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背对着我,看着我的眼睛,无论命运怎样捉弄,我都不会再让你流泪,因为你无可替代,对于我你最珍贵!
"蓝色生死恋是我追的第一部韩剧,通宵追剧啊,恨不得一天看完!
虐!
为什么拍的那么虐,是看过最虐的一部韩剧,真的是边看边哭,边哭边看。。。。。。
感动!
兄妹之爱!
恋人之爱!
只要看到宋承宪这个名字,就想起蓝色生死恋,想起俊熙!
虽然我并不喜欢俊熙的苦瓜脸。
只要看到宋慧乔这个名字,就想起蓝色生死恋,想起恩熙!
直到太阳以后。
其实看剧的时候男演员里更喜欢元彬(泰锡),觉得他很温暖,很阳光,比俊熙阳光多了。
当泰锡一次次向恩熙表达爱意时,我真希望她能答应,因为我实在不忍心她再受苦,她太需要一个人来保护了。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爱情,恩熙一个转身就可以拥有的幸福却偏偏要选择艰难前行,选择一条最艰难的路?
其实分开对2人都是好事啊。
想不明白。。。。。
不过那样的话,那剧情就不虐了,不是吗?
.哎!
虐啊!
這是一個很真實的故事一個富家女孩兒,長到15發現原來是窮人一落千丈,但是仗著早教比較好,人品一直特別好但是也是從 享受 到 受苦然後經歷了難過的幾年熬出了頭喜歡她的男人突然一下子都出現了而且都是高帥富還好幾個工作也有著落了這麼順,不得絕症真是沒法活了當然得了絕症也就沒法活了…一個男的本來就是他小時候調皮犯錯導致倆女孩命途多舛他生命中三個女性角色媽媽─一直是白富美妹妹─雖然換來換去都是美女而且都喜歡他女朋友─白富美從小還一群女生追什麼都特好不知足,折騰最後跟抱錯的妹妹搞上了女朋友還是愛他結果在此時死於非命剩下的配角,雖然不是高富帥就是白富美最後都失去了自己最愛的人可他們沒失去生命…這就是人生挺真實的故事…在我六年級的時候每天中午我都堅持回家吃飯,就是為了看這個…然後那是個周六,下午要補課,中午回家看電視劇…看到文根英要離開富家,對著代表家人的杯子道別並且拿走自己的杯子的時候我哭得稀裡嘩啦的下午上課時候我還去晚了,就因為想把最後一點看完到學校時候眼睛都哭腫了最可怕的是,同學老師紛紛詢問…我也不好意思說是看電視劇看哭的,就說迷眼了…真的是我最愛的一部韓劇啊!!
除此之外還喜歡 澡堂老板家的男人們然後其他的韓劇就都沒看過了也不想看了…棒子挺煩的,這兩部真挺好的…小時候看的時候,覺得前兩集好看,文根英演得特別真,特感動,後面有點假。
怎麼灰姑娘就所有高帥富都喜歡(當時還沒有高帥富這個詞)?
現在看就純純純感動…覺得男一號二號對女一號都是真愛…女三號四號對男一號二號也都是真愛,三角戀感動的我哭的稀裡嘩啦…這感覺真好…
很多年前看的这部剧,记忆都已经模糊,只记得看的时候哭得无比凄惨,前一段时间无意间看了一篇芯爱同人,所以决定重温一遍电视剧。
虽然年代久远剧情狗血,什么癌症车祸都有,但是不愧是红遍亚洲的电视剧,还是很好看很吸引人的,花了两天看完这部戏,对于看的同人文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之前看文,因为剧情不记得,带入下芯爱被穷家庭抱错被亲生妈妈冷漠对待的情境,确实觉得芯爱很可怜很值得同情很需要再来一次享受美好的人生。
但是看了剧之后发现她并不是那么无辜。
家境贫寒、妈妈刀子嘴、哥哥小混混不学无术,本该是个富家公主的她在这样的家庭度过了童年,她确实有理由愤怒有理由怨恨,但是她确实没有理由去欺负去陷害同样在这件事里面无辜的恩熙。
如果说芯爱亲生妈妈对她冷漠的话,那恩熙的亲生妈妈也同样更爱芯爱,母爱不应该以物质来分高低,她没有资格去怨恨恩熙。
她回到自己家庭之后,一家人去了美国,享受着良好的物质生活和教育,而恩熙和妈妈哥哥生活在一起,把芯爱小时候受过的苦全都受了一遍,甚至差点被哥哥卖给有钱老板。
不能说恩熙比她惨,只能说也不必芯爱小时候幸福吧,可是恩熙也没有变成一个充满怨恨的人呀。
我同情芯爱的遭遇,但是永远无法理解她用俊熙送恩熙的手表陷害恩熙的事情,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本质上的不善良。
现在的媒体在报道一些案件的时候,也喜欢从行凶者角度出发,为他们的行为找理由,这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甚至受害者有罪论也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
媒体也总是喜欢报道行凶者过去的悲惨遭遇。
事实上,比那些行凶者更惨的人也不是没有,可是他们都成长为凶犯了吗?
