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从初中开始就迷上恐怖片..从默片时代的诺斯费拉图再到七八十年代的闪灵 驱魔人再到如今的血腥暴力横行的欧美cult片市场..我虽然不敢自称是恐怖片专家 但是最起码还是了解整个欧美恐怖片的发展历程如果你是一个酷爱恐怖片的影迷..那么你看这部片绝对会高潮的 因为这片实在是太特么爽了 他就是一个集合了各种曾经你所看过的恐怖片的桥段大集合 可以说这就是一部恐怖片版的复仇者联盟..好像本片的编剧乔斯韦登还就是复仇者联盟的编剧...好吧 我想想看我到底看出了几个梗..最明显的一定是像是恐怖蜡像馆 致命弯道 尸骨无存等一系列数都数不清的B级血腥电影的老梗 就是一群大学生出去玩..而且一定得是去那种荒郊野嶺..而且这群大学生里面一定得有个荡妇负责露点 和他的男朋友打野战或者车震 然后最先被搞死的一定是他们...哈哈 这部电影简直就是在讽刺那些骗钱而又不断重复用这种老梗的电影厂商们吧..还有就是幕后黑手操控这个梗了 以这种类型的电影说实话不算多 像是饥饿游戏 还有异次元杀阵算是比较知名的幕后牛B大黑手操控 不过本剧爽就爽在幕后黑手被虐杀的场景 看的真是让我爽死了还有就是本剧最大亮点 各种怪物登场啊..简直就是恐怖片人物的同人展 让我这个老恐怖片迷着实兴奋了一把 但是即便是我其实也没有看出来所有的怪物源自于哪 所以我就说说我看出来的小丑那个是小丑回魂拿圆球脸上插圆锯的是养鬼食人(应该也是个修道士..呵呵)电梯的那个是出自异次元杀阵还有囚禁这些鬼的灵感是出自十三鬼叫门蟒蛇出自狂蟒之灾吧白面具的出自陌路狂杀脸上披麻袋那个是来自于一部非常老的电影叫稻草人的黑夜树魔是来自金刚和断头谷从电梯里跳出来的小怪物是异型有个穿白衣服黑头发的小女孩是出自游戏FEAR至于有同学说寂静岭 嗯 的确游戏里有个菊花脸怪物 但是最重要的是另外一个拿菜刀的僵尸女孩 她就是寂静岭第一部阿蕾莎的扮演者祖蒂弗兰 说到这个小女孩她简直就是演女鬼专业户..她在王国医院和39号案件里都演鬼..后面放出来的僵尸和狼人我就不用说了..一开始出来的僵尸家族我想了又想实在想不起来是哪部电影 如果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在下面说下好了..我认出来的也就这么多了 这电影虽然我很喜欢但我也只看了一遍 所以还有什么漏的我也就不知道了 总之这部电影我认为就是2012年恐怖片迷嘉年华 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恐怖片爱好者要是不看这电影那就太可惜了
这部电影对于天生的选择性障碍患者来说,是个噩梦。
如果我是片中的主人公之一,光是要不要和朋友出去玩儿,我就要研究一段时间。
在遇到那个加油站的所谓先知时,我肯定会被蛊惑。
在房间的地下室门打开后我不会进去,那些怪物所代表的召唤物,我可能根本不会碰触……好吧,恐怖电影不适合过分谨慎的人。
《林中小屋》的背景设定真是屌到爆,开始我还以为那个正在幕后观看游戏进程的是国家首脑或财阀,没想到就是恶魔本人。
片中最后“愚蠢者”和“处女”互相选择上的逆转着实能让我思考一生,到底是保护自己还是保护人类。
好在美国人在结尾时表现出了“爱咋咋地”的风格,让我释然。
不然一个男人因为一部电影沉思良久,显然不是一条汉子。
可做汉子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肯定先死。
精神病人思维广不是瞎说的,你看愚蠢者抽完大麻脑袋和身手那叫一个灵光。
有时间这部电影可以考虑出品电子游戏,我一定会买来玩一玩。
我很期待对抗那个脸上只有一张嘴的芭蕾舞女孩儿。
虽然没有给我太惊艳的感觉,但是还是算部神展开的片子包括盗梦空间也好,人不能看太多的小说和漫画结果就会 看什么电影 设定都没惊喜T_T生化危机 开始于1998年,我们假定 高管口中的98失败就是源自浣熊镇的猪脚们凶残的战斗能力鉴于 影片中出现了求生之路的怪物,那么出现生化危机的吐槽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按照其他人的分析,整部片子是在对恐怖电影 产业的吐槽那么 日本 的鬼妹 被小学生 轻松封印,算不算是对日本恐怖片的称赞呢?
