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慎入】随便跟剧写写,欢迎讨论~这一集还是拎几个重点。
我主要讲下Villanelle,因为目前剧情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某些地方可能比较主观,如有不妥,还请指正。
《Killing Eve》S03E06——《End of Game》.本集,既是对E05的衔接,又紧密关联着E04.而所有有关V的部分,完全可以叫做“Villanelle's Sequela”.但与Eve一吻过后E04中她那种喜不自胜洋洋自得少女恋爱感重回的“后遗症”相比,这次的“后遗症”可就不是那回事儿了。
片头这短短几秒信息量很大。
一是独处时的Villanelle仍然如E05片尾那样,浑身都在发抖——弑母过后的“PTSD”.二是这个场景,包括纵观全集,我可以说,这是我们截至目前唯一一次没有看到每时每刻都在“进食”的Villanelle.关于V的“进食”,无疑,是折射她“欲望”的一个非常明显又重要的因素。
第一季中就有专业朋友提到过Villanelle的“口腔期”,而且那篇分析写得非常在理现在拿出来也是特适用的,链接: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9409155.——而现在,食物就在面前,她只是拿着,心不在焉地把玩。
——欲望、本能、兽性不自知的消退。
她留神听着女上司的通话。
“你叫什么?
”她问“十二人”的这位上司。
“Helene.”“这是你的真名吗?
”……她“如愿以偿”成了“Keeper”——并没有E04那般欢欣雀跃;而之后当“Helene”将明信片递给她,她受到了一定的刺激。
“This is bullshit.”“Helene”就问她,你可以得到所有合你心意的物质奖励,你还想要什么?
——这问题太一针见血了。
她一开始想要的,本来也不是她真正想要的。
Dasha没有意识到这点,这是好事;连Villanelle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点,这就比较糟糕。
由此,之前我提过无数次的她和“十二人”包括和Dasha必然会有的冲突,开始激化了;与此同时,爆发的还有Jodie在访谈中提过的,Villanelle的身份危机。
也就是说,她如今不仅仅是对职业不满,还有对社交关系的不信任,和对自己强烈的自我质疑。
……Villanelle之前哪里在意过这些问题啊?
在S01E02中,心理医师问她“对于你为其工作的人,你有什么想法?
”她说,我尊重他们的隐私。
“你想不想知道为什么被要求做那些事情?
”她摇头,满不在乎。
现在她这是怎么了呢。
康爹也问,Villanelle,你怎么了?
听到Konstantin的问话,V宝视线回避,露出一种小女孩儿伤神时才会有的表情。
然后她说她想离开。
V有多了解K的算盘,K就有多了解V的心事。
Jodie说:“你可以看到她于此(弑母)的悔恨,但这种感情是她必须要经历的。
”是的,她仍未摆脱,仍在经历——假笑、喘息、抽搐、压抑。
刻意隐忍。
她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禁不住满眼的泪。
——你哭了,人家就懂了。
康爹说得非常对:“她是活该没错……但该杀她的人不是你。
”Villanelle内心也十分清楚这点。
一如Jodie所言,她“震惊”了——自己竟走到弑母这一步。
“自己加于自己的伤害,最不容易治愈。
”她不愿也不敢面对的,除了这个事实,还有自己内心深处涌生的良知和感情。
所以她迅速地转移了话题。
“It better be someplace hot.”——也是偶然想到,她不愿意再去寒冷的地方了。
比如Russia.或者Alaska.
(T ^ T)这段彻底令人心碎了……上次Konstantin没有去接她的事情她和我们都还记得……她真的好害怕自己再被抛弃……委屈,脆弱,渴求……恐惧。
所幸康爹还是疼干闺女的。
他开始理性分析:
看到这里已经可以揪一个点:Villanelle为什么来找Konstantin并准备逃离——甚至是逃离Eve?
说一下我个人的理解。
作为一部连续剧,毋庸置疑每一季之间都有对应的部分,甚至是那些没有播出的情节。
S03的故事,是在S02最后的罗马事件过去半年后展开的。
我上篇有写,Villanelle这不是第一次有“得不到就毁掉”的失控行为,她给Eve的那一枪其实同理。
如果我们回到当时的情境去设想一下,她会不会……她有没有悔恨?
有没有伪装过?
有没有脆弱过?
有没有又陷入到那种死循环一样的孤独感中去?
有没有逃离?
——S03,从E01-E03,非常有力地告诉我们,绝对有。
在以为Eve已经死掉之前,她“结婚”,隐姓埋名,想要过另外一种日子,恢复杀手身份后,仍然也是想过不同的生活,想成为“人上人”。
但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
她真心想要的她只对Eve说过,很坦诚。
所以她做这些的目的,无非就是从过往当中逃离罢了,她需要逃避“我杀了那个唯一能真正理解我和我有精神共鸣的人”的现实以逃避自己。
——逃避自己的失控、兽性、孩子气。
逃避自己是个他人口中“没有感情”的psychopath.其实从前,Villanelle明白自己是这样的人,但她不以为意。
毕竟她原来活得好好的。
甚至连Eve都因为深知这一点而无法真正怪罪她(划重点:不管Villanelle是不是个“恶人”,人家Eve都不介意。
真情照旧),Villanelle本身就是一个psychopath嘛。
这也是V具有致命吸引力的原因之一——一个原始纯粹又疯狂的灵魂。
所以她也从未感到自责,或者对此有什么其它的感受。
直到她“枪杀”了Eve.在得知Eve还活着后,她那种“释然”“庆幸”“狂喜”的反应,足以说明,在过去的半年内,她是怎样的煎熬。
同时,这暴露了她一直以来真正缺失又无比渴求的东西——本来就是这样,是遇到Eve后,她才发现自己有多孤独,多希望能有一个相知相契的存在陪伴身侧;再同时,她的良知、感情以及人性的明面在一瞬间被放大了——这种“轰然”的“刹那”的放大,在此之前一定是有积累的,那就是她对于自己罗马那枪,半年以来都在作祟的、挣扎着的感情。
她当时一定也有和如今类似的症状,只不过没有这次这样严重。
总之,从以为Eve死去,到得知Eve活着,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Villanelle渐渐发现,自己的天性当中似乎也有“良心”,有“软肋”,有“负罪感”——当然她自己无法定义这些复杂的感情,只是能感受到自己与原先的不同。
她原以为自己“天不怕地不怕”,但如今她发现自己是会“恐惧”的。
一方面,用毛姆的话来说,“人的最原始的天性赤裸裸地呈现在你眼前,你看到的时候不由得感到恐惧,因为你看到的是你自己”。
另一方面,未知的东西总会让人感到恐惧。
包括未知而又汹涌的情感。
还有一方面,她恐惧孤独。
她很怕,很怕。
这也就是为什么,她“忽然”地,就对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联系”渴望起来。
所以才有了之后一系列看似很唐突的行动:想做回小孩子、想获得关注、寻找家人……其实就像我说过的那样,她真的已经足够勇敢了,她真的有在用心地去感受和探寻。
本集将“恐惧”与“孩子气”结合到了一起。
这点在Villanelle身上得到了尤为充分的体现。
看着做父母的人面对“失而复得”的孩子时幸福的神态,她心生渴慕。
她幻想着自己的家人也能有这种“失而复得”的欣喜若狂,所以她努力地克服恐惧选择归家。
结果却又一次事与愿违。
她的母亲不要她。
她孩子气地出于“死本能”冲动弑母——再次亲手将自己推向了孤独的深渊。
上篇也提过,母体是归宿,也是退路。
她亲手断了自己的退路毁了自己的归宿——杀死母亲,无论从性质还是后果上来说,显然要比杀死Eve严肃和沉重太多太多,她负担不了。
——她开始意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给别人带来“伤害”的,也是有可能“伤害”到自己的,她现在在学着尽量避免这种伤害。
故而,她只好逃离。
也自然无法面对Eve.——如今在已经崩溃、只想逃避自己的Villanelle心里,Eve会非常直接又强烈地唤醒她的一系列感情。
她们都让她痛苦,让她恐惧。
相比之下,Konstantin自然而然成了她的最佳选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了。
话说回来,除了Eve和Family,他毕竟也是她感情世界里仅剩的重要部分。
当她听着“Helene”打电话,又一次从别人口中被道破了心事,她耿耿于怀。
所以不久后她孩子气地对Irina说:
“Mums are the worst.”征求共鸣。
她俩还是挺像的一对儿姐妹。
接下来是本集Villanelle的任务。
(这集字幕我好无语哈。
我理解这是在玩风格……可以但没必要)在E06播出前,我有认真想过,这集会不会没有杀人的桥段。
比如,她拒绝任务,之类。
结果是Villanelle失手了。
当时我震惊到不敢相信刚刚发生了什么……因为她毕竟在杀一个男人……我以为怎样也要是杀女人才会触动她……结果杀男人她都失手了……就,一开始还很正常,然后她就变得前所未有的慌乱。
E04中当她进行杀戮时,她也有过不适,但没有这次这般犹疑。
所以可见弑母带给她的心理阴影真的太大太大……她对于“伤害”的理解、她的恐惧也终于影响到了她一直引以为傲的、对于杀戮的专业度精准度。
我天,难以形容看到这里我有多他吗心碎……?
听闻有个说法:这是Villanelle在“演”……我:
个人观点:不至于……JMC是天才演员,Villanelle不是……首先我理解为什么会有她在Dasha面前“伪装表演”这种说法,因为:
康爹要V不要变!
做自己!
所以可能有人认为之后这一切都是V有所蓄谋故意为之的……但……Villanelle杀人失手明显是真的失手啊……这她自己也没想到哇……⚠️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叻,就是作为观众,不要将自己的“已知”与角色的“已知”等同。
Villanelle的情绪崩溃,在Dasha看来,只是因为Villanelle失手搞砸内心受挫而一时在进行孩子气的宣泄。
——毕竟,我们知道Villanelle弑母了,但Dasha并不知道哎!
在Dasha眼中,Villanelle就是:1.我培养出来的唯一一个还算争气的学生。
2.我不太好对付的有点难搞的学生。
3.我经常情绪不稳定容易整幺蛾子的学生。
——再没了啊!
不要感觉Dasha洞悉了Villanelle的内心世界……甚至还感觉Dasha要针对Villanelle想“离开”一事向“十二人”告密……Dasha那个眼神,也就是因为第三点了——她发现Villanelle又不稳定了,需要被看管被控制一下,同时她感觉“麻烦死啦烦死啦”。
所以,她认为Villanelle在闹脾气,才进行安抚和哄劝。
她咋可能想到Villanelle说的是真心话呢……故而,也不要感觉Villanelle“蠢”或者是“失控”到了泄密的地步。
Villanelle在Dasha面前哭诉绝非信任,而是自然地流露她应有的情绪。
她的行为是吻合Dasha对她的一贯认知的——作为“一手带大”她的老师,Dasha肯定见过她如此狼狈如此不堪的时刻,D眼中V就是个小毛孩罢了。
我们也知道Dasha有多自负、有多自以为了解Villanelle.至于Villanelle心中有没有计划,是后话,现在不太好说。
毕竟E06这一整集,呈现的就是Villanelle如此“混乱”又“孩子气”的状态。
她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该做什么。
Villanelle无神地靠坐在浴室的地板上。
——这或许是她一生当中,首次被如此负面、繁重复杂的感情湮没。
挫败。
失落。
狼狈。
震惊。
迷惘。
无助。
混乱。
委屈。
脆弱。
疲倦。
怀疑。
厌恶。
恼怒。
狂躁。
悲伤。
抑郁。
悔恨。
痛苦。
恐惧。
孤独。
崩溃。
……有句话叫做,你装作刀枪不入的样子,就要做好被万箭穿心的准备。
但这样一个兽性的孩子气的懵懂存在,于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一下子体会到这样多正常人的感情——这太糟糕了。
即便我知道这是她“人化”的必经之路,也太糟糕了,谁能不心疼呢。
Jodie说,Villanelle所做的事情与她所期望的效果,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说得很对,这是V这个人物“兽性”和“孩子气”的后果,她之前说任何话做任何事都出于本能、顺从欲望、不假思索:S01E08,放松警惕丢盔弃甲地与Eve躺在一张床上;S02E08,不由分说给了Eve一枪;S03才E05,直接弑母……如果要人物发生一个良性的转变,她确实应该懂得在面临强烈的刺激时如何“自控”,而不是口不择言、无所不为。
更不是“抛下一切”,选择“离开”。
虽然我们知道她也不可能逃离这一切的。
目前她只审视了自己与“十二人”之间的关系,还没能正面自己和Eve的关系。
她脱口而出的“I know”,也只是混乱的自欺欺人罢了。
她仍然没有做好准备。
希望她可以尽快认清自己的本质和变化,并坦然接受,像从前那样率性天真。
“或许她做过的所有错事蠢事,所有她经受的磨难,并不全是毫无意义的——那将是一条通往安宁的路。
”既然提到“认清自己”,我们来看看在这方面大有长进的Eve.
——E06这个片头真是震撼我妈。
我记得当时看完E05看剧透,得知Niko没死,我整个人都陷入了对现代医学的沉思。
当时还发了条动态说:光是想想Eve带着身上叉着个大粪叉的Niko在几家医院辗转的情景我都要流眼泪了。
枉我E04简析最后为Eve好一个难过……我在难过啥呢哈哈哈哈哈哈我在难过啥呢。
KE总是这样不按套路出牌!
真好。
前一秒,这个手戴婚戒的男人温和的态度还令人略略心酸,后一秒,他就和老婆说了“滚蛋”。
哈哈!
不了解Villanelle的普通群众:这事儿铁定是Villanelle这个疯子干的哇。
Eve:这不可能。
她知道自己不能。
她不会的。
——强势又理性地否认三连!
好!
掌声呢!
