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夜看这个,我真的到现在不敢去洗澡🥲后半段那个废弃的房子里发现死去的哥哥开始,就给朋友打电话,逼着她陪我一起看完,现在想想,其实不是很吓人,男主和男主男友还有家人的故事,男主因为家庭的压力,出现幻想,杀了全家,大致能想到这些,只是镜头转换,还有慢动作,还有表情的真的很吓人!!
电影中有几个点很喜欢,一个是和母亲的关系,明显是爱母亲的,也想要母亲的维护,比如明知道自己偷东西,而且也猜到母亲也会怀疑他,他还说出,为什么一出这种事第一个就会想到我,一是骗人爱找的借口,二来也是想让母亲维护,一个孩子的心理。
还有就是擦身体这个区别,也是希望被爱护的,喜欢的第二个点,是和男朋友见面,不喜欢接吻,喜欢拥抱,拥抱比情欲的吻,更让他安心,还有男朋友抽烟,他不喜欢他接吻,可能也是不喜欢烟味,后面的发现哥哥死了,然后抽烟,抽得很熟练,也是能表明有两个世界,一个真实一个幻想世界。
关于枪,也在猜想垃圾场追杀他的是幻想中的父亲,而父亲的死因也是他自卫而杀,但是也有很多看不懂,比如为什么狗在他房间里,没死,是不是也和他一开始到垃圾场听到的声音,而掀开的看到的死人有关,溺水死亡的小男孩隐喻男主吗?
为什么哥哥死是在废弃的房子里?
游泳池和房间的人型壁画有什么含义?
整个电影男主的表情一开始的学生懵懂,骗人的老练,对家人的失望,看到人被杀的恐惧,后期的淡定,到最后平静地自杀,都感觉演得很有层次!
最后表白一下滚宝👶🏻
看完整部电影,只有一个想法,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当着腐剧看的,没想到是个心理变态。。。
真实远比幻想要残酷的多。
看了很多评论,都在说幻想男友,家庭对同志的压迫,同志内心的反抗。
哇,本来就是块朽木,何必为他开脱。
借钱不还,偷东西,撒谎,约炮,外出不归,杀人。。。
就是个人渣然后坏事做尽最后自杀了。
什么虚虚实实,做了,然后想想不是自己做的,感觉世界对不起自己,别人哭了都是自己的错,好可怜的宝宝。
我的天!
第一幕啊,借钱不还,被群殴了。
天经地义啊。。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因为同志身份被欺负了,没想到是失信于人。
第二幕,就是约炮哈,洗洗干净。。
我还以为是洗伤口,孤独的小受被校园暴力后自己舔舐伤口。
哇,洗鸡巴啊洗鸡巴,免得被嫌弃啊,洗洗干净好约炮啊。
接着游泳池约炮哈,P还是很帅的,抽烟呀,耳钉啊,两个人好默契啊,一人一个耳钉啊,都是黑色的啊,网上聊了很久了吧,见面就要打炮了呀。。。
有鬼啊,好怕怕,你怕不怕,游泳池死过人,厕所死过人,也亏他们硬的起来。
然后一个洗鸡巴,急着先到的T开始装纯了,不能接吻,我还以为是嘴巴有伤口,接吻会痛,哇,他说不喜欢,我的天,不喜欢接吻,求抱抱。
不能摸身体,我还是觉得是有伤口,乱摸会痛,不给亲不给摸,约什么泡呢?
抱着抱着就进正题了,互相撸了一发。
我在想,如果是幻想男友,T一个人到这个鬼地方,自己撸一发,太变态了。
然后开始游泳了,水好脏啊,水池壁上都是黑东西啊,看不出来是什么,青苔还是水渍?
浪漫的来了,一起在水里望天空,世界都是你的!
水里脏东西太出戏了,我脑子里都是哇好恶心,睁开眼睛,会得结膜炎吧。。。
去垃圾堆啦,也不知垃圾堆是真实还是虚构,如若垃圾堆是T的内心世界,那也是够肮脏的。
真实世界,我就觉得剧本很毒了,就是他们来干嘛?
来看看P拆迁后的家?
什么鬼?
来之前还给个小期待:“带你去个地方,到了你就知道了。
”P明显性格是个开朗,果断,勇敢的人,带炮友来这个鬼地方干嘛?