(好吧 其实是吐槽)另外,鉴于片中反复 出现 祭品们对自己身份的否定:女1是 婊子,因为女1和教授搞上了女2 蠢货,这个不用解释大麻男是 处 ,他只和女2 亲过嘴小黑的开头接橄榄球 表示他是 运动员雷神 开始指导 女1 看书 说明雷神是学者。
从电影中 雷神负责做决定并且比较雷厉风行能看出来尤其是女1,来来回回的说自己不是处,这么刻意的说明搞阴谋的一开始就把顺序搞错了另外,我重新看电影的时候,找到了更加有力的证据,电影中上古巨神愤怒过一次(即地震),恰好是大家都以为 大麻男死了,血液流到 fool的浮雕里面时这说明了如果 大麻男这时候真死了,这个仪式就直接算失败了在这个仪式中,只有处 的顺序是不能变的所以大麻男 应该就是 真正的处那么,这个时候又 出现了新的问题大结局的时候, 明明 女1马上就挂,大麻男活的好好的为什么上古巨神还是 出来了呢这里我认为有两个解释1 这是导演的 吐槽,恐怖电影行业,即使你们按照套路来,也避免不了覆灭的结局。
2 这是结局的隐藏要素,其实女1 最后还是认为 人类更重要,把 大麻男干掉了我更愿意相信2者皆有==============================================结尾在说下关于 克苏鲁 的为什么提到克苏鲁呢因为the Ancient Ones ,是结尾 大妈提到的 地底 上古神明在克苏鲁神话中,the Ancient Ones 代表的是旧日支配者,有些时候也表示旧神而从这故事的尿性来看,地底应该是奈亚拉托提普这货。
‘’奈亚拉托提普总是热衷于欺骗、诱惑人类,并以使人类陷入恐怖与绝望为其最高的喜悦‘’ 来自维基无疑了,这孙子好这口其实比起克苏鲁 ,制作克苏鲁桌游公司有另外一个桌游,叫疯狂诡宅当然也是克苏鲁背景的,猪脚也一样其实这是讨论桌游_还有个桌游 叫小黑屋这两个游戏 和这个电影在某些设定方面非常相似,都是一个宅子里面的恐怖故事小黑屋是指定道具会触发指定的恐怖事件而疯狂诡宅则是 同样有城主来设定猪脚的命运,而在克苏鲁系列里面,大多是主角来防止 沉睡的 远古巨神 苏醒 或者穿越之类的在看电影的时候感觉就太像两个游戏的综合体了
神作,,,我的天哪多么动人的故事啊!
多么叛逆多么反传统多么幽默多么浪漫的故事啊!
女主按着拉丁文缓慢念出诅咒时监控室一片欢呼,争论虐待狂僵尸和普通僵尸又让幽默上升了一个度;我们不要你塞给我们的人设,俊男靓女就一定要是金发荡妇和运动健将吗?
不入群慢吞吞的走神小伙就一定是早早死掉的笨蛋吗?
一群可爱真诚的青年人,天真地走在命运设定好的道路上:海哥演的深情男孩,跨上摩托车说I never do,接着向一只飞鸟一样撞死在屏障上时我眼泪止不住往下流。
女主在码头和僵尸纠缠变成娱乐的背景,所有人开香槟欢呼仿佛她的痛苦是幕后布景。
可真的只有热血笨蛋无知小孩才沿着这世界的虚假翻开污浊不堪的真相,随着让我们狂欢吧一场盛大的在恐怖电影史上赫赫有名的怪物大屠杀展开了,要我说这个创意其实掩盖了电影本身的光芒,最后女主和Marty浑身是血相互依偎着抽最后一支烟,笑眯眯地说我觉得是时候让其他生物来接管这一切了,碎裂的石梯,崩塌的地面,怪物要从深渊返回,天啊你要杀掉眼前的男孩你就可以拯救人类,可是去他妈的吧!
我们要在一起甜甜蜜蜜笑着见证人类末日的到来!
太浪漫太够劲太颠覆太炫酷了!
如果这个电影商业气息淡一点艺术气息强一点绝对会成为我的恐影前几!
可我依然为这个如此动人的故事打满分!
本片不仅暗喻了恐怖电影的流水线,而且片中也讽刺了多年来恐怖电影的一些惯用桥段。
这几年我积累了一些桥段,一直想在豆瓣上发出来,可是因为不是具体影评,所以不知道该发在哪里,看了这部片,我终于为它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
下述的桥段中,虽然有些本片中未曾涉及,但看多恐怖片的朋友,您应该都会有共鸣。
如果主角是警察,那么他的搭档一般会死掉。
如果主角是个女的,那么她的丈夫或男友一般会死掉。
一群人当中的某位被僵尸或怪兽瞬间拖走,当其余人大声呼喊他的名字时,他的残骸会被扔出来。
独自一人洗脸洗手时,水龙头里会流出血来,这时抬头,会在镜子中看到恐怖的东西。
脱离人群去偷偷做爱的会双双死掉。
最先受伤的都活不到最后。
无论夜里怎么风雨大作,第二天早上总会天晴。
电梯门要关闭的一刹那,会有一只手突然伸进来阻止。
慌乱中逃进汽车,总会拧断钥匙。
如果试图发动一辆不是自己的车,总是启动刮雨器。
偷车的方法永远是扯断电线打火,而且屡试不爽。
只有在最后五秒之内,才会拆除定时炸弹。
手机总是没有信号。
具有丰富经验和领导才能的老者会死得很壮烈。
虚惊一下后,刚平静下来,真正吓人的东西就出现了。
躲起来时手机总会响起或者碰到东西发出声响。
只有口水或者血滴在脸上,人们才会发现头顶上方藏匿的怪物或者尸体。
