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生搬硬套,让人感到烂俗、恶心的电视剧。
我感觉这部剧三观,对爱情婚姻的观点都是奇葩的。
一个韩剧用烂掉的契约婚姻开头,一个中国电视剧总是出现的前妻、前女友,而且还是两个。
电视剧的前期感觉起码思想,剧情还在智商,人情上。
起码有底线。
但是后面让人无语到爆炸。
一个可以对前妻关怀备至的男人,竟然屡次忽略自己喜欢的人而且还是自己的妻子,难道就是因为是我爱你,你是我的妻子,你就应该无限制,无底线的理解帮助你吗?
我认为不是的,爱是相互的,关怀也是相互的,一个可以对爱人、妻子失约三次的人,他的心里还有自己的妻子吗。
在我看来对生活,对婚姻的演绎都是对人们的误导。
一个人可以在婚姻存续的状态下对婚姻这种状态,态度都让我感到恶心,写出如此的编剧,是多么的业余。
爱是最无私的,也是最自私的。
爱是最有情的,也是最无情的。
一个已婚的男人应该对婚姻外的异性保持一定的距离,明知和其他女性存在暧昧的情况下还不知收敛,他伤害的不只是妻子,而是大家。
爱情是无私的,可以使一人为了爱人做出任何事,但也是最自私的,因为它只对爱的人。
这只是我对这部电视剧自己的看法。
我从未对一部电视剧发过评论,尤其是于和伟-这个我比较喜欢的男演员。
这部剧可能很多人都希望盛夏和孟铮在一起吧!
秋阳二次婚姻都失败了,如果能重来,他还是抵挡不了对杨柳的喜欢,杨柳生病了同样会瞒着并且秋阳离婚,在他最失意最需要人陪伴的时候,即使他不爱顾晓曼,他不会拒绝这份对他的爱,顾晓曼知道秋阳不爱她,自尊让她毅然决然的带上孩子离开,前方是孤独,漂泊,但比起爱情带给她的痛苦,她不畏惧。
在自己最美好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盛夏,三十多岁了快早更了都没有找到对的人,遇到了秋阳,她所有之前不能忍的习惯都在慢慢改变。
他们的爱情几经周折。
如果秋阳想给陶陶完整的家庭,他会和顾晓曼在一起;如果杨柳醒不过来,他会永远照顾她;还好最终在一起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只要结果是你,过程怎么痛都行。
可怕就怕经过千难万险,尝尽了爱情的苦,还是没有在一起。
张爱玲曾经说过:“我要让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在等你,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无论是什么时候,反正总有那么一个人。
”在现在这个什么都快的时代,去慢慢的等一个人好像很不容易,因为难得,所以可贵。
如果你在青春年少时遇到对的Ta,那就好好珍惜,如果还没有,那就努力提高自己的层次,总有那么一天,你想要的都会有,还特别好。
3星6分是我给这个剧的评价。
抛开剧本,演员的演技是在线的,值得肯定。
于和伟老师和李小冉对人物的把握没问题,情绪动作渲染让人很能代入,至于角色本身的问题就不是演员的锅了。
优点呢,还是选角,无论主角配角,演技都很不错,相比当下流量为王,这也是一开始我能看下去的原因。
剧本立意呢,也是想严肃欢脱相糅合,大河剧真田丸不也改这风格了吗。
全剧没有绝对的反角,这种设计我一直很喜欢,毕竟谁会一门心思总想着使坏呢,并且国产电视剧里反角表现自己是个坏人的那种经典眼神我始终无法接受,鲜有从内心而不是刻意从面部表情表情的。
剧中几个印象中深刻的一个是秋阳直到杨柳离开的真正原因在车上的情绪,是悔?
后悔自己不明真相的恨了自己最刻骨铭心的初恋十年!是恨?
恨自己当初没能弄清状况,而没能和她共同面对;还是心疼?
