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有人说剧情低龄,救命,所以CCTV8想宣传的“兼相爱”你懂了吗?
整部剧都在贯穿墨家的思想,而有些人只把眼睛聚焦在低端的笑点上,你配看“高龄”电视剧???
我认为这部剧老少皆宜,而且后面有在升华,比如人在各种事情上应该如何处理?
人与人之间应该秉持怎样的相处态度?
这整部剧从一开头都在讲述墨家的大爱无疆,笑点有时候是低龄了一点,但是你永远看不到这些高级的东西吗?
你就是为了看电视剧而看电视剧,你又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启示,给你看高龄?
现在没有网友,估计你都看不懂高龄电视剧,呸
“低龄”,这样一部充满社会正能量的神话竟然说成很“低龄”!
“兼相爱,交相利”传达的墨家思想你们懂吗?
虽然我平常比较喜欢看历史权谋剧,但这部神话剧却令我耳目一新,看了几遍依然言犹未尽。
这部剧所表现的内容挺丰富多彩的,其中夹杂着历史文化,儒墨两种哲学思想的碰撞,爱情观,思想教育,旅游宣传等多方面内容,这是其他神话剧所不能比的,有的影视剧看了几十集都不知道讲的啥,而这部剧除了剧情搞笑但却令人感动。
对汉代的历史社会文化,细节大致还是做的都还不错,汉武帝,卫青,霍去病,东方朔等重要历史人物描写也基本符合历史,汉武帝的霸气外露,卫青的谨慎细心,霍去病的年轻气盛,东方朔的幽默风趣,处理的非常到位,丝毫没有随意编排的感觉,历史与神话的完美结合真的比较少见。
这部剧处处体现墨家的思想,如墨者非乐对追杀他的朝廷官兵只是打倒在地,不伤性命,甚至施以援手,答应别人的事说到做到,这体现墨家的“兼爱”思想,你可能觉得这男主太玛丽苏了,不过这就是墨者风格,一点都不觉得违和,但是对叛徒化方从来不心慈手软,说杀就杀,为了维护正义,对天庭伤害凡间敢于直面对抗,因此也爆发了两次天人大战,天庭丝毫不占上风(信仰的能量),这体现墨家的“非攻”的一面,反对入侵战争,维护天道正义。
王母娘娘为之恐惧,为了除掉男主非乐,铲除仙女湖,不惜向自己的女儿下最恶毒的诅咒。
他与小七的婚礼也很简单,一个花冠,没有婚服,请白鹭仙子作证婚人,仙女湖作高堂成亲,一切从简,两人就过起简单而幸福的生活,他虽然拥有墨家雄厚的财富,却依然过着最清贫的生活,为了就是行侠仗义,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体现墨家“尚简”的思想。
还有点表现汉武帝时期因为战争频繁,结果造成城中几乎没有青年男性的社会现状,一个男子被几十个女子竞相追逐的境地,其中过程十分滑稽搞笑,却也真实反映战争对人民的伤害,毕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最后女主小七深受男主非乐的影响,逐渐接受墨家思想,在新余推行墨家的主张,赢得百姓的拥护,为了结束天人大战解救百姓,毫不犹豫的以自杀来制止这场无尽的杀戮,还是体现了墨家“非攻”和“兼爱”的思想。
男主非乐还有其他优点,卫青事件他对朝政争权夺利看的清清楚楚,通过三公主为卫青出谋划策,卫青得以转危为安,可以看出论权谋他也一点都不输别人。
最后男主非乐与七仙女的始终如一的爱情故事又虐又令人动容,这部剧也让我开始对墨家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七挺漂亮的,但太闹太黏,除了“天真快乐”没什么可取的嘛!
而“天真快乐”得有点刻意,看着显得有点傻。
主要是剧中很多地方有点难以理解:仙女湖扣下小七7天,要挟玉帝来见她,后来,非乐骑着白鹭花了3天时间,找到了老三去告知天庭,老三到天庭的时候已经到了第5天了,非乐回来后与小七成亲,又建了那么大的房子,还没到7天期限,那他建房子到底花了多长时间呢?
