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海女名声在外,红得满天满地的都是的,但从一开始刷就有一点力不从心。
毋庸置疑,156话这样的量绝逼就是看了就不想开始的节奏,但急速刷完后,又觉得,一集也就十几分钟的剧,一周内刷完其实压力也不是很大。
撇开,一开始感觉aki的设定极度扁平,的确也就是很扁平,虽说只是从haruko口中一直提到以前的aki在东京如何如何,但如此激烈的变化的确是没法去想象的,断然不可能坐一次北铁来到了北三陆性格就逆天了的。
相比而言,故乡篇中段开始,一直到东京篇,yui的可塑性真是足飞起来了,一次次看着要往前迈的时候就来一次天罰,编剧简直毫无人性可言。
但作为一部表面上看起来如此阳光可爱正能量满满的片子来说,的确,毫无人性的剧情才是全剧的最亮点,也是让我几乎哽咽了百集的缘由所在——当然,牛逼的配乐本身就能带来50%的泪点。
乡下人。
是的,这就是一部乡下人的片子,甚至讲的话都有趣爆,JJJ,嗯哒嗯哒嗯哒,呗呗呗的,不知道本国人听到的时候怎么感觉,但对我一个门外汉而言,真是可爱到爆。
扯题了。
在南非与史蒂文看黑泽明的时候,反复提到了一点,便是农民的智慧。
地味、ダサイ放在一边,劳动人民的智慧岂是你们这些坐井观天的劳动人民可以比拟的,什么misusu桑到处拈花惹草,渔协会长年轻丧子,安倍桑和大吉桑的婚姻,混进意大利面的橡皮筋,一年就几天在一起的夫妻,放弃工作为家庭的女主播,出来混不下去回来随便当个公务员,懂的入的怪阿姨,这些人员这些配置,简直悲惨世界了。
这些人里随便挑一个出来,都是伤痕累累的,而相对而言,你看全剧的光环都集中在aki身上,人天生性格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其实她简直就像不存在一样,因为她身上的光芒只是凝聚了所有人身上的光芒罢了。
而之所以成为偶像,可能也是这样子,并不是她天生拥有这样的素质,而只是大家把自己的光给了她。
15分钟一集的剧,这个节奏感可谓很难掌握,而且看的时候每每觉得,这早晨一天一集的,还让人怎么开始一天的生活呗?
眼泪一把鼻涕一把,时不时还要破涕为笑笑成狗的,情绪调动力那么强,每天起床都有动力了好不好。
当然一天刷几十集的我没有评论资格。
看看安倍桑,一边吐槽着自己的橡皮筋,一边兢兢业业地做影武者,甚至只身一人跑去东京推销まめぶ,这种兢兢业业,清清楚楚地了解自我并安于自我超越自我的意志和认识,简直了。
于是再看某接替安倍桑的吐槽姐,多少次在那边说着冷笑话,无奈只能说懂得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虽然没挖掘,但着实这样的形象都带来了无比的想象,当然也可能只是我想多了。
这个世界那么大,谁的梗谁能接到,谁的槽谁能听懂什么的,真的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活在自己世界的人而言,你最后必然求于自己才能获得解放,就像爷爷说的,俺跑遍世界,为的只是证明家乡是最好的地方,就像大将对火箭头说的,在能吃到那么好吃的unidon的地方,东京什么的也不用去了。
与其说是故乡的逆袭,不如说地元代表着的是每个人内心之本。
而毁女二绝对是最重要的一笔。
起承转合自不提,励志元素也去掉,这才是更残酷的现实,最好的那个往往得不到天下,脑补了一下织田信长,天下最后给到的可能是那些第二们,正是因为在第二所以那份不屈才会转化成无限的动力去努力,去绽放。
虽然手段有点恶劣,先是父亲,然后母亲,然后自然灾害……但现实就是这样,你想要的得不到,你得到的会失去,你绝望的时候还会再垫上一脚,但你必须跨过他们,并且甚至为了自己仍然还活着而哈哈大笑,这就是北三陆带来的精神,这才是海女全剧的精神和励志点。
一开始刷故乡篇的时候,感觉这片尼玛靠的就是能年玲奈卖萌一个人撑起来的嘛,直到现在,叹一口气,能年玲奈的萌,其实和配乐一样,都是加分的地方,这片子尼玛全是靠那些完全不入眼的老大妈老大爷撑起来的啊!
p.s. 故事尾声真心脱力,老子准备的面纸都没用上啊。
一周时间利用晚上下班时间和周末看完。
忘了怎么突然又想起来看晨间剧,只是这部收视口碑皆佳的海女以及女主能年妹子早就从各种零碎的地方看人大赞过很多次。
基本上泪奔的我眼睛都胀了_(:з」∠)_霓虹的家庭剧果然是我的大爱,虽然这好像也不能算家庭剧,看的过程中不断的感叹如何能在一个虚构的故事中把角色所流露出的感情描写的如此细腻感人,很真实完全不浮夸。
例如最后一集和宴列车中下面不断有人在跟着列车欢呼奔跑,非常戳泪点。
看到这个的时候就觉得霓虹金真是厉害,他们总是懂的在一个最合适的时机去安排角色OR剧情登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笑..如此高的煽情功力却能感动人心里最淳朴的那个部分。
最后aki和yui挥舞挥舞着荧光棒穿过隧道的那个镜头太震撼,这个镜头的寓意太深刻穿插春子的歌声铃鹿的歌声aki和yui的歌声穿插在一起,追逐梦想的少女们的身影跨越时代的交汇在一起,也许现在aki和yui能做到的只是黑暗的隧道里微弱的荧光棒发出的光芒,但是出隧道的时候那强烈的阳光预示着未来无限的希望吧,就像aki说的 明年一定要去更远的地方,两个人一起才是“追忆如潮”,两个人一起一定可以去到更远的地方,一个非常完美的结局。
如题,为什么说全看完只能给满分呢,因为中途有两段有点坚持不下去的...100集之后吧 东京篇的中段(女主开始变得让人讨厌)和130多集复兴篇(太沉重),后来看了红白海女部分的live很感动,看到大家都很开心,充分感受到这只是一部剧,又继续看完,果然,看完之后 只能说这剧太棒了!
+角色+aki—首先要说女主的演员选得真的太好了,我这种对女优无感的从头看了好几集都一直在感慨妹子太可爱,哈哈。
那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眼神和表情简直太棒了!
