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作为第一批观众观看这部电影。
在看多了其他剧情的影片后,《出入平安》着实让我眼前一亮。
在灾难之下,人人平等。
大背景下的小人物,每个人都那么渺小,但又有些誓死与老天对抗到底的精神。
肖央和阿云嘎饰演的角色,从“对立”到“同盟”。
作为警察,对郑立棍的看管是尉迟晓的职责所在,再到用职业生涯打包票让郑立棍参与救援。
手腕上的手铐像似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可是顽皮的泼猴也是无敌的齐天大圣。
片中黄小蕾饰演的白素娥医生和古力娜扎饰演的木春桃,让我看到了她们作为演员的另一面,也打破了我对她们以往角色的固有印象。
白素娥的底色是理性的、冷静的;人物线上没有太多的起伏。
而唯二的场景在于白素娥面对药品告急时无能为力的绝望;以及和王建仁的对手戏。
恰到好处,少一分太淡,多一分太满,刚好让白素娥这个角色鲜活又立体。
同理娜扎的木春桃亦是如此,开篇和郑立棍的对戏,情感非常饱满。
很喜欢片中镜头语言。
两个婚礼的交叉对比、死亡与新生;水管比作月亮,那月中人的身份自然明了。
路演讨论,黄小蕾的老师陈老师在现场谈起了自己在512汶川地震时救自己学生的事情。
身为一个四川人,是无法忘记512汶川地震时的恐惧与绝望。
不停不休的余震,不知何时能回到正常生活的等待。
记得地震发生时,我奶奶不顾房屋有倒塌的风险,把坐在轮椅上的麻将搭子婆婆推了出去。
事后家里人担心地“责备”她,要是当时房子塌了该怎么办。
当时奶奶的回答是 “我是党员都嘛”。
在我们生活中,有尉迟晓和白素娥这样在自己岗位上坚守职责的人;也有很多丁一勺这样,默默付出的人。
导演和编剧在剧中埋了些笑点,有笑有泪。
或许说来,我们中国人在面对灾难与困境时,总是用不屈不挠的坚韧,在“苦中作乐”。
如果我们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那活着的人需要做的,就是过好每一天。
两年前,一部探讨如何看待死亡的《人生大事》让不少观众笑泪交织。
今年国庆档,导演刘江江带着新片《出入平安》回归。
新闻人出身的刘江江对现实主义故事有着天然的敏感,这部《出入平安》依旧取材于真实事件,充满了人性抉择。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北方城市,一群看守所的囚犯等待着自己的审判,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改变了一切,包括男主角郑立棍的命运。
郑立棍原本已被判枪决,心如死灰的他只祈求媳妇能顺利生下孩子,好好过日子。
哪知在去刑场的路上突发地震,车翻了,幸存的郑立棍获得了突如其来的自由。
此时的郑立棍想要一走了之易如反掌,但内心的牵绊让他无法不回头——他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还在城里,实在无法割舍。
而此时的城里,已经宛如人间炼狱,处处是死亡和悲伤。
灾难之下,总是显现出最真实的人性。
每个人都必须做的首要选择是,先为自己还是先为大义?
这个抉择,落到了看守所每一个人的身上。
看守所所长的职责是看好犯人,但如今整个城市都需要救援力量,是遵守规定还是打破规则兼顾现实?
主角郑立棍一心想先确认老婆孩子的安全,但作为为数不多没在地震里受伤的青壮年,究竟是先救大家,还是救自己的小家?
警官尉迟晓即将新婚,是先确认妻子的安全还是先坚守职责?
