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40分钟就可以讲完的故事,非要拍120多分钟,正像做拉面,一点面可以拉得好长好长,这真不像德国人做事的风格。
老兵对被保护证人的超乎寻常的关心和爱不知从何而来,如果是他的女儿那另当别论,用职业道德来解释真的过于牵强。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死板的德国人设计矛盾冲突和讲故事的能力值得怀疑,连枪战都是那样的中规中矩、乏善可陈,我真得不知道枪战时拉着裤腰带、亦步亦趋是为了什么,这样的剧本放在好莱坞是难以找到投资者的,能造出世界级名车的德国人是拍不出世界级的好电影的,不仅当下,而且未来也必然是这样的。
《孤胆保镖》是一部活在20年前的动作片。
一个死硬的退休特工,为了保护一个证人,不惜与黑白两道翻脸,在双重夹击中屡屡死里逃生,最后完美守住了正义……除了将杀手的角色换成警察,以及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整个故事完全照搬1994年经典动作片《这个杀手不太冷》。
甚至连动作场面的设置都如此不思进取,必然有一场入室暗杀的突围戏,必然有一场公路遭遇临检的逃亡戏,必然有一场让爱人先走的煽情戏……抄袭不是问题,《敢死队》系列同样在重复无数电影里用了无数次的段子,但因为硬汉阵容以及认真诚意地复刻80年代火爆猛烈的动作枪战场面,而让这套过时的电影有一种庄严的复古感。
相比之下,《孤胆保镖》借了一个经典的壳,却无法在精神上齐头并进,最后,让这个号称德国版《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电影,成为了一出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笑话。
节奏是决定一部动作片成败的指标,大多数动作片不好看的原因在于不懂九浅一深,学不会先紧致有序地铺垫,再给予致命一击,绝大多数时候,这些平庸的动作片要不就像个处男一样闷头猛冲,呼呼呼几下就缴械投降,要不就像个五十岁的老男人一样,慢悠悠的摩擦预热,但关键时候总硬不起来。
而《孤胆保镖》的病灶,正是后者,婆婆妈妈的叙事彻底拖垮了影片的节奏和观众的耐心。
保镖与证人之间冗长而催眠的文戏是影片致命伤。
当他们挨在一起说话时,Sir总有一种深深的便秘感。
他们的对话对剧情推进毫无帮助,甚至损害了角色的形象,“杀第一个人你会害怕,但杀多了你会习惯。
”“濒临死亡的瞬间,你的过去会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在你眼前重现”,这种矫情而毫无营养台词,实在难以匹配主演刚毅的外形,也损害了人物身上本该具备的冷酷。
以前辈《这个杀手不太冷》为例,里昂就从来不为自己行为解释,他甚至刻意将自己情感封闭,时而天真时而邪恶,一边残酷一边温柔,这种不可捉摸的神秘感,才是角色真正迷人的地方。
说白了,这就是一部明星主导而最终导致失控的电影,蒂尔·施威格既是主演,也是导演,过度膨胀的权利让这位德国阿汤哥完全将创作热情放在自己和女人身上,忘记了故事与观众,镜头要不就像个花痴的眼镜一样,对准他女儿脸盆一样的大脸和粗壮的身材,要不就不厌其烦地重复他持枪击敌,以一敌百的帅样……慢镜头与特写多到令人反感,Sir在看片时就一腔怒火:到底眼瞎到什么程度,才会找这么一个要相貌没相貌,要演技没演技的面瘫苦瓜少女担此重任,后来网上一查,果然,上面有人。
