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日本最长的一天

日本のいちばん長い日,The Emperor in August,Japan's Longest Day

主演:役所广司,本木雅弘,松坂桃李,堤真一,山崎努,宫本裕子,神野三铃,木场胜己,木村绿子,小松和重,松山研一,户田惠梨香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5

《日本最长的一天》剧照

日本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日本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2日本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3日本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4日本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5日本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6日本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3日本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4日本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5日本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6日本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7日本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8日本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19日本最长的一天 剧照 NO.20

《日本最长的一天》剧情介绍

日本最长的一天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日本方面,业已77岁高龄的铃木贯太郎(山崎努 饰)经天皇裕仁(本木雅弘 饰)的劝说,同意出任新一届的首相。在随后的组阁中,陆军大将阿南惟几(役所广司 饰)确认为陆军大臣的人选。在此期间,希特勒饮弹自尽,欧洲战场尘埃落定,日本站在了 历史的十字路口。以畑中健二(松坂桃李 饰)等少壮派军人为代表的主战派摩拳擦掌,等待和同盟国进行本土决战。政府高层方面则出于各种考虑,就是否终止战争进行激烈讨论。东京大空袭、《波茨坦公告》、长崎-广岛原爆。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各方势力的碰撞也到了关键时刻……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佛莱迪大战杰森落头氏之吻2幻听曼德勒春潮波拉特纯酷黄金矿工你们我们他们疾风之赛道宝贝光明之心~幸福的面包~生命中的危险缺憾6888女子营亲爱的我们的曾经风流一代故事贩卖机天赐情缘烈火男儿之隐患通天塔谍影迷情第四季至尊先生超级八未确认进行式OVA:看,那就是我们要下榻的旅馆哟冬天不冷日本生活的艺术第一季疯狂巨齿鲨复仇第二季名汤<异世界之汤>开拓记~40岁左右的温泉迷的转生地是悠闲的温泉天国~S·A特优生低谷医生

《日本最长的一天》长篇影评

 1 ) 没有反思的投降对于影片对于历史都相当空白和无力

就电影来说拍得还可以,细节比较严谨。

就历史而言讲讲几点感受:1.战争,军人和军国主义得到了极大的美化,天皇投降的圣断充满了仁慈的智慧,投降的目的是为了保存日本,保存国体,等待复兴,全片体现出日本人没有为战争的进行过一丝反思,影片中也没有将市民受到空袭的痛苦表现出来,个人认为这些情节对于影片来说,对于历史来说都很重要。

2.日本是一个崇尚优秀的民族,他们只会臣服于比他们优秀的民族,在影片中感受到军人对于空袭对于原子弹的不屑,要不是由于国民的懦弱,天皇的仁慈,沙俄的背叛,他们还会继续战斗下去 3.军人在片中形象相当唯美,他们充满了勇敢智慧仁慈尽忠,军人是为战争而生的,生命止于战争结束,这种表达手法是相当片面的,难道军人就没有一个苟且偷生的人?

个人认为苟且偷生才是投降的最大动力,蝴蝶效应你了解吗?

难道所有军人都没有家属在空袭丧生?

难道找不到为战争感受到痛苦的人?

这些才是结束战争的关键,而影片却没有表现出来。

失败!

一碗没有屎的杂碎面!

 2 ) 珠玉在前,邯郸学步

其实就是一帮老顽固的终结。

为了一个过去日本帝国的大梦,打鸡血一样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不管是二战以后恢复经济,还是重新搞社会救助,都有一种精神失落的感觉,旗帜已经烧掉了。

他们是行尸走肉。

老版本我也看过,不像这一版那么直接的描写天皇,还有他热爱的生物学知识。

老版本就是讲暗杀的,而新版却简洁得多,连人物介绍都没有很充分。

阿南由役所广司来主演,真是难为他了。

紧接着第12分钟的小汽车驶过,飞起片片樱花,那简直太美了,让我们想起世间万物都是过眼云烟。

阿南塑造得更亲切。

很多谈判的镜头也只是对老版本的复习而已。

没有那种紧张的氛围。

这是最失败的。

也就是个按部就班的。

没啥想法。

 3 ) 笔记《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分析》钮先钟

【以下为钮文之笔记,供参考】日本的投降是难以解释的奇事:1. 陆军尚且完备2. 好战尚武日本的最终战略:1. 自45年6月寻求苏联的援助(但不甚积极)2. 如不能如愿,本土决战美国对应战略:1. 海军在1945年1月已经接近赢得商船战2. 空军1944年夏季开始轰炸工业设施,然而海军事实已经破坏了原料供应1945年1月,李梅接任司令,奉行杜黑主义,使用燃烧弹,至终战伤亡220万,死90万人。