小孩很少会死(这个好像有分级规定)。
善于插科打诨的角色不会死。
不良少年会在历险当中体现自身能力并在最终思想转变。
如果你在寻找敌人时拿着枪转悠了半天,那么这把枪后面肯定没派上什么用场,因为敌人总会突然出现并把你的枪打掉。
逃生团队中的某人被僵尸咬伤后尽力遮掩,直到后来变异时才被其他人发现。
关闭柜门后才发现旁边站着一个人(或者从镜子中看到)。
从路边随手抢一辆车,发动开走后,车主才会冲出来在后面边追边骂但总归追不上,而这辆车的下场一般也是彻底毁坏,从未完璧归赵。
最先被怪物抓走人的一般不会立刻完蛋——当主角最终进入怪物老巢时总会发现半死不活的他被绑在那里,但肢体已经残缺不全,或者成为怪物繁衍后代的宿主。
所有人在惊慌失措中聚在一起时,总有一个人走到旁边面向大家大喊大叫抱怨,这时他的身后会出现东西把他杀掉或拽走。
随手扔进垃圾桶的东西,后面还会被当作推动情节的重要物件被翻出来。
看到熟悉的背影上去拍,结果总是认错人。
一队人依次前行,排在最后的一位经常会突然遭遇袭击并被拖走,而且是无声无息的。
住院后从来不听医生的,非要强行离开医院。
越凶的狗死得越惨。
进入卫生间查看时,浴帘总是拉上的,在紧张的音乐中猛地拉开后,里面一般是什么也没有。
躲在暗处的凶手或怪物总是在被看到的一刹那才发动突袭。
洞穴和密室最后时刻总要倒塌。
没有哪次搬家会搬到好地方。
从恶梦中惊醒必然大叫一声坐起,这时如果同床有其他人就会问怎么了,然后回答:没事。
出事之前经常会路过一个诡异的加油服务站外加诡异的站老板。
逃跑时总会摔倒。
最胆小窝囊且哭哭啼啼的必死无疑,因为连观众都会嫌她烦。
今天聊的虽然是恐怖片,但文字和配图都不恐怖,请放心地往下看,不过有严重剧透。
如果你是恐怖片爱好者,可以到 B 站搜索关注【网易王三三】或点击播放下方视频,《林中小屋》的视频讲解就非常恐怖了。
非战斗人员看的时候建议小窗。
如果你是个恐怖片爱好者,那么这部片子绝对会让你高潮的_腾讯视频
五年前,就是全世界都嚷嚷末日的 2012 年,有家电影公司特别应景地拍了部《林中小屋》,让观众感受下末日来临的恐慌。
《林中小屋》的老东家是狮门影业。
这家公司可以说是恐怖片生产专业户,二十年来做了一大堆经典恐怖片,比如《恐怖蜡像馆》、《人皮客栈》、《电锯惊魂》、《异形》。
故事刚开始就很套路:一群被荷尔蒙冲昏头脑的年轻男女,打算去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屋度周末。
这一群人必然包含:一个温柔漂亮的好姑娘女主角,一个性感淫荡的坏女孩金发闺蜜,一个四肢发达的英俊小伙大锤哥,一个成熟理智的正人君子小黑哥,以及一个喋喋不休的话痨小马哥。
三男二女五个人,两对情侣一条狗,大家大手拉小手,去给敌军送人头。
这种五人组合的团战标配最早由《鬼玩人》发明,后来就变成恐怖片的常见套路。
按国际惯例,这一行人路上肯定经过一家破败不堪的加油站,然后遇到一个长相凶残的站主,收获一句意义不明的警告。
到达目的地后,他们肯定会看到一个小破屋,然后发现一个半遮半掩的神秘地窖,里面放着一堆很有年头的物件。
然后每个人瞬间智商欠费,开始对这些东西动手动脚。
好姑娘无意召唤出僵尸家族,主角团接二连三地去领便当,只有好姑娘活到了最后。
你以为故事真的就这么结局了,太天真了少年!
细心的观众早就发现了不少隐晦的铺垫。
比如电影刚开始出现的那位监视人员,比如飞鸟一头撞死在了隐形的屏障上,再比如这群神秘的科研人员。
你猜的没错,这个故事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在五个年轻人被强行智商下线的时候,一场恐怖的直播早已开始。
这个神秘组织拥有操控这一小片世界的所有工具,他们在兴奋地下注,赌这群年轻人最后会召唤出什么怪物。
就在女主马上要被僵尸KO的时候,血厚的小马哥跳了出来,救了女主。
小马哥带着女主闯入神秘组织的基地。
异形女主雷普利化身幕后黑手跳了出来,解释了来龙去脉,想要强行给两位主角洗脑。
原来世界上存在一种上古邪神,这种邪神需要人类的血肉献祭来满足自己,否则就要毁灭世界。
神秘组织为了维护世界核平,就会定期派出各种怪物杀死一些年轻人来满足邪神的要求不过好姑娘和小马哥可没有牺牲小我拯救世界的高级思想觉悟,放任上古邪神破土而出。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反恐怖片套路的恐怖片!
小情侣为什么总爱在深夜钻小树林为爱鼓掌?
因为观众想看大尺度,于是神秘组织就释放了催情烟雾。
机智的大锤哥为什么突然智商掉线让大家分头行动?
因为观众想看怪物杀人嘛,神秘组织就喷了点变傻喷雾,让大家都变傻。
小马哥为什么中途掉线居然没死?
因为恐怖片中,肯定有个角色会中途诈死,然后再回来。
这个角色太出彩了!
