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然」格陵兰岛中央的冰层厚达2英里,当北极变暖时,岛中央会形成冻冰湖,几天后满溢的湖水会在冰面上雕凿出一条条水道,雪水润滑冰面和岩层的交界处,导致冰层移动滑向海洋。
雅各布港冰川每天可移动40多米,是地球上移动最快速的冰川,其巨大的冲击力,可以削平高山或夷平大地。
当冰川上出现巨大裂缝延伸到冰川深处,冰块失去岩石的支撑,将产生崩塌,冰瀑布是冰川内部即将崩裂的征兆,一旦崩裂,巨大的漂浮的冰川诞生了。
随着春天来临,冰封的水面逐渐消融,整个冰层开始移动,数百万吨的冰块冲击着岸边的巨石和树木,它们包含着地球上10%的淡水资源,汇入海洋后会加速冰层破碎。
涡流型的水流是冬季海水中暗藏的危险,它们由浓度很高的咸水构成,海面上不断形成的新冰层使海水中的盐分不断升高,比重大的盐水迅速下沉。
随着盐水的下降,周围的海水迅速结冰并形成冰梯,“死亡冰手指”逐渐向海底延伸,冰层上的寒冬通过这个特殊通道流向海底,当它在海底着陆时,所有被触碰的生物都会葬身其中。
尽管温度已经远低于冰点,深海中巨大的压力仍能使海水保持液态。
洋流带来冰冷的海水,将一切冻结成冰。
由于冰的密度比海水小,它会带着冻结在上面的一切物体浮向海面。
即使是那些移动速度很快的动物也不能逃脱。
冰块把海底的生物碎片带到了浮于水面上方的冰层下。
「关于动物」一角鲸为了抵达冰封海湾里的新渔场,必须穿越冰层中随时可能闭合的临时裂缝,道路窄得连单向通行都很费劲,这时候与对面过来的一角鲸狭路相逢,双方比划着锋利的长牙,最终一方让步,又一起游了回去。
依靠触手捕食的侧腕水母,通过挥舞纤毛把阳光变成闪耀的彩灯。
灯蛾毛虫被冰冻住后,会停止心跳呼吸,身体里的内脏血液都被冻结,而当几个月后冰雪消融,它们又会起死回生。
这个过程会重复几年,它们才能化作飞蛾。
加拿大北极地区的夏天,一年中海冰面积最小的时候,白鲸沿着既定路线,开始一年一度的旅行,成千上万只白鲸在退潮时游入河口浅滩,激烈地扑腾身体,让沙粒摩擦去除身上的死皮,让它们身体保持清洁舒服和流线型态。
「关于人类生活」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诺里尔斯克,地球上最冷的城市,气温通常在零下50℃以下,卡车油箱里的油冻住了,必须用火将他们烤化。
一年之中有九个月船舶都冻结在河里,必须将附在船身上的冰除掉,否则钢会被越来越厚的冰层破坏。
北极地区最冷的多尔甘人村落,在一年的六个月里取水的唯一办法,是将结冰的河水融化,孩子们会被缝在鹿皮里防止冻伤,多尔甘人会用鹿皮给他们的小屋做保温层,他们大约每周都要迁徙一次,为鹿群寻找新的觅食地,他们搬家是由鹿群拉着雪橇上的家整个迁走,整个多尔甘村落,能在几个小时内完成搬迁。
在俄罗斯东北角的楚科奇地区,居民驾驶小船穿梭在数百吨重的浮冰中,出海觅食,他们寻找着海象呼吸产生的蒸汽,发现猎物后将它赶往开阔海域,用拴着浮子的鱼叉刺进海象皮肤防止它下沉,再开枪射杀。
他们会花几个小时处理两吨重的海象肉,足够每个家庭吃上几个星期。
当夏天来临,浮冰和海象都离开后,他们会去到岛屿100米高的绝壁悬崖上取海鸠蛋,有无数人因此丧生。
在阿拉斯加,人们发射火箭来研究极光。
在100英里外的外太空边缘,火箭释放出一大团在地球上可以看见的烟雾,烟雾被极光产生的强风吹走。
绘制烟雾的移动路径,有助于科学家们了解极光如何影响大气。
「素材存档」
《海洋》2011雅客 贝汉人类的冷漠无疑是海洋最大的威胁。
动物无法自己维护生存的权利,濒临灭绝物种的呼声将消逝,然而保护他们的意愿从未如此强烈,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个失重的世界,穿越这片奇妙非凡的宇宙,在这个迷人的世界里,即使最细小的生物,都可能解释我们宇宙的起源,他们惊奇于这个世界里巨型动物可以飞翔……这里假想敌只是无害的邻居。
现在你见到他们了Now you meet them,因此别再问“到底海洋是什么”So instead of asking "What exactly is the ocean?"也许我们应该问May be we should be asking到底我们是谁"Who exactly are we?"
