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遭遇陌生人

You Will Meet A Tall Dark Stranger,命中注定,遇见爱(台),遇上陌生情人

主演:安东尼·霍普金斯,乔什·布洛林,娜奥米·沃茨,安东尼奥·班德拉斯,芙蕾达·平托,艾文·布莱纳,露茜·彭奇,杰玛·琼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西班牙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年份:2010

《遭遇陌生人》剧照

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1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2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3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4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5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6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13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14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15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16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17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18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19遭遇陌生人 剧照 NO.20

《遭遇陌生人》剧情介绍

遭遇陌生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在共同度过了40年平静的婚姻生活后,阿尔菲(安东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饰)突然决定离开妻子海伦娜(盖玛·琼斯 Gemma Jones 饰),转而投向和自己年龄差距极大的应召女郎查梅尼(露茜·彭奇 Lucy Punch 饰)的怀抱。在巨大的打击之下,海伦的精神开始崩溃,她选择了自我麻醉的手段,将意识和身体全部托付给了一个神神叨叨的算命师,唯命是从。 父母的婚变让身为女儿的莎莉(娜奥米·沃茨 Naomi Watts 饰)感到十分的头痛,同时,她和丈夫罗伊(乔什·布洛林 Josh Brolin 饰)的婚姻也出现了问题,莎莉爱上了其他的人。巧的是,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罗伊的身上,并且,对于一个半红不紫的小说作者来说,还能有什么事情要比发现自己的死党拥有着高出自己千百倍的创作天赋更令人沮丧的呢?几乎完全相同的故事发生在了两代人之间,此时...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八爪狂鲨大战梭鱼翼龙东北青年之冒牌富豪狂蟒之灾3毛骨悚然撞鬼经2020特别篇死亡谷第一季幽灵狗狗第一季鬼魅之家草原上的萨日朗过来人第一季间谍之妻史上最强弟子兼一勾魂剑未坐监第一季河洛康家星际迷航:发现号第四季五等分的新娘第二季舒克与桃花丼物委员长十八洞村超索型警下一站,别离宫锁金枝举起手来!闪谷第二季财迷心窍我被爸爸绑架了篮球美少女女主播风云重装武器洪水再临

《遭遇陌生人》长篇影评

 1 ) 死神来了

看成熟导演的作品,往往就是看一个人生观。

他的人生观决定了他的叙事、他的题材,甚至镜头的长短、机位的选取。

这一点也不玄,看得多了你自然会知道。

比如伍迪的这部作品,有大仰拍、大俯拍么?

没有。

有什么特别的技巧?

也没有。

唯一比较“技巧化”的是中间那段吵架的长镜头,不过一般观众肯定看不出来这是一镜到底的。

旁观、冷静的叙事态度,荒诞、悲凉的故事内核,却套着轻松、愉悦的外表,一出“喜的悲剧”。

有评论说这部片子是伍迪的“老一套”、“重复”,当然你泛泛这么去看主题、风格什么的,是有一部分跟以往相似。

但这种结论毫无意义。

首先这片与伍迪老儿大部分“自己出演+自已唠唠叨叨”完全不同,也与“伦敦三部曲”+“午夜巴塞罗那”不同,它是一种比较冷静的多线叙事形态。

我近半年重温了三十几部老头的片子,像《遭遇陌生人》这种形态的片子,老头拍得比较少。

你不能因为都有个话外音旁白,都有爵士乐,就说这是“重复”。

扯淡。

说偏了,回头说这部电影的中心,就是展现了“生活的喧哗与骚动”。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没什么深度”。

其实深度这玩意,有时候是躲在“现实表层”之下的,是靠观众自己挖掘的。

当然这个“表层”一定要足够强大,足够扎实,形成自己的体系。

《遭遇陌生人》就是这样的电影。

看最近的“动车事件”,其实也体现了某种“喧哗与骚动”,各种角度、各种声音交叉延伸,活生生就是一幕黑色荒诞剧。

在国内不能拿这个当题材来拍,但伍迪艾伦的这部片子,反映的内涵其实也一样。

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普遍性”,只要你挖到了人性于世的规律,拍什么都可以反应现实和社会问题。

回到开头说的,对这部影片喜欢与否,其实就是一个人生观问题。

你是否认同导演的人生观?

