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这个剧名,一下就吸引住我的目光,这不就是,五月天的人生海海吗?
这是在一对老夫妇的公寓大楼里发生的几户租客的故事。
之间互相有联系,但又过着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烦恼,只是在人生海海中,他们短暂的相遇。
想讲讲他们纠结的人生。
老夫妇在外人家人眼中看似和睦,但老奶奶一直被嘲笑,用现在互联网语言就是被PUA。
她终于忍不住,在遇到以前的同学后被戳破这个问题,在决定摊牌时老爷爷却告诉她,他只剩六个月了。
而且老爷爷觉得她无理取闹,因为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闹脾气不肯化疗。
为了家人她妥协了,继续忍受。
女一无工作,一直在面试,社交恐惧症,酗酒,可能是被前夫出轨伤的。
有一个精神病妹妹和青春期侄女。
侄女脸上的雀斑让我一度害怕,还好是个内在美的女孩。
妹妹自杀住院,她不得不收养侄女,她一直在忍耐。
出院的妹妹还逼问她为什么压抑自己,因为她不得不让自己清醒,因为要照顾家人,生活的重担都压在她身上,妹妹可以肆无忌惮地崩溃,克制自己的才是成年人。
女二是个残疾人,缺了右手小臂,一出场就是怀孕了,身边两个男人,花了好几集我才记清楚他们的关系。
男二,她未婚夫,马上要结婚了,但孩子不是他的,而是男三的,她前男友。
大概是一夜情之后怀孕了,发现的时候女二已经跟男二在一起了,而且男二表示接受这个孩子。
于是怀孕后他们三保持一种奇怪的关系,女二慢慢喜欢上男三了,但男二才是适合生活的人,她两个都想要,甚至自私地用孩子为理由要求男三留下来且不让男二发现(就是脚踏两条船),但还是被发现了。
最后她还是选择嫁给男二,男三伤心决定在婚礼后远走纽约。
男四(虽是主角,只能排到男四了)黑人,老婆去世了。
这个故事是我最看不明白的故事。
他走不出来,一直能看到老婆的幻觉,去了跟老婆一起定的度假酒店遇到了女四。
很明显的女四勾引他,让他不得不连夜跑回家。
但第二天上课,女四变成他的学生出现在课堂上,后面理所应当的就沦陷了,期间还发现他老婆并不是他以为的好人,是一个有两部手机的女人(谁没有),于是查下去就不得了了,邻居女一和他老婆的朋友们都神神秘秘的,查着查着发现居然跟女四有关系,女四是故意接近他的。
这四个故事讲的时候其实是串在一起的,他们都有不同的困境,比如他们会同时决定走出困境,又同时被赶回原地。
还好结局是不错的。
老爷爷决定重新追求老奶奶,重新让她用自己的态度跟他相处,他们还是有爱的。
女一跟侄女说开了,鼓励侄女当女二的伴娘。
女二在婚礼礼堂门口纠结了,老奶奶跟女一告诉她一定不要嫁给不愿意的人,决定帮她逃婚。
于是女二穿着婚纱在公交车上追到了男三,男二不知道得罪了谁被丢在礼堂。
男四,从女四那里得知了真相,但我不知道真相是什么,有人说女四跟她老婆是一对。
反正他俩在一起了。
短短六集,仿佛又偷窥了别人的人生。
好看!