还有无数在看守所的囚犯,是趁机继续违法犯罪,还是堂堂正正做一次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纠结、困苦、私欲,这个故事的感人之处就在于,许许多多的人在关键时刻都选择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将众生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警察们不纠结于自己是否违反规定,毅然决定组织看守所的犯人参与救援,信任他们的能力。
甚至在面临只能救一个人的时刻,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在最后一刻也坚守着一个警察对人民的承诺。
囚犯们本就犯了错,被千夫所指,此时摆烂,或者继续作恶,对他们来说简直大好机会。
但看到无数亲人分离的场面,想到自己也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犯错的愧疚和弥补的念头让他们迸发出最深处的善念。
这些选择在微观层面是情与法的平衡,是对人性善与恶的探讨,每个人都能获得自己的思考。
在宏观层面,则是对中国人善良品质的突显。
在大灾大难面前,中国人总是团结一致,真情迸发,用自己的微弱之光照亮整个社会。
正是这样的团结,让我们扛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验。
影片的片名右下角有一颗小糖果,这其实是片中最核心的主旨:善良会赢得尊重,也会获得回报。
在真实事件中,奋力参与救援的囚犯们都被记功,获得不同程度的减刑,这是他们愿意付出善念的回报。
电影故事里,主角郑立棍同样因为善良而得到回报。
因为帮助了小女孩,他获得了一颗糖果,这颗糖果成为妻子生产体力耗尽、陷入绝望时的救命稻草。
他救下的妇产科主任、看守所医生、同伴,最后成为他与妻儿的救赎者,这些都是对善良最好的回报。
孩子的出生,让郑立棍又重新认知了生命与责任,既然做了父亲,就要为孩子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当生命有了延续,便不再害怕生死,郑立棍对大义的选择更加坚定。
影片中为郑立棍设置了一个孙悟空的意象。
从前,孙悟空对郑立棍来说只是一个角色,让他在戏台上出彩,让他能逗妻子开心。
生死面前,孙悟空成为他的精神支柱,普渡世人的从来不是神,而是善良的凡人。
这看起来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影片有一种难得的克制。
灾难无情,但普通人总有自己的办法坚强乐观起来。
有丰富生活经验的郑立棍,在救人时总有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土办法,带来很多诙谐的瞬间,这让观众也放松了几分。
在困境之中,民间的智慧,普通人互相关爱,总是让人感到温暖。
影片最点睛之处莫过于尉迟晓救援小分队替别人延续希望。
救援中他们发现了一封未寄出的信,于是将自己对生活的希冀写在信里,鼓励素未谋面的人能乐观面对生活。
照亮别人,也是照亮自己。
电影中很有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肖央饰演的郑立棍作为主角,肩负了很多感情线。
如今的肖央逐渐有了小人物专业户的感觉,总是能演出普通人的状态和喜怒哀乐,韩国许多影帝级演员也非常善于捕捉生活特质,肖央拿奖或许指日可待。
杨恩又一如既往灵动,在鬼马小女孩这条赛道上留下了姓名。
阿云嘎以歌手身份为人熟知,演戏的时候竟然有一种流畅自然的感觉,在戏中毫不违和。
开始认真搞事业的古力娜扎也在突破自我,生死诀别、艰难产子等场面都让人忘掉了她的美女人设,只有银幕上的人物。
温暖,感动,有话题空间,给人以希望,国庆档选择这部电影,也算是一种治愈。
2022年,谁也没想到一部《人生大事》竟然横空出世成为暑期档的第一匹黑马,从此,导演刘江江的名字也被大家熟悉,以一个简单但却直击人性的感人故事,骗走了无数观众的眼泪。
两年之后,他带着新作《出入平安》又回来了,它讲述了一个更“惊人”的题材:一支囚犯地震救援队。
故事从监狱开场,这是死刑犯郑立棍人生的最后一天,他被警察押往刑场,虽然嘴上高喊着自己是齐天大圣,却忍不住吓尿了裤子,在囚车上,郑立棍两眼放空,麻木地等待走向人生终点。
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救下了郑立棍的小命。
郑立棍逃出后,他第一反应却是跑回监狱,寻找此前探望自己的怀孕的妻子。
一路上,他看到生灵涂炭,残垣断壁。
回到监狱,不见妻子踪影,却又接到临时艰巨任务——在警察的安排下,他必须与其他囚犯组成一支营救伤者的救援队。
一边是公理道义,一边是重获自由,郑立棍被迫加入了救援队中,却也心生鬼胎……作为一部以地震为背景的灾难片,《出入平安》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叙事不走寻常路。
不先交代大背景,而是从小人物切口,以死刑犯的最后一天展开故事。
另外也完全不走卖惨的沉重风格,相反,电影里许多情节和台词充满了幽默的戏剧感。
比如郑立棍回到监狱寻找妻子下落时,遇到共同支撑着房梁的两盆半和老太婆,两人不停不忘斗嘴,一个狂吃窝窝头,一个心疼窝窝头,可明明他们都处在生死攸关之中。
又比如上一秒还是从废墟里营救出伤者的紧张桥段,下一秒郑立棍就穿着死者衣服,踩着单车快活的逃走了,这种黑色幽默化解了灾难氛围的沉重,也为故事添加了几分更具真实感的市井气息。
是的,真实,人物。
这是刘江江在第一部电影中,获得成功的制胜关键。
在《出入平安》中也不例外。
在类型叙事的包装下,导演着重表达的,仍然是小人物在极端困境中的道德抉择。
对郑立棍来说,这个问题更具体便是——你是追求个人的自由,还是成为真正的英雄?
