被生活抛弃过的人,却还是拥抱生活。
他们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感恩,什么是本心。
即使生活已经一地鸡毛,他们也能一根根拾起来。
或许,这就是我们喜欢它的原因。
无论是《这个破世界的末日》(其实是某部非常经典的英剧别称)中冷血无情的精神变态者James和叛逆少女Alyssa的公路旅行,还是该剧中中二单亲少年科纳与乔克的嬉笑怒骂,都是在平凡中看到伟大,在丧中体会到温暖治愈。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英剧总是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来体现人性之美,人心之善;在颓废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心态,在恶意中隐藏着善意,在平凡中透露着伟大。
【写在前面的话】我们总是难免想一些无解的问题,比如这个宅在家里为祖国做贡献的春节,我问了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喜欢李银河的一个解释:生命的意义是不能深思的。
从宏观角度来说,生命可能是没有意义的;但从微观的角度,每一个个体都可以赋予生命意义。
快乐也许就是生命最高的宗旨。
《少年犯》是BBC出品的一部喜剧片,目前一共两季,13集。
每集都是独立的故事,大约30分钟。
它最早是一部爱尔兰的小成本喜剧电影,被BBC看中,启用原班人马,改编成青春喜剧。
故事的主角是两个15岁的“问题”少年,他们逃课、抽烟、偷东西......
(左)乔克(右)科纳;两个演员,一个95年、一个97年对他们来说,好基友,就是臭味相投的两个人:留同样的发型、眉毛;戴同样的耳环、戒指。
在他们身上,你可以看到各种毛病,比如两个人准备偷点铅皮赚零花钱,目的是给自己买充气娃娃。
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偷各种自行车,然后和警察玩猫鼠游戏,为此他们还有自己的解释:没有骑过所有的车,怎么知道自己最喜欢什么型号?
这部三观不那么“正”的剧,在细节处更见人间真实;比如有一次警察追赶两兄弟,路过商场;那些购物的人看见警察,纷纷举起他们行窃的双手:
还有科纳的老妈很“平常”地和儿子聊他们的基友情。
两个男主的各种骚操作,更是可以让你分分钟笑出泪来。
有一集,乔克为了帮科纳追他的女神,出了一个主意:你在她的面前吻别的女孩,她就会吃醋,然后就会和你在一起。
而乔克找的女孩是这样的:
这对兄弟看上的是,他们校长的两个女儿,这对姐妹花长这样:
(左)是科纳喜欢的妹子;(右)是乔克喜欢的妹子后来,两人终于到了这对姐妹花家做客,为了能让兄弟壮胆约妹子,乔克反串了一把,假扮妹子身份,这时候科纳亲上去完全没有心理障碍,不像约妹子那样扭捏。
但最后女神还是没有约到,反而是和她的老爸打了一架。
每一集的故事都荒诞得让人啼笑皆非,比如有一集他们经历了一次“凶险”的校车劫持事件,然而画风是这样的:
一群人在车里面喝酒、吃披萨、一起唱歌;而在车上,乔克还知道了自己的小女友怀孕了:
科纳也终于吻了他的女朋友,因为画面太大胆,在此不放图。
总之,剧情的发展出乎你的意料;当然如果只是两个问题少年的青春屎尿屁,也不会在豆瓣上拿下9.2。
这部剧打起温情牌来,能狠狠地戳中人心。
有一集,乔克的小女友和他生气,他觉得很委屈,然后科纳安慰他说:“据说只有初恋会让你怦然心动;之后,你会用一生的时间去试图修复。
”
这样的句子很优美,让失恋的人对于过往的遗憾会释然一些;还没经历失恋的人,也会更珍惜这怦然心动的初恋。
在第一集两个少年偷铅皮,科纳被警察抓到了把柄,警察让他“出卖”朋友,只要他承认是乔克指使他去偷铅皮,就可以不用去少管所,但乔克就要去少管所。
科纳发表了一段“催人泪下”的演讲:
谁不想要一个这样的基友呢?
