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射雕,我觉得我和其它80后筒子有一点不同,我真的没有看过翁美玲版本的射雕,但是这版的影响力就如它的歌曲一般,让我这个没看过的人都深为之震撼,有筒子之前也提过希望我更新这部,可惜我都没有看过,怎么图解,和你们不同的是,我是有点张纪中情节的,毕竟他的前几部作品我都是老老实实看完的,从神雕开始,才逐步放弃。
他的《笑傲》和《射雕》是影响我最大的,奇怪的是,《天龙》的口碑令张纪中翻身,但也是自此,我觉得他有点变了,反倒不是很合我的胃口了。
今天来和大家聊聊射雕,其实我感觉射雕的口碑比笑傲还差,笑傲还有人为它证明,为它抒写万千华章,可是一聊起射雕,李亚鹏就被冠之以傻子的嘲弄,在网络上根本提都不敢提。
在我看来,笑傲被大家吐槽得最多的,一是编剧改编,让盈盈提前出场,还有结局的大幅度改写,这我后面会给大家解释,二是李令狐的呆、木,不够潇洒,对盈盈赞赏还是多于批评的,最多也就是指责大小姐害羞这一点原著个性在梅花红那一章里简直人设崩塌,但整体还是比李亚鹏承担得非议少。
但是对这些问题的指责同时又伴随着另一方对意境美景的夸赞能稍稍中和些,所以网上也有历史终将为它证明这样的绚丽篇章。
但是射雕所面对的局面,真的比笑傲惨多了。
为什么?
因为射雕确实比笑傲的问题更大,不管当年笑傲中李亚鹏和许晴承担多少非议,但是有一点,没有人对他们的年龄提出质疑,可是在射雕中,不知道看过的筒子有没有发现,两位主角所表现出来的年龄实在已不符合原著的人物设定。
一开始我觉得李亚鹏出了草原怎么变胖了,显得又壮又老,后来才发现是为了遵循历史所以在发型和穿着上显得一点都不江湖不飘逸,这一点,在小黄蓉身上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那张说是像潘金莲的肚兜服,但是其实他们也有很好的设计,比如
但是像这种就被指责为一个是员外,一个是小妾
大家觉得这种人物发型的设计显得人很蠢笨,一点不灵巧不轻盈,不像江湖人物,大家比较习惯这样
这一点在真正愿意欣赏射雕的人眼中,问题也不算太大,毕竟遵循历史人物穿着也算是一种考究认真的态度,可是对一般看客,他们就会受不了,我看电视就是图个乐子,你给我看这个,没美感没亮点,换台!
我所说的电视剧成品显现出来的人物年龄,并不是非逼射雕剧组去找与人物年龄相对应的演员来演绎,而是期待演员用演技呈现出来的,是和原著较为契合的,这一点在笑傲中许晴就做了很好的示范,当然,这是因为演员本身永远少女心的一种特质,但是很可惜,周黄蓉没有做到这一点,诚然,在骆驼上面的选图中周黄蓉有很多亮点的眼神转换,但是如果你仔细看完全剧你会发现,她的眼神里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落寞、乏力和沧桑,我真的是看完全剧的,我还记得当时租一张碟是5毛钱,周迅那时候正是处在初老的年龄,疲惫感慢慢从眉梢眼角显露出来,这一点在许晴身上你永远看不到。
后来我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种说辞,黄蓉幼年丧母,其实内心很孤独(这点和盈盈是一样)所以黄蓉有这样的眼神也是对原著的另一种理解,这样的说辞给原著粉解释大家也能接受,还是那句话,一般观众接受不了,因为不能让他们高兴!
所以说,主角的失利是影响射雕口碑下滑的关键所在,当然,口音问题说得太多骆驼就不用讲了,这是众所周知的。
骆驼下来要讲一讲,这部片子的优点,梅超风那些骆驼也不说了,大家都知道么。
如果细讲的话又要涉及截图,今天就先粗略讲一下。
一是被大家吐槽最多的郭靖的傻,诚然,他是演得很傻,有的时候像一头犟驴,但是正是在这种表象下,我能够感受到他演出了郭靖那种如磐石一般的坚定,对信仰的坚定,对是非的坚持,对大义的尊崇,在很多很多片段中,他凝眉、目光平视前方却不是放空而是坚定、眼角或者泛泪,配着背景音乐,一个顶天立地的铁血男儿的形象就被立起来,我看过一点朱茵版的射雕,张智霖绝对给不了我这种感觉,他演出的郭靖就是奶油小生的感觉,但是李亚鹏的郭靖,就是一个拥有宽广胸怀让你信任给你支撑让你愿意在他面前甘做小女人的正统汉子,这一点,不放下成见去看电视的人永远领略不到。
二是周杰杨康的土,大家说他不帅,一点都不像杨康,这是因为珠玉在前,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他的表演,他演的人物很有深度,内心的挣扎煎熬纠结淋漓尽致,你如果只想看一个玉树临风的撩妹达人,你去看四哥,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如果你想看一个有血有肉有挣扎有苦痛夹在生父和养父之间左右为难的杨康,请你看看周杰,不要只记着,他是一个风流倜傥的小王子,他其实是一个如林平之一样被命运玩弄的人。
三、自然还是美景了,片头虽然截取了精华,但真的不足以反映全部,我还看过这版最后的30分钟花絮,详详细细地讲述了他们在取景路上走过的山涉过的水,真的好不容易,所以我每次都觉得好可惜。
四、音乐,83的音乐很经典,我没看过电视剧每次听着都那么激动,但是03版的同样不逊色,片头天地在我心中,恢弘壮阔,大气磅礴,片尾真情真美,细腻婉转、缠绵悱恻,郭靖和黄蓉生一起生死一起死的爱情是中国传统爱情最真最美的写照,同时这首曲子也是歌咏他们爱情最好的曲谱。
对这版射雕实在爱得深沉,看了五遍仍然回味无穷,所以忍不住多写几句。
