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雾花园》的故事并不复杂,当年的东南亚也是被日本人蹂躏的地方。
在日本战败前夕,李心洁幸运的从战俘(慰安)营逃出来。
然后,好像成了有点“地位”的人。
由于她亲眼见证了日本人的残酷和疯狂,更加亲眼见证了自己的妹妹的惨痛遭遇,心底里对日本人是厌恶的。
然而,当年在战俘营,支持她妹妹活下去的,就是梦想中的花园。
为了完成妹妹的心愿,李心洁不得不面对一个日本人。
这个日本人,是个园艺大师,好像还是国宝级的人物。
但是,这位大师对国家数次召回的“命令”置之不理,一心一意的忙活手头的“夕雾花园”。
李心洁的到来,大师并没有给太多的好脸色,反而成功捕获免费劳动力一枚。
李心洁的阴影面积估计得好好算一算。
国仇家恨+民族仇恨,够这位大师喝一壶。
于此同时,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当时的日本人搜刮了很多的宝藏,战败后还没来得及带走,就淹没在这无边的大山里头。
这段插曲很有意思,但似乎又不适合说太多。
在“日夜劳作”下,李心洁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大师的“个人魅力”所倾倒,反正国仇家恨就愉快的放到了一边,和大师欢快的滚了个床单。
刺青从痛苦到愉悦,只差一个“爱情”的距离。
时隔多年,李心洁已经“位高权重”。
当年的爱情,好像也消失在“夕雾”之间。
没想到旧事重提,当年的大师,有“间谍”的嫌疑。
李心洁不得不重回“夕雾花园”,去揭开那尘封的往事。
那段往事里,有历史的痕迹,更有她被埋葬的爱情。
故事的结局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毕竟文化差异相隔,唯一能“同仇敌忾”的只有“共同的敌人”。
不过,当地的景色真的非常漂亮,如果有机会,在“夕雾花园”听一场雨,应该是相当的惬意的。
《夕雾花园》更优胜之处是除了爱情外,它也谈园艺,再透过园艺谈艺术中的哲学。
有朋的生活离不开园艺,连日常聊天也是三句不离本行,云林也取笑他,「你一定要这样说话吗?
」他第一个提到的园艺理论是「借景」,借助外界景色完满花园的景色。
外在世界不变,变的只是你怎样去看它。
这个理论最后原来是解谜的另一关键,而且他借的那个景非常出人意表。
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馬來西亞經歷了二次大戰的洗禮迎來的是共產政權和殖民統治的對抗女主的妹妹在日軍離去的那天被燒死與花園主人的相遇,然後一起建造這花園完成女主妹妹的願望他們相知相愛,卻又失之交臂,繾綣半生卻由背上的那幅刺青道出真相。
120分鐘,把你我都帶進了充滿回憶又感人的過去。
这部片子里流露的人生智慧远比电影本身更为动人。
导演说:这部电影有一个责任感,我希望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让观众进去这样一个他们可能会有些抵触,有点害怕要进入到的沉重的历史。
考虑到观众的感受,这个微妙的平衡一直在去抓。
云林和妹妹年少时去日本旅行见到了日式庭院,后来回到马来西亚战争发生了,云林被日军掳去切断一根手指做苦役,而妹妹被迫成为了慰安妇。
最后云林逃了出来,而妹妹则葬身在了营地。
带着这份苦痛和对妹妹的歉疚,她决定将妹妹向往已久的花园亲手打造出来,以纪念妹妹。
思量再三她去找了日本御用园林师中村有朋。
两个人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有朋教给云林「借景」的智慧。
「借景」源自日式庭园,而庭园设计最初源自中国寺庙,僧侣借由布置花园来象征往生后的乐土,同时为自己打造一个禅修的住所。
而「借景」是指在一个视觉范围内,借由远方的山,眼前的树,天上的云与雾,呼应人工打造的花园,创造出浑然天成的自然框景。
有朋试图借由园林的艺术帮助云林从过往的痛苦中走出来。
甚至有朋知道,满身痛苦和憎恨的云林,和满是谜团的自己无法走下去,他甚至从云林那里借来时间,让云林明白自己的爱意,让他们的爱得以延伸。
云林也同样从过往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期许中借景,支撑自己走下去。
就连导演也从时间,景致,氛围,甚至读者的人生经历借景,来让这个故事平静动人。
人生处处都是「借景」,处处充满答案,关键是问出对的问题。
就像李心洁说的,外面的世界很大很乱,我们要选择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这便是「借景」的艺术。
看完了这部剧情电影:《夕雾花园》,一星都不想给,美化日本侵略战争,把台湾人被日本人殖民出感情的卑贱嫁接给马来西亚华人,简直可笑至极!
