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寒之城》(类型:动作/演:夏雨)已阅。
先说结论---好过2000年以来99.78%的华语动作悬疑类电影。
时代背景是苏占时期之东北(滨城即是哈尔滨)但与传统家国情怀的谍战无关(与抗联稍微擦了点边),而是新编了一段偏冷门偏私人的当代“刺客列传”。
电影气质复古,寒意贯穿始终,几场封闭空间的群戏张力十足。
服道化有诚意,去“塑料化”去得很彻底,总之---没有花钱的不是。
电影姿态很低,就是老老实实讲故事,故事总体够饱满,古早黑帮生态大揭秘,人物基本立得住,夏雨扮演的小顾有先秦古风,配角也出彩,能咂摸出“教父”众生相的一些味道。
当然也有缺憾,因铺垫不够,以致女性角色纸糊的一样让人不易共情。
反派降智比较严重,老奎反杀潘顺闹着玩一样。
台籍演员国语配音让人出戏(当然李立群金士杰不存这个问题),高捷秒领盒饭暴殄天物(这样的好演员是看不够的)。
题外,好看的电影必然有吸睛的故事,而烂电影喜欢玩概念,玩氛围,剧情不够音乐来凑,镜头花哨表演浮夸。
这厢观众一脸懵逼,那边半瓶醋的导演还沾沾自喜:看,我TM多高级。
夏雨哥不用多说,我还是很喜欢他的角色的。
咱还是单独聊聊剧情 里面出彩的,还有我个人感觉添加上能更出彩的。
然后最后就是可以再拓展的想象。
我也开始学会分段咯。
新人一枚多指教吧。
首先出彩,风格画片的一致性很不错,室内就是灯红酒绿对滨城的刻画。
外面就像、就像、当时的社会,冷峻、残酷。
室内就像暗流涌动,时代纸醉金迷却又暗伏杀机。
形容不算恰当,确实突出了一个乱字。
出现了枪支 我不算专业 看着手枪两种确实是那个时代特务专用,那个狙击枪感觉是德国造,不是日本的。
剧情很线性,然后就是被剧情推着走,杀一个杀一个,中间人物过程的突兀转折是那个杀死,报社记者(夏的朋友开始的)我以为感觉着应该是 有他们内部的矛盾潘家为主导,夏展开的精心陷阱一步一步 鹬蚌相争,他渔翁得利,最后大团圆,带着一部分财富在香港或者日本、美利坚开始了新的生活。
出彩的地方就是枪法还有杀人的几处打斗还是有点不错。
也不能说非常过瘾。
夏雨做为主角缺少主角光环,需要更炫丽的主角光环,也树立一个英雄式锄奸第一个枪客。
塑造我们那些年代的一个特工枪客的英雄人物。
然后成为传说。
最后就是还是再来个,枪客身份(一开始是国军,媳妇受过高等教育和学历的医生,是国际共产主义人士)后来在国际上都加入了共产D,最后再国外从事着杀后枪客,是一个和平使者一样的。
尽可能国际化融合俄国,日本,西方的一些文化元素。
带着那么从事过革命先烈精神的意志一个人和平主义人士,幸福的活了下去,再东南亚建立不少私立孤儿院,收留战争孤儿等等。
最好别沾染太多政治,及感人又干脆。
酣畅淋漓的一场复仇大戏。
无论是服化道还是摄影、打戏都拍得极有质感。
冰天雪地里策马奔腾的下山匪帮、鹅毛大雪中女主期盼的回眸、车窗上渐渐模糊的脸庞、雪夜中肃杀、寂寥又阴暗的氛围、清冷孤绝的背影,深深浅浅的脚印👣,独有的北方图景,勾勒得绝佳。
文戏的bug是有的,影片前前后后送审修改数次,想来必然牺牲了更多的精彩。
无论如何,故事能圆的回来,实属不易,国内院线能看到一部剧情扎实,全员演技派的国产电影🎦,容易么?
珍惜吧!
向主创致敬!