就看中文劇名沒有半點吸引力,估計還是部乏味無趣的。
是衝著原名「Life」來的, 就好奇如何把平平無奇生活擺上螢幕, 意想不到被感動到了。
出色的演員表演,拍攝手法成為整部作品昇華的靈魂。
不經意平淡地交代四個家庭生活上各種瑣碎及一團糟(年老的房東太太、因殘缺需拿政府救濟過日子的未婚先孕媽媽、沉醉於剛去世太太傷痛的牧師、被渣男前夫害得一身債務及照顧有精神病妹妹的酗酒失婚中年女人),住在同一公寓而發生的不同人生, 看似是不同的平行線, 但也有共通點:大家都是平凡人。
女人之間無論是親情或鄰里,更甚是一個陌生人之間的小風波及互勉和體諒,都是劇中一大感動點,都是女人能明白女人。
從感知-改變-覺悟,短短6集刻畫的太精彩。
劇中沒有一件事是驚濤駭浪或震撼的,看到劇終內心就像打翻五味雜陳,莫名的感動,莫名的讚嘆: 這就是「life」
我看人人影视字幕组翻译成《生活交错》,个人感觉还是很不错的,豆瓣上搜出来《人生海海》愣是把我看的一愣一愣的,四个家庭四条线索各自展开,又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1)婚姻生活中对弱势一方独立人格的盘剥,奴役,大部分施暴者和受害者甚至旁观者(子女)却都浑然不知,甚至习以为常,我们都是劝得了别人却劝不动自己的人,我们很少会听别人的意见建议或是观点,我们大都有自己的理由,我们更愿意用情绪去击败别人而不是用沟通的办法去解决问题,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自己眼中别人的对错,所以老夫妇的问题可能至死都无法去解决,人总是要带着遗憾死去的,纵然他们本身或许并不觉得遗憾;(2)我们不清楚我们现在的选择是否正确,内心的声音到底是正确的信号还是干扰,生活中有多少人选择了稳定可靠的人,淡忘或是潜藏起内心的声音,就此在不断的怀疑中平淡的度过,终其一生都在自我怀疑中度过,或是“直到大厦崩塌”,所以陶潜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到底哪个是不谏之已往,可追之来者。
选择了不同岔路的人或许有他们不同的阐释,但当下最重要,难道不是么;(3)我们被像傻子一样愚弄,陷入别人的“设计”里,我们该不该相信自己或是他人,人都是喜爱新鲜事物的,那些说不喜欢的也可能是惧怕未知带来的不确定与不可控,我们刻板的觉得某人应该是某个样子,却总是忽视,这也许正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提前下好的结论,强势的表达让他人不敢表露真实的自己,但美女确实也是需要拉屎的,所以我们不是在找互补,我们是在找与我们相似的人,相同意趣爱好,但“相同和相同溶为怠倦,在差别间又凝着陌生”,这一对半的结尾还是挺离谱的;(4)我们找不到自己,不知道别人怎样看待自己,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看待自己,一直欲言又止的在原地踱步不前。
我们以为是我们不够好,尤其是在别人出了差错时,我们首先觉得是我们自己的过失导致的别人离我们而去,是我们自身的缺陷导致他们对我们做出了不好的反馈,我们要不停的体谅照顾他人,我们如此觉得,久而久之,他人也会这样想,我们不自觉的就滑向命运的深渊,仿佛一切都是命。
所以我们要学着同自己和解,左手同右手掰腕子只会是无休止的消耗,我们不再是我们眼中的自己,也不是任何人眼中的我们,我们只是我们自己。
现实里没有这样的结局,看完我也感觉有些强行正确的结局。
所以这一切似乎都是无解的生活困境,交错缠绕,没有谁有正确的答案,创作者们试图写上他们自己的答案,不过我觉得并不完美。
“人生就像一袭华美的袍子,爬满了虱子” 即将过70岁生日的老太老公是高薪医生,儿女都各自独立看上去衣食无忧,安享晚年。
然而偶遇旧时老友让她开始正视自己一直被家人(主要是老公)贬低的现实处境。
在日复一日的照顾家人和家务劳动中,那个曾经在学校叱咤风云、充满激情与能量的本我渐渐被掩埋,习惯了不求回报地为家人付出,习惯了在谈话中被无视,习惯了被老公当作嘲笑的对象、儿女也纵容无视。
一旦觉醒,她开始夜不能寐,回忆着当年的梦想,思考着自己的渴望。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收拾行李,却被提前回家的老头告知:他得了癌症,只剩下六个月可活了。
无奈放弃计划,保持原来的生活。
然而计划一旦觉醒,就无法压抑,忍无可忍的时候,老太还是实施了逃离计划,找个住的地方,尝试跟别的异性约会聊天。
离开几天后,老头生活一团糟,焦头烂额,这时老太为了女儿的生日,带着全新的形象回来了。
然而在生日会上,当老头在大家面前说无法接受老太现在的着装风格时,子女还是都站在了爸爸一边,用“他都得癌症了”来给妈妈施压。
sigh 直到老头想完成人生遗愿去学跳交谊舞,老太不自觉地就想主导方向、而不是顺从老头引导方向时,老头才决定分开生活。
一直都在共情老太。
在近几年对全职主妇话题的热烈讨论中,越来越意识到被忽略的这种长期而持久的付出,其他家庭成员又往往take it for granted。
还有一点,父亲对待母亲的态度绝对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对母亲的态度在喜欢的英剧 Hustle 中饰演聪明沉稳大boss级Mickey的男演员在本剧演的是一个深情、缅怀突然意外死亡的爱妻的好男人形象。
然而在跟妻子生前好友聚会时,他却惊奇地发现,他认为十分完美的妻子,原来在好友们眼中是另一番形象。
通过蛛丝马迹,他开始发现妻子隐瞒了什么。
带着妻子的工作电脑去找她的合作方索要密码,对方却是欲言又止地拒绝提供。
(这里真是让我和朋友忍不住疑惑:不就是一个电脑密码吗?