330架次B-29可造成一颗核弹的伤亡数。

3. 陆军于45年5月完成本土登陆战计划,11月登陆九州,次年3月登陆本州平民和军事易毁性在原爆和苏军进攻后达到最高日本投降主因为美国有能力使其军事易毁性达到极高,使本土防卫毫无成功希望;但这并非仅仅是原子弹的功效:迫使日本投降的因素:海权上的封锁,通过潜艇和飞机布雷,不过不能及时了结战事恐怖轰炸,但作用不如封锁,其实轰炸工业区无决定性意义;而燃烧弹攻击平民有违人道美军目标明确,意图入侵日本本土,结束战争因此,原子弹和苏联进攻只是最后一根稻草,不是所有的原因。

 4 ) 这一日还远没有结束

先说优点,细节刻画的不错,不管是当时的器物,随处可见的标语,来自于一些场景,已经带有话剧似的过场,都符合日本电影的特点。

人物也有出彩的地方,比如有厌恶战争,虽然不敢和士兵正面冲突,但是默默抵抗的广播剧职员和首相官邸的警卫,有已经陷入疯狂,最后走向末路的叛乱军官,有大智若愚,甚至有些狡黠的铃木首相,比如还能享受到婚礼,没有感受到战争残酷的,阿南的女儿,作为书记长官的迫水面对一群士兵只能落荒而逃的窘迫,还有虽然出场只有几次,为了多出来的一幅字大发雷霆的东条英机。

再说不足,老版没看过,但跟原著相比,很多冲突淡化了,有些人物也边缘化。

比如花了大量功夫在描写内阁争论、广播稿出炉上,导致最后玉音盘的争夺过于平淡。

比如侍从长临机不乱的镇静没有体现,几个侍从没了主意的在台阶上讨论,集体讨论时反倒是女官更加勇敢。

最后说说整体感受,无疑这部电影试图将人物都刻画的有血有肉,包括神一样的天皇,但是浅尝辄止,最后只让人感觉虚伪,阿南切腹前会整理天皇送给他的衣服和小儿子的遗像,叛乱军官自杀前还想着给儿子写遗书,天皇不仅体恤下属,还一直忧国忧民的样子,三句不离为了人民……可就是这群明君贤臣,慈父孝子给中国带来深重苦难。

都说在洗白侵略者,可我觉得这部电影恰恰揭示了一些东西,有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下属向阿南汇报陆军省分成两派,阿南说是“和平派和抗战派?

”,下属答到:“是希望你成为首领的政变派和连你一起打倒的激进派”,阿南听到默默无语。

事实上,无论是鸽派还是鹰派,到了最后心心念的也压根不是民众亦或者普通士兵的生死,(只有天皇反复提及),想到的只是国体,皇室的存续,对于侵略战争却只记得的是“冲冲冲”和钓鱼喝酒之类的美好回忆。

东条英机一段所谓狭义和广义忠诚论,则阐明了这帮满嘴忠君的人的真实想法,上级(包括天皇)和我想的一样固然没问题,要是不一样,就通过各种极端手段来使得按我所想的去行事就好了。

这是日本上下一步步走向毁灭的不归路的真正原因。

事实上,这一日根本没有结束,而是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5 ) 今天才知道倭寇至今不承认战败的原因

今天才知道倭寇至今不承认战败的原因:他们非得战斗到家门口,被杀的片甲不留才能承认失败。

天朝,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吗?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日本看不到任何赢得希望以及通过谈判获得体面失败才宣布无条件投向。

太平洋失败日本失去本土防御手段、各种战略物资无法运回本土支持作战。

看看苏联出兵东北关东军过半物资调回本土看出日本物资极度匮乏,日本拍摄电影、纪录片表明后期日本食品严重短缺,战争末期仅有货船不是运兵运粮食矿产。

 6 ) 军国主义未死,和平民众警惕

所谓反战电影,实际在美化军国主义者,阿南惟几的扮演者 役所広司很帅,但去百度了阿南惟几的照片大失所望。

渲染了年轻的陆军部军官的爱国热情和守土决心,深刻描绘了陆军大臣 阿南惟几,首相 铃木贯太郎,书记官 迫水久常为了大局忍辱负重,艰难做出投降决定。

看不出有什么歉意,顶多是褒奖了一下昭和天皇不愿战争伤及平民的态度,也谈不上反思战争。

只是说我们打不过美国,苏联又宣战了,迫不得已,为了避免本土决战断送日本将来,所以做出了投降的决定。

至于为什么发动战争,以及对战争本身的反思和避免一概欠奉。

画面四星,老爷车驶过樱花道扬起粉色落英缤纷的镜头很美。

价值观零分,说是军国主义招魂片可能有点夸大,但拿这片子纪念终战七十周年,既有辱同盟国军先烈,亦缺乏对日本自己和受侵略国家人民的尊重。

 7 ) 每一个读不懂日本的都该看这部片子。

俞天任写过一本《天皇的皇上有五颗星》。

麦克阿瑟这么看当时的日本的:“一个国家和国民,像终战时的日本人这样彻底屈服在历史上是没有前例的。

日本人所经历的并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败北,武装兵力的毁灭,产业基地的丧失,也不仅仅是国土被外国军人的刺刀所占领,而是几个世纪以来被日本人以为不灭而坚守着的日本式生存方式,因为这次的战败而连根拔去了。

”经过战争的涅槃,看看今天日本的成就,难道就没有中国人好奇日本是怎样的民族吗?