个人更喜欢李立群对人物角色的理解和演绎,不会过分匠气,而是形神兼备地让人相信他就是奎叔--奸诈油滑,满脸堆笑,充满算计,泥鳅本鳅是也。
夏雨有突破,第一次见他在银幕里承担如此重的打戏部分,不得不说是一大惊喜!
王可如整个样貌身段都好适合那个年代的审美偏好,选角成功。
为数不多的几场戏,足可见演技也是过关的,前途无量啊。
不喜欢看民国时期的电影,本片纯是无聊时随手点开打发时间的,没想到居然还挺好看!
哈城各路人马搏弈,小顾从中穿针引线搅得哈城天翻地覆,纯纯的一个黑帮片啊。
可能是为了过审方便,给小顾安排了一个GC党的身份,其实这身份可有可无,对本片剧情影响不大。
剧情唯一的弱点是李立群,他演的老江湖一开始挺牛逼的,结果到后来啥都不是,什么人都能骑到他头上拉屎,这就让人看不懂了。
豆瓣给出的综合评分偏低了,个人认为值7.5分,非常值得鼓励的内地黑帮类型片佳作!
内地敢碰这个题材这个类型的电影,本来就不多,这片感觉能排进有史以来大陆这个类型影片的前五到十名吧,当然不能比《罗曼蒂克消亡史》,但综合品质应该是超越了《无名》的,能在这么逼仄的审查环境下,拍出接近国际B级片档次的血腥暴力,不容易啊…堪称夏雨迄今为止第二好的作品(第一当然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金士杰老师演了个类似樊於期的角色,主动献头只为成全一段哈尔滨枪战版荆轲的慷慨悲歌,有点儿意思…雄性荷尔蒙这么充沛、这么不缺钙、且还算有脑子、又用心创作制作考究的大陆电影,很少见啊!
【3.5星】1、一部比较假的复仇电影,类似于外国的某一部吧,一个人对抗整个组织,这个电影还算稍微合理一点,至少用了一点手段让这些组织之间互相内斗2、他一个人干翻了整个组织,然后就差一步见到爱人,差一步就完美,导演和编剧就喜欢搞这死样,故意恶心人3、1945年的时代背景,又是枪战,又是打斗,还很红,为了什么锄汉奸4、唉,男主的妻子真好看,真好,主要是对男主真好,太难了,太难得了5、豆瓣评分6.4,个人觉得还行,没有很大的槽点6、那个开理发店的老头,还以为他是装的软弱,结果他是真的软弱7、那个报社记者死的真快,大boss的那个管家,最后又变弱了,真的很假。
每次都是这样,我觉得按照那个管家的之前的战绩,他应该直接一下子就把男主给秒了,或者他应该先杀男主妻子,或者拿来要挟
浅浅的磕一个,谢谢各位老哥哥们拳拳到肉的打戏,特别爽,特别是主角的各位大佬被镜头和大屏幕放大百倍的面部细节、抖眼抿唇,都清晰细腻,时时刻刻带入戏。
炎炎夏日来点冰雪冷静一下。
故事背景设置1944年,枪手顾念受挚友方平之临终委托,来到滨城送交遗物,顾念来到滨城后得知,方家几年前就惨遭灭门。
顾念决定留在滨城暗中调查杀害方家的幕后真凶。
此后的一年,顾念冒名“方平”开始逐一暗杀所怀疑的各派恶人。
时间来到了1945年抗战胜利,伪满洲国暂由苏军接管。
为掩饰身份,顾念便受雇于货场码头老板仲震,在其手下谋了个枪客的差事。
此时的仲震在滨城的黑白两道如日中天,顾念也为接下来的复仇行动找到了最好的隐蔽所。
蛰伏在郊外裁缝铺里的枪手老焦,嫉恶如仇,滨城的暗黑势力一直是他暗杀的目标。
提及老焦滨城的各帮派均闻之色变。
1944年的冬夜,顾念受仲震之命追踪到老焦的藏身之所,欲取其性命交差。
然而,在二人一番交锋后,关于方家遭灭门事件的蛛丝马迹开始逐渐清晰。
影片揭示了人性的不同层面,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旧时代每个人都有两幅面孔。
一个关于信守承诺,舍身成仁的史诗传奇故事也就此拉开帷幕。
电影的白山黑水的色调极为冷峻,沉稳凝重的影调中,勾画出一个乱世红尘的时代轮廓;工业年代充满机械质感的机车,裹挟着漫天雪花扑面而来;枪战和搏杀的场面真实而激烈,在情绪和气氛上的渲染,充满着震撼和压迫感,形成一股穿透出画面的力量。
一众实力演员极富表演张力,大雪纷飞之下,尽是热血,饱含悲情又不失浪漫!