说走就走,尿遁了,然后T就杀了一个开枪的人,被一棍子打死的,都说的是T的爸。
小小帐篷呀,亲亲啊,杀完人亲亲啊。。。
两个变态!
偷枪贼!
枪哪里来的?
最神奇的内心,哥哥都在冤枉人,妈妈对我不信任!
佛像你偷的,枪你偷的,2万块钱说不好也是你拿的,装什么装?
小骗子!
还装可怜!
一条神逻辑线啊,枪家里偷的,为了卖钱,卖钱买凶手杀人,垃圾堆那把枪为啥就不要了?
好歹可以卖钱啊!
各种细节大家都讨论了,就不说了。
人都死完了,我觉得死的最冤的就是他妈,对他这么好,都包容他是gay了,还是被杀了。
苦命的女人女人啊!
没看大家评论,我一直觉得P就是几年前死在游泳池的小孩,带着T一步步把家里人都杀了。
这才是鬼片的一般套路。
是T要P一起自杀,还是P诱惑着T自杀?
蓝色时刻,恐怖的不是死亡,恐怖的是一个犯罪青年的自我开脱!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幽暗。
它是一个活物,当我们待在影子里时候,这个幽暗就会开始生长,开始进入血液,开始慢慢的靠近神经中枢。
但只要站在阳光下面,幽暗就会缩减,退潮,不会完全的消失,但是可以,控制在那个小小的范围无法生长。
这不是一个适合所有人看的故事,这是一个讲幽暗的故事,让我觉得苦恼,因为我对自己说过,“要永远生活在阳光之下...” 幽暗的森林,里面有奇怪的东西,我永远不要靠近,这个故事好像把我活活丢到那个黑森林,看了不想看的东西......
在期末考试周作死看的,看完觉得跟考完一门试一样,想看懂实在有点费脑子,而且很致郁。
其实这部片子完全是冲着我们阿塔潘看的。
因为片子还入围了柏林电影节,所以期待值还挺高的,但是又听说这片子有点晦涩难懂,比较压抑,还有点小吓人,就一直拖着不敢看,直到今天。
一刷的我就讲几个我看懂了,也印象深刻的点。
第一个就是色调,正如电影名字,Blue,除了不少灰暗的镜头,出现最多的色彩就是蓝色,主人公Tam和恋人Phum在水下看到的蓝色天空,二人一起在阳台上仰望的蓝色天空,淡淡的。
忧伤也淡淡的,却弥漫着,将人包裹,让人无处可逃。
还有主人公恋人的那件蓝色牛仔外套,两人第一次骑摩托去垃圾场后,男主就一直穿着,直到最后。
这件外套似乎别有深意,也许对于男主而言,它就是Phum,是自己期望里能带给自己宽慰,陪伴自己,拯救自己的人。
第二点是关于男主的恋人Phum的虚实。
我个人的理解是Phum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只有两处是真实的,第一处二人第一次废宅约会,第二处男友是带男主回到自己住处,其他部分,包括遇见哥哥尸体,处理Tam房间狗狗的血,都是Tam的幻想,因为他发现男友并非如自己期待的那样,他也自顾不暇,所以他幻想出了这样理解并且能帮助他的男友。
第三点,男主的确杀害了自己的家人,垃圾场也并不存在,是他幻想出来的,一个或许会成为自己的地方的土地。
男主在狭小闷热的房间醒来,落泪,那时已经从幻想里脱离。
离开时他是一个人骑的摩托车。
回到家中面对穿着迷彩的父亲尸体——正是自己在垃圾场杀掉的“坏人”,还有客厅里母亲和哥哥的尸体,这是现实。
男主闭上母亲的眼睛,起身离开时,眼神由先前的悲痛难过、犹豫挣扎变得坚定,就像做了个重大决定,然后他来到河边,和幻想的恋人一起,再次进入水里,应该是自杀。
第四点,让我来心疼我们gun 宝一下...... Gun以前老接这种,由于缺失家庭爱,导致心理扭曲的失足美少年角色,那几年才多大啊,要是留下什么心理阴影怎么办.....