心疼自己最爱的女人这些年独自承受的那一切!这些是于和伟老师在车上的几个镜头的表达引起的我的思考。
而另一个则是杨柳醒后即使看到盛夏了,依旧将秋阳抱的更紧了,我对杨柳这个角色的理解是这样的,大病时不想拖累秋阳决绝离开很伟大,是她对他们爱情的一种诠释(结果最后好像编剧给了个解释是不相信秋阳,wtf),十年后回国给自己的理由是照顾父亲,用来欺骗自己就是想回来看看秋阳过的怎么样的内心,“只在背后默默看看就好”也许是她本来的打算,但还是自己的内心让她在有人帮他们复合的时候选择了遵从,她告诉盛夏自己要做个安静的过去式,我觉得她没说谎,这应该就是她得知秋阳再婚一开始的的打算,只是当那个人出现在自己眼前,真的在自己眼前对另一个女人表达爱意的时候,他是接受不了的,所以选择了抓得更紧。
看了我写的这些,没看过的还以为杨柳是女一呢吧,但这就是我的感受相比于剧本里对男女主感情渐进的描写的突兀和略狗血,我真的感觉秋杨的这份初恋更伟大,双方对这段感情在不同阶段的处理更合乎情理。
以此引出这剧的缺点,我是看最后四五集这个剧才在我心里直线掉分的,相厌同居,帮找对象,感情渐进,初恋回归。
这套路我第一个看的是我的女神主演的《魔女幼熙》,该剧里男女主都是年轻人,而别离这部剧是中年人啊,中年大叔之前那种成熟在最后几集去哪了?
貌似直到最后一集秋阳都没搞清自己的选择,杨柳没醒就陪她,任盛夏离去,杨柳醒了就不想盛夏离去而挽留,挽留失败就陪盛夏去日本,结果发现盛夏没走就不陪杨柳走了。
感觉好像不管自己更爱谁都要给自己找个当下选择下的最优下家,执着呢?
再就是反复老梗,来电梗不反感,但实在是太多了,你如果只是男女主要亲热的时候一直用这个梗也许还算是个乐梗,可是不分什么情景改变剧情走向的永远是电话,这就有点太滥用了!还有凑集数,接着把我女神拉出来,魔女幼熙,不是三婚,但初恋是共同的,满打满算貌似就多个二婚那个,可是魔女全集16个小时,咱这国产剧呢?
姐姐你推动剧情用的着,非得给姐夫还得详细(详细两个字是重点,一定会考)描写下,并且我认为把二婚和孩子全部删掉一点违和没有,不是删除人物而是删除二婚经历。
只是这样可能就不适合当下国产剧制作的大环境了。
唉,至于其他的洁癖bug和明知秋阳结婚还一个劲撺掇和杨柳复合的大猫和杨爸这种不符合正常人脑回路的角色的设定我就不多说了。
最后这部剧从播出到完结我自始至终不知道,属于补剧类型,补得原因是因为感动到了一个身边的人,而我看了前两集最起码演员在我眼里是合格的,能看的下去,便补完了,但是没有感动到我,我想大部分原因是我之前看过《魔女幼熙》,两剧大骨架上是一样的,若只如初见的那种新鲜感动和喜爱大部分都在看魔女的时候释放完了,本来别离的看点和区别在于年龄段更大,应该有中年人的睿智和理性,可是后半段却崩塌了,我也只能给他一个及格分了。
——补完当日,凌晨
大龄单身青年,他们的出现和存在是现代社会独有的现象。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拥有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但是他们呈现出的状态是不愿去恋爱、不懂得怎么爱。
他们的终身大事令父母们头疼,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处境常常成为舆论热点话题,他们促使一些以“相亲、交友”为目的商业运作诞生。
不得不说,社会对他们的过度关注无形中也对他们制造了许多压力。
寻爱路上的恐惧、迷茫与艰难,他们是亲历者。
他们并非不需要爱,或许他们比其他人更渴望爱情。
问题是:如何能突破心理的层层阻碍?
如何让自己有所行动?
如何才能获得亲密爱人?