并没有。
大多数的人虽然不幸但是依然努力地生活着,和善地面对生活中的人。
就算是有怨恨也不代表你可以伤害无辜的人。
其实接触的韩剧并不多,看了太阳的后裔后对宋慧乔有些好感,搜了一下她的剧看到这这一部比较早的,就看了下去。
毕竟是差不多二十年前的戏了,当时乔妹还满脸胶原蛋白当然现在也美丽。
蓝色生死恋真的是我看过的剧里面哭得最惨烈的一部。
我至今记得特别清楚,大半夜宿舍熄灯了,我在一片黑暗中对着电脑播出来的画面一边止不住流泪一边拼命抑制自己不要啜泣怕吵到室友睡觉。
这部剧真的差不多以悲情为基调,悲情贯穿全剧。
女主本该在一个很幸福很快乐的家庭里成长,却无意间发现自己是被报错了,一夜间,爸爸不是爸爸妈妈不是妈妈哥哥也不是哥哥,所有一切都变了。
当原来的家人离开自己长家乡,在雨中看着家人远去,声嘶力竭地追喊都被淹没在滂沱大雨中,该有多崩溃。
多年后再见曾经的亲人,兄妹情已经有所变化,互诉衷肠后原来可以幸福开心地生活,女主又得了遗传性白血病。
真的让人心疼地得不行。
bad ending是必然的,女主死了,男主也车祸了。
追了一路的我眼泪也哭干了。
真的是生死恋。
小时候看的是配音版,动荡生活辗转中,七七八八零落的片段,就是单纯想有个哥哥,就是那种能一起玩水,讲笑话能听懂,讲悲伤会安慰的哥哥。
这些年原音字幕看得多了,语言也学了点皮毛,翻出原版来看。
中间这20年沉浮漂泊在结尾重锤,翻不过身子,恍惚间蜷缩身子到处摸,看看有没什么可以抓的救命稻草。
终于通顺看完了故事,理解到演员细微的语气变化中故事的发展。
编剧的人物设定、演员的角色理解、导演和剪辑在播出中的挣扎,最后拼命给角色的硬伤找补。
隔空再看,也失去了对演员未来可能的羡慕,光环去掉之后,只是一个成功的作品本身中体现出来的温情。
韩剧理想型中,基本就是哥哥代履父职一事,少女们寄予厚望在身边的屠龙的少年身上。
两个兄妹在河边玩水整个互相打闹的小学生乐趣,真的是我毕生的白月光。
再看,就是舔到一口小时候揣兜里的糖。
小时候一直伸出双手想拥抱的哥哥,还是少年俊熙的脸。
想到这些年遇到的事情,大多一口口堆积的在胸口,一事年纪小不懂事懵懂被锤,根本哭不出来。
恩熙说自己早年的事情都不记得了,我的记忆在最近几年也出现了大片断层。
哥哥在恩熙的树下面找刻字的时候,恍惚间,这个电脑屏幕和小时候看的电视屏幕重叠起来,我听见时间流过去的声音。
那些在我偶然讲诉自己悲伤的时候,尝试安慰的陌生人:初中看我一个人住一层楼让我到她寝室跟她一起结果我竟然在她床上尿床睡的姐姐,我想帮她洗床单她也不肯,我就看她自己洗床单,她放了好多洗衣粉。
我东西忘在公交车上,帮我追上去三轮师傅,在我道谢的时候说不客气,一直说好人一生平安。
高中打车安慰我成绩会好起来的司机,大学手机钱包全掉了买老年机安慰有手可以再挣钱的店家阿姨。
工作时候我被客户当众骂安慰我的友商阿姨。
被老板当众骂哭尝试转移话题的同事小妹妹。
我说家庭琐事时尝试安慰我的同学的妈妈。
过生日要等我来了才开席的爸爸的朋友我的叔叔。
我去找他儿子玩带我出去吃饭问我钱够不够的妈妈的朋友。
