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地方是让我看了极难受的:一个是在被劫持的公交上 栗山千明被迫暴露的假眼球 以及空掉的右眼另一个就是小田捧着满满的一箱薯片雀跃地跑去父亲那里 结果老人已经跳楼片子无疑是相当值得推荐的摇滚味十足的配乐 三位重量演员的加盟 表现手法的利落 是构成叫座的因素自始至终由小田的玩世不恭加濑的矛盾栗山的无所谓贯穿着一种绝望 对于社会机制的抨击 是构成叫好的因素最后那支瓦斯落入经过的小货车柔软的物质里 有了种赌博命运的感觉 加濑无奈又如释重负的一笑让我觉得人生真的就是TM的大便 只可惜 "厕神"一般的小田 已逝.............
吃好晚饭看片子似乎已经成为我的习惯。
我总觉得充裕的饱腹感会让我在看片子的时候不至于在停在一半去找吃的。
因为往往电影乏味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咀嚼时间”。
嘴里不停的填塞食物可以让我对平淡的电影有亲切感。
唯一让我反感的是我需要用油腻的粘着薯片碎末的手去触碰鼠标。
开始看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是清醒的知道我是冲着男人去的。
小田切让有足够的吸引力让我安静的注视屏幕。
另一个男主角加濑亮,唯一的印象就是《恋爱地图》。
而女主角栗山千明,我对她的记忆只有《金田一耕之助-女王蜂》和《下弦之月》。
电影开篇8分钟之前导演清爽的交代了三个主人公的背景。
故事在8分钟之后从平淡中爆发。
只有他们三个乘客的巴士遇到了劫持。
…… 电影中,一个是孤傲的洁廁工人,一个是不得志的小警员,一个是半边眼睛失明的药剂是。
他们在这个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价值。
他们都有梦想却被现实压抑。
终于在巴士劫案后爆发。
清洁工和警员结成了报复社会的两人团体。
他们在厕所寻找委托人来进行报复代理。
"这个世上的想象力根本不足够!
""我知道让世界于一瞬间消失的办法."清洁工人这样说. 于是一桩又一桩奇怪的案子发生。
直到警员的办公桌被搬到仓库后,他们决定对警察进行报复,对国家机器进行报复。
在雨夜,他们偷走了警察的两把抢。
本以为在掩埋枪支后,会安然无事。
然后,一个流浪汉在拿着他们偷来的抢杀死了两个中学生以后,他们开始慌张了。
……………… 电影的最后,清洁工自杀了,药剂是带着她发明的可以爆炸的液体出走了,警员企图拿留下来的液体自杀,但是当他把液体抛往空中,等待它引爆的时候,液体坠落在驶过的卡车的羽毛里。
……………… 这个社会,依旧没有按照自己的愿望实现,其实连上帝都在跟他开玩笑!
……………… 两个小时不到的电影,看的没有激情与感动。
只有压抑和漠然。
其实戏剧化的表现对社会的不满,无法唤起我对周遭社会的愤怒。
唯有让我更加清醒的看待事物。
其实,我真的不喜欢黑暗,我向往的始终是美好的世界。
我会保持清醒,但我依旧有我的梦想,即使她被人蔑视。
在两间厕所里面徘徊,刚刚结束了《有关时间旅行的热门问题》那个时间漏洞的厕所,又转换到了这个更加肮脏的厕所,看着人生被重重抛离之后的那种边缘。
虽然两部电影都采用了厕所的镜头,但是显然所讲述的故事却是截然不同的。
因为小田切让观看此片,从未看过他的任何一部影片,也就自然没有任何了解。
所以起初,我都不知道哪一个才是他。
还有的就是在查找了一些相关资料之后,才知道扮演那个傲慢的厕所清洁工既是小田切让。
他的表情,面部的表情总是让我有一丝似曾相识之感,我知道这么说有些傻,但是我总觉得他和某些面孔有着相似之处,有些像韩国的张东健,但是比张东健更富有异域风情,并且那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也却不是任何人都有,只有他才具有。