还种出了两个月才能长出的黄瓜,又录了那么一车子墨家典籍,他的工作效率怎“神奇”二字了得,而且到七天之期了,他还要外出一月左右?
他不关心期限一到会发生什么吗?
难道这个七天,是天上的七天(人间的七年)?!
再者,神仙是有法力的,还要借助衣服来飞天吗?
小七和老三吃成百上千斤的食物,肚子撑那么大,衣服还能穿不会撑破的吗?那么大的石山都弄得飞起来,吃那么点东西,就动不了啦?
坐牢的时候自己会逃不出来吗?
凳子精变成卫青,老三都认不出来的,他们可是天界公主呃!
人家白素贞都认得出蜈蚣精和蛤蟆精的。
神话嘛,怎么编都可以,但小七点人成金,漆雕烈那么大个头,变成了金子的话,(按1立方米的黄金为19.32*10^6克=19320千克=19.32吨===38640斤,那个金人得多重呢?
)怎么才六个衙役就抬得动吗?
难道古代的金子跟现代的金子密度不同?
1、关于墨家墨家所崇尚的“兼相爱,交相利”,宣扬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爱,目的是建立一个和谐温馨的社会,似乎并无不妥。
但是刘彻为什么一定要消灭墨家?
为什么不能容忍墨家有丝毫复兴的迹象?
哪怕非乐曾经救过他,哪怕他十分清楚非乐的为人。
因为归根结底,墨家的理念隐含强烈的政治诉求,而“爱”作为墨家理念的核心,同时也就是支撑政治诉求的力量源泉。
刘彻刚刚找到了最适合的治国理念——儒家思想。
这种经过改造的思想,强调秩序、尊卑、忠孝等,最大限度的迎合了教化民众、收揽人心,从而巩固帝国统治的需要。
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他十分清楚,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只信奉一种思想,那么就不会有人琢磨那么多“为什么”,比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就会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而墨家,一旦有机会和能力,就会对人们的思想和现存的秩序进行颠覆性的重构。
所以他不能容忍墨家的存在。
他不会忘记,战国时代的墨家就与儒家并称“当世之显学”,有众多的信奉者、追随者和殉道者。
墨家的可怕不在于器械之精,守城之固,而在于它“蛊惑人心”的力量。
不管非乐或其他墨家领导人是否愿意,只要有合适的时机,它就会试图夺取政权,从而推行自己的那一套治国理念。
这才是它真正可怕的地方。
这就是必须要消灭它的理由。
有人会说,虽然古代中国一直是儒家思想主导,但儒、佛、道三家长期并存,或者古代中国表面崇儒,实际上“外儒内法”。
既然其他思想可以存在,因此墨家也并非不可容忍。
事实上,儒佛道之所以能够并存,是因为释家和道家放弃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诉求,而向儒家的地位表示臣服,佛、道不约而同的讲求避世,前者追求看破、顿悟,后者则追求得道成仙。
这种有意无意的回避,既满足了帝国统治的底线,同时也是对“教化民众”的加固;而法家则弥补了儒家“教化有余、威权不足”的缺点,成为了儒家的好搭档。
而墨家,由于其导向一种伊甸园般的人间乐土,吸引和聚集了一大批能人异士,战国时代多元权力中心之间的冲突和制衡,为墨家提供了生存和繁荣的土壤,使墨家不仅在思想体系上不断发展完善,而且在政治实力上也变得举足轻重,成为各诸侯国拉拢的对象。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至汉武帝时期,墨家的思想体系已经根深蒂固,与帝国所信奉的儒家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墨家思想的无限制传播,不但会导致民众对儒家体系的信仰危机,从而可能导致儒家体系的崩溃;更有可能被野心家所利用,成为既有政权的现实威胁,比如东汉的太平道、元末的明教、清末的拜上帝教,他们当初对伊甸园般人间乐土的向往和追求,与墨家并无二致,却最终与世俗政权走向尖锐的对立和冲突。
这样我们就不难明白,当小七用墨家理念把新余治理成人间乐土,而几乎对刘彻要脱口而出时,东方朔为何阻止了她?