本片枪客顾念的扮演者夏雨在映后分享说,他的角色、金士杰老师饰演的老焦和焦刚老师饰演的路进是“意识合伙人”。
而在滨城这座地理环境极寒、多方势力龙盘虎踞的“极寒之城”,正邪交锋可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面对恶人团老谋深算,虎视眈眈的险峻形势,唯有秉持希望烛火,心怀理想信念方能行稳致远。
今年是夏雨出道三十周年,当他站在屏幕前欣赏自己三十年来的角色混剪,我仿佛看到了顾念在沐风栉雨的斗争中从容地笑,这个角色是需要有一定沉淀和蓄力的演员去诠释的,夏雨可谓是绝佳人选。
看似孤军奋战的顾念其实并不是孑孓而行的,他有理解他抉择和坚守并一直给予贴心守护的贤内助文秀,有在精神层面达到神交程度的至交老焦,还有象征文明火种的下一代“仔仔”,还有缘悭一面的引路人方翰……了无牵挂者忘生,心有所爱者往死。
有牵挂的勇者也可以所向披靡,文秀的爱给了他力量,无论结局如何,都无悔付出。
多年以后,也许别人谈起,也许是下酒菜一般的前尘往事。
但总有人记得这份“隐忍于心 豪爽于情”的义胆忠肝和柔情满怀,勇毅前行。
很喜欢电影里几对角色的对照关系,比如“给李家扛活儿”的郭七平时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刻却能力挽狂澜,和顾念的枪客代表同样有勇有谋;仲震和老焦同为场面人,做事果决,杀伐决断,堪称领袖人物;李庆和路进同样呼吁进步,大胆革新,那为何恶人团最终落得功败垂成下场呢?
可能就是因为太过于投机,利己主义作祟,全然不顾新的环境大势,迂腐不堪。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而恶人团的狠辣与复杂的角色塑造,让黑白对决可看性更强。
谭凯对于反面角色的看法也是我的观点,不降智的恶人团的人性挖掘更有看点,更加耐人寻味。
原来会做锅包肉的台湾人是哈尔滨教父,油头雪茄威士忌变成了民国戏的标配。
片子氛围感和质感做的挺到位,运镜多了点凌乱和炫技。
故事中规中矩,演员可圈可点。
导演是纯纯的作者表达,把自己玩成了程耳。
总体来说挺好的,就是用力过猛了。
让我写满 140 字,好为难。
凑些吧。
好电影!
看得出很用心。
但一个经验是如果编导,制作和出品是同一人,那这部片子就。。。
票房不是检验影片质量的标准,但作为影视剧项目来说,还是得尊重点市场。
一个英雄为了情义导入敌人内部浴血奋战的故事。
男演员整体服装色调以深色黑灰为主,配上白雪,这该死的氛围感油然而生。
前半段剧情紧凑一环扣一环,动作武打戏着实看的过瘾。
混在大哥手下的人个个是人精,哪怕赌场小小的负责人。
每一个手下虽然是小弟是帮手,却守规矩有纪律讲道义,所以这个组织才一直稳固壮大。
剧里很多精彩之处。
比如很磕夏雨张奕聪有种cp感,发生在俩人身上的故事既搞笑又温暖。
而老戏骨们狡猾与稳重的戏,也被导演刻画的淋漓尽致,都是混江湖的,一路走过来杀人如麻,又云淡风轻。
不得不感叹活在那个时代的无情冷酷和悲凉。
最后比较意难平男女主,一段爱情还没好好开始,就结束在雾气缭绕的黑暗之地。
#极寒之城首映
多小年之后,这一切不过是一道下酒菜。
一纸之约,多年复仇,冰雪有恨,英雄无泪。
画面十足,凝重感逼真,也许这就是电影感
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里面有很多经典电影元素。
《毁灭之路》+《米勒的十字路口》,欧美风格十足的黑帮复仇片,视听审美极好,故事比较无趣,群戏比较散乱。
乱世悲歌,复仇迷途,以旧东北为原型的犯罪之城,癫狂暴虐、肆无忌惮的风格,又有着影迷导演的老成。结尾顾念倒在火车旁,也让我才发现了导演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不刻意煽情,点到为止,很好。
理发店老板和他配合杀山匪那场戏好看。然后浴室设套那场戏,虽然设的套给主角开挂了,但是这场戏的结尾反转不错。/一个纯复仇故事,复仇线很简单,杂七杂八的信息太多跟抗日什么的完全没关系,私欲,但又不足以让我共情,剧本上完全可以替换成古装,古装武侠仙侠网大的水准。主要是在装逼,气质确实很硬,画面不错。翻转太简单,知道主角卧底底细的科长本应该跟主角有很强的冲突,比如被追时有他人完全可以大声宣告一些信息。
尽管是在装,但还是挺有范
A basket of clumsy gangsters.