整部电影都沉浸在黑色的画面中,观影的我像是被压在水中蒙上双眼,只能不断像更黑暗的地方沉下去,沉下去。
妈妈说会和爸爸聊一聊,和第一场骑车载男孩时怕男孩冷给他披上的蓝色外衣,可能是让心稍稍缓送一下的两个点吧。
并没有多少流泪的镜头。
像是痛苦被压抑在胸口,卡在喉咙,没有拯救,只有沉沦。
看完一整天心情都不好。
啊呀呀。
剧情大量虚实交织,别说观众了,Tam自己也分不清,哪里才是现实和想象的界限。
没有一条清晰的时间线,隐隐约约的只有Phum去要回土地这条线。
整片色调、配乐、台词等都及其阴郁。
看完后很压抑,从头到尾的压抑。
每一个镜头都很慢,有人说剧情拖沓,我不以为然。
几乎每一个画面、每一句台词,导演都是有寓意的。
至于角色,整片几乎只有Tam和Phum的对手戏。
Tam软弱、胆小、优柔寡断,Phum自由、勇敢、理智果决。
两个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从另一种角度映衬出,这是Tam无法直视的另一个自己。
看影评的时候还搜到过类似这样的评论:“蓝色时分拍的什么鬼?
主角又丑又不阳刚……”“小攻就是那个鬼宅死掉的小孩变成鬼,带着小受去杀人?
”甚至还有人说这是一部关于家庭反对同性恋的电影……Excuse me???这是一部关于主角精神分裂的犯罪心理惊悚片好嘛?!
这部电影的细节之多,屈指难数。
加上大量的前后呼应和暗喻手法,只有在看完整片之后才能有所体会,不看到最后一个画面,无法确定前面所有场景究竟是现实还是Tam的臆想。
写一个影评吧 关于泰国电影《蓝色时分/The blue hours》 不可否认是腐女冲着某APP标题写着‘同性’才进来看的 我在电影简介看到‘杀’‘死’之类的字眼时 就做好了和平常一样看欧美惊悚片前的心理准备 往往美剧总是是我在观影后为了更清晰认清线索逻辑而去百度找影评 但〈蓝色时分〉我并不是按常理而是为了寻找和我一样心疼同情男主Tam的人 受压抑是每个人生中不可少的情感 或当你正处在这种心境去看这部蓝色时分 我已切身体会到Tam 电影中那些家庭的不信任 片里T说家人不会打脸 所以T身上的淤青是家人打的 比学校那些穿校服打的更加严重!
欠钱不还被打孤身一人没有援助之手怎能比过家人拒绝给他温暖?
形单影只的他约炮认识的P 两个因性取向不被接受的少男组合在一起 我看到他们拥抱时的温暖依赖至少有点信任 约炮全靠信任你懂的有人说P是T臆想出来的 我倒觉得也有人分不清男主的梦境和男主的生活 【P和T都是存在的】 两个少年做出极端如梦境的事 观众就开始分不清真假了 P和T和室友睡觉那两段 前段对话还有多少钱时P是没穿上衣的 后段P流眼泪穿了黑衣和沙滩裤 所以在两段的时间差上他们已经完成了‘卖枪买凶杀人’,P流眼泪后面的片段是T开车回家 这里我想说P的眼泪可能是 尘埃落定后看到摆在眼前的现实:没钱 挤在合租屋 吃了上顿没下顿 车是借来的 等等 他帮助T摆脱了不信任的家人 再也不用去上学免了被打 但他却没有办法帮助他爱的tam走好未来的日子 他tam杀了家人 却改不了他们依旧不被认可的事实 【试想若是你极端过后会是怎样呢?
】翻遍影评没有看到任何观众去谴责这种本该被谴责的弑亲行为,因为我想〔大部分处于绝望中走投无路的人都愿意有那么一个像phum的人走进他的生命与之同行即使指引的是一条不归路〕。
人们把自己代入角色中后更愿意相信是臆想而非现实,现实来的更痛苦些。
说我没有疑点是不可能,我只是更愿意相信这些。
不喜勿喷。
如果在浑浊的水底睁开眼睛,看到的月亮会远比平日皎洁。
但水原本也是干净的,是剥落了岸边的青苔,才使他变得浑浊。
(以下涉及剧透)在事先看了影评的情况下,我仍然没有完全看懂这个故事。
但也无可厚非,Tam自己也不懂。
Tam分不清现实和幻象,有人认为Phum完全是Tam臆想出来的、用于寄托自己被爱和被保护的愿望的一个形象,但我认为Phum是部分真实的。
带Tam来到泳池鬼宅与他亲密的Phum是真实的,天台上枕着Tam膝盖 问他“这样是不是太不公平了”的Phum是真实的,用Tam偷盗的枪换来的钱缴清了房租的Phum是真实的,拒绝为发烧的Tam擦身的Phum也是真实的。
但大部分镜头中的Phum是虚假的,因为真实的Phum并没有Tam想象中的Phum那么爱他。
简单叙述一下我眼中的这个故事(很多部分是“光彩夺目性冷淡”的影评给我的启发!