或者说,你是成为齐天大圣,还是六耳猕猴?看过电影的观众,一定都不会忘记电影里时不时出现的西游梗,无论是台词的直指,还是角色的映射(四个主要角色,刚好对应师徒四人),但这真的只是一个“梗”而已么?
在故事的一开场,郑立棍便大喊着自比齐天大圣,孙悟空是很多人心中向往的样子,是无可置疑的英雄,他有着真正的勇气和责任。
可郑立棍真的相信自己是孙悟空吗?
他并不,所以他才会拒绝给孩子起名,恶言恶语赶走妻子。
因为他心里觉得自己不配——他是个杀人犯。
可偏偏命运弄人,一场地震让他成为了最能行使正义和善良的存在。
实际上,郑立棍一开始也并没有导向善良,他会对路边哭泣的小孩弃之不顾,会反复寻找逃走的机会。
可慢慢的,一件又一件彰显人性光辉的事情发生在他的面前:尉迟晓因忙于救援而失去妻子,医生面临生命危险也要保护她的妻子。
郑立棍的立场终于被动摇,在个人私利和献身于大众之间,他逐渐选择了后者。
捣毁天庭,引得一番作乱的不是齐天大圣,护送唐僧,取得真经的才是齐天大圣。
这便是郑立棍的成长轨迹,在做出选择和改变后,他意识到,自己终于可以问心无愧的自比孙悟空,于是他为脸画上“油彩”,欢呼着走向人生的终点。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齐天大圣的梦,可关键是真的面对困境时,我们能否勇敢担当,成为自己心中的英雄。
小学的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机,休息的时候只有偷着去隔壁学校图书馆的看书,看到了一本书,唐山大地震纪实的报告文学,妈妈看我看这本书哭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与人关系好不好,这个人行不行见事上.这两三月经历了太多事情,预判了很多人跟事情,也验证了自己的预判,这几天股票终于暴涨了,也许机会 人生的 只有这最后一次了, 电影从头到尾其实讲的就是一个救赎,跟我自己现在都情况一样,到最后能帮助自己的只有亲人,但是救赎自己的只有自己,男主角,最后的解脱也是对他的一种平静
《出入平安》的观影感受十分复杂。
一方面它有一些可取之处,有比较新颖的尝试,比如用松快的基调讲述震后,又比如一些和传统神话的结合。
但另一方面,它的人物和故事趣味实在匪夷所思。
综合来说,瑜不掩瑕,5.9分。
故事很简单。
死囚犯郑立棍(肖央饰演)在行刑夜恰逢地震,得以逃脱。
郑立棍一心想去救怀孕的媳妇春桃(古力娜扎饰演),却在路途中不断被狱警尉迟(阿云嘎饰演)捕获。
郑半推半就戴罪立功救灾民的过程中,获得尉迟认可,也和狱友伙伴们一起明白了生命的含义,走向了自己最终的归宿。
本来是个没多大错的套模版英雄故事。
有缺陷的主人翁面临重大人生考验,一个正直的敌方被感动变友军,一群不像样的伙伴相偕走上慷慨就义之路。
但坏就坏在,导演有点喝高了,还是从头开始高的。
不分场合的高亢配乐,从头到尾的西游明喻,莫名就唱起来的歌谣,震后的婚庆现场,狱所所长突如其来的“我负责”,最后(不管是想象中还是现实中)穿着大圣戏服去救人的男主角。
——自满的镜头很多时刻都在对观众情绪霸王硬上弓。
——瞅瞅,这里可该感动了!
这里可饱含深意啊!
多迷人啊这些男人!
但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
这部电影的重灾区,是它非常一以贯之地选择了用女人——女人的仰视,女人的归宿,女人的吻——去完成对这些男人的褒奖。
比如影片中的重要情节之一,尉迟对郑立棍转变态度的一场戏,大家感受下它的情节:地震日原本是尉迟(阿云嘎饰演)的新婚日,但因为要镇守狱所,即使观察到家属区也是一片废墟,他也无法去拯救自己的未婚妻小玉(林允饰演)。
后来因为各种情况,警犯合作来到了家属区救人。
到达家属区之后他也没去找妻子,而是在一边救人一边追逐郑立棍(肖央饰演)的过程中,俩人发现了濒死的小玉。
然后俩人一番折腾,吊诡的来了,小玉没救成,他们在破碎的屋瓦间,满含悲壮和自豪地,给尉迟和死去的小玉办了一场冥婚!