下面分条详说,大概六条优点一条半缺点。
文笔不好,写着也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还望轻拍。
本来是给四星的,但是鉴于隔壁某版居然还比9高,这里也只好五星了。
1、这是张纪中拍得最好的金庸剧,没有之一知乎那边已经有人说了,与其说03射雕是武侠片,不如说它是历史片。
在制作层面,张纪中不仅继承了水浒传剧组的服化道,还顺便把隔壁成吉思汗剧组恨不能全都搬了过来,不仅拍出来目前为止最让人叹为观止的草原戏,还拍出了目前为止画面最有质感的中原武侠戏。
而在对原著的理解层面,张纪中也准确地把握了《射雕》这部作品的风骨。
有人拿《射雕》同金庸之后的作品对比,批评说这部剧说教成分太重,显得假大空云云,其实未免求之过苛了。
以在下愚见,《射雕》写得最早,金庸大师在写作时应该还有着不少传统文人特有的浪漫英雄主义气息,便把这如金子般珍贵的热情都灌在了这部作品里。
现在再看,当然略显中二,不过换一种心态再看,却也不难看出字里行间里迸发而出的一股英雄主义的浪漫。
而这版射雕恰恰非常完美地展现了这种中二的浪漫气息。
这里就要说到江南七怪和全真七子。
这一南一北两组人物,武功虽然各有特点,但归根结底都还是不强。
然而他们善恶分明、行侠仗义,能急人之所急,乐于为人排忧解难,也绝对称得上是大丈夫真英雄。
然而,在其他版本里,他们要么存在感稀薄,要么干脆沦为丑角(此处点名批评83,不过槽点太多不展开了)。
只有这版射雕,会让你在看完之后,真正尊敬并喜爱江南七怪和全真七子,也能体会到金庸曾经认同的那种“我虽然不强,但也要仗义执言”的中二气息。
(尤其柯镇恶那句“我这个老糊涂你这个小糊涂,我这个老瞎子你这个小瞎子……你不把乖蓉儿给我找回来你就不要来见我”,每次看都能感受到那股子真性情。
)其他方面,比如摄影、作曲和编剧等方面,这版射雕也是张纪中所有金庸剧里最精致的。
当然,小毛病不少(比如朱子柳的白字,华山论剑的武打设计等等),但是总体来看瑕不掩瑜。
这些后面也会批评。
对比其他几部:神雕及之后几部制作的断崖式崩塌就不用说了;02笑傲我也非常喜欢,这也是张纪中一次非常好的尝试,奈何最后一集剧情崩塌加跑题——虽然不得不说,笑傲江湖最后一段怎么写都圆不回来——总是一大遗憾;03天龙哪儿都好,就是小毛病太多,音乐乱搞就不说了,鸠摩智在井底跟段誉王语嫣道别是什么鬼?
每次看到这里都想把编剧拖出来打。
2、这是节奏最金庸的一部金庸剧原著党应该可以发现金庸写小说的一些套路。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金大师的小说就像是传统相声,从来不急着进主题,反而喜欢垫活,开头一众配角们(或者是便当们)七绕八绕,把所有的背景都垫好了,主角们这才不紧不慢地出场。
细说的话,《书剑恩仇录》上来由李沅芷写起,到第二回结尾陈家洛才出场;《碧血剑》开篇更是跑到了千里之外的渤泥国,然后扯上袁崇焕才让少年袁承志亮相;《射雕》里上一辈的恩外交代得事无巨细、《飞狐》里胡斐半本书不见踪影、《神雕》里何沅君和李莫愁的恩怨先扯了好几回;《飞狐》开篇是商老太,《倚天》开篇是何足道;笑傲江湖最惨,令狐冲的出场居然是仪琳的流水账;鹿鼎记则最墨迹,居然先讲的是顾炎武和辛留良,不愧是碧血剑的续集。
只有《连城诀》的狄云和《天龙》里的段誉出场还算利索,可是萧峰和虚竹的出场就又是很后面的事情了。
而这版射雕的开场也是这样不紧不慢,让书迷看着非常舒服。
郭杨两家的日常交代得非常清楚,江南七怪和丘处机的对戏豪气万丈,就连小郭靖也出尽了风头,让人眼前一亮。
不跟港台版本比了,单论其他版本的话:’02《笑傲》和03《天龙》虽然也不是原著的路数,但却是有各自的考虑,这里不展开;06《神雕》半集秒杀陆展元全家,顺便略过找到杨过的前因后果,急吼吼直接让叮当出场,气得人想砸电视;就算是后来评价不错的《碧血剑》,一开篇袁承志也长大了,完全没有原著里拿渤泥岛的异域风情来吊人胃口的雅兴。
当然,有一种可能是,现在观众的审美已经发生了变化,相比之前温吞吞的铺陈展开,他们更喜欢不绕弯子直奔主题,但是这毕竟不是大师的风格。
不过可惜的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张纪中此后也并没有继续这样的路子,《射雕》也成了这种金庸风格突出的金庸剧的绝唱。
3、所有关于08、17版杨康和完颜洪烈的夸赞,都可以原封不动地给03版需要指出的是,03版射雕对原著最大的改动,以及对金庸作品最大的突破,来自于杨康和完颜洪烈这条线。
在原著中,因为作者当时强烈的夷夏之辩的立场,杨康只是拿来同郭靖对比的影子主角,其作用只是为了反衬郭靖自己如何高明;而完颜洪烈则是个莫名其妙专做坏事的混蛋,其作用除了引出悲剧,就是等着在最后让郭靖一刀砍死。
相信很多人在读原著的时候都对这条线不甚满意,因为这条线里根本没有人味,倒像是RPG游戏里主角的对手和最终Boss。
然而,这版中制作人员的史观则相对中立,同时杨康和完颜洪烈的心理描写都被大量增加。
完颜洪烈不是一个贪权好色的恶徒,而是一个胸有大志,并对包惜弱和杨康感情真挚的真豪杰。
杨康也不再是一个满嘴谎话、认贼作父的败类,而确实是一个从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到了18岁却又遭逢巨大变故,因此在养育之恩和民族仇恨的矛盾之中被折磨、被压碎的纠结灵魂。
这两个任务不再是简单的符号,而全都成为了有血有肉的人。
