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车祸——法庭迟到,道儿丧失监护权——道儿沮丧——开始报复——加文生气——威胁、恐吓——道儿愤怒——谋杀——加文愤怒——报复——加文良心发现——尽力挽回——道儿冷静下来——尽力挽回——一切恢复犹如“蝴蝶效应”,由小事开始,然后一步一步的发展成“杯具”,到头来可能发现,最初的小事只是一场意外而已——不存在谁有过错谁导致的(当然这部电影里,应该来说是先是律师有问题)。
一切就是如此神奇。
讲述了两个男人较了一天劲的故事。
结果是明白了一个道理:At the end of the day, doing more good than harm
帅男(因为记不住角色名字,抱歉)为了摆平文件丢失造成的后果奔波了整整一天,期间对作为律师的无力深有体会,并且屡屡犯错,而当他晚上筋疲力竭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应聘的小伙子还等在那里。
他很诧异你怎么还在这里?
答说:是你让我在这里等的。
然后小伙子开始阐述自己对法律的信仰,他面色白皙,文质彬彬,绝对的书生意气。
小伙子的话还没完,帅男说:“好了好了我决定用你了,因为我想看看十年后你的想法会不会还这样。
”但是这个新人也许唤醒了那个在重重现实中早已沉睡的他的正义和良知。
当他打算伪造文件、帮助老板兼岳父“合法”得到财产委托,并继续按照岳父的安排享受体面甚至奢华的生活的时候,他的情人却对此心生埋怨:“你本来可以把他们送进监狱的!
”和那个素不相识的黑人男子明里暗里互相折磨了一天之后,他知道了那人因为被撞而耽误了出庭,又因为被他做手脚而“破产”、失去本来为赢回妻儿准备的房子的贷款……于是他醒悟了……
故事发生在某个星期五——律师凯文(本·阿弗莱克饰)的一个同事提到——这天正巧还是耶稣复活的节日,在传统的西方文化里,这是个十足的幸运日。
或者说,它本该是个幸运日。
一个倒霉蛋要是遇到点倒霉的事,那并没什么,也许还能带上点喜剧色彩。
但如果,是一个幸运的家伙,或者一个刚刚挤上“幸运”这艘小船的人,在幸运日里遭遇到了莫名其妙的,咎由自取的飞来横祸,那他的人生就会产生一连串,不可避免的,如同多米诺骨牌般愈演愈烈的变化,这就是“变线”的意思。
那么,这两个“幸运”的家伙是谁?
凯文开着他的宝马,正要去打一场有关某个慈善家遗产归属问题的官司,而他手上已握有了决定性的证据,这一证据可以顺利的使他的委托人,也就是他的老丈人,他妻子的父亲成为这笔基金的控制人,而他,也将从泰山那里得到一艘他梦寐以求的帆船——作为奖赏。
都勒(塞缪尔·杰克逊饰)开着他的汽车,正驶往同一所法院的不同法庭。
他刚戒酒成功,他还争取到了买房按揭,这一切都足以使他在离婚的官司里赢回两个孩子,至少。
甚至,还有希望抓住最后赢回他妻子信心与爱的机会。
然后,他们俩的车相撞了……都勒的车彻底抛锚,但他在赶时间,所以在相互询问了对方有没有受伤后,比起决定如何处理事故,他更希望凯文能把他赶紧载去法庭。
凯文的宝马还能发动,但他也在赶时间,所以在匆忙地丢给都勒一张支票后,没询问对方的名字,甚至没听完对方的话语就马上发动引擎,飞也似的走了。
在法庭——最关键的一刻,凯文方才发现那决定性的证据丢失在了车祸现场,他只有12个小时的时间去取回证据。
捡到了证据的都勒迟到了二十分钟,来不及表达他在一路上反复准备着的呈辞,法官已做出了最后的宣判,孩子们将跟母亲远走他乡。
这时候,如果你是都勒,在看到那个让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二十分钟”的人来问自己要回一本红皮书(证据)的时候,你会还给他吗?
;这时候,如果你是凯文,看到这个素未谋面的黑人大叔莫名其妙地就是和你做对时你会有何感想?
接下来的12小时,是两人误会越来越深的时刻,是两人想尽办法和对方较劲的时刻,是两人把彼此把各自已经开了条混乱口子的生活进一步推向绝境的时刻。
也是两人的灵魂涅槃重生的时刻。
耶稣之死,哀之莫大。
而他的复生所代表的则是悲剧的另一面。
都勒,他真的真正从酒精里逃脱出来了吗?
他真的确是做好了重新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丈夫的准备了吗?
凯文,他拼命想打赢这场官司真的是为了维护司法的公正吗?
还是只是对他贪婪的老丈人使用手段玩弄司法漏洞的一种视而不见?
