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很赞,而且相当搞笑,女主角是那种一个大马趴摔在地上,爬起来看到地上的饭团子,会怒吼“可恶!
只差一口就吃到馅了!
”的粗线条少女,但对音乐有着特殊的天分,可以把感情全部融入乐曲中。
算是讨喜的傻大姐风格吧。
配乐也很有感觉,毕竟讲得是音乐人的故事,所以音乐是重点,都是贝多芬A大调第七交响曲、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啥的。。。
(以上好评仅限于动画版,电视剧版感觉一般。。
)
哈哈,又是一个一月新番,而且是一月新番里最为被人津津乐道的一部!
《交响情人梦》改编自二之宫知子2001年开始在讲谈社《KISS》杂志上连载的同名漫画,而首先被搬上荧幕的则是去年的热播日剧,据传在“日剧奥斯卡”上狂扫六奖,但两相对比,我对日剧的这个版本并不是很感冒。
究其原因,首先漫画的表现形式就是异常地夸张失真,可以把人物的肢体语言、心理活动、甚至现实生活中不能的丑态窘态,都进行图像具化处理,譬如动画版《交响》最典型的具化就是白眼,而不是通常动画中的流汗。
而这种具化放在真人演员身上,是完全表现不出来的,如果硬要呲牙咧嘴、张牙舞爪来表现,则又会失掉戏剧本身的合理性。
男主角其实还好处理,毕竟千秋是故事里唯一正常的主要人物,但饰演千秋的玉木宏虽然很帅,甚至比想象中的千秋王子还帅,孤高的气质也是变本加厉(因为长得就很冷),却完全没有千秋身上设定的那种被艺术浸泡出来的文化气息。
而饰演女主角的上野树里,虽然长相极为贴切野田妹的清纯可爱,但因为过于模仿漫画,就不可避免的显得很做作,而且看上去有点缺心眼。
至于为什么正统的动画要等到日剧版大热后才敢初献荧幕,我想大概是因为没有一个理智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敢冒这样的风险接受这样的画风。
粗糙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难看,非一般的难看,我看这部动画的时候,总有人在身后问我“怎么这么难看?
”原作者似乎也是野田妹那种随心所欲的性格,寥寥几笔的胡涂,笔下人物便悲惨地长了一副丑脸。
但她也有野田妹的认真与投入,既然是围绕交响乐展开的故事,且不说二之宫为了处理情节对古典音乐知识作了详尽而彻底的研究,就连关于交响乐演奏的画面,每一个动作也都是细腻精准、有证可考。
《交响》的故事也很老套,有缺陷的白马王子和鬼马至极的灰姑娘,邂逅冲撞,共同生活共同进步的故事,但妙就妙在作者并不完全被束缚在通俗爱情的框架中,整部作品时时渗透出一种独具的幽默感,这才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而且整体上讲,由于是制作过《彼男彼女》《蜂蜜与四叶草》的J.C.STAFF负责,该作品还算温馨清新,即使搞笑,也没有突兀到哗众取宠,好像野田妹一样不自觉地散发出与众不同的光芒。
所以,一月新番的冠军,《交响》铁定无疑了!
整部漫画满满的治愈与搞笑段子,最戳中我的居然是千秋想念野田妹的那句"突然有点思念变态森林"。
漫画虽名为<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我却真想不出它适合舒曼或是舒伯特或是门德尔松的哪首无字歌。
还是叫它狂想曲最贴切,少女漫画说到底不过是泡泡与虚幻,空梦一场,正如一曲盛大的狂想曲。
去巴黎以前,是彻头彻尾的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
灰姑娘又邋遢又奇怪,王子又傲娇又意外的会照顾人。
生活在巴黎的千秋和野田妹,经历的正如海明威所言,只能用流动的盛宴来表述。
这场狂想曲的最终乐章,王子与灰姑娘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最初的乐团,在月圆之夜缔结变态森林的协议。
这么说起来整整24卷漫画的故事真是平淡简单到不行,但我之所以看过漫画一定要看一遍动画的原因就是其中扑天盖地如狂风暴雨般的古典音乐。
从巴赫到拉威尔,从独奏曲到歌剧,从德奥作曲家到东欧。
选曲细想起来也很值得琢磨,没什么生僻的曲子,但都却意外的契合主题。
第一次相遇的<悲怆>二乐章,野田妹的演绎有着远超原谱的速度与轻快洒脱,活脱脱是清澈无比的个人写照。
而千秋弹过的两首钢琴协奏曲,无论是拉赫的二钢还是巴赫的BMW1052,都再契合他不过了。
再度掀开琴盖,以练琴者的角度回望这部作品,感触最深的是塔妮亚对于练琴的评价。
深入一门乐器是一个枯燥无比且孤独一人的旅途,极少有人拥有那种天赋与勤奋能够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我们总在崇拜天才,但没有哪一个天才在音乐的世界里不依靠勤奋而有所成就。
这个意义上而言,这部作品对我的刺激作用犹如当年的<龙樱>。
是的,唯有努力你才能争取到,而无论争取到的是什么,都是不曾努力的你未曾想像的。
自由地、随心所欲地弹钢琴,有什么不对吗?