我们看得到他们的追求,也看得到他们的痛苦,更看到了他们的求不得。
在这一点上,主创们甚至把《射雕》里的这条线改出了一些《天龙八部》的味道。
当然,角色塑造的成功更应该归功于演员的表现。
完颜洪烈的扮演者鲍大志老师是北京人艺的,这就不用说了。
单说周杰。
很多人觉得周杰演的杨康不够帅,不够像王爷云云。
这些观众要么是因为演员本人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而黑,要么就是没有明白主创的心思。
在这版《射雕》中,杨康的形象从来就不是“帅”,而恰恰是“纠结”。
那种一边是大宋,一边是大金,一边是养育18年的养父,一边是亲生父亲和爱人的矛盾,周杰一直演得清清楚楚。
要是一味表现小王爷的雍容华贵,反而错了。
相比较而言,之前的版本在杨康这条线上,就不够深刻了。
当然,翻看08版评论的时候,发现有人盛赞剧中关于完颜洪烈和杨康的改编如何高明,殊不知这些都是在沿着03版的路子而已。
所以说,所有关于08、17版杨康和完颜洪烈的夸赞,都可以原封不动地给03版。
4、一众配角几乎无可挑剔本作另外一个值得夸上天的优点就是一众配角的精彩演出。
关于全真七子、江南七怪和完颜洪烈,前文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下面重点说五绝、陆乘风、梅超风、杨铁心和包惜弱,草原戏下面另说。
不过本人很懒,就懒得截图了。
其实单看原著,五绝的魅力比起主角们可是要大得多了。
大师在设计角色时,依照五行及其相生相克关系,赋予了几位绝世高手的名字、招式(比如一阳指克蛤蟆功)甚至性格弱点(比如黄老邪必中老毒物的激将),可以说是千奇百巧。
而他们作为一代宗师的气概更是高山仰止,让人神往。
可以说,张版的五绝(当然,除了打酱油的老张自己)中,除了孙海英略显浮夸之外,其他几位都完美地契合了原著的特点,甚至也和原著一样,略有喧宾夺主之嫌。
先说黄药师。
以现在的眼光看,东邪其实一点也不邪。
应该说,东邪只是个穿越回了宋朝的21世纪直男技术宅(?!
)而已。
说他技术宅,是因为他天文地理历法算数乐理甚至养花无一不晓。
说他直男,是因为他好面子到了极致,也狂傲到了极致。
老毒物随便一激就进套,以及从不认错只是行动补偿,是他的好面子,而能做善事不居善名,甚至别人给他泼脏水他都不屑于争辩,便是狂到了极致(所以桃花岛果然是在山东【大雾】)。
说他是穿越的,是因为他对于一切封建礼法都不屑一顾,甚至不去考虑他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
所以,他根本就是个生错了时代的人,所以他也根本懒得搭理别人。
所以原文会说“ 湛然若神”,一副出世的模样,应该是个脸上一副无所谓的中年帅大叔——这不就是曹培昌老师在剧中的形象么?
相比而言94的黄药师,眉宇间英气太过逼人,显然太锐利了。
至于83么……“明明是我的错/为什么你不敢恨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嗝。
一个恋尸癖有什么好说的。
再说白驼山那两位。
不过先跑一句题,孔庆东曾经评价血刀老祖,说他“ 光彩照人,坏得光明正大 ”,其实这个评价放到老毒物身上也没什么问题。
老毒物之所以能和其他四位相对正面的人物并列五绝,他的坏显然也是自称风格,甚至坏得光彩照人的。
所以尤勇老师的欧阳锋一出场是惊到了我的,他一米八的身高正好符合了原著里欧阳锋身材高大的设定,而且他处事不惊,做尽坏事却一副满不在乎的淡然表情,简直帅气到了极致。
这种大宗师的气象,根本不是其他几部把坏写在脸上、只会蛮凶斗狠的BOSS形象可以比的。
至于欧阳克,这人虽然好色至极,也糟蹋了不少良家女子,但他对黄蓉却真的是爱到骨头里去的。
贴原文:欧阳克低声道:“黄姑娘,多谢你相救。
我是活不成的了,但见到你出力救我,我是死也欢喜。
”黄蓉心中忽感歉疚,说道:“你不用谢我。
这是我布下的机关,你知道么?
”欧阳克低声道:“别这么大声,给叔叔听到了,他可放你不过。
我早知道啦,死在你的手里,我一点也不怨。
”黄蓉叹了口气,心道:“这人虽然讨厌,对我可真不坏。
”回到树下,捡起树皮条子编结起来。
这短短几句话其实有千斤重。
可惜的是,张版之前的版本并没有拍出来。
修庆演这种“别扭坏”的角色更是水到渠成了,可能也就李解能较量较量。
一灯大师的戏份相比其他几位要少一些,但是国话的王卫国老师还是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可以说用“宝相庄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端得就是得道高僧的形象,满分!
至于孙海英饰演的洪七公,就多少有些浮夸。
不过不得不说,洪七公这个角色本身就不是很好把握,他身为天下第一大帮的帮主,据说一身正气,但是当着郭靖和黄蓉的面的时候又多少有些滑稽。
一生行侠仗义铲奸除恶,没杀过一个好人,但是自己做事偏又有点不着调。
所以其实各版的表现或浮夸或丑角,其实都半斤八两。
还要说说黄药师的两位高徒。
陆乘风的出场主要是为黄药师做铺垫。
号称五湖废人的他出场一身渔夫的打扮,以《水龙吟》和黄蓉打了照面,也是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乌兰宝音老师可以说很好地演出了桃花岛人的风格。
而梅超风更是值得大书特书一番。
其实看过几部张版金庸剧的朋友应该注意到了,老张对这种拥有特异气质的女性角色(?