潜水员与鲨鱼——我们的假想敌原来只是无害的邻居。
What exactly is the ocean?
南北极的环境很恶劣,动物捕食也很凶猛,而这部作品绝不仅仅是一次简简单单的烧钱游戏,其在细节的处理上证明了BBC在纪录片领域的领先地位,其在细节镜头的选取上以及音乐和旁白的配合上同样十分出色,使整部作品在大气的基础上又不失严谨与缜密,比如说在雌性北极熊刚出场时,背景音乐瞬间变得轻快,给人以轻松之感,而此时在雄性北极熊的镜头的选取上也体现出了其可爱的一面,整体感觉轻松而又愉悦,当两者相遇时,音乐开始放缓,表现得十分温馨,但两者最终别离时,镜头选择的是雄北极熊独自行走的背影,对于细节的拿捏极为出色。
另外在企鹅与海狮的场景中,音乐一直非常轻快,并且镜头的处理上选择了慢放的效果,将两者的行动时的笨笨的感觉展现得淋漓尽致,没有让人们感受到这是一种残酷的捕杀的行为,表现得十分轻松,另外个人认为在企鹅第一次跑掉的时候的那句“猎手与猎物的技术都如此拙劣很罕见”的很有英式幽默的调侃的旁白可以说是点睛之笔,再看当时的两者的样子,确实感觉十分有趣。
另外在一些展现大自然的磅礴气势的镜头中的背景音乐的选取都十分精准,在表现它的气势的方面可以说是锦上添花。
这些对于细节的出色的把握不是随便砸钱就能砸出来的,它展现了BBC在纪录片领域的深厚的功力。
冰冻星球是BBC花了巨资打造的一部纪录片,我们在课上看的只是第一季,也是精华的部分。
看了这部纪录片,才真正了解了南极和北极,知道了世界的博大与丰富。
自然之美,这是影片给我的第一感觉。
南极和北极,那纯洁的白,一望无际。
大自然的力量,有多么神奇。
能够活在这个世界上,感受到这么神奇与壮观的美景,这不是一种幸运么?
我并不想怎么样去描绘纪录片中拍摄的美,那种美是能够让人屏住呼吸来看的,凭我的文笔也是无法充分表现的。
这部影片只是给我们描绘了世界的美,然而我们不能忘记的是BBC拍这部片的原因:害怕这样美丽的景色失去,因为全球气候的变化,温度的上升。
因此,我想这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通过这部片子不仅能看到大自然的美丽,记录下将来可能无法重现的自然风光,更好的是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一点东西,有一点启示是最好的。
当然,并不是说那些纯粹记录风景的纪录片并不好。
全球为何变暖?
因为全球化,因为工业革命,汽车、飞机……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动力,需要石油。
这些带来的碳排放量在近年大大增加。
读过一本书《娱乐至死》,书中虽然说的与我所讲的没多大关系,我想还是可以把这些东西联系起来。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这些东西比如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带来的到底是好处还是坏处?