什么是真正的中式恐怖。
这就是。
——你的未婚夫因为神圣使命不能去救你,但你放心,他会在你死后给你一场盛大的婚礼。
——来完成他的自我感动。
小玉的婚礼,是献祭给这两位即将惺惺相惜的男人的一场盛典。
然后还有很多细节,比如犯人救灾队伍里,除了男主角,还有一个老头,一个小偷,一个死刑犯。
老头给配平了狱所打饭的大姐,小偷本来单相思女医生,最后英雄救美所以死前获得了女医生的香吻。
更别说春桃历经生死生出来娃儿之后,对丈夫的感恩戴德。
所有有台词的女性,除了小朋友,都有对象(含狱量极高)。
这是研究了多久的偶像剧配平文学得来的奇思妙想。
而且把女性作为对男性的奖赏,已经是什么年代的戏码了。
全篇搞这种故事趣味,也不知道侮辱了女人,还是侮辱了英雄。
真的会有人为之感动吗?
真的会有人为之感动嘛?
真的会有人为之感动吗?
除了导演和编剧。
地震是老天爷砸在人上的瓦砾碎石,是对世间一次天灾的考验,也是给死刑犯们戴罪立功的机会。
在残垣断壁间点燃炽热星火,在哭喊悲声中撮起繁繁人情。
他想再吃一碗妈妈的手擀面,他想吃窝头罐头吃到撑死,他想追求狱所医生,而他想老婆孩子出入平安。
五行山压不住逍遥破规的孙猴,八十一难摧不毁意志恒坚的悟空。
齐天大圣也要紧箍咒来缚己西行,郑立棍却多次卸下手铐救家人也救陌人。
锯开木柱救起伤员揭开封身符咒,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穿上戏服留给后世一段神话。
戴上镣铐时我是唾为鼠辈的死刑犯,救人百命后我是万人起敬的烈士。
犯人家属变为烈士家属,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我终于取得了真经。
感染力比不上《人生大事》,方言与民歌给电影添些地方特色,但哭闹煽情消解了本应留白的情绪,加入偏男凝情节令人不解,整体平庸灾难片,肖央演技点赞。
出入平安 (2024)6.22024 / 中国大陆 / 剧情 家庭 灾难 / 刘江江 / 肖央 阿云嘎
6.5/10 尚可 国庆档最佳 在吃了一坨大屎,并看了一部尚可的志愿军以后终于来了一部好一点的电影。
我从这个电影刚公布第一张海报的时候就开始关注了,因为我觉得里面的故事设计很有意思,而当我买完票以后,我有些犹豫要不要看这部电影,因为我看了看一些评论,发现有一些打一星的,而此时我又看完了749局,因此让我把本已经买了个票又得想改签成爆款好人,结果那个片子根本没有排片,所以我后来还是去看了这个片子,但是看完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惊喜。
首先是本片的剧本。
本片的剧本可以说是十分工整,整体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剧本的底子其实就是西游记,而这一点导演也已经赤裸裸的告诉了观众,这就是西游记,最后主角几人牺牲也像是西游记中的主角一行人取到了真经。
本片剧情的安排节奏也很合理,并且符合节拍表。
首先是刚开始10分钟就将观众以一个死刑犯的视角带入到了这一场灾难中,这个开头拍的可以说是相当的好,而后面随着事态不断地升级,主角一行人也凑齐,并开始了真正的故事,而中途又有不少的支线故事,有点像是在打游戏的时候碰到的那些支线一样,而主角团也一个个的解决这些问题,并到了最后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并牺牲了自我,这一点可以说也很符合价值观,毕竟他们都是罪犯,尤其是主角是杀过人的,他从一开始就注定必须要死,而这一点安排的也是很合理,最后还让人有些感慨。
本片的高潮部分,也就是最后在临时医院里生孩子那一段真的拍得很不错,各种矛盾点都在那一刻爆发出来,而当那个老六死了以后,传来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可以说是死与新生的交界,处理得很好。
并且本片结婚那一段我个人也很喜欢,就是警察和他去世的妻子之间,真的让人很感触。
然后就是里面的角色。
这一部片子算是群像戏,也因此做好里面的角色人设也相当的重要,而这部片子做得很好。
首先是主角作为本片中的齐天大圣,刚开始是一个很卑鄙的小人,看到人都不会去救的那种人。
而当最后经过一系列转变之后,他变得主动冲进了人群,并为了救别人牺牲自己。
主角的内在动力就是寻找他的妻子,而这一点也一直贯彻到了最后高潮部分。