即使天下人看扁了你,他相信你。
当然最后两个人都没有被抓去少管所,他们用什么计谋脱身?
就在第一集。
除了兄弟情,妈妈和两个少年也很有互动感。
其实两个男主都出身在单亲家庭,科纳的父亲是一名建筑工人,在建筑工地上被一个斧头砸中;挂了。
而乔克有一个酗酒的父亲,母亲是自杀的。
科纳的妈妈一直看不惯儿子和乔克鬼混,但是在看见乔克被父亲虐待时,她还是挺身而出,把乔克护在身后,还把乔克带回家住。
晚餐并不够三个人分,妈妈把两块鸡排切成了三份。
“有时候可能你出生的家不是你的家;你生活的地方才是你的家。
”
科纳的妈妈是一名鱼贩,独自抚养儿子,现在要抚养两个孩子。
科纳和乔克在鱼市上兼职了半个月后,把他们的报酬都给了妈妈:
《少年犯》就是这样一部道德冷漠感的喜剧,故事荒诞,但在细腻中又可以看到很多生活常态,它不美化生活,就是告诉你:生活并不完美,但也不用太严肃,开心点。
最后一集伴着corno的中指结束了,我也哭的稀里哗啦。
很难想象这样一部没有颜值,没有出名的演员,只有爱尔兰怪怪的口音,脏话,屎尿,各种违和的disgusting的事物组成的电视剧,竟然把我看得老泪纵横。
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思索人生。
每个人的生活似乎都很糟糕,偷窃、逃学、离异、酗酒、抢劫、年少怀孕,这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斥着不被主流社会认可的生活方式。
两个蠢到家的丑丑的小屁孩,看似一无是处,却又那样温柔。
Corno说,即使糟糕如Billy,也一定有他之所以“堕落”的原因。
再十恶不赦的人,都会有一段令人心碎的过去。
这种温柔真是令人动容啊,虽然这两个小孩看起来又蠢又傻,过着绝大多数人眼里糟糕的生活,甚至极有可能,他们的一生也将会是这样。
在看这部剧前,我对于所有不愿好好学习、不够努力的颓废的人生充满了厌恶,这两个人的生活,如果被我遇见,一定会被我嗤之以鼻,我甚至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生活。
我看见父母庸庸碌碌,为我操心奔忙,我不屑;我看见同龄人们在舒适区里蹉跎,我不屑;与很多自命清高的读书人一样,我觉得生活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获得某方面的成功。
我的十五六岁,埋葬在了书本,我想要摆脱的是贫瘠庸俗痛苦,想要climb up a social ladder,获得另一种人生。
但是生活的快乐,从来与你在何方无关啊。
这部剧里的傻逼庸俗真是令人痛快,我也想体验一把这样的青春,这样的快乐时光,然后纵身一跃,继续我这更贫瘠更无趣的人生。
边看边笑,这俩怕不是傻子吧?!!
但想来自己很久没有这么温暖的笑过了,不是嘲笑,不是附和的笑,而是那种回想起多年前午后阳光下自己作为中二少年时的会心一笑~他们并不能为社会创造多大价值,他们也不能为家庭带来多大荣光,老妈能有一天不翻白眼就已经很开心了,但无用本身也是也挺有意义的嘛,放到以万年计数的人类史和以百年计数的文明史里,99%的人恐怕都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像素吧,那么何必苛求他们非要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益有贡献的好公民呢?
毕竟,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呢?