想着自己母亲的样子写曲子的Ed Harcourt。
我讲事情帮我骂的朋友,我哭她递给我纸巾,给我分享她的生活技巧,朋友,音乐,零食,我分给她的零食,香水,的时候。
回家就来打招呼,陪我上厕所的猫。
给我介绍电影的朋友。
给我介绍书的朋友。
回头看,故事里面的男女主角都已经是平凡人了,我一直喜欢的小哥哥的演员,在豆瓣连个正确的名字都没得。
但是的确是在我生命夜空中闪耀的星星。
竟然在小红薯上有他同学还能有回复。
我问了名字,如果有回复的话,就可以把条目名字改正确了。
感觉自己落入了坚实温暖的怀抱,是自己一点一滴收集给自己的温暖,漫长时间里面辛辛苦苦攒出来的手。
20年前张开的双臂,落到了一个坚实的拥抱,终于可以哭出来,产生内源性催产素和内啡肽,治疗一下自己的灵魂。
艺术应该是不同维度上的对生命的体验。
比如,画画是穷尽颜色和形状,绘画材料的不同介质的质感的表达效果。
音乐是教会大脑如何欣赏耳朵提供资源。
电影电视是用一个固定的故事,贯穿人生的片段和经历,像是朋友和爱人。
故事的结尾,俊熙和恩熙都死了,并且一生都只喜欢一个人。
我只是对这个感情的浓度感到赞叹欣赏。
但是我还是看过汪曾祺,所以我觉得只吃一道菜,只爱一个人的人生,毫无福气可言。
这样,我现在是平等尊敬所有艺术,包括我自己的作品;平等地可怜所有人,包括我自己。
这部剧我还是小学时看的,当时没有电脑手机,更没有平板这种东西,除了跳皮筋这类娱乐之外也就只能看电视,那时候对整部剧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恩熙总是一脸泪痕喊着“哥~”,还有被冤枉偷手表后被罚举着凳子还是什么,我应该没记错这个情节,因为平时没见过这种惩罚方式。。
然后全剧除了那句“哥~”以外我只记住了一句台词,就是恩熙俊熙重逢以后,恩熙向俊熙问起芯爱的情况,俊熙说她在读MBA,恩熙问:“哥,什么是MBA啊?
”俊熙那个表情我现在还记得,我简直觉得这句台词可以封为本剧最佳,两个人家庭互换对彼此人生轨迹的改变都体现在这几句对话上了,以至于当时坐在电视前还是个小学生的我受到了震撼,即使后来再也没看过这部剧,这句台词我却永远忘不了。
《蓝色生死恋》作为一部偶像剧还是很成功的,凄美的爱情,主角的命运都让人唏嘘不已。
而我最心疼的角色却是尹芯爱。
芯爱也是这次医院失误抱错孩子的受害者。
她从小学习特别好,非常自强和独立,但是所在的家庭,爸爸早逝,妈妈打她,哥哥不学无术。
每天她不仅要在学校完成学习,回到家里还要帮妈妈卖酒,特别辛苦。
电视剧里没有直接说她的曾经,只是讲了恩熙回到亲生家庭后的遭遇,观众都觉得她可怜,但是谁又想到在这之前都是芯爱在承受这些本来不该她承受的事情呢?
原本她应该出生在家庭条件非常好的尹家,爸爸妈妈还有哥哥都非常疼爱她,她可以从小就穿漂亮的衣服,跳舞弹琴,每天都无忧无虑非常快乐。
但是她被抱错了,她前半段的人生与预定的完全不同。
后来她回到了亲生父母的家中,她本以为自己会有爱她的父母和哥哥,但是她的妈妈和哥哥都是排斥她的。
她有什么错呢?