一定要给大家讲讲。
刚开始很多观众都以为小马哥是抽大麻抽傻了的炮灰,看到最后才发现他才是真正的满级大佬。
第一,金发问小马哥社会分崩离析了吗?
小马哥说:社会在凝聚,一切都被记录存档在网上,我们可以随意定位任何人,社会需要离散,但人们没这个勇气。
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小马哥很睿智地指出了网络社会的问题,人们愈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加害怕脱离群体,也更加限制和禁锢自己。
第二,小马哥第一时间发了情况不对,他试图阻止女主好姑娘念出咒语,但是没成功。
紧接着他又发现金发和锤哥出问题了,保守的金发突然变得放荡,学霸锤哥突然脑袋犯浑。
第三,小马哥不但成功反杀,还用小铲子肢解了僵尸。
他发现了隐藏的摄像头,还破解了电梯开关,带着女主杀入神秘组织内部。
可能是大麻吸多了有抗体吧,这货根本就是个头脑睿智、观察力敏锐、战斗力超群的大佬啊!
你们可能都发现了,《林中小屋》整个影片都是在调侃恐怖片产业的发展现状。
从大尺度擦边球,到熟悉的杀人模式,这种模式化让我们形成了思维定式。
批量生产的怪物是电影公司和观众共同的杰作,我们对恐怖片的热爱似乎暴露出一些内心深处的东西,电影公司便把这种东西放大了,双方的欲望在流水化的运作下便成了恐怖片的业界现状。
话说这个片真是把全世界的惊悚片拿出来调侃了一遍,我随便举几个例子给大家看看。
1. 斯德哥尔摩分部失败了,谁都知道瑞典人说话没谱。
这个指的是2008年,瑞典拍的恐怖片《生人勿进》,当时轰动一时好评如潮。
制片方说的失败指的是《生人勿进》脱离了恐怖片的常见套路,打破了常规。
2. 日本人从未失手。
这个是说日本的恐怖片确实足够惊悚,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受欢迎,也为后面日本献祭失败埋了伏笔。
3. 98年那次,化学部门出了问题。
这个梗可能来自《生化危机》系列电影,暗喻98年浣熊市事件。
按照《林中小屋》的献祭逻辑,浣熊市事件可以解释为,献祭失败,主角吉尔跑了,导致上古巨神族“暴君”被放出来了。
4. 装满了全世界怪物的魔方电梯。
这一幕称得上是经典镜头了,数不清的怪物被关在电梯里,电梯可以上下左右地移动,这可不就是《异次元杀阵》的既视感。
5. 永远的幸存者——异形的女主雷普利。
这位异型系列的长期幸存者,无意中形成了一种恐怖片的设定,那就是女性必然是活到最后的那个,《幸存的女孩》就是用这个梗拍的电影。
那个所谓的上古邪神不是别的什么,就是屏幕前的我们。
上古邪神和神秘组织什么关系?
那不就是观众和制片方的关系嘛。
为了满足观众对恐怖片的需求,每年制片方就得安排一些年轻人去送死,否则观众就要发怒,观众一发怒,对制片方而言可不就是上古邪神要毁灭世界。
说到底这种黑色幽默的自嘲和调侃才是本片的中心思想。
所以说,屏幕前的大家都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会被卖片的盯上?
最后附赠一个小科普。
《林中小屋》出现的怪物种类非常齐全,在官方小白板上就出现了34种,电梯里收集的种类更是丰富,除了巨人、异形、闪灵双胞胎等经典角色之外,甚至连3K党都被收入囊中。
因为怪物实在太多了,挑几个典型给大家介绍介绍。
其实是因为懒
01 地狱领主说到闷骚,可能谁都比不上地狱领主。
影片中含情脉脉略带羞涩地看着女主的男人,其实是个杀人狂魔。
地狱领主的原型出自经典恐怖片《养鬼吃人》中的钉子头,在《林中小屋》中,钉子换成了锯齿,魔方变成了机关球。
地狱领主会把人倒吊起来,用圆锯分尸,最可怕的是,受害者被分尸了也不会死去,地狱领主会将他改造成与自己一样的怪物。
不仅如此,地狱领主还能读取记忆、制造幻觉、收割灵魂,简直就是撒旦一样的存在。
他从球中被释放出来,如果想要阻止他的杀戮,只能想办法逆转机关球,让他回到球中去。
02 糖梅仙子很多人都对这个原创的怪物糖梅仙子念念不忘吧,这个轻巧优雅的小姑娘,把脸长在了嘴上。
仙子一回头,灵魂抖三抖。
糖梅仙子的脸,尖牙利齿,层层叠叠,与七腮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杀人芭蕾舞者的身份和电影《铁青》中的芭蕾舞者雷同。
值得一提的是,“糖梅仙子”的名字取自柴可夫斯基著名曲目《糖梅仙子之舞》,不知道他老人家地下有知,会不会从腐朽的棺材中发出愤怒地呐喊。
03 男人鱼西方的美人鱼源自希腊神话中的女海妖塞壬,她在海上用歌声混乱水手的神智,让无数行船葬身大海。
影片中男人鱼,原型出自1954年的恐怖片《黑湖妖谭》,不过这货没有继承到祖先的美貌,反倒和克苏鲁神话中“深潜者”的形象极为相似。
男人鱼在岸上行动缓慢,靠腹部及尾部摆动前进,力量极大,一嘴獠牙,吃嘛嘛香,吞食猎物时有血柱从背部气孔喷出。
性格特点不详,但杀人的时候会美滋滋地摇尾巴,大概是个闷骚。
在中国,人鱼的作用就是药用和食用,药效和用量在《困舆图说》和《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
04 独角兽童话中的神兽,自带白月光属性,但在《林中小屋》中,温顺高冷的独角兽撒开蹄子狂奔,一下子把人捅了个对穿。
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独角兽堕落杀人的背后,是谁在露出邪恶的微笑?