是否认同生命充满着自大的、盲目的满足(霍普金斯那条线),看似美丽却是绝望,越挣扎就越陷越深的希望(作家出书、老婆开店那条线),永远是看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霍普金斯与作家的外遇),生活中那些阴差阳错一厢情愿(老婆与老板的恋情、红衣女与男友),看似不靠谱中的靠谱(算命线),看似靠谱的不靠谱(所有理性挣扎人最后的失落)……等等生命中那些表面如意、实际并不如意的事件。

这些大多是不开心的、悲惨的,但老头儿并没有用哭哭涕涕的方式来表现。

相反,他是有种抽离的说故事的感觉,而观众,也会认为这只是一个故事,没人会把他们当成现实中正在发生的事。

伍迪艾伦一向阻止观众对银幕世界的过份投入,无论是拿手的人物直对镜头说话,还是大量运用的叙事画外音,又都在向观众说着:戏不是人生,人生如戏而已。

所以,这部电影所讲述的事件具备了更“抽象”的特质,它当然可以不发生在英国、美国,可以发生在中国,或是任何地方,也就是更接近艺术表达的“普遍性”,而且毫不留情。

导演通过对“故事”和“人性”的掌控达到了这一目的,每条线索的发展、交叉与融合,几乎炉火纯青。

我认为是伍迪电影在多年的叙事经验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像老头儿以前的绝大多数片子都有一个“Happy Ending”_即使不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Happy。

但这部影片Ending的几条线都很悲凉,甚至是达到全剧悲凉的顶点,唯一的称得上团圆的地方,就是那对“老年算命人”的相依了——而这种圆满恰恰是基于一种在影片中最不靠谱(被女儿女婿所不屑)也最不着调的方式。

只有盲目的信仰才能让人觉得内心平和,面对现实的努力只有失败与徒劳,只会淹没在生活中,淹没在更多的“喧哗与骚动”里。

这似乎是老导演在阅尽人生后给出的领悟。

似乎很悲哀,但看这部电影能真正感觉到透心凉的观众,我相信不多。

一个是因为它的“讲故事”特征,也因为整部电影的温暖色调、轻快配乐,那些对生活细节的温柔照顾(比如作家与红衣女在下雨的中午出去吃饭),包括全片最鲜艳的颜色给了红衣女……等等细节又让人觉查出导演对生活的热爱。

是的,伍迪艾伦一向都是个矛盾体,他热爱又惧怕生活。

虽然随着死神的逼近,他会越来越悲观,但他的另一面也会忍不住跳出来对抗自己。

这部《遭遇陌生人》也正是这样的产物,所以影片也可以算得上是一部“悲的喜剧”。

这不是一部会让你全情投入,但却会让你有思考反应的好片。

如果你是那种会思考“在死神来了之前自己一直都干了哪些傻事”的人,那这部电影就是属于你的电影。

在听老头儿的历年电影原声,所以顺手写下了这些,为这一部容易被忽略的杰作。

 2 ) 《遭遇陌生人》:对伍迪艾伦的期待,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

影片一开始,旁白就告诉观众:莎士比亚说过:“人生充满了喧嚣与躁动,而到最后,神马都是浮云!

”本片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个故事。

还是莎老师厉害,400年前就看得这么透彻。

Woody Allen,这个永远充满智慧跟幽默的老头儿,无疑是对我影响最深的电影人。

他电影中的台词永远都是那么机智而巧妙,他把生活中的种种看的永远那么透彻,他把人性的虚伪,装逼,荒谬,阴暗,矛盾,躁动...永远都表现的那么淋漓尽致。

但他永远都用非常智慧而幽默的方式来表现这一切。

因此,观看Woody Allen的影片永远不会感到枯燥或无聊,你经常会在他作品中的人物身上看到自己或者自己熟悉的人的影子而发出会心的一笑。

有人说懂得太多,看得太明白的人活得会很累,或者不快乐,那其实是懂得还不够多,看得也不够透彻。

伍迪艾伦一定是那种看的足够透彻,活得也足够快乐的人。

他对生活的调侃跟讽刺早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悲观,到达了更高的境界。

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句话:因为看得太透彻,所以开始不正经。

或许这就是这个74岁的老头早已达到的境界吧。

Woody Allen以每年一部新作品的速度保持高产,虽然风格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但观众爱的就是他的这种风格。