没有人有任何资格替那些在抗日战争中死难的无辜中国同胞原谅日本侵略者,直到今天,日本政府从来都没有承认过侵华战争,更不要说道歉和反思了,在这点上,日本不及德国的万分之一,也是这一点我一直对日本这个国家提不起任何好感!
影片中更加可笑的是表达了一种被武力侵略和摧残之后,再用文化渗透和入侵来感动,还谱写出了一曲跨越国家种族和民族大义的禁忌之恋,精日跪舔的姿势不要太难看!
电影中有一段话印象深刻,日本人的园艺纪念是征服“control”自然,而不是顺应“conform”自然,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日本文化里面的侵略性和扩张性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和消失过,这也是当下更加值得警惕的事情,军国主义,纳粹主义随时可能会死灰复燃!
电影以上世纪1950和1980年代的双时间轴呈现,故事以张云林(张艾嘉饰)为核心开始,观众将看到以倒叙手法回忆1950年代年轻的张云林(李心洁饰)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生活。
妹妹张云红(林宣妤饰)的过世使张云林陷入罪恶感之中,此时,她也遇见了日本籍园艺师中村有朋(阿部宽饰),协助她打造纪念花园,并开启一段禁忌的爱情故事。
我知道我们的爱注定不会有结果,所以我从你那里借来时间,埋藏在这花园之中,让我们的爱在时间中得以延伸。
这座花园由许多时钟组成,有些快,有些慢,当你回到花园的那一刻,借来的时间将会偿还给你,你会感受到我对你的爱从未停止。
感谢阿部宽出演本电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本色演出,剧中人的心路历程也是他本人的心路历程。
庆幸这个世界有你这样善良的灵魂存在。
影片骨架做的挺干脆的,不像大家说的大格局,是一部相当标准的浪漫爱情故事。
整体制作精良,好喜欢美术啊,影片触及到了幸存者的内疚感、历史与创造,以及一个女人和她对家庭、国家的记忆。
影片经典语录:外界的景色一直存在,区别在于我们选择观察它的角度。
乱世纠葛·自我疗愈一个被日军俘虏成为地下旷场苦力,奇迹般逃生,成为战犯调查员的女人。
她为了自我救赎,深入森林,在日式园艺中理解生命。
一个为日本侵略军找寻金矿,战争期间又拯救慰安妇的日本皇家园艺师。
为了自我救赎,在自己的花园中完成了爱人的心愿。
三段时间线索,一段不现实的爱情,殖民历史、侵略战争、慰安妇、战犯等大格局的乱世纠葛,融化于一片小小的园林之中。
影片概述一个愿望·一个秘密·一场虐恋姐姐张云林与妹妹张云红在二战前是富家小姐,日军1941年入侵马来西亚后,两人被日军俘虏,成为日军在马来矿山中的苦力,妹妹云红后期沦落为慰安妇,惨遭日军虐待。
妹妹在被虐待期间依旧有个愿望,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日式园林,日本战败当天,日军将矿上所有人都活埋,云林成为唯一幸存者逃出苦难之地。
云林战后为战争法庭工作,审查日本战犯,但是不论看多少日本人被吊死都无法抹平她心头的恨意,无法救赎自己的内心。
为了自我救赎,也为了实现妹妹的愿望,云林放弃检察官的工作,决心来到隐藏在马来深山中,请求曾经日本天皇御用园艺师为自己建造的花园,请求这个日本人为妹妹修建一座日式花园。
年轻的恋人第一次见面 李心洁真的还是好看的啊 别演鬼片了好好演戏吧园艺师中村有朋拒绝了云林的请求,但邀请云林在自己的夕雾花园中参与园艺劳动。
在园艺中,云林和有朋逐渐了解对方,透过园林山水和对方,再次认知自我。
秉持着对战争的恨意,云林对有朋持有对待敌人般的姿态,秉持着对国家的忠诚,有朋从未因战争及云林的伤害道歉。
当战败的日军将领希望接回有朋时他拒绝了,但脱离自己的同胞和祖国,就能摆脱自己与战争的关系吗?
