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海上梦境

海上梦境,迷乐上海,Shanghai Trance

主演:吕聿来,田原,张恒,程枫,肖涵

类型:电影地区:荷兰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8

《海上梦境》剧照

《海上梦境》长篇影评

 1 ) …无法让人感动的电影

看到了法国电影的影子,可是没有学到人家的精髓。

琐碎现实的生活细节,可是,既然你是要抓生活的细节,那么细节处就不要做的这么粗糙可不可以??

群众演员们稍微演的像回事可不可以??

主演们不要用这么蹩脚的上海话可不可以??

一听他们讲话就觉得人物的智商有问题……大舌头,面无表情,装深沉……无法让人投入的电影无法让人感动的电影

 2 ) 最像上海的爱情

  上海恐怕是一个最少找到“一无反顾的爱”的城市。

  生活得疏离,装饰的华丽,言语的隐晦,竞争的激烈,现实的明示,总之,即便想在这个城市找到友谊都困难,何况爱情。

 3 ) 难道这就是垮掉的一代

上海是个现实的城市,现实到所有人都感受到压力,无论是卖菜的大妈还是洗脚城的小姐,她们都在底层生活着,对身边的花花世界心生仰慕。

酒水妹和落魄DJ的爱情,如果放在北京或许更为合适,迷离的夜色和摇晃的人群,上海不缺乏,但上海缺乏的是那种流浪的浪漫。

所以,影片极度压抑,那噪音一般的配乐让人抓狂。

吕玉来和田原饰演的新生代或许更能代表上海80后一代的思想,他们在父母的羽翼下生长,也在父母的催促和布置下生活,他们渴望有自己的思想,但却又挣脱不开固有的束搏,于是,他们较着劲儿,在理想和现实中迷茫。

包括爱情,他们都不敢奢望,宁愿守着过去和未来的幻想,也不敢触碰那不可知的底线。

或许田原饰演的小裁缝太过于沉迷童话世界了,她内心也许是爱着许宇的,但她不能跟他在一起。

当她去上大学时,他们就已经基本划清了界限,当许宇开着摩托车在高档的小区里穿行,他发现再快的速度也已经不能追到她的脚步。

而那个张恒饰演的白领也极具代表性,她们希望能找到一个老外,可以把她们带到国外去,离开这个极烈对比下寒酸的家庭。

但那个执著的老外太过于迂腐,宁愿守着爱情在中国天荒地老,于是她只是选择离去,重新去做别人的小三,反正,她是不屑于找一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男子,因为他无法满足她所需要的一切。

弄堂,破旧的弄堂,影片开始的那个外滩拆迁,应该是十六铺码头附近,而对面就是繁华的金融区陆家嘴,这个镜头有贾樟柯的感觉,真实压抑却又充满希望,阳光在楼群中升起来,整个城市的天际线渐渐明朗。

这是现时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这是这个城市最具代表的年轻人,他们在经济发展的畸形社会中慢慢流失掉自己的青春和爱情,似乎看不到未来,但他们从未失去理想,酒水妹为了DJ的事业牺牲掉爱情,白领为了欲望牺牲掉爱情,小裁缝为了幻想牺牲掉爱情。

这个城市已经现实得没有爱了,变得荒凉和冰冷,但他们最初的初衷,其实就是为了爱情。

 4 ) 还是迷乐吧·

豆瓣上原本的名字明明就只是迷乐上海在想看里呆了那么久 转正的时候偏偏摇身一变成了海上梦境我说 我要看了 晶晶说 没看明白WM说 你看电影还有要求的阿怪异的上海话 田原一如既往的那张脸和平刘海 甚至小腿的线条 微翘的嘴唇我还是喜欢她的还有吕玉来 青涩 害羞 瘦弱的样子还有那个DJ的样子 让我忍不住想起宋宁 猜想他在青春期里的样子