希望他能够长命百岁,继续拍下去,期待他每年一部的新作品,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

现在已经迫不及待地盼着能早点看到他今年的新片《午夜巴黎》。

 3 ) 【译】伍迪艾伦(Woody Allen)对于信仰、预言家和纽约的看法

周二上午在洛伊摄政酒店的办公室套房内,记者询问伍迪艾伦是否应祝他犹太新年快乐,他轻笑着告诉记者,这样的礼节大可不必。

他说得很清楚:“那是为你们这样的人准备的礼节,对我可不适用,不过我希望自己也能习惯,这会让我在夜晚感觉好些。

”74岁的艾伦先生是一位多产的电影制作人,也是一位典型的纽约人,但他从没有过任何宗教信仰。

但在即将于下周三公映的最新作品《遭遇陌生人(You Will Meet a Tall Dark Stranger)》【由美国索尼经典影业公司(Sony Pictures Classics)发行】中,却涉及到了有关信仰的话题。

在本片中,一对伦敦夫妇(安东尼•霍普金斯和盖玛•琼斯饰)的婚姻遭遇危机,妻子从超自然现象中寻求安慰,这对她女儿(娜奥米•沃茨饰)和女婿(乔什•布洛林饰)的婚姻也造成了无法预料的后果。

艾伦先生解释说:“预言家也好,幸运饼也好,或是其它任何有组织的宗教也好,对我来说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他们要么都有依据,要么都是瞎说,当然,他们对人们来说至少都是有用的。

”纽约时代周刊记者戴夫•伊兹考夫(Dave Itzkoff)就艾伦先生的最新作品做了采访,与其讨论此片的主题如何与导演自己的生活产生共鸣,以及此片是否于纽约拍摄。

以下是采访节录。

问:关于超自然力和前世记忆,或者至少相信这些东西的人,是你最新作品的中心思想,什么让你对这些产生了兴趣?

答:我是对信仰这个概念有兴趣,人总是需要一点幻想来继续生活,虽然这样说可能很悲观。

那些靠幻想成功欺骗了自己的人们往往比其他人生活得更幸福。

我认识些人靠宗教或算命来得到信仰,这为我的剧本提供了人物素材:一个活得很失败的女人,突然发现另一位帮她算命的女人给了她生活的希望。

问题是,她最后还是得觉醒过来。

问:我们存在于前世,或真的有上帝的存在,这两种说法哪一个对你来说更可信呢?

答:一个都不可信,我有自己的一套冷冰冰的科学方式,我只是凭感觉,所见即所得。

问:你对自己渐渐变老有什么特别感觉么?

答:这个,我当然不想变老了。

(笑)我觉得变老没啥好处,岁月流逝,你也不会变得更聪明,只会渐渐崩裂。

人们总会说得很好听,你成熟了,你开始了解到生命的意义,也学着接受了。

但若给你一个变回年轻的机会,这些你都可以不要。

我知道那种感觉,当你半夜醒来时会想到死亡,会想象它的来临,这样的想法让你不寒而栗。

这就是电影开头安东尼霍普金(Anthony Hopkins)所经历的,从那时起,他再也听不得比他更现实的老婆所说的话——“哦,你不能再这样做了,你已经不再年轻了啊。

”他老婆说的的确没错,但没人想听这些。

问:变老有没有对你工作产生影响?

在你最年来的作品中,有没有一种渴望年轻的念头在影响着你呢?

答:没有,我做事一向是漫无目的的,我只做在那时看起来是对的事,我一生中从来没有回看过我拍出来的片子,从来没有。

1968年以来,我就没看过《傻瓜入狱记(Take the Money and Run)》,我也没看过《安妮霍尔(Annie Hall)》或是《曼哈顿(Manhattan)》。

就好像每当我在跑步机上运动时回想起之前拍的电影,我肯定不会去看,因为我觉得重看只会让我不爽,我肯定会想“天哪,这么烂的片,要是让我再拍一遍肯定会更好。

”问:最近你对一些欧洲的媒体说,在纽约拍电影太贵了,那你最新的片子实在纽约拍的吗?