事实上,这才是独角兽的本来面目。
独角兽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89年,古希腊历史学家的手稿中,在《圣经·旧约》也有不少关于这种神兽的记录。
这种马身鸟翅螺旋角的神兽,不爱与人接触,却喜欢年轻的处女。
清醒状态的独角兽非常危险,堪称移动的利剑,额前的螺旋角最长可达2米,杀伤力惊人,它会主动攻击冒犯自己或者“不纯洁”的人。
05 小丑杀人小丑在很多影片都有出没,比如《小丑回魂》《外太空杀人小丑》《一百滴眼泪》等等。
小丑这的舞台首杀,最早源于雷翁卡瓦洛歌剧:在剧中身为小丑的主角发现自己的妻子出轨,便身着小丑戏服亲手杀死了妻子和奸夫。
比起艺术创作,真实案件更加惊悚,美国上世纪70年代,出了起震惊全球的小丑杀人案,至少33名幼童和年轻男性遭到名叫盖西的小丑强奸和谋杀。
去年欧美地区更是发生了性质恶劣的“恐怖小丑”流窜事件,造成了大面积的“小丑恐慌”。
小丑正从欢声笑语的喜剧世界分离出来,成为很多人的心理阴影。
06 面具杀手面具杀手最早出自08年的《陌生人》,一对夫妻在废弃的房子中被三个戴着面具的陌生人虐杀。
不过,《林中小屋》里的面具杀手,其佩戴的面具和“陌生人”相去甚远,反倒是和美国著名舞团假面舞客的造型极为相似。
一般情况下,面具杀手体型与正常人无异,但体能非常优越,多为专业杀手或雇佣兵出身,往往作案手法残忍,智商高超,偶尔会出现具有超能力的面具杀手,可以控制人的精神。
惯用的杀人手段是点火浇汽油,可以算是腹黑又残忍,优雅又做作。
小丑和面具杀手都是由人转化而成,却似人非人,他们带来的恐怖深藏在人群之中,让人时时刻刻提心吊胆,毛骨悚然,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恐怖角色。
起初看The cabin in the woods(《林中小屋》)的预告片时,觉得不以为然,不过是又一部青少年惊悚商业片。
可是,之后想起毫无出彩之处的预告片镜头时,You think you know the story, Think again. 该死的!
这两条字幕就划过我的脑海。
一周之后,我跑到影院,很挑衅地坐在大屏幕前,好吧,Show me your difference!恩,刚开始,跟所有恐怖片一样,俊男靓女一起出游,读了一段莫名其妙的咒语,然后僵尸从土里爬出来。
毫无新意。
如果说有一点创意,那就是片子开头是两个白大褂技术员在讨论家长里短,而非马上让主角出现。
后来剧情发展,我发现这两个无聊的中老年男人原来是大屠杀的操控者。
可这也不足为奇。
前段时间的影片The hunger games(《饥饿游戏》)有过类似的桥段,一群无辜的人走进真人秀现场,被场外的人观察、下注和娱乐。
不过,这群旁观者似乎更冷血,更残忍。
《饥饿游戏》里的赞助者会暂时心软,送进一瓶药给Katniss治腿伤;Katniss只要亲亲Peeta, 观众就会被感动,开始支持这对恋人。
然而在《林中小屋》,控制者穿着白大褂,摁摁按钮,调高温度、调亮光线,就为了让场内的人昏头,然后猥亵地看别人做爱;再摁摁按钮,就会有僵尸歪着头从地里钻出来;无助的少女趴在地上被僵尸暴打,他们这边在开香槟庆祝。
实在是无耻下流卑劣残忍。
忽然,谜底揭开,剧情大翻转。
这群旁观者加操控者之所以这么无耻下流卑劣残忍,完全是为了拯救全人类。
据说远古之神已经无法忍受人类的恶行了,决定将这个世界毁灭,然后重新建造。
除非人类定期献祭,来平息神灵的怒火。
于是这群杀害年轻人的残忍屠夫转瞬变成无私的祭司。
于是,这部片子很哲学地告诉大家,不要通过表面看问题。
《饥饿的游戏》里的旁观者也许温情,可是他们只为娱乐;《林中小屋》的操纵者看似残忍,但是他们是为了向上帝献祭,牺牲少数人,拯救全人类。
哈哈,讽刺吧!
讽刺的还在后面,故事里讲,能平息上帝怒火的祭品由五名身份各异的人类组成:荡妇、运动员、学者、处女和傻瓜。
前四个人都很好定义,可是傻瓜,什么是傻瓜?