还有这句“我是不是问得有点过火了”,我笑了。
大叔,我也希望你想多的那些就是事实。
但事实是,Villanelle对她的“TORTURE”,无非送支口红……送只小熊……送个蛋糕……之类的罢了。
哈哈。
至于Eve为什么这样笃定,我S03E04的简析里末尾有写过啦,链接: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2573284.唉,她俩果然还是互能尊重知己知彼心意相通(T ^ T)cp没白立555555
Bear说得很好,她刚稍微放松了一下下,卡住的巧克力就掉出来了。
期待着调查真凶一事也能如此。
另外注意,这一段,需要和片头会议室里Villanelle的举止结合起来看。
——我们发现Eve开始越来越频繁地“进食”。
想想她E03还对Bear说,你只要自控就可以;E04她吃Bear的零食吃得比谁都欢。
——由此可见,那一吻后,Eve身上,欲望、本能和兽性不自知地强化了。
细节加分。
在得知Dasha的存在后,Eve去找了“无所不知”的Carolyn.
“这对搭档有点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看是这对搭档顶不住杀不死的Polastri夫妇吧哈哈哈哈哈哈(´-ωก`)Eve真爱了:我不认为是她袭击了Niko.坚持己见。
Carolyn对此也早已习以为常。
甚至打破了“第四堵墙”。
那一眼特有《Fleabag》里的感觉……C问得好:都是“十二人”干的,谁杀的有差吗?
——对于Eve来说当然有了,她要还她女人一个清白哇毕竟(?
)。
总之Eve回怼得也好:Kenny也肯定是“十二人”杀的,你难道不想知道是哪一个下的手?
所以,同仇敌忾,二人的线又交织并行了。
只不过Eve这边是心里有数、不缺线索,很快就会水落石出,甚至可能会推动Carolyn的调查。
Eve真是好样的,雷厉风行,说去就去。
其实这整部剧,就像一局“游戏”,而且确实是Eve主动开的局。
是她主动请缨,是她挑战高层,是她运筹帷幄。
也是她在这场游戏中“杀红了眼”、不留余地、倾尽所有。
故而即便是面对Dasha这样的顶级杀手,她也完全没有怯场,气势上丝毫不输Dasha.
她不但开门见山,还挫了Dasha的锐气——保龄球新手百发百中。
并且贱兮兮地一边夸着自己的女人,一边告诉人家一个“噩耗”:
我,看的时候,笑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不过没关系Dasha,你没料到,我们更没想到。
谢谢你的神助攻。
Eve也是,快别吹你的好宝贝了,你现在还活生生的也是因为人家失手。
这师徒俩半斤八两吧。
——嗯,看来Dasha还真想着要嫁祸于Villanelle,简直蠢得都对不起我们之前的分析讨论。
Dasha是肉眼可见的可疑,这让Eve愈发坚定。
她问起Villanelle的下落想要挖掘两个人的联系。
?
在Dasha眼里VE到底啥关系啊。
我都笑了。
——由此可见,Dasha的反应正印证了我上述的、她对Villanelle包括VE关系的自以为是。
她认为Villanelle&Eve,仅限于“控制”与“被控制”、“利用”与“被利用”、“命令”与“被命令”之中——但也蛮合理的,毕竟在Dasha的字典里,这就是她对“人际关系”的全部定义。
——She's perfect killing machine.——I don't think so.我的上帝Eve太过感人。
这什么绝美爱情啊。
Dasha很瞧不起Eve.只不过,她在鄙视E的同时抬高自己的行为也暴露了她的虚张声势。
从Dasha到Eve包括我们在内,谁都应该清楚,Villanelle不是一成不变的。
咱也不懂Dasha的自信都从哪儿来的……还有这戏码,让我直接跳戏:
然后这位恶婆婆(?
)故作潇洒地离开了。
服了,Eve啥没经历过,还会怕她威胁?
Dasha才不会懂,一场Eve没有说“结束”的游戏,是根本不可能“结束”的。
简言之,主角没有喊停,你凭什么喊停。
片尾,Eve也“以凝视作诀别”。
她面庞上,不再是单纯的歉疚、悲伤、心痛,更多的是坚定、释然、沉思。
她转身离去。
这,或许是她见Niko的最后一面了(再见面也可能是为了离婚吧?
Niko这条线还是趁早断掉比较好)。
——本集最让我欣慰的,就是能看到Eve这样,开始直视自己认清自己的内心,开始积极地面对过去和未来。
她又一次投身于对Villanelle的追踪找寻当中。
而我们知道,这一次,是不同以往任何时候的一次,这一次,将是扭转乾坤的一次。
不过这种处理当然也是有问题的——我们发现,到E06为止,需要靠我们脑补的东西未免太多了。
如果是脑补细节倒也无妨,可现在是关键情节的铺垫没有做足,这就导致角色的感情方面有些牵强附会进展过快。
比如我分析了一大堆的,Villanelle为什么想要逃离;再比如,Eve这实在有点“豁然开朗”的转变。
这一季的一个硬伤就是,时常过度去展现本不需要展现的东西,对于某些需要积淀的感情却直接将结果搁在了观众眼前。
针对VE我和朋友讨论时我认为她说得很好:“感觉这季把她俩关系具像化、事实化了,就摆在那里,没有情感的流动。
”是的,虽然二人的关系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同时也被冗杂的事件跳脱的人物削弱了张力。
所以呀个人感觉,“艺术留白”要讲求合理性,不能避重就轻。
尤其不能像如今这样有用其他角色的戏份去填补之嫌——我理解其他角色是要推动剧情发展,关键这一集下来剧情也没什么发展……就,如果两位女主之间的张力淡化剧情又跟不上,想来观众也必然会失望吧。
我话是这么实事求是地说了,但还是请给S03一点空间,毕竟作为过渡的一季本身就非常不容易。
没有必要将这一季和前两季做对比,每一季的功效都是不一样的,更没有必要贬低主创。
好啦,转回来说一下最后一幕:
说句实话,Irina这个笑容,几乎是在瞬间就让我想起了Villanelle:
同样的,心动一瞬。
那么天真,那么残忍。
那么纯净无瑕,那么肆意妄为。
那么引人注目,又那么令人胆寒。
这就是贯穿本集的“孩子气”的最终体现。
只有百分之百的“孩子气”的人,才会如此不顾一切,如此不计后果,如此纵容欲望,如此放任本能,如此无法克制,如此无所畏惧。
她们不能够正常地共情,自然也不考虑自己所作所为可能将会造成的“伤害”。
——是从前的Villanelle,也是现在的Irina.
曾经,一个小女孩儿问另一个小女孩儿:“做坏人难吗?
”那个小女孩儿当时的回答是“Not if you practice.”而现在,Villanelle为此付出了代价。
我重温S01的时候,真的很想哭很想哭很怀念很怀念——那时的Villanelle还是个百分百“孩子气”的人,还稚嫩得很,还狠烈疯野得很。
我上篇文章末尾有写过自己的这种情结现不赘述。
——但我也知道,世界上是不可能永远存在着Villanelle这样的生命体的。
最终,他们要么被迫转变,要么自行毁灭。
不过,永远会有Villanelle这样的灵魂,疯狂地横行于这世间。
Irina就是这样。
至于I做V“接班人”的说法没必要……每个psychopath都是不同的。
现在她们的共同点,也只是“杀人不需要理由,不杀人才需要理由”罢了——而且Irina也总能像Villanelle一样给我们带来惊喜,年轻的她也自然会有她专属的惊喜。
总结一下。
不太希望Villanelle有本质上的转变(从科学上来讲这也太不可能),她能达到一种原始欲望和感情人性上的平衡就足够了。
说句实话,没人真的会介意她是个psychopath.大家知道她是个“感情动物”。
现在她是“受伤”的“感情动物”。
于Eve而言,消逝者已经成为动力;但于Villanelle而言,“我所有的一切眼见暗淡而悠远,而消逝者又将现出来向我重演。
”好在她还有时间慢慢舔舐伤口,她那么聪明,总能找到自我治愈的方式(Eve给我冲)。
本集除了之前提过的问题外在我心目中还是合格的,能看出剧情即将(终于)要往前推进了,也不错地承接了前面几集。
Irina的行为破坏了Konstantin的计划,这是一个延宕,尤其于主线剧情而言——被迫滞留的Konstantin包括Villanelle都会与The Twelve乃至Eve、Carolyn等人产生交集,真相也会渐渐浮出水面。
毕竟我们看到,Villanelle,Carolyn,已经彻底公布身份即身为“十二人”下属的Pual……几乎所有人都去找Konstantin,这就相当于在暗示他是隐含的冲突核心。
他的出逃,可以说是本季最积极的行动之一,而人物的行动越积极,就越容易激化冲突,暴露问题。
那么期待下周(啊啊啊啊啊啊看了预告真的期待E07),顺祝大家观剧愉快~
303调香想要权力,想镇住别人,还要娇嗔地表达你伤害了我。
她们之间的关系充满控制。
再一次验证了:所有的事都关于性,而性关于权力。
小变态像个小男孩,通过惊吓来示爱。
会故意在伊芙面前炫技般地杀人。
公仔店小变态抱了很多公仔,她无法治愈的童年让她始终像个孩子。
可她内心抵触这样,于是说这里太变态了。
录音的时候:我应该向你的头开枪。
我应该向你的头开枪,然后看着你死。
这是恨。
我一直在想你。
这是爱。
真正的爱情是恨与爱的纠缠。
只有爱那是喜欢。
然后切伊芙的背影。
最后她录的是:承认吧,你想我在身边。
给自己留了面子,然后示爱、占有。
公交车本来以为朱迪的脸不适合中性打扮,没想到如此之帅。
我就是公交站那个镜头入坑的。
小变态欠下了好多风流债,前女友和暧昧女友见了都要揍她。
一些调情般的打斗。
以及你们剧组要不请个中国武行,真的打得不够好看。
小变态没还手,但之后拎着伊芙说明了真实的实力差距。
提溜伊芙和跨过座位实在太好看了。
再次闻香水桥段,比喻她们的荷尔蒙反应。
相当于在一起的初吻。
因为后来她们见面都没有再刻意确认心意。
或者说从那种性张力无处释放的愤怒状态进入了温情状态。
珊卓老师说这一场就是她们关系的充分展示。
她还有很多精辟深邃的论述,大家可以自行观摩学习。
小变态下车,花痴、“我又初恋了”、憧憬、依恋都在脸上。
鉴于她丰富的生活,这么纯情是真爱了。
摄影机怼脸拍,演员很厉害了。
但我还是觉得可以更好。
歌词是直白的内心展示。
后来伊芙过生日她送了公交车蛋糕,初吻纪念,非常浪漫了。
(其实这事我也干得出来,只是没有人可以送。
)305小变态有严重的mother issue。
像她妈妈的女人就是她的菜。
其实第一季那张小像一出来大家就能明白怎么回事了吧。
这集的杀人手法像医院杀小男孩一样感人,变态是变态,温情是温情。
演唱会那个梗最后终于响了。
小男孩那么小就抑郁太可怜了。
火车上的那一个镜头就值得一个提名。
307火车擦肩。
谈个恋爱跟谍战一样。
308业务能力太强就只能留在底层。
共舞主创显然精心研究了她们初吻之后第一次正式见面的微妙感觉。
如果你真是个室内设计师,我倒是省心不少。
——这场戏不断暗示她们是一段关系。
想回到过去,想无忧无虑。
和最后一场主题一致。
司仪:无论合拍或不合拍。
——一语双关,无论和音乐合不合拍,或和舞伴合不合拍。
共舞,争夺控制权。
当然也有攻受这个微妙的元素。。
最后是不是伊芙是攻。。
一些对头发和气味的迷恋。。
你想像他们那样吗?
——直接将她们视为夫妻。
我们一定好景不长,还没变老就毁了彼此。
——伊芙也直接将她们视为夫妻。
然后才有所谓的好景不长。
看似抱怨,实则表白。
所以小变态笑了。
那场烂到极致的群戏,老肖说你需要戒掉瘾。
表面上说对案子的执着,实际上在说对小变态的执着。
阿姨这季含蓄到呆滞。
后来老肖又催小变态追妻。
最后一场用达莎之死比喻伊芙向小变态的“坠落”,用两人都杀了达莎比喻她们命运的纠缠。
显然小变态说这句话的时候有意识地使用一语双关。
这不是很浪漫吗?
——这是我们浪漫关系的一部分。
她们初吻后直接进入心照不宣的情侣关系。
世界上还有谁会这么想。
小变态停顿了一会儿,不想问这种都知道答案的问题。
但还是配合地说:谁?
我们。
——伊芙确认了浪漫和我们。
一些玩笑写得也挺好的,就不赘述了。
我以前有什么什么。
你还想要这些吗?
伊芙沉默。
——我宁肯失去这些也要你。
我想未来时不停浮现你的脸。
——直白的告白。
这是一张美丽的脸。
——当气氛太直白,小变态用玩笑躲过去了。
我毁了你的生活吗?
冷笑。
——你说呢。
我内心的怪兽怂恿了你的怪兽吗?
——回应了前几句说的,你和他们不一样。
并且依然在论述她们的相配和纠缠。
我乐意被怂恿。
——我愿意。
帮我停下来。
——我不想再这样过下去了,但我又放不下你。
没有共舞了吗?
——要分开了吗?