东方朔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他十分明白,墨家的治国理念始终是刘彻心中的禁忌。
2、关于爱之大义如前所述,墨家从其诞生到兴旺,自然而然的与现实政治有密切联系。
墨家之爱,无论其如何大义、如何无私、如何包容,归根到底是一种政治诉求,或不自觉的会导向政治诉求。
对墨家而言,“爱”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也就是说,在达到目的之前,它始终是一种手段。
当然,真正的墨者不会看到这一点。
这就是剧中非乐的思想、品格的背景和渊源。
剧情一开始,非乐便是墨家“大爱”思想的践行者,在最纯粹“大爱”的要求下,无论是“墨者之剑不杀无罪之人”,还是毫不迟疑的救助墨家大敌刘彻,都是任何一个合格的墨者都会去做的。
如此看来,墨家的大爱思想,既高尚又幼稚,既是招揽人心的无上法宝,也是自我毁灭的定时炸弹。
因为在面对自身存亡和理想社会存亡的抉择时,它会选择后者,这就注定了它不可避免的悲剧。
这点太行四剑士从墨家的武学上看到了,“墨家剑法虽然精妙,但其剑魂却有荒谬之处……一种没有杀伤力的剑法,是不可怕的”。
非乐是一个真正的、纯粹的墨者。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爱不是世俗的、人性的爱。
他苛求自己、压抑自己甚至虐待自己,从根本上是对墨家“大爱”的坚守。
他不愿偏离自己的信仰,在与小七一年的相处中,向对爱知之甚少的妻子所传递的,也一直是这种“大爱”;小七投胎转世后,他与小七相见不能相知、相处不能相守、相思不能相恋;小七移情别恋时,他又选择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只要自己所爱的人快乐幸福。
但是,这种超凡脱俗的“大爱”是对人性的无限拔高,也最终是对人性的悖逆。
而爱,只能是人性深处荡起的涟漪,是人性深处的光辉,是对人性的自我发现和实现。
非乐的爱,长期游离于人性之外,既彰显了他人格的可贵,也注定了他命运的可悲。
长大后的初次见面,最动人肺腑的不是非乐和小七的忘情拥抱,不是一幕幕回忆画面的交相成替,也不是非乐内心煎熬无法遏制的眼泪,而是作为旁观者的三公主的含泪独白,“他太可怜了,你不会知道,他有多可怜、多痛苦”。
三公主痴恋卫青十七年,她的爱是纯粹的爱、自我的爱、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爱。
此时她深切的体会到一种震彻心灵的酸痛,为了“大爱”,非乐正在付出多大的代价,承受多大的苦楚。
在“大爱”面前,非乐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和内心,他以为自己的牺牲是对的、应该的、值得的。
当仙女湖告诉他,“如果我是小七,宁愿再被打下凡间一次,也要得到原本属于我的爱”。
他才渐渐开始醒悟,终于在第38集,他认识到自己其实何曾懂过爱,“墨家的老祖宗,把爱做为墨家的核心,只可惜我作为一个墨者,我到现在都不知道爱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到这里,他才算完成了对自我的反思和重新认知,才挣脱了“大爱”的枷锁,实现了对人性之爱的自我救赎。
3、关于本剧的主题关于本剧的主题及观众最纠结的虐恋,先来看看发行人马千测的官方态度:“人间出生成长的陈初七和仙女小七,在主创团队策划编导过程中,一直界定为有联系的两个剧中人物,陈初七带着之前仙女小七的些许习惯,但是没有完整的仙女记忆,她只是朦胧中直觉里知道非乐和自己很亲,作为凡人的她有全新的爱恨喜怒,非乐是这一切的知察者,亲历者,他的爱之大义是不能因己而让心中的姑娘受伤害.这一点观众若是看透看懂看深刻了,也会对非乐这个人物及全剧关于人生的表达,产生升华式的理解。
”在这里,剧组强调的仍然是非乐的“爱之大义”,诚然,“爱之大义”可歌可泣,同时也是可悲可叹的。
故事一开始,小七是无忧无虑的仙,非乐是追求大爱的人,偶然的邂逅和结合,小七在“人”的道路上越走越真,投胎转世后也不曾改变;非乐在短暂的幸福破碎后,却沿着墨家的“大爱”之道,从“人”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这样下去,他们的选择将再也不会有交集,这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仙女湖之“墨仙”,这里的“墨仙”究竟该如何理解呢?