而且演的也很好,把这个角色演得活灵活现的,而且我一直在想女主那种走路驼背晃荡傻气的感觉为什么能演的这么好...(呃,后来看了能年几个宣番=。
=本人就驼背啊 说话声音也很小 虽然有人说和她早期的形象反差过大 说她做作 呃...不了解 不过她现在的感觉和aki感觉好像....不像是装的= = )单纯作为角色设定的话,女主身上有很多的优点就不说了,剧里已经反复表现了。
为什么说中途讨厌她呢...例如刚签了CM就违禁学长恋爱之类的,在节目中走神之类的,完全感受不到本人对工作重视态度。
例如她做的不对的人批评她立刻就哭来撒娇,快20岁了还这样真的好吗,以及她还在GMT住宿舍的时候,屋里两个人都在睡觉他不是大喊突然爬起来乱翻东西制造噪音,就是大声讲电话.....= =不好意思,因为自己深受这种室友折磨,对这种细节非常敏感...这种室友我们称之为JP,呵呵...而且她和学长一起的戏基本上是从头开始就令人烦躁的程度,而且他俩在一起各种不自然= =完全没气场,总让人有一种很尴尬的感觉,到最后复兴篇才比较自然...在乡下当海女的她确实非常可爱,但是即使这样的她回到东京之后还是让人觉得他妈妈描述她的又土又啥啥,各种差那一段说的简直太对了....东京的她就是缺点暴露得多的让人讨厌,不过后来回去之后又好啦...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要的这种感觉,反正真的能感觉还是乡下更适合他。
当然了,因为女主的优点太多了,她从头到尾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生还是作为海女还是作为爱豆,她都是她自己,她不断的用自己的乐观开朗的积极精神状态感染着周围的人,自己却不被恶劣的环境所改变,这种品格太难得了。
大概因为如此,有一些缺点,才能让大家觉得女主也只是一个孩子而已,她身上有很多不成熟有稚嫩的地方吧,不完美才显得真实嘛。
yui—这个角色从设定上其实不能算我喜欢的角色,设定是可爱的美少女,但是长相我个人还是更喜欢能年那种的,但是却是我在看的过程中最希望可以得到幸福的角色。
怎么说呢,yui身上大概有很多让人不喜欢的点,因为她和我们很像,她的强势她的精于算计,虽然只是高中生已经可以冷静的看待利害关系,很好的控制自己。
看起来总是冷静理智的她不如aki那样天真烂漫,她不向大部分的同龄人一样迷茫,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为了自己的梦想她会抓住一切机会。
很成熟的一个孩子,想要抓住梦想的这份决心和坚定很让人佩服,但是编剧似乎很喜欢虐待她。
她的东京梦,第一次休学旅行前天晚上摔断腿没去成,第二次想夜逃被发现,第三次夜逃坐错车没走成,第四次终于可以去了,前天晚上父亲病倒,忘不了她追着火车跑着对aki说她一定很快去的时候的神情,这个少女对东京这个梦想中的城市,有多少的遗憾和不舍...第五次,父亲终于好转满心欢喜终于可以去了,但是母亲失踪离家出走....看到这我只想爆粗口= =我日 编剧和这个角色什么仇什么怨...她终于精神崩溃,那些自我放弃般的堕落我完全能理解,因为这是必然的好吗...第六次,她在周围人的关爱下终于渐渐走出心理阴影,夏婆婆提出带她一起去东京,很开心早早的买好了旅游攻略研究去哪里玩,结果出发的前一晚知道离家出走的妈妈在东京,觉得无法面对,放弃了...又没去成。
呵呵,没想到编剧的恶意还没有结束。
第七次,aki邀请yui去东京看她的演唱会,结果上车没多久就遇到了大地震海啸,就是大家都造的福岛那次.....呵呵,火车被卡在隧道里因为及时刹车幸存了下来,走出车厢走出隧道,yui看着眼前断掉的铁路那一片废墟,接到aki的电话aki想安慰她说下次再来,她崩溃的哭喊,没有下次了,我已经不敢去了....._(:з」∠)_看到这,我只想..........凸这个角色设定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子,外表漂亮可爱内心成熟,无疑在各种正面侧面塑造下,最起码在演艺圈里,她各方面都比aki更受期待,也比aki更适合,也许能去东京,她会顺利的很快实现自己多年的梦想。
但这一切都只是也许.............她的爱豆之路没有未来,种种变故让她被迫放弃了自己多年的梦想。
远不如她的小伙伴却成了爱豆拍了电影当了女主角,和自己憧憬的女演员一起工作。
这一切都因为她不是女主角,一个设定比主角优秀的配角毫无疑问只能把她压制住才能给主角铺路。
虽然清楚的明白这点,明白这只是一个多拉马_(:з」∠)_还是觉得很痛苦,她不比别人差又努力,却总是在关键时刻少了一些运气。
这种关键时刻总是缺点运气的感觉和今年的我自己非常像,所以即使在剧中,也希望yui能实现得到幸福啊QAQ虽然最后的结局是开放性的,但是她的未来会如何呢?
希望会好吧天野春子—本剧里最喜欢的角色。
觉得村花和小泉阿姨演绎出来的感觉太赞了,头一次觉得村花这么漂亮以及小泉阿姨是这么有魅力。
村花演出了那个各方面都不发达的年代,一个乡下少女对未知大城市的向往,那种很单纯又很渴望的带着希望的眼神。
她叛逆,与众不同敢作敢当,从小就是有名的风云人物。
向往着走出眼前的小村庄的小圈子去一个广阔的天空里生活,她在地上用力的写下向往的东京的那些地名。
终于,她毅然离开家,去东京实现自己的梦想。
她坚持努力,尽管遇到了很多挫折,但是,阴差阳错,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的歌声传遍大街小巷,而却是以替身的方式,她不被世人所知,她最终放弃了歌手之梦,结婚生子做了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
看到这段剧情的悬念揭开的部分,听着小泉唱潮汐的memories这首歌的时候,歌词和旋律都让我泪奔不止,在她的歌声中,有那个当年怀抱着歌手梦想,眼神中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少女的影子,也有经历了无数挫折心酸,平静的接受现实,活在现在的自己的影子。
这种心路历程的变化,这种年代的变迁,非常的让人心酸。
带着女儿回到乡下再一次在众人面前唱歌的样子,小时候为出海捕鱼的父亲送别时唱歌的样子,在录音室里,在节目后台的小屋里作为替唱唱歌的样子,无数的画面重叠,让人哭的眼泪停不下来。
TUT不知道怎么描述这种感觉,岁月流逝,年轻过的我们终将老去,年轻时的梦想实现了吗?
回首过去是淡然一笑当年的幼稚可笑,还是心中对那始终无法实现的梦想感到无数的遗憾呢?
小泉桑真是漂亮,作为一个中年女性,还是让人觉得非常漂亮有气质的感觉。
她的天野春子直到中年当了妈,作风都还是非常强势,有自己独特的观点看法,说话犀利生起气来也很可怕。
但是这样的她歌声却非常的温柔,那种温柔细腻的声线,无数的心酸和遗憾,这种歌声中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含义。
感觉选演员选的太成功,常常想,要不是小泉来演来唱这首歌,会不会就不会让人看着如此难过了。
村花和小泉的配合让这个角色成为这个剧里最闪光的存在。
当然最终编剧给了天野春子幸福,和母亲解开多年心结,和LG复婚,女儿出色的成长,并且因为当年她的那段努力,也算是给女儿在演艺圈铺了路。
总的来讲,努力没有白费。
开公司当社长,和铃鹿和太卷之间的心结也都解开。
她终于可以没有任何遗憾的面对过去的自己了,很完美的结局。
待续...