然后两个人都开始含着泪,背对背走的时候伊芙眼泪流了下来。
跳桥不知道是不是大结局的预告。
比那个容易。
要是真的就好了。
——活着离开你太难了。
背对背这种东爱式的烂俗桥段老好用了。
小变态相当于在说,不再过这种生活很简单。
离开我。
配乐和两人几乎同时转身都在表明斩不断的情缘。
朱迪的痞帅稍微有点过,这集导演太捉急了。
20250325
eve家的感觉,挂着花床单的凌乱院子,温馨又生机勃勃
唯一的家人niko,守在门口,挥手回应e的呼唤,家—就是儿时放学后,总有一盏灯为你亮着,你知道,门内有人正在无条件的等你。
eve,作出了她的选择,抛下刚刚从香料杀人案中获得的破案灵感,这一次,niko的波兰邀请—家的召唤被eve排在了首位。
虽然,等待她的是心碎的结局。
第四集,沉重又深刻,看似琐碎零散,却在有限的篇幅里,精彩展示了主角配角们—家的众生相按第四集众人出场次序,集结如下。
1、eve—自始至终,无家可归。
不敢回住所,躲在办公室沙发过夜的伊芙,蓬头垢面的醒来。
此前在卫生间里刚刚收到niko的短信,有看到生日蛋糕,这才想起今天生日此处,伊芙第一反应是会心一笑。
看预告时,我们都以为是伊芙想到了刚刚巴士一吻的小v。
但此处结合刚刚收到niko的回信,而生日蛋糕,与家人过生日的多年日常,此处,伊芙第一反应更可能是习惯性认为是niko心里有她,想着她的生日,他们的关系还没完。
想到另一种可能,喜悦之情冷却下来,也许可能这蛋糕是小v?
此处,仅一个生日蛋糕,就从刻画出了家、家人,对伊芙的重要性。
是的,年年都有的生日蛋糕,当时只道是寻常。
婚姻的围城,有的时候拼命追逐自我自由和心跳的感觉;失去后,是失落不安、不知所措;以及不经意间,一盒小小的生日蛋糕,伊芙毫不犹豫第一反应,看似寻常,却真实无比。
第一季时,在卡妈的面试中,伊芙语无伦次的自我介绍着自己,曾说过,父母离婚后,她随父亲一起搬离伦敦,父亲去世后才回了伦敦,有时候觉得自己更像父亲的老婆。
而,孩子们总是习惯性的以异性父母为模版去寻找婚姻配偶吧。
此处,我猜测,也许,niko对伊芙如此重要的原因在于,伊芙在婚姻关系里,将对父亲的感情大部分移情到了niko身上。
比如,两人都没有要孩子的打算,虽然看起来婚龄不短了;而伊芙无论烹饪还是家务都糟糕至极,连爱心便当也是niko做给伊芙,还带着加热小帖士。
和bill互换午餐的伊芙,更像是小女生吃腻了爸爸做的菜,在学校里和闺蜜换餐。
综上,niko之于eve,是伴侣,也是父亲,是家人,是爱,是eve的伊甸园,是血管里奔腾不息的温热。
kill eve失去niko,约等于失去伊甸园。
第四集里,片头片尾,自始至终,无家可归。
敏锐的独居大叔
大概率因为嗑药而失去孩子家人的独居大叔,收留伊芙到自己家暂居,像照顾小孩子一样,送点心给伊芙。
化身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大叔
教导伊芙选择的大叔,在其“自我厌弃事由”里又添一项:指导伊芙选择-伊芙奔去波兰-间接害死niko
收到niko开心自拍的伊芙,不由自主的露出笑容
伊芙这手机捧在心口躺倒的动作,怀春少女们都在宿舍上下床里演绎过吧。
此处,睡在大叔孩子的小床里,象征意义明显,伊芙更像一个找到爸爸的乖乖女。
经过大叔的开导,又收到niko的短信(虽然是假的,但是dasha的仿写她竟每有识别出来),伊芙放下心仪的案件,并毫不迟疑的奔赴波兰,还带着大袋行李,准备和niko定居波兰的样子。
当然,结尾时,我们知道这是dasha的诡计,至死niko也没有作出复合的决定。
酒吧里,eve的来信另他表情凝重,也许,他已经决定彻底放下eve;也许,niko在纠结,害怕自己的留在波兰的邀请会给eve造成负担,迫使她心不甘的放弃伦敦一切,或者更加糟糕,eve无法放弃伦敦和破案..也许吧也许..我们终是再在也无法知道答案了。
此处,尖锐的耳鸣,伊芙与niko,咫尺天涯,天人永隔。
左眼泪盈大于右眼
行李倒地,人去楼空niko已死,那个曾经有家可回的伊芙不再,旧有的那个伊芙,虽然觉醒,虽然wide awake,但尚未在“旧我”和“新我”中作出选择,而日日浑浑噩噩的伊芙,在刚选择了做那个回归家庭的“旧我”之后,被立即被扼杀。
kill eve!
将不仅仅是觉醒,而是,起来。
2、小v—杀人换家人,踏上回家的囧囧旅途
一向无畏无惧的v,摸着喉咙忖道:这种又要打嗝的感觉,就是传说中的“紧张”吗?
本集片尾,kill eve的同一时刻,朝阳中,找到家人的小v刚刚下了火车,“新我”的小v如初生的雏鸟,近乡情更怯的打嗝。
v的新目标:家人现住址,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回答老康,杀人换家人,成交!
想着马上就能见到家人,满脸小孩纸的小忧桑,外带可怜巴巴和小委屈状。
第四集小v和任务目标谈心,认可自由无拘、随心所欲的旧我版小v,不太理解死了会计丈夫而悲恫不已却是为何,显然,这令小v产生自我怀疑和思考,家人?
难道是比随心所欲更棒的东东?
第四集和上一集里,杀人对小v只是任务,而非以前盯着目标眼睛死去的那种兴奋。
尤其本集,听从老康建议,采取体面、高效的杀人方法,没有鲜血淋漓,更是采取从大婶背后勒毙的方式,从头到尾都没有开着目标的面庞。
新我版小v-开启新技能之:打嗝
本集,以小v为结尾,终于点出来主题,贯彻始终的主题——“家”。
3、康爸—家就是女儿,女儿是光是热是一切,一切老谋深算,都为了能和女儿一起平安活着。
嫉妒前妻新男友,买冰淇淋贿赂女儿的老康这一集,人性复杂的老康,从会计老友的亡妻处,获得邮件,作为自己脱身计划或别的什么计划的筹码。
为此,雇佣小v杀人灭口。
老康一直在说服女儿(更像说服自己),说自己有计划,可以很快接回女儿,结束东奔西跑的日子,父女俩一家人一起快乐生活。
当晚就得飞回伦敦的康爸,奔波着,挤出时间探望女儿,女儿也毫不犹豫的翘课私下见康爸,默契无间,父女情深,无需多言。
第二季里,康爸暂居卡妈家里时,两人曾对是否要与子女在一起,哪怕会另其危险作出讨论。
身为女性的卡妈认为,只要确信儿子在某处安全的生活,终身不见面也没啥大不了。
身为男性的康爸却优柔寡断的多,哪怕明知女儿在证人保护中说安全的,但,就是想见孩子,为此,还出卖了小v和卡妈。
所以,对于康爸,他做一切,可能是深知自己多年来的间谍身份,积重难返,死于非命才是归宿。
但又与女儿羁绊太深,渴望能有朝一日,安全退休,陪伴女人长大吧。
毕竟,女儿年纪较小,应该是康爸老来得子,浪子回头,铁汉柔情。
望着女儿离去的背影,天地失色,无比萧索的康爸3、卡妈-失去肯尼=失去家,潇洒不再,无人可倾诉,封闭自我,独自克服失去的创伤。
人生的可怕之处在于,当你年龄渐长,以为已经翻过山和大海,以为已经见识过一切,以为已经没有什么能再令你动容,然而,其实并不是。
卡妈,在压抑的阁楼状卧房里醒来,或者是被闹钟叫醒,或者根本没有睡着。
有别于原先的临街大宅,洁白明亮,日日party,莺歌燕语,那一切仿若隔日,肯尼活着时似乎只是背景板,默默无闻,无足轻重。
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部分的精妙在于,卡妈一直漠然,一直沉默,绝口不提肯尼,保持潇洒,却通过男上司和女儿的口,间接揭露出卡妈的悲伤。
男上司难得敞开心扉,出示伤口,他的离婚=失去配偶=失去家。
生离死别中,男上司代表生离的失去。
一生漂泊的卡妈,连自己办公室在哪都不知道的潇洒,首次,她需要有个固定的处所。
像一枚小小的锚,也许能在那里,大哭一场,不再继续无止境的漂泊下去。
栏杆:象征监狱一样封闭,没有交流。
女儿被卡妈挡在心房之外。
继续栏杆隔离中:卡妈不让女儿靠近自己,也不想靠近女儿卡妈的女儿显然在年幼时极度缺爱,康爸送她一枚冰箱贴,她都感动落泪。
鉴于女儿的年龄较大,应该是妈妈很年轻时生的第一个孩子,而显然,卡妈没有和这个孩子建立任何情感联系。
也许,当年卡妈身处危险任务中,孩子生下来就寄养出去了吧。
无论如何、卡妈,是本集里难得有房子有女儿,还日日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
但是,肯尼死了,房子不等于家,女儿也不等于家人。
这很残酷,对女儿,对卡妈都是。
孤独像一只黑鸟-折断羽翼,跌落此处,徘徊不肯离去
痛如潮水,只有窒息能略略平复4、dasha—她的外表像带着头巾的狼外婆,内里却是喜欢恶作剧的小朋友,她或嗔或笑仿佛一场滑稽闹剧,但是,回家回家,她没空开玩笑。
真的很像童话故事小红帽里的狼外婆
十二或十二的代表,轻易掌控人心,抓住每个人的弱点,并狠狠利用。
时刻带着大奖牌项链的dasha,把名字绣在教练运动服上的dasha,渴望回到祖国的dasha,为何表情会像渴望洋娃娃的小孩子?
举着叉子的专注猎人,是的,她狼外婆的打扮有点搞笑,但是,dasha利落杀人从不开玩笑!
这字条是留给谁的?
总觉得,既欺骗伊芙(令其误以为是v干的),又警告了小v(老师未老!
)第四集中,经常出现dasha这种为了自己回家,而牺牲别人的家的例子。
好像某种可怕的连锁反应,因果循环。
例如:dasha为了十二能允许自己回家=需要挑拨离间e和v=杀死了niko=毁灭了e的家(niko代表了e的家)老康为了自己能安全回家和女儿在一起=可能间接害死了老友=毁灭老友妻子的家人,最后连老友妻子也灭口了。
小v最干脆,为了见到家人=杀死老康老友的妻子=帮助老康毁灭会计一家。
伊芙为何自我厌弃,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她自己。
伊芙最早发现女杀手=招惹了十二和小v=最终间接害死niko=e自己毁灭了自己的家。
见惯生死的卡妈为何这次近乎崩溃,虽然坑起前男友们依然神采奕奕,但是,伊芙当面揭露到:这次(死的是肯尼)是不一样的!
是的,卡妈也算是自我毁灭的始作俑者。
卡妈开启了追逐十二的计划=肯尼在罗马计划之后成长而独立,开始独自调查危险的十二=招致杀身之祸的肯尼死了=卡妈(心中存在,自己也未能察觉)的家毁灭了。
6、niko-尘归尘,土归土,终究要走。
niko的归宿!
是的,家乡老邻居的预言:一语成谶。
这篇有点长。
最后,以niko为结尾吧,落叶归根,经历风风雨雨之后,niko回到了故乡波兰,更深广意义的家,并长眠于此。
对于niko,今生已尘埃落定。
对于e和v,乃至其他众人,仍然在人生的囧途中。
【剧透慎入】随便跟剧写写,欢迎讨论~这集有点特殊,拎重点,静等后续。
某些地方可能比较主观,如有不妥,还请指正。
《Killing Eve》S03E04——《Still Got It》.很明显,S03E04KE换了一种叙事方式,剪辑也随之有所变动。
简单做了个时间轴放在这里:
下面我就顺着时间线讲。
——新面孔。
如果我没记错,这是“The Twelve”的上级第一次露面,正脸。
或许她就是“The Twelve”之一。
也就是说,这个陌生女人,目前是我们能看到的最能代表“十二人”立场的角色。
她对Dasha说的一字一句都至关重要。
相比之下,之前Dasha对Villanelle说的话,内含的信息量远远不够直接——我们可以从上图中推断,那些“Keeper”的承诺都是屁话,是Dasha为了稳住和控制Villanelle的权宜之计。
感觉全世界都知道她俩的关系了……巴士上录得很起劲儿的那位兄弟是不是把视频发出去了?
开个玩笑。
可见“十二人”对VE一直高度关注,Dasha也自然有所耳闻。
可为什么就是不“kill Eve”?
——我在S03E01简析中有写:
如上所述,Eve杀不得,一方面出于她如今还在为MI6做事的身份,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她与V之间的联系。
当她活着的利益比她死去要大时,“十二人”是不会动她的。
于是Dasha就被迫接了这个挑拨两口子(?