中村有朋说,精通园艺的前提是获得另一项技能,他选择刺青,很痛。
当老年的云林回到夕雾花园时,她发现了当年有朋在自己身上,刻下了日军矿址地图的秘密。
那是她妹妹的葬身之地,那是她苦苦寻找多年未果的地方。
她终于理解有朋,理解他所谈到的园林哲学与“借景”,但她能原谅自己独自逃离、妹妹惨死的情景,宽恕日军战犯的罪行,救赎战争对自己深埋下的伤痛吗?
完成的地图刺青精神内核职人执念·禅与庭院·内心救赎
枯山水,真正把美国人震了的日本最高端艺术呈现。
在影片中,导演林书宇引导着观众在优雅的日式庭园、茶园和郁郁葱葱的丛林中观察,以禅意的心态陪着观众漫步行走。
他时常以电影的停顿邀请读者驻足,想象着有朋所创造的 "借景 "的震撼效果,如用剪下的树篱来衬托远处的山顶;用山石组成想象中的平衡空间。
在一个个迷雾缭绕的场景中,云林和有朋的形象也被缓缓地、一层一层地剥开。
他们都是孤僻而隐秘的人。
他们也都有自己的执念。
有朋认为,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云林看来,艺术来自于文化,文化必有国界。
有朋诉说,外界的景色一直存在,区别在于我们怎么去观察它。
云林控诉,你现在是为谋杀犯和强奸犯辩护吗?
在有朋为云林刺青的时候,云林仿佛看到妹妹走在她期望的灯中,缓缓向自己走来,妹妹从另一个世界伸出手,替云林擦干泪水,这段阴阳两隔让人深深触动。
这段看的我特别特别感动。。
园林职人中村有朋不停的挪动着花园中的石头,以平衡内心的波澜,园林,是他对禅与术的平衡。
电影中提到的日本最早的庭院著作《作庭记》成书于平安时代(794-1192),在理石与理水两个领域讲述庭院的建造方式,“理”是”术“,是职人有朋追求石头高低的执念。
”理“的哲学,是”禅”,是宗教熏陶下对世界的重新认识。
由心而生,寻找与世界的关系,是职人对于”禅“的思考。
在审查战犯期间,云林收到很多日本战犯的委托,希望她将自己写给家人的信寄回日本。
云林一直不肯寄出,直到她发现有朋在自己身上刻下的痕迹,她终于可以将信交给老友,代为寄出。
有朋不肯跟军队高官返回日本,他在为云林制作属于妹妹云红的庭院后,独自消失在属于他的森林里。
他们都得到内心的救赎了吗?
或许,石归土、信归乡,是他们在内心抗争后,最终选择的,参与历史与战争的方式。
优质的造型美术作品整部影片在造型、美术上很厉害,不论殖民地氛围还是和式风格,都把握的精巧细致。
这极大地帮助了观众理解并接受剧中人物设定,服化道融为一体,大到样式风格、场景制作,小到色彩搭配、材质选择,都非常用心。
张艾嘉演技真是没的说,百转千回都在眼睛的波动之中,这么大年纪还这么灵动了不起老年云林,即将联邦法庭法官,白珍珠耳环及项链带有年代性的贵族感,小丝巾显示着优雅,简明素色带有暗纹的服饰彰显着格调,细看衣服的材质也是很不错啊。
实力展示啥是森系男子走向丛林的森系职人,虽然羊坨坨看片前觉得,饰演这个角色的应该是个脸型锋利坚韧、很刚强的人,阿部宽有点奶油fiu不太职人。
但这套造型真是帮了他不少忙,显出一股儒雅而坚毅的气质。
喜欢这个小坎儿啊 想拥有 求链接青年云林,李心洁穿这件丝质半透明配绣花图案的小褂儿真的好看,不仅显得优雅大方,融在日式环境中十分和谐,在剧情上,还帮助观众看到她背上隐隐透出的被日军酷刑鞭打的痕迹。
蓝色的杯子对影调的调节起到非常好的配合作用(配合两人蓝色系的着装)玻璃银器、精雕细琢的酒杯及餐桌上的食物,后景的木质家具、百合花,都透露着殖民地内英式+老移民组合家庭的优越感。
活泼有趣的茶餐厅氛围设计美术指导蔡珮玲近些年参与的影片,如《血观音》、《星空》等也多次提名金马,19金马因优秀的处理拿下了最佳造型奖,期待她的更多作品哦!