两人的生活挂起了毁灭的风暴,但对灵魂又何尝不是一种洗礼呢?
极其精彩的剧本,虽然好莱坞总会填充上一个不错的结局。
这12小时的过程非常揪心,虽然导演的手法有那么点混冗,节奏有那么点沉闷。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加剧了那种揪心的延宕。
)于是乎在结局到来时,我无暇感慨,只是觉得松了口气,不是恶气的痛快,而是一种暧昧纠结的气,把它吐了,也一并冲淡了感动,实在是可惜。
最后来说说表演,威尼斯影帝本·阿弗莱克——也许单看他1.9m的身高和俊朗的外形,谁都更倾向于让他接拍一些动作片什么的,于是人们忽略它那带有点酸性的知识分子气质,这种气质和他的外形格格不入,却产生了一种另类的效果,在别他影片中,他那略显呆滞的眼神在这里则充满了迷茫与惊慌,可以说角色挺适合他的,只是影帝这次的表现和《好莱坞庄园》里比还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值得一提的是塞缪尔·杰克逊,本片中这位常演烂片的敬业黑人老牌影星倒是让人眼前一亮,他褪去了以往影片中的那种表演方式,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朴实却有爆发力。
这让我突然想做一个实验,你能试着坐在那儿不动却把角色演绎到位,那种可怕的控制力与集中力也许能增加自身的稳定性也说不定呢。
讲述的是两个在城市的忙碌的人,一个是律师,一个是失业者。
却都在为生活奔波。
一次交通摩擦,使两个人相遇,无意间,拿错了各自的文件。
也陷入了麻烦......看完让我想了很多,人在忙碌了,好久之后。
应该回过头来,想想最初。
昨天看了,因为非常喜欢,忍不住今天过来留几句。
此片导演罗杰.米歇尔是英国人,大约十年前拍了那部浪漫的【诺丁山】,十年后推出了这部惊悚的【变线人生】,很棒的一部片子!
首先,主题好。
人身上都有恶的一面,当你成就别人的地狱时,你也不可能进入天堂!
故事不复杂,讲述了两个男人,一位中年黑人,保险推销员。
一位年轻白人,风光正劲的律师。
两个人这天早上的高速路上发生剐蹭,一个不算大的车祸,但由此发端,两个人陷入了一个魔鬼般的拼死纠缠中,天性中恶的一面逐渐显露出来,他们都成为了对方的地狱···特别是在教堂的一幕,忏悔室里小本也没有醒悟,倒是回到律师事务所的办公室里,那位来面试的小伙子是小本突然回眸,看到了原来的自己···其次,节奏好。
情节紧凑,极其抓人,虽无血腥场面,但足以引人屏住呼吸,惊悚两位主人公的举止言行、性情思维···我想,这是一部异于其他惊悚片的影片——它在揭露人的邪恶天性方面,确实耸人听闻!
再次,人物好。
演员阵容整齐,主要演员堪称演技派,小本的细腻精准,塞缪尔的富有层次和张力,两位当事人妻子的无奈、律师情人的无奈、律师岳父的狡诈、黑客的玩世不恭,以及其他次要角色的表演也都可圈可点。
最后,镜头好。
极其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看的你目不转睛,生怕遗漏,因为它根本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或场景。
这种上乘之作久违了!
很过瘾!
如果矫情一点,结尾稍稍有些落入好莱坞的俗套。
小本的救赎终于有了结果。
会把BEN ALECK的这个片子和他另一部STATE OF PLAY,一起比较。
他太帅,所以经常会被容貌盖过演技甚至角色本人。
不过这两部都算比较成功地塑造了超出帅意义的男人。
这部片子的整体意义比国家要敌还更胜一筹吧。
我总会关注细节,比如:1。
教堂, 黑人参加的讨论会,白人去教堂无意中坐在了忏悔室。
尤其是那牧师朋友的一句话: 你不是对酒上瘾,而是灾难。
一切皆有因果,很多时候,一念之差,后果,而且是一系列的后果,却完全超出你的想象。
但是往往,只要你自己下定决心,你可以CHANGE。
最初是无意中的CHANGE,是被CHANGE,可是到最后,发现并找到自己要的是什么,原来还是可以由自己来CHANGE的。
有点跑偏了,回到细节:2。
来面试的两个大学新毕业生,一个老实得一直等在那里,说,因为你叫我等着。
他们后来面试的一段话其实相当经典,5年之后,又或是1年,10年,甚至1小时, 是否还会坚持原来对法律的理解?