最后一场比赛的“失利”,面对千秋的邀请说出这句话时,可以说Nodame感受到自己随心所欲享受音乐的风格在与正统音乐的对比中败下阵来,并且这让她有一长段时间不再弹钢琴。
我一直知道排除开不断地参加比赛取得更好的名次之外,像千秋与折扇老师、那位好色指挥所说的正视音乐、按规矩地弹奏是正确的,但是为什么是对的呢?
什么可以说服Nodame要这么做?
作者最后想用什么来让Nodame改变,什么样的转折让她重新弹起钢琴呢?
又是什么让她在最后重新说“(演奏比赛)很开心”。
总结来说,就是想了解除了生存名利,喜爱一份事业是因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努力去追求。
由于个人经历,我分外想了解这一点。
第一次看的时候,在最后一集,还觉得有点突兀,怎么突然她就在家里重新弹起舒伯特十六号钢琴奏鸣曲了呢?
第二次看,第三次看的时候,才看仔细。
第一幕:云淡风轻,她坐在树下的的长椅上,抬头看着天她想起练习比赛第一个曲子,也是让Nodame真正认真对待乐谱的曲子时,心中的千秋说“你看见了吗?
这首曲子的情景?
”这句话蛮关键的第二幕:长椅已经空了Nodame回到钢琴旁,试了一个音,坐来下,弹起了这首奏鸣曲。
我知道她感受到了曲中的情景,每一个音符汇聚而成的春日和风阳光明媚树影婆莎。
与她第一次在折扇老师家随意弹的完全不同(顺便说句,因此情景我爱上了这奏鸣曲,听了N多遍,可以听出不同)。
我理解为,只有用心去感受曲作者的每一个音符,才可以感受到曲中的意境,才可以弹奏出让自己,也让他人享受其中的音乐。
这与随心所欲所能达到的境界是不同的。
一曲毕,身边的人静静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舒心和意,弟弟与奶奶都鼓起掌,一瞬间,让Nodame仿佛回到了那个掌声雷动的比赛现场,她知道了原来当时的自己是震撼的,原来当时的自己是感动的,原来当时自己也是在享受音乐,并享受自己给别人带来快乐,而并不是与千秋所说的“不快乐”。
第二次仔细看这一段时,我感受到了Nodame的心思,竟感动得眼睛有些湿润了,第三次看时,我才发现原来回想起当时的她,一低头,眼框真的是泛着泪光。
(又一次有发现细节的喜悦,二宫老师真的能体会人心呀)所以如果这是一份自己喜爱的事业,只是“自由快乐地”弹琴有什么不好呢?
看完后我的理解就是,认真地对待,才可以感受到真正的乐趣(像她感受到曲中的情境,或者如黑木君所说“只是单纯的进步,就已经觉得很快乐”);而能给别人传递这一份乐趣或者说给别人带来享受,也是前进的动力。
对于其他喜欢的,从事的事业,也是如此。
不得不说的就是,“你看见了吗?
这首曲子的情景?