副标题:一个拖延症晚期患者在看完1个半月后“沉淀”的感想合集/与丈夫的n次深度剧情研讨会纪要(n大于等于3)最早知道这部剧,应该是第一次看对不起青春时翻过宫九的作品列表,直到今年四月某人在被我强拖着看完木村的神颜后,突然show给我看“这部评分好高啊”,于是脱口而出“我们来看吧”。
嗯大概是这样的缘由,看完了人生第一部晨间剧,也是迄今为止最爱的一部日剧。
天野春子无疑是全剧中塑造最完整的人物。
在故事的前半段,这个叛逆少女怀着对大都市的憧憬远走东京,多年后带着女儿重返故乡,一个曾经被她鄙夷嫌弃、破落且毫无生气的海滨小镇,在女儿小秋想当海女、想学潜水、想当偶像的过程中,她从开始的尖锐抗拒到与母亲夏婆婆和解,变成一个普通的穿着花哨衣服的乡下小酒吧妈妈桑(诶?
)。
妈妈最美啦!
编剧宫九在看似简单平淡的故事脉络中埋下了很多暗梗,随着剧情慢慢展开、人物渐渐增多再一一抛出,人物命运的交织与一个个埋藏的包袱相携而来。
记得在看到春子无比坚决地要跟从东京追来的丈夫离婚时,我问某人,为什么她一定要与丈夫分手呢?
他回道,可能因为她没有在东京过上她想要的生活吧。
看完全剧回头想想,这其实是全剧最大的一个悬念,“没有过上想要的生活”也许是一个再精准不过的回答。
外公醉酒说出春子离家出走的真正原因是想成为偶像歌手,丈夫在小酒吧点《潮騒のメモリー》,春子登台惊艳献唱,宫九也在后来通过水口说出“这绝不是在乡下小酒馆可以听到的歌声”。
在此后差不多30集里,观众一直保持着对“俺家妈妈黑历史”的好奇,直到小秋带着爱豆梦去东京打拼时,由妈妈春子的两封亲笔信揭晓谜底。
连同先前的诸多疑问,比如野心勃勃、唱功了得的春子为什么最终会嫁给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为何会在20年前决意回家到上野站时却又留在了东京等等,也一并得到了解答。
昭和时代的“圣子头”妈妈在感叹宫九讲故事手段实在巧妙的同时,也才明白原来当年笑靥如花的少女在大都市是这样一番遭遇。
落难武士or影武士这个从一开始安部代小秋抓海胆时就埋下的梗原来一直延续到了这里。
了然一切后,我忍不住想象,少女春子是以怎样的心情走进录音室、躲在节目后台的小黑屋代唱,又是以怎样的心情面对《潮騒のメモリー》这首歌火遍东京的大街小巷呢?
剧里展现的总是二十出头的女孩暗自欣喜得意的脸,可是在那之后呢?
经纪人一再搪塞、出道无望,想逃避回家乡却不得,留在东京嫁做人妇,在20年的平静家庭生活中,她的心里在想什么,是不是会后悔不甘或者心生怨怼?
我们知道的,好像只有她自此隐藏了自己的歌声,以至于连摇篮曲也不曾为女儿唱过。
青春逼人的爸爸妈妈XD少女梦想的破灭总是会令我触动,《你好之华》里姐姐毕业典礼的发言就曾让我落泪不止,在少女时代拥有对未来最天真美好的憧憬,但这些纯净的女孩子不知道未来的人生里等待她们的会是怎样的命运,但在当时当刻,她们会以为人生选择丰富多彩,一切都会灿烂美好。
另一个触动的点则是“三代相传的美人鱼”夏婆婆-春子-小秋之间两对母女的关系。
夏婆婆嫁给了远洋渔船的渔夫,40年间每年只能与丈夫相聚10天,其余的日子里独立抚养女儿、支撑家庭。
她看起来似乎是强硬的、严厉的,对女儿想去大城市的梦想嗤之以鼻,直到春子乍然出走,也不发一言,女儿20年后带着外孙女回来,也未曾开口说一句“欢迎回家”。
微妙地埋梗,但说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哦母亲这样冷漠的表现让春子多年来耿耿于怀,送小秋离乡之后依然在抱怨:如果当年自己离家之时,母亲也能好好地送别,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宫九再次发挥了他的神级水平,借琥珀大叔勉桑之口讲出当年他目击的情景:春子挤上了首发的北三陆列车,夏婆婆计算好时间在海滩旁等候,列车经过时她挥舞旗子大喊“春子加油”,只是阴差阳错春子当时并未看到。
而在25年后的这一刻,我们也亲眼看到这幕重演:夏婆婆再度扛着大旗奋力挥舞,喊着“小秋加油”,但不同的是这次小秋探出车窗大声回应“夏婆婆保重”。
这一幕时空仿佛重叠,春子解开多年的心结,屏幕前的我与她一样泪如雨下。
时隔25年的相送
全剧最大泪点我想,或许这就是一种天然的延续吧,我们先是接受了或者说习惯了与父母相处的方式,等到成为父母时,又有意无意地把这种方式延续下去。
小秋在东京遭遇挫折时问妈妈是否可以回来,春子犹豫不决,不知道如何回应,于是去问自己的母亲20年前在上野站那通电话里到底对自己说了些什么。
终于在她跟夏婆婆坦诚相对之后,也明白了怎样做一个更好的妈妈,回到东京成立事务所,成为了创业女强人(哈哈哈),也在小秋的帮助下与当年东京遭遇的人与事握手言和,实现了另一种完满。
东京篇里有一段乍看很突兀的情节是夏婆婆追星。
穿着海胆图样和服的夏婆婆在面对年轻时的偶像时竟然是一副娇羞的少女情态,原来在回忆的片段里(此处再次鸣谢勉桑),这个坚毅强硬的妻子/母亲/外婆当年也是清秀可人的少女。
这段最有趣的地方在于春子事后得知,表示自己完全不知道母亲年轻时竟有跟大明星同台合唱的经历,感叹原来自己对母亲的喜好并不了解。
是啊,即使是血缘至亲,也并不能了解对方的全部故事。
作为子女,我们也许曾经好奇“爸和妈当年的模样“,但渐渐地时间空间或者心理的疏离容易让人忘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吧。
再度回味这个故事,内心依然是满满的感动和爱,能够看过这部剧真好啊,希望将来自己也能成为很棒的妈妈。
天野家全家福!