故事里的傻瓜是一个语无伦次,行为颠三倒四,偶尔语出惊人的……嗯……年轻人。
他一出场就很惊艳,烟雾缭绕地从车里拿出一个堪比魔杖的水烟杯。
就是这么一个无厘头的傻瓜,用他的神奇水烟杯,带着处女Dana逃出陷阱,直捣龙潭。
当谜底揭晓时,他说也许人类是时候改变了,那就die with the human好了;处女Dana则很圣女地拿起枪对准傻瓜,她决定die for the human,那把枪是傻瓜之前塞给她的。
傻人有傻福,怪兽和僵尸间接救了他。
最后,他从不知那里找出一根烟点上,倚在台阶上和Dana一起抽烟,周围的世界开始摇晃,石块降落……我忽然笑了,这不是恐怖片,这是一只傻瓜的欢乐狂想曲:让这个世界毁灭重建吧,我只要在消失前抽一支烟,有朋友陪伴,这就够了。
一开始以为是恐怖片,接着以为是科幻片,结果最后是玄幻片。
整个片子根本不恐怖,反而相当搞笑,整场都不时听到观众的笑声,尤其是电梯叮的一声,怪物涌出,全场大笑。
日本分部疑似贞子的怪物被一班小学生消灭那段,更是让我乐不可支。
估计不少人认为结局坑爹,但个人觉得尚能自圆其说,其实在看到一半已猜到大概。
在我这恐怖片爱好者眼中,相当多场面是对类型恐怖片的致敬和吐槽,尤其是最后好多熟悉的角色竞相出场,脑袋几乎转不过来(啊,这是某某片的怪物,这是某某片的boss)。
强烈推荐恐怖片爱好者观看这部原创性甚强的作品。
《林中小屋》对于广大恐怖片爱好者来说可以称的上是饕餮大作,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里,这部片子至少向几十部经典恐怖片致予了敬意,除此在外还大大的调侃了一番传统恐怖片元素,让人哭笑不得,但是心中又暗自大爽,拍案叫绝,这绝对是一种恐怖片爱好者才会懂的快乐,而《林中小屋》本身也赚足了恐怖片迷们的口碑,为恐怖片大户狮门赚足了面子,同时让众多恐怖片迷们欣喜了一大把。
下面我从几个点来浅浅说说这部电影:『一』 人物格式《林中小屋》开始的实验室段落让人看着摸不着头脑,而当电影标题以经典的老恐怖片电影标题出现方式闪电般出现的时候,电影才逐步进入正题,《林中小屋》角色模式和故事路线走是传统恐怖片经典的年轻人郊游遇险五人局,这种恐怖片模式真是一种万能的套路,不知道在五人模式鼻祖《鬼玩人》之后的多少恐怖电影中出现过,人数可以变,但是那五种典型的恐怖片遇险人物性格基本上在玩这种套路的恐怖片中都能找到对应,也就是片中末尾祭祀台上所列的五种:婊子(性格开放,胸大无脑),运动员(头脑简单,肌肉发达),学者(知识渊博,比其他人聪明冷静点),愚者(一般都是抽大麻打电玩的宅男),最后是处女(较为贤淑、比较健康聪慧的女士),这五种人物性格是恐怖片人物性格中的万能格式,不论是鬼片、僵尸片还是怪物片都能经常看到这种模式,即使是打破传统僵尸片套路以创新取胜的《僵尸肖恩》,我们都能找到这种万能的人物格式。
那为什么这种用了几十年的恐怖片人物格式至今热门?
其实原因是因为这五种性格本身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对冲性,能形成较为合理适于把握的戏剧冲突,而这种格式的人数规模也比较适合成本较低的恐怖片拿捏。
我想这才是这种格式历经时间洗礼仍旧喜闻乐见的根本原因之一。
至于为什么都是青壮年,其实很简单,这就是图一看点,满足观众的心理潜需求,用小孩太不仁道,用老人看点又不多,而这种帅哥美女一一被虐杀模式才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这算是恐怖片本身所需要面对的一种观影诉求吧。
『二』 环境元素《林中小屋》这四个字当中就已经包含两个恐怖片要素了,一个是小屋,一个是森林,其实这非常明显是导演在向山姆雷米的《鬼玩人》致敬,片子的布景都和《鬼玩人》如出一辙,而恐怖片的森林元素可谓多见不怪了,《致命弯道》、《伊甸湖》、《血腥森林》《邪恶森林》《铁血战士》、《狂蟒之灾》等等等等一干恐怖片都是以森林作为主战场,森林其实代表的是一种未知的探求,是一种的神秘主义的所在,在城市,或许能人定胜天,但是在森林里,一个人的力量其实是被无限缩小的,这种增强渺小感和未知感的环境其实用大海和太空中也是可以替换的;另外是密室,密室总是可以让故事氛围更加凝聚,在一群人缩在一个小地方总是能产生不少故事,密室也是代表了一种未知和神秘,外面的人进得来,而角色往往难以出去,这迫使人去直面恐惧,无处可躲。
我相信即使看了百遍千遍,以后仍旧会层出不穷的出现以森林与密室为叙事元素的恐怖片。
