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真棒,折服列。
故事很簡單,並且那些點有點淩亂,每個人物都表達一點,七拼八湊有點銜接不過來。
故事主軸如果我沒有看過50 First Dates可能還會覺得有趣一點...為這種莫名其妙的片子飆淚,還對自己說:丟人列可是眼淚就是下來了亞。
最近比較矯情就對了。
聡的確有讓人莫名bewitched的地方,而他在撕照片的時候應該會想起過去大家對他的評價吧:沒有自我風格之類的。
“一直努力練都只會扮演可愛的角色”,現在的聡已經是龍蝦魔王,不再是the water boys或者69裏的可愛男生了。
人妖有什麽不好的?
超自信說出的話,但看到自己孩子的照片的時候,還是會說自己現在的樣子丟死人。
我要回去救火,繼續儅消防員。
但是這個傢伙卻被救火車撞傷。
消防龍頭是很重的,最後能拿那麽穩也算欣慰了。
女子阿,沒有家世,沒有相貌,能攀上個愚鈍的富人子弟,就算幸事了,這世界如今也只能如此。
傻瓜女孩都是被不切實際的熒幕偶像影響過的,不管未來如何,還真不會忘卻過往的旋律或者片斷。
倘使再次重溫,那種莫名的快樂和動力還是會浮現出來的。
總的來說生活各種無奈都表現了,但實在比較單薄,還是點太多的緣故吧。
華華麗麗的,非常賞心悅目,個人是比較喜歡的,如果能在劇本上再精細些就會比較好,否則,實在只能給小孩子看看就算了。
但可以看出來,導演著實沒想把這個太黨孩子戯吧。
我也不是專業人士,也只能覺得說,這片就是差了點東西呀。
连日以来没有看到感动的电影。
直到今日。
帕高笑起来甜美,是我喜欢的萝莉形象。
本是因为土屋安娜看的片子,却被这个看似童话其中的寓意深深打动。
每一个人都是看似夸张的,但是却有自己的故事,无论是那脾气暴躁的任性蛙王子大贯,还是变性人,抑或是安娜姑娘饰演的不良护士。
人生总难如意,于是在每一个挣扎的灵魂背后,都有血泪。
如果每一天的记忆都将在第二天失去,那么所有的恩怨情仇都无所谓了。
帕高总是笑得甜美可人,因她把所有的不愉快都忘记。
可以忘记,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可是如果,只能每一日都忘记关心自己的人,是否在他人看来是无比悲哀的事情呢。
每每看到分离的场景,总因是男女之情,而不为之所动,但遇到温情脉脉,铁石心肠的我也泪湿眼眶。
在帕高死去的时刻,她依旧在笑,童话梦中,任性蛙王子向她走来。
想起了多年前看的《潘神的迷宫》,也是女孩死去,梦中她成了幸福的公主。
或许这个世界上,唯有少女才是拥有做梦权利的爱丽丝。
她们纯洁无瑕,灵气十足,不谙世事,却是最聪明机智。
所以我爱她们,从来都没有抵抗力。
如《洛丽塔》中说,她们是妖女。
电影的总体风格让我想起《下妻物语》,然后发现是同一个导演,中岛哲也。
难怪又是在美丽的童话外表下传递出了深邃的精神。
他的童话设计得十分美,画面之华丽诡异以及配乐都是做到了极致。
而我总是一个喜欢视觉系的肤浅女孩子。
你总说你看过就会忘记,所有的情节,都是过眼云烟,那么以后你也会忘记我吧。
你还记得孟克柔在墙上写什么么。
我想你一定不记得,可我不会忘。
小柔写,我是女生,我爱男生。
你不许做帕高。
中岛哲也的片子总是这么华丽且精细。
从听故事的小男孩那充满宅气息的杂乱小屋,到后来各个角色的华丽戏服,每一个细节都那么精致而华丽。
就冲着这美妙的画面效果,足够给四星了。
开头铺垫稍长了些,各种没逻辑的台词差点消磨掉了我的耐心。
好在剧情从老爷子锤倒帕高之后开始变得明朗——纯情小萝莉治愈暴戾老头神马的顺便拯救各种配角啥的,还算有趣吧。