Ps: 今年给某人的生日礼物是此剧灵魂曲目《潮騒のメモリー》(并为此恶补了一个月日语入门),期待不久的未来可以一起去北三陆圣地巡礼,还有海胆饭呀哈哈哈哈哈!
也许是出于“想看一部晨间剧”的心理,也许是冲着宫九和它强大的口碑,或者是让人感动的卡司阵容,总之大约在几月前就观看了一部分,中途又看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搁浅了。
想到有人评价说《海女》是只要追下去就会觉得很好看并且高评价的剧(大意),想来确实不错。
个人最喜欢的是小秋下定决心去东京,以及过年时回家又不想再去东京但最终被说服的那一部分。
最精彩的一集当属小秋第一次从北三陆前往东京的那一集(72集),夏婆婆对春子的送别、夏婆婆对小秋的送别、结衣对小秋的送别,三个泪目点。
当时边哭边暗想,宫九真是个鬼才,大概也正是从那一部分开始,观看海女的进度再次加快,最后花了整整一天时间看完。
很多人反感或者不理解小秋总是“三心二意”,正如官方也有吐槽,想要留下来,想要当海女,想要转到潜水土木科,想要去东京当偶像,想要放弃,想要回家……但顺着小秋的思路,便能够感受到她思想的变化——这些都是一个真正感受着生活,享受着身边所有的单纯女孩,完全按照自己的内心想法所作出的天真但确实经过思考的决定。
晨间剧的美好/单纯就在于舍去阴暗面,只把阳光的东西呈现出来,然后宣扬向上的精神。
没有熟悉的面孔遇难或死亡,炉子先生的不会一辈子守着炉子,结衣的不良少女只是暂时,足立老师不会一病不起,结衣妈妈终究会回来……喜欢日剧是因为它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实呈现,和你总能在其中找到共鸣。
不过晨间剧有太多美化和戏剧的成分,因此也只能当故事看了。
但像安倍对豆团汤的喜爱和坚持,夏婆婆和妈妈之间的母女关系,一群想要振兴北铁和北三陆的员工,一群热爱大海的海女等等,这些原型本身是再真实不过的。
没有CP感的学长,参考大吉注定无结局的炉子先生,有CP感但显然不会有结果的水口先生,不得不承认这是部百合剧啊。
正如春子说的,小秋始终没有变,变得是大家,而小秋正是有这种让大家改变的力量(这明明是晨间剧女主的外挂);结衣的不同之处在于,她只要待在那儿便能够治愈大家了。
想起小秋和种市都是因为在北铁上看见读书的结衣觉得可爱,就瞬间爱上;而在水口的委婉告白中得知一开始也不看好小秋,是感受到她来了之后周围都变得不一样(究竟是GMT的团结还是没人来打扰水口睡觉了呢哈哈哈)明白了小秋的不可或缺——周围人也都是一样的模式吧。
前半部分更多的是成长,也为后面的“救赎”(这个词用得不太恰当)作铺垫。
春夏母女关系的改善,是春子(因为小秋这个不省事的孩子)终于体会到当年母亲的心理,也是夏婆婆将当年未能给春子的关爱给予小秋;铃鹿和春子心结的终结或者说多年秘密的揭开(至于铃鹿弘美究竟会不会唱歌这个就不重要啦);水口作为经纪人真正成为了受教于勉叔的徒弟;大吉多年的追求终于发现了自己的真爱;结衣的一路坎坷终于回归初心……以及最重要的在震后大家的举动。
表白所有演员,尤其是如此纯真的能年犬和私心喜欢的龙平。
也表白宫九,在目前浅显的认知里,坂元裕二是用台词和细节让你钦佩发出“啊”的感叹和感觉内心难以传达的思绪被很好表达出来的畅快感的人;古沢良太则是用反转和价值观让你一边想着“哈哈什么鬼”但却心服口服地接受的人;宫藤官九郎与古沢有点类似,但大概用“哇”来感叹吧。
(不应该搁置几个星期再想起来写影评……其实并不知道自己都说了些什么——一种失忆者强行回忆的便秘感)
该剧故事由“故乡篇”和“东京篇”两大部份组成。
前半部份“故乡篇”以东北地方三陆海岸岩手县中的虚构城市“北三陆市”为舞台,内向的主角跟随母亲到北三陆,然后追随外祖母的脚步,成为一名海女。
主角不知不觉间在当地的在地偶像。
后半部份“东京篇”则描述主角回到东京,加入了聚集全国47都道府县的在地偶像的偶像组合“GMT47”后的奋斗故事。
此外,在故事后半,将会加入跟在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震灾有关的情节。
电视剧原文名称“あまちゃん”除了“小海女”(海女ちゃん)的意思之外,还有“不成熟的小孩子(甘ちゃん)成长起来”的意思。
1 去东京?
还是在乡下?
有人觉得大城市好,有人觉得还是乡下合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那些去大城市是闯荡的,有的四处碰壁之后,又回到家乡,有的继续奋斗。
就像剧中所说的那样:不喜欢家乡的人,到了东京也不会喜欢东京。
喜欢家乡的人,到哪里都喜欢。
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你自己。
小秋的爷爷说的一句话很经典:我周游四海,就是为了证明,只有家乡才是最棒的!
2 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个很复杂的课题。
比学校教育更难。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秋的父母对她就不怎么上心。
在学校她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没有朋友伙伴。
她自己都说,连经常欺负同学的人都不屑于欺负她这种人。
她很自闭,每人跟她说话谈心,她就和路边的猫打招呼,每天为自己看到的植物写诗。
她身上的天性被父母禁锢了。
然而,在那年夏天,那片宁静的海,一切都被改变了……3 海女在“故乡篇”里,故事很简单,就是小秋放暑假和妈妈一起去乡下的外婆家。
意外的是小秋爱上了这片大海,喜欢上了潜水,从而倔强的决定,和外婆一起做海女。
观光协会和北铁站长也顺势,打出“北铁之女”和新“海女”的旅游招牌,振兴当地经济。
按照以往的套路,故事在这里就算完了,小秋完成了自己的成长,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海女。
也算结局圆满。
不过编剧话锋一转,把焦点引向东京。
让小秋和小唯一起去东京当明星做偶像。
看到这里,观众应该明白了:海女,不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精神。
4 梦想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梦想的权利。
热血励志似乎是日剧当中经典主题。
小秋开始只是想在老家做一个海女,每天陪着外婆捞海胆。
后来因为小唯,她变了,开始和小唯一起去东京,憧憬当一个明星。
“那个又土又阴暗,协调性、存在感……“这是妈妈用来嘲笑小秋的话。
小秋一听这句话,马上会变成那个没人喜欢的小秋……后来小秋一路奋战,那些曾经贴在小秋身上的不良标签逐渐褪掉,忘却。
5 向经典致敬一场日本80年代的致青春!
