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一季,我和友人无数次讨论起Bel和Freddie的关系,我们斩钉截铁的说:这不是爱情。
他们可以一起蜷缩在沙发里旁若无人的谈论,可以躺在一张床上绝无拘束,也绝无情欲,熟悉对方的口味,B爱白葡萄酒,F不吃的蛋糕。
Bel曾试探Lix问F有没有和她一起看电影,F也在H说出他与B的关系后几近哽咽。
他们尽情诋毁对方,认为对方不能没有自己。
还有,从来不担心失去对方。
他们却不是爱情。
这是种太复杂的关系,《V字仇杀队》最后有一段台词,大致是:You are my friend,father,brother,lover...............(欢迎学术考究派的指正)于是我万分羡慕这样的关系,友爱而不情爱才能永远继续。
好的伙伴才不会失去。
可是第二季,当小本男人魅力指数直线上升的出场,Bel却刻意表现得极为冷淡,这场关系注定会发现变化。
我几乎确信。
所以当Freddie的妻子出现时我坚信这是一个谎言,肯定是F雇来的女人帮着他演戏!
可剧情延续尼玛还真结婚了,我的心情经历了一场空难,关于BF的幻想真的破灭了。
直到看到第五集,我又重新相信自己的感觉,这场婚姻的确是个谎言,只不过是F给自己的谎言。
搪塞一段自己不敢面对的感情,好让自己看起来好过一点。
Bel是极为克制内心的女人,而Freddie相反。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第一季中他们一同去H郊外的房子时,路上Freddie念的那首诗。
I do not know what it is about youThat closes and opensOnly something in the...然后Freddie说他忘记后面的句子了。
因为这是他写给Bel的情诗。
H不明所以,但F和B的表情却非常微妙。
soulmate和lover之间隔的是什么?
We need to stop talking,we talk too much.Instead,we have to do something.为什么不能在一起,身边交换试探眼色的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吻过一个又一个,最近的两个人却永远隔着soulmates的距离。
我先前武断,总认为是因为两人之间太熟悉。
直到Freddie说出这句,我才恍然大悟。
“ Moneypenny”无疑是本季最好的结局。
片头曲充满英伦复古+悬疑味第二季比第一季更紧张 可能因为更具有案件的性质所以更吸引人好吧 其实是因为优秀的记者们默默干了侦探的活 真是能者多劳,,剧情发展 从揭露警长才是虐打KIKI的黑手的时候深感此剧棒棒怪不得他第一幕出现是因为PORN艺术照抓人 后来牵扯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渗透高层 政治腐败之可怕展露无遗 弱点只是脱了裤子的男人 好吧 都一样副线ISSAC SISSY和SAY还有 LIX和RANDALL的设置都很好 完全融入全剧背景中紧扣战争和种族偏见的主题1 SOHO区原来是英国先有的么 香港那个是沿用么。。。
2 演KIKI那个演员其实蛮好看的 就是嘴巴显得老态3 不育的男人真的可以忍受老婆怀别人的孩子吗 出发点是不是还是为了掩盖自己不育的事实4 圣诞节那段马路上的小型吹奏曲子特别熟跟张韶涵的寓言一个调调 顿时震惊 默默脑补了我要飞得更高更远在我的世界的歌词 百度一下发现这首歌原来是传统基督教圣诞歌曲 叫God rest ye merry gentlemen 5 不得不承认记者的各种关系线人资源一旦动用运转力惊人绝对超过警察 可是为了得到新闻报道独家一直骗人实在令人不齿 都以为自己很伟大可以保护警察都保护不了的人是么 6 UNCOVERED那男的简直丑到爆大脸歪嘴还微兔唇 Bel 不但向来有喜欢已婚男士的嗜好而且审美也一路下跌7 敢问MARNIE是不是妇女典范 别的不重要 关键要会做饭最后一集——————看你亲过她之后BEL笑得 千万别死FREDDIE你被打之前还要贱一把 You got a fascist as your first recruit!That's impressive.这真的不是找打吗要是骗人家说KIKI跑路了可能就不会被暴打 居然还让人家换台看直播 简直不能忍 是被打傻了还是想英勇赴死啊Bel你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不把信寄出去为什么不寄给他!!!