氛围还是营造得不错,事件发生在极寒之城也很带感,只是很多桥段和画面都太似曾相识,最后被小人物刺杀也是意料之中,又非得拖长和给出假想,制造一种悲怆的感觉,其实这些手法很老套了。国产电影还是要有点新意。
全员恶人,画面考究,硬里子演员集结。5月25日刚看完点映,26日惊闻扮演老查的罗京民老爷子去世,老人家千古
演员都不错
挺好看
《极寒之城》挺爽脆过瘾,在大夏天观看就像喝冰镇啤酒,冷峻肃杀的环境里,把热腾腾的仇杀拍出了棱角分明的鲜明质感,人物设定、动作指导、枪械运用都颇有新意,一拳一脚极具动感,在视听上面做工精细,对得起观众,大时代的小人物,小人物的善与恶,忠与义,恩与怨,私愤与国恨,尽在遥远的滨城,这么近,那么远,冰与火之间穿行,守住承诺就是守住了底线。
蛮好看的,摄影和氛围都做的不错,不过最让我印象深的还是弹幕的一句评论:“美利坚的教育是真的好”。
⒈导演是非常优秀的摄影师,但并不是合格的导演,虽然国内的摄影师或许想成为张艺谋,但绝大多数都没有张艺谋讲故事的天赋,他是有一个完整的剧本,就能将剧本的内容展现出来,而大多数的导演并没有这样的能力。⒉画面构图非常好,随便一帧截取下来,都是一副很有意境的照片,可这故事讲的一塌糊涂,每个角色还都很装,幸好大多数演员都是老戏骨,要不然这电影根本没法看。⒊剧情就是非常简单的复仇故事,可对于反派的描述,始终都没讲清他们到底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然后内部的斗争太过儿戏,总之就是非常一般的电影,可惜这阵容了!
和导演另一部《铁道英雄》有异曲同工之处,东北极寒、冰冷的氛围依旧烘托得不错;以复仇为主线的黑帮乱斗也有那个年代的特点,逻辑清晰、强于《铁道英雄》,但是问题依旧明显,比如可有可无的女主和感情戏,亦或是不算干脆的动作戏
几十口人命,要另外几十口人命抵偿。
又是导演装13之作,到处是刻意的模仿,开枪慢镜特写,帮派势力整齐划一,剧情节奏缓慢故弄玄虚,就不能好好讲故事嘛?要那么多的表现手法和画外音煽情干嘛!导演以为自己是大师,其实是小丑!
在现在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大环境下,想要拍出《极恶非道》那样的电影,必须要把时间设置在民国时期,而且还要套上一个擦边主旋律的壳,在这种情况下,这部电影的完成度还是很高的,好于导演前作《铁道英雄》,但也有重复上次的败笔,那就是导演不适合拍女人戏,而却硬加了一个女人角色进去,但是除去这个角色其他的还是值得鼓励的。不捧不踩,给三星半吧,剩下半星给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