有很多向经典致敬的桥段。
本人虽未经历那个时代,但是当听到从电视机里播放那些80年代的流行金曲时,心里和经历那个时代的人们一样激动。
传奇不老,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在此要感谢饭团字幕组的所有成员用心的翻译和精心详细的注释,不然片中很多模仿著名艺人、经典电影的桥段我们都看不懂。
6 乡音魅力日本有47个县,除了冲绳外,其他区别不是很大。
对不懂日语的人来说,想分辨出岩手县和东京标准语的区别,那是相当困难的事。
在“故乡篇”里面,因为大家都讲岩手县方言,所以也听不懂这方言的魅力何在。
到了“东京篇”,90多集的时候,我渐渐听出一点岩手方言和标准语的区别了。
但是只限于心领,还是无法完全言说的这么一个层面。
岩手方言多数以“哒”、“呗”结尾。
略微有点点大舌头。
相对比较嗲的东京标准语,显得憨厚幽默。
嗟嗟嗟。
——表示惊讶。
这是本剧次数最多的方言之一。
嗯哒……。
——表示同意,标准语说“哈伊”。
都后面这句话说的频率比“嗟嗟嗟”还高。
7 日式冷幽默编剧和导演都是喜剧天才。
台词方面充斥了大量谐音、双关语等日本语言独有的笑梗。
在剧情安排上面,导演对笑料的把握就像一颗定时炸弹。
中国式的幽默最常用是抖包袱,相声术语,开始做铺垫,最后抛出笑点,引人发笑。
在本剧中,导演先把笑点给你,让你由微笑到大笑。
比如勉叔给渔协会长的茶里放辣椒粉。
小安部给喜屋武放七位粉等片段。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日式吐槽,其实吐槽一词就是出自日本。
很多外国人说日本人不懂幽默,其实是他们不懂日本式的幽默。
日本人的幽默比较冷,属于冷笑话一类的。
比如小秋骑着自行车从灯塔奔向大海。
落尽大海被捞上来之后,花卷阿姨(片中最爱吐槽的一位)说,你当自己是外星人(ET)呢,想骑着自行车飞天啊?
大家用不解的眼神望向她,她说,我就是吐槽一下而已,懂得入。
当然我这样写出来感觉一点不好笑,必须借助当时场景才会更有效果。
8 完美演绎什么是完美的表演?
这个角色,除了你其他人都没法替代,就是完美表演。
8.1 天野秋 ——能年玲奈“清水出芙蓉”的扮相,“天然去雕饰”的演技。
能年玲奈完美的表现了一个孤僻女学生向海女,到万人迷的偶像的蜕变。
她饰演的小秋说话带着独特的岩手乡音,呆萌可爱,纯真善良,倔强阳光。
就像片中勉叔和种市所说的那样,小唯是月亮,小秋是太阳;大家都想看到小唯的微笑,而小秋是给大家带来欢笑的人。
8.2 天野 夏——宫本信子俨然一位老戏骨。
宫本信子饰演夏婆婆,气场十足,最为海女协会会长,十分具有领导气质。
无论在外还是在家里,都是核心般的存在。
8.3 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天野春子是全剧当中最难演的角色,尤其是当了妈妈的春子。
她既有年少时不良少女的叛逆,对小秋又有严格深厚的母爱,对夏婆婆更是充满敌对和渴望和解的种种复杂情绪。
另外春子是个唱歌非常出色的女人。
这一切都被小泉今日子全部驾驭。
8.4 黑川正宗——尾美利德黑川是小秋的父亲,开始他对小秋很严厉,对老婆春子言听计从。
在家里妈妈说正事,他在一边装糊涂,是个家庭气氛调节剂。
装扮圣诞老爷爷的桥段,饱含深深父爱,感动了所有人。
小秋的呆萌风格明显是继承了爸爸。
8.5 铃鹿弘美——药师丸博子药师丸博子很早以演员身份出道,是日本影后级的女演员。
铃鹿弘美的身份设定和她很像。
看她的饰演的铃鹿弘美,对工作极其认真,而在生活上却一无所知,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总感觉她就是本色出演。
演得和自己一样,让观众倍感真实。
正如小秋第一次当主演,在上镜前她对小秋所说的那样,在摄像机前,把原先所学的那些表演知识技巧都忘掉吧!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返璞归真”吧。
此外,本片的年轻演员选择很用心,不仅达到了形似,而且表演神似,如天野春子——小泉今日子(中)、有村架纯(青),黑川正宗的演员,大向大吉——杉本哲太(中)、东出昌大(青),甚至扮演观光协会会长菅原保的演员等。
其中我特意查找了小泉今日子年轻时代的照片,和村花的相似度达90%。
唯一有区别的是扮演大吉的年轻演员东出昌大,比杉本哲太帅多了!
故此片被不少观众誉为“神选角”。
9 弦动我心9.1《追忆如潮》片中传唱最广的歌曲,堪称本年度最佳主题曲。
铃鹿弘美的成名作,天野春子,小秋和小唯的出道歌曲。
小秋和小唯的组合名字就叫“追忆如潮”。
小秋和小唯的版本,像清晨的大海,伴着日出和鸟儿的欢叫,显得朝气蓬勃,充满生机。
小泉今日子版,像午后的海滩,阳光明媚,波浪起伏,让人浮想联翩,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激动不已。
药师丸博子版,想午夜的海洋,静谧深沉,海风徐来,柔情无限,听得令人心醉。
另外在2013年日本NHK红白歌会,《海女》剧组重聚,三个版本共同演绎,场面甚为感动。
喜欢听的一定不要错过。
9.2《回老家吧》片中太卷社长为GMT5出道所作,可这歌词分明是给小秋写的嘛!
最终周里面配上这首歌,绝了!
9.3《心为你动》每次小秋梦到和种市学长约会,都会放这首歌做背景音乐。
歌德说了,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9.4《南部潜水员》潜水土木科之歌,老师和学生唱起来十分让人热血激昂,还必须用拳头打拍子。
小秋一唱这歌立马秒变女汉子。
9.5《永远心怀梦想》每年7月1日海捕开始,北三陆海女协会都会在广播里放这首歌。
可以说是“海女之歌”。
同时也是夏婆婆年轻时代的流行歌曲。
9.6《日历上已是12月》太卷社长旗下人气组合美横女主打歌。
台上的光荣与掌声,台下的心酸与汗水。
9.7《Ghostbusters》歌曲很带感, 这首歌是1984年美国经典喜剧片《捉鬼敢死队》的主题曲。
没听原唱之前,我以为这首歌只有一句歌词,后来才知道大吉站长每次只会唱这一句“Ghostbusters!
