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吉姆·泰华图
主演:马尔万·肯扎里,休·史密特,马汀·雷克梅尔
类型:电影地区:荷兰语言:荷兰语,印尼语年份:2020
简介:一名年轻的荷兰士兵被部署在荷兰的印度尼西亚殖民地镇压二战后的独立运动,当他加入越来越无情的指挥官精英小队时,他发现自己在责任和良心之间左右为难。详细 >
勉强及格。“和平并非常态,因为那意味着所有人欲望得到了满足”。题材挺有趣,二战之后,荷兰纳粹的儿子去印尼参与反恐战争,整部电影就在荷兰军队、东印度军团、印尼叛军犬牙交错的幕布上(出镜的还有日本残兵)描画男主角无处容身的心路历程。编导的基本功挺扎实的,所谓基本功,就是镜头剪切中景别、机位运动和配乐合作形成的整体叙事韵律,这是起码的电影质感。剧本也挺清晰,它给出的信息一定有具体结果,比如给出两三个铺垫后,40分钟时就有遇袭的戏码;为何反复搬演特种小队在印尼村庄中点名“恐怖分子”?因为这才能注解男主质疑精神不断强化放大,引出后面的猎杀行动和战后的悲剧结尾。电影基调比较沉闷压抑,但时不时来两下狠的,比如男主后入印尼情人,或射杀印尼人,男主在军中的行为比较自我,加上他战前战后的画面切入,是绝对的叙事核心
为什么要自杀
不能自欺的人是活不下去的
磕拉了
老汉推车后入印尼女人那段 好刺激,
剧情拖沓 看一半 看不下去了 本质是狗咬狗 不值得同情 别忘了印尼排华事件
这场战争一切的罪恶,都由一个人男孩承担在了身上
荷军战斗力和装备也太弱了,都二战结束了还没什么自动步枪…豆瓣里简介是什么人写的?小学毕业了吗?
荷兰能拍出这么深刻的电影,很意外。结尾很绝望。3.5星
题材很罕见,荷兰殖民军的事情;服饰总是想起来美军。剧情让人很绝望,结局也就是男主顺理成章走上了绝路。
这种西方视角和价值观,讲东方的故事,注定的没有好结果。从一个小视角,所谓能带来小范围的和平就能推导出合法简直是扯淡。侵略者哪儿是什么金发帅哥?这些小人物的价值观对于国家级的行为,狗屁不算!这是PTSD要好好治疗呀!
在混乱的世界里以暴制暴,迷失自我然后寻找良心。其实杀印尼猴子不需要良心。
最近一直没时间静下心来看,昨晚二倍速看完;小知识,印尼的殖民宗主是荷兰,队长为真实人物;感谢B站up主老烧说电影,剧情讲解不错。
故事背景: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印尼同年爆发8月革命,并于8月17日宣布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但殖民印尼300年的荷兰在日本撤退后欲再次夺回印尼殖民地,双方展开三年多的印荷战争。因此,实际上印尼直到1949年底才正式从荷兰手中独立。别具一格的反战片,几乎没什么战斗场面,但所表现出战争残酷性和毁灭性不逊于所谓的战争大片。影片前面的沉闷、冷静和压抑迎来了后半段的恐怖、疯狂和爆发:被叛军枪杀的兄弟唤醒了士兵的杀意,但挣扎着觉醒后反被所属集体抛弃;“维护和平”与“争取自由”已势不两立,双方都付诸于战争,加伤害于民众。战争在人身上划刻的疤痕会逐渐愈合,在心上撕裂出的伤口却血流不止,鲜血从身体里满溢出来,散发着令人绝望的气息。
英语的配音太出戏
不堪的荷兰电影业能拍出这么层层叠叠的创伤实属不易。说这个电影是propaganda的人是真没看过荷兰和印尼各自的propaganda电影是什么鸟样。今晚认真写个影评~
其实有历史背景,也深刻
没有战斗场面但经过缓缓铺陈直至最后非常上头。通过一位下士的视觉,以及个人价值观的转变,侧写了文明与蛮荒胶着和博弈旋涡里,根本无人可独善其身
整体的压抑难受,基调就暗示我们不是为了维护和平爱国主义这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目的而来,带着反战的质疑,这里的大兵做的对或不对都难以定论,只是战争背景下,人人皆机器下的一粒螺丝,坏了换一颗罢了。不喜欢