原文发布于公众号:影迷羊坨坨欢迎关注哦!
👏👏么么哒━(*`∀´*)ノ亻!👏👏
有朋,一个日本园艺师,真实的身份是日本间谍。
云林,一个马来西亚华裔女孩,她和亲妹妹在战俘营受尽日军的凌辱和折磨,在日军投降的最后一天,战俘营所有人被炸死包括她妹妹。
云林侥幸逃脱,却从此陷入悲伤和痛苦之中。
她带着妹妹园林手稿,想帮妹妹实现梦中的花园。
影片以非常唯美的艺术滤镜,展示了日本园林的静、巧、幽、雅。
在夕雾缭绕中,花园动静结合,悠悠忽忽,空灵得犹如忘记了战争,忘记了苦难。
“花园里有不同的时间,有的快,有的慢,最终他们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最长的记忆是悲伤…”按照浮世绘的风格,有朋在云林的整个后背刺上了整个图案,在刺青的痛楚中,云林与逝去的妹妹谋面重逢。
有朋在图案中留下了一个方形的留白,他告诉云林,艺术留白,是为了诠释生命的不唯美。
多年以后,云林远眺傍晚的雾中花园,惊觉那个石块搭建的位置,经历时间的洗礼,疯长的杂草天然的围出一个方形图案,她对着镜子验证背上的图腾,正是有朋留给她的整个山形地图,而留白处,以“借景”的手法映射了云林妹妹的位置,也正是日军的藏宝之地。
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时间,对不起当我面对你的时候,还不能告诉你一切,在夕雾花园里,在合适的时间里,我会告诉你一切。
战争片,要么拍得极度残酷,要么就拍得极致浪漫。
有的战争片让人记住历史,但同时它又让观众变得愤懑,激化人们心中的仇恨。
而有的战争片不仅让人记住了历史,还让人感受到了和平的珍贵,于痛楚之中收获大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是每一部战争片都是合格的反战片。
而2019年末上映的这部影片,就再次诠释了反战的重要性——《夕雾花园》
《夕雾花园》的制片地区是马来西亚,看来亚洲人对于日军的愤恨是共通的啊,不过主演阵容是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
主演阵容很强,分别是:李心洁、阿部宽、张艾嘉,都是影帝影后级别的人物。
其中李心洁曾凭借《见鬼》摘得金马奖和金像奖的最佳女主角奖,凭《爱你爱我》获过柏林电影节的新秀奖。
阿部宽也多次摘得日剧学院赏最佳男主角奖,代表作有《龙樱》、《比海更深》、《步履不停》、《不能结婚的男人》等。
总之看见阿部宽就知道,这作品不可轻视。
张艾嘉就更不用说了,大名鼎鼎的才女,代表作包含《饮食男女》、《少女小渔》、《相爱相亲》等。
能编能导能演,还常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她在金马奖和金像奖上被提名和获奖的次数,可不是一般女演员能比的。
《夕雾花园》的故事发生在二战之后,二战时期隶属英国殖民地的马来西亚曾遭遇日军的入侵,影片就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有悖伦理道德的凄美爱情故事。
影片女主名叫云林,她和妹妹云红曾在二战时期受过日军侵害,云林沦为日军的底层劳工,一天得工作18个小时以上。
妹妹云红的命运更惨,她成了日军的慰安妇,并在战争结束时丧生于日军手中。
孤身逃脱的云林,怀着愧疚找到了阿部宽所饰演的有朋,后者是著名的日本皇家园艺师:
云林找到他,希望他能帮自己建造一座日式园林,实现妹妹未完成的梦。
《夕雾花园》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各种冲突感和撕裂感。
比如沦为慰安妇且命丧日军之手的妹妹,她在战前就爱上了日式园艺,结果自己梦想的艺术,和残害自己的人,竟然来自同一个国度。
所以妹妹曾对女主说,她爱的是花园,而不是建造它的人:
听起来很神圣,但却更像是身处地狱时不得不对自己说的心理安慰。
后来姐姐面对男主时,说的那句“艺术无国界,但艺术源于文化,文化是有国界的”,刚好与妹妹的话形成反衬。
妹妹的矛盾和痛苦延续到了姐姐身上,为了帮妹妹实现梦想,女主不得不去向日本人拜师学艺,中间更是心不由己地爱上了对方。
期间有一段争执,男主责备女主,说她与自己在一起,只不过是源于内心对痛苦的追逐罢了。
因为云林在赎罪,只有她和日本人在一起的痛苦更深一些,她对妹妹的愧疚才能更轻一些。
故事的高潮点在于一个纹身图案:
云林跟男主讲了妹妹的故事,还给对方看了背脊上那些受日军鞭打留下的伤痕。
于是男主提议,在云林的背上做一个全背纹身,用来遮挡疤痕。
纹身的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云林从未想过那些图案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后来两人之间有过痛苦,有过怀疑,最终分手。
云林一直怀疑男主曾在二战时期担任过日军的间谍,直到多年后她才得知,原来那些她追寻了一生的秘密,男主早已帮她把答案写在背上了。
女主背脊纹身的轮廓,跟金马伦高原的地图是一样的,而中间被特意留下的那块空白,正是妹妹被埋葬的地方。
《夕雾花园》的节奏比较缓慢,但剧情极具张力,有着强烈的戏剧冲突感,让人可以感觉到人物身上撕心裂肺的痛。
比如男主,他用黄金买下了那些被日军侵害的战俘,拯救了许多人。
但即便冒着生命危险,他也不愿说出日军埋藏黄金的地点在哪里。
他肯定士兵们对于国家的忠诚,同时又极尽一生都在为日军赎罪。
这就是《夕雾花园》好的地方,剧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充满了撕裂感,影片以此来告诉观众,战争残酷的本质。
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受战争侵害的,不止是那些内心怀着仇恨的人,还有那些同时怀着仇恨与爱的人。
战争年代,有多少人爱上了不该爱的人。
战争隔绝了种族,隔绝了文化,《夕雾花园》中有许多关于日式园艺、浮世绘、刺青、折纸的描述,然而这些日本文化都给女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战争对于生命的践踏,不仅仅体现在那些泯灭人性的行径上,即便是一个好好活着的人,他的精神也可能正在被摧毁和杀死。
作为战争剧情片,《夕雾花园》也有一些令人不适的场面。
比如前一秒姐妹俩还在讨论梦想与未来,后一秒妹妹就被冲进来的日军暴力对待。
作为姐姐,除了眼看着这一切发生,屏息听着妹妹绝望的声音,什么也做不了:
影片用软硬兼施的方式输出自己的反战理念,给观众造成极大的冲击感。
当然了《夕雾花园》也有很多缺点,比如前期铺垫过长,导致结尾有些仓促,女主获知真相后的情绪变化,描绘得不够饱满。
还有两位女主的演技差距有点大,在张艾嘉的衬托下,李心洁确实稍逊了好几筹。