看到老爷子内心独白似的给帕高讲故事,任性蛙王子慢慢地走上了改过自新的道路,本来很平淡的场景,却把我给催出了泪。
突然想起在儿科实习的时候,每天清晨路过安静的病房,看到熟睡的白血病小病人们,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滑稽感——这些苦苦奋斗着的小朋友,完全没有想过即使长大人生也只会更残酷吧……每每看到一家子围着一个小孩子各种哄各种着急的场景,总会冒出那么一个念头:不懂事的小孩子,才会得到这么多恩宠吧。
一旦明白了事理,小孩子就永远失去了可爱之处。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这些结论又变得鲜明起来。
永远扮演可爱角色的童星,长大都是让人不能忍受的错误。
突出了喉结,长了胡子,变了声,于是所有人都有了抛弃你的理由——因为你不再可爱了啊。
又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始终能记得被你打动过的傻女孩。
就因为帕高说:我不认识你。
别扭的老爷子才突然转性吧——这可是被傻瓜认识都觉得是污点的的老头哦。
这么一个孩子,失忆成就了她永远的可爱与单纯——这是弱肉强食的成人世界里不可能存在的东西啊——所以大家都为了呵护她而煞费苦心地排戏。
看到这些久违的宠爱,昔日的童星才会暴走的吧……所以想要跳楼,然后连累了消防员,于是老爷子亲自上阵演了任性蛙王子。
这一出华丽而又喧闹的剧,就这样巧妙而自然地来到了高潮。
看完之后只感觉,这应该是一部很有深意的片子,但是到底有多深,却不想花力气去探究了。
总之,这是个剧情和画面都有许多亮点、美轮美奂的童话。
是的,看中岛哲也的电影,你要时刻做好大吃“三惊”的准备:惊艳,惊奇,惊悚。
华丽多彩的视觉风格,夸张怪异的人物造型,再加上荒唐颠覆的情节设定,任何你能想到的离奇表现手法,在他的电影里,都能找到。
尤其是这部《帕高与魔法绘本》,更甚。
整部影片的故事几乎都发生在一所绿意盎然,春暖花开的医院里(场景搭建得实在太漂亮了,很梦幻,很童话),类似于情景剧。
而你只要看一下里面的角色设定,你就会知道该片究竟有多么无厘头。
医生是一个沉迷于童话世界,渴望拥有像小飞侠般传奇历险的孩子王。
护士有两个,一个长得像吸血鬼,经常虐打她那软弱的丈夫;另一个是不良少女,烟熏妆,纹身,穿唇环,朋克造型,彻底颠覆了我们对白衣天使的圣洁定义。
所以说,穿护士服的不一定都是天使,也有可能是魔鬼。
还好,这两位护士也只是性格火爆而已,心地还是善良的。
病人们就更离谱了。
一个受伤入院的古惑仔,他受伤的原因是因为一只调皮的猴子找到了他藏匿的枪枝,并向他开枪,囧rz。
一个是被自己女儿嫌弃的人妖,晚景凄凉。
他/她(我不知道人妖应该用哪个人称代词)将人妖比喻为咖啡牛奶,说男人是咖啡,女人是牛奶,混一混,搅一搅,就变成人妖了-_-。
如果按照这种逻辑,那是不是也可以说人妖是馄饨面呢,男人是馄饨,女人是面。
还有一个是消防员,他以前是小混混,后来立志要为之前的不光彩人生赎罪,所以才决定当消防员的,谁知造化弄人,上帝在他身上开了一个玩笑:被消防车撞伤入院,囧rz。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一个笑话:有一天甲打电话给乙的母亲。
甲:伯母,我这有一个坏消息跟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是关于乙的。
你想先听哪一个?