热播剧《下一站,别离》讲述的是两个大龄都市青年爱情的磨合之路,对他们故事从发生到发展的思考,或许可以作为“告别单身、寻爱之旅”的地图指导。
“爱无能”与治愈,可能这正是导演制作这部电视节目的初衷。
两个刺猬没办法一起取暖女主盛夏,高颜值、挑剔、自以为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女人。
她在生活上有严重洁癖,在情感上有诸多苛刻标准和不能触碰的底线。
她有一个前男友,谈了五年恋爱无疾而终,她一直相信着、也寻找着完美的婚姻和幸福。
这样的女主人设,很多网友吐槽她“太作”。
她就像个刺猬,让人感觉一旦靠近就有被扎的危险。
男主秋阳,职场精英男、成熟风趣。
他有过两段婚姻经历,前前妻因承受不了爱情里糟糕的自己不辞而别,前妻在对爱的失望中欺骗、背叛了他。
情感屡遭丧失和挫败,他不再相信爱情和婚姻,他选择独身,自称是“灵魂的自由人”,婚姻只是作为他追求事业的一个手段,在他的字典里只有交易,他试图用幽默掩盖他的冷漠,用冷漠掩盖被爱情割破的伤。
他们的相遇源于两人突如其来的人生危机:盛夏遗传病发,急于结婚生孩子,秋阳遭遇事业危机,为了拯救公司。
三观不合的两个人,被亲人朋友联手逼婚,阴差阳错地开始了一段契约婚姻。
如果你也曾对爱情渴求而不得,应该能体会对被动安排、或者偶然相遇的期待。
在精神分析的视角下,人生没有绝对的巧合,你的行为或决定包含你潜意识需要的驱使。
这也再一次显示了男主和女主进入关系的困难,“危机”的出现实际是关系的“转机”,主动进入关系是困难的,借助一个外力将自己推入关系,这是潜意识的主动。
相识之初的两人像身穿盔甲手拿盾牌一般,不断设防、攻击对方,住到同一个屋檐下也是互相挤兑,看不惯。
女主承认:“我也知道自己就是个刺猬,但我生来就是这样,我不可以把自己身上的刺一根根地拨掉,但不能说我这样的人不配有正常的婚姻”。
其实她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这样的,或许对盛夏来说,她不断追求人生的完美本身就是对关系的一种防御。
追求完美以维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外显的价值充值)保护情感方面低自尊的自己免受伤害——因对爱的渴望未被满足带来的自恋受伤。
这样的恐惧使她在关系里却步,或者以具有“攻击性”的姿态制造关系的困难。
男主在感情里受过伤害,选择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外表不屑一顾。
他坚信:“爱总会在生活中被消毁;付出感情的婚姻一定会受到伤害”。
他不断用这些理论武装和压抑他丰富、柔弱的情感。
头脑有时会屏蔽很多信息,只让你相信你所相信的,面具戴久了会以为自己真的是那个样子。
所以,有时候伪装或面具不是为了迷惑别人,或许只是为了不让自己看见内心真实的情感需要,因为它会让心受伤。
很多人正是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将自己拒于亲密关系的门外,或者本已进入一段关系,却将自己推了出来。
在试探中彼此放下防御两人在一次次摩擦碰撞中,渐渐放下防备。
两人认识之初的一个场景:一起参加了相亲会,失败后相约喝酒,醉后互吐心声,在荷尔蒙的影响下两人意外有了第一次亲密举止。
清醒状态下两人是相互嫌弃、排斥的,喝醉其实是心的一次造反,从脑区控制中出逃的一次任性而为,任性是忠诚于情感需要的。
第二天醒来,女主装失忆,男主否认。
果然,脑区的控制再一次回到了哨岗,如果有他们童年成长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不可轻易表露情感的哨岗”是如何被安放。
庆幸的是,他们获得了一次成功的情感体验,治愈的发生就是这么神奇,哨岗有所松动,情感的坚冰开始向另一个人发出关系的邀请,他们互相试探的情景让人啼笑皆非,他们俩人开始有关系了,他或者她的某一个神情、某一个动作,不经意的就会在彼此的脑海浮现。