)是很有偏爱的。
比如说,1996年宝岛出品的《金庸群侠传》里还在嘲笑东方不败是个变态,而这边2002年上映的《笑傲》里,越剧名角茅威涛老师的东方不败已经美瞎了众人。
(我觉得比林青霞演得还漂亮,哼)而在《射雕》里,梅超风更是出人意料地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来出演,不仅符合了原著里梅超风颇有姿色的描述,效果更是比港版那一串又老又丑的女鬼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最后说最早出场的杨铁心和包惜弱,扮演者分别是丁海峰和何晴……好像不需要说了(误)。
不说别的,单就两人小屋重逢之后,何晴那句“你还活着”真是应该荣登B站各种“演技炸裂瞬间”的合集里。
那种心死了十八年,一瞬间久旱逢甘霖,只能惨然一笑的场景,实在是闻者落泪,见者伤心。
当然,这对角色塑造的成功还需要感谢赵麟公子出神入化的配乐,在此先献上膝盖。
后面会再提到。
5、最好的草原戏不得不说,这是目前为止有关草原的武侠剧中拍得最好的,没有之一。
就算放在草原主题的电视剧中,03《射雕》的质量也绝对上乘。
这和演员的选择以及剧情的安排是分不开的。
对比演员表,不难发现,03《射雕》几乎搬来了隔壁《成吉思汗》小半个剧组。
虽然绝大多数演员饰演的角色同《成》剧不同,但成吉思汗的饰演者却是雷打不动的蒙古高仓健——巴森老师。
因为几乎所有的蒙古角色都是由蒙古演员饰演的,所以这版《射雕》的草原戏拍得非常有味道。
不过,最让人惊喜的角色却是小郭靖。
我甚至一直觉得,各大电视节都欠小郭靖的扮演者一座影帝。
不信的话,大家请去看第5集,小郭靖被激动的柯镇恶抓着问东问西,吓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但是问起仇人,却立刻怒目一瞪,下意识地说出段天德的名字。
这一套镜头下来,把郭靖稍有愚钝,但是性格执拗的特点给演活了,真的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孩子能有的演技。
剧情方面,03版基本沿用了原著中草原部分的剧情,同时也很好地控制了节奏,并没有为了让主角强行出场而省略一些剧情和对话。
须知草原上经历的每一件事情,对郭靖而言都是一次成长,草草带过不仅仓促,而且还容易让场面变得无比尴尬。
比如哲别出场的一段戏,03版把原著里与博尔术斗箭的一段拍得酣畅淋漓——什么?
你觉得箭头碰箭头太假?
可是人家原著里写得啊——把哲别如何求换郭靖的性命,和博尔术最后如何英雄惜英雄不忍射杀哲别,到最后哲别对成吉思汗手下的英雄拜服并投降交代得清清楚楚。
至于反例么(我先不吐槽俩蒙古人为什么会比剑)——“等等,哲别,杀了个十夫长,就这么想走?
”“最多是我偿命。
”“不用。
你只用答应,做我的十夫长,就行了。
”“(跪)大汗饶命之恩,赴汤蹈火死而不悔。
”哈哈哈哈哈哈嗝。
6、给作曲赵麟老师献上膝盖03《射雕》的制作精良也体现在大气磅礴的音乐上。
甚至以在下愚见,把这版当做背景音乐听都是极好的。
曲调如何优美、编曲如何磅礴大气这些就不说了,单说他居然给包括包惜弱、杨铁心的几乎主要演员全都写了主题!
这一般是欧美或者日本的大制作才有的态度和成品,不得不说赵麟老师当真有乃父之风,佩服!
具体不展开了,回头单开一贴专门说。
(当然,有些地方好像用得有点小问题,都回头再说)不过有点遗憾的是,赵老师似乎还是不够皮,不然欧阳锋逆连九阴真经那里,应该给他配一个倒置的主题什么的hhh7、大缺点:武指和剪辑同时玩儿嗨了7.5、小缺点:那些小错哎(扶额)来不及写了,回来编辑。
首先,演员很好,不矫揉造作,李亚鹏本来就有的那种憨厚,周迅小巧的面相,很适合出演这部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视的配乐,说这部电视烂的人,首先应该是不懂鉴赏音乐。
因为仅仅站在音乐的角度,就可以称这部作品为佳作。
03射雕是评分最低的,但是在我心里,是拍摄最用心最优秀的。
先说开场四集,私以为所有射雕无出其右,好多剧上来草草了事,就让十八岁的郭靖黄蓉匆忙出场,但是射雕是一部家国情怀武侠小说,国家危难,侠以武犯禁,丘处机风雪夜话牛家村,后有江南七怪和重阳宫一赌十八年,不管是君子还是草莽一诺千金。
转到蒙古线,演员很多蒙古籍,形象符合,战场真实,尤其成吉思汗和哲别,霸气狂悍这才是黄金家族!
这些把武侠剧当作历史剧拍的诚信,以后再也没有了。
演员方面,黄蓉最大的特点就是古灵精怪,还有比讯哥更灵的小丫头吗!