是墨者与仙女的浪漫爱情?
还是墨者通过对“大爱”的坚守,从凡俗的墨者变成了超凡的墨仙?
抑或是天真无知的转世仙女经过墨家大爱的洗礼,为挽救万千生命毅然自尽,羽化登仙?
小时候看白蛇传,看到许仙白娘子最后都得道成仙,觉得是完美的结局。
现在看来,这其实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成仙是他们的愿望吗?
成仙后他们会幸福的在一起吗?
他们要的是相守相爱、生死相许,而成仙是什么?
成仙是禁锢,是舍弃,只是对命运抗争失败的归宿,是对宿命和规则的屈服。
同样,“墨仙”的含义呢?
我宁愿相信它只是简单的墨者与仙女之间的浪漫爱情。
墨家所传承给非乐的大爱思想,时而彰显着责任,时而蕴含着包容,时而又诠释着牺牲,却唯独压抑着内心最真实的渴望。
他想带给妻子最深厚的爱,却在“大爱”的漩涡中迷失。
仙女湖的主题应该是对人性的追问、实现和救赎,对爱的解读,卸去大义的枷锁,追寻爱的本源和本真。
而恰恰不是对“爱之大义”的颂扬,并非“爱之大义”不可取,而是缺少人性光辉的、超凡脱俗的大爱,注定是残缺不全的。
(不限转载)
曾经一度沉迷于此剧,当时觉得还挺好看,后来再刷的时候就没看完,总之,可以看看。
当时一刷看完,啥也没记住,就记得了大姐哗哗的眼泪,当时觉得,太尼玛神奇了吧,这部剧看下来最喜欢的不是非乐和小七这对cp,而是三姐和卫青。
虽然有点扯。
小七不知道是不是人设问题,有时候感觉傻乎乎的,那样闹别人,换谁谁都烦
看完这部剧后,我哭的稀里哗啦,虽然最后的大结局是个所谓的圆满,可是我的心里却充满了遗憾,又或者,我在这部剧里看到的最多的就是遗憾。
这个遗憾既有卫青和三公主,也有白鹭仙子,还有那么一点点仙女湖和玉帝陛下,可是最多的还是非乐和小七。
剧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非乐,也许他没有霍去病那样鲜衣怒马,少年英气,或许他没有卫青那样雄才伟略,指点江山,可是他吸引我们的,是一种震彻心灵的深沉。
深沉这个词,上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还是艾青的那首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个词从来不是说出来的,因为爱,所以深沉。
他对天下苍生的爱是深沉的,所以他可以那样深重的背负墨家的血仇,而去救毁灭墨家的皇帝,因为苍生无辜。
同样,他对小七的爱谁又能说不深沉?
剧里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很深刻。
仙女湖对小七说:“这个花环是用爱编成的,充满着爱的芬芳,你好好留着吧。
”小七懵懂的问:“是么?
我怎么没有闻到呀?
”仙女湖言:“因为他的爱藏得太深”彼时郎情妾意,小七欢喜却又轻浮地言道:“不是,他已经跟我说了,他是爱我的!
”仙女湖历经多少沧海岁月,竟看的最是分明,“可是他还留了一些,你没有看到。
”意味深长,一语中的。
是,他爱她,当她懵懂天真的问既然兼爱,爱不爱她?
他顺着她说,我爱你。
看似轻描淡写,顺水推舟,可是他这一声叹息里,包含了多少她没有听到,也没有看到?