你跟Lyon都用不着leap!!!你听到他最后不停地叫MONEYPENNY了吗快去拯救你的James! 顺带拯救一下第三季
在《看见》中看到的,觉得很在理,就引用过来“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冗长的逻辑链,在我们这儿,这些逻辑链绝大多数是同一朝向,正是这些不能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让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刚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号啕大哭。
”“准确是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合上电脑前的第一个感想:害,编剧手下留情了。
我要是XX我肯定把XX弄死。
第二个感想:啊,幸好手下留情了。
第三个感想:什么都不想,只想闭上双眼,默默回味……合上电脑,天已微亮。
鸟鸣连绵,我心甚嚣。
《演播时刻》——演播室内外的分秒必争。
这名字,这题材,其实有点老套。
首先,这一定是一部快节奏的片子。
其次,很多情节已经能够预料:主线肯定是新闻人对真相的极致追求,大概率要展现的是新闻人的智慧、坚守、无奈,甚至牺牲,辅线不出意外是爱情等情感因素。
《演播时刻》共两季。
第一季的精彩是解谜,我因此被吸引;第二季精彩是感情,我因此长久回味。
更何况还有本老师,的帅脸。
我欣赏编剧在感情线上的处理——将爱情克制在演播室、新闻人内部,而不是将其与案件的推进、线人的发掘过度纠缠,比如新闻人发现自己的意中人是幕后指使,关键线人因新闻人背叛而改变主意……不不不,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嫌疑,太不单纯。
既然本老师是主演之一,这部剧里的人物关系应该不那么复杂,毕竟本老师倾向于纯粹的角色。
相较于剧本,《演播时刻》拍得更好,演得更好。
剧情其实是多多少少能预测到的,尤其是第二季。
第一季中,答案确实出人意料,但出人意料得略快了些。
有个别逻辑和动机阐述得不是很有说服力——或者说,应该是提及,不是阐述。
但是。
你就是忘不了那些脸。
忘不了那些神情。
忘不了每个人的小动作。
忘不了那些擦不出火的打火机。
忘不了那些一口闷下的酒。
忘不了他们都用五个手指摘眼镜。
那些古典的套装。
慌张的点烟,凝重的熄灭。
那些虚化、视角,揪心的特写,放慢的配乐,高跟鞋的节奏仿佛秒钟滴答。
忘不了Bel看Freddie的眼神。
Marnie看Hector的眼神。
忘不了那句” --I hate you. -- I hate you too. ”忘不了Bel的金发碧眼。
忘不了Lix的烟酒不离,她的L型托肘。
忘不了她们的紧张,愤懑,果断,悲痛,以及她们毫不逊色的专业和独立。
当然,当展现男性世界的女性翘楚时,专业和独立是意料之中。
令人欣喜的是,她们都那么真实。
我是疯了,明明知道自己不能连续熬夜,还熬俩晚上,还熬这么大;明明知道长盯屏幕会视力模糊,还是盯了。
但我觉得值。
天已大亮,赶紧裹紧我的小被子,眼药水续命。
下楼核酸前,还有3小时能梦到他们。
我一直把它当做女性电影(电视剧)来看,因为感情处理实在太过精致细腻,而且是唯一一部ben可以称自己“天下第一直男”也没人反对的BG剧(大雾)。
说实话案件和背景我都没太在意,片子太容易让人把目光焦距在FB两人身上了。
比如其实最后一集吉伦蒂根本没必要这么给力地揍F,F也应该想到更聪明的办法脱身。
但一切都为感情戏增色不少。
作为ben厨确实眼光都被F夺走了,但其他角色也都很出彩。
喜欢Hector太太和Mcain(居然是gay瞬间彩蛋了有没有 ,这气质,完爆第一季莫娘)。
好不容易ben能作为直男让人YY一把真是大快人心,晚节不保也罢我发现自己还是有性别和青春的。
编剧真是知心姐姐,敬你!
几年前看了第一季,最近被论文压得喘不上气,趁会员过期前一口气看完两季。
F和B的感情我并不理解,爱着一个人的同时可以接受其他人的到来吗?
兜兜转转到最后,他们才是soulmate,以往的那些人如何解释呢?
第一季H出轨B的时候,M优雅体面地劝退小三;第二季她有了自己的事业,单方面结束了婚姻,让人拍手称快。
可是当H浪子回头的时候,她依然接受了他。
或许是阅历尚浅,对爱情的期待过高,总以为存在着无杂质的纯洁感情。
一次又一次的辜负还能换来谅解吗?