或者说是好处多还是坏处更多一点?
至少现在还没有答案。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一切为了发展,环境损害到何种严重的程度;在旧有秩序被破坏后,唯金钱论甚嚣尘上,权利、欲望这些东西,究竟是好的还是坏的?
而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问题,人类的自私特性暴露无遗。
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与自然相适应的,不能不应该以损害自然环境为代价。
当然,一些必需的毁坏是不可避免的,但应该到目前的这种程度么?
为了所谓的人类的幸福,就能够把世界上所有其他的美好全部弃之不顾么?
我想不是的。
但是,这种想法也并不一定是对的。
真理究竟掌握在谁手中我并不知道。
然而,看看我们周边的环境,北京的污染问题,空气污染,自来水污染,还有那些我们并不知道的污染,可能在一点点的损害着我们的健康。
也或许,是我杞人忧天。
可真不希望那些美好就那样因为人类的行为而消失掉。
恐龙从这个世界灭亡的时候,并没有带走什么,如果有一天我们人类也灭亡了,我们会把地球的美全部带走么?
说的是美丽,但我想到的却是通篇的残忍。
在欣赏那些美景的时候,那么美妙的场景的时候,还希望能够内心有一点触动,爱护我们的环境,在于我,在于你,就像拍摄纪录片的人小心谨慎对待地下的冰柱一样,那不是希望我们也能够像他一样做么?
当然,或许,我看的角度很不一样。
我只是感觉这一方面的事情是值得强调而又再强调的,每个人都应该了解,懂得,并行动,或许现在做不了什么,或者能够做的很少,但是当我们走入社会,能够接触到很多的事物,人大走出去的总也不会差到哪去,希望在享受之余,只是在之余能够珍惜,爱护,不光是环境,也是人。
时光易逝,享受生活的美好,且行且珍惜。
刚看过《冰冻星球》的第一集,前往地球的尽头。
不由感叹极地景色的壮丽,那是一个世界,有着纯净的蓝,或是纯净的白。
曾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自己如此着迷,但只是片刻,我明白有时,一些发自内心的赞叹是不需要理由的,用言语或是词汇表达会嫌其变味。
我为什么看着这些景象会心生感动?
或许,光是形容冰面是如何晶莹剔透,天空是如何一瑕不染,又或是企鹅如何呆笨可爱,这些似乎都不能很好地解释,而更真切的感受是自己向往着那种景象,或者说是幻想着。
对于影片本身,无论音效或是画质,都可以说无可挑剔。
虎鲸搅起涡流让冰山碰撞,那声巨响伴随着隆隆的尾音;每一片雪花用极慢的速度播放,并听到冰晶凝集的清脆银铃般声响;北极熊在雪地奔跑,最后搏击,那一声声低沉但浑厚之音……至今在耳中难以消散。
而解说员大卫•艾登堡略带沙哑英式口音的解说,让人又感到熟悉亲切,似乎那便是标志性的纪录片所该有的解说。
而画面带来的是一波波视觉震撼,融化的冰川灌入深海。
而那入口处的汹涌水流诠释着大自然的力量;通往火山内部的洞穴中,天然的结晶保持着菱角分明,晶莹夺目,诉说着一种纯净;那海鸟挥动翅膀的细微动作被捕捉,那羽毛的轻盈质感与挥动翅膀时力量,完美的展现了舒展自由……或许,我们要感谢超高速摄像机和航拍技术,让我们能感受如此逼真的画面,而更应该感谢的是,摄影组人员不辞日夜的坚守。
真如我之前所说,词汇的表达毕竟显得太过苍白,而我只能初略的介绍,更真切的感受来自于欣赏时眼前的景象与你脑海中回味的景象。
影片给我最深的记忆来自于一次的微妙心理变化。
当时摄影组人员已经有潜入冰冷的极低海水中拍摄,有在直升机上航拍,还有深入不断移动的冰层底部拍摄,难不成这帮疯狂地人想把这片土地里里外外拍个遍?