她原本就该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
有一幕我印象特别深刻,她回到家后住到了恩熙的房间里,她看着恩熙的娃娃和漂亮衣服很开心,但是她妈妈看到她拿娃娃,突然出声呵斥:“那是恩熙的东西。
”妈妈一直不接受她,想把恩熙换回来,爸爸看不下去了,说:“可是芯爱也是我们的孩子啊,她以前也过过苦日子。
”十几年过去了,芯爱还是像小时候那样,出类拔萃。
恩熙虽然普普通通,却获得了剧中两位白马王子的青睐。
还有一幕是芯爱出门上班,她很开心的抱抱妈妈说我去上班了,可是她的亲妈满脸的抗拒和惊讶。
她的亲哥哥俊熙这些年也并未跟她交心一样。
我就特别不明白了,芯爱可是他们的亲生孩子和妹妹,怎么就因为女主这个白月光念念不忘迁怒于她了。
韩彩英演的芯爱特别美,又美又精英。
以前看有说韩彩英是演反派女角色出道的,但是芯爱一点也不反派啊,是一个被命运开了玩笑的好姑娘。
最近这两天一直在试图回忆许多。
联想到这几天全国各地闹得风生水起的反日行动,我虽然没去参加,但心里还是有点幸灾乐祸的感觉。
因为年幼时看过一些日剧和动漫,然后从小学憧憬到大学,费尽心思转了专业学成了日语,以为终于可以伸手就触碰到梦想了。
工作几年梦想被摔得粉碎。
那个梦想和现实根本没有交集,即使学了日语,也不能离电视里的日本靠近一丝一毫。
因为了解,我变得讨厌日本和日本人了。
即使曾经被夸奖说我的日语听起来和日本人一样,现在放弃了日语的工作也不会觉得有丝毫的惋惜。
只是想起当年那个幼小的我,在电视面前一字一句的模仿听不懂的台词时的心情,我心里就会觉得酸酸的,很遗憾。
人生若只如初逢,好多好多事,不都是这样的么?
小时候的感情可以真挚到以为长大能够改变一切,并为此而坚定,努力,不计代价的付出好多年。
可是事实呢?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现实从来不会因为谁而改变。
往往梦想就中止在现实面前,难以为继,只剩下当年的初衷,像个没人爱也无法长大的孩子,徘徊在原地,让人感伤。
总有一些事,却没能完成。
我真的能体会到恩熙对俊熙的种种感情,在她年幼的心里,怀抱这个“也许可以再回到幸福的生活”的初衷,爱恋着哥哥,就像爱恋着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打开的门,门的那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个初衷也许无关爱情,但却导致了长大后的他们互相迷恋,这可以叫未完成情结,或者丧失情结吗?
对于曾经拥有却再失去的东西,就好像在冬天的雪夜里离开温暖的壁炉,独自面对名叫人生的看不到尽头的黑暗森林,黑夜中弱小的孩子瑟瑟发抖,唯一能够给予的安慰就是过去的回忆。
而爱情这种最亲密的亲密关系,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弥补过去遗憾的最好方式。
因为爱情,才能互相拥抱,才能在一起入眠,才能获取对方的体温,好像救赎了过去的伤,好像治愈了那一年的感冒。
可是现实呢?
现实中,俊熙是爱恩熙的,我认为也是爱幼美的。
幼美是一个通往现实的纽带,现实里有理想,有责任,有双方的家庭,有体面的社会生活,有关于绘画的共同话题。
而恩熙,是一根通往心结的纽带,那里没有别人,只有童年的回忆,只有小小村落,只有让两个人都受伤不已又无法治愈的过去。
在俊熙面前,到底是未来重要,还是过去重要呢?
我想理智的人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开始我也为恩熙打抱不平,为什么恩熙那么爱俊熙,俊熙还是选择了幼美呢?
(只是这个逻辑就很傻逼了)后来我想通了,为俊熙的选择感到高兴,希望他真的能告别过去,开始新的生活,而不仅仅是逃避。
然而恩熙却生病,俊熙又被拉回到了恩熙身边。
实际上在俊熙知道恩熙生病以前,恩熙也曾经要求俊熙陪着她,只要半年就好。
俊熙却告诉恩熙,我的心都给了你,你不懂吗?