让我想想,这部剧里有什么不一样。
口音不一样..爱尔兰口音,怪怪的。
有点胡闹的意味……比我爱的人是奇葩、去他妈的世界、还要胡闹一点,每个人都不正常的喜恍恍惚惚剧,但是很好看。
和美式喜剧一样的是在事情升温到一定程度自然的抒情,作为抒情铺垫的事情也顺理成章的夸张 哈整部剧真没有任何死角的不能用来净化眼球,男孩女孩主角配角都普通的可以,但他们把小肚腩肥肉驼背就肆意放在别人面前,穿把肉挤成褶层的衣服,跟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说话都理直气壮,所有的普通也耐不住自信。
搞笑 两个人拉手跳楼,同样的发型同款的衣服相似的戒指一样的手势姿势,偷东西翘课的不标准少年犯,没有少年犯的傲慢横行,畏畏缩缩的搞笑。
即使日常爆粗口偷东西,他们的底线好像放得很低,但无论怎么样也不碰触,情谊和良心。
两个人划破自己的手救一只小鸭子,再怎么吵架对骂也不放任对方不顾jack和hnam,绝不出卖对方求独存。
那这两个人也是幸运。
不装不造作不怯场不怯懦,没有很多胡思乱想自信放得开,接受自己,即使其貌不扬拖拉邋遢也可以大摇大摆走在街上,真正平等地去看待所有的事情,什么城里人和农夫,什么校长和警察,什么年纪什么位置,nothing is important。
什么时候摘掉头脑里的有色眼镜,什么时候就可以走在街上不再驼背。
h把❤️nam纹在身上,h妈冲进屋里,带j逃离那个出生的地方,结尾说出生的地方不是家,能生活下去的地方才是家,没什么宏大的情节刚刚好。
开始觉得过,太over,简直太愣,刺memum那里也觉得ehuuuuuou也太二了,又二又强。
后来(不是时间上,是脑回路上)觉得他们就,是,我。
👍正好填补我头顶虚伪做作的空缺billy merphyfuckidontknow生不对死不起妈妈演的很好,怎么说呢去主体的自身倾向去掉没用的manner去掉狗屁理想和说教去掉文明历史不啦不啦就盯着我,现在!导演管的严,演员放的开,丢的净
剧中主角是被大人称为坏小子的两个男孩,一个叫jock,一个叫corner,jock有点像学生时代里坏小子的头头,什么歪点子或整人的想法都是他想到的,并且身边都有追随者,在这部剧中corner就是jock的追随者,corner模仿jock的衣着、说话的表情、走路的方式,所以corner的母亲很讨厌jock,因为知道他是个坏小子,担心corner也会学坏。
其实jock就是学习不好,爱捣蛋,并且会做一些在法律边缘擦边的偷窃行为,大部分坏小子不是天生的,都是后天的影响,例如jock的母亲去世了,他的父亲爱喝酒,在母亲去世前就不工作还时常打他的母亲,他其实生活一团糟,可为了生存不得不做一些偷窃等行为。
其实大人或别人都没有真正了解他们两,jock很有爱心并且善良,为了避免农场主人杀掉一只鸭,割自己的血来告诉农场主人已经杀了鸭子,之后并把这鸭子带回了家。
在corner母亲一次目睹了jock被自己父亲打骂过后,让他住到自己的家里,而jock为了减轻corner母亲的经济负担,便与corner协商偷走一条大鱼,不过在经历一系列事没有成功,反到让corner母亲赔了这条鱼,他们便因此老老实实的在鱼市场打了一段时间的工。
其实坏孩子心不坏,jock只是缺少关心与陪伴,而corner也只是跟在后头瞎闹,寻找生活快乐,其实他很胆小与害羞,但是在帮助jock解围时却很勇敢。
在最后我想说坏孩子心不坏,而有时老师、家长口中的好学生心很坏,在我就读高中时,当时的女班长心眼很坏,不仅嘲笑我的外貌还嘲笑我的学习,在老师面前很乖,说要帮助我,在背地里让别人也不告诉我题目怎么做。
真的有时好孩子不一定好。
米姐最近被一对患有中二病的好基友圈粉了。
关键是,两人不靠脸吃饭就算了,脑回路频道大部分还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少年犯》爱尔兰社会摇
左边红衣是男主Conor,右边白衣是好基友Jock。
两人是来自16年爱尔兰的同名电影里一对不务正业的“偷盗犯”。
当年,两人偷了自行车打算去海边找可卡因,一路上怼天怼地怼警察、怨学校怨父母怨社会,虽然最后结果有点不尽如他们意,但一百多万的小成本制作拿下IBDM7.1的口碑,还是让这对好基友成为了一块活字招牌。
取胜点,就是它直白搞笑却又神转折升华主题的温馨剧情走向。
这不,一向以纪录片大户出现在我们视线里的BBC就看中了。
拽来原班人马重新讲述这对好基友的生活,仅仅用了6集*30分钟,就让米姐彻底沦为他们的迷妹!