”这句话,是她心中的千秋说的,在Nodame弹奏的时候,也回忆起许多两个人之间的故事。
那么在对音乐的喜爱与追求的导因中,爱情的成份占了多少,就暂时没能理解啦。
《交响情人梦》是上学期末时看的动画,一直很想写点什么关于它的。
那算是我看过的动画中排名很靠前的一部,搞笑是其中一点,还有就是出色的音乐和友好的画风。
千秋和野田妹过的每一天都是那么惊心动魄,随便就是一摔七八米远,或者一扔三四层楼高。
他们故事开始一片吹醒残醉的仙乐,钢琴前丽人清新的一笑,千秋本以为置身天堂却让乱飞的苍蝇告知身处垃圾堆中。
动画中最多的镜头莫过于野田妹死皮赖脸地猫在千秋身边,然后被千秋抓狂地施以冷言与暴力地摔开。
千秋,绝对的完美主义者,跟大多数不得志的人一样愤世嫉俗;但却细心,能做一手好菜;有着强烈的指挥家梦想,却由于不敢坐飞机没法出国而终日郁郁寡欢。
而野田妹却总是一副没头没脑的样子,贪吃,爱玩,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是千秋口中的变态女;没有多少想法也没有什么方向,她就喜欢按着自己的意思弹琴不看谱子,倔强起来谁也拦不了。
他们从来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类人,但却同样来自天才的国度,忧郁起来的时候一样的天崩地裂。
他们的追逐仿佛从来都是单方向,无论爱情还是音乐,或搞笑或叫人心痛。
野田妹每次总是惊艳一场然后让人找不着北,仿佛童话里留下玻璃鞋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从来没法像千秋那样每次在台上都在众人的焦点上,华丽上演。
而她的才华与灵气仿佛也只为千秋、好色大师还有折扇大叔所专有,因为钢琴从来没走进野田妹的梦想,每一次被强迫的努力都只是适得其反。
千秋在飞快地前进,而野田妹只能在一扑一倒地跟着,只是野田妹总为千秋每次的精彩演出深受触动,疯狂练习,然后憔悴消瘦,可怜巴巴地被千秋捡回来。
或者直到野田妹发现千秋已经离她越来越远的时候,她也发现了她在千秋身后一直追赶的,不仅是爱情,还是音乐。
于是第一次千秋在比赛的台下看着野田妹专注的弹奏时,他是否就想到了他一直喜欢的也不仅仅是野田妹的琴音,这个解开他恐惧心结的女孩,他何尝不也是被她从开始的消沉与自暴自弃中捡回来的。
于是他决定要把那个输掉比赛失去信心的“变态女”追回来,一个突如其来的拥抱,没有人会在乎到底谁追上了谁。
或者那本身就是一部注定喜剧的动画,记得的,是那些夹杂爱情的梦想,和那些夹杂梦想的爱情
那么,接下来是令人愉悦的音乐时间了。
为什么同一段乐章,落在纸上一成不变的音符,在一个完全“正确”的钢琴师的手中,只是令人昏昏欲睡,而在另一个还带着青涩甚至会心血来潮地自己演绎的片断的无名钢琴师手中,却直击人心,甚至让人的泪水夺眶而出?
永远忘不了灯光“刷”地投下,一只布偶獴现身在金色的舞台上。
柔和、婉转而又带着坚决的口琴声响起。
过门,引子,圆号开始衬音,提琴部精灵般地跃入,小号满怀激情地也如春临大地般苏醒。
一片碧海云天,不失详和,却波澜壮阔。
乔治·格温什,《蓝色狂想曲》。
第10话,S乐团前夜祭演出。
看后感动得哭了半天。
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区别在何处?
并不在于取悦听众,而在于取悦怎样的听众。
古典音乐的欣赏给听众设了高高的门槛,给人的回报却是高潮迭起的愉悦。
整部动漫里充满了的,是对于古典音乐源自内心最深处的挚爱,这是一切、一切的主旋律。
千秋的帅哥成功形象和指挥梦,野田妹的平凡小女生的可爱撅嘴和恋爱经,家族、情爱、友谊、前途、利益,这些日本动漫乐章的再平凡不过的符号,为什么被谱写成了这么扣人心弦、“每个音符都有其意义”的华彩?