为化解契约婚姻暴露的风险,一次次为对方解决危机,每一次的危机都为两人产生关联制造了机会。
一开始是基于契约的需要,随着生活中慢慢的相处,开始感知到对方身上的特别之处。
盛夏看到秋阳和他的前妻们相处的过程,发现他并没有那么冷酷,她看到这个男人的柔情和深邃,慢慢地她愿意放下自己的标准靠近他;秋阳在帮盛夏寻找“真爱”的过程,发现她的用心、真城和善良,他发觉自己正在被盛夏吸引着。
他们逐渐向对方敞开心扉,这个画面柔情而美好。
不禁感叹,现实中的我们要经过多少次的拉扯和碰撞才愿意放下防御,允许自己靠近爱。
所有的安全感,来源于爱网上评论说两个主人翁一定是童年缺爱,才会没有安全感。
也许在盛夏小的时候,有一个对她有高期待的父母,一味的被要求却很少获得来自爸爸妈妈情感上的满足。
剧中没有父亲的场景,母亲出场也很少,但看她平时对女主的要求可以寻到一丝蛛丝马迹。
男主无安全感看似来自两段失败的婚姻,成人之后的亲密关系都是我们与养育者关系的复制或再现而已。
剧中没有看到秋阳的父母,与这两个重要客体间关系的烙印从他姐姐和他的关系里可见一斑:联手逼婚,强行搬来照顾弟弟,姐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渗透让男主感觉透不过气,这是对秋阳心理空间的占据。
真正的爱是懂得给予对方需要的情感陪伴和关注。
姐姐对弟弟满怀关心,却制造了让人窒息的爱。
情感灌注超出别人需要的剂量,爱就变成了控制,这种爱的方式制造的情感痛苦并不轻松。
它仍然会让对方体验到情感的缺失,因为真正需要的部分并未得到满足和镜映。
在相处中看见对方,靠近对方的情感需要。
秋阳遇到危机,盛夏在帮他找回重要证据的过程中,被困井里,秋阳想都没想跳入井中,他们选择一起面对困境,两个人终于有了一次酣畅淋漓无人打扰的谈心。
这次交流让他们更深情地看向对方、懂得对方。
其实男主与他前前妻也是有爱的,但在面对困难和冲突时她选择了离开他。
观众评论:看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就像坐过山车,让人心脏受不了,每次发生点什么促进两个人关系的时候,总是会适时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障碍,导致两个人再次产生隔阂。
就像男主说的:“打断我们的不是一些事情,而是我们内心的障碍”。
这句话也贯穿了我所想表达。
所谓的“爱无能”,其实是不敢直面自己真实的内心、不敢直面对关系的恐惧和迷茫。
文|攻主(珞思影视研究组)从弘毅宽厚的刘备,到专制霸道的秦始皇,再到阴诡多疑的曹操,令人很难想象,游刃有余于不同性格、不同时代历史人物的于和伟,会选择《下一站,别离》里看起来没什么表演难度的“秋阳”。
尤其在被满屏弹幕争相pick的曹操之后,因遭遇事业危机而被长辈用8亿元投资逼婚,进而选择与女医生盛夏开始一段契约婚姻——于和伟饰演的总裁秋阳,怎么看都好像有点“中二”。
对于两个角色之间的“落差”,于和伟特别澄清,“其实拍《下一站,别离》的时候,还没有曹操这个事儿。
”但他坦白表示,“曹操”之后其实他是有担忧的,特别是得到这么多观众认可,舆论的高度褒奖于演员而言,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种“绑架”,“我怕失去自由,演员不应该被束缚,所以我要适应要让自己归零”。
“不会期许同样的成绩”在很多人看来,《军师联盟》是于和伟表演生涯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三国演义》第一回合中,年轻的曹操,得到了月旦评的“创始人”许劭一句点评:“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是历史上的一代枭雄,霸气多疑、凶狠狡诈,又富有谋略。