而这也只是调侃,因为我想这毕竟是不可能的。
于是到拍摄那神秘的活火山时,不禁心生调侃,还能下火山里面去拍景象么?
当时也没注意,多早的就下了否定的结论。
而恰恰在影片的结果,给播放了拍摄的花絮时,一开始就介绍了拍摄组如何深入火山岩洞,以及在里面过圣诞节的场景。
当时心理由当初的戏谑变为感叹,又有几分敬意。
当初不经意间被否定掉的,认为不可能的事,被他们一个个变为现实,那种冲击仿佛是告诉人们,只要是能拍的地方,我们就会里里外外都拍摄下来,而不管多危险,也不管多么劳累,不管圣诞节,也不管其他任何重要的日子,是什么样的力量与信念在支撑着他们,我知道那一定不会是money。
或许,正如解说员大卫•艾登堡爵士称,这可能是人类在地球气候产生剧烈变化前欣赏到这一景象的最后的机会了。
这部纪录片捕捉了此前从未记录下来的很多行为和现象。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影像将会变得越来越珍贵,因为这很可能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去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场景。
那是一种责任感,也是使命感,将那些随着时间流逝即将逝去的景象做一个备份,而不求其他。
在这之后,我重新思考BBC的公共价值观,斥巨资拍摄而只求能为世界做一见证。
这一价值观已经深入到了每个拍摄者的骨髓里。
最后想说的是,一部纯粹介绍自然景观的纪录片同样能给你带来感动,有些时候,赞叹会在不经意间流露,而我们也不必刻意去追寻赞叹的理由。
光凭文字毕竟描述得透彻,希望大家能有机会静下心欣赏。
大家分享一下感受。
鉴于花了15个积分开通了腾讯视频一个月的vip,就快速把BBC的经典纪录片都看了一遍。
从各个角度讲这个地球上的动物,昆虫,鱼,哺乳动物;有的从社群的角度,有的从大陆的角度,有的从生态的角度。
有捕食的,有迁徙的,有共生的,有奔逃的。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概括和抽象,动物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几件事情:吃,逃命,交配,育儿。
有时候环境恶劣得无以复加。
比如在南极里,帝企鹅在风暴下带着幼崽迁徙;比如狮子身负重伤,但依然四处捕猎,只为了带给自己的孩子。
这种动物性一开始就刻在了我们的身体里,基因里,无法克服和逃避。
其实如果丁克,生活会惬意一点--不需要额外捕猎,不需要跋山涉水寻找额外食物,不需要带着幼崽冒险迁徙。
生活里自己吃和逃命就好了,也减少了很多无聊的重复。
但如果只有自己吃和逃命,那生存的概率会非常低--没有群体的协助捕食会更困难,逃命时没有群体的掩护,在生死关头--掠食者造访时,没有同类为自己当替死鬼和分母。
从这种意义上看来,付出就是为了收获,生育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
吃,逃命,繁衍,都是为了能让自己活得更久一点。
于是,一个生命,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形成了,基因密码注定了它要在一个圆圈里不断重复着自己的宿命。
狼过得快乐吗?
鲸鱼过得快乐吗?
飞鸟看到的风景美吗?
它们不知道,它们只知道,要活下去。
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造物主,是否看到人类,就像看着一只愚蠢的仓鼠,在笼子里不停转圈一样。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们自以为拥有无穷的智慧,却无法摆脱基因里刻下的神秘旨意,在自然规律的牵引下,像狗一样不停追逐着自己的尾巴。
我们唯一能够改变的,是在转圈的过程中我们自己的态度,让转圈的过程尽量比其他动物要更愉悦。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第1集当海滨的冰川消融时,冰瀑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同时脱离出巨大的冰山,宽达数百米。
各种各样的慢镜头,唯美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第2集在北极,一种毛毛虫在夏天觅食,在冬天冬眠,周围的冰凌像尖刀一样围着它,不断向其延伸,却没有将它刺伤。
等到春天时,它会再次苏醒,再次觅食,并且在冬天的时候再一次冬眠。
如此这般,14年之后,它才会变成飞蛾。
好长寿的毛毛虫啊!