答:我拍片的第一选择肯定是纽约,这是我最大的希望,在生活的地方工作当然可以算是最奢侈的特权,我肯定会再次于纽约拍戏的。

当然,我也将仅有的一些钱用在其他一些地方,包括伦敦、巴黎、巴塞罗那等等,这些城市和纽约一样都是国际化大都市,拍戏也比纽约便宜一些。

对我来说,能在纽约拍片是种特权,对于额外收费我也不介意,我只要能够拍得起。

要是在纽约拍片需要1500万,而在其他地方拍只要1200万,我肯定还是会在纽约拍,只要我出得起这1500万,但要是我出不起了,那就没办法了。

问:所以这并不是因为欧洲那些城市热烈欢迎你去拍片而纽约却把你拍片视作理所当然?

答:纽约一向对拍片给予充分的愉快合作和帮助,但欧洲国家提供的合作的确比纽约还好。

当然,我也时不时会在欧洲为我的电影拍些镜头。

我的钱总不够工作所需,这是可以理解的。

问:对于第一夫人卡拉•布吕尼-萨科奇(Carla Bruni-Sarkozy)将在你的下一部作品《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中出演,你是否准备好迎接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

答:我很奇怪她会在新闻业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她确实会在电影中出演,但只是一小部分。

开工的第一天就拍她的戏份了,结果所有的报纸都说她演技糟透了,NG了32次,其实她NG连10次都没有,只是有人胡乱编造了这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他们还说萨科奇在现场非常生气,而事实上他的确来了现场,但是他很高兴,觉得他夫人天生就是演员。

问:把这句话放在电影海报上肯定会是不错的宣传。

答:出于一些因素考虑,媒体总想报道她不好的一面,我不知道是不是和反对萨科奇有关,或者说这样可以增加报纸的销量。

但他们写出来的东西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异想天开。

是不是在阿富汗的问题,或者本国经济问题还有很多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上媒体都会这样乱写?

萨科奇夫人加盟演出根本就是不值得关注的小事,我说这么多啰嗦的话是想回答你的问题:由萨科奇夫人引发的大量媒体报道我并未做好准备迎接。

问:工作之余你会做些什么呢?

比如说现在这段时期。

答:我就和平常人一样啊,早上送孩子去学校,和妻子散步,玩爵士乐队。

还有,我一直坚持用跑步机,还有举重,以保持体形,所以我看上去也许没有那么衰老。

一般来说,我不会去看好莱坞大片,上次看了部《冬天的骨头(Winter’s Bone)》,我非常喜欢,每个演员都很棒。

我在巴黎的时候,有机会读了大量托尔斯泰(Tolstoy)和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的作品。

这么多年来,我总会看些东西来充实自己。

问:今年夏天举办的林肯中心艺术节中,有个改变自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yevsky)作品《群魔(Demons)》的长达12小时的表演,我还以为能在里面看到你的演出呢。

答:没有,没有,我不过是个凡夫俗子,虽然读过有关材料,但总觉得是被逼读的,一点乐趣也没有,对我来说有意思的事莫过于喝着啤酒看足球赛了。

原文:http://www.nytimes.com/2010/09/15/movies/15woody.html?_r=2&src=me&ref=movies

 4 ) 令人失望

不打算寫幾段了, 電影令我有點失望. 本以為有Anthony Hopkins, 首次見他出現於Woody Allen的電影, 戲份不算太少, 不過完全沒有驚喜.RottenTomatoes都只是47%, 夠中肯.如果學The Four Word Film Review, 我或會寫:not among woody's besta waste of castwait to see dvdNaomi Watts應該也是首次和Woody Allen合作吧, 中規中矩.Josh Brolin一角由他來演適合, 潦倒又肥.Freida Pinto就是Slumdog Millionaire那個女主角. 老外眼中的漂亮印度女子.旁白, 其實有時我幾miss Woody Allen的麻煩聲音 :) (這回不是他本人/通常都是有他本人飾演才是他自己做旁白吧)