此段建议所有大学即将求职的人都去学习下。
3。
那个小三。
其实我最讨厌的就是这个道貌岸然的女人。
首先演员挑得很难看,比BEN老那么多,怎么可以演情人;另外完全是她给他出了个馊主意,从而拉开了战争序幕,真是很损啊; 片中其他人,即使是岳父老板大人,人家也说了很多大实话:这辈子不求不做坏事,而是做好事比坏事多,出现问题不要紧,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
说实话,我觉得老人处理紧急问题的时候绝对比那几个中年矛盾男的冲动要老辣许多。
与这些坏人相比,那总在男人背后的小三可太坏了,比那说真话要求男人帮她老爸的老婆差太远了。
不过怎么说呢,也许她就是懦弱男人依赖与她的原因。
4。
黑人的妻子和孩子。
其实最终让白人发现自己做过头,并且决定挽回的,我觉得是她们这些家人。
片中一个场景非常得感人: 男人看着学校门口搂着刚受惊的两个小孩子走过来的普通的黑人母亲,他自己被震动到的表情。。。
我觉得这一幕双方的表演,以及拍摄,都非常到位。
任何人,看到这样的画面,都不会想要去再伤害到这母子三人,而他猛然发现他自己却已经伤害到了这一家人。
其实到这里,我已经知道故事结局,所以当两主人公在办公室里说着不痛不痒话的时候,虽然有段精彩的独白,不过那只是他觉悟自己的迷失过程。
真的下定决心要改回错误,其实在他见到母子,踏进教堂时,就已经开始了的。
所以会觉得此片很妙。
写实,角度很好,很STUNNING,让我CCTV6晚12点还会愿意继续看完。
还有带出来更多思考。。。
巧合,连锁反应,冲动,如何控制自己,面对灾难该如何表现。。。
这么多深奥的命题及人生价值观大讨论,紧凑的集合到一个半小时,不能不说精彩。
我喜欢这部片子。
一个人在家的晚上,看的CCTV6。
我大概记得律师和妻子的台词。
当时律师在面临是否伪造文件中选择。
妻:你知道我父亲有个交往20年的情人么?
律师:不知道。
妻:真的不知道?
律师:知道。
但不知有20年。
妻:我母亲对此很清楚。
你知道她为何不离开他?
因为第一,她爱他。
第二,她不能一面享受那个以欺骗为生的男人带给她的生活,又因他的欺骗而离开他。
律师:这就是你对法律的理解?
妻:我知道你跟michelle的事。
我从头到尾都知道。
我也知道你爱我。
(律师在抑制情感)妻:我选择了你,华尔街的律师。
我可以嫁给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教中世纪英语的教授,在耶鲁大学。。
我要生存。
你有理想我也有。
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要一起生存。
请你不要离开我。
我是你的妻子,我站你一边。
请让我帮助你。
律师流泪了:你让我怎么做妻:重新把文件排版,附上签名还有律师老板兼岳父的台词,让我印象深刻。
律师的生活和选择让我产生共鸣。
懂得世界运作的规则,并坚持按自己的原则,知易行难。
大团圆的结尾,如果改在律师对黑人说完海滩与女孩的比喻后收尾,也不错。
本·阿弗莱克和马特·达蒙,好莱坞才子好兄弟。
记得高三那时候看了珍珠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疯狂迷恋Ben,天天跟sunrise喟曰“本阿弗莱克!
”气势磅礴,好像一句革命口号。
犯罪学的动机问题,诱因才是犯罪的关键。
人的情绪需要找到突破口,在某个特定时段特定地点,会因偶然产生犯罪前景,从而导致了犯罪的产生。
本片就是如此。
人真的是不能被逼迫的动物,承受能力有限,而我们总也把握不好这个尺度。
当两个男人的对彼此的愤怒因为自身的愤怒而上升到了一个阶段,便开展了最令人头痛的报复。
恨,可以多久呢?
真是折磨。
没有想到最后是个happy ending。
律师终于坚持了正直,丈夫重新获得了家庭。
p.s.: oh men, you poor guys!