『三』 旁观者视角旁观者视角是指以电影角色形式存在的旁观或者是操纵恐怖行为的一个视角,像《人皮客栈3》、《心慌方》等等,旁观者一般都是以很冷的形式存在的,他们在操控死亡,消费别人的恐惧和痛苦,这能给电影带来浓厚的变态、残酷氛围,《林中小屋》中的旁观者视角操控着死亡,操控着故事发展,而到了最后旁观者自身卷入恐怖事件,带来了全片的特大高潮,这也是全片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段落,其实这段的调侃味很重,算是一种打破传统恐怖片逻辑的逆向的恐怖片思维,让习惯传统恐怖片模式的人大跌眼镜,《林中小屋》在恐怖与戏谑之间拿捏的还是非常成功的,其实这最后一个段落,喜剧与恐怖之间只有一念之差了。
说到底,这最大的旁观视角,其实就是观众自己了。
『四』 怪物嘉年华《林中小屋》中最初出现的那些僵尸其实并没有那么吓人,在僵尸以军团规模出现的当今荧幕,几个单打独斗的僵尸实在让人害怕不起来,当然,在《林中小屋》中这出现几个僵尸、几个杀人狂算是打酱油的,末尾段落的恐怖军团才是最后的王牌,就是在末尾恐怖角色以军团规模出现的时候,《林中小屋》毫无顾忌的向数量庞大的经典恐怖片展开了致敬,我看到了《活死人之夜》的僵尸、《致命弯道》中的食人魔、《迷雾》中的恶魔虫子、《寂静岭》中的小女孩、《午夜凶铃》中的女鬼、《猛鬼屋》中的杀人狂、《小丑回魂》中的小丑、《养鬼吃人》中的魔鬼,还有狼人、巨蟒、鱼人、幽灵、异形、巨怪、哥布林等等等等,简直是一场盛大的恐怖片中怪力乱神的血腥狂欢节,各种经过改造又似曾相识的恐怖片新老朋友一一亮相,应接不暇,对于恐怖片爱好者来说,这无异于是一次大狂欢,这种对传统恐怖片疯狂的颠覆让人大开眼界,这也是这部电影作为恐怖片最为成功的地方,你看到了它的开头,你却基本上猜不到它的结尾,而它对传统恐怖片叙事的调侃,也是此片的一个个性化标签,里面既有继承,也有致敬,更多的是调侃和反叛,令人耳目一新。
『五』 最后的那个永远是女人片中西格妮韦弗的出现让人惊喜万分,又让人哭笑不得,她的出现调侃味太重了,导演的心机大大的坏!
作为异形系列长期的幸存者,这位异形皇后可以算是一个时代恐怖片的标杆性人物,另外西格妮韦弗可能算是恐怖电影史最早最经典的一位女性幸存者吧(未考证),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留西格妮韦弗这位勇敢的女性作为最后的幸存者是有意味的,因为女性可以生育,代表了一种希望,在《异形》在故事整体的冷色调下,导演特意给太空留下了一个希望,这本是一种艺术化的寓意。
但之后续集为了商业的需要,西格妮韦弗一次又一次的在异形大战之后幸存,成为恐怖片最后只留女性的“先驱”。
而之后几十年中这个设定居然神奇的成了美国恐怖片的一种默认的潜规则,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恐怖片,要么没有幸存者,要有幸存者基本上都是女性,这些女性在恐怖事件不停发生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成长,到了末尾彻底的“受洗”(难道是象征一种女性的觉醒意识?
),总而言之,《林中小屋》“无情”的对这几十年来延续的恐怖片“潜规则”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的调侃,让各路恐怖片迷不得不会心一笑。
『六』 笑点与恐怖恐怖片似乎和喜剧片是亲家,一部优秀的恐怖片除了需要足够的恶趣味,也需要一定的笑点,我就不吐槽《林中小屋》里各种嘲讽和调侃带给死忠的欢笑了,片子中不少段子就能让人捧腹了,包括能神奇伸缩又可以当武器的大烟斗,旁观操控者与鱼人的“邂逅”,还有各种逗趣的对白等等;要说此片不好,倒是有一点:它不够恐怖,虽说它在恐怖与调侃之间处理的足够圆滑,但当恐怖片里本令人生畏的怪物变成黑色幽默的产物的时候,它就没那么吓人了,但是现在大部分恐怖片也卖的不是故事和情节的惊悚,大部分卖的只是血浆和暴力,《林中小屋》的定位也和这类恐怖片不一样,不论怎么样,《林中小屋》足够血腥,足够黑色,足够疯狂,足够颠覆,这一些足够,就已经能满足不少恐怖片迷了。
『七』 玩味《林中小屋》应该算是今年恐怖片的翘楚了,覆盖着各种恐怖元素的黑色幽默让人眼前一亮,难以忘记,可以算是对恐怖电影产业的一次小小的总结,各种颠覆和各种逆向思维突破了恐怖片创作的一些框架,在恐怖片审美疲劳的当下,《林中小屋》给恐怖电影打了一剂强心剂,虽说如此,恐怖片的发展也不能长期靠这偶然出现的一支两支强心剂啊,开拓新的题材,创作更好的剧本才是长久之路。
当然《林中小屋》作为一部让人绝对猜不到结尾的恐怖片,它不仅很好的在故事方面赢得了观众,也在各类元素和段子的运用上讨好了数量庞大的恐怖片迷,让恐怖片文化发扬光大,《林中小屋》给日益对恐怖片审美疲劳的恐怖片影迷送上了一份最好的礼物。
作为一个恐怖片影迷,难以抑制对《林中小屋》的好感和喜爱,最后祝恐怖片精神在血浆与尖叫中得到永生!