尤其是开篇的这段瞪眼式表演,让人有点出戏:
还有沦为战俘的部分,妹妹发现姐姐逃了出去,既开心又绝望的神情也演绎地极为到位:
她希望姐姐赶紧逃走,不要管自己,同时又为已经预见的死亡感到害怕和绝望,各种复杂的情绪在短短几秒之内就被呈现出来。
就这段来说,妹妹的光彩比女主更盛。
《夕雾花园》不完美,但总的来说,它是一部值得看的战争片。
纯粹浪漫主义情怀的战争片很老套,但也越来越少见了,似乎我们都活得越来越麻木,把那些极致的残酷和浪漫忘记了太久。
《夕雾花园》的导演林书宇曾经说过:“许多电影谈到战争与伤痛,但有时反而让观众的心里产生仇恨,这是我特别注意和避免的。
如果战争的结果没有让人意识到爱与和平的珍贵,却适得其反深化了人的仇恨与愤怒。
死于战场上的那些孤独的灵魂就是被辜负。
”如今看来,《夕雾花园》没有辜负那些灵魂。
青石电影编辑部|老王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三四星之间我踌躇颇久。
因为本剧有其可取之处。
影片的完成度甚好,对园艺的理解、时间的诠释甚至刺青的擅用也非常精妙,悬念设置得恰到好处,情爱的探讨——无关宏大背景只是两个人心灵的碰撞——很深刻,画面构图很美,风格很高级——全篇仅使用英语粤语和日语是高级的原因之一(不喜勿杠)。
单纯当作虐恋剧看,是相当内敛优雅又含蓄的上乘之作。
李心洁的表演到位,饰演妹妹的华姐不仅美貌惹人怜爱符合剧情而且演技又颇具潜力,生离死别那段表现优于李心洁;当然张艾嘉的演技一如既往的炉火纯青深沉感人。
只有阿部宽的选角有点问题,气质与园艺大师怎么也不搭——当然后来证明他是间谍勉强自圆其说。
然而,怎么看都感觉几分别扭,即使是我这样再没有民族主义也偏爱日本文化的观众。
对被日本残害的妹妹的愧疚,需要自己再被日本人虐一次被占有一次才能救赎么?
她可以爱上一个日本人,甚至爱上杀妹仇人,但那种救赎实在是不合情理之极。
最后的宽恕本来恰到好处,不错,需要时间,寄出久存的信件(久存完好本来预示女主内心良善的一面)。
但宽恕到爱上曾经折磨她也欺骗她的人甚至爱欲永存,至少对于女主出身高贵学识出众冷静理智的法官人设,太过违和。
说此片美化军国主义,真不为过。
可惜了一个好架构和一众好演员。
林书宇目前为止最好的电影,拍惯了小情爱的他讲述宏大历史命题下的乱世儿女情并没有失控。如同覆盖在战争伤痕上的日本纹身,李心洁所经历的苦痛像是历史伤痛和苦行僧式磨难的混合体,阿部宽作为她的爱人,同时也是她的精神疗伤师,再配上家国身份的对立与冲突,让这份禁忌之恋显得更为压抑而深沉。阿部宽「借景借时」藏住对李心洁的爱,也完成了一场埋藏数十年之久的救赎,和多时空并行的剧作结构意外地十分嵌合。马共和在马英国人显得相对面目模糊,对其的描写也浅尝辄止,这可能也是林书宇的某种取舍吧。作为同一角色的不同阶段,李心洁的表演更有层次更有感染力(兼具家国之伤、丧妹之痛以及对阿部宽的爱恨交织,应该是她职业生涯最复杂的一个角色了),反衬得几十年后的张姐有点用力过猛。阿部宽气质很好,但表演稍显薄弱。
完整版。
林书宇不简单啊,敢拍这种轻历史题材的片子了,故事略有点牵强,不太能理解两姐妹受尽日本人折磨,还执迷于日本园林造景?李心洁还爱上了日本人?
16/11/2019 @ PREMIERE ELEMENTS [hkaff]。想不到林書宇能夠駕馭得到這種歷史題材,完成度超出預期般高。如其他人所說在節奏上前段鋪排過長後段過於趕急,還好張姐的演技有補救到。阿部寬戴眼鏡好charm!