)感情的烂活儿。
可怜的Dasha,罪人她来当。
下边我们就来看看这个老杀手分了几步办事儿:
1.调虎离山。
Villanelle不想惹麻烦一再说谎——她对Dasha当然没有对Konstantin那么信任,不能告诉D自己和E的事情。
但通过重组蒙太奇,我们知道,此时Dasha已经知道Villanelle在伦敦见了Eve.看着Villanelle这心不在焉的样儿Dasha顺势将计就计——“十二人”明明要求Dasha让Villanelle开工,Dasha却给Villanelle放了个假。
原因不言而喻——她要支开Villanelle自己去杀人。
其实我很不愿意承认Dasha要嫁祸于Villanelle这种说法,因为我认为很蠢(后面会讲),但目前看来有这样一种可能:Villanelle没有引起其它命案,就没有不在场证明,才可能被Eve怀疑。
2.杀而代之。
她杀了Milena——那个在片头与Niko形迹亲密的老太太,并抛尸猪圈。
如此就可以接近Niko.这段属实令人毛骨悚然。
她其实完全不必害死这条无辜性命的。
可见Dasha简直是个蛇蝎心肠的老太婆。
3.引蛇出洞。
酒吧里偷Niko手机给Eve发消息。
也就是说Dasha很变态地想让Eve第一时间第一地点体验丧夫之痛。
我真希望Dasha身后那两个男的别光顾着喝酒能看到点儿啥。
4.暗箭中人。
“最后一手”。
Still got it.可能大家都会想起“Sorry Baby X”,但我实在想象不出来二者有什么联系。
显而易见毫无共同之处。
并且这句还有一个翻译是“宝刀未老”。
从这一点来看,又有一种情况:Dasha并没有想栽赃Villanelle.但她以此向Eve传达——这就是你身陷其中的下场。
与其说挑拨VE感情,本质上还是要威胁Eve不再参与这一系列的案件调查;而如果Eve抽身之后对Villanelle避而远之,Villanelle的状态也会慢慢恢复正常吧。
——这是Dasha所想。
Dasha在巴塞罗那时,Konstantin身处莫斯科。
——被Irina骂得很惨。
我感觉小姑娘这段话真是一处伏笔……如今Konstantin的确进退两难。
“十二人”重心明显倾向于Dasha&Villanelle,交给他的任务又横生枝节,甚至漏洞只能他自己填。
那么为了自保,老K的“Plan”是什么呢?
找到会计遗孀,轻言细语抚慰,获取信任,得到机密文件。
——其实很简单,就是将关键信息为己所用,掌握一个把柄。
噢,还要除掉证人——所以他之后就想到要找干闺女杀人灭口。
那之前他干闺女正对镜臭屁:
?
看着看着还要邪魅一笑:“魔镜魔镜,告诉我,是谁最忘不掉我~”
真是“E”吻忘情。
——总之V宝又变成了快乐的小孩儿,一边听音乐,一边做蛋糕。
手艺不行,不好看,不好吃。
V不乐。
(几次尝试过于失败最终才会选择买蛋糕,真是见者落泪,谁能想到送个蛋糕背后竟是如此的良苦用心呢!
)如上述所言,Dasha仍然是对V连哄带骗,让V放松警惕掉以轻心。
Villanelle真的上当了。
恋爱使人判断力低下,唉。
其实我上次就想说,小心噢,V(Gossip Girl语气),情场得意,职场难免失意。
但当时我感觉有点破坏兴致。
毕竟~这次必须要说了,小心噢V,不仅职场可能失意,情场或许也难保了。
职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十二人”明面上是在“宠”V,实际上是在“忍”V.一拖再拖,重复利用,他们在等一个可以彻底击垮V的时机。
情场。
“情”指的是V目前的感情世界——两个重要部分,一,她和Eve;二,她和“Family”.——这很关键,保持这个思路。
这一集,正是将Villanelle的内心世界分成两部分去描摹的,这两种感情贯穿她的整条线。
之后我还会提。
之后KV双线合一,也就是在Eve生日当天。
Villanelle想什么这么出神?
——循着刚说的“两部分”的思路,两种解读。
再就是毕竟橱窗里的人也有两种身份。
一,恋人。
Villanelle联想到了Eve.二,母女。
Villanelle联想到了“Family”.
Villanelle应该知道康爹恐高,她故意的。
只有在Konstantin面前我们才能见到莽头莽脑活泼可爱像个小女孩的Villanelle,而只有Eve能让Villanelle变得像个小女孩。
——用“Happy Birthday To You”的歌唱般的音调和Konstantin说话,兴奋得上窜下跳,笑起来单纯快乐得不谙世事一样。
为了让干闺女冷静一下,不要继续狂魔乱舞,当然也是为了摊牌真正来意,K给了V有关她家人的信息。
注意,这是第一个“HICCUP”发生的时刻。
什么时刻呢?
——依旧“两部分”思路:Villanelle知晓Eve婚姻破败的时刻、Villanelle知晓家人具体讯息的时刻。
Konstantin真是没少找Villanelle帮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俩虽然是互相利用但莫名其妙就是有种温情的喜感……其实看这一段,两人如此默契,还蛮心酸。
Konstantin于Villanelle,才是最像家人的存在吧。
“HICCUP”由此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另一边,Eve在“Bitter Pill”办公室的沙发上,狼狈醒来。
(这里E虽然邋里邋遢但是好好看啊!
)衣服上还残存某人的气味。
哈哈。
脸庞上还留有某人的印迹。
嘿嘿。
Audrey这姑娘,明显是有了新的约会对象。
——大家貌似都走出来了,除了她。
她们。
Villanelle味儿太大了,所谓后劲儿十足。
Eve的习惯性动作:拢头发。
这次是欲盖弥彰。
Eve:“你说啥我没闻到啊嗯嗯好好行好嗯嗯可以好没问题OK就这样再说就多了。
”说实话,留香,真的有够暧昧。
真的很欲。
对于Eve而言,没有最尴尬,只有更尴尬:
?
大家是否还记得S01Villanelle偷了Eve行李箱之后的“POOR BABY”场面。
——我搜了半天,终于把这种药给搜出来了。
详情自行百度百科,毕竟我拼图时都尴尬得脚趾抓地。
——我的尴尬点在于,Eve如此私密的事情都被Villanelle知道了,还是那么早之前就知道。
我说为什么Eve每次在Villanelle面前都是一副被看得透透的很不爽的表情……换成我我不但会感觉有被冒犯到,还今生今世都再也不想见这人了……她俩可真不一般。
Eve的不修边幅程度也真不一般。
——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内裤掉在鞋子里塞了半天还露在外面。
至于为什么会在鞋子里,当然不是滑下去的,那就太夸张了(也不科学)。
我不明白的是,她可以把那条无辜的内裤拿出来揣在兜里,为什么直接丢进垃圾桶了。
看之后有个镜头。
Villanelle的房间里,衣物散落得到处都是,床上地上乱七八糟。
……但她本来不是这样的人啊?
——所以说实话,我感觉“内裤”“内衣”这种物件,带有“性暗示”的成分。
具体我就不展开讲了。
主要是这种Sex Implication,发生在那样的上一集之后,我感觉十分顺理成章又在情理之中。
当然,这只是我可怕的脑洞,欢迎讨论。
Happy Birthday,Eve!
Eve起先以为是Niko送的。
然而该死的直觉出卖了她的第一反应。
……这块儿Eve笑死我了。
看把她小心得。
Villanelle也从没给她寄过重磅炸弹哇。
呜呜呜巴士蛋糕!
我们的小浪漫鬼!
当然,我们觉得浪漫,Eve简直“羞耻”死了。
电光火石间,巴士上的喘息、气味、温度……一幕接连一幕地复现。
喘息的音效——还是Sex Implication.那边阴魂不散,这边恼羞成怒。
扔下蛋糕后Eve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后悔。
后悔当然是有的。
扔蛋糕,是下意识的举动。
Eve向来冲动,当她沉浸在某种感觉中时,是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行为的,不然也不会有上一集那一吻了。
——高空坠落物。
她想起了Kenny.与此同时,警笛声响起,将她拉回现实。
插一句,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处细节——上一集得知Niko自行出院后,Eve走在大街上,恍惚迷离,音效同样是先“喘息”,再“警笛”。
——这大概是一个照应。
也就是说,Eve现在的精神状态极度不稳定,被太多杂念困扰着无法抽身;只有外界的其它刺激,才能够使她暂停游离,做回一个“正常人”。
Ok.Eve想起Kenny这点要往后看才能确定:
真的为她感到一阵难过。
时间拽回去——当晚Eve入住Hayward家中。
这段熟悉又日常的对话啊——人人都有不为人知的往事,而且都感觉自己所遭受的痛苦更为深重。
——不过,“好闺蜜法则”之一:当她跟你抱怨悲惨现状时,一定要比惨,越惨越好。
Hayward还挺懂。
对一个男人说这种事,这个男人首先要是个通情达理的人。
而Hayward毫无反应的样子反映出他绝不是个普男。
Eve至今仍对曾伤害Villanelle耿耿于怀。
但注意,她并不对此感到抱歉——她只是在自我谴责。
毕竟她一直以来都将自己划入“正常人”的范畴内,所以理所当然对自己出格的行为感到困惑、恐慌、自责。
吴珊卓老师的演技实在太绝太绝了。
——这段对话又是三个情感层次,层层递进,由浅及深。
一,我对不起我丈夫;二,我违背(?
)了我自己;三,我违背(?
)了我自己还任由自己继续“荒唐”下去。
由此可见,最让Eve感到纠结痛苦的,还是自己对Villanelle的感情。
虽然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说的三件事全都和Villanelle有关——Villanelle俨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她生活的中心。
即便Villanelle也是令她生活变得乱七八糟的源头。
但我说过,你被什么打动,什么就是你的命——她们之间的那种感觉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迷人之处不在“遇到”,而在“遇到了就一定躲不过”。
Eve说“I……”的时候我都着急死了!
我好想听她亲口承认她对Villanelle的迷恋!
——可惜,此时此刻,警笛又响起来了。
真是巧了。
哈哈。
——所以我也确定,这是剧组刻意而为之的音效,前后紧密照应。
目的就如我先前所说,要将Eve从那种恍惚拉回现实,及时中止神游。
再一个,如果不是回过神来,Eve很可能就把她和Villanelle联手杀了Raymond的大事儿抖出来了。
而Hayward尚且身份不明呢。
幸好Eve关键时刻没有丧失理智。
Hayward说的道理,Eve怎么可能不懂。
除了置Niko于危险之中这件事,难道她真的为那些有关Villanelle的一切后悔吗?
——绝对不。
如果时光倒流,她绝对还会为Villanelle挺身而出,还会做出一系列与当初完全一致的选择。
什么都不会变的。
人就是这样。
她只是心里难受(人就是这样)。
毕竟这份感觉、感情的代价太大了。
好可爱。
我真的有被Eve可爱到……这种别别扭扭拧拧巴巴的性格。
看到小熊条件反射般地就想扔掉,因为会想起那个烦人精——然而还是禁不住心里有种奇怪的无可奈何的柔情。
最后不还是抱在怀里看的手机嘛。
女人。
距离她这样搂着Villanelle的那一天应该也不远了吧(?
)。
另一边Villanelle正在执行干爹的秘密任务。
KE剧组又是借他人之口说出Villanelle之心声,上一次是Felix,这一次是Charles的遗孀。
“I want to be a family.”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其实比较嘲讽的是,Villanelle不仅没有“Family”,也没有“Free”.她自以为有自由罢了。
然而几乎所有人都在骗她。
从上一季开始这一点就已经特别明显。
总要有个契机——像我S03E01的简析中提过的,Villanelle总有忍无可忍背盟败约的一天。
扯回来,V又开始“Hiccup”.
我在S03E03简析中有提到Villanelle童年的缺失,这里,通过“Hiccup”的“治疗法”再次有所体现。
她一无所知……她懵懵懂懂……她仿佛头一次从中感受到了某种东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Villanelle如今杀人效率包括精准度大幅降低。
她精神涣散,其程度不亚于Eve.S01中心理医生曾问她,有没有和被杀者聊天——她之前确实会和被杀者说几句话,每句的中心意思基本上都是“求饶没用”“我不听你废话”“我喜欢看你在我面前死掉”。
她喜欢看着他们痛苦,看着他们挣扎,看着他们“眼中的光亮慢慢流逝”。
而如今,她和要杀的人在花园里玩起了游戏。
还笑得如此开心,像个返璞归真的孩子。
在杀人后,表情也不似当初那般享受。
显而易见,她双目流露出一种怅惘的沉思、迷惑的忧虑、震颤的恐惧。
——我说过,针对两位女主的转变,其实我并不希望看到Villanelle能够感知越来越多的东西,这有悖“Psychopath”的概念,更何况她是先天性的。
我更倾向于让Eve去尝试摒弃一些东西。
不过,我S03E03的简析也讲了,这个转变的过程就是V逐渐“人化”E逐渐“兽化”的过程,此消彼长,她们会达到一个平衡,仍然可以继续势均力敌。
Villanelle的“Hiccup”仿佛永不停歇。
尤其在她杀了Charles的遗孀后,更是难以抑制。
目前肉眼可见她的“Hiccup”已有至少7次。
这段的配乐也很有意思,听起来欢快,却是《Insidious》中男主Josh去灵魂世界找回儿子Dalton时“红脸恶魔”现身的插曲。
与此同时,Konstantin与Geraldine秘会结束,离开了Carolyn家。
……我之所以没有把Carolyn标注进时间轴,是因为我感觉她这一条线比较鸡肋;只是视角而言比较巧妙,但是作为一条线索而言没有必要。
……然后Geraldine这个角色也让我感觉十分尴尬,希望她的存在感和性格都再强点。
从Carolyn发现了K与女儿私下见面这件事但没有追究来看,她还是感觉女儿只是出于悲痛,需要一个人倾诉。
但Konstantin都跟Geraldine聊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这下子Carolyn也自然不会傻到对女儿“敞开心扉”了。
再次与此同时,Eve本来终于开始推敲前前后后一系列事件的其中关联:
她对罪案推理毕竟还是有天赋在,思路极快,已经有眉目了——结果突然,收到“Niko”的消息,Eve兴高采烈风风火火就赶向了波兰。
在上一刻,是Eve精神上离Dasha最近的一次,眼看就要揪出来Dasha这个至关重要的大人物。
然而在下一刻,是Eve设身处地离Dasha最近的一次,“眼看着”她杀了自己的丈夫。
但她并不知道这一切。
选择。
一切都事关选择。
有人说Eve傻乎乎没智商,重申,她就是这么冲动的一个人。
而且说句实话,这所有的事情都对她过于残忍了,她哪里有什么“选择”呢。
她连希望都看不到,唯一的救命稻草——也就是回归正常生活的小期待,难道还不让她抓住吗。
——一个原本正常生活着的女人,身边最亲密的人接二连三地相继惨死,一直以来身处的世界崩塌得干干净净。
Villanelle无法体会,我们也无法体会,谁都无法体会。
Eve承受的太多太多。
如果Villanelle没有等同的牺牲,我甚至会感到极为不公。
所以问为什么Eve这么崩溃,这个问题着实很没人性,包括对她对Niko感情的质疑。
——那毕竟是她曾朝夕相处曾恩爱和睦准备白头偕老过一辈子的人。
就算没感觉也没爱情了,还是会在乎啊还是会牵挂啊。
怎么可能毫无触动?