而且桃花岛设定在浙江舟山附近,地缘上讯哥也有优势。
杨丽萍饰演的梅超风可能是史上咖位最高梅超风了吧,而且形象立体,善恶不分,做事九分邪气,但又对师门和死去的伴侣念念不忘,忠心耿耿。
杨康,穆念慈,东南西北中五位武林前辈,完颜王爷等一众人物也十分立体。
最大的槽点就是黄蓉的肚兜式服装和没有配音吧,郭靖的忠厚老实,不会变通变成了蠢笨。
小时候这部戏在电视上播出的时候我上小学一二年级,被周迅演的蓉儿的灵动,英雄们的霸气还有梅超风的诡异深深打动。
还对草原上的郭靖扎马步深深向往,觉得扎好马步就能真的有武功,还练了一下。
我没有看过其他版本的射雕,只是这两天看了几集94版,看了之后更加巩固了这部戏在我心中的地位,想从几个方面写一下这部戏。
1. 剧情可以说是高度贴合原著了,因为我在同时读原著,可以感受到很多地方的台词都是和原著一模一样。
比较大的删改可能包括梅超风和黄药师的微妙感情,但是为了在电视上播出时的受众更广,这个调整是合理的。
整体上真正展现出了大气磅礴的历史时期,国仇家恨。
还能看到大漠和江南的风土人情。
这里的国仇家恨不是生硬地怼到观众脸上的,而是在整体上慢慢渲染的,看了你就能很能理解大家为什么会这样。
我看94版的时候被情节和台词的原创感到很意外,感觉到多了很多TVB的味道,而影响了对原著的表达。
有些角色说出做出了不太符合角色的举动。
感觉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TVB剧中的一个而已,削弱了剧本身的魅力。
2. 演员这部戏的演员我觉得找得都太好,演得也都太好了。。
除了周杰偶尔的表演痕迹之外。
-郭靖:有人说李亚鹏演得太傻太憨了,我觉得这个形象是很符合郭靖的,尤其是长相,很有在大漠长大的粗犷和男子气概,这点其他版本的演员都差了一点,张智霖和胡歌是带一点高贵又聪明气质的长相,这是没办法的。
但是李亚鹏演的傻和憨可能确实有一点过,就不会感到作为男主角的帅了。
这个郭靖在气势上是明显弱于黄蓉的,和这部戏里比较有气场的黄蓉倒是正好搭配。
李亚鹏演的郭靖,可以明显看出来他对很多坚信的东西不假思索的坚持,他只是在坚持自己坚持的,也没有散发多余的气势,这种稳定的内核反而很吸引人,尤其是可以解释为什么黄蓉会喜欢他。
-黄蓉:周迅演得实在是太好了。
她的灵气,小脾气都是从内而外自然散发的,表情不夸张却惟妙惟肖。
在陆家时她讥讽了一句裘千丈,郭靖的二师父冲她偷偷竖大拇指,然后她就小得意地笑了一下。
在瑛姑那里算出题得到佩服时,她也是从病容中露出了一点笑,特别自然。
有的时候她对郭靖的笑是真的少女看喜欢的人的发光的笑容,但是周迅做的最好的就是,她的黄蓉一直是内敛的,不会想什么说什么,还有一丝落寞和委屈的底色的。
这实在是太符合逻辑了。
黄蓉这个人,她聪明而对人有防备,有很强的自尊心的。
再加上还有一个性格古怪的爹,是很可能从小忽然给她发奇怪的脾气的,有这样的爹,她一定会学会看人脸色,而且不会100%自信自己是可以被爱的,这就很符合她出场时候扮演叫化,说她爹不要她的反应。
这样的人是不太可能看起来十二分元气,把“我最聪明可爱”写在脸上的。
这样的黄蓉,才是会被郭靖这个人强烈吸引的黄蓉。
朱茵是真的很好看,演的黄蓉也特别灵动,只是表情和动作的表达有点局限于当时的TVB的套路,再加上她看上去实在是太开心了,让我感到了一丝丝男性凝视…还有她皮肤黝黑又五官深邃的感觉实在不符合江南女子。
但是要说周迅版的一个可惜之处就是有的时候黄蓉说话的重音在奇怪的位置,没有正确地传达台词本身。
-杨康:我觉得周杰这个选角本身形象是很贴合的,他很擅长做一种自作聪明还有温柔挑逗的表情,而且是十足的被宠坏的小王子的感觉,还想讨好妈妈的感觉。
这一点和94版的选角比要好的太多,杨康是一个有上述特质的少年,不是脸谱化的老谋深算的冷酷奸人。
只可惜有的时候他会演技忽然掉线,有一种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的感觉。
另,杨康好像一本自恋型人格的教科书。
缺少对其他生命基本的同情,只为自己的方便利用别人,向往外在的成就。
-穆念慈:蒋勤勤的穆念慈简直是完美,穆念慈本慈。
她的轻微皱眉和嘴部的绷紧,实在是把穆念慈的坚贞塑造得太好,同时姐姐一般的包容力和深情都在她那双含情脉脉的眼睛里。
还有一点点迂腐而看不到别人真正在想什么的活在封建教条里的感觉。
抛开演员,穆念慈这个人本身我觉得最可惜的一点就是她老是带着自己的期待去看别人,无法正确地认识别人的特质和当下的心情。
她很多次在杨康很明显心还偏向完颜洪烈的时候就兴高采烈地叫他杨康,实在是不同频。
杨康每次向她说出自己的苦恼,她没有丝毫理解,只有用教条去逼迫杨康,我竟然为杨康感到同情。
加上她自我价值感极低,很容易被杨康拿捏。
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杨康不讲道理,但穆念慈却小心翼翼地开始问“你生气了?
”的场景,一步一步失去了这段关系里的话语权和主体性。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演员都太好了。
只是有的时候孙海英说台词有一种想努力说好普通话用力过度的感觉。。
-梅超风:看完了杨丽萍演的梅超风再看别的都无法入眼。
-蒙古人们:找蒙古演员演看似理所当然,但是有的版本丝毫没演出蒙古人的粗犷和豪情。
还有哲别师父真是惟妙惟肖。
但是华筝有点小家子气了。
-杨铁心和包惜弱:何晴太过优秀就不用说了,杨铁心的方脸,细长眼和高大的身形也太符合这个形象了。
03版他们两个在小屋里重逢的时候包惜弱是躲着杨铁心目光的,这才符合古代女子的礼节和王妃的身份。
看了这个再看94版,没有可比性。
还有全真七子,完颜洪烈,傻姑,欧阳克,全都很出彩。
3. 场景和服化道苍茫的大漠,烟波渺渺的太湖,宋时城街的风情,都表现得惟妙惟肖。
也特别喜欢这里面的造型,周迅的造型很有“轻罗小扇扑流萤”的韵致。
道具就不多说了,有帖子专门分析。
4. 音乐这里的音乐实在是我看过的所有影视作品里顶尖的。
不是随随便便的配乐,是真的贴合剧情又真的好听。
先写到这里好啦。
受当年恶评的影响,一直到十年后的今天才看这部剧。
惭愧啊遥想当年李亚鹏都成了票房毒药,张大胡子如今对于吐槽都不屑置辩了,冤枉啊对比83版,地理优越感文化优越感倍增啊有木有,这可以做历史剧,可以做风光片,太牛逼了有木有。
港台那帮小家子气的永远别想拍出这么大气磅礴又精致唯美的东东。
唉。
21年了,回来给03版射雕正个名。
当初03版射雕被一帮港奴疯狂抹黑,吸引了一大批缺钙的国人跟风黑。
那时我年纪小,并不知道03版射雕竟经历了一场如此丧心病狂的网暴,如今将近二十年过去,人生经历丰富了太多,回过头来再看,真心感受到了03版射雕的场景之宏大,剧情之精良,造型服饰更是按照博物馆中的宋代陶俑完全复刻出来,郭靖出大漠之前的戏份,比如万马奔腾等场景更是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实地取景,铁木真等角色更是真正的黄金家族的后裔。
试问如此严格认真制作的一部上好佳作,纵然稍有瑕疵,可依然瑕不掩瑜。
所以从今天起,我粉03版射雕一辈子!