乙母:先听坏的吧。
甲:乙今天跟我出去时,被车撞到,进医院了。
乙母:天呐,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呜那,那好消息呢?
甲:好消息是,撞他的那辆车是救护车,因为抢救及时,所以乙现在没有生命危险。
还有一个以前是著名的童星,擅长演可爱角色,后来长大后发觉自己不能再装可爱而不会演戏,并被人逐渐遗忘时,他十分痛苦,想自杀又没胆自杀,最后导致精神分裂。
以上列举的虽然都是一些配角,但无疑,他们的大放异彩为影片增色不少,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这也是中岛哲也的厉害之处。
他很擅长将人性的各种性格,通过极端的表现方式,赋予在每个角色身上,从而让你领悟到一种寓言式的人生启迪,思考生命。
剩下的两位病人,是影片的主角:因操劳过度而病发的孤僻老头大贯和因车祸失去双亲,只能拥有一天记忆的女孩帕高。
大贯的一生十分辉煌,从白手起家到企业总裁,总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把周围人都当低等动物看待。
后来在与帕高的接触下才渐渐敞开了心扉,学会接纳别人,跟帕高一起在《青蛙王子大战小龙虾魔人》的童话绘本中“返老还童”。
确实,一个再怎么强势如猛虎的大人只要遇上小孩子的天真无邪,都会甘愿弱化成一只温驯的绵羊,只为让孩子的单纯与快乐得以洋溢,这是发自心灵最深处的原始蜕变。
我相信,每一个稍有良知的大人,都不会残忍的在孩子那充满精灵与花瓣的幻想天空中,放飞一只乌鸦的,那是对孩子心灵沉重的伤害,是对童年特有信仰的亵渎。
我们不能因为不再相信童话而剥夺孩子享受童话的权利。
后来得知帕高的生命已经快到尽头,大贯十分悲痛,他号召起医院的人们,为小帕高排演一出童话绘本的舞台剧,让她能带着童话长眠。
就在这场为帕高举办的生命嘉年华中,大家的心第一次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卖力演出,将医院彻底变成了一座童话王国。
这是童话的胜利,是小帕高生命最后的闪光。
她仿佛就是维纳斯女神派遣到人间的天使,散播希望之光,而那本童话绘本则是她的启示录。
突然想起韩寒在《他的国》里那句意味深长的结尾,感觉挺切题的,就借用一下吧:你能发光,你应该飞在我的前面。
专横一世目中无人的企业家大贯先生一次心脏病发作,被送到古怪的医院疗养。
这家医院不仅医生护士稀奇古怪,连病人都莫名其妙疯疯癫癫。
大贯先生一如既往的趾高气昂唯我独尊,随意呵斥任何人和任何事,甚至于连别人记住他的名字都会被劈头盖脸责骂一番。
一日,与小女孩帕高争夺座位丢失打火机。
隔日,心急火燎的四处寻找,发现帕高拿着打火机,也不分青红皂白上去就是恶语相伤拳脚相加。
帕高的怪病是永远记不住昨天的事情,每日捧着同样的绘本念着不同的故事。
当大贯先生再次把手放在帕高受伤的脸颊时,帕高却把这当成是一次温馨的回忆。
如此善意,感动了脾气暴躁的大贯先生,并且决定为帕高表演一次绘本童话来偿还自己的过失,而且,所有人必须参加。
众多医患怪友经过一番刻苦排练,在预订日期准时开演,帕高终于在现实中欣赏到绘本中的想象世界,打开孤苦心扉开怀欢笑。
影片由舞台剧改编而来,日本的巧匠导演中岛哲也编剧和执导,豪华的明星阵容加盟颠覆前所未有的形象。
如果说这是一部童话故事,那影片的制作水准绝对不失童话般的天真境界,甚至比迪斯尼制作有过之而无不及。
蔚蓝变幻的天空,五光十色的布景,琳琅满目的小物件,煞是惹眼的奢华着色,各具童话寓言般的人物身世,一时间,片中的丰富想象力会迅速充斥进观众的大脑令其应接不暇。
亦如《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一样,大把的CG特效运用,让人分不清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幻。
特别是最后那场《青蛙王子大战小龙虾魔人》的精彩大戏,更是把此样梦幻体验推入高潮,让观众们在亦真亦假中饱尝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奢侈洗礼。
尽管已经达不到“松子一生”那样的绚丽高度,也足以震撼人心留有印象。