男主的人物弧光可以说是相当的丰满。
然后就是那个警察这个警察角色塑造的也相当到位,从一开始和其他警察一样只是各司其职,到后面愿意主动为主角解开手铐,也是完成了自己的转变,而这些转变背后也是一个又一个的事件。
其中对于警察改变最大的便是他妻子的死。
其他几个角色设计的也很不错,比如说猪八戒沙和尚还有白龙马对应的几个角色,而其中那个白龙马,也就是小牛子,是我在配角里面最喜欢的一个。
他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渴望见到母亲的人,但到了最后他也没有见到。
最后他牺牲的那一段设计的也很好,先是从笼中放出了鸟,给了鸟自由,象征着前面他救的人,下1秒他就塌下楼去坠楼死亡,这里一部分是想表现出灾难面前人类的渺小,一部分是想表现出他通过牺牲自己拯救了别人,也因此这个角色我很喜欢。
两位男主之间的互动也是本片一大看点,抛开某些有点尬的笑点,他们两个之间一会儿是敌人,一会儿是朋友的这种关系把握的很好,该是敌人的时候他们俩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感觉很强,该是朋友的时候两个人也像是兄弟一样。
而又不像普通的警匪双雄电影,这一部里面谈不上是警匪,只能说是警察和囚犯之间。
本片中演员的演技也十分到位,尤其是肖央,让我对他彻底改观。
他从一开始在派出所里出来那一段就已经展现出了他的演技,真的演得很真实,把死刑犯面临死亡之前的那种慌张、后悔以及无力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并且本片其他人的演技也很好,阿云嘎所饰演的警察也演得很不错,可以说是全面吊打749局里面的演技。
当然,本片也有问题,而其中我个人最不喜欢的一点就是里面唱戏的部分实在是太多了,像这种唱戏部分偶尔来一点还好,他一直唱戏会让人感到有些重复并且审美疲劳,而且某些地方歌曲的插入可以说是生硬,也就有些破坏已经带入了的情感,这一点我觉得算是本片最大的一个问题。
而且本片中有一些想象搞笑的地方也并没有达到搞笑的效果,其实我觉得可以去掉。
其他问题的话我觉得还有就是里面某些地方节奏把控的不太好,上1秒还是抒情下1秒就直接跳进了主线,让人难免会产生一些割裂感。
本片的某些地方配乐也不太行,不太配合画面,听得人有些不太舒服。
总体来说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在这个国庆档里显得更加优秀。
总之推荐可以去电影院看看,不过这个排片确实太惨了,现在的票房才是某局的二十分之一
汶川地震的时候我在上初中,家乡跟四川相接,所以震感很强,那似乎是我第一次感知到“天灾”这个词的含义,后来在电视、报纸上看到震区的情况,残垣断壁、满目疮痍。
学校组织捐款,我们都贡献了自己的零花钱。
所以看《出入平安》的时候很有代入感,虽然故事背景发生的年代距今已快半个世纪了,但那种感觉还是共通的。
灾难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会打破所有已预设好的美好,阿云嘎所饰演的警察尉迟晓那天原本是要结婚的,他的新娘早已穿好了嫁衣、布置好了新房,可想象中最幸福的那天永远不会来了,自此阴阳相隔,遗憾终生。
这一幕最令人唏嘘,想再吃一回妈妈亲手做的手擀面的儿子、乖乖等着爸爸回家的女儿愿望都落空了,这种“无处话凄凉”的痛太戳人了。
电影并没有一味的塑造好人与感人,印小天饰演的吴老六是震后人性私欲的汇总体现,他死里逃生之后大肆用暴力满足自己的欲望,敛财、杀人,无恶不作,灾难放大了他心底的“恶”,这场地震更像是一面照妖镜,印出每个人本来的面目。
所以他在电影里是六耳猕猴一样的存在,和肖央的孙大圣很像,同样的背景,同样的困境,但选择不同,结局也不同。
肖央饰演的郑立棍是整个故事的“题眼”,他是个矛盾的人:犯过错、失手杀了人,但观众无法真情实感地觉得他是坏人,因为他是为了老婆的名誉才悍然出手;突发的地震让他死里逃生,他本可以抛下一切走人,但依然在尉迟晓的感召下毅然加入救援队伍。
刘江江导演说,“入”是反写的“人”,郑立棍入震区,勇救人,他早已用行动在赎自己的罪了。
所以他能穿得起一身大圣的行头,专挑最危险的地方去救人。
尉迟晓与郑立棍成长变化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尉迟晓的穷追不舍,就没有郑立棍的“得道开悟”,他是一个相当纯粹的人,坚守正义、心怀众生,且难得的不死板。