另外,信天翁有长达50年左右的情侣生活,是所有动物中比较长的一种。
花絮:为了拍摄企鹅,一个拍摄组会在南极驻守四个月,忍受低温与狂风,还有企鹅的尖叫,而最后采用的镜头长度却只有几分钟。
第一集The end of the earth:狼群追赶野牛群的长镜头;微观雪花片与冰水晶洞;虎鲸造浪猎海豹。
第二集Spring:起死回生14回的毛虫;所有雄性间的争斗都是为了赢得交配权;幕后工作者都是探险家,Cause we're the BBC! 第三集Summer: 虎鲸的技巧绝对比得上孙子兵法36计,步步为营;北极狼与野牛的战争,all for one and one for all; 象海豹的后宫团和光泽厚实的脂肪摇。
第四集Autumn: 可爱的白鲸用天然河床磨砂膏搓澡澡;公麝牛的摔跤和相扑比赛; 企鹅外卖军团;引人注目的腹式落地;企鹅大团女主外男主内,雄企鹅夹着蛋蛋走路;第五集Winter: 小野牛和母狼的厮杀,只是为了生存。
“看到这两种动物的生死大战,是我在野外见到最为震撼的场景之一,作为摄影者,在观看这一幕时内心饱受煎熬,我知道必须继续拍摄,也知道这是自然事件,不过却也异常伤感,因为这两只了不起的动物,会有一只死去。
”;海底世界的死亡冰手指和徐徐上升的冰片;海豹的电子求偶声;失落企鹅母亲的抢娃大战。
第六集The last frontier :“极光是冬季黑暗时光里,太阳存在的证据。
”;自给自足南极研究基地;云朵冰晶,colourful ocean in the sky;生存在两极、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真是强大得无可比拟。
第七集On thin ice:视频的循环利用;冰架的崩塌,极地的挽歌;David爷爷总是因为航拍而孤零零的落在原地不动。
第八集Science at the end of the earth: 在南极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无限的求知欲。
除了康德说的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应该还要有极地的壮丽与动物们为生存所做的厮杀,这些都是能让人跳脱自己身为人的桎梏,去思考生存在这个星球上的我们,究竟是如何的存在,我们的文明及其附加,是否是在为这个星球锦上添花,亦或只是我们想当然尔?
看到猎猎寒风从冰原上吹过,时速甚至高达100米/h,一望无际的荒凉之地,很想亲身站在那边去感受这种极限气候;南极的黑夜,光怪陆离的极光,以及一望无际的星空,里面的每一颗闪亮的星,很想用自己的双眼,亲自去捕获如此的无言之美。
尤其是看到皑皑白雪中,为了生存还有嗷嗷待哺的六只小狼,母狼博尽性命和比自己大几倍的野牛搏斗,雪白的毛皮上是自己的鲜血,但是为了生存,不能止息!
同样为了自己的生存,野牛也在努力的用角顶母狼。
食肉动物最终战胜了吃素的。
生活在极限环境,连生存都是在生死边缘的狼,只会埋头吃草撒蹄狂奔的野牛怎么敌得过。
不论谁赢谁输,身为看客的我只觉得背脊发凉,充满伤感。
与动物为了生存,每一天的生死搏斗相比,人类如何不渺小?