 5 ) 克制过度,减法做多了

个人感觉没普遍评价的那么差,只是刻意去节制的导演的确减法做多了,搞得让观众难以去认同角色的行为,这或许也是荷兰导演对叙述的信心不足吧。

导演一方面把概念先行,把城市本身作为整个故事的另一个主角,在三个故事切换间,以大段地上海夜景展示,表现出人物困于空间的窘境;另一方面却也因这先行的概念和过度的克制,致使人物行为逻辑丧失存在合理性。

比如29岁的张仪,在她荷兰男友JOCHUM说出“古老的欧洲已死,我不会回去的”时候,表现出的那副突然转阴的脸色,不去深究这个角色个人历史的话(而这历史从镜头企及的弄堂环境中相当难以被蒸发出),非常像是对上海女性的妖魔化描述;再比如吧女Jenny和Calvin的一系列猜疑和折腾关系,虽然现实里的确有太多“言多必失”的失败辩解,但这无法为两人关系的崩裂作下注脚,不给Calvin看手机、不回答质疑,我们无法从Jenny的任性和对抗中相信她的单纯,而故事大纲中,她为了Calvin音乐事业而答应夜场老板离开更是被拍得极度省略,丧失了这个角色本该具备的可爱性。

唯独许宇和apple的青涩纠结还展开得算是充分,究竟暧昧到什么程度算是会错意,少男少女不知道、家长不知道、导演也不知道。

不过,电影至少还是点出了它的题旨——这一代人渴望并缺乏的三层感觉:稳定、安全和信任。

并以大量的对摩天大楼的仰拍增强着这三层感觉。

温存幸福的时刻总是短暂的,它是张仪在公园被JOCHUM抚摸的时刻、是Calvin带着Jenny飞驰过夜上海的时刻、是许宇和apple躺在甲板网兜上玩弄手指的瞬间,接下来,摩天大楼迅速将恋人包围、油井过后,大上海的天际线以强大的向心力将角色拉扯回这不稳定、不安全缺失信任的年代。

 6 ) 《海上梦境》——一座城市的双面胶

《海上梦境》——一座城市的双面胶人在都市里生活,会迷茫和冲动,尤其是中国人,要摆脱上一辈的眼光,彻彻底底地风光地活着,似乎是件奢侈的事情。

我不晓导演取这样的片名代表何义,海上升起的是明月亦或梦境?

或是,他寄寓了梦于自身,而非影片本身。

据悉,这是一位外籍(荷兰)导演的作品,他名叫戴获。

对中国萌发了感情,有这样的情结困惑,才最终拍成了这部电影。

《海上梦境》要体现自我意志部分肯定要比影片本身要来得多。

影片中,有两代人,垂垂老矣、灰败的上一代,和蓬勃跃动、忘乎所以的新一代,没有明确的冲突、矛盾存在,更多是一种现象的呈现,诸如这个社会和时代中的迷惘、困惑、自我挣扎。

导演很聪明,用三段故事拼接成了这个属于“上海”的电影,一座城市中,三对男女,如果可以定个名字,可以用“青涩”、“困惑”、“挣扎”之恋来形容。

每对恋人都有困惑与迷惘的处境,男孩许宇找不到工作,Jenny与男友若即若离的感情,白领张仪在两个男友间的抉择。

这几个代表人物无一例外属于青春典型的范畴,正在迈向恋爱的果实亦或从里面挣脱出来,但爱情只是摆设,导演之意是描述他们的状态,而非故事本身。

而每个故事有根连,亦这些年轻人与上一代人的联接。

许宇的老母亲时常跟在后面数落他,这是街里巷末时常能见到的一种亲情方式,县镇里出来的孩子都有此体验,看似罗嗦碎烦却是爱的体现。

Jenny的父亲骂她,也是为她好,至少可以看到,她不是孤独的活着。

而张仪,外表光鲜,出入高档场所,可是却不得不回家面对衰老的父母。

于是,上海这座城市因为这种家庭关系、人物所处的环境大相异庭而显得复杂多端。

就像前不久看到的日本作家青山七惠的《一个人的好天气》将世界一分为二,外面的世界是让人堕落而迷醉的,而里面的世界依然是温和、无奈的,呆长了会让人挣脱不开,产生依赖性。