我对中岛哲也的喜欢大概已经超越片子该有的水准了,这几乎是一个私心满满的评分。
虽说如此,我还是必须承认,这大概是中岛导演的片子里最中岛的一部,他玩得过火了,但我也看得开心。
《帕高与魔法绘本》不似松子一般那样有一条清楚的脉络,也不如告白那样从多个角度叙事使故事逐渐丰满,更不如下妻物语那样专注于一个确定而又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的主题。
《帕高与魔法绘本》几乎不是在讲故事,而更像是在对一个想法进行故事的安排。
在这里,不是想法服务于故事,而是故事服务于想法。
也许从一开始,中岛就没打算好好去讲这个故事。
对于他来说,有比故事更重要的东西。
在片子里,老爷子想住进女孩的心里,想在女孩的记忆之外留下些东西;而女孩也确实,在他的记忆之外,把老爷子给记了下来。
这到底是些什么东西,是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这段剧情让我想起spec里的濑文的经历。
濑文被擅改了记忆之后,靠自身的意志又全部记了回来。
濑文说这是因为他的记忆是靠身体去记得的。
也就是说,有什么东西是先于记忆,且唤起记忆的。
我不想用什么心理学的知识去看待这样的问题,这样做只会让故事变得无趣。
我想顺着中岛的思路去猜测。
或许中岛想要表达的仅仅是五个字,从现在开始;或者一个词,now。
在这所病院里住着各式各样奇怪的人,他们的共同点即是每个人都拥有过往不同的记忆,大多是创伤。
这些人的矛盾出在他们的过往记忆与现在处境的对比上;现在的自己只是一个坐在医院椅子上浪费生命的人,更像一个囚禁在记忆中的人。
这个医院里唯一不受制于记忆的就是小女孩。
女孩患了一种罕见的失忆症,致使她的每一天都是新生。
她可以忘记自己在这家病院里虚度的日子,而永远停留在最美好的日子的第二天早晨。
她的过往没有痛苦,或者说没有如此长时间的痛苦。
这几乎是一种残酷的对比:大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涉及痛苦并试图从中捞取幸福,而小女孩则是两手空空去迎接这一切。
大人们早已忘记如何从头开始获取幸福了,一味地囚禁在自身过去的光环里,无意识地认定自己的幸福的方式只能是过去的那种,而不是重新去寻找出路。
无论是童星也好,创建公司的社长也罢;无论是人妖还是被猴子打伤的青年,他们都忘记了自己的幸福或许该从现在开始寻找也不迟。
而小女孩正是来告诉他们这一点的。
社长是最早察觉到这一点的人,也正因如此,他总是陪伴在小女孩身边。
对他来说,对这整个故事来说,他的过往好像忽然变得不再重要了。
而或许社长此刻获得的幸福,超越了以往年月所获得的总和,这是一个既残忍又美好的真理:幸福不与时间成正比。
有些东西付出再多的时间收获都很少,而最值得拥有的东西可能一直在身边却不自知。
我本来不打算针对情节分析这么多,对于我来说,这部片子更重要的是情绪的带动,和想法的共鸣。
我不建议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想太多,尽情去感受就好了。
因为对于中岛来说,这部片子必定也是玩票性质,乱来的剧情和安排,脏兮兮的童话感,夸张的表演,中岛在这次将这些特色都发挥到了极致。
我几乎要以为他把观众都舍弃了,仅仅只想拍给自己看。
所以我才说,这是最中岛的片子。
我哭了又笑,笑了又哭,即使没有任何感想,这部片子也是成功的。
看了《帕高与魔法绘本》帕高是一个在事故里死了双亲因此只有一天新的记忆的女孩她所住的医院里的其他奇怪病人(有被自己的猴子击中的、有一直唱爱琴海之歌的人妖大叔一直深爱着童年的小男孩童星的问题少女护士、总想在夏日圣诞出风头而穿得很雷的医生)都对她很好,除了一个自以为是说话总是吼的老爷爷老爷爷对她不好,骂她,推她,甚至扇她巴掌但慢慢被小女孩的纯和善感染,渐渐由坏爷爷变成一个好爷爷在自己身体不行的时候联合其他病人cos了一出女孩爱的绘本里的故事故事是自以为是的青蛙王子一直欺负池塘里的其他动物,但有一天当大螯怪出现的时候它就挺身而出,英勇而斗,斗不过最后死了,老爷爷也是弥留了……整个cos是你能想到有多雷它就有多雷的境界装扮也是一个大大的雷公电母集合但它总归是个童话,保护孩子的心,疗大人的伤,谁会忍心苛责这样的一个温暖创可贴?