片子里的众多线索和对话,深入历史肌理,很值得玩味,荷兰在纳粹占领时期的老一代,战后的新一代,都背负历史债务,杀死那个过去的自己,才感觉还了一点债。故此,最后一枪震撼。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勉强及格。“和平并非常态,因为那意味着所有人欲望得到了满足”。题材挺有趣,二战之后,荷兰纳粹的儿子去印尼参与反恐战争,整部电影就在荷兰军队、东印度军团、印尼叛军犬牙交错的幕布上(出镜的还有日本残兵)描画男主角无处容身的心路历程。编导的基本功挺扎实的,所谓基本功,就是镜头剪切中景别、机位运动和配乐合作形成的整体叙事韵律,这是起码的电影质感。剧本也挺清晰,它给出的信息一定有具体结果,比如给出两三个铺垫后,40分钟时就有遇袭的戏码;为何反复搬演特种小队在印尼村庄中点名“恐怖分子”?因为这才能注解男主质疑精神不断强化放大,引出后面的猎杀行动和战后的悲剧结尾。电影基调比较沉闷压抑,但时不时来两下狠的,比如男主后入印尼情人,或射杀印尼人,男主在军中的行为比较自我,加上他战前战后的画面切入,是绝对的叙事核心
为什么要自杀
不能自欺的人是活不下去的
磕拉了
老汉推车后入印尼女人那段 好刺激,
剧情拖沓 看一半 看不下去了 本质是狗咬狗 不值得同情 别忘了印尼排华事件
这场战争一切的罪恶,都由一个人男孩承担在了身上
荷军战斗力和装备也太弱了,都二战结束了还没什么自动步枪…豆瓣里简介是什么人写的?小学毕业了吗?
荷兰能拍出这么深刻的电影,很意外。结尾很绝望。3.5星
题材很罕见,荷兰殖民军的事情;服饰总是想起来美军。剧情让人很绝望,结局也就是男主顺理成章走上了绝路。
这种西方视角和价值观,讲东方的故事,注定的没有好结果。从一个小视角,所谓能带来小范围的和平就能推导出合法简直是扯淡。侵略者哪儿是什么金发帅哥?这些小人物的价值观对于国家级的行为,狗屁不算!这是PTSD要好好治疗呀!
在混乱的世界里以暴制暴,迷失自我然后寻找良心。其实杀印尼猴子不需要良心。
最近一直没时间静下心来看,昨晚二倍速看完;小知识,印尼的殖民宗主是荷兰,队长为真实人物;感谢B站up主老烧说电影,剧情讲解不错。
故事背景: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印尼同年爆发8月革命,并于8月17日宣布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但殖民印尼300年的荷兰在日本撤退后欲再次夺回印尼殖民地,双方展开三年多的印荷战争。因此,实际上印尼直到1949年底才正式从荷兰手中独立。别具一格的反战片,几乎没什么战斗场面,但所表现出战争残酷性和毁灭性不逊于所谓的战争大片。影片前面的沉闷、冷静和压抑迎来了后半段的恐怖、疯狂和爆发:被叛军枪杀的兄弟唤醒了士兵的杀意,但挣扎着觉醒后反被所属集体抛弃;“维护和平”与“争取自由”已势不两立,双方都付诸于战争,加伤害于民众。战争在人身上划刻的疤痕会逐渐愈合,在心上撕裂出的伤口却血流不止,鲜血从身体里满溢出来,散发着令人绝望的气息。
英语的配音太出戏
不堪的荷兰电影业能拍出这么层层叠叠的创伤实属不易。说这个电影是propaganda的人是真没看过荷兰和印尼各自的propaganda电影是什么鸟样。今晚认真写个影评~
其实有历史背景,也深刻
没有战斗场面但经过缓缓铺陈直至最后非常上头。通过一位下士的视觉,以及个人价值观的转变,侧写了文明与蛮荒胶着和博弈旋涡里,根本无人可独善其身
整体的压抑难受,基调就暗示我们不是为了维护和平爱国主义这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目的而来,带着反战的质疑,这里的大兵做的对或不对都难以定论,只是战争背景下,人人皆机器下的一粒螺丝,坏了换一颗罢了。不喜欢
片子里的众多线索和对话,深入历史肌理,很值得玩味,荷兰在纳粹占领时期的老一代,战后的新一代,都背负历史债务,杀死那个过去的自己,才感觉还了一点债。故此,最后一枪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