可这是不折不扣的喜剧,千秋从背后一把深情地搂紧了野田妹的时候,眼泪又哗哗地流下来了。
是的,野田妹没有彩子的美貌,她不会自理生活,总是蹭吃蹭喝,她的出身也平淡得只是九州农村“种海苔”的农家。
但,她却是无价的。
她让性格乖戾从不和人说话的小女孩高兴得又疯又叫,完全复苏了童真;她的钢琴像是神赋的天才,任何权威和条框也阻挡不了她手指下倔强而又那样震撼仿佛维纳斯本身的艺术感染力的冲击;她对千秋虽然不能提供任何值得一提的物质,却愿意冲在超市折扣鳗鱼队列的最前面,而且解开了千秋的心结,挽救了他的艺术前途。
这纯净的爱,能够配上世界的最尊贵的君王。
这爱的基石是如此的深厚和温暖,是艺术事业的认同,也能够容纳大吼大嚷。
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给人带来的享受是在各个层次上的,但离开了演绎的人,音乐就失去了灵魂。
说到底,音乐的灵魂仍然是人的灵魂——并不是机械的乐谱和乐器给人带来了如诉如泣,而是人情和故事。
那些伟大的古典音乐大师们,他们心里充满了或如海燕般澎湃或如阳光般温煦的无限关怀,他们能够表达这一切的只有音乐,音乐,音乐。
只有能够读懂这音乐的才能转述,而也只有能够读懂这音乐的才能倾听。
世俗的比赛评委只能在僵死评价条例和体系下的工作,但真正理解了野田妹的即兴演奏的《彼德鲁什卡》的,的确不止千秋一人。
公正的评委心知虽然野田妹不能在现有的评价中得到最高荣誉,但是那虽然纯熟流畅,却并没有将灵魂注入、背后的支持力是其庸俗母亲的妇人之见的、未能得到音乐之神的嘉许的演奏最多也只能算是二流货色。
震撼,震撼。
在忙得四脚朝天的国庆节也没有停止的工作中完整而奢侈地满足了一把自己久违的音乐饕餮,不枉也无悔了。
说不羡慕是假的,看着《交响》突然间有种想恋爱的冲动,整个人亦变成了粉色系。
想遇见一个人如千秋学长那般,帅的不仅仅是外表。
王子啊王子,我的王子你到底在哪里?
千秋学长与野田妹的每一次牵手,每一回拥抱,每一个吻都让我心动。
千秋学长太帅,无法抵御帅哥的诱惑,看着他躺在那,有种化身野田妹偷吻一下的冲动,心不再淡定。
他和野田妹经历了很多事,他们之间有了独属于他俩的氛围,别人再也插不进去。
当你第一眼见到野田妹,你无法想象她是千秋的女人,可是,只要你见过他俩相处的模式,你一定会叹一句天才与怪才果然是很美好的cp。
千秋说过才子父亲,富翁母亲都是上天的注定,只有那个变态女友才是我自己的选择。
野田妹喜欢千秋学长,这谁都知道,为了学长,野田妹真的有在努力。
她期待着某一天能与千秋学长并肩站在一起,最终她成功了。
发光的野田妹让千秋有了压力感,这样才真的公平,在爱情的世界里要的就是双方的互动。
爱情是一个人的事,这话没有错但对大多数情况来说显然不是如此。
野田妹赶啊赶,她终于赶上了千秋学长甚至于超越了,可是,她还是那个野田妹,那个迷糊的野田妹,那个一心想当个幼儿园老师的野田妹,那个一心想和千秋学长在一起的野田妹,所以野田妹与千秋学长在一起一定会幸福。
千秋学长没有那么好,他其实很自私,可这样的他才更真实,更迷人。
他有答应一个女孩子陪人家看房子,而后因为想混入自己要进入的乐团考察而爽约;他有答应去看野田妹的第一场沙龙弹奏,可因为遇见自己敬仰的老师而跟老师跑了。
在这场音乐的旅途中,他从没有停下脚步回头看过野田妹,在他的计划里,只有他自己一个人。
这样的伙伴是美好的,可这样的男朋友显然不够合格,庆幸野田妹的神经大条,所以最后他俩能走在一起。
明明知道千秋学长没有那么好,可我却还是那么喜欢他,甚至于可以忽略他的不好。
我仰望你,你从没想到过我,没关系,我会努力赶上你,你给的每一个笑容我都会珍惜。
我喜欢你,我知道你没太放我在心上,没关系,我会耗着你,某一天你一定会多看我一眼。
喜欢野田妹,羡慕野田妹,喜欢那份真性情连带着那份迷糊样。
她是自然的,她弹的钢琴亦是如此,那么的自由富有想象力和画面感。
我不懂音乐,但我想我懂那个感觉,我的文字里亦有那份味道。
我没有她那么天才,亦不会有她那个成就,更不会遇见她遇见的那些人那些事,但又有什么关系?