就像威尔·史密斯为了捧红他的儿子,烧光索尼一亿多美金整出一部年度最烂片《重返地球》,蒂尔·施威格虽然没有能力自己写剧本,但还是有办法携手女儿,将一部可能平庸的动作片糟蹋成一场失败的家庭表演秀,这些惨痛的经验告诉我们,爱自己的子女有一百种方式,但提携他(她)一起出镜拍电影,可能是最不明智的一种选择。
这是一个告诉你花15000欧住酒店很可能会莫名吃官司倒莫名八辈子霉的黑色喜剧,酒店小男生情窦初开没有抵抗力,小女生借此要求进入小男生工作酒店里价值15000欧一晚的总统套房,顿时小女生变身小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个看那个摸啊,看到桌上人租客一带了屏保密码的水果电脑,一下抱入怀中,那个喜形于色啊,然后害羞说了句没事我可以黑进去。
租客回房,这对小情人大惊失色躲入衣帽间,紧张气氛下酒店小男生说,不要闹了快把东西还给人家吧,再还电脑时被租客当小偷当场用枪放倒,此乃片头。
后续故事15000欧租客先生忙着摆脱麻烦,小女生也很是气愤,人家不就是未经允许进你房间了嘛,不就是偷你电脑了嘛,不就是你放倒我小男朋友我为求自保说你丫就是故意杀人嘛,干嘛要对人家穷追猛打嘛,讨厌,真委屈。
期间由于这件事为保护这个小姑娘互相被放倒工作人员不计其数,男保镖,好像就小姑娘演员他爸,这个命中率也是开了自动导航无敌外挂了,很欢乐。
我只是觉得这个片名起的很诡异,为什么要翻成守护天使,充其量是守护扫把星。
看点:1.鲁迪那部分挺值得一看,战友情深,为朋友两肋插刀,都得小女孩一乐一乐的,可惜挂了;2.男主确实厉害,符合军人形象,离硬汉还有点差距,也许就是因为他是军人,所以把责任当使命,也可能是被小女孩打动,总之符合影片宣扬的主旋律;3.女主身世可怜,经历凄惨,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所以显得特别忧郁,特别没有安全感,但凡有人对他好,他就会紧紧的抓住,想救命稻草一样。
《孤胆保镖》。
蒂尔·施威格导演、主演作品,5分。
我私下里认为,所有的保镖动作片,可以有慢镜头表现动作的细节,但所有的动作一定要干脆,不然不如去跳舞。
作为证人保镖,很显然一开始无论是警方还是蒂尔·施威格饰演的麦克斯,都低估了对方,竟然在门外没有一点点防备,尤其是那个和妻子通电话被爆头的同事,看起来简直是个脓包。
这就给故事奠定了基本逻辑,那就是麦克斯必将带着证人走上逃亡之路。
而证人需要胰岛素既是故事的亮点,也是逃亡的死穴。
逃亡的路上,才知道财阀一方战斗力太弱。
几次围猎,竟然都失败,逻辑漏洞百出。
这一类型的动作片,要么拍成早年好莱坞爱情大片《保镖》,要么拍成韩语片《孤胆特工》,前者胜在屌丝逆袭的情感,后者胜在犀利的动作细腻的感情。
不如跳舞。
大叔与萝莉是能够产生很多奇妙化学反应的组合,这部片子也借用了这个经典模式。
费舍尔在片中饰演的保镖奉命保护证人妮娜,后者亲眼目睹了富翁杀人,惨遭追杀,费舍尔则充当誓死守护萝莉的大叔。
萝莉与大叔的这段情感戏基本属于轻描淡写,也许因为他们在现实中就是父女(身兼导演与主演的蒂尔·施威格任人不避亲,选用自家闺女出演萝莉),导演反而不太着力表现两人关系。
片中几场紧张刺激的爆破场面都在水准之上,蒂尔·施威格继续他所擅长的动作明星之路,实打实的动作场面让观众看的过瘾。
面对敌人的包围和密不透风的枪林弹雨中,大叔总能安然脱身。
无论反派如何不吝啬浪费子弹,把大叔藏身的屋子和车子射的满是窟窿眼,费舍尔总能逃出生天。
从中还可以学到一个经验,就是永远不要在换子弹上浪费时间,片中已经数不清有几个敌人是在换子弹的时候挨了枪子,看来这些百万富翁雇来的杀手的确比不上部队出身的士兵有素质。
虽然是靠动作戏撑场面,但各种有趣的细节出色的塑造了人物性格,以至于配角比主角抢戏。