他的爱,这样这样深,深的可以藏起而不叫她为难,他的爱,这样这样沉,沉得把一切痛苦都自己背负。
我敬佩他。
他等她等了整整二十个寒暑春秋,什么样的思之如狂,什么样的望眼欲穿,他的青春一分一秒的流走,整整二十个年头,从当年的意气风发少年游侠等到如今年华渐去眉目苍苍。
可是因为这爱太深太沉,他责怪自己让小七偏离了仙女的命运,而受这些波折磨难,于是他宁可让这一切回到原点,等了二十年后也不见她,不打扰她,不让她再为自己所误,即使自己痛彻骨髓千疮百孔。
可是,可悲又可笑,她爱上了别人,她竟然爱上了别人,那是个鲜衣怒马的英雄儿郎啊,那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
怎么不叫他自惭形秽,黯然神伤?
他也曾年少有为,纵意江湖,那时的他们郎才女貌,情投意合,他一点一点教她什么是仁义,什么是节俭,什么是道理,他一滴一滴教她怎么做一个人,怎么做一个妻子,怎么触摸幸福。
她常常赖在他的背上不肯下来,她抱怨才一天就成老婆了,他笑言你永远是我的新娘。
可是在无限的等待里,他已经成了这样沧桑的样子,怎么配得上,怎么配得上她的年轻貌美,娇嗔怒骂。
谁能料得,后来的后来,磐石无转移,却蒲苇韧如丝,她那么那么轻易地爱上了别人。
我完全想象不到,他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爱看着曾经的她跟别人郎情妾意,幸福欢喜,他既不怒吼也不曾言语,只是沉默,沉默的看着她为别人喜为别人怒为别人哀为别人乐。
其实,只要她欢喜。
只要她欢喜就够了。
他是这样想的吧?
所以,他可以怀着无限的回忆去盖小七跟别人的新房,他始终瞒着她而不叫她有一丝不安愧疚。
如果一份爱,到了这样的地步,那我们是不是已经可以称之为深沉?
我忍不住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要叫小七爱上霍去病呢?
他们之间,为什么要生生多出那样一个霍去病呢?
就因为她转世初时他为了自以为是的弥补去拒绝了她的亲近?
所以她就毫无障碍的爱上霍去病了?
不是说霍去病不够好,不是说霍去病不够爱,只是我接受不了在爱情里的三心两意。
多么可笑,小七,你到底爱他有多深啊。
他爱你,不但是心,不但是生命,更是全部的灵魂。
可是小七,当你是仙女的时候,你爱他,我们都看到了,你惆怅而欢喜,生气又幸福,可是后来你怎么能把这些都给了别人呢?
如果你也是用灵魂去爱他,那么不论世事如何变迁,遗忘或者转世,挫折或者痛苦,你真爱的只能是那一个同你圆满的另一半灵魂啊。
因为,如果爱,不论记不记得,不论前世今生,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你我相爱,即是灵魂相吸,命中注定,我是你的唯一。
即使后来他跟小七有了一世姻缘,那份曾经无瑕的感情可还如初?
也许仍然真挚,却不再坦然。
可是我又想,也许编剧想要告诉我们:珍惜该珍惜的,不要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去拒绝自己所爱的人,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也许因为一个疏忽,缘分就会那么轻易地错过了,你的他(她)并不是恒常都在。
这部剧是我近两年来看的古装剧中最喜欢的一部,因为它里面有一种对“深情”诠释,恰恰是我最最欣赏的。
很多剧里都没有那么贴切的为什么。
当小七和非乐初识的时候,是那样让我喜欢,单纯稚拙的小七,稳重深沉的非乐,简直是这样的绝配,哦,我就是要这样赖着你,一生一世,你能奈何?
抱抱我,吻吻我,我初识爱情的滋味,它哪里是毒药,分明是叫我沉醉的美酒。
我不懂得那样多的事情,你不能对我发脾气,要一样一样耐心的教我。
我喜欢你的背,你要一辈子像这样背着我,不许抛下我。
我不是人,又何必言而有信,只要赖着你,只要你我欢喜。
常常想,如果所有时光停止在小七和非乐成亲后的那些日子里,有多么好。
现世安然,岁月静好,不过如是。
只是,相爱,是那么艰难。
简直是举步维艰,现在的我们,又怎么能够想得到以后呢?