与此同时,Villanelle抵达俄罗斯。
如同某种心灵感应,她的手伸向脖颈。
为什么?
显而易见,“Hiccup”的症状消失了。
“Hiccup”究竟指什么?
结合起来解答:——还是“两部分”的思路,贯彻到底。
在这一集结尾,Villanelle的两部分感情世界得到了一次统一又整齐的“归零”。
她刚开始“Hiccup”时,是同时受到了来自两部分感情世界的冲击——我们都知道,人一激动就容易“打嗝”。
Villanelle有关Eve那部分的感情世界,一个很鲜明的阻碍就是Eve的婚姻。
当她听说Eve婚姻不顺,于她而言一直很讨厌的Niko令她如鲠在喉,她大概率会想:他怎么还不消失——他终于要消失了——他赶紧彻底消失算了。
Villanelle有关“Family”那部分的感情世界,她从前不想了解也所知甚少。
如今她突然产生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掌握了他们的线索,她自然会忐忑,类似于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普遍感情。
久久在感情世界里精神层面徘徊的东西,忽然排山倒海地涌来,那么心理上受到的刺激怎么可能是生理上的刺激所能缓解的呢?
——这就是为什么像“惊吓”这样的“土方法”于她而言根本没用。
——当她踏上久违的故土的那一刻,Niko被Dasha刺杀。
就在同一瞬,就是那样巧。
“归零”——是原有的矛盾消除,重新开始,是一系列新的矛盾即将产生。
她的感情世界受到了不自知的第二次冲击,而这次刺激是“对症下药”,故而她几乎是刹那之间就恢复了正常。
针对“Hiccup”,我感觉,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118首形容还比较贴切:“同样的,饱饫了你永不变腻的温柔,我就把苦汁当做了我的食粮;过度的幸福了,在不需要的时候,我觉得也正不妨小病一场。
于是,情场上的手段,原想预防未发生的毛病,惹出了真正的病症,把健康之躯变成了医疗的对象,由于健康太多,求疾病来治病;但是从此我学到一项真的教训,药能毒杀一个这样饱饫你的人。
”然而如今Villanelle&Eve,有“十二人”有Dasha从中作梗,之后必然一波三折屡受考验;至于Villanelle和她素昧平生的家人,大家都知道,即便是家人,也是讲究缘分的。
Villanelle想要感受亲情,但她能否融入家庭都是一个问题。
至于VE的感情走向,目前最直接的一个问题是,Eve会不会死咬是Villanelle发疯杀人?
——我个人认为Eve是不会真的误会Villanelle的。
她只可能将要短暂地失去理智并暂时因为Villanelle为“Twelve”做事“恨屋及乌”,但不可能觉得Niko是V所杀。
先说点题外话。
对于Niko这个角色我初看本来无感,我只是觉得他人蛮好,没毛病。
普男。
直到有次重刷这一幕。
Villanelle问他爱不爱Gemma.“爱”在Villanelle心中是比较神圣比较神秘比较令她好奇并渴望的一种东西。
所以她以此衡量,这并不嘲讽,她也完全有资格这样做。
Niko犹豫了一会儿,说,不。
这个“犹豫”,尚在Villanelle所能接受的范围内。
她接着问关键问题:
p1,当她提到Eve,情绪开始绷不住。
p2,Niko仍然犹豫。
S2,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之一,就是Villanelle对着Eve毫不迟疑地喊,I love you.在她看来,“爱”这种事情是冲动,是无畏,是坦坦荡荡的——是完全不需要犹豫的。
毕竟她不理解一对现实生活中的夫妻要面对的都是什么,不理解普通人的婚姻,不理解“Normal life”所要承担的感情上的风险。
所以p3,她非常不耐烦——身为一个男人,Niko于此的优柔寡断令她厌恶。
她彻底认定了他就是个窝囊废。
——这种事情怎么还需要思考?
我爱她,我就会脱口而出;我爱她,我就会一往无前。
你连我的万分之一都不如。
p4,Niko说,爱。
p5,Villanelle明显不信。
为了判断Niko的话的真实性,p6,她又问了一遍。
她猜想自己听到的会是长篇大论。
结果,p7,Niko说,当然了她是我老婆啊。
p8,Villanelle甚至笑了。
就这?
——你的求生欲明显不太够啊。
她对Eve的感觉,也就是她自认为的“爱”,特别的敏感。
谁都碰不得。
因为她说,We're the same.她自己清楚,Eve有多难得,她清楚她们的精神层面高度契合,这让她自始至终都非常尊重Eve珍视Eve.但是Eve已为人妇。
——这在Villanelle看来当然不是问题。
在她看来婚姻不值一提。
关键是,Niko用一种,特别无所谓又理所当然的口吻说出了这个事实,还是在自己问他对Eve有什么真情实感的情况下。
潜台词,她是我老婆,你跟她什么关系都没有,你这个问题真够可笑的。
如此便是触碰到Villanelle的雷区了——你懂啥?
于是她杀心骤起。
本来她确实可能想放他俩一条生路。
因为她感觉Niko只配得上Gemma.如果他俩“两情相悦”那就算了。
但Niko已经说了,他不“爱”Gemma.Villanelle不允许她认为神圣的事物被践踏。
“爱”也好,Eve也好。
——这是Anna给她的经验。
是她的成长。
同时,这是对Eve最极致的尊重。
虽然当时Villanelle根本不可能预料到罗马事件会那样发展,但她这显而易见是为自己和Eve的感情铺后路。
这种做法毋庸置疑比较粗暴自负,可即便是Eve,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做法既精准,又是Villanelle所能做到的最有人性的处理方式。
她给她传达一个讯息:“你在乎的人,哪怕我恨之入骨,也给你留着。
但是你唾弃的人,不管是谁,我先为你斩草除根。
你这没用的丈夫,我不动他,你看着办。
你俩看着办。
”反正相比之下,再看Niko,真是令我干笑一声,干呕一声,又是干笑,又是干呕。
他还是个普男,但我从此路转黑了(也没那么夸张,不过他下线了我也觉得意料之中,大概因为他存在感很弱而且没啥发展空间)。
于Villanelle,当她说她了解Eve,“比她自己还要了解”,那是完全了解Eve的阴暗面。
但于Eve,她对Villanelle的了解更深入更全面。
或许拎不清自己对V的感情,那是因为当局者迷是因为无法直视自身。
但不管怎样,她对这个psychopath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她迷恋她一部分也是在迷恋自己对她的这种直觉。
所以我就要扯回正题了:当时Niko没死,Gemma死了,Eve难道还不知道Villanelle什么意思吗?
——Eve还不了解Villanelle吗?
她的用意她肯定是接收到的。
退一步说,当时Niko已经算被V放了一马,更何况是现在?
尽管Eve口口声声称Villanelle为“psychopath”,但她又不会真的把Villanelle当作广义上的“psychopath”去看……在她心里,Villanelle当然是特殊的,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时间她都避免主动提到Villanelle——因为她一提到她最终都会无可避免地被别人发现自己对她的痴迷、尊重、珍视,以及那种难以名状的感觉。
一如Villanelle对Eve一样。
无论发生什么,无论谁死谁活,她们在彼此心中的地位都无可撼动。
再退一步,她俩之间的梗,Dasha一个外人怎么会懂(所以我还要重复她可能也不是想嫁祸于Villanelle吧?
这也太蠢了点)。
“Still got it”这用得真是不明不白弄巧成拙。
由此可见做人不能太自负轻率了,一定要摸清状况再动手。
如果非要再退,Villanelle当时也不在场哇……这一调查就排除嫌疑了。
所以大家也憋担心,接下来的剧情虐是肯定要虐一会儿的,但是先苦后甜这戏才好看嘛。
S03E04基本就是这样。
通过完整地串联比对了一遍,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主要的两条线索是Dasha&Konstantin.Villanelle是穿插其间,而Eve其实直到最后一刻才参与了主线剧情。
其实这集单拎出来看是蛮电影蛮技术的一集,我感觉很明显有致敬昆汀的意思,致敬了类似《低俗小说》、《落水狗》的叙事方式——蒙太奇重组,时间线重叠,人物叙事。
……只不过如果放到整体里,有点儿不“KE”,可能略略突兀。
回顾《Killing Eve》这个剧名,从播出到现在,太多人调侃。
更何况S03剧情走到如今,简直确实像是大家所说的那样在“Killing Men”,或者“Killing Eve(rybody except Eve)”.不过“Killing”本来就有多种含义。
我目前感觉,大概是创作者想要一步一步慢慢地杀死Eve原有的那些东西——日复一日的生活、寻常的人际关系、几乎一成不变的人生观、普通人的普通感受……尤其是,渐渐杀死她人性当中的某几个方面吧。
——是廉价的幸福好呢,还是崇高的痛苦好?
我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中的这句话作为这篇简析的题目。
无论对于Eve,还是对于Villanelle,包括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这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永恒的话题。
那么期待下周,顺祝大家观剧愉快!
第二集多了一个片头,混杂在Killing Eve间的血顺着字母滴进了一片橙红色的背景里,形成一朵朵黑色花瓣,配合着BGM的悲伤情绪,好像在给逝去的Kenny致以真诚的悼念。
这一集里的Carolyn非常动人。
从第一季就神秘强大且无所不能的她,在这里,似乎第一次流露出了悲伤的情绪。
告诉我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其实并不尴尬,尴尬的是刻意的隐藏所带来的更痛苦的体验。
这一集里Eve和Villanelle分别知道了彼此还在这个世界上活跃着。
两个人在消化这个消息的过程中都给我们贡献了绝佳的观影体验。
Eve的呕吐和Villanelle的泪水都再一次的证明了彼此在对方心中的位置的特殊性和唯一性。
现在,Eve已经回到了Carolyn身边,Villanelle也知道了Eve还活着,新角色Dasha,Jamie,Bear,Audrey,杰拉尔汀,莫还有保罗等等都一一出现,甚至老康的工作模式都给了一小点展现,第三季前期的铺垫工作已经进行的不错了,我想下一集该展开的就应该会展开了吧。
加上第三集预告相当精彩,也是非常期待了。
本文从属于第三季全集评论《怎么杀死伊芙》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485312/,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那边看看。
第二季的时候分析过前两季性张力模式:《“性”在EV关系中的作用与发展(第7集)》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188915/所以在开播前的评论里(就是本文最开始提到的那篇,现在已改为逐集评论汇总贴),我写下了自己非常好奇的这个问题:5、第二季尾巴已经打破原有的性张力拍摄模式了,有没有整出点新花样呢?
没想到第三季第3集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答。
这个新花样,怎么说呢,有点嗨。
本着一贯不正经的精神,我们来聊聊这个Psychopath V 和这个Sociopath E整个第二季自己写的评论里基本都是按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在寻找理解这两位有趣变态的线索(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099795/),既然这季编剧换思路,那我也换换思路,试着从治疗的角度看看EV的角色发展和剧情发展。
事先说明,以下的内容纯属一个心理学爱好者的瞎掰,请不要自我投射对号入座,不要自我诊断,更不要自行实施治疗,有任何对自己的疑惑请寻求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帮助。
这季开始一直有一种声音,感觉EV人物不如前两季,V不再炫酷,E弱了不少。
当然,第二季这种声音也一直有,抱怨的点是V碰到E就恋爱脑不再变态,E忽强忽弱行为矛盾特别多。
那现在借助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从行为和情绪反馈的关系上来看看这两位三季以来的人物发展,再做合理与否的判断。
先简单介绍一下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CBT),定义这一疗法的构念是在上世纪60年代由贝克和其他有影响力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我会把参考书目及页数放在正文最后,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参考,以下不再做说明。
)CBT以两条核心原则为基础:1、我们的认知对情绪和行为具有控制性影响;2、我们的行为能够强烈影响思维模式和情绪。
直观一点,我们来看一个社交恐惧症的基本认知行为模型:
来源见注解1从图里的循环结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看到,我们怎么认知评价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会影响情绪进而影响行为选择,而行为又会影响事件的的发展,继续影响我们对此的认知评价。
换成大白话就是,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善重塑我们的认知评价-行为,从而达到把精神疾患者从负向循环中拖出来的一种治疗方式。
(注意,只是治疗方法之一,个案的话要考虑整体情况,该吃药的还是要吃药,什么疗法有效就多试试,千万不可迷信或依赖某一理论。
)、这种理论对普通人而言也是很有积极作用的一种方法,可以用在戒掉一些坏习惯(拖延症、戒烟……),构建好习惯(健身……)上。
好了,扯到这里,我们上EV。
我更改了CBT使用的工具《思维改变记录表》(原表来源见注解2),来回溯一下EV的互动行为和剧中所表现出的情绪变化及她们的因应变化。
在梳理了一遍到S3E3的EV的互动情境,两人的心理发展轨迹非常清晰:1、V对E的应激反应逐渐降低并产生了强烈的控制欲,虽然在被E否定自我的感情观后出现了失控的暴怒反应,但仍然无法克制对E的强烈情感驱动与控制。
2、而E呢,一碰到V就开始无视道德束缚、无视同事安危,在反社会的边缘反复横跳最终跨越了杀人的边界,在被背叛及枪杀捡回一命之后产生了典型的PTSD症状。
再来结合第三季的剧情展开以及EV与众多角色的互动,我们不难看出V:对E的迷恋不仅没有降级,还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情绪障碍继续去招惹E。
另外,之前发生的频频被当枪使的情况,以及对自身来源的好奇心促使这个学习能力不错的Psychopath开始谋求接近世俗意义上的权力。
但是注意,V对权力的理解跟正常人是有差异的。
我猜权力也被她简单的理解为一种工具,可以摆脱被人控制取得随心所欲的自由,可以得到物质奖励,可以控制他人,可以得到E。
但她并不理解权力的实现机制和内在逻辑。
(看看被爆头的实习生。
)E:第一二季是一个反社会人格对内心幽暗外化不可控的追寻,以及在本我和道德之间来回挣扎。
第三季的开始则真的是出现了PTSD症状的受害者,当然她自己也是帮凶之一。
严重的焦虑症状、恐惧症状、回避反应及生理反应在1、2集里都有体现。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小V一出现,阿E的PTSD症状不仅没让她现场失能,还产生了吻戏呢?