什么是好基友,请看Conor,Jock这两个小屁孩☟基本款的基友装已然OUT;
从头到脚的同款造型、配饰、行为举止才是好基友的正确打开方式。
身高的差距都没有阻挡住两个人之间熊熊的基情火焰。
在外人看来,Conor是Jock的跟屁虫,小跟班,这都是Conor学Jock的,但Conor坚定自己和Jock的一切都只是追随着这片街区最IN的潮流。
COPY,不存在的。
毕竟,两人的性格喜好还是不同的。
一开始在屋顶上抱着一堆拆下来的铅皮,幻想卖钱后买个充气娃娃玩的时候,Conor决定叫充气女友莎菲儿,而Jock,则是叫鲁宾,边说“鲁宾、鲁宾”边对着空气模拟捏胸部。
嘿,man,鲁宾可是男名啊......
撩妹技能上,Jack是吻遍花丛片叶不沾身的情圣,对着Siobhan说亲就亲,难舍难分。
Conor是纯情呆萌零初吻的傻子,一见女生就进入自动隔离模式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给有好感的女生Linda搭话,结果张口就废......
没被Linda当场打趴下算Conor的运气好。
米姐友情提示:一般人切勿学习。
逃跑速度上,Jack是风一般的男子,Conor......就是个拖后腿的。
胆小怕死的Conor经常半路掉链子。
什么骑车下坡突然腿软啊;跨楼跳临时退缩啊;扔车翻墙卡墙上啊......因为Conor,两人已无数次和警察们擦身,好在街区里的人仗义相助才顺利逃脱。
虽然Conor无数次被Jack碾压,但每到关键时刻,Conor的小聪明就来了。
穿着特征鲜艳的衣服被警察追到无路可逃,Conor脱口而出——那我们裸着回去?
反正街区上奇怪的人很多,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会评头论足☟
半路Conor老妈的车子爆胎,在只有轮胎找不到千斤顶的情况下Conor灵机一动想起了伟大的——杠杆原理。
配合着路边的大石块和木栅栏在车底和搭了一个七巧板。
老妈和Jack站一边企图用人体重量撑起车☟
好不容易想起了老妈的好,要给老妈赚钱花,Conor和Jack不是要安分打工,而是将注意打到了鱼的身上——和鱼贩达成协议,只要偷来新闻里的蓝鳍金枪鱼就能拿到一大包现金。
费了半天劲将鱼装车,为了能方便运输,两人又用绳子绑住鱼尾,将鱼放回海里边拉边走。
结果没到约定的岸边,就发现辛辛苦苦偷来的鱼被啃的就剩下尾巴了......