 5 ) Woody Allen's & Bermagin

对于这些用悲剧形式而用喜剧材料的电影。。。

幸运和超现实总会出来,这告诉我们生活是。。

无常的,不过你没东西写了你也别忘汉纳姐妹哪里靠呀! -===== Bida Laska

<图片7>

 6 ) 人生的标准错误答案

Woody Allen的新片我看了,发现里面人物的命运虽然各个复杂倒霉而且貌似难解,但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解答的,或是犯了明显的错误。

里面最活该的人物是那个上了医学院却不愿意当大夫(嗯?

听起来好像我??!

)完了死后写不出书的最后剽窃他人作品的伪作家。

列此人罪状三条:1. 快近40岁的人不能养活自己养活家。

没出息罪。

2. 剽窃他人作品。

不诚实罪。

——在本人看来,美好的生活源自第一大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别人在享受生活的时候,说谎的那个人不是忙着圆谎,就是坐在角落里纠结。

3. 不珍惜自己老婆,勾搭美女邻居,毁坏人家婚姻。

而美女邻居之所以会脑子一热把婚约推掉,有两个原因。

1. 男友长期不在身边,寂寞。

——这是我不看好任何distance relationship的根本原因,这个时候爱情处于脆弱状态,再小的怀疑,一击即破。

——我要是她,早和男朋友一起去欧洲了,音乐哪里不能学,非要两地分居……2. 把少女的幻觉与生活的现实相混淆。

女孩子都有当别人muse的幻想。

可惜这不能当饭吃。

更何况对方是个伪作家。

过了18岁就可以不考虑跟学校里的风云男生交往,是一个意思吧。

作家前妻两件纠结的事,一个是离异的母亲偏信占卜者的话不借钱给她,一个是与自己老板暧昧却得不到回应。

这个女人虽然美丽聪明,但是犯了两条错:1. 不够诚实,不能向母亲从一开始坦诚说明占卜者是做假,反而为了逃避母亲的骚扰而附和占卜者的观点。

至少,也要辩证一点,一边给母亲留点希望,一边帮助她客观的看问题。

2. 怎么没早踹了那个没用的老公?

(附带说一条,怎么能看出男人不可靠?

至少只有花言巧语没有行动的男人肯定是不可靠的。

看看这位大侠在骗取两位姑娘芳心是除了花舌头还是花舌头。

)早踹早单身早向老板表明心意,猎物就不会被自己的好友抢去了…… timing非常重要但往往被人忽略。

常人总是喜欢随波逐流、需要特别极端的事件来刺激自己做下原本明显的决定。

可惜自己的惰性不知道耽误了多少时光和时机。

前妻老妈之所以离婚,就是因为老公在认识到衰老的临近并对人生有了新的态度和看法时,没有给予支持,结果被蹬了。

其实就算没有离婚,夫妻之间如果不能包容对方的古怪念头和想法,婚姻质量恐怕也不会很高。

很多老夫老妻就是常年挖苦讽刺对方,年轻时候的打情骂俏随着时间增长幽默感一变质,他们就变成了待离异夫妇,陈芝麻烂谷子就算不提,一方一有什么想法另一方就自动的排斥。

哎,难怪很多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至于前妻老爸娶了一个口音古怪、长的无异于妓女的无脑姑娘,被花光了钱还扣了绿帽子,犯的错误就更明显了:仔细看清楚再娶好吗?

不过那么朝气的女孩子,坐在爸爸甚至爷爷辈儿的旁边,看着目光贪婪的俊男和俊男们,我不禁觉得那样的下场反而是预想之中的。

有钱没有勃起,到底也是不划算的。

结论:说到底还是说别人比较简单。

不过我还是固执的认为,人生虽然没有正确答案,标准错误答案还是有的。

多看别人犯的错误,自己多一条幸福的出路。

片子虽然结束了,但那个红衣黑发少女很快就会发现放弃婚约只换来了个没用的骗子。

我们都引以为戒吧。

后记:故事情节里面最倒霉的是那个离了姻的老太太。

但到最后居然只有她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原因是什么?