花钱找人啊,明道暗道的,肯定有办法解开)以为是旅行中邂逅、又在学校课堂以师生身份重逢、彼此欣赏和吸引的年轻女生,原来背后也有秘密,甚至是刻意申请换到他教授的班级。
到底妻子隐瞒了什么?
年轻女生又隐瞒了什么?
这是全部六集看完,都一团迷雾的悬念,莫非是为了新一季做铺垫?
右手前臂缺失的女生,和前任分手后才发现自己怀孕,幸好新男友完全接纳她和宝宝,不遗余力地为了今后一起生活、共同的婚礼等做足准备。
然而可惜,孩子始终是她和前任的羁绊,双方其实都还忘不了对方,甚至会有意制造独处机会,而且新男友无微不至的关心、顾全大局、有时过于忍让的性格与处事方式,却让她有时感到失去自我空间、没有得到亲密伴侣的支持。
就这么纠结着、寄希望于对方先开口、缺少孤注一掷的勇气,前任和她都未做努力,只是眼睁睁看着婚礼一天天逼近。
直到要走上礼堂红毯那一刻,女生还是内心不确定,迈不动脚。
幸好老太、另一名成熟离异女性看出她的异样,并且坚定地告诉她:如果不确定,就不用结婚,还开车带她和孩子逃离婚礼现场,送她赶上前任坐的公交车,双方吐露心迹。
算是一个HE结局。
同时有时候,太犹豫,太纠结,真的好墨迹啊
四星半,半分给强行温暖的最后十分钟。
当然相信温暖最终一定都会抵达,但结尾的温暖仅仅只是开始,所以短暂而又易逝,对我的观感而言,就失去了结尾温暖的意义。
尽管couples做出了更随心的更快乐的新的选择,但life是连续的,新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清空重来,曾经的痛苦需要两个人不断不断地努力才会ease,才能真正得到真正的温暖。
近几年来女性意识逐渐增强,BBC果然紧跟潮流,本片完完全全从女性角度出发,将女性从注定牺牲的角色中剥离出来,要求男性看到女性的真正需求,也即看到“我”——真正的我。
是Gail意识到自己也想成为关系中的主导,并不是丈夫光环下的女人和依附;是“不完美”的女人放弃有责任心、会賺钱的完美男人,选择感情;也是“克制女”适当放飞自我,让自己偶尔享受out of control;更巧妙的角色是“黑人”丈夫在妻子去世后不断地探寻,试图接近真实和真正的妻子。
片中很嘲讽的一点是,我们都习惯为了看起来的美好而一再忍让、压抑自我,历经六年、十年、五十年,在岁月的变迁甚至忘记了它本身的模样。
但虚构的美好实则不堪一击,觉醒之时即为倒塌之时。
(当然有人永远不觉醒,甚至是觉醒了也无力反抗,在痛苦中了却余生,也只能说是无奈了)以神父对婚姻的看法来结束这篇超字数的短评吧:“We discuss the quality that might be important. Support, honest, respect.We talk about the flexibility, a lifetime together requires.As we seek to live authentic lives, we must allow space for authenticity and others.But it wouldn't be perfect.Our lifes are process,you try, fail, fail again, fail better.People channge and grow. A good marriage, will allow for that.”希望我们都真实地被看见。
有一位温柔恭谦让的家庭主妇,不是一个家庭的福星吗?