看过此片,你就会明白,原来日本人从人神天皇到普通百姓的素质决定了这是一个令人尊重民族。

 8 ) 日本最长的一天

这部电影不是战争反思片,它比日本电影《the human》差很多,同时也不是纪录片,比《二战启示录》不够细、可以说是商业电影中的一般剧情片,没有任何斟酌的价值。

这部电影是讲述了,那天能记录下来的事情经过,然后把现今的思维方式加进去。

可以这么说,电影要说当时日本要终战是赞成也好,是反对也好,只不过是一个概念为日本尽忠!

只是着重的讽刺了东条的愚蠢及嚣张!

有两点,我刚开始看电影时。

很不能理解的是一个是陆军说“皇军创立一来,从来没有败过”。

而二则是天皇说,“停战是为了日本以后”!

这两点我很不懂日本人的心态是什么,大概是为了信仰吧!

以一个能令全体国民团结在一起的信念!

陆军说他们从没有战败过,我很怀疑,虽然冲绳和南太平洋的败战是日本海军陆战队打的,但缅甸七万人的惨败和菲律宾十几万人覆灭难道不是败吗?这几次不是陆军打的吗?

当想到战争史上的进程,就可以理解这问话了。

古代战争以一场战役为胜败,到拿破仑以攻战别人首都为胜败,到第二世界大战以占领敌国全境为胜败。

就可以解释了。

日本1945 8月时,还占着我们整个沿海省份及4/1的内陆省份,还有朝鲜台湾,所以陆军觉得他们没有败!

第二点,日本天皇要终战是为了日本开太平之日而于万世,电影也把天皇塑化成一个英雄!

很过,很简单的一个道理,盟军知道要把天皇送上绞刑架是不可能的,所以模糊的说要惩办战犯,如果,日本跟德国一样的政体,那么天皇难道就不会像希特勒那样,绝不投降坚持要把德国工业及所有的基础设施全面炸掉?

天皇知道自己不会死也不会受审判,才说要接受有条件投降。

再说天皇的人品是否像美国电影中的《天皇》那样高尚,我就不知道 了!

但是有一点我可以看到的是,日本天皇如果不投降,他会坚持到最后,然后自杀是可以预料的。

这比我们清朝的领导人“以中华之物以之修好”是不同的。

再回转到现在,不管日本拍什么电影讲军国主义好,还是我们拍什么抗日神剧也好。

都不完全代表一国之民心。

电影重要的是讲求事实和真实,电影如果都是空中楼阁,那就不是电影而是宣传。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偏向宣传。

 9 ) 自私的人本主义

演员表演的功力值得认可,毕竟有好些个老戏骨和中生代。

但是剧情还是较为平铺直叙,看不出重点的矛盾冲突。

相较老版缺少了叛军搜查录音带的高潮,阿南剖腹时也没有了壮烈肃穆的氛围营造。

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

可能是因为本片距离日本战败已经过了七十年,当初的痛心疾首,深刻反思淡去了不少,如今再来回顾过去,导演宁愿使用大批的暖色调和温馨的家庭伦理情节来烘托出人本主义情怀,也正因如此,阿南大将变成了风趣幽默,顾念家庭,有大局观的完美形象,天皇更是成为了十全十美,怜惜民众的圣君。

这样的电影语言既迎合了日本当代普通民众回避集体战争责任,追念历史功勋的历史观,也符合日本上层精英的既得利益。

只是,当役所广司饰演的阿南唯几愉快地向家人提及他在长沙会战时高呼的口号"冲冲冲,不要停",乃至于他的妻子在他死后也用相同的口号回忆他时,日本的观众和导演本人又何曾有同样的人本主义精神替中国乃至全世界饱受战争苦难的军人民众考虑呢?

这种只要本国人民得利,他人不必顾惜的集体主义精神,作为军国主义亡魂的延续,时至今日仍然在日本主流观念中留存。

 10 ) 观赏角度看电影

少点政治眼光,随口谈下电影。

本片并没有很严重的“受害者心理”,也没有很严重的“反思战争”情结,相对来说比较中规中矩,比较中立(就算有倾也是微倾),反而成了一个特色。

看腻了其他日本爱拍的“受害者”电影,也看腻了一大堆的各国拍的“反思战争”题材(不觉得“反思战争”基本成了标签吗?