”10 炉子先生(本段涉及剧透,为避免影响观影效果,建议看完全剧后再读。
)剧中人物很多,为什么单表炉子先生,是有原因的。
本剧各方面堪称完美,唯有炉子先生足立洋处理不足。
“炉子先生”是小唯的哥哥足立 洋的外号。
因为跟爸爸(足立 功)不合,每次吃饭都自己躲在火炉旁边,因此得了这么一个外号。
炉子先生和小秋性格及家庭环境有某些相似的地方:没有朋友,不爱和身边人说话,在家里不受欢迎。
所以开始俩人大有惺惺相惜之感。
炉子先生是个典型的暖男。
小秋溺海,他在瞭望台第一个发现,并拉起警报,救了小秋一命。
之后北三陆电车举办“北铁之女”选拔,因为小秋刚到北三陆,很不起眼,甚至一度被人说成丑女。
在众人的嘲笑下,足立洋勇敢地投给小秋一票,并且激动地说:“我可是小秋的第一个粉丝,第一个!
”虽然最后妹妹小唯夺冠当选,而小秋连前五名都没进,但是小秋心里暖暖的,毕竟谁都希望身后有人支持。
之后,足立洋拍了很多关于小秋的视频,放在北三陆旅游官网上,大家被小秋的积极阳光的形象、率真乐观的性格打动,点击率甚至超过了小唯。
小秋的成功,炉子先生有很大功劳。
如果剧情这样下去,那小秋和洋会理所当然的在一起。
遗憾的是,半路杀出个学长——种市浩一。
小秋一下子被这个帅气高大的前辈迷住了。
也难怪,迷恋帅气的学长是大部分学生少女的花痴通病。
经过一系列的故事吧,最终种市和小秋走在了一起。
而炉子先生却被晾在一边。
个人觉得这是本剧的最大缺憾,或者说是一块短板。
我一直对足立洋抱有希望的。
一直到第25周,我心想完了,还有两周,炉子先生逆袭的不可能了。
如果我是编剧,结局之前,我会把足立洋和种市浩一写得旗鼓相当,两人竭尽全力追求小秋。
小秋犹豫不定,两人在小秋心里好比天平两端,至于最终选择谁,留一个开放式结尾。
(观众借此也可以踊跃讨论两个帅哥的选择。
)然而最终结局是种市以绝对性优势压倒足立洋。
因为学长的戏份太多了。
而炉子先生戏份少得可怜,可谓虎头蛇尾。
《海女》里面主要人物都经过了一番成长,每个人的结局都很完满,只有足立洋最悲催,越写越杯具。
相对于其他人丰满的故事线路,炉子先生这条线描述的确实有些单薄。
其实小秋和谁在一起不重要,关键是每个人物线路都应该平衡。
跟学长在一起也没什么,毕竟学长人也不错。
可你总得个足立洋一个伴吧?
没有,最后炉子先生还是单身一人,既没有明确地说放弃小秋,也没热血地表决心继续追求。
看看春子、黑川和大吉三个人的关系处理的就很好,最终大家都得到了一个美满的结局。
炉子先生和小秋,种市学长和小唯,这才是正确搭配,结果最后炉子先生和妹妹小唯都落了单。
(小唯告诉小秋自己交往的那个奇葩男友,一听就知道是在说谎。
而且小唯警告小秋,自己对种市学长仍然心怀爱意,身体里那个开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打开。
)最后小秋还在车站对足立洋说:“你顶着这张脸站在月台上,谁见了你都以为你要卧轨呢!
”唉,把人甩了也就罢了,还挖苦别人。
你这玩笑开得也真是……洋确实为小秋付出很多,前面的救小秋一命,为小秋赢得大量人气就不说,还为最为总负责人,费心费力地帮小秋建造了小秋的梦想原点站——海女咖啡店。
反观种市学长做了什么呢?
他不过是凭借了在东京的地理优势,做了小秋烦恼压力的倾诉对象,大有乘虚而入之嫌。
加上小秋本来对学长的好感复燃,两人关系也就顺水推舟般发展起来。
记得小秋设计好第一款渔网手链,桂枝阿姨把它先戴在炉子先生手上,大家问,为什么先给他戴?
桂枝阿姨说,因为他的脸上最没福气!
编剧你这样吐槽,明显是跟炉子先生的命运闹着玩啊。
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小秋去东京前,手上戴有5条手链,到最后断了4条,也就是说实现了4个梦想,还有1个梦想没有实现。
最后一个梦想是什么?
这可能是编剧给大家制造的一个悬念。
如果拍SP特典的话,希望能把剧中的短板补上。
嗟嗟嗟!
嗯哒嗯哒。
156集+SP一口气食毕,元气满满的晨间剧1、海啸过后,夏婆婆说,“大海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但也是大海养育了我们,所以悲伤的同时仍然会感念大自然长久以来的馈赠,不会因为一次两次的挫折与困境就离开这片土地。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北三陆的人们,秉承着“跌倒了也要抓把泥起来”的人生态度,永不失去开怀大笑的能力。
“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2、春子说过,“乡下人不会触及别人的伤口,只是一味粉饰着表面的太平。
”我觉得这也算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远之则疏,近之则嫌。
即使“一莲托生”的小秋和结衣,在结衣陷入低谷之时,小秋也只是静静等待她自己恢复过来。
适当的距离在某些时候其实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与信任,也是彼此间得以长久的秘诀,如同夏婆婆和忠兵卫的婚姻一样。
过于热情地窥探别人的内心、过于热血地渴望帮助别人走出阴影,也难说不是一种傲慢。
小心翼翼而又笨拙地避开他人的隐伤,却也会在背后嚼别人的舌根子;有惟利是图的自私和冷漠,却也会有着相互扶持相互陪伴的亲切与善良。
平凡而朴素。
3、小秋像是春子人生的补足。
爱上她逃离的故乡,当上她讨厌的海女,成为她梦想的偶像,接收到她错过的夏婆婆的告别。
不管是对春子,还是对夏婆婆,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遗憾吧。
《追忆如潮》里那句改掉的歌词特别美好,如果说过去的春子是隐藏在三途川孤单无依的美人鱼,那么小秋的存在便是实现了天野家祖孙三人的完满循环:三代前就存在的美人鱼,代代传承的美人鱼。
4、“あまちゃん”除了“海女”之外,还有“小孩子逐渐成长起来”的意思,而故事接近尾声,小秋和炉子先生的谈话里却说到,“小秋并没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人一定要长大?