现实生活中,往往却被配偶和子女们视作透明人,工具人,调侃嘲弄凑趣的小人物。
善良总是不被善待,人类总是摆脱不了丛林法则的人性弱点,哪怕是家人至亲之间。
人啊,还是得惜福,不要把他人当傻子。
他们的傻,只不过是为了爱和亲情而心甘情愿地让渡了自身的利益。
但再炽热专一纯粹的爱意,也会在日以继日的冷漠忽视轻视的令人窒息的环境中渐渐消耗殆尽的。
幽默是金,但不是通过嘲弄他人来获得,那叫刻薄恶劣。
真正强大的人才有足够的自信来自嘲,言辞巧妙者才足以称得上为幽默。
那位亨利是十足的笨蛋+混蛋,狂妄自大以当众呵斥嘲笑老婆为乐为荣,其实却很低级拙劣。
如此丈夫,不如没有,叹、叹、叹!
婚姻是一场豪赌,看错了人却不容易回头,因为有着社会舆论、家庭孩子等等牵绊,除非是糟无可糟逃命为上,像亨利这种钝刀子割肉渐渐窒息的低质量婚姻就如鸡肋,不痛下决心壮士割腕,基本就是压抑自我催眠自己勉力粉饰太平保住体面,然后强颜欢笑郁郁一生抛煞了自己的一生。
悲、悲、悲!
奉劝众生珍惜眼前人,令爱出者爱返。
奉劝众生珍惜各自人生,因为生命仅有一次。
做你想做的事,爱你想爱的人,静下心,感受那份冲突感,它再提醒你,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逃避,也别妄想一下子解决,跟着那份指引走,一步一步接近内心憧憬的生活。
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不想到了70岁,才追悔年轻时候为什么不做那样的选择。
因为年轻的时候,没有智慧去分辨真假,心浮气躁不明白什么最重要。
所以,要多读书,多反思,多观察,多经历,多与人沟通,早点开悟。
如果能遇到一个领路人,那真得很幸运!
如果遇不到,就自己成为那个领路人!
大概一周的时间,下饭看完了这部英剧。
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官方海报为婚姻妥协了50年的Gail,生活如履薄冰压抑自己的Bell,执着意外去世妻子的David,纠结于两个男人之间的Hanna。
这部剧站在女性视角,为观众抹去了生活中的美好,真实地揭露了一地鸡毛。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
Gail我非常喜欢Gail,赞赏她的勇气,不要为了爱情甚至家庭牺牲做自己的权利。
我首先是我自己,然后我才是谁的朋友,谁的家人,谁的伴侣,谁的母亲。
任何时候做自己,真实坦诚,摆脱他人期待的自己。
但是我并没有很强的共鸣,或许是因为我还很年轻,并没有遇到需要妥协不做自己的选择,更没有长久以来活在他人的期待里。
但是她给了我更加坚定的信念,什么时候做自己都不晚。
最后Gail和Henry和解,选择重新来过,在他生命最后的五个月重新开始,这也印证了前面的观点。
只是我感受不到他们的温情,五十年的伤痕不一定能修复,五十年的习惯也非常非常难改变。
虽然很难,但是我还是理想地期望真的会有“浪子回头金不换”,人愿意改变,愿意回头,是非常非常难得的。
BellBell这条线相对更加能触动到我。
她为了成为妹妹和侄女的保障,努力生活着。
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她太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努力变得“幽默”。
然而就是这样,酒精成为了她的幽默助推器,也让她短暂逃离令人窒息的生活。
她被各种条条框框压得无法呼吸,却还要努力成为家人的后盾。
我能感到共鸣是因为今年夏天我也觉得有一种无依无靠的不安全感。
我有关系不错的父母,经常沟通的朋友,理论上来说,就算朋友会有变动,可是父母是会一直做我最坚强的后盾的人。
但是理性跟感性在打架,我从感情上并不能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支持,并没有我犯了任何错,他们都愿意理解我、帮助我的底气。
我没有安全感,孤立无援,没有一双愿意托住我的手,没有我一回头他就站在那里坚定等我的人。
不过下半年我虽然还是没有在他们身上得到更多的安全感,但是我开始自己托住自己,自己做自己的后盾。
虽然这样说起来还是有些许凄凉,或许我们被某些恋爱观洗脑,人生的终极奥义就是拥有一个宠你的人。
但是我渐渐觉得“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万事只能靠自己”。
(这句话真的很像营销号发的鸡汤,看起来就是无脑小编在哪儿抄的)靠自己也不代表着自己真的孤立无援,在人生的任何阶段找到愿意相互扶持的人都是幸运的,只是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不要完全依赖任何人。
至于Bell跟前夫的线,我不是很理解,也许还是在说要坦然告别曾经相互扶持过的人。
HannaHanna的纠结我虽然觉得很渣,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特别拎不清。
可是人生那么多的选择,那么多妥协与做自己之间的选择,当局者真的能及时做出清醒的选择吗?