拍个战争相关片不“反思”一下就被怀疑“没深度”,欧洲反思的效果也越来越好,清真寺稳步增长),要是清一色都是这两类片,天天反思来反思去或者天天觉得自己受迫害,岂不是无聊透顶,都是套路。

日本人反不反思,道不道歉,也不是电影的本位,电影就算拍日本反思一万遍,也就是个电影,电影拍日本人正义凛然,那不还是个电影么。

所以看日本片儿不用那么凝重,先放下什么民族国家的“大义身份”,想象自己是个法国人看着远东国家最后发生的自己基本不了解的事儿,不就平静很多了。

所以啊,看电影就是观赏,就像看书一样,偶尔来个清淡的新口味不是很好吗

《日本最长的一天》短评

还不错,成王败寇

4分钟前
  • 老挝探长杨豆蔻
  • 还行

倭寇國美化戰爭的片子,必須給一星,戰敗還在美他們的戰爭英雄,強調武士道精神,自己多麼希望他們逼宮成功,進行日本本土決戰,那現在應該沒有日本了。也間接說明了日本的洗腦軍訓。

5分钟前
  • x8888xx8888x
  • 很差

严肃拍摄了投降前夕的事情,认真讲故事一星,把天皇塑造成和平典范当年应该给他半个诺贝尔和平奖。再联想起日本现在的皇室,真是有够搞笑。

8分钟前
  • Dr.Jones
  • 很差

感觉这就是为裕仁天皇洗白的一部电影

13分钟前
  • 阵雨
  • 还行

需要相对多的背景知识和上下文才能看得流畅的电影,太多的细节如果没有对日本二战时期国家政体,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有所了解的话,大概无法明白和理解拍摄的目的。

17分钟前
  • 麥町呲溜变向
  • 推荐

没意思,拍的这么索然无味

22分钟前
  • 晓东
  • 较差

为保全天皇,裕仁洗白白,战后美国为避免政局动荡,也顺水推舟没搞彻底清算。这也是日本反思的问题所在,主流反思还是在战争对自己国民的伤害和军国主义的“盲目”,很少反思对其他民族造成的伤害和天皇在这里面的责任。最后投降书抠字眼也可以看出是死不承认战败的

26分钟前
  • headradio
  • 还行

电影的角度来说,各个方面很好,剧情紧凑不拖沓,人物刻画也很深刻。但是作为中国人,表示,你们活该!

30分钟前
  • 月满西楼
  • 推荐

这也把昭和天皇美化的太过分了吧。。。役所广司气场好强大!

35分钟前
  • zing
  • 较差

活该

39分钟前
  • 三月的莫扎特
  • 较差

这个就是日本的抗战神剧了,只不过宣传思想变成了屁民去死是应该的,天皇免你们死罪是开恩,是被裹挟。年轻精英办公室里精忠报国,遇事不决,切个腹先,反正切腹是不会错的

43分钟前
  • 我不吃牛肉
  • 很差

真的是好长的一部电影…

45分钟前
  • cxacswx
  • 推荐

⊂((・⊥・))⊃

48分钟前
  • Benedictus VI
  • 推荐

可悲的是,剧里谈笑风生地提到中国山西,提到长沙会战,提到常德,然而在本土被重创下又渴望着保全国民不愿生灵涂炭,又恶心,又不得不承认视角的差异;虽然之后也被糟蹋了很多年,但与中国的苦难相比远远不够

50分钟前
  • 水合氢离子
  • 较差

从某一小方面了解二战了。三个主要的法西斯国家发动战争也是当时情况所迫,他们打,我们守,再打回去,所有一件一件连续的事情造成了今天这样的结局,法西斯国家失败了,我们成功了。只能说,去体会历史,了解文化,体验厚重感,做自己应该做的。

55分钟前
  • 豆友119399393
  • 还行

弱者永远没有站在舞台上的资格。

58分钟前
  • 阿冉
  • 还行

算是基本还原历史吧,比较客观。那个总理大臣让我数次想起了李鸿章,国之将破,老残之躯即便背负骂名也要硬扛着上啊

59分钟前
  • 地铁里的季风
  • 还行

话题之作,值得一看

1小时前
  • 亢龙无悔
  • 推荐

差点重演226。

1小时前
  • Nobunaga.H
  • 还行

制作精良,群像的刻画算很成功的。连续看完山本和联合舰队一系列之后再来看,对局势的摇摆有了更好的理解。敢于展露自己的一场惨败,是完整的现代国家该有的气度。只是阿南的和煦笑容跟2011版山本几乎一样,略感纳罕。

1小时前
  • 飘叶随风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