感谢!
):Tam与父亲和哥哥相处并不融洽,可能是由于他的叛逆和不良习性,也有可能是由于他的性取向(我个人认为是后者),Tam为了报复父亲,偷盗了父亲最爱的佛像,这个行为同时触犯了泰国这个佛教国家的宗教信仰和Tam父亲作为一家之主的权威,父亲愤怒之下痛打了Tam,也缩减了他的零用钱,并且不再信任Tam(所以后来哥哥偷了两万铢并栽赃给Tam)。
Tam在经济紧张的情况下经常去找同学借钱,但又还不上,在学校被同学殴打,回家后又要面对脾气暴躁的父亲和哥哥,只有母亲虽然不认同他的性取向,但仍然心疼小儿子,在他发烧时给他擦身,在他晚归时给他留门。
Phum的出现对Tam来说,是他灰暗的世界里照进了一缕阳光,虽然只是在废弃闹鬼泳池的厕所里进行了一次性/爱,但Tam以为这是他憧憬的爱情。
为了自己眼中的爱人,Tam偷盗了父亲的枪,但他在父亲卧室偷枪时被父亲发现了,于是Tam在慌乱中开枪误杀了父亲,随后又杀死了母亲和哥哥(杀死母亲和哥哥的时间线我不是特别确定)。
Tam逃出去找到了Phum,把枪卖了钱交上了Phum的房租,然后跟着Phum回到了他栖身的小隔间(因为此时Tam自己的家人已经全部被他杀了)。
半夜里Tam发烧了,他请求Phum像他母亲曾做的一样为他擦身,但Phum拒绝了。
这个举动使Tam明白了,实际上Phum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爱他。
醒悟过来的Tam回到了家里,看到了遍地的鲜血和尸体。
最后Tam独自来到池塘边,像Phum曾经在凶宅泳池里教他的那样,把自己浸在水中,望着天空中皎洁的月亮,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真实的故事实际上是非常压抑而晦暗的,剧情中那些美丽和奇幻的画面,其实都是来自于Tam为自己编造的幻像,蓝色的夜晚在废墟里搂着他的Phum、带着他在厕所寻尸的Phum、陪着他去雇人暗杀家人的Phum都是虚假的。
在Tam的想象中,他的家人是夺走他和恋人土地的坏人(对应Tam说的父亲要把他的房间挪作他用),Phum是帮他处理哥哥尸体的英雄,最后是雇佣来的杀手杀死了他的父母,实际上这一切都是不真实的。
厕所寻尸中Phum的突然消失和鬼遮眼的桥段表现的是Tam终于从幻想中抽离,睁开被不想面对现实的自己捂住的双眼,看清了一切的真相。
(剧透部分结束)“这就是我解决困难、痛苦和压力的方式。
先深呼吸,把头闷到水中...... 当你从水中看向天空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世界都属于你。
”我非常喜欢Tam在水底看天空的两个镜头。
第一次在闹鬼的泳池,Tam牵着真实存在Phum的手,在水底缓缓睁开眼睛,透过水面看见了挂着粉紫色云霞的湛蓝天空。
也许这片水面就是Tam的世界,它原本是透明的,是Tam在悔恨和恐惧中剥落的岸边青苔让它变得浑浊。
结束的时候,在漂着浮萍的池塘中,Tam牵着幻想中的Phum的手,透过水面看见了小小的月亮。
也许Phum对Tam来说就是这轮月亮,只是Tam在浑浊的水里看他,所以觉得他比真实中更为皎洁。
造成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是父权至上的传统家庭理念、是对性少数群体的反对和打压,还是对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漠视?