《林中小屋》的开场让人摸不着头脑,几个科研实验室里的人在瞎对话,几个悲催的年轻人开车上路。
看起来,它和一般的无脑恐怖片没啥区别。
然而,当那只电脑特技做出来的老鹰撞上了隐形防护网,我开始明白,这是恐怖片版的《饥饿游戏》,一场献给观众的真人秀。
加油站怪大叔预示了恐怖来袭,挑逗狼头是戏弄观众的有惊无险,而这部电影的最大爆点并不是僵尸虐人。
至于最大乐趣,那当然不能被剧透,可以稍加提示的是到了后面,《林中小屋》变成了怪物的大联欢。
尤其是出现小屋开始,电影开始变成了各种恐怖片的致敬,像《鬼玩人》的场景、《寂静岭》的小姑娘。
与年轻人在小屋受虐的心惊肉跳相比,实验室的气氛轻松幽默,这些都为结尾的大反转留下了伏笔。
影片的创举不在于致敬或引用了众多恐怖片的人物形象或者精彩桥段,而是架空了世界,引入正常故事以外的全新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恐怖片的元素成为了各种被随机触发的道具,电影甚至进一步把观众的不满引申为诸神的怒火。
所以,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献祭活动,表面是为了平息诸神,实际上是纾解观众的情绪。
因而,当日本出了《午夜凶铃》,瑞典出了《生人勿进》,一切就平安无事了。
表面上,《林中小屋》延续了女英雄、受害者和怪物的架构模式,众多被人为修改的设定成了某种讽刺,因为很多恐怖片会出现类似桥段。
实际上,在恐怖片已经被拍滥了的今天,观众想看到新鲜元素,就像超级英雄都要组成联盟来并肩作战。
《林中小屋》揭示了这个残酷的循环,各种惨死的角色,其实就是观众恶趣味的牺牲品。
面对《Cube》一样的魔方迷宫,我们不免要想到,其实,观众已经参与到这个机器程序的构建当中,成为了变相的编剧。
【mangazine|名牌】
太CULT了!!太特么CULT了!!!摆的一米!!!!!摆的一米啊!!!!我已经high得语无伦次了!!亲!!一定要去看哦亲!!!还有导演您真是吐槽之神!!!!!!
啊,太欢乐了,怎么会有这么欢乐的恐怖片?算了……这应该是一部喜剧片吧~处女力量大啊,活到最后的都是处女~当然了,如果需要处女来祭奠那就悲催了~哎~
真是出其不意啊呀在快断定是烂片的时候却突然精彩紧张起来 而且挺丰富的里面的妖魔鬼怪 感觉这片挺摇滚的哥 总之值得一看
隐喻满分,片子流畅度减分。震撼人心的高潮让人目瞪口呆!
看完之后,仍然心有余悸,也许是我恐怖片看得太少的缘故,刚开始我以为是恐怖血腥版的楚门的世界,看完后我才知道,这是各种恐怖的集合。片中有很多隐喻,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理解,只是想说,这是部值得肯定的诚意之作。
原来评价如此之高,只可怪我一心想被恐怖吓到的心态没有得到满足。。。。
我赛,立方体杀人、养鬼吃人的山寨版本啊、僵尸、吸血鬼、怪物、生化病毒还有因为受原子核污染变成巨大的怪兽、人吃人互相残杀啊等等都是浮云,这么混乱这么奇葩这么颠覆世界观怎么做到的呢!!
大怪们都出来了阿~
最后群魔乱舞还挺有意思的,但是大众眼中的颠覆恐怖片传统,挖掘深邃人性内涵,开启黑色幽默大门,一律欠奉,只感无聊。
把几个年轻人命运的被观看和被操纵做成一个宿命论式的隐喻不好么?而观看和操纵别人命运的设计者们也成为了喜欢看恐怖片的观众的一种隐喻。可是导演最后非要放出来一群稀奇古怪的猛兽并安排一个人类毁灭的结局,新奇是新奇了,但没了深意。
想恐怖片致敬。
“fuck,what the fuck"
恐怖片原来还可以这样拍,让人很惊喜!如果是简单的被僵尸追杀,那就落入俗套了,这部电影让你很难预料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又似乎在意料之内,因为过程中某些细节给出了提示。而且后面那个超级大逆转,很过瘾!推荐!
影片题材不错,各种恐怖成分挺和谐的放到了一起,但总感觉演员的表演不自然!导演野心很大,演员不给力!
卧槽!笑尿了
这就是一出鬼怪嘉年华的设定,混搭恶搞也给了影迷们很多新鲜的东西,十年前的《十三猛鬼》一比较就不那么热闹了,不过这名起得加之前半段的平庸真没法打高分。日本小孩和日式女鬼的梗却是全片最好笑的地方。
乱七八糟....可以改名<妖怪大作战>可能还喜气些~~~~
节奏紧凑跌宕起伏,笑点和爆点满天飞。本片对各种惊悚恐怖片都作了自嘲和解构,从角色设定到怪物套路、从机关陷阱到情节发展,从国别特色到整个恐怖片(甚至科幻魔幻片)产业,颠覆得太彻底了。叮叮叮简直High翻天,看过的惊悚/恐怖片越多,越能体会到这部电影的神作属性!(9.5/10)
最后那只手要换成中指就给五颗星
群魔乱舞的血浆片。。。最后的却都番茄炒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