满灌疗法(Flooding Therapy),又称冲击疗法、洪水法,是暴露疗法的一种。
(见注解3)暴露疗法是通过将案主暴露于引发焦虑、恐惧等病理障碍的刺激来源,来打破刺激-应答联系的治疗方法。
这种疗法并不是病人或案主一上来就可以采取的方法,而是要基于非常充分的沟通和准备。
暴露疗法通常采用系统脱敏,使用逐级递进的想象暴露或者现场暴露,使案主逐步摆脱刺激源带来的焦虑恐惧反应。
而满灌疗法就非常暴力非常冲击了,它往往将案主无预期地置于恐惧刺激源现场暴露,坚持到案主对此刺激习以为常为止。
打个不大恰当的比方,就是如果你害怕蟑螂,我把你跟几百只蟑螂关一起,直到你适应为止。
如果阿E的王八拳是应激反应,那小V压制下的一吻,大概就是被满灌的愈后表现吧。
既是身体本能反射又有受到强刺激之后异常的冷静和算计。
有点佩服这个情节设置,从EV一直以来的心理发展轨迹看,有较高的合理性,反正E碰到V之后总是冷静异常地失控,而V总屈服于自己的性兴奋暂时会忘记最初来找E的目的。
两位之间一直有惊吓对方-产生性兴奋-惊吓对方的循环性张力模式。
而阿E三季以来一直被折腾,都折腾出精神症状问题的时刻,给E继续入局加入了除为Kenny复仇以外的心理动机。
不过作为一个老社畜,善意提醒大家,如果工作中遇到阿E这种同事或者生活中的朋友,请绕路,因为太难预测他们会突然为什么原因偏执,偏执程度高的会完全不顾你的死活,什么时候被当做精灵球扔出去送人头你是不会知道的。
想想Bill,想想Kenny小白花。
浪漫是很浪漫的,各种暴力混杂权力斗争加性兴奋怎么会不浪漫。
看剧爽一下就好了。
好了,心理治疗告一段落,开始社畜的吐槽。
康叔真是典型的最苦逼的公司中层,还没来得及帮老关系收拾烂账,就得去收尸,还被曾经的下属小V惊吓威胁。
单位高层一直在施压,可能还用老婆孩子作为砝码被威胁好好干活。
C妈年纪那么大了还亲自下场美人计,查到儿子死亡相关联的证据被小V一枪打断,还差点送掉老命。
跟女儿的互动别别扭扭,也不好说明状况。
屋里屋外都是危机。
在E的小联盟里也没有占据她习惯的指挥岗位,第一次会就跟Kenny的黑人老板呛个不停。
过气高管想回到自己的权力中心的努力后几集应该会有。
塔莎的老变态退休计划多半会因为小V对E的异常迷恋发生管理问题。
小V爆头实习生,塔莎多半是想爆头小V在忍耐中,还得耐心带教管理。
冤冤相报何时了,你们要么考虑下联手干掉12门徒的高层?
不过联合协作对Psychopath可能太难了,她们两的级别太低多半也不清楚高层情况,这个局面形成不了,暂时都是当枪的命。
在开播前我感兴趣的问题头三个如下:1、C妈当你工具人,小V的“爱”也充满了“物化”你的工具人意味,编剧到底要不要给自我觉醒到现阶段的阿E一个自由自主的人物发展?
身不由己也好,被本能冲昏头脑也罢,都 wide awake了,敢不敢让我们阿E摆脱“工具人”设定一回!
2、小V体验了一次关于“爱”的“不良教育”,时尚熊孩子变态的设定确实很香,保持也不错,但要不要再大胆一点深入一点,探索下这个变态对正常人类理解的“爱”的自我诠释?
写出新意是真有可能封神的哦。
(好啦,我知道预告里还是很熊,但这剧预告我信它才有鬼。。。
)3、12人要保持悬疑到终季,还是准备开始喂点实际的料?
为了剧集延续一直拖延是系列剧惯用手段,商业利益考量还是保持作品张力节奏,是必选题,逃不开的。
到目前为止剧集的发展将这些疑问徐徐展开,1、E不再完全被本能驱使,自主性提高,但依然是个极度自私自我的人,为了达到目的现在都学会忽悠C妈的小跟班了,也把Kenny的两位同事拖进了危险的境地。
E的心理发展和对周围人的影响应该会贯穿第三季,但我实在没有好的预期,感觉黑人老板和肥宅IT暴毙的可能性升高太快了。
2、小V对爱的诠释现在全落在对“权力”的迷恋上,也开始对自身的来源产生了探究欲。
阿E说她不懂爱,她暂时应该也不会懂阿E嘴里那种正常人理解的爱。
对于V的理解,请一定牢记S2E5里那位精神科医生的话:“当你幻想一名精神变态者,你会倾向于将之想象为一个正常人,然后再往他身上加入一些负面特征,比如暴力、极端自恋、虐待狂,而这样是错的,不要加,要减,把任何能够让我们成为正常人的特征都从他们身上拿走。
他们就像传真机、复印机,只会模仿正常人的行为。
”V是一个戏剧创作出来的有趣psychopath,会产生对E的感情更接近一个特例,但从剧集到现在的发展开,Psychopath始终是其主轴。
而且,利用变态对常人常情的扭曲理解,也是很方便制造戏剧冲突,写好看的方法。
反正我们不管认为她这是爱还是不是爱,都不影响她是个Psychopath。
如果对Psychopath的实例感兴趣,可以去看看《心灵猎人》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691486/ 3、12人的组织结构慢慢展开了,但看这速度,这季里出现任何一位12门徒的可能性都比较小,最可能是暗示性出现,作为第四季吊胃口的元素。
参考书目:《学习认知行为治疗图解指南》原著:Jesse H. Wright、Monica R. BAsco、Michael E. Thase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版注解1:该书第5页,基本认知行为模型:一个社交恐惧患者的例子注解2:该书第80页,图5-2理查德的思维改变记录样表注解3:该书123-126页,第四步暴露治疗谢谢有耐心看到这里,再提醒一次,千万不要自己乱试疗法,绝对出问题,有问题请就医。
Tell me I'm your baby And you'll never leave me Tell me that you'll kiss me forever Whisper that you love me like you never leave me Be mine for always I'll be yours forever这首【Tell Me】不停回荡在脑中,结局不再是你捅我,我射你,而是两人平静的站在伦敦桥上,在月光下互吐心声,不得不说EVE说起情话来跟恋爱小天才V不相上下呢!
再加上温柔低沉的嗓音,这谁受得住!
两人幻想了未来,回忆了过去,这是什么绝美爱情!
When I try and think of my futureI just see your face over and over againV从说出那句”you’re mine”成长到”now we walk and never look back” 在说出这句话之前V闭上了双眼,赌上了自己的未来。
V先大步离开,她在想这个女人会不会像上一季结局那样毅然决然的走远呢?
然后她停下了脚步,但此刻只是驻足任由思绪飘散;EVE一开始没有移动,走开一阵后便停下转身,此时的她表情是那么坚定,看着已经站定的V,她等待着、期盼着V可以转过身回望自己;V鼓足了勇气,眼含泪光的转过身来,没想到回过头后,她已注视着自己…这个安排真的比拥吻更有意义,Laura Neal你太会了!
Turn around这个梗真是屡试不爽,无论是烧女图中的诀别,还是TB难掩激情的试探,亦或是确定彼此内心的EV,都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好了,回归正题,想说的太多,大结局看的我心情复杂,以下内容可能比较杂,大家见谅。
EV两条支线终于在季终集合并了。
命运共同体算正式成立了。
万众期待的Slow dance终于被等到了!
分别许久,一直无法敞开心扉的两人终于坐下来好好聊了聊,此前只匆忙见了两面的两人都没有说上一句完整的话。
虽然只是短短几句,EVE变察觉出V身上发生了什么,这种心灵契合度真是羡煞旁人。
俩人你追我赶了这么久,静下来在V第一次执行任务的地方,在这个经历了一切想回到起点的地方,两人从未有过的身体距离,从未有过的信任与坦诚,此刻只有你,只剩你,只要你在身边。
看到瑞安出现后,V便把通往自由的筹码偷偷塞给了EVE,让她先离开,此刻她只能信任她,也只有她了。
预料到瑞安会下线,没想到是这种形式,既然没见到Helene,也埋线了下季12人会主动找上门来,V是不安全的,她自己也清楚。
V身着淡黄色大衣美出天际,有没有神似303里那个垃圾桶小宝宝,哈哈。
虽然没有看到EVE出现在同事面前亲自领走这个小宝宝的场景,但稍后的EVE、Villanelle、C妈、k爹、Paul五人群戏,还是很精彩的,这种群戏以后请多来点。
整条剧情线到这场戏为止,算是交代清楚了:P的12人身份彻底曝光;K是不会亲自动手解决“问题”的;Kenny小宝贝是惊慌下不慎坠楼;靠一个人或几个人是扳不倒12人的。
C妈这集真是高光啊!
Carry全场!
从开篇呼应上集提到监狱里C伸出的橄榄枝,这次提起的是V,从台词中可见她想摆脱12人的决心,她意识到彻底逃离12去过正常生活是不可能的,也许这种选择更适合她?
还是想多陪在EVE身边?
但正如C所说:你能为我们做什么呢?
只是隐约觉得这种选择很玩火,MI6之前一直与12人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但当C妈开枪那一刻已经打破了这种平衡,将怎样展开就留给编剧发挥吧,我们也猜不到的。
还是要提一嘴C妈女儿这条线真是令人匪夷,只是为了让C的角色更有共情力,自我反思到是自己的自私伤害到了身边人?
未免篇幅过多太大材小用了,还有Paul的存在感也不够强,一个12的高层就这么轻松地被解决掉了?
关于本季结局的安排,作为剧粉来说,剧情线上明显弱了很多,张力不够,收尾过于轻描淡写。
如果这不是一部含有EV爱情(是的,就是爱情!
)的纯猫鼠游戏那么我也希望俩人继续互相角力下去,但她确实是呀,所以EV的对手戏应该是提升剧的华点,希望经过一季的铺垫深挖角色内心,下季可以着重笔墨描写EV关系转变来推动剧情线发展。
308是由Laura Neal联合Suzanne Heathcote一同编写(我认为应该是Suzanne负责写故事线,Laura负责写EV的情感线及结尾)。
加上拍摄诸多重要集数的导演 Damon Thomas,堪称目前制作最强阵容!
话说Suzanne一个主编竟然只写了2.5集,与Laura Neal相同,看来在第三季创作阶段已经确定了续约,第三季才会深挖角色内心及配角侧重描写。
这样其实很好,让下季主编参与大结局的编写可以让剧情更加连贯的引出第四季。
有别于前两季比较流畅的单纯叙事,第三季开始探讨人物内心,前四集铺垫故事线,第五集跳出剧情线深挖V的单人背景,展现其内心变化引出后续剧情走向,这个选择还是很冒险和大胆的。
虽会显得进度过慢,后面的节奏就控制的还不错,放在中间集可以接受,如果你把第三、四季合并看做一部16集的剧,这样就合理多了。
6、7集开始剧情急速升温,本以为结局会有暴击,作为写美剧出身的编剧Suzanne,还是更善于写人物内心,塑造人物形象。
本季前后呼应,埋线做到极致,小心思无处不在,深得我心。
经过303、307、308的观感,想必大家都对 Laura Neal很放心了,一位语言幽默风趣,出其不意,深挖EVE内心黑暗面及把V出奇的脑回路都发挥的淋漓尽致,并且这一季中两人见面的场景都出自她手,我们还得到了First KISS!
一个贴身漫舞!
一个伦敦桥的Turn Around!
我的天!
习惯性糖后见玻璃渣的忠粉,尽管很不想承认,但我已隐约感受到了第四季很可能是剧终季,我希望可以看到EV之间奇妙的化学反应,经过许久的彼此追逐,坦诚面对后会如何呈现?
EVE究竟可以黑暗到什么程度?
两人身份的如何确定?
最后要感谢这四位才华横溢的主编,及诸多单集编剧所创造的KE世界。
Phoebe Waller-Bridge (101、102、105、108)Emerald Fennell (201、202、203CO、204CO、207、208)Suzanne Heathcote (301、305、308CO)Laura Neal (303、307、308CO)现在英国已经逐步开放剧组拍摄(有限制条件),希望原秋季开拍的计划不会被打乱。
又是一年艰苦等待,一年后我们不见不散,明年第四季见!
最后用这句来结尾,适用于Villaneve,也适用于你我。
If you love someone, set them free-and let them find you!