信任自己的小分队、信任郑立棍,是他通达的一面,但死守郑立棍、令其不逾矩更是他有原则的一面。
如果说吴老六是暗戳戳的黑,那他就是明晃晃的白,终究是白的力量更大一些,没让郑立棍受到黑的污染。
尉迟晓在电影中被设置成二郎神的化身,凤眼威仪、显灵神通,是天生的英武人物,连“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情节都被拍了出来:尉迟晓你逃我追郑立棍。
西游与本片的对应之处还有不少,能看出导演与编剧的用心,他们把最具本土特色的文化与最具张力的情感体验交织在一起,观众很难不触动。
导演刘江江的前作《人生大事》颇为成功,生死议题难得被广泛讨论,我们都懂活着的美好,可却缺乏关于死亡的教育,没想到《出入平安》竟然还能延续这个主题,把所有人物放在“天灾”之后去刻画塑造,他们的爱与遗憾都被无限扩大,所以更让看电影的观众体会到,活着,好好去爱;离开,好好告别。
“出入平安”这四个字很朴素,是出门前妈妈的嘱咐,也是交通工具上最常见的保佑,更是祈福许愿时最顺口的一句,但细想来其实这四个字是最重要的,成功、发财、被爱,这一切宏大愿望的基础都需建立在平安之上。
就像没生病的人很难意识到身体健康是多么重要一样,没遭遇变故的时候,我们也很难理解平安的意义。
所以我很喜欢一句话,如果幸福太难,那么平安就好。
简单一点不贪心,人生八十一难,祝你出入平安。
据说本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还原的真实事件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令国人难以忘却的唐山大地震,电影中的对白方言也正好是唐山话。
本片重点展现了人性这一主题,同时真实且细致地还原了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变化。
大地震的突然发生让监狱当中的犯人们都重获了新生。
以吴老六为首的一些犯人选择趁机逃跑,接着做一些为非作歹的事,毫无人性可言,这一类犯人就是彻头彻尾的罪人,根本没有被改造的可能。
还有以王健仁、两盆半为首的犯人,选择了跟着警察们一起救人,他们是已经认真接受改造后脱胎换骨的人,内心早已转恶为善,在大难面前展现出了全新的人性的光辉。
而郑立棍似乎一直都在这两类犯人之间摇摆不定,但实际上他一直都是个大好人,他所谓的逃跑也只是为了去寻找妻儿。
最终他也从犯人变成了烈士。
全片有不少感人之处,比如废墟上的婚礼,救灾者们传递医药物资等等,看过后观众们都会流下发自内心的真情泪水。
一场震惊中外的大地震,在几秒钟内夺去了几十万人的性命。
一切所谓的功与名与利,顷刻之间化为乌有。
也有人得到了“新生”,在见阎王爷的路上回了头,站在了龟裂的大地上。
这样的叙事视角在国内也是少有,哪有电影开场吃的第一顿饭,就是断头饭的。
这样大胆的设计,配合天灾的出现,有利于展现人性的纠缠与复杂,也有助于展开警察与死刑犯之间的拉扯,便于后续发展。
在返回路上,他看到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生离死别,却跑的飞快,赶回了看守所。
在这里,“小圣施威降大圣”,又碰到了尉迟晓。
好似杨戬与孙悟空,尉迟晓与郑立棍贯联始末。
作为警察,尉迟晓尽职尽责,完成了人民交代的任务。
而身上的这身制服,即是新婚服,又是葬礼服。
这一天既是郑立棍的行刑日,又是尉迟晓的新婚日。
地震过后一切乌有,新婚日也化为了泡影。
随着郑立棍这帮囚犯的出现,使得事情有了转机……随着郑立棍“一拜天地……”新婚贺礼词的吆喝声,在废墟的新房中,尉迟晓与小玉这对新人礼成。
这段对于我的震撼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敦厚质朴的乡音配合着吹奏囍乐的唢呐,画面是极尽哀愁。
作为转折点与升华点,尉迟晓在此刻认同了“刑犯小分队”的救赎,而他们展现出的人性之美与小玉尉迟晓的爱情之悲交相辉映,在此刻达成了共频。
刘江江导演擅长运用小人物与大事件的关系,展现一个时代下命运的车轮碾过之后的一切。
时代缓缓向前,而中国人在危难之中的担当与力量,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在刘江江导演的调动之下,演员们赋予了这部电影更高尚的灵魂。