我想是占卜者到底还是给了她生活的希望。

有时候,向往生活的人往往比那些忙的顾不上生活的人看的更清楚一些。

 7 ) can&#39;t be more pathetic

之前看绝望主妇,即使剧情狗血,紫藤巷里连着出杀人事故,也总觉得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看这部片子,一开始以为是爆米花喜剧,后来发现伍迪艾伦的片子怎么可能如此。

从头到尾,都弥漫着悲哀的情绪。

开头的时候给人写不下去了片子太绝望又困死了明儿再写

 8 ) 折腾

每条线都很好看,不过其实是非常残忍的4个故事啊...............1.没才华的中年男硬要当作家,以为朋友死了就偷朋友的稿子出版,大获成功报得美人归后发现朋友只是车祸昏迷 2. 对老板情愫暗生却发现老板即便婚姻面临危机 出轨对象也不是自己 3. 嫌弃老婆人老珠黄找小年轻后被绿 回来求老婆却发现老婆已move on 4. 被丈夫嫌弃之后迷信塔罗牌等算命活动 靠幻想继续活下去的老婆婆。

总结一下,没有才华、青春、美貌的人寻求更高配置的生活时遇到的麻烦;用《麦克白》的台词很贴切,都是野心超过自己能力后反而把生活搅得乱七八糟的故事;人们忙忙碌碌,看似为自己的欲望而一直折腾、寻求改变,但其实不过是一出烂戏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罢了。

这样绝望的人生要如何度过?

只能像故事里的老婆婆那样寻求塔罗牌和神秘学,正如尼采所说;人们宁愿愿望虚无 也不愿没有希望

 9 ) 克制的人儿

我觉得题目的意思并不是你将遇上高大黝黑的陌生人,而是如果你遇上了黝黑的南亚裔美女,你的老婆就会遇上高大的西班牙帅哥;如果你离开了共同生活了半个世纪的最熟悉的枕边人,你就会遇上年轻貌美的陌生人。

有因必有果,圆滑的世界就是你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必然伴随着背叛、抛弃、或者失去,而对方并非一无所有。

钦工说,每一个你朝思暮想的女人背后都有一个每天操她操到想吐的男人,反之亦然,且同理可证,也许你正在厌倦或者已经厌倦的那个人,正是他人朝思暮想苦苦爱慕着的。

爱一开始是锁状后来变成了链状,而克制的人生就是要维持锁状。

克制就是泡夜店不下舞池,就是在看A片不打飞机,就是在心爱的姑娘面前不说爱你,就有搞婚外情但不离婚,就是看子弹飞不打五星,就是high的时候保持淡定,就是与释放抗衡。

《遭遇陌生人》比起《午夜巴塞罗那》和《管用就行》,既不像西班牙式奔放的放任自流,爱咋咋地,也不像美国人一样结果论,讲求效率而不用遵循章法,更多的是英伦式的克制,不死守也不去到尽,就算是西班牙人,班德拉斯也并非如哈维尔巴登般风流无束,多的是君子风范。

但是克制往往会衍生阴暗面,君子可能与流氓只是一线之差,比如Roy。

高大黝黑的陌生人是一个具体的、直观的词组,却也是一种最抽象最片面的描述,《遭遇陌生人》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只要随便遇上一个什么人,命运都可能彻底改变,人生充满了不可知,但必然因果循环,每一种看似牢不可破的关系,都像化学药品一样,一旦遇到特别的催化剂,化学链就会断裂,引起反应,继而瓦解,可能会重组成新制剂,抑或分崩离析,这都有潜在的因果,但仍然像命运一样不可捉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高大黝黑的陌生人,你是要克制还是怎样?

 10 ) 生活之真实模样

伍迪艾伦的电影,已经成为年底的必修课。

《遭遇陌生人》里,给我们讲了一个家庭的故事,爸爸,妈妈,女儿,女婿,每个人都因为遭遇了陌生人,每个人又有了新的故事。

一个中心,五个基本点。

生活的可怕在于一成不变,每天都是从复印机里的新鲜出炉。

还好,生活里总有些陌生人。

可是,当陌生人变成熟人之后呢,难免又是失望。

美好浪漫,就像是肥皂泡,绚烂多彩,但总是会——“砰”的破掉。

突然想起那天和70后的姐姐一起吃饭。

她说,经历了这么多,她终于明白,和谁在一起都一样。

这话,真是残酷。

可是现实不就是这样么?