注:这是我看完S01S02后为Villanelle庆生时写的一篇简析,一直没有发过,在写S03E03简析之前稍作修改发到这里。
S03E03后,毋庸置疑,将是Villanelle&Eve人物本身乃至VE关系的“新纪元”。
这篇简析,权且当作对Villanelle以及二人关系的回顾,也是之后包括之前的简析的参照——它概括了几乎所有我对S01S02中Villanelle以及VE的认知。
依然欢迎讨论噢!
——————————————————Villanelle很委屈。
“You love me.”“No.”“I love you.”“No.”“I do.”“You don't understand what that is.”“I do.You're mine.”“No.”“You're!
You're mine!
”……当她真情流露的时候,对面的人告诉她,你不懂那是什么。
你爱我?
你不懂爱是什么。
而且嘲讽的是,Villanelle的确不知道,她的下一句就特别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但是怎么有人会忍心看着这样一个她呢?
她明明还是一个小女孩,喜欢甜食喜欢贴纸喜欢漂亮裙子,没耐性,脾气差,莽头莽脑,好奇心旺盛,总爱搞点小动作,拥有一双最无辜又最冷漠的眼睛,和最桀骜不驯的表情,委屈的时候又哭又闹,笑的时候细纹里都盛满孩子气。
——可惜她不只是个孩子,还是个狠烈疯野的精神病。
纵观Eve对她的形容:她的头发可能是深金色的,也可能是蜂蜜色,向后扎起来……她很瘦,大概25或26岁……她十分清秀,眼睛有点像猫,间距宽,但保持着警惕……她双唇丰满,有修长的脖颈和高高的颧骨……皮肤平滑光洁……她的双目里充满迷失感,眼神直接又令人惧怕……她是全神贯注的,可又几乎完全触不可及……她很年轻,聪明、健美,她肯定会说多种语言,她对杀人有种独特的天分……她极其聪明……有决心……勤奋……特殊……曾经经历了一些事情……重点,“A PSYCHOPATH”.在认识Villanelle之后,我看了大量关于精神病患的测试、资料甚至包括自述。
有时候,我会盯着那些文字一阵恍惚,因为总感觉十分熟悉,说得吓人一点,那些文字,就像是在描述我自己。
在看詹姆斯•法隆的《天生变态狂》时,我发现他提到了“明尼苏达测试”,忽然想起来自己也做过这个测试。
于是,我翻出了多年来一直保留着的测试结果。
在那两页打印纸上,我看到“Psychopathy”一栏里我的高分——事实上,它是我在这个我十四岁做过的最权威的测试里获得的最高分,排列第二的是“Schizophrenia”。
除此之外,十四岁的我还有一项不在正常指标内,但没有这两项具有威胁性。
于是所有的一切突然变得明晰起来——当然这并不代表我是一个精神病,但毫无疑问的是我具备这种倾向和特质。
尤其是这么多年过去,我只会比之前更加反常,而不是所谓的被时间治愈。
所以,我理解了自己对相关信息的熟稔感,以及和Villanelle大多数情况下的共鸣。
按照“明尼苏达测试”的描述,精神病态(Psychopathy)与社会行为有关。
表现反抗,破坏家庭关系,冲动,在遵守制度和法律上有困难,滥用酒精或药物等。
分数大于七十,表现个性上的障碍:外露,善交际,可爱;但却是虚伪、做作的。
爱享受,好出风头,表现判断力差,不可信任,不成熟,好攻击,爱寻衅。
他们在婚姻及家庭关系中,经常处理不好,并违反法律。
高分数者反映出持久的性格问题并且极难治疗。
对照一下,即使整个剧组在后期都没有完全将Villanelle视作一个精神病患,V也符合所有上述表现,不仅仅是她,Eve也十有八九是个“高分选手”。
我想了想,如果能从客观角度出发而不是带着主观感情去剖析她们二人,很多事情都会明晰许多——“Wide awake.”不算太细致地看过原著。
说实话,作为一个原著党,于KE我却更佩服Phoebe等编剧对小说的改编。
原著里,Villanelle“擅长模仿他人行为感情”的特点,在剧中仅仅通过一个不到两分钟的片头就得到了体现。
对于psychopath而言,他们所有的感情行动都是先通过模仿、学习到位,之后外露、再现的,他们是天生的表演者——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如此擅长社交。
他们会观察,究竟是哪几种模式最讨人喜欢,然后将它们转化为自己的固有模式;当他们面对不同的人时,就在多种固有模式之间随意切换,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
从职场到情场,Villanelle利用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招摇撞骗”多少回,也是有目共睹的。
那么有一个问题,差不多算是排在大家的“好奇榜”首位,而Jodie在面对采访时也屡次提到——关于Villanelle残存的人性的一面。
她究竟有没有感情,究竟是不是真的爱Anna爱Eve,究竟能不能正常生活……在Jodie的采访中,当她被问及对于KE主题的看法时,她摇头表示她认为这部剧并没有什么想要表达的……只是为了让大家“看着爽”。
说白了,单纯是Villanelle这个人设,就足够让大家“看着爽”。
——只因为,好就好在她是个狠烈疯野的精神病。
这个年轻的女孩从停不下嘴的食欲,到随时随地的性欲……处处是常人难以企及的放纵和散漫。
V是一个,特别贴近兽的角色,因为她极富自然原始的神韵和形态。
S01E05,当她冲E击了一枪,E回过神,眼前只是空荡荡的林间小径——那时,上方的树梢枝叶温和地微微晃动着,就好像刚刚只是跑过去了一只轻盈的鹿。
Villanelle是矫健的,敏锐的,迅捷的,自由的,充满力量的,活力四溢的;Villanelle又是痴迷于寻找和追逐的,她总是在奔跑,终生喜欢猎奇,她使人联想到丛林间跃动的动物,或者,简单却猛烈的一阵风。
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她必须要找到他们,比如Liliana Rizzari的作品;而对于那些和与自己互相吸引的事物,她一定要据为己有,比如Eve.这里避无可避要讲到Eve。
她和V之间的关系和感觉是无可定义的,也是带有玉石俱焚的毁灭性的,正是因为它充满未知,才令人心生畏惧;尤其是对E这样一个原本拥有正常生活的“正常人”,她需要时间去承认自己产生了别样的情愫,并要逐渐学会不以为耻,最重要的是能够认清和接受自己——在幕后采访中,吴珊卓也提到过自己非常感兴趣、并想要摸索和探究中年女性的心境——“Eve不知道或者不承认她为什么要做现在做的事情?
那种被驱使般的冲动和本能是什么?
这种冲动是哪里来的?
作为中年女性意味着什么?
处在停滞平稳期意味着什么?
拥有这样美丽的力量,像是重振你的活力一般,意味着什么?
失去你的活力又意味着什么?
”说这段话时,她自己有一处小小的调笑,于是大家马上想到了“性吸引力”。
——自不必说,谁都能看出来,俩人火花四溅姬情四射,干柴烈火一点就着。
以及VE何止是肉体上的引力?
Phoebe被问及有关VE关系时曾说:“I loved the idea that these two women don't even have to see each other to feel each other's presence. They give each other life in a way that's more complex than a romanticrelationship. It's sexual,it's intellectual,it's aspirational. ”“——这两个女人甚至不需要见对方就能感受到对方的存在。
她们以一种比浪漫关系更复杂的方式给予彼此生命。
它是性的,是理智的,是渴望的。
”为什么Villanelle那样执着于Eve?
试想:在杀手界V自恃genius,她不可一世,她行踪不定,她无所畏惧,但是她活得像个影子,她活在别人的口口相传中,像个神话,宛若传说;然而有一天,突然有个人,揪出有血有肉一个她,指名道姓一个她,这个与她相隔千里素昧平生的人,却能察觉她的言行举止,发现她的蛛丝马迹,甚至理解她或者至少,尝试着去理解她——这对于她而言是个惊喜。
而我们也都知道,V和E二人,就是奇才和奇才的邂逅,疯子与疯子的相遇,是旗鼓相当的对头敌人,也是可以相知相契的灵魂伴侣。
那么当“性吸引力”不再仅仅局限于“性”,而更具备精神层面的吸引,二者兼之,就非常容易让人沦陷了,也难怪VE要死要活的——尤其是Villanelle这个孩子气的小姑娘,我个人特别特别能和Villanelle共情的不是她那段有关“I feel nothing”的著名坦白(当然那个也是真情实感的感同身受),而是她让年轻的服务生抚摸自己在他说“It's hard,finding the right person”时回“Yeah,it is.”的那一瞬。
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找不到可以深深理解抱头痛哭的人而已。
能不能疯狂相爱是另一回事。
有了这样的人,才能大概率避免新生活也最终变得枯燥无趣啊(还是可能会)。
而我们看,Villanelle就和Eve发现了彼此……又回到Bonnie&Clyde的调子上去。
其实作为旁观者,我的精神亢奋感是盖过悲哀的,看James&Alyssa时可没有这种亢奋——因为他们是青春期叛逆胡闹,是日久生情,缺乏我迷恋的这种“CRUSH”,这种宿命的致命的吸引力。
……这种宿命的致命的吸引力,野兽般欲望蓬勃,洪水一样汹涌不留余地,迷人之处不在“一定会碰上”,而是“遇上了就一定躲不掉”。
可以为之咆哮着,流泪流到死,流血流到死。
对于人类而言,欲望并不难理解,却十分难把控。
詹姆斯•法隆在《天生变态狂》中这样写道:“即便是心理变态的连环杀手也可以坚持数年不向谋杀的欲望低头,但总有一刻,谋杀的欲望会压倒一切秩序。
幸运的是,我内心的欲望不至于这么具有毁灭性,而且如果我克制这些欲望,它们也会被我驯服。
”他虽然是个psychopath,可他受到良好的后天环境的影响,是个亲社会的psychopath.然而Villanelle不同,作为一个自制力极其低下、反社会的心理变态,在她的世界里,欲望高过一切。
在所有的欲望中——其实非常嘲讽,她最渴求的是她最缺失的——也就是感情。
她没有感情,她不懂感情,可她偏偏是个感情动物——这同样契合了Jodie对她的描述:“她太复杂了,总是自相矛盾。
”回到文章开头,Eve那句“你不懂”有错吗?
我认为完全没错——V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只是因为这感觉来势汹汹,又罕见至极,她才将它归类到自己完全不了解、对别人也从未有过的“爱”里去。
退一步说,“爱”根本也不是这剧的关键词,这剧其实就是告诉大家“爱”这玩意儿屁用没有,它绝对敌不过陌生灵魂之间的引力。
爱会让人有负担,让人害怕,可是吸引就不会——低级又原始的情感(感觉)只能使人拥有前所未有的兴奋。
看着低级又原始的情感进行下去,这就是这部剧的G点,因为没人知道这种引力会导向救赎还是堕落,重生还是毁灭。
我们想想,生活里有时候不就是这样吗——我爱你吗我当然爱了,但我也能随时被同样美好或者更美好的人事物吸引。
万一这种引力真的强大到能冲昏我的头脑击溃我的理智挣脱我的道德约束粉碎我的为人准则……那这就是无可奈何的人性的弱点亮堂堂裸露在外,我只好屈服。
没有人会不沉沦,也没人该为此感到羞耻。
学会直面欲望的话,总能得到更多。
相比于Eve,在这点,Villanelle要做得坦诚和自然许多。
而除VE之间的引力之外,Villanelle本身也如同一个强烈的磁场。
就像Jodie说的那样,“她将生命看得高于一切”,V明明是一个夺人性命的assassin,却总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鲜活旺盛,因为,她有热爱的能够做到极致的工作和亲手缔造并控制的生活,衣食无忧不受拘束,她知道如何享受生命并让自己开心。
这是E乃至我们为她着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谁不爱cool girl呢。
“……女性们常常会说,坏男孩身上有种可爱、有吸引力和性感的气质。
这种气质可能对一个适婚女性来说极具性吸引力,但往往会成为她日后想要和丈夫离婚的原因。
有一些人,会时不时地希望身边存在一个可以彻底控制并随时召唤自己的主宰者。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渴求心理变态。
这话听起来很奇怪,但事实就是这样怪诞。
有些人就是想要这种刺激,想要心理变态可以带来的危险伤害。
亲近可爱的心理变态在流行文化中几乎被塑造成了一个浪漫的英雄,比如像罗伯特·德尼罗在《老大靠边闪》中扮演的角色,乔·佩西在《好家伙》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希斯·莱杰在《黑暗骑士》中扮演的角色。
也许在这种人物设定非正即邪的电影中,害怕并爱上这样的角色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对心理变态真正的恐惧。
有时我们会想要在生活中尝尝鲁莽行事的滋味。
这是种美妙的怪品味,每个人都想要做一天凶狠残暴的人。
也许一个老处女也会想要得到一晚狂放的性经历,这样可以让她觉得自己完整地活过了。
人们想要打破日复一日的安全生活,也许是在社交或者别的方面。
像是有人会去翻越高山,有人则克服恐惧在海洋中游泳,这样他们就可以对外宣称:我做到了。
他们想要体验这种历尽千辛完成某事的快感,想要觉得自己像是头狮子或老虎一样,凶猛独立,毫无畏惧。
这就是身边有一个心理变态能带来的好处。
心理变态者给了人们可以达成他们愿望的机会。
人们总喜欢和差不多安全的人待在一起。
所以你可以找到一群登山爱好者,在这群人中也可以建立起安全的社交环境。
但如果你有一个心理变态的朋友,他可以带你去冒那些你想要冒的险,还能在关键时候帮你收拾残局。
至少我是这样对待朋友的。
”“……这些情况存在于心理变态身上,但心理变态们却各不相同。
有些人出生在环境恶劣的家庭,因为性格暴烈而受到父亲的暴打。
更多的人则表现出麻木不仁,他们需要很多来自外界的刺激。
像是成瘾,他们需要做越来越多的事来使自己忙起来,他们需要越来越多极端的体验来享受某种感觉。
这种成瘾可以用积极的方式表达,例如通过浪漫的行为,但在一些受过虐待的人身上,便用复仇来表达。
其中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性虐待造成的大脑中有关性欲和暴力区域间的错误连接,就可能造成强奸犯罪。
这还是个未知的研究领域。
大部分时候,我对他人的操控不过是要满足自己对冒险和愉悦的追求。
我一直在寻找那些能让我战栗和开心的时刻,我也总是为了这一小点刺激把别人逼到进退两难的地步。
”——这是摘自《天生变态狂》中的几段。
由此可见,每个热爱冒险的人都不会拒绝像Villanelle这样的Psychopath.原著中对Eve原本生活的着墨要更多,她几乎对乏善可陈的一切感到不满,这使她身不由己倾向V的精神世界,而每个看似危机四伏的选择都随之变得更加清晰坚定。
对于Villanelle的身世曾经,我们不难想象其艰难阴暗的程度,而KE在S3中也会给出更多的交代。
遗憾的是Anna作为一个过去式,已经在S1,带着她对V的专属记忆死去了;不过,她对V成长过程中的启迪,让V学会去探索怎样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人。
这就是为何,Villanelle以一个明知故问的句式和Niko对话:如果我杀了你,Eve永远也不会原谅我的。
对吗?