于和伟出演“曹操”之前,已经有鲍国安、陈建斌两版各有千秋的“曹孟德”,很难想象,再来一版“曹操”,能赋予观众多少新意感受。
喜出望外的是,在以司马懿为主角的《军师联盟》中,曹魏江山的奠基者曹操,被于和伟演出了野心家之外的另一种可能。
一句“悔不该杀那华佗哟”,纵横三大视频网站的弹幕江湖,从2017年夏天“霸屏”至今。
于和伟版的曹操,稳稳占据2017年度“网红”角色的一席之地。
作为《军师联盟》之后再度亮相荧屏的作品,集结了于和伟、李小冉、邬君梅等实力演员,《下一站,别离》阵容靠谱,题材贴近现实,加上有别于历史大剧的厚重,大家对出演“时装剧”的于和伟,自然有诸多期待。
不过,8集剧情展开来,对于“秋阳”这个总裁角色,部分观众表示不解:为何于和伟会选择这样一个看起来稍显脸谱化的都市精英,令人生出“用大炮打蚊子”的遗憾。
对此,于和伟透露自己不太喜欢重复同样的角色,恰恰是秋阳这种不同于以往的类型,让他“表演和创作的冲动很大”,而且从拍摄时间上而言,《下一站,别离》其实也在《军师联盟》之前。
“我尝试过各种类型,这是我的表演的初衷。
演员要尝试完成各种角色,是种幸福。
”于和伟如是说。
至于收割很多很高评价的“曹操”,于和伟坦承,这个角色其实给他带去一些担忧。
“因为我怕失去自由。
演员不应该被束缚被捆绑,所以我要适应要让自己归零。
”于和伟用学生时代老师的一段“告诫”为训,他认为演员要学会忘掉荣誉和鲜花,从而重新投入创造新的角色。
“有这样一个心态的话,我会认真对待每一个人物、每一个项目,但我不会期许着同样的成绩”。
“戏先有意思了,再有意义”其实在《下一站,别离》之前,于和伟曾和刘涛合作过一部《下一站,婚姻》,从名字上不难看出,两部剧有意在都市男女的情感问题上,作出内涵更丰富多样的探讨。
“确实,《下一站,婚姻》那部戏播完以后,我看了一下反馈很好,发现这一题材有一定的受众群体,我觉得应该再有类似这样的作品出现。
”出于这样的考虑,于和伟不仅出演了《下一站,别离》的男主角,有意思的是,于和伟工作室也出现在该剧出品方一栏之中。
在于和伟看来,都市当中的熟男熟女存在很多情感困惑,“他们既处在感性和理性中间,又处在理想和现实的中间。
需要有事情重新让他们觉得有趣,觉得浪漫。
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事儿。
”近两年,立足社会现实创作的都市情感作品,是行业一大主流,因此这一类型的作品,往往也很难讨好观众。
一来“款式”多了,要求未免提高;二来故事既然来源于生活,更需要让人有为之服气的共鸣。
然而在《下一站,别离》的开篇,就出现男主角秋阳因事业遭遇危机,不得不考虑亲近长辈提出的“结婚就投资8亿”的条件;而女主角盛夏因为家族遗传的“早更”疾病,急于在33岁前赶紧结婚生子。
于是,为男女主角创造了步入“契约婚姻”的前提。
谈及剧中的契约婚姻,于和伟认为只是用了一个比较戏剧化的设置来给大家假定了这么一个现象,“现实中真有这样的相处模式,我也不知道怎么过下去。
”于和伟认为,这部剧的主题其实是试图展现都市男女爱无能的症状,带有功利性的婚姻观也肯定是错误的,只不过他们并没有用很严肃的姿态来讨论,而是选择了比较轻松的喜剧表达。
“在这个层面,我认为这是一种风格。
用这种方式去让大家接受,宽容地看待各种爱情现状。
我觉戏先有意思了,再有意义。
”
前几集故事老桥段,剧情狗血,各种偶遇,尤其是电话的老梗让人烦躁!
中间部分在杨柳出来之前还行当轻喜剧看没问题。
后来出来杨柳,其实这个人物可以有但是编剧请你搞清楚杨柳是配角,她可以考验男女主角的感情,但目的是要让男主认清自己心里所属更主动追求女主。
杨柳的戏份应该和顾小曼是对等的有个四五集就达到效果了,好嘛!
后半部分成了杨柳直接玩爆女主,编剧你是有病吗?
而且,秋阳的人设也太木讷了吧,整个剧里基本就没有主动过,过生日是姐姐提醒的,井里说好的求婚出来又啪啪打脸,只有最后一集倒是主动了可不显得突兀吗?