非乐从不曾后悔过与小七相遇,就像席慕容的那首诗:假如我来世上一遭只为与你相聚一次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和悲凄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然后再缓缓地老去我在想,小七到底爱得是谁呢?
想来想去,我觉得,她最爱的,还是她的不高兴。
前世种种必然难以抹杀,那些言语感觉,总是植根在她灵魂的最深处,即使千百回转世仍旧如初,遗失的只是记忆罢了,可是人即使遗失记忆也还是一个有灵魂的人,因为灵魂无法遗失,爱情也无法遗失。
只是她爱的没有非乐那样深沉,那样坚定,所以转世后,几乎是必然的,她会有爱情上的摇摆和迷惑。
她与霍去病欢喜的在一起,她享受做一个人的快乐,她不愿意成为一个神仙,那份欢喜掩盖了许多东西,让她忽略了许多内心深处的悲伤。
可能还有一点儿倔强的叛逆,为什么他们都说要成全我和非乐,我偏偏要喜欢霍去病,偏偏要嫁给他!
爱一个人这样容易,容易的想爱就能去爱了爱一个人这样艰难,艰难地有那么多的波折和磨难当小七成为仙子,恢复了前世的记忆,当灵魂深处的那些隐藏的东西渐渐觉醒,她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呢?
也许我们应当看到,她放弃了回到天上做一个神仙,同哪吒的相见,而留在了凡间,只是做他一个人的新娘。
朝朝暮暮,暮暮朝朝。
她想要的幸福,也只是这样罢。
我们再想的深远一些,当这一世凡人的生命终结,她回到了天上,是去同哪吒欢喜的相见,还是拨开天上寂寞的彩霞,用目光去追逐那一个生生世世在凡间漂流辗转的身影?
哦,说到这里,我希望后世里东汉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是真的。
隔了许久再一次重温,最打动我的依旧是非乐和小七两世的爱恋,守护两世的非乐相比因为种种原因不敢承认喜欢三公主的卫青,非乐的爱太让人心疼,所以小七是幸福的,即使三公主等了卫青那么多年,终究还是没有结果。
非乐自始至终一直在守护着小七,第一世教她成长,第二世看她长大,陪她面对一切,因为非乐,她从一个整日无忧无虑的七公主逐渐成为会替别人考虑的嫁非乐为妻的小七再到第二世的最后肯牺牲自己去救黎民百姓的凡人陈初七。
他们之间从来没有误会,有的只是彼此的信任与依恋。
初中第一次看,只记得小七不高兴前面很甜,最近疫情期间,又再次拿出来完整的看了一遍,现在久久都不能忘怀小七和非乐!
剧中我最受不了的是霍去病,一个跟师娘一模一样的女子,而且他也清楚,非乐有多爱小七,然后还跟转世后的小七在一起了?
第一世非乐教小七学会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陪她面对一切,甚至小七做错了,非乐都是很耐心的教小七改正,自始至终宠着她。
再看霍去病,一路看下来只觉得他的爱很表面化,就只会说些好听的,前面在公堂上还让转世后小七认错,让她流泪,可明明小七什么也没做错,当了那么多年七老爷,惩治恶人,帮了那么多人,这时候如果换成是非乐,纵然小七真的错了,他也一定不会责罚小七,更不要说小七没有做错什么!
个人觉得霍去病和哪吒这两个角色让我觉得就是多余的,没必要写,真的!
这部剧虐恋的不需要任何误会就可以演绎的淋漓尽致,真的很难得!
最后再次感谢编剧和演员,小七不高兴你们一定要幸福快乐啊!
其实也很期待这部剧的。
本人比较喜欢神话古装爱情类电视剧。
看完第一集,我实在提不起看下去的欲望了,特别是那熊孩子站在那个谁的坟上的时候,我真想一脚给它踹回去。
于是我跨时代的蹿到了最后一集,我那钛合金眼啊!