——她没有任何共情力,但通过早年的恋情她洞悉到很多人情世故,这大概是Anna如今于她的全部意义;至于从前,她有没有“爱”过Anna,我还是那个观点,没有。
只是Anna有她渴望的欲求的“感情”,并且Anna愿意给予她“感情”,这让她陶醉其中;而放到今天,Eve作为同类,则能带给她更多刺激和冒险、荷尔蒙和多巴胺,这让她直接完全沦陷,沉浸在和此人共度余生的幻想里,甚至于尽管Eve不愿意回馈V渴望的感情,V最初也不以为意——因为她是个psychopath,她不在乎对方的感受,只要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她在所不惜。
S02E05那首配乐的歌词十分贴切:“I don't pretend to know the ways of the world.A means to an end seems the way.Who has the most of whatever is best……All the better.May the best man win.”——我不会假装知晓世界之道,达到目的的手段似乎是其中一条道路。
谁拥有优中之优,将会更好。
愿最优秀的人胜出。
可惜她是个psychopath,psychopath都是狂妄自负的,他们永远高估了自己的位置。
于是我们看,之前那些关乎犯罪的浪漫的小把戏,她驾轻就熟,只是为了在Eve那里获得存在感;而时间久了,她习惯了和Eve互相追逐,潜意识里将这种情况视为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到她忘记了自己是个脆弱的感情动物,她忘记了自己还是渴求亲密关系、想要真情实感的,她忘记了自己单纯的“Normal”的心愿。
所以S02E04里她还哭得像个三岁的孩子,而S02E08中她的眸光却一点点生涩冷硬起来。
梦醒了,真的要得不到了——她扣动扳机。
只是VE都没意识到,她们还是在把对方当成自己的一种附属,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方式不同。
V是过度占有,而E是过度自我,后者懂的道理,包括能感受到的东西,都比前者要多——这并不怪Villanelle,毕竟Eve本身拥有的就多。
那今后会如何,没人知道。
这一枪让二人更加势均力敌。
至于“V想和E在一起就要被驯化”这种无稽之谈,我无语。
只有她们真正做自己的时候,她们的结合才有意义,才是史诗般的浪漫。
V渴望“爱”,渴望的是她一无所知的“爱”的感觉,和“被爱”的感觉——这就是她最可爱的地方,是Jodie所说的她“人性的东西”,是我们最懂她的最柔软的地方。
世上千千万万人,不管是否有psychopath倾向,都会更喜欢那种追逐的热烈的感觉而不是感情。
在每一段关系中,每个人都想不必多想,不必负责,不必劳心费神,都想找到正确的人,就如Villanelle自己说的,“Normal stuff——A nice life.Cool flat.Fun job.Someone to watch movies with.”——只是看似稀松平常的东西,往往是最奢求。
最困难的当属那个“Someone”,剧里剧外都一样。
西蒙娜·波伏瓦的《第二性》中这样说:“有一天,女人或许可以用她的“强”去爱,而不是用她的“弱”去爱,不是逃避自我,而是找到自我,不是自我舍弃,而是自我肯定,那时,爱情对她和他将一样,将成为生活的源泉,而不是致命的危险。
”我从来没觉得,一个不断逃避自我的Eve,一定是Villanelle最好的选择;只是如果E确实于V是正确的那个人,若是V再也碰不上更适合的,那么我希望,E可以自我肯定,能够懂得“爱情要冒险,我们一起怕”。
如是,未来她们当然不可能安定不可能正常,但一定会幸福快乐,会像吴珊卓所言,脉管血液里奔流激荡着美丽的力量,时刻体验到生命的活力在四肢百骸中震颤,动人心魄,荡气回肠。
看过一个解析,说得很好:“——或许Villanelle有一个能够解释一切的悲惨的背景故事,但是她没有。
就算她有,也并不会改变什么。
Eve和我们这些作为观众的一直期待着能有什么事发生把这个等式打破——比如Villanelle变得不那么可爱、做一些出格的事、或者剧情的发展让观众够理解这个痛苦的灵魂并拯救她……但是《Killing Eve》并没有延续这个套路,一开始就把所有的底牌亮出来了。
Villanelle永远是可爱的、令人感到快乐的,她谈不上会越界,毕竟她从开始就不在线里,她并不是那种需要拯救的痛苦灵魂,她是那种欣赏枪战中的血腥场面的人。
相反《Killing Eve》更倾向于让我们自己来选择立场,而不是直接引导观众;剧中很多镜头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他们是谁。
有很多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会同情这类角色。
有一些理论认为,我们会不自觉地喜欢一部剧的主角,不管这个主角是谁;另一些人认为,这与我们内心中越轨的欲望有关。
如果要问我,我觉得这个原因有点道理:因为我们喜欢看人们很专业地做事情,对于在自己领域中出类拔萃的人,人们普遍会对她们保有敬意。
”“——Villanelle will always be likeable and enjoyable.She can't cross the line because she's already way too far past,and she's not a tortured soul that needs saving,she's the kind of person who admire the carnage of a shootout first artists merits.”不管怎么说,这样一个Villanelle总值得最好的。
我们无法抗拒她眼底的迫切,她出于自负而幼稚地一遍又一遍求证着自己的重要,她苦恼时额头上的皱纹,她难过时发红的眼眶泪湿的睫毛,她焦躁无聊时的翻来覆去,她看到日思夜想的人的消息时的欢欣雀跃……因为这一切都让我们联想到自己,联想到那些燃烧的欲望,挣扎的感觉,和所有轰轰烈烈的时光。
可惜她是个狠烈疯野的精神病啊。
她可糟糕了,她不懂什么是爱,只会占有,当感觉塞满她的大脑时又一昧奉献和牺牲;她孩子气,所作所为都在无理取闹,随心所欲,离经叛道,蛮不讲理,毛毛躁躁,耐力奇差无比;她自恋得要死,有种将自己凌驾于万事万物之上的优越感,经常带着不屑一顾的神情;她冷血到极点,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对自己不想关心的东西毫无共情能力。
但好在她是个狠烈疯野的精神病啊。
她感到自己不被重视的时候气急败坏,抑或像个孩子一样委屈、受伤、心碎,瘪着嘴哭个不停;她光洁的额头贴着你,双目无神说自己好孤单,用大咧咧的方式形容自己没有感觉;她冲着你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微笑,鼓起勇气直接望着你的眼睛里有些紧张有些期待;有时候她只想吻你,她嘴唇间总发出刻意的呻吟和喘息,任性地,霸道地,冲动又天真烂漫得像只小兽;她喜欢吃东西,喜欢睡觉,喜欢礼物,喜欢惊喜,喜欢过生日,喜欢美人儿,喜欢漂亮衣裳,喜欢收藏,她是欲望的宠臣,从不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她顽劣乖戾,调皮捣蛋,是个喜欢时刻来点低级恶作剧的淘气鬼,被她捉弄到了她就会高兴得大笑不止,洋洋自得陶醉很久;她有固执地相信着的东西,她永远在寻找,从不停下,一旦认定无怨无悔,莽撞又热切,整个人充满蓬勃的力量浪漫的疯狂。
她太光亮,任何人任何事与她相比都黯然失色。
所以就算她杀人不眨眼是个心理变态,做她的灵魂伴侣也太幸福了,用另一个我喜欢的角色的台词来说,“Life with you could never be boring.”要是现实生活中身边有这样一个孩子气且孩子气和有趣能正相称的人,可要好好珍惜啊。
毕竟,常人难道比疯子更可爱?
Villanelle就很可爱。
——尽管她是个狠烈疯野的精神病,思索过后,我还是这样说。
在正式影评开始前,先奉上我反复整理后得出的第三季时间线。
附上第三季中涉及到的世界地图部分
英国 西班牙 法国 波兰 俄罗斯一个简单的KE第三季数据统计:本季时间跨度,不算上eve养伤的两个月,应该是19天,相比起第一季的18天,第二季的37天,看得出来,编剧有很努力地在往回拉第二季犯下的混乱和松散了,可惜第三季口碑也没有怎么回升。
加上片头dasha的滑石粉杀人案,本季共犯案16起,平均一集两人死(有一部分死了又活了)。
本季跨越的地理范围依然局限在欧洲,小v这一季的主要活动范围,围绕着西班牙巴塞罗那展开,去了伦敦看女友,去了俄罗斯回老家,也去了邻近的法国捡枪子儿。
eve去了波兰看老公,去了西班牙找仇人,但主要的活动空间还是在伦敦。
现在最终季也拍完,亚非美洲,看来是和KE无缘了。
把S3反复欣赏过几遍之后,发现了编剧埋下的许多小心思,比如台词上的呼应,情节上也有对第一季的致敬。
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在等待第四季上线之前,把前三季再完整地看一遍,不建议去某站看弹幕版,会使观影体验大打折扣。
KE这部剧,在剪辑上很有特色,走一惊一乍的冷幽默,时间线也被打乱,经常先出结果,再讲前因,还讲得很隐晦,要仔细看才能会心一笑。
也许这就是英国人的含蓄吧。
但看完第三季,还是十分怀念第一季,我总觉得KE第一季是独立于系列之外的优秀作品,其独特的节奏和气质,还有剧情!
剧情!
12人这个神秘组织我在第一季有多好奇,在第三季就有多失望。
逐渐凌乱的剧情马 我已经接受KE就是爱情喜剧的事实很快就要播第四季了,也是KE完结的一季,希望她俩能收获美美的爱情吧。
本季影评传送门:KE第三季剧情向解析part 1:肯尼之死
这集太精彩啦!
奈何自己太忙了,只能抽空一点点的完成。
目前只写了Villanelle篇和Eve篇都已经完成,希望能跟大家讨论。
这一集很多的细节都有很多种理解方式,我也开了很多很多脑洞。
当然也有一些想不太明白的地方,有些细节就不清楚主创人员到底想给我们传达什么。
还是那句话,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Villanelle和Eve,编剧导演给了1,我们可以发散成为95423,我觉得关于理解是没有固定的答案的,大家都拼命从中看到自己所理解的东西,才是一部剧最难做到的事情,KE无疑做到了🤣。
难看死了,我都忘了第四集看没看,毫无逻辑可言,辣眼睛
…
第三季讲了个寂寞??节奏完全不如前两季啊,坚持看完完全是我的情怀。如果说这季侧重小变态的前尘往事,未免有些破坏原本的神秘感,人物性格剖析得太过了。至今我也记得第二季的结尾,相比之下第三季可以ending了,老是抓着一个好ip不放手不肯完结真不行,别搞国产这一套。
看到第三季基本可以弃剧了,按着观众要看的姬情写,直接注水吧就。
第三季一直在讲Eve的职场升职故事,十二人的世界观感觉变得很模糊,结尾不是很满意,感觉过于言情了。第四季准备等等再看要不要补。 😩
俄国是给西方影视贡献了多少元素,但S3越来越不好看,越来越不够神经病。
本剧持续厌男w
一共就8集,结果光是铺垫就花了2集,而且还解释为“一个奇迹”。对不起,我不买单!从第六集开始终于走上主线剧情了,然而也只剩两集了。杀手都是语言天才吗?讲外语时还能表演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都在一起改邪归正了,那下一季看什么?!
1、Slowly Slowly Catchy Monkey欲速则不达2、Management Sucks管理工作烂透了3、Meetings Have Biscuits没有饼干哪叫会议4、Still Got It宝刀未老5、Are You From Pinner?你是平纳人吗?6、End of Game游戏结束7、Beautiful Monster美丽的怪兽8、Are You Leading or Am I?你要领舞还是我来?
我的Kenny小可爱!!! ̄へ ̄
She killed Kenny!You bastard!
喜欢oksana探亲那集
编剧脑子被水军全面攻占了。第三季烂到无言以对。
[Amazon Prime Video/YouTube Primetime/AMC+]本来想早睡,开了S03一直看到凌晨三点多。好浪漫。
建议改名killing eve's friends
这一季片名应该叫《where is villanelle》。前几集乱七八糟,越来越零散。还好最新的第五集一秒都没有出现eve,一下就好看多了。
寻亲的部分相当惊艳。波兰那段也特别喜欢。当然,其它旅行地也是棒得没话说!/很爱Dasha、Carolyn、Konstantin这几位老特工(Konstantin倒下时还挺难过的)。/ Villanelle和Eve的接力谋杀。/罗马百夫长香水。/忧郁了的女杀手。/最后一集剧情跳得有点儿厉害。最后还来了个《东京爱情故事》,哈哈
所有和Eve有关系的非死即疯
剧情太拖沓了。
编剧问题很大。。。。。。全是槽点。。。。除了V的角色弧其他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