”剧里似乎是小秋一直在走运,而结衣一直在倒霉,所以我觉得小秋和结衣大约是代表了两种成长:一种是失去后的坚强,另一种是得到后依然保持的纯真。
事实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成熟起来。
最终话和SP里三个版本的《追忆如潮》,小秋和结衣的是起点,春子那首象征了和解,铃鹿的那首表达着坦诚。
5、以下是吐槽:全剧各个线索串联得很巧妙,节奏也把握得很好,如此长且琐碎的故事完全不会让人有快进的想法。
亲情线友情线以及配角们的群戏都特别出彩,就BG线有点平淡,学长的人设除了帅以外亮点也不多,连我这个坚定的BG党都觉得友(百)情(合)线明显比较萌…红白的SP简直各种会玩,有种次元壁裂成了二维码的感脚,演员一个个儿的戏太足了,尤其是良良23333333最后,小秋未来的孩子是要叫天野冬么…
天野秋小姐雅鑒: 我猜妳現在一定在納悶著「為什麼還要叫我小秋?
」,但我想這個時侯的妳、這個時侯的能年玲奈,才更應該當天野秋。
也許妳有發現,宮藤老師在寫《海女》時的三代偶像時,角色性格都跟名字是相反的。
夏婆婆一點都不熱情、有時反而還會冷冷地趕忠兵衛爺爺離開。
春子媽媽(妳現在私底下還是這麼叫她們吧?
)一點也不溫柔、十足熟年版不良少女。
而妳,也是一點都不多愁善感,總是大剌剌的勇往直前。
這是一個很玄妙的設計,現實生活的妳其實比較貼近「秋」這個性格,總是小小聲的、很緊張的上綜藝節目,但在Blog又整個活過來了,有時也會在上面寫一些自己的意見、自已的插畫。
我不知道宮藤老師在寫劇本時,有沒有先了解妳的個性,因為天野秋跟能年玲奈,似乎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太相同的地方。
不過我到現在有時還會想,妳知不知道妳做為《海女》的主角,妳存在的戲份,我猜都是宮藤老師先設想其他角色的挫折、再來把所有挫折全都寫給妳來解決。
妳是戲中所有角色的心結出口、所有解答。
媽媽沒能成為偶像的心結、鈴鹿弘美跟太卷沒能說出口的道歉、夏婆婆沒能跟女兒說的「謝謝」,全都是因為有妳的存在,才能辦法延續下去。
換句話說,妳在《海女》是個非常討喜的存在,宮藤老師也在戲中直言「主角才是最不會演戲的人」,我不知道妳看劇本讀到這句有沒有覺得很好笑?
但是宮藤老師在妳身上下的苦心,我想並沒有少於他描寫結衣、春子。
妳,天野秋,可以說是他劇本生涯裡,寫的最好的一個角色。
如果妳有機會去看宮藤老師在2005年寫的《虎與龍》,妳會發現宮藤老師寫的最好的幾個劇本,都已經跟著古典落語一起傳達給觀眾了。
而裡頭的主角小虎,藉由跟落語師父屯兵衛的相處、學會了笑、懂得父子之情,他不斷的在「黑道」與「落語」中尋找自己的一條路,但「家庭的牽絆」趨使他做出選擇。
「家庭的牽絆」就是宮藤老師長年以來不停在提的一個主題,到了妳身上,在《海女》時他終於把所有想寫的牽絆全都寫的完完整整、清清楚楚,而妳就是他在《海女》裡去解釋「家庭的牽絆」的最好角色。
妳可以說是成就了他長年以來的願望、一個終於完整的角色。
而有妳的存在,《海女》才變成是他目前為止的代表作。
而天野秋擁有「時間逆轉」的能力,這也是宮藤老師寫給妳一個最好的能力,唯有把「時間逆轉」的概念放在311大地震後。
觀眾才可以從被破壞的城市(摔破的花瓶),因為有人與人之間的牽絆,重新興建城市、完好如初(妳的能力),有牽絆,就有希望。
妳是他寫給東北人的希望,妳也是成就了他的成功的重要角色。
換言之,妳是他無可取代的女主角。
但近日在妳身上發生了許多事情,可能在很多地方妳會希望「時間逆轉」,一切要是回到拍《海女》的時侯,那該有多好。
我不知道妳曉不曉得夏婆婆的真實人生。
在妳4歲的時侯,跟她一起合作了將近十幾部電影、結婚了三十幾年的老公自殺了。
夏婆婆在當時並沒有公開說她對他的自殺有什麼影響,但此後十年,夏婆婆就這樣消失在大銀幕上,連走進黑漆漆的電影院就會讓她想到老公、痛哭流涕地在電影院門口哭著。
過了十年,她慢慢地走出這個痛苦、也重新回到拍攝電影的路途上,直至拍《海女》遇到了妳。
這一切我會將它視為「歷練」。
「歷練」是一個演員最好的工具,不管是遇到好事的歷練、還是遇到壞事的歷練,都會變成妳成為一個好演員的養份。
雖然現時現地大家都跑的比妳前面、現在比妳還要出名,但請妳一定要記住,不論妳是成功還是失敗,這些曾經支持過妳的、幫助過妳的、一定都會站在原地大聲地替妳加油。
我猜《海女》的觀眾亦然、春子媽媽亦然、夏婆婆亦然、宮藤老師也是如此吧。
請妳鼓起勇氣去面對這終將成為養份的「歷練」吧。
祝 一切順心
北三陆秋之祭典的花车在夏天就开始制作帮忙涂上油漆和画鬼怪恐怖的眼睛在暑假即将结束的一周前从白天忙到夜晚和想要接近的朋友 为了一件事努力的感觉真好和认真活着的人们 大家热热闹闹聊天的感觉真好数不完的浪花 要小心翼翼捧起来的海胆用力翻身潜下水来看见亮闪闪的珊瑚和海带蹬住岩石浮出水面虽然要冷死了 但是还是最爱这片大海在灯塔下用记号笔用力写下将来要去往的路线东京 原宿 表参道小小的梦想在右手掌翻来覆去离开在预想中即将欣欣向荣的小镇北三陆第一天刚开通的电车载着不愿成为海女的女孩离去害怕潜下水后再也不出现但是只有在水底里才会燃起 好想勇敢活下去 的意志来来回回的电车轨道上 摆放着每个人的不平凡的过去故事就是这样发生的长长的被海浪扑打着的海岸怎么也不下雨的蓝天和白云红白相间的电车穿梭在金黄的原野豆团汤的特色是分不清到底是甜是咸每天数着到底有几个观光客的观光协会会长 不会操作电脑在地下道 采集着琥珀的勉先生 在8500年前的树液的结晶上发现不可思议的美丽 坚持了四十年拥有咖啡馆和小酒吧两个入口的同一家小店固执的 把孙女一把踹下海去的奶奶以及24年前挤在电车人潮中拼命拧起了脸要哭出来的木讷青年我以为属于我们的时代 就要到来了 在你决定要离开的时候。
夏天就要结束了 可是完全不想回东京努力练习憋气到一分三十四秒 浮出水面的时候竟然漂到了空旷的海中央比起爸爸来或许更喜欢妈妈比起车水马龙来或许更喜欢大海在摇摇晃晃的船沿跃跃欲试在延伸入海的码头上踌躇不前又不起眼又阴暗 上进心 协调性 存在感 个性 光华都没有 变成了一无是处的孩子不是 不是的 不是这样的仿佛是要推翻这个鲁莽的既定理论似的横下心来跳入海中浮出水面的时候 看到了吗?