他的表演,夸张地带着一丝孩子气也带着一丝坚韧的执着,我想象那样在镜头面前表演,是个很冒险的事情,至少我觉得导演就冒着很大的风险,只是这样的表演方式却也很好的表述了情节。
本剧没有惊喜之处,虽然每一处都刻意带着某种城市的烙印,也在极力刻画着青年人在社会中,被重重抛离之后的孤寂和自我放逐,但似乎未能更进一步,有些流于表面了。
但,我很喜欢导演运用镜头的想象力,那没有局限的摆放以及画面的色彩,还是让我深感,剥丝抽茧地般将我灵魂深处的痛,掏出来。
看来就算是边缘的人生,也是需要对这个世界充满想象力才行,每个人的人生,总该有些意义。
2009-9-21
《天堂失格》的全篇格局,先锋实验无处不在。
一。
场景的选择。
开篇的公车。
封闭的空间里,三位主角外加一位行凶的失意政客秘书。
主体的厕所。
涂鸦,混乱,肮脏,复仇场所。
没有其他的人来人往。
最后的监狱。
小田切和加濑的对峙。
场景狭隘,没有其他限制,在导演的意图里为所欲为。
二。
摄影角度。
本片色调偏向于灰暗。
有些画面随意角度旋转,有些旋转180°。
天堂的颠倒,摄影随意又自然。
三。
人物设置。
小田切是外向的,加濑是内向挣扎的,栗山算是冷冷型的。
小群体人物。
小群体个性。
小小的世界。
四。
最佳桥段。
小田切和加濑带着防毒面具撑着伞在大雨滂沱中奔跑。
五。
喜感的独特性。
无论是整院长,还是整母亲,给院长注射奇怪的东西,吓唬母亲儿子的绑架,张力十足。
六。
社会的批判感。
广角。
无论是医疗事故,还是子女虐待,或者大龄青年婚姻问题,还有公司的度假经费问题。
不仅仅是日本的问题,也发生在我们社会的角落。
七。
台词。
“如果有想象力的话,我可能有所改变。
”“我原本以为遇到你是我的福气。
我们以后会活得很明白。
”八。
配乐。
摇滚乐的神奇力量。
片尾曲像是鬼魅之音,万分适宜。
九。
演员。
最出彩的是小田切。
花里胡哨的衣服,加个鸡冠头,还剃掉了他的胡须,首先外表就很颜。
再者人物外向,从一路对于世界的嬉戏到突然转入犯罪,大逆转绝对挑战演技。
世界来不及毁灭,我就先消失,小田切。
加濑亮。
他果然不适合西装还有规矩到死的发型加上他的小身板小身高。
他幻想着一个人单打独斗,那种嬉皮的感觉,扭曲的打架,这段可看感太强了。
他属于内心强大被羁绊的透不过气来的类型,最后的那种清醒是十分残酷的。
世界不美好,你如果想改变,就毁灭自己。
栗山千明是我不熟的演员。
眼神很是有杀伤力。
这片给我一种改变的无力感。
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却让人陷入困境。
先锋实验十足,想起张震的《停车》。
世界是我们心口的放大镜,一在太阳下聚焦就会燃烧胸口。
“三岔路口任我徘徊 左摇右晃见不到顶端的摩天厦美妙世界 任我舞蹈消失的也好 生存的也罢 大家都在舞蹈 即便是朦胧的远方 也让它开遍鲜花吧海市蜃楼……海市蜃楼……”片尾曲颓废的男声,很惊艳。
“我找到消灭一切的方法了”,结果只是用毁灭自己来结束这肮脏的一切。
小田切让在片中的表现的确出挑,始终跳来跳去,像只好动的猴子。
加濑君奔跑的样子也像是在哭泣,始终脏兮兮的白衬衫,在厕所里被上司揍得好惨。
喜欢他们合伙报复社会的那几十分钟戏,伪装绑架拯救被家暴的小男孩那段很有爱,看他们两个笑的可欢了。
对于栗山千明,我只记得她对大叔说的那句“拥抱得太紧会爆炸的”。
结尾处理的比较有意思,加濑大叔将自己瘦弱的身躯埋在地沟里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想死却还是没死成,真是讽刺。
就像混乱失序的片尾曲钢琴伴奏一样,半音来回反复,戛然而止。
哪里有什么天堂,继续舞蹈吧。
【天堂失格】 导演:李相日 主演:小田切让 加濑亮 栗山千明 出品:日本 年代:2005 厕所里的梅菲斯特 魔鬼不在地下,在我们中间,他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他。