原因有许多,只是对Tam来说,一切都无法也不必再去深究,只愿他停留在晴空下行走的墙沿、与Phum并肩交谈的屋顶、和恋人温柔亲吻互相依偎的废墟、睁开眼望着晚霞天空和明月的水底,停留在每一个使他快乐、安宁和感受到爱意的 蓝色时分。
(以下为吹塔时间)看这部电影,其实我是冲着Tam的饰演者Gun Atthaphan来的。
首先夸一下,Gun在个人形象上和Tam这个角色的特质非常吻合,Gun纤瘦干净的外形使得这个角色身上的悲剧气质更加鲜明。
其次在这部电影的演技上,Gun应该也称得上可圈可点。
我非常喜欢他的三个镜头:1.在泳池厕所里和Phum亲密时,靠在Phum肩头闭上眼睛这一幕。
Tam一开始是拒绝和Phum接吻的,但这一幕可以看出他放下了一部分心防,在信任和享受这一份温存。
2.Tam在泳池边剥青苔的一幕,完全表现出了他的紧张、恐惧和悔恨。
3.和Phum一起抽烟的一幕。
爱到截了四张图......这个镜头下的他不管是与内敛沉默的Tam还是活泼的Gun本人,都是反差非常大的。
发现哥哥尸体后抽烟镇定心神,实际上是表现了他对现实的逃避心理。
这部电影在节奏等方面也许还有许多不足,作为不专业的观影人士无法给出更深入的评价,但这部电影的画面、色调和配乐都很美,压抑又静谧,两位主演Gun和Oab的演技也都很不错,推荐感兴趣的各位观看。
夹带一句私货:我爱阿塔潘😭
最初并没有注意到这部电影,完全只是去看鬼校亡友,而这部剧作为《鬼校亡友》的结尾篇并且是唯一一部bl特别的存在在那里,所以其实鬼校亡友系列先把这一部挑出来看了。
很多看过《鬼校亡友》结尾篇版的朋友对于这部剧其实评价都不高,不过可以算是情有可原的,因为这部电影原长97分钟,但是《鬼校亡友》版本剪得只剩五十分钟,还要拿掉片头和片尾,近乎拿掉了一半的篇幅,所以看不懂并且得到差评也是无可厚非的事。
但是如果真的用心的去品味并且推敲的话,还是可以在《鬼校亡友》的版本中看到导演满满的诚意的,等到这片的完整版出来之后应该也是能够得到比较中肯的评价。
想也知道,这部片毕竟受邀参加了柏林电影节,虽然颗粒无收,但大概也证明了它的价值。
而且这部片的价值并不会因为在柏林颗粒无收就被否定,因为其中的原因,不过就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亚洲特定社会环境下的故事,没有大量的渲染和铺垫,很难能够让欧美的评委们产生共鸣。
其实泰国导演们的镜头语言是很一致化的,每一部片出来的第一个镜头的色彩和感情基调基本上都会统一全片,这部片当然也不例外。
《鬼校亡友》的版本第一个镜头就是一种压抑的蓝色,Tam脸上带伤嘴角含血孤寂地躺在脏兮兮的篮球场上,几乎没有补光,都是自然光拍摄,这在故事的后面也都有体现,如Tam在泳池大宅和Phumj见面的场景以及Tam在家里和母亲交谈的场景,都是几乎没有补光的的条件下拍摄的,于是在那些原本就很逼仄的场景里,给了观者一种十分压抑的观影感受。
其实这与主角Tam的成长心态是相契合的,在家里被家人忽视,在学校被霸凌,让这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长期处于一种人格自我压抑的状态之中。
所以他不得不对外寻找出口,也就是Phum。
或许最初Tam所盼望的Phum并不是这个形象,而是一个身披圣光能够拯救他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的救世主一般的形象,但是显然现实让他失望了。
Phum的存在自顾不暇,根本就没有办法给他更多的希望,但大概也因为过度相似的成长环境,相仿的年龄,以及对爱与被爱的渴望,爱情的火花还是在这两个同样悲剧的少年之间电光火石的闪现。
可两个不幸的人在一起,并不能让生活幸运起来,反而两个悲剧的重复叠加让故事往着更加一发不可收拾的方向一路狂奔。
导演的的心意只要大家有用心的话,还是很可以看得出来的,就如Phum回应Tam相约泳池鬼宅的回答是“我们付不起旅馆费,也不能去你家” 其中潜台词也已经为故事后续发展埋下伏笔。
诸如此类还有Tam所说的“最见不得别人哭”这样的话,点点滴滴都足见导演的小心意。
而整个故事其实在一开始都保持一种纵浪的气氛,一直到Tam在学校再一次遭遇霸凌的这一段都可以看做是两个不幸的美少年的爱情童话。
但情节就是从在这里开始往着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狂奔而去——Tam连着两段被母亲逼问,还有与Phum天台约会的戏份,虽然看上去透漏着些许小温馨与真实,但是所有的转折都是从这里开始。
一次又一次谎言的堆积,还有那把决定了整个故事结局的枪,都是从这个中间部分就出现,成为悬挂在主角们头上的达利摩斯之剑,在最后将所有人都送进审判的地狱。
其实《鬼校亡友》的版本删除的部分或许是整个故事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Phum在雇佣杀手的时候所提到的土地问题,这个问题在预告片里面其实有所提及。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鬼校亡友》的版本却删掉了这一部分,于是造成了故事很严重的情节断层,让很多朋友大呼看不懂。
我虽然对于故事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为了不剧透,也需要等到完整版面世之后才能印证自己的猜想,所以就不多说了。
很多朋友在看完这个之后其实都有一些自己的猜想和理解,十分有趣,其中大家最纠结的点就是Tam和Phum到底谁才是鬼。
虽然大家的猜想真的都很有趣,但是我不得不说这些朋友都是被《鬼校亡友》这个“鬼”圈住了,这个故事并不一定要有鬼啊!