伍迪艾伦这个小老头,不再给我们营造童话了。

想要年轻活力的爸爸和一个比自己女儿还年轻的妓女闪婚,破了财还被戴了绿帽子。

再找回自己的结发妻子,却为时已晚。

神经兮兮的妈妈,依靠一个骗子的话做精神依托才挺过了丈夫的离开。

遇到了一个单身老男人,却又要和他死去的老婆争风吃醋。

可怜的女儿受够了自己无能的丈夫,外出谋生遇到了同样婚姻不幸的老板,自己以为老板对自己有意思,到头来却是单相思。

无能的女婿依靠花言巧语油嘴滑舌骗取的年轻的红衣女子的爱情,盗取了朋友的书稿,以为可以成名立万了,却意外的得知朋友还没死。

你看,谁的生活都不好过。

那怎么办?

伍迪艾伦告诉我们他的建议,能活在幻想中未必是件坏事。

把生活想象成五彩的肥皂泡不是你的错,而肥皂泡破掉后,你不要惊讶,不要慌张。

这原本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

《遭遇陌生人》短评

不过是又一部伍迪艾伦新片

3分钟前
  • 好奇心
  • 还行

生活就是这么充满戏剧性

6分钟前
  • Sancruz
  • 推荐

还是那个调调 ,这个有点儿无聊

7分钟前
  • 🤲🏻
  • 还行

每个人都可以去吃屎

9分钟前
  • 较差

伍迪艾伦越来越傻逼

13分钟前
  • 她还没有死
  • 很差

遭遇陌生人,一道注入了欢笑的绝望闪光。 t9a2e9e7b6

14分钟前
  • 刘小黛
  • 还行

空虚寂寞冷,陌生人可以成为一时的妙方,但灵药反噬的后果需你自己买单。出轨大集合,不会有善终。

17分钟前
  • 小可西
  • 较差

The time has passed...

19分钟前
  • 飘飘然
  • 还行

胶片不够用了吗?还是要拍续集

21分钟前
  • 逆转折
  • 还行

歌剧一如既往成为伍迪艾伦电影中的道具。

26分钟前
  • 发条.西.
  • 还行

较为无聊

30分钟前
  • Mnemosyne-v-
  • 较差

算是我看过的伍迪艾伦最Boring或者最差的影片了。当然这种Boring是有意追求的,按理说品质优良转换流畅表演也很卖力(所有的演员都得模仿伍迪艾伦式的说话),但是这个片子太不伍迪艾伦了,那些充满幽默和张力的台词哪里去了……按说他不是个服老的人啊。《午夜巴塞罗那》那么好……

33分钟前
  • 胤祥
  • 较差

老头抛发妻反被娇妻戴绿帽子 女儿色心在先弃夫追心上人示爱遭拒 女婿为钓富家女不义于朋友落恐慌 一家子到最后只剩虔诚信仰老太太善终啊 好不工整的知音体...

36分钟前
  • 蕊蕊
  • 还行

无感

38分钟前
  • Mark
  • 较差

每年看一部伍迪艾伦的,故事还是那个老故事,但也不排斥,有些桥段还很喜欢。

40分钟前
  • 禾希食反
  • 推荐

对法国的厌恶反而使我无比期待midnight in Paris,anyway,赶紧离开伦敦!

44分钟前
  • 糕41
  • 还行

不相信的话,life sucks;相信的话,life returns,and life sucks,over and over again.伍迪•艾伦,今年你最棒.

45分钟前
  • Shy
  • 力荐

生活就是一团shit一团乱麻,每个人都在挣扎都在穷于应付。

4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当无敌爱人连旁边也不凑热闹的时候,这片子就淡得像水一样了。

52分钟前
  • 不笃定的人
  • 还行

很伍迪。

55分钟前
  • 扣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