这明明是一个 笑起来这么傻气 勇敢 元气 热心又有憧憬的女孩 想要找到自己的轨道认真生活下去的女孩想要成为海女的少女 有一双爱笑的真诚的眼睛。
第一部晨间入坑剧,然后就彻底被日本影视安利了,深入展开对日本影视,综艺,明星,文化情怀的了解,被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文化侵略震慑到。
追剧的过程,轻松快乐,酣畅淋漓,欲罢不能,每个角色都是活生生的,睡梦里仿佛都是剧里各种角色变成3D人物,伴着《潮騒のメモリ》的背景乐,围绕在我上空,用那亲切的方言为我编织一个美梦般的故事,仿佛黎明也迟到了。
来着不拒,去者不追的夏婆婆。
倔强的春子嘛嘛,决定在乡下生活,她不甘心,她要让夏婆婆后悔,下次离开时让她边哭边挥旗欢送。
乡下人阿,不会碰别人的痛处,会用肤浅的体贴和强颜欢笑掩饰,所以那些伤口永远都不会愈合。
要是她就这样再也没醒来,我对夏婆婆了解太少,哭不出来。
あまちゃん,牵动着所有的角色。
友谊的航母,四平八稳。
(结衣)五好男人的出租车父亲(黑川)为了给夏婆婆证明北三陆是最好的地方,常出海的祖父(忠兵卫)你走我不送,你来多大的风雨我都会迎接你(夏婆婆对祖父的爱)
永远的男二暖炉さん(足立 功)一言不合就唱歌的师兄(福士 苍汰)可爱的亦友亦亲的神交(铃鹿 博美)操着关东腔的舞者(太卷)一言不合就Ghostbuster的(大吉)演艺搞笑打嘴炮的吃货良良(吉田)会计担当(诗织)帅气暖男的星探(口水)刷存在感的琥珀叔(勉叔)
影子武士的(安倍ちゃん)综艺谐星吐槽大王的(花卷)大嗓门的(弥生阿姨)漂亮的(美寿寿阿姨)眼镜阿姨(桂枝) ......じぇじぇじぇ(´・ω・`)
我们来聊聊海女症候群(あまロス)吧。。
来聊聊那157话吧。
我在看完海女的11月底直到到红白的那段时间里一直魂不守舍。
我想认真看完的各位一定有过那样的时光,反复撸着海女一遍又一遍。
至于为什么如此,我想这部剧的魅力是一定的。
一切的都闪闪发光,可爱的电车,绮丽的大海,还有能年的眼睛。
但就是这样为什么我会失落?
恨不得小秋和结衣最后奔跑的那段路程永远没尽头。
其实,结局并不完美吧。
小秋放弃了所有在东京拼搏到的回了北三陆,虽然她喜欢北三陆,但东京拼搏到的她是走了多长的一段路。
结衣自然不用说,又当过不良,又是一辈子不能上京的体质。
到了最后的最后才下了决心,好好呆在北三陆。
可是以她那脾气,心里一定是难过的吧,也仍然渴望着上京吧?
至于北三陆的大家,回北三陆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被毁,更要命的是大家心态都变了吧。
所以,这样是一定会失落的吧!
这时候红白来了。
看红白那段海女特别篇看哭了,不只是因为热热闹闹的请来了大家,不只是因为唱了3个版本的潮騒のメモリー。。
还因为宫九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结局。
过去了两年,霓虹的东北慢慢从伤口里走出来。
那个永远上不了京的少女,那个因为地震回到了故乡的少女,站在了红白的舞台上。
いいね~这样的结局。
“海女”给了如此庞大的背景和设定简直让人分不清楚现实和虚构!虽然历史总会重演,虽然就算放着不管人也会自然长大成熟,可是即便如此,也要心怀梦想,万一哪天实现了呢?不想离开北三陆不想离开大海放不下追忆如潮啊!再来个感叹号!
评价很高,有时间拿来看看
以海的名义为婚姻中不负责的男人正名以发展家乡的名义安排小女孩的人生,让两个高中女生和一群宅男挤在列车里微笑握手,受不了
偶像片中途弃 没看到松田出场
女主实在是太太太可爱了,说实话,剧情我并不喜欢,觉得很弱智,虽然每集都不长,但是实在太多了,女主我实在太爱了,支撑我看下去
一部不可思议的好剧,你一定会喜欢上里面所有的角色
很迷 后面太无聊+女主傻白甜
赚到了
天真的人们能够爱,这就是他们的秘密。【不想当偶像的潜水员不是好海女】
龙平cut23333 实在不敢看这么长的剧
人和人之间深刻的差异 真的不喜欢女主 一度想打两分 后半段挽回一点
越到后面越难看,看得我怒骂,都看了好多集了弃了又可惜,到底谁在爱看这个剧
刷完156集,觉得浑身充满正能量啊。赈灾什么的简直就是泪点之王嘛,铃鹿桑唱歌那段我应该也算号泣吧。觉得每一条支线都能串起来,而且都很正能量,真是太宫九了。还是最喜欢古田新太呀!但比起古田新太,尼酱是永远的理想型呀!!!!!!!!!!!!!!!!!
被本剧反复无常的人生观逼到弃剧,到又打算回乡下时,实在看不下去了,女主东京~乡下~东京~乡下……穿来穿去穿来穿去,每次都穿得十分讲道理啊,头2次我都不纠结编剧强行解释的人生哲学,后来她妈来东京给她铺好路了,得了!大小姐鸡汤又来了,作为妈妈当然也支持我们的小公举再次回乡下,我知道,外婆病了嘛快没了嘛,谁不死似的,老人家活不过你你非要舍身取义地陪着,是你东京的一切来得太容易了吧,你让咱这些没枪手老妈辅助明星大佬成名的小蝼蚁情何以堪呐!拍摄取景再美,女主再可爱,乡下邻居再淳朴热情,这种内核看得人真累!
想不到也断断续续看了半年,120之后都是眼里进了海胆的状态,最后一周完全泪奔,要像晨间剧那样好好活下去啊,岩手见~
五集弃
海女里找水口,鸡汤里捞肉渣。东京篇>>>>>>>北三陆篇。最喜对48系偶像和情热大陆的戏讽,可惜最后全员洗白,趣味全无,也丧失了那一点点现实的质地(不过肥皂剧也只能往傻high的方向发展了)。龙平的角色被叫“小天使”是因为他全剧都忙着给任性的主角们擦屁股吗?
终于补完了这部全宇宙最好的晨间剧
零零散散追着看的,这种日常小事并不吸引我哎,GET不到安利点
看了一点,果然晨间剧比较适合家庭主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