而且剧情有部分被剪的不流畅。
就故事来说编剧编的蛇头猪肚狗尾,演员演技虽然在线但也拯救不了观众的吐槽。
还有,能不能多选几个音乐配乐,那几个歌真的很!
难!
听!
如果百分制打分的话,我打59分。
其中20分给男女主,10分给所有配角,29分给幕后工作人员。
扣分的是编剧的脑残情节,剧中人物的某些性格设定,配乐公司的难听歌曲,化妆部门厚厚的腮红,服装部门的盛夏的鞋,剪辑师二把刀的技术,还有……你们接着吐槽吧。
1、结局看似圆满,未来仍然一地鸡毛。
虽然结局,我们都希望男女主能在一起幸福的生活,因为爱情。
但是对于前前妻、前妻而言,太惨兮兮。
尤其是前前妻,为了秋阳苦了那么多年,余生也将在漠然中度过了。
虽然,前前妻为了能与秋阳在一起,有过小心机小手段。
但最后的结局,其实是残忍的。
盛与秋婚后会有一段时间甜蜜的生活,但是在前妻们与女儿的孤独或无助时,一定会一次次干扰到秋阳;盛夏在婚姻中会要隐忍许多许多;秋阳会一次次的自责对前妻们的亏欠…将是一段累人与累心的婚姻。
2、为何电视导向:大龄优质女 配 3婚爱无能男么?
对女性不公平。
我同情盛夏们。
学医很苦,本科5年再加硕士博士,毕业就已近30了。
再加上外地留京女孩工作刚刚稳定,一晃就到了盛夏的年龄了。
再加上个性清高、忙于学业、恋爱技巧不足,她不像有的女孩虽然学业事业一般,却能够早早挖到优质的另一半。
请男性编剧以后不要再臆想多婚老男人配优质未婚女孩了,太欺负这些一路优秀的女孩了!
对她们不公平!
3、有人要给秋阳寄刀片,我却较能理解他的深情、纠结、犹豫。
只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尤其在感情方面,有失上市ceo的水准。
秋阳一次次为了前妻们,而放盛夏鸽子。
当他知道前妻们离婚的原因后,对她们都充满了愧疚;我换做他,也会为前妻们做这些,或许还会更甚。
但是,他不能因此一次次伤害单纯又可怜的盛夏。
如果,他当时不能确定盛夏的心意,以及自己的心意,也不能一次次放别人鸽子。
他做为一位大经理,可以调动一些资源很好的处理妻子、前妻们的事儿。
4、演员们挺不错的。
盛夏清纯、美丽、又执着。
秋阳很有魅力,深情又纠结,微表情到位、耐人寻味,于哥越发大火。
其它几位戏骨也挺好,只是男二女闺蜜,有点太单薄与低端了些。
而且,我只看到女闺蜜对盛夏的关心,没看到盛夏的付出。
这什么垃圾电视剧,可以改名叫《咱们离婚吧》了,李小冉和邬君梅脑子不合适接这种剧本?
男女主打着痴情的幌子随便上床,两个人都是渣男渣女,还追求什么真爱。
胖大海真是永远的备胎啊,女主闺蜜一张整容脸,猪嘴撅着演戏好玩儿么?
男主姐夫一开始摇一摇玩儿的挺溜啊,一副欲求不满的样子,还被人骗钱,又坏又蠢,后期突然成了一个怎么被冤枉都不出轨的钢铁纯情男。
真是恶心。
看了这么多电视剧,第一次写剧评,不是因为这部剧有多优秀,也不是因为非常差劲。
剧里两个情节无法苟同1.男主陪同第二任前妻的孩子去超市买玩具,只有一个卖了,男主提出剪刀石头布决定,赢了的就可以买。
结果前妻孩子赢了却把玩具给了对方,理由是对方哭了。
这样会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剧情确定不是在教坏小孩子?
还是设置这样的情节是为了突显男主老好人的设定?
2.大结局也无法理解,上一秒对别的女人负责,下一秒转身跟别人求婚。
无关演员,可演员在选择剧本时也得考虑剧中人设吧,我看弹幕基本都是在骂男主,我也觉得看了30集的渣男。
连续追了很多天,看到结局还是不舍,剧中所谓的“爱无能”让我想起大学两年多藏在心里的一段感情,或许太年轻或者太成熟都会这样吧,太累!