然后呢?
然后潜台词就是,心给了你,但是我的生活却属于我自己,我的确是爱你的,只是我选择了幼美。
他也曾告诉过幼美,我选择了你,你还想要什么?
幼美这个笨女人,竟然不明白“选择”是那么重要,为什么还要去纠缠俊熙的心在不在她身上。
后来,最不堪的就是恩熙生病,俊熙照顾在恩熙身边的日子。
说实话么,我感受不到俊熙对恩熙的爱,我感受到的只有怜惜。
也许是我无法理解平淡的陪伴才是最大的爱吧,当他们的对话仅仅只是“俊熙,你明天做什么?
”“嗯。。
明天早上起来我要帮恩熙做大扫除,然后我们一起吃午饭,下午我整理恩熙的照片,然后。。
”我一边流泪,也一边感受到深深深深的无力。
同样还有恩熙让俊熙去拿相机的时候,恩熙说笑话的时候,俊熙表现出的不耐烦。
如果他们是陌生人相遇,他们还会相爱吗?
如果他们没有家人的阻挠,没有生死的分离,如愿以偿的在一起了,他们真的是适合的一对吗?
这种无力不是来自于疾病,不是来自于他们多舛的命运,只是那种看到梦想的泡沫一个个被风吹散,破灭,消失,那种无力。
如果说我所理解的深深相爱的两个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对话竟是如此的平淡,陪伴变得像奶油,幸福变得不像真的,那我的结论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的动力都来自于那个离别,那个心结,现在心结打开了,终于可以在一起了,爱也就没有存在下去的动力了。
至少屏幕上表现的这种爱让我感到非常单薄,从他们私奔开始,这种无力感就出现了,并让我非常困扰。
其实泰锡才是MR.RIGHT。
和他在一起的恩熙会笑。
他是一个接地气的人,立体而充实,让人能感受现实里美好一面。
他是恩熙通往未来的一根纽带,可惜,恩熙无论是因为心理上陷入了俊熙的阴影,还是因为生病,她都没有未来了。
最后,我只有一个愿望。
但愿所有被伤害的过去,都有未来之光可以治愈的那天。
所有人,不管过去的阴影如何美丽,都能用活在当下的心走到更美好的明天去。
如果,只是如果。
我好希望见到被没有分离的兄妹俩,一起念完大学,各自谈了恋爱,有喜欢做的工作。
妹妹虽然被男友深爱,但还是会在哥哥面前撒娇的模样。
这大概是最好的结局。
20岁第一次看《蓝色生死恋》,作为一个95后女生,越过20岁之后看过的一部最老的韩剧,似乎横亘在之间的时间差稍显漫长,但是悠回空灵的钢琴曲和厚重的女声背景音乐还是可以一个音符就把我拉近那片蓝色的大海,生而孕育悲剧的大海。
有时只是想看看经典为何成为经典,但是真正经典永远都不会给出一个具体答案,它让你沦陷在无数个小角落里自己意会。
不能否认这部作为韩剧虐恋鼻祖的悲情剧真的是经典,让我从头哭到尾。
前面为小俊熙和小恩熙的忍痛分别流泪,真心真心很喜欢小俊熙和小恩熙这对小兄妹,喜欢他们两小无猜的嬉闹,喜欢哥哥拒绝那么多小女生的情书唯独疼爱家里的妹妹,喜欢哥哥自然流露的爱妹之心甚至不惜膝下黄金,喜欢妹妹大气灵慧的公主气质,我都弄不清楚到底是绝赞的演技还是浓浓的真情!
看完前三集,在山洞口长大的俊熙回来的那一幕都有个不再看下去的念头,因为到这里已经可以是一部很经典的电影了!