导演只在乎揭示这种关系性,将城市的现代性格通过影片来描述,当然,仅此三对人物身上只可窥其一斑,人物命运在大城市气候下显得渺小、迷惘,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审视这座城市本身。

将城市的两面性表现出来,倒使得电影主题有了扩展性,它既有街里巷弄的市民痞气,又兼具国际城市的现代风格。

所以,影片看似散漫,其表现的角度是极为微妙的。

导演在拍摄风格上,有类似台湾侯孝贤的长镜头,一般在体现人物与环境关系的时候,主要人物可能不在画面内,或虚化,但固定的镜头已不能包括整个画面,观众可以在画外的人物身上融入自己的感情。

而表现城市形象时,从字幕片头的飞速行驶中,夜色中满眼烂醉的城市灯火迅疾倒退着,到许宇在高楼大厦间迷失方向,建筑物以极其雄伟的姿态笑傲苍穹,或以高空俯视的大镜像来揭示人之微渺。

驳轮、工地、歌舞厅,均在“上海”这面多棱镜上放射自己的光芒。

我只能粗粗的评价这部电影,毕竟它是一位老外看待中国的影片,本身存在着缺陷,但它的不单一化和复杂性,已足以对导演肃然起敬。

也许相较于一般中国导演的电影,它的独特性依然是值得借鉴的,让我们看到影片题材的多角度,可惜并非独创性,有很多地方也许都能找到大师们的痕迹。

 7 ) 也许上海需要一部真正的上海电影。

上海电影悍客.罗电影中的上海,总是萦绕着一种情愫:带着江南的温婉,又渗透着市井的精明。

你仿佛喜欢上了弄堂里的小姑娘,却害怕她那势利刁蛮的妈,有时候还会多一个嘴杂心热的老娘舅。

上海的故事总是带点灰色调,被抹不去的抒情氛围环绕。

像《倾城之恋》里的白公馆,胡琴拉出咿咿呀呀的韵律,却掩不住女主角对着镜子啜泣的悲凉。

于是《阮玲玉》的故事伤感,《茉莉花开》令人唏嘘,《紫蝴蝶》也黯淡起来,即使讲革命的《红色恋人》和《国歌》也脱离不了上海的况味。

上海曾是香港的理想,于是香港电影里的上海都带些理性主义的影子。

《花样年华》里尽是旗袍西装的上流闲人;《色戒》里的革命学生也为情所动;即使是《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也有着上海独特的市井感伤。

时尚的上海也是固执的,它坚持自己的腔调,做什么都很在乎别人的评价;不像北京是兼容并包,什么都能流行;而香港则自成一格,引领潮流。

于是《时尚先生》里面,时尚成了亦步亦趋的工具,不像北京的《爱情呼叫转移》,繁杂的各种角色,让你认不出这是哪个城市。

也许上海缺的是标签式的电影,如《苏州河》式的暗喻一样,《颐和园》属于北京,《春风沉醉的晚上》属于南京,而《甜蜜蜜》是属于香港的。

也许上海需要一部真正的上海电影。

 8 ) 很真实,是逃不开的困顿

太真实了,所以显得很难看,但是这些场面好像似曾相识,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发生在自己生活的周围,这些年轻人无不例外展现了困顿迷茫,不知所措,他们自我麻痹,活的很虚无,不敢面对现实,但是最后的都归于平淡的现实,他们是妥协,向现实低头。

这就是我们最真实的生活场面,很难看,所以我们都不愿意看,给了电影最低的分数。

那么,你给自己打多高的分数呢?