一直擅长执导青春题材的台湾导演林书宇此次突破不小,转向历史悬疑题材。影片有三段不同时空,先用倒叙方式引出故事,然后在女主角的回忆视角里再衍生出更早的时间线索。由于涉及二战日本侵略的背景,其中有部分段落跟大陆的抗日题材有相似之处,比如日军对马来西亚人民残酷的剥削与血腥的杀害。然而,最核心的部分却是乱世之下的爱情,男女主角来自敌对的国度(日本和马来西亚),彼此挣扎于国家大义与个人感情之间的艰难抉择。女主角由对男主角的怀疑,再到揭露隐藏数十年的秘密,抽丝剥茧的悬念与丝丝入扣的感情变化刻画得真实感人。李心洁和阿部宽的演绎都很精彩,但是张艾嘉却没能获得金马奖提名有点遗憾。
特别表面 单薄且做作。即使有很美的景别和摄影,即使这个主题很厚重,即使企图集中很多深刻的历史和人类问题 但就是因为企图心太明显 而内涵与能力却不够 所以就有种用一堆好食材做出最平庸的菜 还要把它装饰一番的感觉。
太感人🙄的逻辑了,日式逻辑加ww逻辑真是歪上加歪,无法理解这片里的角色,演得么就是中规中矩。
本质还是个小清新故事。张艾嘉真的不遗余力扶持导演…
一个受日军伤害如此之深的女人,竟能和日本人产生如此深厚的爱情,这是爱情高于一切还是世界大同呢。但张艾嘉的表现没有让人失望。
节奏太慢,故作深沉
我真的不认为这是部反战电影,整个故事就是侵略者如何洗白和PUA
#R# 3.7分。最终揭晓的整条悬疑线对我来说都设计感太强、“不合时宜”,虽然呈现得还算得体。二战后英国短暂回归的马来亚,无法忽视政治环境的爱情连呼吸都是痛,张云林的救赎与爱情更是在当时与当代被两次咀嚼,这个故事很合我胃口。服化道都很精细地还原时代风貌,整体呈现虽然无甚惊喜但也比较稳重妥帖…… 除了张艾嘉的最后一个动作,是林书宇还是原著没有绷住?李心洁的表演真的不错,而且和张艾嘉气质真的很接近欸。
导演把厚重的历史题材拍得清汤寡水,剧作糟糕,如此宏大的题材却囿于爱情之中。两三句话就将几十年没发现的谜解开,实在逻辑硬伤。阿部宽的角色看起来仿佛毫无情感波动。张艾嘉最后的moment还算不错。
历史和记忆中的苦痛,以及这苦痛带来的历久的折磨,这一切似乎只是一段莫名其妙的爱情的背景,而爱情似乎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这部电影就像一首轻佻的港台流行歌曲,最终流于消费主义文化的小清新。
画面真美。通过镜头第一次感受到日式庭院之美。但是本片,全片都是赎罪,以东方人的方式。看到最后才发现,女主所有不合常理的举动,包括对男主的感情,都源于痛恨和自残式的赎罪。而男主,日本庭院设计师,也是洞悉了一切,默默的给女主修花园,指明女主妹妹的葬身之地,借时间的力量来赎罪。主演选的真好。阿部宽这样的颜和技术,让女主自毁式的爱有了更多可信度,若不是在那个年代,是很容易被爱上的吧。李心洁也不负这个角色。有大把机会来展现内心的复杂。相比之下,老年版的女主-张艾嘉的时候,展现机会太少,还有种用力过猛的感觉。
美。
李心洁完美演出
地圖與身體 唯一戳到我的點過份戳了
林书宇《夕雾花园》,无论是表现战争创伤还是爱情谜语都太过表面,欠缺一个真正击中人心的情节点。被刻意揉在影像中的情绪十分拧巴,片中人物太过于陶醉于自己的感动中,而忘却了自己到底应该承载怎样的叙事使命。剧作太过服从于情感表达而忽略了该有的叙事节奏,即便战时,战后,步入老年三个时空交叉剪辑亦寻不到明确的逻辑关联。对此类型电影实在无法建立起对它的好感……
极有趣,百转千回肝肠寸断全为那一份深沉无悔的精日。须知所谓“亚洲”不仅是西方之东方主义的发明,亦是日本人的发明,而今日亚洲民族发明家们仍相当程度上仰赖于80年前皇军们留下的种子,于此片中可见一斑。阿部宽成为神秘的东方哲/男人,从古典思想与身体两方面对李心洁进行教导、诱惑和改造,身为马华的后者跟个白痴一样连“借景”都全然不识,等待着前者的东方/亚洲启蒙。同时阿部也必须成为间谍,唯他当年有罪,我们今日才能原谅/怀念他。地图炮乱飞,黑了白男、白男们的东方太太和马共(全是土鳖至极的张献忠式人物)。太有趣了,打算追林书宇其他片。@电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