我相信,像我这样长大后回头为03版射雕正名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让子弹继续飞吧!
03射雕英雄传电视剧是我看的第一部张纪中先生制作的金庸电视剧,也是唯一一部看了十遍以上的电视剧,至今犹爱。
张纪中此后的两部金庸剧,天龙八部太过平庸,可能找不到明显的缺点,但也很难发现什么闪光点,让人回味的冲动就更加没有了,所以至今我也只看过两遍,不过这部电视剧在张纪中所有制作的金庸剧中是最精彩的,充满了强烈的戏剧冲突,观众看着也很容易觉着兴奋,不像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那样基本是从容地,慢条斯理地讲故事,有时候一些非常期待的场景会平淡地结束了,说穿了,就是没有触到大多数观众的神经兴奋点,也难怪很多对影视没有太深感情,看电视剧只是看个热闹的群体看了后索然无味,对其不满了;神雕侠侣我是喜欢的,虽然它里面刻意的东西很多,但这丝毫不能妨碍我的喜欢,我觉得它比天龙八部好,因为它有能让人回味的东西,不过后来我发现这些东西也是不太能经得起回味的,所以看了四遍以后,我就没有再看了,现在浏览电视频道的时候,我可能会无意间看到电视上播神雕,这时候,我会停留五分钟,感受一下张纪中制作的电视剧在中国电视圈的鹤立鸡群,然后换其他频道,大多数时候是新闻。
有些东西,无论再美好,也会令人厌倦,而唯一的例外是射雕,我会一直定期地重看,而每次还都会像发现新大陆般兴奋。
网上有流传一个03射雕的BUG贴,我曾经认真看过,并且重看了一遍03来加以核对,结果发现上当受骗。
我看不起港奴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在这许多的所谓BUG中,有相当部分是那些人造谣编的,我对这个倒是不奇怪,这个手段他们在笑傲江湖的时候就用过了,最有名的就是那个“令狐大哥,你贵姓?
”不过这也算个好方法,有多少人附和,就有多少人是傻X。
鉴别傻 X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我们又不想冤枉人,有了傻X给我们的这个方法,我们就很容易发现他的同类了,我想,这大概也是他们编制这个BUG的目的之一,所谓“用心良苦”,大约也就是这样了,我想岳不群应该都是自愧弗如的。
真正让我看不起他们的,是他们把一些不是错误的东西说成错误。
造谣,虽然使得他们在人格上差了,但至少他们还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至多是人品有问题,智商还是正常的;而把正确说成错误,那就只能是智商出了问题,你要让我不看不起他们,我都不好意思,于是我只能看不起他们了。
这两者相加,大约占了那个BUG贴的大半,十六总是有的,然后就是一些字幕错误,雪景道具的问题,这些倒是事实,可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看待事物也有不同的角度。
他们看到的是错误,我看到的却是这错误的数量之少,,在一部四十二集的电视剧里,这么一点字幕错误,让我感动不已,然后我就只能起来为他们鼓与呼了。
其实03真的有很多缺陷,我以前选择了忽视,因为我一直是一个不思悔改,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而现在因为笑傲江湖在我心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高,我也就愿意来批评一下射雕英雄传了。
可惜03真正的缺陷从来不在港奴们的贴子里,他们不仅没有智商,也向来缺乏鉴赏美丑的能力。
03黄蓉的声音不是问题,李亚鹏的表演不是问题,服饰不是问题,港奴认为那是问题,因为他们自己有问题,杨不及说他们被洗脑洗心,我也觉得这是唯一的解释。
射雕的音乐本身不是问题,非常优秀,但编排却有问题,太满,这个缺点和笑傲江湖正好相反,笑傲江湖是太空,中国画有留白这一说,笑傲江湖留得太多,而射雕基本没留。
但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当我累了的时候,可以闭着眼睛播射雕,只听它里面美丽的配乐。
所以射雕的配乐编排还不是个大问题。
有很多人认为射雕的换导是个错误,我以前也这么认为,甚至很多人对鞠觉亮深恶痛绝,鞠觉亮的真实水平如何我不清楚,但就我看过的射雕中原戏和逆水寒来说,他的水平并不差,如果说射雕仅有王瑞导演拍的蒙古草原戏好,那它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我看十多遍,而恰恰正是中原戏,才使得我从喜欢射雕变成爱上了射雕,毕竟靖蓉才是射雕的真正主角,蒙古人表演得再怎么好,也撑不起一部戏。
况且鞠觉亮是为了赶进度而被召来的导演,在这种压力下,大陆的优秀导演如黄健中,王瑞,周晓文,可能拍得还不如鞠觉亮呢。
我只能说,鞠觉亮尽职地完成了他的工作,于敏在神雕侠侣里又拍得如何呢?