适合踏实过日子但不爱的Lima,有爱有孩子可是也许前路坎坷的Andy。
这样的选择总是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或许不是这样婚姻的抉择,但很像我大学即将毕业时需要做的选择:是找一份稳定但不喜欢的工作,还是凭着热爱去追寻自己的理想。
人生并没有两全的事,也许你去追寻自己的热爱终有一天能养活自己,可是这中间需要太多的努力和挣扎。
就像Hanna选择了Andy,他们想过上美好安定的日子必然需要不断的努力与磨合。
DavidDavid的线删得有点不清楚,我无法从他的视角得到一些什么看法。
但是如果秉承这部剧的女性视角,或许我会觉得这是女性身边人看她的方式。
没有人是完美的,就因为这份不完美,人生才真实而有意义。
而David并没有了解全面真实的妻子,他更愿意爱上那个完美片面的人,爱上那个甚至并不存在的人。
其实我们不仅要坦诚接受真实的自己,在亲密关系中,不管是家人朋友还是爱人,都不能只爱他的优点而忽视他的缺点,接受并爱上他的不完美也是一种与世界的和解。
Gail在舞池跳舞Gail在全篇最后说道:“生命只有一次,不要仅仅觉得应该怎样,就把一生托付给错的人。
你尽一切努力来维持婚姻,不如独自承受生活的艰难。
因为,那样你至少还保留一份真诚。
”写到这里,突然发现全剧可以用“Be yourself”来概括。
虽然主人公们都有不同的生活,但是殊途同归,最后她们都选择了“Be yourself”。
接纳、支持、爱上那个真实不完美的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做自己,任何时候做自己都不晚。
最后较为仓促的HE被许多人诟病,但是作为一部治愈的剧我觉得这样安排也能说得通。
前面揭露了赤裸裸的生活,最后为何不给一些希望的火苗呢。
积攒足够的美好才有对抗生活的勇气。
还有人吐槽中文剧名译成《人生海海》,人人字幕组原来的《生活交错》更加贴切。
其实一开始两种翻译我觉得都不太贴切,与原名《Life》给人的感觉相差甚远。
后来了解到“人生海海”是闽南话,是形容人生复杂多变但又不止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样宽广,但总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
“总教人好好活着”这不就是最后的HE吗?
这样看来,“人生海海”用得极妙。
第一次写长篇影评,回头去看,逻辑不够清楚,语言不够凝练,更像是一个人的碎碎念。
很久没有花时间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清晰梳理并记录下来了,也许这是一个学会聆听内心的好的开始。
最最后,或许我这样对他们的形容不够准确,带有主观色彩,但不就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
” 最后一集里,他们的故事结束于一场婚礼。
“数百年以来,在婚礼和新船下水仪式上人们用的一直是香槟,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这种饮料带有喜庆的含义。
但其实,人们之所以在这些危险活动开始之前喝香槟,是因为它能提升人们的胆量和决心。
” 这的确是危险的活动,可是普通人不惧危险,“以身试法”,这才给了我们讨论两性关系与自我意识的样本。
Gail奶奶在自己70岁生日的前一天突然意识到丈夫和家人对自己一以贯之的嘲讽,就在奶奶女性意识觉醒决定出走的时候,得知了丈夫因患癌症只有六个月生命的消息,奶奶停下了脚步,闭上眼睛,不知所措。
他们坦白内心所想,他们争吵,他们分开,他们妥协,最终,他们决定重新开始,只剩下五个月又怎样呢?