 9 ) 生活

感觉看多了这样的片子 会让人觉得生活太压抑太现实成长 意味着很多的麻烦 压力和迷茫生活太现实,要为生计打拼而这中间,曾经最亲的父母,似乎成了阻碍或成了陌生人太过悲凉的感觉我们都有梦 但当我们过了这个年纪 就没有资本再做梦了吧三段故事 三个破碎的梦

 10 ) 寻找田原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田原和苗圃是一个人,所以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一直在找苗圃的脸,当然没找着。

过程中却非常喜欢和羞涩敏感的吕玉来暧暧昧昧的那个小裁缝,所以,求证那个叫苹果的小裁缝是谁扮演的,以及她和吕玉来的爱情是如何一步步走入庸俗的,是我看这部电影的全部乐趣。

非常喜欢他们躺在船上的渔网里缠绕手指的一幕,还有他们躲躲闪闪的初吻。

看了半部,开始确定苗圃不是田原,于是猜测那个与DJ同居的啤酒妹是田原,接着猜测那个遭洋人按摩乳的小三是田原,最后发现都不是,田原竟然是那个其貌不扬发育不良的小裁缝。

《海上梦境》短评

不要以为有田原我就会多给星了..........................................

4分钟前
  • 卡卡西
  • 还行

青年的生活,已经从八九十年代无意识迷茫发展到了更深一层的空虚和焦虑,无奈这就是时代转型和道德缺失的必然结果,而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着~

9分钟前
  • 夜弦映飞星
  • 还行

一个城市能承载多少东西?上海 北京 哈尔滨 某个边城小镇 都是一样的 钢筋水泥的 是一栋又一栋的建筑物 肉体的 是一个又一个贱逼…… 原来田原就是那厮

12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还行

【0430】剧情是不是有点散了…… 三个故事拆开来看哪个应该都能扩成一部还可以的电影,这种碎片化叙述感觉每一个都很仓促啊。 可能怪我分成好几天看得断断续续,现在只记得Calvin线了( :3 ) 程老师没有讲上海话,不开心2333

13分钟前
  • riverlink
  • 较差

没意思

14分钟前
  • why?
  • 较差

火兰

19分钟前
  • 哪吒男
  • 很差

生活~

22分钟前
  • 推荐

几个故事看上去是独立线程,然而事实上却殊途同归。

26分钟前
  • 杉小爱|好姑娘,咱们走起来
  • 还行

拍得比较松散,回头看看15年前的上海还挺有意思

28分钟前
  • 新翌
  • 还行

仅仅是城市背景下的普通人

33分钟前
  • Lucy@Sky
  • 很差

边复习着毛邓边看完的.

35分钟前
  • 王洛伊德
  • 较差

本片是旅中荷兰导演戴获(王洪飞)的长片首作。外国导演拍中国故事肯定是与本土片大异其趣的,能拍出如此风貌更是难得,可见导演在中国生活的时间不短。张恒蛮性感的。

40分钟前
  • 影左
  • 推荐

多线索叙事的例子无聊得不知所云

45分钟前
  • 小墨
  • 很差

文艺片也不带这么糟蹋胶片的!

49分钟前
  • Rej
  • 较差

三段没头没尾的爱情都以不圆满而告终,沉默的画面似乎是人物内心的青涩独白

53分钟前
  • lcjeremy
  • 还行

现实

56分钟前
  • D1234567
  • 还行

爱要勇敢

58分钟前
  • 佛祖的榻
  • 还行

俺不太成功的原因是,你还不够闷。。。单纯为了田原才给三星

1小时前
  • 肉包的内涵
  • 还行

那谁吕玉来,说回你的四川话,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你沪语学得太难听了。

1小时前
  • 雪代tomoe
  • 较差

她坐下繼續工作 他的舉動隻是穿插在其中的一個跳針 隻是他一廂情願 自以為是的當作了愛情。有時當她看嚮別處時 許宇一直看着她 明顯想要吻她 但甚麼都沒有髮生。因為這刻太珍貴 不值得冒險。他在她離開後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已經在20年時光中衝刷得髮白的世界。他想要活得更悲壯一些可是已經很難了。

1小时前
  • 曼靑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