精雕细琢,结果只显得无比刻意,甚至做作。
当然,鞠觉亮还是有问题的,而且问题还挺多挺大。
射雕的中原戏,有三段拍得挺差。
一,是黄蓉赵王府斗智,咔嚓一刀,被实拍导演给剪了,这段是精华,也是表现黄蓉的重头戏,什么都可以剪,唯独这段不该剪。
这段的实拍导演应该是鞠觉亮,这个责任确实该由他负,而且他可能缺乏统筹全局的能力,桃花岛上黄蓉和欧阳克却说起了这段事情,没有进行适当的改编,便生生照搬剧本,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其实这种前后不一的地方,射雕里还有一些,比如丘处机要郭靖娶穆念慈的那段,韩小莹说起黄蓉,说她“穿粉红衫子”,服装师不按原著设计服饰,也属正常,但导演却不知变通,不该剪的乱剪,该改的却不改,就未免令人失望。
我看了射雕的一部分剧本,里面有很多很好的台词,比如黄蓉和黄药师在归云庄重逢的欢欣雀跃,比如曲三酒店,黄药师重收梅超风入门下时说的“千载关连”的那段话,比如韩小莹在江南七怪给梅超风上坟时的那段话,比如丐帮大会,都被他一笔都删掉了,如果说周迅的黄蓉有什么不足,那也是因为她的戏份严重缩水,我有时甚至有种感觉,这个导演,是不是和好东西有矛盾,专门干去掉精华的事情。
真实情况怎么样我不知道,反正这些台词的缩水,只能成为永远的遗憾了。
二,绝对属于前面提到的丐帮大会那场戏,黄蓉的聪明又无从表现了,这个导演估计和黄蓉有仇,这场戏只能用“莫名其妙”来形容。
三,明霞岛的戏。
其实这部分有很多出彩的戏,比如郭靖黄蓉讨论生孩子,比如黄蓉设计欧阳克,还有很多人津津乐道的黄蓉在虚背景里在欧阳锋后面跳起来虚打一招的表演,我想这段是周迅自己一时的兴起吧,却做得恰到好处,相同的情况还有,老顽童在完颜鸿烈的船上戏弄彭连虎的时候,踩了他一脚,还是一个很快的镜头,黄蓉跳着笑,把少女心性表现无疑。
这些东西都是很大的亮点,一般人不会注意,但我还是要把这段戏放在差的部分里,因为我实在不喜欢明霞岛上的造型,郭靖留了个马尾辫,已经让人大跌眼镜,黄蓉更是梳了两个大辫子。
射雕的服饰造型有叶锦添的参与,不过这段应该不是叶的手笔,更可能是笑傲江湖造型师的杰作。
笑傲江湖的造型很不错,盈盈也是两个大辫子,不过许晴加这两个辫子很美,周迅却不那么美了,而且更要命的是,本身就很幼齿的周迅,加了两个辫子,变得更加幼齿,十足一个未成年人。
虽然黄蓉本身就是未成年人,但真要在影像上也给我这种感觉,我却是有点不能接受的,特别是当黄蓉穿着这副行头去设计欧阳克,那种精密的思维,配上孩童般的脸庞,令我不寒而栗。
射雕还有一些小号的地方也拍得不理想,比如瑛姑的黑龙潭,格局实在太小,一不小心,我还以为自己在看港剧呢。
不过这些不是大问题,可以忽略不计。
射雕的武打设计很差,我只能这么说。
射雕在一些地方妥协了,这个妥协表现在请了香港导演。
鞠觉亮的表现差强人意,但动作导演马玉成就实在是不合格了。
射雕的武打,有三个地方不错,一个是丘处机的剑法,虽然很多人不满意那个剑挥出后的闪光,不过我却很喜欢这个创意;第二个是黄药师的弹指,五绝中,也就他的这一路武功还算对得起五绝之名,当然他跟踪梅超风诡异的轻功后退也是不错的,五绝中的其他人就差了好多,看了十几遍我对他们的武功也没什么印象,与普通人又有何异?
第三个自然得推梅超风了。
美,震撼,诡异,我愿意找一切美好的词汇形容她。
如果单就射雕来说,梅超风无疑是成功的,虽然她抢了别人的戏,也抢了自己的戏(我们注意了她的武功,倒对她的身世不那么在意了)。
只是梅超风开了一个不太好的头,导致很多射雕中仅在她身上试验的元素,在以后张纪中制作的武侠剧中,被大肆运用,并达到一种恶心的程度,比如披头散发配上风吹,比如打背光,这些东西在天龙神雕中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终于在碧血剑中集大成,功德圆满。
我相信,这些东西,还将在张纪中将来的电视剧中继续发扬光大。
所以我对梅超风这个设计,还是贬大于褒。
可以说,射雕的武打是失败的,射雕什么都可以说好,但武打设计实在拿不上台面。
接下来的一个缺陷是我最近才发现的,我想可能很多人没有看到,或者说注意到了也不以为意,不过在我看来,却是一个很重大的缺陷。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缺陷是在桃花岛上,老顽童出了洞,说九阴真经是郭靖给的那段,黄药师,黄蓉,欧阳锋,洪七公,欧阳克都在场,其他人都还正常,就那个欧阳克因为没有台词,镜头扫过别人的时候,只见他站在远处,背转着身,不知道在干什么,我初次注意到这一幕的时候,相当奇怪,心里觉得不是滋味,但到底哪错了,却也说不上来;再次看到这种设计,是在靖蓉到瑛姑那的时候,黄蓉与瑛姑对话,我惊异地发现这时候郭靖居然也是站在后面,背转着身体,要知道这时候黄蓉可是被裘老儿打伤了,郭靖居然不时时在其身旁,实在是令人费解。
于是我一遍遍地看,苦思冥想,最后发现唯一能够想到的原因只能是,这个导演掌控不了多人的场面。
神雕侠侣比较好的一个方面就在于多人的大场面导演掌控得非常好,英雄大会,蒙古军营,绝情谷,有好几场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戏,导演都处理得游刃有余,每个人物都真正在旁边交头接耳表现了,而不是一个摆设。