也许很多时候回头未必是岸。
前四集不满意甚至有点失望,总觉得比第一季少了点什么,人设感觉也不如第一季,Freddie比第一季少了一些。。
怎么说,偏执和神经质还有天才式的自信,感觉没有第一季迷人了,第一集的出场也不喜欢,看前四集的时候感觉这个剧都没有我喜欢的角色了。
然而最后两集没有让我失望,真的是太棒了,角色感觉都回来了,看的时候整颗心都跟着激动。
只是Freddie的结局实在是让人悲痛,或许这就是真相的代价吧。
也许这就是相比一些皆大欢喜式美剧的区别,总是更接近现实,纵使会让人心碎。
持密尔式自由观的小本身边总是环绕着马克思的幽灵。
在第一季,这幽灵是他的幼时玩伴Ruth和他的顶头上司Clarence;在第二季里,是他的炮灰妻子Camille。
Ruth到死都没变她那颗被策反了的红色的心,Clarence倒是在最后,面对小本的质询,说道他本来一直认为只有为苏联做间谍才能实现心中的民主理想,但现在,被小本他们做的一新闻节目打动了,觉得做新闻也能实现理想。
我只能哦,呵呵,然后他就被告发坐牢去了。
小本在怒斥他的时候,不是说他的理想不对,而是说,“你怎么能背叛你的国家?
”嘿,你不知道无产阶级都是没有国家的?
比起Ruth和Clarence这样的正统派马克思主义者,Camille不过是个有新马倾向的、嬉皮士时代之前的嬉皮士。
法国人,剪着pixie发型,经常只穿大号毛衣和内裤在屏幕上走来走去,她对议会民主丧失了信心,认为只有搞运动才能改变冷战初期这个疯狂的世界。
所以她纠集了其他一些左派进步青年来家里准备他们的campaign,小本怒了:这算什么?
你找来了卡尔·马克思,Groucho Marx 和Gertrude Stein (第二个是喜剧演员;第三个是作家和艺术家,巴黎左岸的著名沙龙女主人,“午夜巴黎”里头Cathy Bates演的那个大婶)来我的客厅谋划革命?
Camille说,至少我们在做些事情来改变世界。
小本说:难道我不是吗?
你当我每天起早贪黑地搬砖报新闻是为了什么?
对Freddie来说,把“真相”说出来,不偏不倚地说出来,就是改变世界了。
所以他们另一次吵架,是因为Freddie找了个激进的排外主义者,或曰法西斯主义者,上电视。
让他跟一个移民辩论。
当然有很多人反对,尤其对他自己来说是绝对的新闻专业主义,这个法西斯小年轻曾经攻击过他妻子。
但小本理直气壮啊,他就差引用密尔在《论自由》里的话了。
说即使他说的是错的,那是他的言论自由,真理越辩越明,我们就是要把正反双方的意见都展示出来,观众自会明白真相。
后来他们真的上电视了,还借着移民之口,夸赞了一番英国的自由开放民主。
可是观众发现真相了吗?
观众岂非更加得意,更加相信冷战是一场真理之战,正义之战?
而这法西斯小年轻后来悄悄告诉小本,他搞这些排外言行,其实是有人给他钱雇他这么做的。
小本觉得,只要保证绝对的言论自由,公道民主自在人心。
可是当初魏玛共和国的宪法,还堪称世界上最民主的宪法呢。
魏玛共和国的法学教授和纳粹党员,卡尔·施米特在他著名的敌我论里说,和平主义者自以为没有敌我,和平最大,然而走到了极端的和平主义只有用武力才能说服世界上其他人都信奉和平主义,那是一场’war against all war’.于是理想主义者小本被黑帮打死了。
可是他没读过施米特,只读过林肯,他至死都不愿相信,这世上没有中立的真相。
http://etlavita.wordpress.com/2013/05/07/specters-of-marx/
以为第二季质量会有所下降但是并没有。
Freddie是一个有良心的新闻人,事实上这一次全团队都是,包括Hector。
Freddie为了真相和正义可以牺牲自己,最后呼唤着moneypenny让我泪目😭Hector选择自我曝光也很勇敢,他对Stern说,我和你不同的是,我做错了事但是我愿意承认,你连承认的勇气都没有。
但是这么勇敢的团队,大家对于感情的态度却是跟怯懦。
Freddie和Bell明明是soulmate但是却不敢承认,各自和别人交往;Lix和Randall的过往却不敢提起,甚至于Randall的悲怒都不愿让别人看到;Isaac那么喜欢Cece但是一直不敢表白知道Cece一步一步和Sey恋爱订婚结婚,Isaac的爱太过善良,他甚至于可以为Cece指婚😭McCain这个人也塑造得特别好,他是政府人员,帮助大臣掩人耳目。
最后却帮助bbc指征丑闻。
也许是因为自己也牵扯其中,入Hector所说的,曝光也是一种奇怪的解脱;也许是因为帮助大臣们撒了十五年的谎累了;也许是他这次想做自己了。
我猜他最后是做了律师,对媒体说的话,他脑子精着呢😉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片段是, Randall拿着McCain的丑闻照片给他看。
McCain苍白着脸问你要勒索我吗?