这里面没有大演员,只有小人物,只有充满着真实,有着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小人物。
很久没有看过一部全员演技在线的电影,很惊喜。
此外,电影采用意象化的人物设定,使得情节更为丰满生动,他们都被赋予了更强烈的情感,所以展现出本片里西游记的成分很高,在“八十一难”当中,见天地,见众生,也见自我。
无论是郑立棍一次又一次的被戴上“紧箍咒”(手铐),还是灾难中不分警与犯,先都是人的落点,都展现出了“取经之路,就在脚下;救赎之道,就在其中”的道理。
郑立棍作为“孙大圣”,每次想逃的是他,起哄的是他,但是救人最多的也是他,出力最多的也是他,作为私心最大的人物,在救灾的路上,他逐渐完成了“母女平安”的任务之后,打扮一番之后选择“继续西行”,完成使命,在影片最后,为拯救而牺牲的郑立棍始终没有漏出面容,我猜想,他已经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存在这次地震中,肉体可能消散,但是精神永不磨。
并且这组不同于以往“唐僧师徒”的银幕组合,“大圣小圣”的组合也能擦起别样的火花来,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
灾后处处充斥着希望,那出笼的金丝雀,飞向碧蓝一片;老燕衔泥归巢,再饲幼鸟……影片中处处充满了细节与暗喻,并不是单纯描写灾难所带来的创伤与危害。
除了对“情与法”之间的平衡之外,还有人性“善与恶”的探讨。
一辆死刑车上活下来两个死刑犯,一个为了家庭,为了希望,为了更美好的未来,不顾一切救人性命,有着人真实的私欲,但是也分得清大是大非;一个视人命如草芥,只想一心逃离灾区,大发灾难财,极显人性之恶。
一道精致的灰的呈现,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复杂,但更多的是在灾难面前的人间自有大爱。
天灾无情可人间有情。
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的宝石,是碳元素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下的结晶,也是最闪耀的宝石。
而在同样极端的天灾面前,人性迸发出的光辉则比钻石还要闪耀,是尉迟晓在灾后对工作的坚守;是郑立棍救人时的无畏与英勇;是王建仁在危难的挺身;也是蒋所长担起责任时的坚定……
人心齐,泰山移,灾难之下展现出来的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坚强与不屈,更是人性的闪耀。
愿享受国庆假期的你出入平安,永远平安。
文:秦戟
导演处处都在展示他所谓的小巧思和暗喻,我都能脑补到导演在自己审片时看到这些桥段的暗爽表情。首先观众不是智障不需要你贴脸解释,其次这些桥段真的很多余又做作,最后就是很浪费演员的演技。
弱点暴露无遗,完全驾驭不了。
【8th PYIFF@电影宫1号厅】可看,刘江江是善用演员的,每个角色都能立住。
肖央封神,郑立棍注定会是肖央的代表角色。社会边缘人,正直善良却含冤入狱。这样的角色很容易被塑造成一种标签。肖央的好就好在他把郑立棍从标签上摘了下来,给了角色的魂,让我相信这个角色放在任何一个背景和场景里都会成立,他让郑立棍真正的“活”了。
前面一小半真不错,从救人开始节奏很乱,没有重点,东拼西凑每个都说点。生孩子那,是不是有点荒唐,以为突然就黑色幽默起来了。
猎个奇,狱警和死刑犯合作救灾确实新鲜。前期尉迟晓和郑立棍有多少算计心眼子,后期天灾下的齐心协力就有多让人感动
为什么电影也要搞配平文学?所有人互相感动了一下?这个电影最大的问题是人物半小时换一次动机 有很多不符合常理的地方 有很多不合逻辑的行为 虽然感人的地方很多 但是不妨碍我哭着吐槽…莫名其妙的一切 一言不合开唱 一言不合开纱 一言不合开虐 一言不合开哭 糅合怪
主体不明确,有点故意煽情了!肖央2024年度估计最遗憾的一部剧,素材是地震(灾难)、爱情、亲情、爱国交织的电影,很适合国庆档,但是错乱的主线+偶尔出戏的剧本,三分最多了。也是致敬西游记了,唐僧、悟空、八戒、沙僧以及白龙马。隐藏线也很明确,只是除了干爹“唐僧”以外全死的剧情,让人不得不说,编剧行行好吧!