笑傲江湖的群众演员比较差劲,射雕郭靖打黄河四鬼的那场,四周居然没有一兵一卒(缺钱啊),这都是比较差的一些地方,而神雕做得都很好。
射雕中鞠觉亮导演的一些缺陷也就显现出来了。
射雕在表演方面的问题不在郭靖身上,也不在黄蓉身上,也不在一众优秀配角身上,而在杨康穆念慈身上,我无意于再踹周杰几脚,我甚至很喜欢他与郭靖,与完颜洪烈的对手戏,但他与穆念慈的对手戏实在差劲,导演真正该删的是这些剧情,而不是赵王府斗智,丐帮大会这些段落。
蒋勤勤的穆念慈也不怎么样,除了漂亮,她对我来说,演了等于没演,真正是如同一杯白开水,最要命的是她的戏基本是和周杰的对手戏,再加上那个剽窃83的垃圾出家情节,就更加让人难以忍受了,所以我除了第一遍看的时候把他们的戏看了外,其余时候遇到他们基本都是快进的。
穆念慈唯一一场出彩的戏是黄蓉要割她脸的那一段(这段周迅的表现也相当好,稀饭啊)。
射雕中于敏导演也拍过一些戏份,不多,但是都是重场戏,第一个就是杨包自杀那场戏,这场戏拍得凄美(这个导演能拍神雕也不奇怪了),但那个转圈子却令我郁闷了一阵。
其实用圈子最多的是鞠觉亮,丘处机杀王道乾的时候转过,靖蓉初次见面的时候也转过(这个比较恶心),最后在华山上老顽童和瑛姑居然也转了。
所以这不是于敏单独的错,张纪中在以后的金庸剧中再没用过这种设计,说明他不只会把优点改掉,缺点也是会改的。
我很欣慰,所以也对张纪中继续充满信心。
射雕在我心中是很美好的,但当我在脑中开始整理这些缺陷时,我却有了种梦破的感觉,我是个乐观主义者,也是个完美主义者,没有东西是完美的,所以我就忽略不好的地方,但最终我选择了面对。
我也改变了,所以我对张纪中的改变也就不以为奇怪了。
我无意于对张纪中的改变痛心疾首,他的改变一些人看到了并非常欣喜,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接收到,我只对这些人感到比较同情。
或者他们只是对反对张纪中有兴趣,否则怎么他们经常说出矛盾的话呢?
看过17版完结又重温94版,不得不说03央视版真的最好。
完颜洪烈被抓与铁木真对话、成吉思汗临终前看透生死之感悟等几场戏值得细细品味一番。
外景取景之宏大磅礴更是其他几版无法媲美。
黄蓉、包惜弱、成吉思汗、欧阳克等演员选角极准确演绎又十分准确。
这等精良之作放在03年大家没有珍惜,如果放在今天播放,比之抠图泛滥粗制滥造的仙侠玄幻五毛特效,真希望观众能否给出更客观公正的评价。
这部片子本身是拍的很好的,被网络上的口水毁了,无非是说李演得傻而周的声音不好听,但无论剧情布景还是配乐哪个不是超过了以前的版本,甚至里面的道具花瓶食盆都是尽量依照文物制作,有些场景更参照了清明上河图等宋代名画中的风俗及景物,小到风车衣饰饭碗,窗格酒旗上的纹线,大到楼船建筑设计都和宋代留传下来图文一致,制作精致极其用心,节奏不缓不急,开头风风雪遇郭扬,大漠草原的几场戏,都极符合原著韵味,胡子大概给评论搞昏头了,后面其他几部金庸剧没坚持射雕和笑傲的风格,可惜啊可惜,真TMD可惜啊!
哭死我了!!
你们这帮禽兽有没有真的体味过金庸小说啊PS:用放大镜看03版《射雕英雄传》http://tieba.baidu.com/p/381977835?pn=2
心中的射雕,永远的经典!一定要打十分来为这部剧打抱不平!!!
第一句台词就错了,是“小桃无主自开花“,不是自花开。不过和17年版不同,我觉得这是读错了,而不是写错了。因为编剧(们)大概是看过一堆类似醉古堂剑扫、菜根谭之类的抖机灵语录,台词里用了不少。这个版本配音不行,日语吹替版比大陆版的好。量化一下,约莫比17年的好三倍。
最二逼的地方在于男女猪脚都是破嗓子还不请配音演员╭(╯3╰)╮
垃圾就是垃圾啊
最喜欢的一版射雕!
浪费周迅。看不惯李亚鹏。
弱智版郭靖加沙哑版黄蓉
偶真的不记得别人津津乐道的八几版了,就记得这里面风景如画,这两人也有真正的火花
三星加
有一些想法,但表现的不好,最大的问题感觉剧情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差,比李亚鹏版笑傲江湖差不少。
在金庸所有的作品里,唯独射雕英雄传我看不下去,周迅版的黄蓉虽然很经典,但后来发现黄蓉不应该是周迅那个样子的。
灰常喜欢杨丽萍的梅超风!!!
一个傻子,一个哑巴……接下来大家都知道要说什么了……
最爱咯。最忠于原著。道具讲究,场景漂亮。主角声音听习惯了可以接受。配角选的完美。影响最大的一部电视剧。
我才发现我看过这个版本,这个版本比胡歌的好了不知多少倍……
首先张纪中的武侠片造型都很魔幻配角容易像西游记中的妖物(他的西游记却没有延续这种在玄幻当中应该用上的传统)。然后偶只看了几个镜头就弃了,最深刻的印象是杨康的下半段秦式发型后脑勺和把老实人郭靖演成弱智的李亚鹏。非常不喜欢,不能忍。
自从张纪中1元钱买了笑傲的版权后,就是现象级的李亚鹏——“这就是海么…”周迅的原声等…一星给金大侠的故事,一星给包惜弱了。
喜欢周迅
张纪中版金庸最可惜的作品之二。剧情改编(有后来大火的兰晓龙加盟,可见品质)、大部分演员选择和整体的拍摄场面制作水准都堪称完美,特别蒙古相关的段落真是如金庸老爷子所愿,拍出了央记历史正剧的气魄。可惜啊可惜,就毁在男一男二选角、周迅的配音和叶锦添的造型上了。。【然而仍是目前最好的射雕
妈的,这么良心,分数竟然这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