蒂尔·施威格是本片导演,他选用曾获柏林影帝的莫里兹·布雷多与之配戏,成为本片一大亮点,将残疾士兵演绎的颇为精彩,反倒是自己的形象依然是一如既往的动作英雄。
对费舍尔的人物塑造都从侧面进行,我们听到他的朋友和情人如何谈谈论他,他则从头到尾一副硬汉作派。
角色硬冷不等于性格单一,对比[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让·雷诺,布雷多塑造的大叔魅力指数过低,外表糙,性格塑造也很糙。
在硬汉的外表下,费舍尔本应是位内心柔软的大叔,但柔软那面没有体现。
这样的角色塑造也许与德国人的内敛性格有关。
既然选择了萝莉与大叔的题材,大叔的选角就很重要,一个不够酷、帅的大叔已经让该片在同类型电影中矮了一截。
再看萝莉,虽然有过违法乱纪的叛逆史,但因糖尿病而始终病怏怏,虽然几次想尝试拿枪练习,都被大叔阻止。
估计很多观众以为她会在关键时候拔枪相助,美救英雄,结果这个希望也落了空。
一个没有邪气的小萝莉加上一个只有硬汉外表的大叔,让整部片子的魅力值降低不少。
看了不少评论,抨击小女孩拿走客人电脑的行为的人不少,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小女孩拿走电脑,就没有后来发生的一切事情。
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曾这么认为。
过后想想,这里面有个逻辑BUG。
小女孩真的是很任性,乱拿客人的电脑,但客人因此射杀服务生,这绝对是错误的,任何地方都不允许,没有讨论的余地。
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只谈谁先犯错,那是对射杀行为的开脱,是军火大亨的帮凶。
所以片中只对射杀这个事件做了大量渲染,而没有强调谁有错在先。
当然,电影的每一分钟都是有意义的,渲染过错方反应越厉害,后面的报复就越厉害,电影越有看点。
在电影中是这样,现实生活中如何呢?
大概有点中西文化差异的味道。
片子并没有过多表现小女孩因自己的行为导致朋友丧生的懊悔,取代的是大量的和保镖谈论生死谈论生活谈论爱情。
这固然可以说电影本身的结构导致的,也可以说西方文化本身就是这样,我觉得,这里面涌动着无边无涯的悔——死,才是解脱,才是赎罪。
影片给了一个圆满结局。
大概全世界都希望善良、正义占上风的。
影片中的换弹夹动作很符合现实。
把每种枪械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也正是这样真实,才使观者产生各种疑问。
同样是大片,为啥好莱坞的“英雄”百战不死很合理,这部影片不行?
至少好莱坞大片没有给观者表现枪的威力是如此之大,躲在汽车后面依旧是靶子。
这部片子闪耀的依旧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表现的人性。
前几天跑到电影院看了明日边缘,嗯,感觉不错,耐人寻味!
然后出影院门的时候看到了次电影的海报,回来上网豆瓣一看,也还行,有6.5分,貌似不错,于是又花了几十大洋。。。
开始还好,因为大片嘛,很多都是这样,黎明前的安静,静的出奇。。。
刚开始放完枪战后20分钟吧,影院里有些人就陆陆续续的出去了,跟我一起来的一哥们眼睛也开始慢慢迷糊了,估计晚上是没睡好导致的吧。。。
后来看到萌妹子和主角躺在一张床上聊天的时候,我仔细看了看他们的对话,我实在是很无语,说了好半天废话,哎,我真不明白了,非要把那妹子弄那么萌才好?
非要把大叔弄那么深沉才好(当然大叔从荧幕一出来就一直深沉)?