浪费的青春追不回,曾经沧海难为水!
剧中确实很多剧情太过俗套,但好在演员演技在线,被霸道总裁爱上是多少女孩子的梦想,看剧不就是为了暂时脱离现实吗?
不必苛求太多!
感动就👌了
没想到俄罗斯人对待感情也如此细腻啊,好喜欢拿下面具的戏,以及话剧和生活台词的互文。突然感动,今年看了好几部以前没怎么看过国家的电影,同一个世界依然会被共通的情绪打动。
把记忆封存在草莓蜜酒里,它会永远属于夏天
三星半。传说中的三小时版本会不会更好。有无人来分析下海报。
电影里的戏剧对话和两位爱人之间绝口不提的心声形成的互文性,最终化成车窗上寒气呵成的爱心画下句点。暧昧、微妙和旖旎的气氛一直在两人间流动,却不需要交缠的肢体甚至暧昧的逗引,女性之间自然而然的尊重和了解,就让情感好像在互相交错的凝望里悄悄盛开了。ps.这什么年上年下绝美宠溺好哄天仙配啊!不敢相信要是有后续真能在一起两个人日常绝对滋滋冒火花啊!再ps. 那个老公真得长得像一只僵尸猪啊!
一部小片子能探讨这么多东西,真的很值得推荐。从剧本到演员,整体上都很精巧、很用心,台词也设计得很有心意。虽然偶尔画面比较抖动,但仍然瑕不掩瑜。[剧透警告⚠]塔尼娅的个人魅力,两位老师之间陡然上升的感情,青春期无疾而终的恋爱,在儿童剧比赛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大人世界,看完心情有些淡淡的忧桑……只能说毛子在这方面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还是很多的。
挺浪费时间
“他决定永远记住这个夏天,用手捧起这一切曾发生的片刻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别让任何一个记忆从指缝间溜走,那样夏天就是你的了,无论未来发生什么 它都将永远属于你...”细腻的剧本让这句“台词”更加贴切,两个人的性张力在每一场合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好喜欢最后的机场告别吻,小心翼翼又热情奔放,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喜欢,开放式结局也算是俄罗斯社会的happy ending了,毕竟生活的可能性大过体制的死气,我可太喜欢Tanya这样明媚的女性了,Maria的知性是多少人恋姐的答案,诚意满满的小成本电影,非常喜欢!
喜欢看克制的“爱”,但下次请多一点糖
跑到别人的婚礼,🧧还能刷卡…..
假期;颜值在线,第一次直观感受到俄罗斯人的感情也跟东亚似的克制
哇终于有词条了!ficbook上俄人写的同人文能有100篇了,怎么不算大热(x)俄人说其实有一丢丢吻戏被剪掉了。片子初剪一共有三小时,但制片说三小时没人看啦,剪成现在的成品。剧组特别穷,所以谢谢芬兰人支持⬆️
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那样夏天就是你的了。
好看好看求女同性恋们都去看!!!年上太美了😍😍😍😍😍😍😍😍😍😍😍😍😍😍😍😍
高潮是你和她在一起高兴的快要死掉的那种感觉年上莫名有咩姨的感觉
好动人的电影啊啊啊啊啊啊,在那样真正亲密的时刻,倒下的酒瓶声其实是心跳声…高潮后又回到寂寞与无趣的日常…但当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就可以决定永远记住这个夏天,用手捧起这一切曾发生的片刻。将它们封进草莓酒瓶中,别让任何一个记忆从指尖的缝隙中流走,这样夏天就是你的了。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它都永远属于你。
你知道她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没有告白 没有接吻 没有说喜欢或者爱你 即便忘记也没关系 是夏天的一部分 明白的 真实的
😭
你知道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吗💧
颜值都很在线 年下自由文艺会撩 年上也好宠她啊 结局很好品 “你知道她眼睛的颜色吗” 结尾那首歌好听的 不过吻戏是一点没看到啊 是我看的版本问题吗 对了年下好像年轻的kate box
海边那段简直太暧昧了。喜欢这种克制、点到为止有想象空间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