后面的眼泪完全为泰锡哥而流,或许时代的差距,或许我对爱情的不完全理解,使我无法打心里去欣赏俊熙和恩熙的爱情。
对我而言,理解他们的爱情完全靠用宋哥哥和小俊熙神似的忧郁眼神脑补他们小时候的感情得以持续。
真正打动我的是泰锡欧巴的一片赤诚,可能最开始粗暴地踩入恩熙的生活完全靠追女孩的套路,但是到他得知恩熙生病的那一刻起,从那番感人肺腑的话起,泰锡这个“表白帝”在我眼里已经不是男二了。
“给我一次机会,让我治好你的病,治好之后,我会离开。
你不能死,你要活着跟我说,泰锡哥,我一点都不爱你。
”“我以为你会醒来,所以买了一堆吃的东西过来,看来我得要一个人把它全吃光了,生气吧?我在每一次要进到病房时,都有种像傻瓜一样的想法,你知道吗?我常想像打开这个门时,你不在里面。
你醒来之后和俊熙一起私奔了。
这样我的心又会碎了。
但是这一次,我不会再去抓你们,我希望你和他私奔,请你赶快醒来吧!”刚才看了一个更赞赏俊熙的透彻影评好像理解了恩熙为什么不能接受泰锡,但是如果每一部韩剧都在教我理解爱情的话蓝恋里面的不二讲师一定是泰锡。
真痛恨前面说他是的“表白帝”这个词里略带的轻浮以致完全不能描述因恩熙而变得更好的泰锡对待爱情的忠诚的刻骨铭心。
正因为刻于心才见于行,他用超于自己的灵魂在爱着恩熙。
当然他的外表也让我沦陷了[害羞脸]。
倒是对宋哥和乔妹的脸都不感冒。
另外一个泪点是两对养母与养女之间的感情,让我陷入思考在亲子关系中到底是血缘关系还是养育之恩重一点?
不仅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个点说襁褓中的婴儿需要的不是母亲而是母爱。
真想不到自己会写这么多,所以经典为什么成为经典,因为它让我思考很多。
“如果这世上有一个人能让你一见到就能忘乎所有地笑,那你还等什么?
”这是我对于爱的具象的初始认识。
成年后的俊熙、恩熙《蓝色生死恋》所述的爱不关乎出身、阶层、学识,似乎只能用命中注定解释,但两个人的性格与品性又决定了互相欣赏与爱恋的必然。
俊熙细腻、温柔, 恩熙积极、坚强。
他们彼此值得。
当然,这部剧如此受欢迎也许一部分的原因,也许是它满足了广大少女们对完美哥哥的所有幻想。
从小与喜欢的人一起长大,彼此从生命的末梢开始缠绕相连,以及对另一半能如兄长般无限包容的感情希冀,被此剧丧心病狂地体现得淋漓尽致。
别说情窦初开的花季少女了,半老徐娘也一样会被俘获。
韩剧的确是女性群体的A片,这一部,是为鼻祖。
感情中的争吵摩擦,归根结底是因为人需要不断地去重复认证对方的爱。
完美的感情是什么?
是彼此赤裸确认过真心。
就像恩熙说的,不管发生什么,你一定要记得,我对你的心意是完全了解的。
俊熙抱着恩熙剧中每一句对白,每一个眼神和面容,都让人几乎相信,这份爱情,可以穿越庸常的生活。
也正如此,观众难以接受恩熙生病到最后离去,祈求他们可以相聚久一些,祈求天地放过一双恋人,怕发生的永远别发生。
结局越是无力回天,过程越是美好且令人心碎。
对于如何揉碎观众们的心,编剧深谙其理。
the most impressing parts:1、俊熙去找芯爱,说可以为她画画,但条件是以后不再欺负妹妹,芯爱说,那你应该跪下来求我。
本想以此羞辱对方,但俊熙根本不带一丝犹豫,放下包,就在芯爱面前跪下。
居然有一人可以为另一个人如此付出,不知能如何应对,能如何应对呢?