我写我的东西,写我的感受,写我的故事,我开心,这就足够了。
她弹钢琴是享受,是感悟,是成长,我写文字亦不过如此。
我们有太多不一样的形式,但我们的本质,我们的追求是一样。
音乐,美术,文学三者本就是一体的存在,一脉相承着,五百年前绝对是一家。
早就听闻相当不错的一部。
音乐世家并从小就努力练习钢琴和小提琴的千秋真一,目标是出色指挥家。
虽然导师是钢琴系最好的江藤却不服折扇管教,结果被折扇踢给专教吊车尾生的谷冈。
大学三年都默默无闻十分甘愿于谷冈门下,并怀着父母的不良目的进入音大,大学期间最大成就是完成乱蓬头组曲的变态少女野田惠,前期目标是幼儿园或小学老师。
其实两人住同一公寓的隔壁间,喝醉的真一被野田捡回家,倒不如说真一从此开始拯救野田的生活……王子被时而天真时而恶魔的变态少女缠上,再跟古典乐扯上关系这故事就开始不简单了呢虽然有时候感觉王子殿下越来越遥远,千秋也是凭借不断的努力和充足的准备才可以成长的如此迅速。
大家也只有不断的练习才能一直一直和他站在同一个舞台上。
所以,大家都有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
魔鬼千秋的魔鬼练习。
S乐团和之后Rising Star乐团一次次的成功。
乐队成员毕业留学,虽然是更换成员,可是这却是一支不断持续下去并能不断发展的乐团。
音感独特听力敏锐的野田妹,因为不擅长记谱所以经常擅自篡改乐谱,被丢给谷冈任教三年。
其实也是从小便练习钢琴技术精湛,但却一直认为只要能够快乐的弹钢琴就好。
虽然是公认的变态少女奇闻人物= =。
江藤也说,她那撼动人心的特质,是能让千秋来进贡螃蟹的特质呢就算钢琴大赛最终还是没有优胜,也没办法拿到大赛出国留学的名额,但怎么说也给评审造成第一名从缺的困扰。
呐,同样拥有独特才能的人注定是可以因着独特的情谊联系起来的吧。
峰和清良那对我也很看好哦虽然之前几集演奏的场景大多都是不动的= =,可是之后从定音鼓开始的画面都超赞,最爱野田最后一场比赛那段,真是制作精良超爱结局,虽然感觉上有那么一点老套。
不过灰姑娘22集的死缠烂打都没有白费呢一起,去欧洲吧。
让才能展现在古典乐更高的舞台上。
怎么说呢,这是这些年我看过的音乐类动漫中相当优秀的作品了,人物性格鲜明,整体风格活泼中不失优雅,内容时而感动人心时而令人捧腹大笑,忍俊不止,而故事走向则是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不得不说原作者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很让人感到高兴的是,这部作品没有啥很大的槽点,角色有各自的魅力且吸引人~这真的算是一部让人百看不厌的动漫~女主野田惠人称野田妹,性格在旁人看来相当古怪,嘴里时不时发出怪声音,似乎是个不修边幅的女生,但是在钢琴上她却算是个“天才”?!
能将自己的感情以及对乐曲的理解通过弹奏抒发出来,使听者得到听觉上的享受~在感情方面似乎是对男主一见钟情,虽然追求的行为怪异了一点,但是可以让人感受到她的真诚善良以及其它闪光点,可以说她是我在剧中最喜欢的角色了。
男主千秋真一人称千秋王子,似乎是个人妻型外冷内热的全能选手,对乐团指挥之路充满着无限热情,但是拿野田妹完全没有办法,做饭很好吃(我也想吃~)说话常常一针见血,看似对野田妹总是拒绝的态度,但是内心把她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是个定下目标就一定会完成的人。
剧中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是,野田妹找出帮助千秋克服乘飞机恐惧症的方法的这一段了,当时看完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大概就是真爱了~
Real Love
这是我心中最完美的爱情故事,也是我最向往的爱情模本。
我知道日本人喜欢励志,但是搞笑+励志+音乐恰恰触及死我的软肋了,所以我心甘情愿的把动画和真人看了几十遍,学完了日语还在琢磨学法语的事因为野田妹手舞足蹈的法语让我对这个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故事是那么真实。
其实你戴着耳机走在路上的时候,你思念他弹钢琴的时候,你想到什么笑一下的时候……他是看不到的。
所以偶像剧里女主角一需要男主角就会跳出来的情景只是设定,那样的事才不存在。
存在的是什么?