两个人对话的问题,兼职惨不忍睹。。。
大导演啊,你可真够有情怀的!
后面好吧,无聊无聊的来了一帮人,“努力想搞死主角”,好吧,又是一人单挑群架。。。
总结:整个片子情节老套的不得了,没新意。
作为一部枪战动作片,我好像真觉得就是个枪战片,而且还是宣传德系的。
故事老套也就罢了,中间的过程拖拉允长,一段对话让观众看不到结束的头(我最怕男女主角对话)。。。
如果实在无聊没事做的朋友可以去欣赏欣赏,上面只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俺们是个实在人,看了什么就说什么,在影院看了这么多电影,这部是我唯一一次发表评论的。
或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吧。
据说萝莉是导演兼主演的女儿,长的也就女二号演个碧池什么的,观众缘那么差,不如直接演坏人去吧。
开始安全屋保护萝莉的女警很漂亮的姑娘早早就领了便当。
再说坏人,一枪爆头杀警取门卡,炸门,手势,都干净利落,一看就是受过专业训练,没准还是退役特种部队什么的。
可惜都不喜欢穿防弹衣,是过于自信还是没钱买?
破门后怎么不扔几个震撼弹,然后再冲进去?
靠汽车掩护枪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脚被打中,真替坏人着急。
最后一场战斗,既然重机枪都带去了,怎么不派个狙击手,一枪毙命效率不是更高吗?
一只小型雇佣军,被一把glock全灭,是不是收了广告费了
在我的记忆中,看德国电影的次数屈指可数,而这也是我第一次向大家推荐德国的电影。
《孤胆保镖》是由蒂尔•施威格自导自演的一部动作片,还把爱女露娜•施威格放在了女一号的位置,以真实的亲情嵌入到影片中。
“父母的慈爱”与“儿女的叛逆”一直是对矛盾体,影片把建立彼此信任、共同成长的这种过程原汁原味地勾兑出来。
如果你对故事内容不挑剔;如果你也喜欢风格冷峻的硬汉大叔;如果你注重纯真的亲情、真挚的友情,而又想片中人物之间的感情能最真实的表露,那这部影片你值得观看。
——德国版的“布拉德•皮特”,我只剩下欣赏和崇拜。
比好莱坞的同类要好看多了!
还不错,看的挺过瘾
打得那么卖力多给一星尊敬吧,剧情真不想说什么
如果开车别去朋友家,随便藏哪,可能都不会被发现了。女孩演员是主角演员的亲女儿。
印象最深的是,好多草尼玛。哈哈哈哈。但是对父女档的男女猪脚实在无感。
怎么也是7.5以上呀,给五星,抗议脑残打低分
深夜剧场2:38
一个熊孩子害死几十人的故事,所谓的cbq,看前30分钟就够了,后面基本是在走好莱坞超级英雄的老套路。
那么精彩刺激
剧情老套,但是里面军事方面非常严谨专业。
女主真是no zuo no die不值得同情惹!!!!本来就没什么事一切始于zuo!!!!!就是有点长坐了两个小时影院没开空调热死了!!!!!!
缺点是情节简单拖得过长,慢镜头多到让人有点反感,而且设计的军火商智商余额严重不足,几次整大阵仗都搞不定,最后直接战场设定,几十号sb旷野走过来,依然干不死主角,你们知道一种叫手雷的玩意可以一下炸平小木屋么?150123再看觉得三星可以,德国式的冷峻理性,最后的音乐画面给力!女熊孩子该死!
导演和编剧真应该去看看浦泽直树的漫画,看看人家是怎么用寥寥几笔勾勒出要表达的神韵的。
拖沓的俗套故事
童话般的枪战片
作为动作片能把故事将圆满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太像电影了就不是一部好电影了。
ONE REPUBLIC的歌很棒,加分
尿点不多,我是不是该学几句德语了?
我也想养一群草泥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