芯爱唯有仓皇逃开。
2、俊熙是born to be a brother的人,似乎生来就懂得如何做一位好兄长。
他看到街上不愿理睬妹妹要一起拍大头贴的请求的年轻哥哥,不无可惜:现在不懂得好好珍惜,再过两年就求也求不来了。
年少时一家人离开伤心地准备去美国之前,和恩熙相聚在那边沙滩上,他说,我不知要请求宽恕什么,我从来没有欺负过你,也没有打过你、骂过你呀。
3、俊熙敢于承认及抓住真爱的态度,令很多到死也没有说出爱字、没敢开口打破关系僵局的人汗颜。
他和恩熙都意识到两个人相互间的感情其实已经超越兄妹情,彼此都在试探又在闪躲,无法直面这个事实。
俊熙首先发出确认的信号:我们不要再欺骗自己了,我不想再欺骗自己了。
是啊,你我都清楚,我们对对方的情感早已越界,只是难以承认。
4、为什么这部剧让人如此心碎?
因为它描绘的亲情、爱情都太纯粹、太美好,而在你为此沉醉的时候又残忍地你面前把它撕得片甲不留。
恩熙所在的尹教授家,有舒适的家庭环境与完美的家庭关系,知道亲生女儿的存在后,养母京河让丈夫申请去美国做交换教授,她说我们要忘掉这件事,我要和恩熙永远在一起。
是这样的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5、恩熙的亲生母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哭诉过难道因为穷就没有资格做妈妈吗?
如果你养孩子只能让孩子的生活维持在生存线上,并通过棍棒教育替代言传身教,甚至痛恨过孩子为了学习不帮忙操持家中事务,噢是的,这就是没有资格养孩子。
6、恩熙决意住进生母家之后的第二天,在学校午饭时间打开便当,是乌糟的剩饭菜。
平日里嫉妒她的同学都在等着看她笑话,可是她没有一丝嫌弃,开始吃起来并由衷地感叹,好好吃!
这个孩子也太了不起了!
7、幼美的角色让我们思考,你到底要什么样的爱情?
怎样才是爱的极致?
幼美的答案是无法离开他,就算不爱自己,也要留着他陪着自己。
近年来心理学有所发展,我们才知道,以死相逼、捆绑式的恋爱观也许不是因为太爱对方,只是因为自己身患巨婴症。
8、发现养了14年的女儿竟然抱错了,而亲生女儿在一个穷苦艰难的单亲家庭度过了14年水深火热的日子。
在今天看来,面对这样的残忍现实也许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让被迫离开的那一个因生活困苦而无法念到大学。
京河演绎了一位完美妈妈,她的懦弱也可以因此得到解释,因为太爱了而无法理智面对。
9、当然也有一些bug,比如为什么俊熙这么年轻就可以做教授、比如他提笔画的恩熙,画作水平在今天精益求精的影视制作行业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俊熙画的恩熙
悲情(加无血缘哥哥爱上我)式韩剧鼻祖,给个四星纪念当年淌下的一盆又一盆眼泪。另外,元彬你真的很帅啊你知道吗?道吗?吗?
第一部看过的韩剧~
太虐了
纠结呀,为什么不跟元帅一起
韩剧10部九部啰嗦
我讨厌这样俗剧情的悲剧.
哥~~~~~~~~~
這大概是我唯一看過的韓劇。怎麽都無法喜歡。
元彬很帅!!剧情嘛……死去把。
催泪的片子,主题曲超好听!!
韓劇第一波,大家都逃不過,,,,都是死丫...
2007 around 第一次看的韓劇也是暫是唯一一次。會唔會慘過頭?記憶中只有好多年前的「答錯車」先有咁喊到飛起。如果唔係因為有靚仔,真係唔會睇。
每次看都能睡着 剧情记不清 就记得女演员总是哭啊哭啊
土鳖,娘泡。宋大叔丑到不愿正视,一见他就出戏。我对韩剧的偏见要拜他和裴大叔所赐,两张苦逼脸。
想当年看的第一部韩剧 哭的哗啦啦。。。
第一部看的韩剧
一星给元彬,一星给文根英,一星给两小无猜的戏份
为了考古宋承宪去看的,结果看了三集就被气炸😤主角一家子自私自利自己亲生女儿发现换错了还天天吃不饱穿不暖虐待中生活想的解决办法就是牺牲她一个满足一家子表面的幸福生活,真的搞不懂20年前都流行的什么垃圾理念呀…这种电视剧为什么会火我天
无论如何 当年哭成了傻逼
当时跟着哭的哇哇的啊,乔妹子水嫩嫩的真小,算是看过的第一部韩国苦情剧吧,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