反正,这对好基友就是披着坏男孩的皮、有着善良本质的小男孩。
比如Jack对于偷盗有自己的定义——真正的偷窃,只有当你拿的是他人在乎的东西才是。
有点歪理,但不可否认Jack心里有底,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和原版电影略有不同的是,剧集里人物关系的涉猎范围更广。
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字的,都有了过去和未来的铺陈。
比如抢劫过Conor的变态疯子Billy,看起来疯疯癫癫,吸大麻、抢劫样样来,实际上却是个连鞋带都系不好、缺爱的可怜之人。
不管前面两人如何出格,到最后都会被拉到正途上。
毕竟腐国的青少年教育,还是以爱为题的。
说是少年犯,其实只是反过来讲述「成长的必经歪路」。
然后,坐等BBC第二季。
关注更多影视资讯,请关注微信:一千零一剧
圣诞节里,有人为守卫家园而反抗,有人在抵制反抗,just their job.有人偏偏在这天生病,住在冰冷的病房里混乱中大汉迟疑了,他抬手,一片雪花落在手上,生病的妈妈倔强的朝窗外望去。
大汉喊了一声: It is snowing !武器被丢在了地上,纠缠的双手松开,打砸的少年们停了下来,你看,是不是很奇怪“只有希望被夺走时,你才意识到希望有多重要,没有希望,小区会乱成一锅粥,但是只要还有一点希望,即使只有一点……”下雪而已,混乱就这么停止了Because snow is what they want but the conflict not.下雪啦
发生在爱尔兰的故事, 非常好看,非常好笑。
里面还有一点点暖意,所有角色都很可爱。
看完这个剧,加上最近看的Derry Girls (北爱尔兰), this way up (主角是爱尔兰女性在英国),发现英国和爱尔兰,虽然这么多年来,吵得不可开交,但是到最后,完完全是一样的文化啊。
至少从幽默看来,这些故事,和当年火到不行的in-betweeners一脉相承主线,就是青少年的故事 – 本身就有很多尴尬很多笑点加上幽默 – 自我贬低,自我毁灭,无厘头事件发生,再加上一些脏乱恶心场景才表达主人公的出丑行为 几乎涵盖所有笑点其实有了这样的套路,这个剧还是特别出彩。
话说爱尔兰青少年的问题还真不是不严重啊 – Cork也算是重要城市之一了吧,剧里面看到的其实有很多父母酗酒,青少年怀孕这些情节,再怎么也算是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了吧。
腐国中二逗比
实在是中二到不行...
什么鬼,我居然在这里看见了成人与小孩最平等的状态……
屎尿屁剧情也是可以用可爱和温暖来形容的~表面是两个傻了吧唧的爱尔兰小青年,但是内在却又深明大义。每一集都出人意料地惊喜,用weirdo的方式完美地讲着一系列最普世的人间温情,编剧真的很棒呢。一口气刷完,特别享受看的过程。非常安抚人心啊~好喜欢❤️
4弃
9.1分是怎么来的???毫无意义的插科打诨,尤其是感情戏假的要死,看得想笑!
下饭剧 常规英伦二逼 哈哈哈哈
看大家都打高分,我都不好意思给太低了,可是这种傻傻的屎尿屁情节真的不能打动我,两集弃。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不行,看了一集之后演员太丑我看不下去
Very interesting...to see so many ugly and stupid Irish...Quoting conversation with Pat-'Irish all look the same.'-'Inevitably. It's a small gene pool, And separated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for 7000 years.-'Eek'-'Yep. Sleeping with your cousins'
喜歡喜歡 兩個傻直男
最后一集俗了,意思好但情节太烂啦。最精彩真是第一集。他们干什么蠢事都忍不住一起发出怪笑。从头到尾都没解释为什么那姑娘是黑人啊。以及你们那警察就那么受欺负吗哈哈哈。妈妈真是模范好妈妈
二逼青年欢乐多
太正能量了,太正能量了,太正能量了。莫名其妙毫无铺垫的温情戏,尬出天际
不对胃口
Coming of age, duh
不差 3.5
爱情线始终看不进去.但友情线和亲情线都很治愈,最后一集公交上的大合唱太温暖。 (看下来都快不认得shift这个词了)
超级尬!绝对不是我的菜,颜值劝退,剧情中二还恶心!完全笑不出来,两集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