何况,坏爷爷第一次为帕高而知道了哭的滋味并且大哭问题少女恳求再也演不出童星时候的可爱而自暴自弃的男孩再为她演一次人妖大叔因为身份而不能去参加女儿的婚礼,自嘲又开朗地大笑的时候我可真是哭坏了眼睛
中岛哲也的08大作.依旧沿袭了中岛式的华美画面以及无厘头。
其怪诞程度与<松子>和<下妻>相比更有过之。
开场白也是延续了<松子>里的,由后辈的视角带入前人的故事中去。
役所広司饰演的大贯先生本是个叱咤风云的商界巨鳄,奋斗了一生终于从底层爬到了董事长位子。
他在自己的楼盘上呵斥的样子很像<敖德萨代理人>里的诺维尔。
怎奈罹患心脏病,屈尊在一家不太正常的医院养病。
医院里的病号大多都疯疯癫癫的。
大贯鄙视这里的所有人,对人横加打骂,成了别人眼中的“可恶的老头”。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可恶老头,在他遇到paco后完全变了个样子。
paco是个只能保持当天记忆、身体孱弱的小女孩,无论何时都带着妈妈给她的青蛙王子童话书。
无论大贯怎么推开她,骂她,她都微笑着向大贯身边蹭去。
大贯打了她,她第二天却只记得大贯曾经摸了下她的脸。
于是大贯愧疚了,心墙瓦解了,每天都告诉paco,自己叫作大贯,并给小女孩念青蛙王子的故事,甚至还恳求全院人为paco上演了一场青蛙王子童话剧。
是什么改变了大贯这么个固执自负的人呢?
我想是小女孩的弱小和失忆。
为了成功大贯给自己上了个黑脸面具。
不去亲近他人,不去关心他人,当然,人们也以憎恶之情还之。
其实心底里却一直渴望着别人的亲近。
他虽然成功了,但是到老却在医院缺乏存在感的郁郁终日。
paco的出现,让他意识到了这一点。
为别人努力而不求回报,是件值得开心的事儿。
简单的故事,幼稚的场面,滑稽的造型,却能令人感动。
看完了有很开心的感觉。
役所広司吹胡子瞪眼的样子、paco天真无邪的笑脸、妻夫木聪撕扯自己的样子、土屋安娜的爆裂看完很满足。
中岛折也在处理道具和画面色彩方面真是个怪才。
总能通过色彩的混搭和透明度的处理变幻出童话般的奇幻场景。
是真温柔的大贯爷爷我想等小猫子有一天出嫁在她闺房等温柔的小青蛙来接她的时候小青蛙推开门看到的是她的童话迷幻绚丽奇妙的梦境世界。
他被嗑药般的无法自拔不愿戒掉手牵手死掉---つづぐ
“醫生,我的眼淚不停地流,該怎么辦?