真是够巧,刚看了泽西女孩中本·阿弗莱克的表演,今天下了个电影<变线人生>,又是阿本的,过足眼瘾.这部片子讲的是两个男人在偶然机会上相遇,然后通过他们的接触带出两种人生.很难得,几乎没有爱情的戏份.虽然是02年上映的,但值得找来看看。
纽约。
春天的一个星期五。
36小时内素不相识的两个男人之间的激烈碰撞。
本·阿弗莱克饰演精明能干、盛气凌人的年轻律师,在清晨曼哈顿的一场小小交通意外中与塞缪尔·杰克逊饰演的中年保险经纪撞到了一起。
这是两个表面上看毫不相同的男人:年轻律师正在攀向事业的顶峰,中年保险经纪却已陷入人生低谷,刚刚摆脱了酗酒的恶习,还要与前妻争夺儿子的抚养权。
但是一场微不足道的交通意外却将两人拉到了一起,使他们同样暴露出人性中恶的一面。
本·阿弗莱克急着出庭,塞缪尔·杰克逊也赶着打抚养权官司,两人都在赶时间。
为了尽快解决这起事故,本拒绝告诉塞缪尔自己保险公司的联络方式,而是给了塞缪尔一张空白支票,就匆忙离开。
塞缪尔却因为这起意外出庭迟到,丢了官司,失去了儿子的抚养权,同时又发现本的支票被拒付,正在满腔怒火无从发泄时,却发现在事故后的忙乱中,本落下了一份重要的法律文件在自己手里,也给了自己一个报复的工具。
心急火燎的本找到塞缪尔,要索还文件。
塞缪尔却一口咬定:就是不给。
两人为此激烈交锋,用尽各种卑劣手段,本甚至将塞缪尔的贷款给弄泡了汤。
他们不顾一切地攻击对方,怒火不断升级,最后在本的办公室演变成一场以毁灭对方为目的的激烈对抗。
先贴下介绍,今天懒得写字了,改天补上,btw,以上转载自网易的影片介绍有错误,最后在本的办公室两个人并没有激烈对抗,他们经历了各自的错误后,幡然醒悟,握手言和。
美国电影,悲剧的少,这部片子也无例外的以喜剧收场.
剧情和细节充满了匪夷所思的元素
说实话不咋滴,剧情本来很简单弄的很复杂,有点无病呻吟的感觉,并且很多转变反转就没有过程和原因的说明,不合理不理解的情节也不少。不推荐。5分。
补遗。非常有迈克尔·曼的双雄对抗感觉,因为整部戏都压缩在一天将两条人生放置于一个极端环境下,高潮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潜移默化的性格交换上,需要导演对情感强烈的文戏、铺陈转承起合的十足控制力,然而动作元素的缺失,忽略掉的节奏和平庸的台词使之无法在内心刻画上达到完美。佳片有约水准变烂了。 @2015-04-28 21:17:24
真看的人心焦 然不失为好电影
觉得为人善良真的利人利己
太纠结的情节了,一切都没有必要,完全是沟通问题。片子意在,看似恢复正常了,但发生过的就是发生过的,已经改变了我们。收尾不错,算是一个好的结束。片尾曲很喜欢,waiting in vain
I found the edge. 全片指引
实在无法忍受劣质的情结和手法!我的智力没那么的低!
挺喜欢本阿弗莱克的 从珍珠岛就觉得这个小帅哥演技不错!
6.5 所以crash更经典。。
做人,就要遵守交通秩序啊
小本的颜值还是挺经打的 但演技真是略显苍白...全片貌似没听到Samuel.J爆f^ck 还是他吗...一个现实又荒诞的小故事 说有意思的确也有点 每次就迟了那一小步 阴差阳错把自己和对方都推向了更恶劣的境地 还好这是好莱坞 最终还是可以fix一切 皆大欢喜~想讲的东西挺多 中饱私囊的典型精致资本利己主义 法律和秩序 愤怒和混乱 再掺合些宗教和互助会的意义~ 说教的主线大体是得饶人处且饶人 咄咄相逼只会小事化大愈演愈烈 保持冷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喽~现实的地方在于每天的确会碰到各种莫名其妙糟心的小事和人life sucks,so what~不要急不要怒 一步一步来~
6.9分。略带遗憾的一部作品,由一桩不经意的小事引发的混乱是个不错的开端,但是从始至终两个身在不同阶层的人都没有真正从对方身上学习到什么,徒有中间盛气之下的对抗,没有什么深层次的交流。两个人的线拆开来,都还算完成的不错。本·阿弗莱克的律师线甚至把“变线人生”这个概念拉到了新的高度——看似出了重大事故,其实什么都不会改变。若是结尾没有大团圆,继续延续这种看似有了一点火花但是转瞬即逝的感觉,说不定评价会好上一些。
一部考验你的耐心的片子...
其实影片对人们面临道德困境时的反应与讨论是值得称道的。但很多情节有些过于夸张(比如把对方车轮螺丝卸下来造成几乎杀死对方的车祸)。而且本阿弗莱特的愚蠢笑容越看越像个罹患先天智力缺陷的破旧空罐头。
其实,人生不容易。
不相信豆瓣了
2009.09.30 找人做手脚导致破产的那个场景很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不明白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低,觉得还不错啊,尤其是双主线叙事。
有野心的故事,剧情片却是惊悚片的氛围,施加在两位主角身上的压力极大。这个时期的Affleck演技还是扛不起,Jackson也是非常规地挑战严肃角色,如果换两个适合的演员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