就如鬼校亡友第十一集也一样没有鬼,而且导演对于这个故事的定位也不是恐怖,而是奇幻。
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如果说两个主角有哪一个是鬼的话,我想大概这也没有办法称得上从真实故事改编。
就如大家已经可以看到的部分,Tam在泳池鬼宅见到哥哥尸体,但是晚上却又不见,并且最后结局也印证了Tam的哥哥并没有死在泳池鬼宅。
所以其实对于大家所纠结的两个主角到底谁才是鬼这个问题,或许答案就是根本就没有鬼的存在;就像整个故事的视角里所呈现的一样,所有的光陆怪离的事情都只在Tam的眼睛里,所以其实真正的答案就是Tam已经深入了自己幻想的世界,分不清幻想与现实的边界。
这种真真假假虚实结合的手法也是泰国导演们一向爱用的手法,就如泰国恐怖经典之作《吓死鬼》就足足用了三层套锁,戏中戏不断的重复,草灰蛇线的联系,在吓人之余还考验着观众的智商。
所以《The Blue Hour》那些不知所言何物的部分,大概也是导演刻意的营造,只是这其中到底玩弄了些什么玄机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只有等到本片正式在院线上映,看得到完整版的时候我们才能知道了。
不过不管导演在本片中玩了多少小心计,其中虚实真假又是怎样一回事,两位主角的感情却是丝毫不掺一点假。
虽然他们的感情开始于一次随便的“约炮野战”,但是其中细腻真实也足够叫人动容。
如我一开始所说,Tam在最初所盼望的Phum应该不是本片中所呈现的形象,但是他偏偏就遇上了这样一个Phum。
Phum虽然不能给他新的希望,没有办法拯救的他的生活,但是Phum打动Tam的地方就在于两个人之间的共鸣。
相似的经历、相仿的年龄让Phum能够比别人更加透彻了解Tam的内心世界,比如他们初见,Phum看到Tam脸上的伤,脱口而出就问是不是他的家人打的;还有“完事”之后他们在泳池边的聊天,都可以看出Phum对Tam的充分理解。
不过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Tam离家出走之后在Phum那里住的那场戏,那样狭小炎热又寒酸的地方,甚至还有着第三人的存在,但是那已经是Phum所有的也是他给Tam的全部。
还有同样也是那场戏,睡去以后,Phum颤抖着轻轻抚摸Tam腹部被人所打的淤青,简直手指上都有戏。
最后就是Tam陷入梦靥之后醒来,Phum虽然闭着眼睛,却也是醒着的;轻轻安慰过后,Tam流了一滴眼泪再次睡去,而Phum也不动声色的流了一滴泪;Phum的那一滴泪,含义重重啊!