灾难片啊 怎么会这样
刘江江的野心之作,本片在叙事和制作层面都带来了很大惊喜,情感也非常浓烈,影片描绘了一幅天灾之下的众生相,还原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中的最本真状态,肖央、阿云嘎、娜扎、黄小蕾等一众演员都带来了颇具颠覆性和突破性的表演。影片延续了《人生》中“向死而生”的动人主题以及导演所擅长的对小人物的塑造能力(开场还有「上天堂」的彩蛋,实现了奇妙联动),人的偏见,善与恶的界定,职业与身份的标签,一切都在地震中打碎,面对自然灾害和生离死别,有人选择借机牟利,有人选择逆行,但做出这种决定并非易事,影片拍出了人物内心的那种抉择和挣扎,非常真实,让人为之共情,美术场景也极为逼真,能看出美术、道具组都下足了功夫。
刘江江是会的,国庆档是肖央的,娜扎和阿云嘎是有惊喜的;西游记的线别点那么明会更好,可看。
刘江江肯定是个重度《西游》爱好者 《人生大事》就是一版《西游》(悟空和哪吒) 《出入平安》也是《西游》 除了孙悟空和二郎神 还有八戒嫦娥和牛魔王 另外几个人物没悟出来 大概都在这个系统里面 男主角叫孙立棍笑死我了 怕是新取的 中间都想过他要立棍式起来打boss 不知道刘江江玩不玩《黑神话》 以及通关了没有 见他时候不知道这里面埋的梗 没问他
像人家749 烂出天际也能挣钱。你这……….,心疼投资人一秒钟
居然撤档了,那我可就要来说两句了。片子题材吊足期待,成片质量非常糟糕。首先,这个片子从立项开拍到成片上映,没有一个人觉得跟一个刚刚去世的女人结婚这样情节有什么不妥吗?为了表现真爱场景就可以如此工具化女性角色吗?主创到底是想感动谁?其次我不懂这个片子为啥每一个环节都在cue西游记,从人设到情节甚至配乐造型都在往那上面蹭,不是说不可以,但是说的太实了,一点余味都没有,像是把观众当傻子。不就是想表达角色也是在“渡劫”吗,你这是一点留白都不给啊。最后,整体气氛尬煽,情节走向一锅乱炖,毫无重点可言,在完成所谓的角色弧光之后安排一个个角色排队赴死,太假了太空了,一切都像是在完成某种刻奇的戏剧任务。肖央很好,但是片子非常失望。就这质量,去哪个档期都没戏。
可能是因为最近家乡小地震频繁,人心惶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也有了更多触动。呈现的不仅仅是灾难,更多的是人性、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毫无预兆的灾难会让人类社会的固有秩序暂时失效,让心理时间被延长。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复杂性和可塑性都会被剖开和暴露,让人甚至可以重新选择如何“做人”。在两个主角的命运交织下,生死、道德和法律的界限都在被重新探讨。隐喻的运用也很有意思:孙悟空的形象是反叛、自由和变革的icon,亦正亦邪的设定延展出了很多联想和评价空间。兽性、人性和神性可以对立统一地出现在同一个个体上,这是剧作的功底,电影的力量。
爱情公狱
前面还行,以为是用诙谐的手法展现人间大灾与苦难。结果后面笔锋一转真的就开始苦难苦难苦难了。最后的处理莫不是为了过审??脸都砸烂了难道不是为了逃脱吗??
在路演现场观影,非常震撼!突破传统灾难片的展现方式,更着重人性描写,故事紧凑,人物丰满,有悲有喜,善恶之间,小人物也能成为英雄。肖央演技有突破,阿云嘎给人惊喜,其余人物演技都在线,不刻意煽情,但感人至深。出入平安,人间值得,该片值得一看。
蛮喜欢尉迟晓这个角色的,一个渺小但又闪着光的人物,坚守自己的底线和职责的同时也有自己内心的柔软,很鲜活
6.5/10这部电影的设定上比较有新意,站在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唐山大地震,区别于往常灾难片的叙事视角。不过导演感觉用力实在过猛,塞入了多角色的不必要的各种感情,原本点到为止即可,反而这样做让本片在故事线上抓不住重点,叙事混乱。情节编排也是怎么煽情怎么来,感觉全片80%的段落都是煽情戏(几年前看《夺冠》也同感),是认为观众泪腺过于发达还是怎样。关于象征方面本片用了西游记师徒四人来代指警察与罪犯,但还是过于用力,原本更多是属于隐喻的象征结果成明示了。当然一些配角的感情线感觉被庸俗化了,本片明显的关于亲情和革命战友情的,结果个个只渲染爱情,实在不能理解。但本片还有个优点恐怕就是服化道和搭景很七十年代,有以前那些反特片那味儿了。总之品质一般,要是内容不撑太满观感都要好一些,但本片也不至于像网上说的很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