Randall说不,勒索会让人疲惫,不是吗?
McCain无神地说是。
相信也是这种疲惫感让McCain放弃在政府工作吧。
从第一季就很喜欢Marine,她并非是天真娇纵的富家小姐。
在宴席上说梦露转移话题结束尴尬的气氛,她扮猪吃老虎地警告别人。
这也许是她从小优越的家庭环境里与生俱来的优雅。
她即使难过也会控制表情显露微笑。
唯一的失态是Hector被捕后在家里一个人大哭,然后又整装待发地处理乱麻。
这次她对Hector死心,并告诉他,两个美丽能干的女人为他奔波难过他真该感到羞耻。
也从这里开始她开始追求自我,不再围着家庭转圈,如同在会所里告诉Kiki的一样,最好的报复是成功。
真是个坚强又了不起的女人!
最后一样Freddie和Bell还能在一起💕
《演播时刻》(The Hour)最能打动我的,是里面主要人物之间的情义。
是的,是“情义”,是情与义。
只有“情义”这个词最恰当。
而“情谊”和“情意”,都窄化了这种情感。
这部英剧到现在已经拍了两季。
粉丝们盼望着第三季。
盼得颈酸。
上两月,《演播时刻》获得第65届美国电视艾美奖迷你剧或电视电影最佳编剧。
粉丝们欢呼,这下第三季能有了吧?
但据最新消息,网友们用的词是BBC“十动然拒”。
十分感动,然而拒绝。
于是,国外的粉丝发起了开拍第三季的网络请愿活动,据说,中国的粉丝也很快加入。
引起这样的狂热与追逐的戏,必然有着丰富的层次。
先看一下它的情节吧。
它的每季只有6集,不长。
如同大多数英剧一样,它节奏紧凑,对话精彩,表演到位。
特别的是,它表现的内容是新闻界的幕后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既能看见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冷战序幕下的国际对抗,也能看见当时英国社会变革中的复杂现象。
这是一个新闻小团队的故事。
Ben Whishaw扮演的男主人公Freddie Lyon,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记者,他执着于对真相的追求,热情勇敢,同时常常因为敏锐、直言,惹来事端。
女主人公Bel Rowley是这个团队的负责人。
他们的这档热门的新闻节目,名为《The Hour》。
她除了和他有一样的新闻理想,还要承担一个团队的运作,为节目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在他俩和同事的努力下,追踪事件的真相,一层层拨开迷雾。
这两季的故事,都是从一桩不起眼的案子,发现不寻常的端倪,不畏艰险地追踪,最后查出涉及黑幕的惊人真相。
比如第一季,一位特工因“抢劫被杀”,媒体受控不予报道,他的情人发现可疑,报料给Freddie。
随即,报料人也被杀。
Freddie决心找出真相,一层层抽丝剥茧,疑点追踪到自己台里。
因追查敏感事件,军情六处也盯上了他。
他们这个小组处境维艰。
此时正值英国对埃及发动战争的时刻,国内各种间谍特工活跃。
任何一个举动,都可能引起重大的国际牵扯。
Freddie冒着个人的生命危险,节目组也承担着永久停播的风险,最终,他们找到了真相。
这些故事是精彩的,甚至有人用“悬疑”来分类。
打动我的,不仅是故事,也不止是从故事展现的历史,打动我的还有新闻团队里的每个人的状态,他们各有才华,各有追求。
有的刚刚入行,正在寻找方向,从每一件小事出发,哪怕是尝试写好一个小剧本。
有的是大众偶像,风度翩翩,但一旦放纵,主播的地位马上不稳,警省过来的他,重新投入新闻调查,重新发掘自身的价值。
也有的曾是优秀的战地记者,早已历经万水千山,现在回到安定的环境,换了工作方式,却没丢掉当初的激情,看起来沉稳大气、处变不惊的她,重大新闻发生时,她马上能调动千里之外战火中的同行。
最有意思的是男女主人公。
他桀骜,她独立。
他勇于冒险,她提供后援。
在小问题上他们拌嘴争执,在大事件中,他们同进退共患难。
他们的情感日渐深厚,一方与外人约会,另一方面会感到失落,这种暧昧的情愫难以为外人所道。
这表面上看起来,像是男女之情,其实并不止于此。
这种在共同的事业中培养出来的情感,既是相濡以沫,又是休戚与共。
不仅他们两人之间是这样的情感,跟其他的同事也是如此。
相信许多有过新闻理想的媒体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小群理念相同的人,为着同一个目标奋斗之时,会结下深厚的情谊,有一种共同承担命运的感觉。
在我做新闻的经历当中,也有幸结下了这样的一群同道,到今天,虽然大家已经各自步入不同的领域,但他们仍是我重要的朋友,我们共同经历过青年时代最重要的心灵成长。