请让我用生命的最后五个月来认识你。
Bella姨妈的一生并不怎么顺利,母亲早逝,妹妹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她不得不照顾叛逆又暴躁的侄女,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的一切让她畏手畏脚,犹豫不前。
她经历了失败的婚姻,经历了酗酒,自暴自弃,然后在最后一集的最后半小时里,她回到了家人身边,并被她们爱着。
她很爱说literally,而她的人生其实很literary。
David老师心中妻子的形象是完美无缺的,而在妻子意外离世后他才开始了解妻子所隐藏的一切,他遇见了很多人,经历了戏剧性的艳遇,在无法静下心来祷告的时候,他默默问自己“上帝凭什么审判我。
” Juila迫于现实和Liam结婚,而她渴望的真的是婚姻吗,她渴望有人能为她站出来捍卫权利,有人能呵护她的脆弱,有人能明白她突然的沉默……在婚礼前一刻出逃,不丢脸;去过背叛自己的一生,才可怕。
普通人的生活充满意外,经不起审判,可是我想,酸甜苦辣尝过,这大概就是我们来这一趟的意义。
ps.这部剧的所有配乐和片尾曲都是太恰到好处,太好听了!
今天刷《人生海海》这部英剧,看了2集。
几位主角中,那位70岁的女性故事线最吸引我,可能是因为看着平淡平凡,在看似完美的家庭生活中一种无处表达的愤怒和压抑被表述的很细致、很生动。
一切看似没有问题,但是一切都好像都有问题。
一个女人活到了70岁,如何去选择接下来的日子?
我非常期待后面了。
她的先生和孩子对她无处不在的讥讽、忽略、鄙夷,令人心痛。
但是一旦去计较那种家庭生活中细微的细节,好像又能被其他家庭成员扣帽子说敏感过度、捕风捉影。
这位女性日常就是被丈夫“纠正”着,这种无法放在台面上讲解的日常琐事会毁掉一个女人对生活的热情,会让她变得虚弱。
在家庭聚会上,当她说起自己学生时代组过乐队,还担任过主唱时,她的先生挑眉嘘嘴对两个已成年的孩子使着眼色,两个孩子对母亲生动过往的不关注、轻视和怀疑,真实到让人不忍看下去。
当深夜先生入睡后,这位70岁的女人翻看着自己曾经的照片,令人看得难受,我真的好想冲进去对她说:70岁也不晚呀,快去找回你怀念的自己呀.......
平平无奇。和简介一样平平无奇。
日常烦恼,温水煮蛙般的冒犯
竟然看到最后没有很喜欢。所以这才是人生真实的样子吧,并不会让人舒服、顺畅,甚至有是非正义清晰的边界。
影片名字翻译是不是受了那本书的启发
人生无论在任何时刻,任何境况都可以进行选择。
生活里那些情绪啊,微妙又细致,但充满了爱,每个角色都鲜活而丰富
稍觉刻意,特别结尾硬掰,让每个人过着自己不如意的生活不行吗?这才是生活本色,好吗?!
最后一集的girls help girls太燃了 然而老头没死又回来了什么鬼 简直烂尾减一星
反反复复看过几次 一直没沉进去。倒是最近这浮浮沉沉的生活 反倒静心看完了。虽然是压压抑抑的 总感觉要崩 却也在最后所有情绪都被释放掉 会给人一种重生的力量 什么时候都不会太晚。人生海海。
最后两集有点差。。前面还是不错的。
交织、平稳的质感,老太太很美啊哎,质感节奏都不错不错,就是这个蜜汁剧情...
普普通通 一栋楼里每一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真的一般 该开始每个人物个性鲜明,但越是到后面就越普通 最喜欢还是房东这一对,男女都是强势性格,在家庭中女方一直忍让退居,男主大男主义,处处强势,两个人的磨合一直很好,直到遇到老同学,开始自我意识萌发,找寻自己。 黑人男主,老婆去世,本以为会有什么出人意料的情节,也没交代明白,云里雾里。
情感世界
差点什么,但还行
又是英剧传统的生活类轻喜剧。生活在一座大房子里的四家人的喜怒哀乐,没什么惊喜,但也没什么可以指责的,可惜不是我的菜,弃了。个人评价:B
just fine.
是越看越好看的类型诶…
强行happy ending,真的不能接受渣老头变好
Happy ending是对明天的美好期望吧
形式不重要,精神内核包裹在各种可能性中,关键是自己觉得舒服,且,和年龄,阶段,你处于什么时刻都没有关系。需要勇气,很大的勇气,but it w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