喜欢极了影片开头交代人物的那一组快速剪辑。
小田切让一脸颓废,瘫坐抽水马桶,大腿叉开,爆炸鸡冠头,背心,裤子。
运镜180度斜倒,再正,大特写,切换到栗山千明的近景,再到加濑亮。
如此反复,但无一相同。
利落。
Trip -Hop 、打击乐在影片的每一个转折处都会喷涌而出。
他和他和她的故事就在那些音符中开场,并最终迎来了颇诡异的《蜃気楼》。
这不是我们原本幻想的世界,更没有成为发挥了“想象力”的世界,世间一切不过海市蜃楼。
序言・巴士 和许许多多剧情片一样,人物的相遇要有一个恰当的契机。
窗边的加濑亮,后排的小田切让,戴墨镜靠左边的栗山千明。
同一辆巴士,不同的位置。
多画屏分割,最后铺满全屏。
2005的这个转场而后在各大影视剧里泛滥。
失意的中年男人劫持巴士,手里,一杆枪。
疯疯癫癫的小田切让凑近男人,尝试劝服他。
但男人神经紧绷过度,“嘭——”他的子弹穿过小田切让,没有多余渲染,就那样直挺挺地倒下。
一直当旁观者的加濑亮更加陷入矛盾,当下应该求饶,还是掏出警员证阻止男人,他很慌乱。
墨镜摔到了地面上,栗山千明摸摸索索地找,找的并不是墨镜。
中年男人的后脑勺挡住她一半的脸,镜头摇动,那半边脸上缺了一只眼珠,眼珠,在惊愕的男人手上。
她没有说话,独一行泪沿面而下,神情倨傲。
从这一刻开始,影片正式进入三个失意人堕入地狱的里程。
再相遇・厕所 劫持犯打死的小田切让居然没死,这个消息就够神奇了,还居然能在一个厕所里再见到这个人。
加濑亮懵了。
对于小田切让提出的复仇游戏,他目瞪口呆。
游戏是这样的:证明你的身份,我们帮你复仇。
地点:肮脏得没地儿落脚的厕所间。
如果说加濑亮对于这个游戏的提议一直处于挣扎的状态的话,那么,绑架小孩的事件彻底让他默许的态度有了裂口。
母子抱头痛哭的一幕,让镜头里的复仇二人组相视一笑,连镜头外的我们也倍感温暖。
“世界需要想象力”的口号,在加濑亮的身上获得了成功的暗示作用。
他进入了游戏。
到底哪个是梅菲斯特 是的,第一人选自然非小田切让这个混混厕所工莫属。
他引诱事业无望的探员走上非法途径去伸张正义,而这正义也发生了变质。
他俩的复仇游戏导致了奋起反抗的乞丐手里,有真枪实弹。
他人的死亡并不是探员想要的结果,但对于小田切让而言,这是随机事件,父亲的跳楼身亡,让随机变为了必然。
小田切让的角色是中世纪正在转型的梅菲斯特,有了人性,更善于用语言来诱导人类。
而轮到栗山千明时,梅菲斯特的形象倒退回去,没有了矫饰的人皮面具,复仇的愿望赤裸裸地现于人前。
但她不具有独立作恶的力量,她,需要帮手,譬如复仇小组。
梅菲斯特附身在两人身上,不断跳跃行事,凝视着探员的深渊,到底拉他下水撸,抛上半空的爆炸项链,落在飞驰而过的火车羽绒上,轻飘飘地带走了最后一人的魔鬼影子。
影片没有用太过惨烈的语调叙述对社会的指摘。
在一步一步安排角色走向对社会的复仇——绝望——自我毁灭的结局中,我们看到,他其实是想用一种黑色幽默的东西来挽救确然的悲剧,譬如扮作绑架犯时,小田切让指示家暴母亲马不停蹄地各种并无卵用的东西的这种无厘头。
可以俯瞰城市的天台上,栗山千明试验爆炸药剂。
对楼的长椅躺着悠闲啃西瓜的胖娃。
栗山千明对着城市滴下了药剂,嗯,等一会儿,然而啥事儿都没有发生。
胖娃见此情状咯咯地笑出双下巴,撅起肥屁股挑衅。
她不服输地索性倒尽了药剂的全部,“轰隆——”爆炸成功。
她仰着脑袋对着胖娃得意洋洋。
狡黠的神情折射出耀眼的灵气。
那是影片中屈指可数的轻盈,仿若天堂的光。
看fight club是很久以前,还很小,当时没有看太懂,也没有什么深刻印象。
所以我没有自然而然把它俩联系起来。
日本人的思维还真是奇特,这样的调子除了岛国很难拍出来。
灰色调和反抗色彩,还有非常模糊的答案。
以及非常极致的变态。
不过岛国这种片子也实在已经不新鲜。
三个演员的演技都实在太好,挑不出来一点毛病。
印象很深的几个场景:小田切让抱着一大堆零食去看父亲,无比癫狂。
他站在破碎的窗户面前晃了眼,回头看了一眼父亲不离手的玩意儿。