也因此,我的两部关于新闻记者的小说《看不见的河流》和《实习记者》都写到了这样的情感。
看不见的河流8.5西门媚 / 2014 / 绿野出版社《看不见的河流》的责任编辑亦虹跟我讲,她特别为书中人物的一段话感动:“世界上有一种情感是这样的。
它虽然是发生在男女之间,但指向远远超越了两性之爱。
它建立在理解和同情之上。
我说的这个同情,不是我们常说的那个意思,我是说,是感同身受,觉得对方就是自己的那种感觉。
两个人能做灵魂交流。
这种爱是很稀罕的。
爱对方,觉得是爱到了骨子里,这个不是一个比喻,而是觉得,这是对对方的一种深刻理解和爱慕,一种在重要的认识观念上完全相通的感觉,一种永远以对方的成就为骄傲的感觉。
这种爱能完满当然最好。
不能在一起,其实,这种爱也不会死去,只会埋在心底,就像你爱自己一样,你不可能哪一天变得不信任自己,不爱自己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这个世界上是有永恒之爱的。
”这也是观众会为《The Hour》里两位主人公激动的原因,为他们牵肠挂肚,觉得,他们怎么能不在一起呢?
他们应该在一起啊!
正如前面那段话,这种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之上的感情,不止是友情,也不止是爱情,而有共同的担当,为了共同的使命,为真相和正义,为了对方可以赴汤蹈火,也可以忍受孤独。
这不止是感情,更是义气、道义。
英国人的闷骚与克制,撩人于无形处
比第一季难看,悬念也比第一季乏味
没有续订真是太可惜了QVQ
砍你妹!!!
比第一季节奏快了很多,文艺度也下降了很多。
三星于心不忍,四星略有勉强。最后一集引用林肯总统的话那里大概是全篇最喜欢的地方了。财富终将聚汇到少数人手里。唉
新闻人
至今想起第三季被砍这件事时仍旧是怨妇脸。。明明比第一季更出色啊TT。。
the hour 是为数不多我愿意再看一遍再看一遍的剧。我希望有下一季。我希望freddie和moneypenny在一起我希望新闻工作者或者说善良的人身上永远都有最好的结局。
感情线一片混乱,不知道itv的bill出现有何用,freddie和bel的故事已经写烂了,做超越恋情的知心好友,并肩奋斗的newsmen不好么,强行表白什么鬼,太尬了,hector的回归真的不怕招骂吗,我反正是不想看第三季的
你妹,虽然这剧又拖沓又狗血,也不能在第二季给了个这么的结局然后就把剧给砍了啊!!!太不厚道了!
我不喜欢本卫肖!!!总觉得瘦瘦的苍白的还事事的!!!一点没有男主角的感觉,就是不喜欢。多米尼克·威斯特当年演火线的时候也是整部剧中的演员我都喜欢,就是不喜欢他(这种情况和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成才也是一模一样啊。。。)总之选角很失败
神夏都有三季?拍成这样都不给第三季?开什么鸟毛玩笑?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草.
这一季的紧张的气氛升级了 结尾也处理的很好 留了个开放式的结尾 然后就被砍了
剧情配不上演员 整个组凑不出一个脑子 一季就拍了newsroom一集的内容 'There isn't time.It's now.'
一个无畏的Freddie和一段自始至终没能完美的爱情。还好,Freddie气息尚存躺在草坪上,余光看到Rowley跑向他的朦胧身影——尽管我恨BBC让一部优秀(尽管收视率不高)的英剧截止在第二季,但是当Rowley奔向他的一刻,背景的I love you响起,基伦蒂垮台的一刹那,谁都绝不是懦弱的那个
最后一集从头揪心到尾。。。BBC你怎么忍心砍这部剧啊。。。Freddie是死是活结尾也没说清楚
我是多么喜欢穿套装A裙的女人啊-对女主越看越喜!Marnie是卓别林外孙女哦。表白Chancellor阿姨。DW演得略过火。Whishaw is great but not my cuppa tea. 片头让我想起Hustle。Brilliant people are always self-destructive. || You've got brains as well. ??? 久不看英剧又开始觉得六集讲这么多很packed了(不!是美剧太长!!
虽然整体风格也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是真不喜欢hector~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