天天蛋疼的多愁善感,都只是杞人忧天,无病呻吟了团队协作的虎鲸,北极熊的交配,企鹅的迁徙,深海里的情形,无一不是提醒着我们,在这个琐碎无聊痛苦烦闷充满欲望和失望的人类世界之外,还有着如此精彩也如此漠不相关的其他生物,在为它们的生存,做着血肉之争。
万物有灵且美,我们只不过是万物之一,也不应有权利,去伤害以及改变他们的生活,以及生存环境。
要时刻提醒自己,人类很渺小,里面的个体,也不过是一粒微尘而已。
在地球的尽头,有这样一片美轮美奂的极地景致,让人目不暇接,我一个定睛就瞬间入了神,尽情神游在大自然的美妙馈赠之间不愿归返。
动物的角逐与厮杀让我血脉贲张,很想伸出手来挽救一条濒临死亡的生命。
看见历经岁月更迭的冰山此起彼伏,也很想置身于冰天雪地之间,深切感受在时间的长河之中旅行的错觉。
或搭一帐篷,天被地席,看那美丽的北极光和南极光的奇妙景观,它像是海市蜃楼,我一定会叹为观止。
去海底世界游弋一番定也不错,万千曼妙的水底植物随着水流摇曳身姿,不知名的鱼儿会对着你吐着泡泡,水底的静谧让人心平气和,不再记得俗世间的纷扰。
这里,比水面之外的那个萧瑟荒凉,狂风凛冽的时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企鹅是这个冰冻星球的精灵,它光滑圆润的身体时常占据着无数的镜头,憨态可掬,无端地让人捧腹大笑。
那里住着一些多尔甘人,他们继承了古老的生活方式,用驯鹿搬家。
而在天地的另一尽头,爱斯基摩犬也已同样的方式拉着雪橇在漫天的桔色霞光之中,冰天雪地里,载着自己的主人在这里兼程赶路。
一幕又一幕,让人在脑海里不断的重现着。
宝蓝色的湖泊,嗷嗷待哺的小企鹅,打败十个情敌逐渐消失在暮霭沉沉中的北极熊,变幻莫测的冰山都让人记忆犹新。
结尾处的警醒之语让人反省,如果人类一再这样破坏大自然,想必那一天不仅仅是那一片令人魂牵梦萦的白与蓝会消逝,我们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将消逝·····怎么感觉像写作文似的·····
挺震撼的
10.2央9看的。
我CCGV9看的~很棒的片子~
真是好看的不想再说什么。 从早晨8点开始看了一整天~ 别人耗时5年的制作我一天就看完了,总觉得不太好。 献给我们这么好看的纪录片的你们,谢谢了! 每集演完时片尾10分钟的拍摄花絮一定要认真地看!
这个片子看得我心潮澎湃,就很想跟着BBC的摄制组去走一趟,觉得那样才是有意义的生活
一望无际的白。小朋友一直在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最爱和小朋友看记录片时他不断问这是什么
bbc又奉献了一出冰雪的世界,依然佩服那些制作人员,尤其是摄影师!
不大好看 太泛泛而谈
明珠台在播,一如既往的精致与用心,尤其是看幕后片段才明白到每一个画面都是诚意制作。
一定要看第五集的北极狼咬野牛。或者是第六集?
BBC、艾登堡爵士、法瑟吉尔的黄金组合无人能敌
很好看,视角故事画面配乐都无可挑剔,几乎每个镜头都可以抠下来做桌面。加上英国国宝Attenborough的声音,简直是完美。我觉得也就BBC的纪录片有占领一个国家黄金档三分之一收视率的能力,第二集居然都千万了……最后一集关于全球变暖的完美体现了BBC关于"Balance"的哲学。
太!牛!逼!了!
绝好的纪录片,不解释!
BBC的纪录片从来不会令人失望。P.S.那只偷同伴石子的企鹅猥琐得太太太可爱了!!!
心都化了。
最好看的纪录片,没有之一。
bbc靠谱
企鹅真乃萌物也
感谢cctv9 感谢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