我就不吐槽别的了,当我看到哪咤出来的时候,我真想掐死那编剧。
哪咤你出来就出来了。
你咋把霍去病也整出来了。
整出来iu整出来了,你咋把他俩整成一个人了。
合体了?
小时候跳台到央8的时候看的吧,觉得挺好看的,我一直以为是七仙女的故事呢,没想到居然是取材于《搜神记》中的毛衣女下凡的故事。
但是感觉故事情节和七仙女差不多啦,就是仙女下凡嫁给凡人然后经历各种波折。
但是这个女主真的长的很好看!
笑起来特别治愈,演技也很好,男主演技更不用说了,就是我不怎么吃他的颜哈哈。
不过这个剧服道化做的还可以啊,很仙很好看!
女主哭戏也很好看的!
故事环境和其他七仙女完全不一样!
这个小七还能投胎成凡人,凡人那段真的很有意思!
可以去看!
画面挺喜欢的,干净清爽又朴实。
非乐深沉内敛诠释得不错不是常见的白面先生,剧情节奏本来还行,前一半挺精彩的,可是小七投身凡人七老爷前后剧情疲软,再到最后那场要牺牲大战才有点回力。
(小七好傻好憨哦(ー_ー)!!)歌曲和音乐才是最能诠释好这段感情的部分《跟你一辈子》,真是荡气回肠深情炽热。
墨家部分结合以前秦时明月让人对墨家有些好奇。
哦那里面秦始皇好无语哟(不过就图一乐)
还要不要脸的啊
那个眼泪特效,确定不是为了搞笑?
不好看,仙女简直是个傻子,连人是什么都不知道,还能吃,把肚子吃那么大,简直是在侮辱仙女这个东西,严重影响我对仙女的形象,衣服都是白的,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特效也很菜
补
女主角贡米有翻版张柏芝的之称,这是她的处女作,她的表现如何呢?我们一起期待吧。喜欢看这部电视剧的朋友可以去 http://www.buqu.cc/haokandedianshiju/8866/ 这里看
cctv8在播 我觉得实在是太幼稚了 这是给什么年龄段的人看的阿!
感觉还行
我还想大结局说天人大战都没人负伤啥的,结果一打凡间角色都要全没了…
我觉得超级好看!为什么评分这么低!不科学!
狗血,雷人,脑残剧
男主十项全能种田造屋无所不能,就是太惨了,女主中途和别人卿卿我我有点不太喜欢,也太多吻戏了吧
后半部分剧情有点崩,还是前半部分好看
节奏有些慢。。。
也是挺老虐一剧 初中看的 感觉仙女人物设定挺奇怪 二姐比大姐像老大 大姐像个小孩似的 仙女还有三胞胎……大姐演员一看年龄段跟其他仙女就不像一个年龄段的啊😓感觉林妙可在里边太可爱了!仙女湖跟我找了n年的动画电影《浪漫山巅》剧情可太像了,导致我以为《浪漫山巅》就是七仙女的故事其实是朝鲜的金刚山八仙女故事……(笑死朝鲜这神话故事不也是牛郎织女 七仙女董永故事的结合吗)
现在看过去的仙侠剧,编剧真的赞,演技也都很不错。
意外的觉得还不错 特别是大姐的人设 简直无敌了
感觉这剧精彩的都是配角,男女主没啥看头,两条鱼精真是搞笑担当,大仙女又笨又爱哭,二仙女唯一智力担当,三仙女胆小但武力值max和卫青也好嗑,456暴躁姐妹花,七仙女小孩思想大人身躯跟男主像是父女样,还是和霍去病合得来,小时候追可爱长大了可笑,东方朔出场不多但可是个阴阳主儿没少阴阳皇上和那奸臣,卫青真是帅啊就是有点太墨守成规了,霍去病忠肝义胆能动手的绝不多bb,还好后面变成了哪吒,凳子没心之前还是个憨憨,有心之后坏死了。
记住名场面了,不过画面有点暗,灰扑扑的
脑残少女奇遇记
看了几集,挺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