是野田妹死皮赖脸的追着千秋,不管怎么样也绝对不放弃,慢慢的慢慢的渗透了他的生活。
最后,他做饭会记着给她留,他出门会想起她的钢琴,他一边骂她一边心疼她。
突然觉得好真实啊,这种真实的惦念像电流一样击中了我的神经。
她敬仰着他的优秀,拼命努力和他一起来到巴黎,然后慢慢的慢慢的追上他的脚步……爱情模板骤然就立体了起来。
爱情哪有那么多眼泪,哪有那么多山盟海誓;但爱情也绝对不是通宵聊天和路边的免费公园。
爱情是,我希望能和你的乐团一起演奏而努力练琴;爱情是,为了你能实现理想即使会失去你也依旧去学催眠术放你走;爱情是,你的乐团演出会给我留一个VIP位置的票你演出会看我的表情;爱情是没有任何甜言蜜语却感觉到生活是那么那么幸福和美好。
认识你以后,我更热爱有你的世界了。
好吧,除了爱情,本片最重要的是音乐啦音乐。
交响乐团塞高所有的友情和爱情被音乐渲染的那么美、那么搞笑。
这才是生活嘛生活是峰拉奏的《春天》,闪耀着青春与热血的光芒!生活是S乐团YY的拉琴姿势!
生活是R&S乐团粉红色的莫扎特双簧管协奏曲!
因为有野田妹的影响,无论多么紧张的气氛也骤然变搞笑了;就连像千秋这样冷冰冰的人,也慢慢的融入大家,成为大家的领袖。
那个在里轩的“加油!
”有没有成为你最美好的回忆?
还有那个你一手培养起的优秀乐团,那个色迷迷的老头子师傅,那个变态的定音鼓手,那个黄头发的首席小提琴……其实这个片子并不是爱情片,只是在其中渐渐渗透了爱情的存在而以。
这个片子,是一大堆古典乐手的喜乐成长片,是给予我们快乐与希望的励志片。
如果能够选择穿越,我最认可的就是穿越到这个片子中去。
我想要的生活,爱情不要成为重心。
如果有爱情的话,希望他是这样的,像千秋一样,给予我进步的勇气和信念。
“有一天,和前辈一起在舞台上演出,和前辈指挥的交响乐团合作,弹钢琴协奏曲。
然后被称为是‘黄金搭档’世界巡演,想要去巴黎、去纽约、去维也纳……”其实千秋可以没有玉木宏那么帅。
动画里千秋并不好看,可王子就是王子嘛。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谈恋爱,连生活都变得更美好且搞笑了吧?
音乐部分暴露了日式动画的最大缺陷——静态,节奏又没有。不讨好啊不讨好,Boring
千秋SAMA赛高!!!!!最终话的back hug真是kyaaaaaaaaa>/////< P.S.小关炸毛真心萌wwwww
又清爽又华丽,那演绎音乐时总会出现的花瓣飞舞或高山流水金光闪闪之类的绚丽背景~ 动画做工始终很细致,虽然演奏音乐时用3D形式突出表现的手部动作稍显无力,但这样的演绎方式确实是最佳选择,也算亮点之一,可以看得出导演的用心啊。呀啵~千秋SAMA也太王子了吧
没有真人版好看
好喜欢千秋真一,我是不是对他的职业滤镜太厚了
电视剧改编蛮多的...这个画风实在不是我的爱啊...
爱~~这是爱……555555555555555
看了真人版之后跳着看的,依然可爱的野田妹,不过里面房间的布局没有真人版里的可爱
男主太完美,感觉野田妹在这样的关系中太容易失去自我,简言之就是两个人价值观差异太大,我总觉得两个人在一起不合适。啊,我已经不少女了咩
比真人版强太多了
前几年看不起画风一直没看。深夜不知哪来的冲动两天看完。没有想到全程从头笑到尾,极治愈又励志。虽然灰姑娘王子的故事已经说烂了,但是这里的爱情还是好动人。最后,轰炸般的古典音乐简直就是灵魂洗涤啊。故事节奏超赞。久久回味,真的很激动。
很好玩,虽然不是什么严肃的音乐类的剧,但是音乐方面也很好玩,可能对普通观众也有一定的引导的作用。剧情也挺有意思。音乐的融合和使用也很有意思,反正就是好玩。我看了一下真人版,太受限制了,动漫的夸张感都没有。出差时弄到手机里看了一阵。
古典音乐最高..野田妹最高~~千叶SAMA最高~~
电视剧已经先入为主了
喜欢这个风格。。。和里面的音乐
之前还有洁癖学长单方面殴打邋遢牛皮糖学妹的乐趣。。。为什么后面这个乐趣就没有了啊啊啊。。。演奏场面总是静止的没感觉。。。。
年纪大了真见不得又吵又闹的八嘎
因为评分这么高,一直看到了最后,但我并不是很喜欢
看了电视剧,转战动画。我坚持不懈啊,千秋sama。
有时真想抽飞那个不努力的野田妹,但我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结尾真是好美妙...和所爱之人一起,不是牺牲和成全就够了,还要努力成为和他一样的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