小田切让把骨灰洒下去,整个城市在他眼里都变成了灰白色。
小田切让流着鼻血抱着加濑亮的头,手里挂着炸药。
“我是个没用的人。
救救我吧。
”“抱太紧的话。
会爆炸的。
”“我很想帮你。
”他们毁灭一切的方法,其实就是毁灭自己。
他们都是dreamer。
只是加濑亮慢了一拍。
很多人都说这是日版《搏击俱乐部》,有点画虎不似反类犬的感觉。
我很庆幸还没来得及看《fight club》,所以并没有不自觉地比较和排斥看完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迷茫,似乎是一个没讲完的故事或者说只呈现了问题并未表达观点。
导演告诉我们社会制度的阴暗,告诉我们报复并不能解决问题,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在我看来,理想与现实的分裂才是最明显的主题清洁工小田切让从一开始就以一个跳跃的形象出现,并始终充满了他所谓的“想像力”。
他带动警察加瀨亮去玩复仇游戏那部分非常有趣,几乎有了搞笑片的效果。
他们的理想世界就在那脏臭的厕所里,以恶制恶的过程不但刺激而且快乐。
这一段被处理地相当正面,并没有暴力、阴暗和变态,我想如果没有后来的失枪事件这会是个荒诞喜剧。
没想到形势突然急转直下,玩笑变成了犯罪,清洁工和药剂师的目的都是毁灭世界。
于是,真正的罪恶产生了,警察从理想坠落到现实,清洁工和药剂师成为报复世界的恐怖份子。
理想社会不存在,现实社会也无法改变,理想与现实的分裂不只困扰着三个主角,更困扰着导演。
他无法在理想与现实间找到平衡,所以我们看到了前半部分飞扬后半部分压抑结尾不知所措的一部电影。
理想与现实,一道实在难解的题。
《天堂失格》也有翻译是《天堂失败》,不过“失格”听起来好听点。
一部日本的片子,但看着看着让我想到了《Fight club》(搏击俱乐部),他们的中心思想真像,甚至有点怀疑是不是仿着《Fight club》做出来的。
但这个只是我的猜测,没有考究过不乱说。
而现在讨论的是《天堂失格》,在此就不多说《Fight club》了。
《天堂失格》讲的是人们生活在这个可悲的世界,却只忍气吞生,而男主人公们在厕所办了一个组织(两个人的组织),帮助委托他们的人们复仇。
而女主人公以一种小插曲的方式出现在电影里,而导演想向我们传达的意思就聚集在她的戏份里。
可是他们组织疯狂的行为最终出了人命,日本警察忙起来了。
3人的命运一人死亡,一个活着,一人独自做着她要毁灭一切的伟大计划。
(这样阐述一个电影真让我吃力,看来我的语文还得回小学再学习学习。
)我们也许看不惯一群人在纠缠一个女人而不敢上前搭救,也许看不惯那些做了坏事的人还在逍遥法外,也许看不惯家庭暴力而无从插手,也许看不惯这社会上的一切,可是我们什么都没做,即使在脑里无数次幻想着自己成了惩治这一切的英雄,可是现实里依然是什么都没做。
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多管闲事,安守本分就可以了。
因为害怕惹麻烦,害怕被牵连,因为我们都是那么胆小懦弱。
而男主人公们就像人们脑里的幻想,以一种真实的形态出现在生活中,帮做着我们幻想中的事情。
而这样的英雄是无名且得承受所有罪名的,这样的英雄一定是要牺牲的。
看过一张相片是一个乞丐往一个卖艺乞丐的碗里投币。
同是天下论落人,没人帮忙,就自己人帮自己人吧。
人间还是有温暖的,但看着真是觉得讽刺,一支剑就这样插进体内了。
而提这个是想说,电影里公车的劫匪没有对女主人公开枪,就是因为看到女主人公是一个没有一只眼睛的女孩,他想她一定受到很多不公,活得一定也很辛苦,活到现在一定比他还不容易。
而最后他将枪对着自己,结束了生命。
而片中也有一个乞丐。
一群孩子,男的女的,在向那个老乞丐扔垃圾。
孩子本来是那么天真无邪的,导演却用孩子来扮演这个坏人的角色,他是不是想说,人如果软弱,连最没杀伤力的人也能欺负他?