”“很簡單,盡情哭個夠就能停止了。
”中島哲也似乎有種悲觀主義的厭世情緒,體現在他的“厭人”。
從《松子》的“生而為人,對不起”到這部中堀米先生反復強調的“人是最可悲的動物。
”然而中島貫穿始終的還有一種救贖精神。
他相信人性始終有某種神性或超越神性的東西。
因此作為相對於神弱勢的人、或者相對於強者的弱者,都能夠具有救贖他人和自己的能力。
這也正是充滿淚水和傷害的人生中遺世獨立的點滴光亮。
很多人說看中島會想起蒂姆波頓。
的確,除了華麗,除了奇幻,他同樣讓你暢快地笑、淋漓地哭。
不過總有某種讓我不能釋懷的區別。
蒂姆波頓在多數影片中竭力使得鏡頭具有(起碼是至少有)陰沉、黑暗的畫面感,使得它“具有一個哥特的外觀”。
(巧克力工廠和大魚也是不例外的)。
但是波頓的電影其實都擁有一個溫暖的內核。
而中島呢,其實是相反的。
炫目的鏡頭、鮮艷的色彩,旨在揭露人生的冷峻。
在展現溫情時,他的鏡頭恰恰反而是冷靜的。
題外話:1。
中島哲也三十年來幹嘛去了?
拍廣告和電視?
唉,早該來拍電影了。
2。
土屋安娜的腿也是本片一大看點。
3。
眾人對室町蟹鉗怪的“相當日式機器怪獸”的扮相發出“不知道是可怕還是可愛”的驚嘆,是對日本文化的輕微自嘲吧。
看到這裡動漫迷們應該都會會心一笑。
每一帧都堪称花红柳绿,纷繁爆表,压根没精力看对白,反正故事一般。这样的中二童话,要是没有天使小女孩夹杂其中,怎么看怎么尬,只能说中岛哲也魔怔了……役所广司的老头看了一半才认出来,但跟国村隼的妖艳女装一比就小巫见大巫了。
青蛙王子和公主的故事原来还可以这样演……
片子的布景超级梦幻,缔造出一个童话世界里的魔法王国。剧里有怪脾气的老头,纯真的小姑娘,朋克风的护士…一些荒诞惊悚的元素,但这依旧是个关于宽容和爱的故事,宽恕自己与爱别人。
飙泪哦~
我就喜欢这样的华丽丽的童话故事~~~最近我的哭点真低.....
这一次,花哨终于破坏了内容,悬崖要勒马啊!
我泪奔了 55555
WX-D9
小童话
看一半完全不知所云··每个角色都太讨厌了
大家都拦着老爷爷 平时那么高傲的人啊 他这时却跪在地上说“我只想她记得我”……这里太感人了。PS役所广司、妻夫木聪、土屋安娜、小池荣子、阿部隆史和加濑亮我都认识 可是在这里几乎都认不出来 这个打扮太浮夸了哈哈 威尔逊绫香倒是很好认 很可爱的妹子
难看死了
剧情挺弱,后半段只感觉乱七八糟
Anna的嗓音好庞克
高饱和色调适用于童话故事
路一直都在的,要看你怎样选择,怎么走...ps土屋安娜和朋克造型真是过不去啊.希望可以有突破,而且不要再这样歇斯底里了...这电影很混乱不过总归是说要走出心魔的.加一颗星
评论看得太疑惑了。。。。
演话剧那一段真的是笑死了,真人和动画剪辑得很好。小萝莉很可爱,就是那些个名演员的装都浓得根本看不出本色了,尤其是妻夫木聪和加濑亮。役所广司大叔的扮相很像龙王啊。
就原本還以為是什麽不入流的片子,居然是名導之作。沖著聰哥去看的,整個要睡著,我不懂欣賞啊。而且聰哥造型有夠嚇人的,意外驚喜是土屋安娜~
总觉得学热内没学好 枉费对海报的美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