但是我想最打动Tam也是最打动我的,是潜水的那两场戏,也是全片的主题。
Phum看出Tam的紧张与不安就将自己解压的方式教给Tam——就是潜入水中,睁开眼睛,看到的一切都是蓝色的;就像Phum所说的那句话,“好像拥有全世界”。
最关键的是这两场戏,两位少年的手从始至终都是紧紧握着的。
他们的世界很小,也很简单,他们所要的不多,就是一双不松开的手。
我说的在柏林颗粒无收的原因是文化差异,也是这个,欧美文化洗礼下长大的人没有办法理解亚洲社会的家庭伦理。
他们无法理解Tam与Phum对彼此的依恋,也没有办法理解他们维系这种在夹缝之中的情感比小人鱼在刀尖上跳舞还要痛苦;他们在被彼此的世界抛弃了以后,也就成为了彼此的世界。
而最后的那个结局,不管那是现实还是Tam的幻想,欧美文化影响下的人肯定没有办法理解,因为在他们眼里还有很多种选择,还有很多别的方式,不应该去选择那么极端的方式。
但是对于Tam和Phum,或许就是唯一的办法了。
如果说要换一个欧美的人们能够理解的例子,那就是《邦妮和克莱德》了,Tam和Phum就像泰国的邦妮和克莱德,不同的是他们只是孩子,他们没有那么不顾一切的疯狂,他们没有那么多贪心和狂妄。
他们的纵浪与疯狂都是克制的,他们打破一切所求的只是一双不松开的手,彼此的手。
就像潜水的时候,整个世界是宁静的,没有人打扰,而爱的人就在身边,握着自己的手。
我想如果可以的,他们会宁愿选择让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一刻,在宁静里沉睡。
镜头语言太美了。
一开始那个场景画面就抓住我了。
gun走在围墙上,蓝天白云飞鸟,和走“独木桥”的少年。
影片中经常有gun和oab在城市的“废墟”中“翻山越岭”的镜头。
他们只是回家而已,却需要爬过铁架,翻过空调外机,需要从墙头爬下,需要从窗户翻进。
需要避开世人,需要避开亲人。
没有直白的诉苦,把gay在人群中的孤独和渴望都拍出来了。
脏脏的游泳池,脏脏的垃圾场,脏脏的废弃大楼,脏脏的自己。
拼命擦除也擦不掉的泳池砖上的苔藓。
我于这个世界而言,是不干净的存在吗?
可是躺在并不干净的池水中看天空,天空那么干净蔚蓝。
吓人是不好的-04/08/16 at MoMA
?
???剧情真的喵喵喵???滚宝演技不错。不是因为他,我百分百肯定看不下去orz看完各种剧情分析,服了。随便哪一个猜想都可以说是正确的,因为并没有一个答案告诉你哪里是真实的哪里是幻想的XDD所以家人也不一定死了、恋人也不一定就不是真的。
gun宝演技一绝
蓝色真的拥有一股让人窒息的感觉。影片看起来就是满满的绝望,phum就是tam唯一的光。最后宝宝真的太适合大荧幕了,细微的表情眼神情感传达太好了。
导演莫装高深
如果纯粹为了装逼而如此拍片是不可取的。看了几部泰国片,都有绝美的舒适的天空图景,泰国的天怎么这么好看!两人在泳池滑入水中的慢镜头更是让我澎湃!全片风格沉静至极,但是故事中的事件却让我满头问号。我们需要看清的事或许还有更多。
初见时的样子
论前夫哥如何沦为前夫哥
《鬼校亡友》结尾篇慕名而来
哭唧唧完全看不懂
你比照片上好看多一点。
一部电影集齐各种泰式标签,都设计得这么好了能不能在情绪营造以外的部分多上点心呢。(还好这个选题弃掉了)
我擦,太差劲了,关键是我居然还被男主的噩梦吓到了。下之前真以为是韩国的,果然还是最排斥泰国电影
太过刻意,反而让人窒息
很多好的想法圆不上就成了困惑, 当然也要肯定想法本身的确有魅力。摄影是一大看点, 角度和机位都很文艺范, 只是叙事上现实与虚幻的交接并不自然, 而且主人公内心的变化并不明显, 氛围太过依靠视觉上的营造。
氛围营造和神秘感做到这种程度已经鲜少见到了,摄影帮了大忙。文艺恐怖类型作者电影,亦真亦幻,虚实结合,相比其他的基片或者恐怖片都优秀不少。[B-]
目前来说是“臆想出来的恋人”类里面最喜欢的一部,看了两次,因为胆小。场景是跟着主角弑亲过程的心理活动剪辑的,虚虚实实,更显残酷。光线和色彩为主角封闭的内心世界营造了压抑、阴郁和恐惧的氛围,小爱人的存在让这个灰蓝色世界里的悲伤流动起来了。
讲了jb
青春期表现出来的压抑,只有通过臆想的方式才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