还有一个镜头是男主人公到警局还枪。
他对着房间随意用完了子弹,并无伤人之意,而房间里几十个警察,身强力壮的男人啊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没有一个人敢站起来,所有人都躲在了桌子底下。
而当他把子弹用完放在桌子上之后,那些警察却像英雄一样勇敢地扑到他的身上。
一个词——欺善怕恶。
太可笑了,可是,这就是我们生存着的世界呀“那时我发现我过的是狗屎人生,而我死过一次了,我不想再过狗屎一样的人生了!
”那个男人喊到。
是啊,他不想继续沉默,所以他做了别人幻想的事情。
而他父亲在他面前死亡了,他的人生仿佛失去了支撑点,生命变得不再重要。
连一直与他战斗的朋友也放弃了战斗,没有人支持的努力,是很辛苦的。
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的世界,更让他没有了生存的意义,最后他用女主人公制作的炸弹自杀了。
另一个男人受到了刺激,走在桥边一直抛着炸弹玩,想死却还不敢死。
缩在边上那小小的槽里悲吼,就像我们,世界那么大,可我们连伤心也只能躲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仿佛说我们就是这样生存的,在狭小的细缝里。
最后他决定死,(上图就是他在扔炸弹的画面了)他粗住脖子等待爆炸的那一刻,紧闭着眼睛还是那么地害怕。
可是这时导演让人开了辆小货车从他身边经过,车上载着一桶羽毛,炸弹掉在羽毛里被运走了,没有爆炸。
这男人傻了,看着小车离开的方向笑。
既然上帝让你不死,你就给点面子上帝,给点希望自己,再试着活一次吧!
影片到这就结束了,一个男人在里面唱起歌来,翻译是这样的:“即便是朦胧的远方,也让它开遍鲜花吧。
”人活着,也是应该乐观点的。
(本来写好了,按错键,什么都没了,哭死我了,又得从新写一遍。
)
发狂的失意警察,一辆被挟持的公共汽车,外加三个奇怪的乘客:颠丧的年轻的厕所清洁工,碌碌无为受人排挤的小警员,带着一只假眼的孤独药剂师栗山千明;一场混乱的游戏,劫车警察自杀,年轻人中枪,另外两个人呆滞,最后,大难不死的他们3个要报复世界,世界却毫不手软的惩罚了他们,他们的行为,只是扔进屎坑的石块,只发出一声闷响而已...只是我发现我对被世界遗弃的人总是产生莫名的好感
这种题材颓废的片子就算有亮叔让叔和李相日导演也没法喜欢
非常非常一般 甚至有点莫名其妙
有亮点但整体无力
我就好这口
演员比内容还重要了,小田切让独角戏,加濑亮样子真的很衰
一般般 看的我犯困,2星给让君1星给栗山
冲小田切让来,却只有通片的压抑和漠然。“不喜欢的人终于看完,可以去干自己的事了;而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则尽管继续活动兴奋的神经,思考下去。”我绝对属于前者。现实没有天堂,而且更失格,但我依然愿意相信明天会更好!极度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是也~
栗山千明
喜欢片尾曲!!!!!!!!!
生活的凌辱。你戰勝不了生活,你也就失去了上天堂的資格。
有点意思。都市暴笑疯狂革命。
有多压抑有多想复仇。这个世界不善良。
有一瞬间我以为你们在一起了(我到底看了神马!!///
把世界漂白
看了一半了的时候还是不明白这个电影是在讲什么www 只好继续看到最后,结果更加稀里糊涂……内心塞满负属性的三人(小学生委托那段还真的极富有想象力呢……
消灭一切,就是消灭自己.
阵容强大,然而看头也只有前半小时而已
另一种搏击俱乐部。
最后 想死没死成。。。
有点狗血,想死就干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