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福冈

후쿠오카,福岡,Fukuoka

主演:尹宰文,权海骁,朴素丹,山本由贵,赵芮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日本语言:韩语,日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福冈》剧照

福冈 剧照 NO.1福冈 剧照 NO.2福冈 剧照 NO.3福冈 剧照 NO.4福冈 剧照 NO.5福冈 剧照 NO.6福冈 剧照 NO.13福冈 剧照 NO.14福冈 剧照 NO.15福冈 剧照 NO.16福冈 剧照 NO.17福冈 剧照 NO.18福冈 剧照 NO.19福冈 剧照 NO.20

《福冈》剧情介绍

福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海骁和宰文大学时本是极要好的师兄弟,均是戏剧社的骨干成员,但二人却因为喜欢上同一个女生而分道扬镳,再也未曾相见。随着时间的流逝,在首尔经营着一家二手书店的宰文已近中年,大学时候的事情不仅没有淡去,反而越来越频繁造访他的记忆。而神秘少女素丹的闯入,更是改变了他的生活,促使宰文和素丹一起远赴日本福冈寻找海骁。在宰文、海骁和素丹又一次的三人行中,往昔被一点点打开,又不知能否真的被化解……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美好冤家法医秦明没有过去的男人三角地噩夜军团无间父子情恭喜你发财就这样...第三季你看不见的我空想大河剧小田信夫处刑人藤枝梅安1妯娌的三国时代欺诈师猎人教子有方第二季古鲁筋疲力尽山脉公路日落家园第一季黄文秀开膛街第五季反转人生尼古拉斯·尼克贝我的初恋女孩请说你想要什么第二次机会:体操学院哥谭骑士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5:我的外星朋友她和她的她F1:狂飙飞车毁灭之路

《福冈》长篇影评

 1 ) 那个魔幻的张律电影世界又回来了

继《重庆》、《里里》、《图们江》、《庆州》之后,《福冈》是张律以地名命名的第五部长片。

一如既往的,张律以寻找过去的回忆为线索,促使主角们前往记忆之地,而那片土地却因浸满了缠绕的情绪与回忆,而变得迷幻暧昧。

往作中的目的地都是中朝韩,因为这三个国家与作者张律本人的成长经验密切相连,而这次,影片却第一次以日本为发生地展开,张律的电影中的主角总是在一片陌生之地上突然窥见过往祖先的阴影与回眸,如《庆州》中的唐诗《静夜思》与春宫图、如《咏鹅》,那是张律电影最具有生命力的作者性,也是导演映射于角色的某种潜意识乡愁。

所以此次,也许这是张律对自己的韩国身份更深一步认同的表现。

在本作中,张律史无前例地运用了大量手持镜头。

影片不再拥有《图们江》那样震撼人心的开头长镜头,不再是以冷静如雕塑的旁观者姿态叙述、见证,而是成为了飘荡在福冈大街小巷的幽灵一般,颤抖着跟随主角走过走廊、小巷,低吟异国的诗歌。

“诗”这个意象作为几乎贯穿张律所有作品的元素,再次出现了,但这次是一首韩语诗歌:“绕过山脚,只身来到水田边,找到那口孤井,悄悄地探望井底。

井里有明月流云,悠远无边的天空,荡漾着蓝色的风,还有秋色正浓。

”诗歌来自朝鲜族诗人尹东柱的作品《自画像》,出生于如今的延边自治州,他与作者拥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

本作中依然有着不少延续前作的意象,如同样几乎每部作品中都会出现的白衣乌发的年轻美人。

《芒种》中的崔顺姬、《里里》中的珍书、《庆州》中的茶馆老板娘、《咏鹅》中的咖啡店女老板,以及本片中的日本书店老板娘Yuki,无一不是同样的造型,这甚至成为了某种可以被固定解读的意象。

如果让我选择一个最让人在异国他乡产生漂泊感的因素,我与张律的答案也许都是一样的:互不相同的语言。

这次,作者做了一次疯狂的假设,当语言的界限消失后,人与人是否能够互相理解?

答案似乎是积极的。

在福冈这片土地,时空也是错乱的,幽魂遇见后代,平行时空的两个自己再次相遇,这不禁让人想起《庆州》中那个算命的帐篷和茶馆里的春宫图,在此作之后,《春梦》《咏鹅》都像少了什么似的中庸、乏善可陈,但似乎这次一切都要更加癫狂。

在酒馆中三人扮演过去的“小剧场”,酒吧的灯光也像极了剧场里的场灯,而那无法被吹灭、却又莫名被熄灭的蜡烛,就像记忆一样充满着暧昧和不确定性。

何为真实?

脑海中的记忆可以被自我肆意篡改,再禁不起推敲,细想却有许多逻辑不通之处,这一次,《福冈》比任何时候都更要接近最真实的人类记忆。

在福冈这片土地,时空亦是错乱的,幽魂遇见后代、平行时空的两个自己相遇,这不禁让人想起《庆州》中那个算命的帐篷和茶馆里的春宫图。

在此作之后,《春梦》《咏鹅》都像少了什么似的中庸、乏善可陈,但似乎这次一切都要更加癫狂。

当素丹与Yuki在东京塔下毫无原因地接吻,竟让人想拍着大腿大喊一声神经病,这竟有了一股年轻先锋导演冒冒失失的味儿,却又让人不得不激动地更加喜欢张律一点,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他将会给你带来什么。

 2 ) 随想,23岁的最后一部电影

21.01.10 资料馆 三星半放在致敬侯麦的单元其实有点不太符合,唯一能够和侯麦扯上一点关系的也就只有同样都是在讨论男女关系吧。

很喜欢三个人共同吹蜡烛的那一场戏,灯光亮起,怎么吹都吹不灭的蜡烛让那场在黑暗里的戏有了留白的空间,然后特写火光熄灭,留下余味无穷。

听完映后以后,对于日韩女孩突如其来的一吻反倒是有了更新的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巴别塔的消失让语言不再成为沟通的障碍,同样也让时空模糊,让deja vu的具象化有了依据—此地即他地,此时即彼时,穿着校服在正x书店里的素丹在一年前的某个瞬间与入江书店的yuki“相遇”,正如爱情最原始的模样:似曾相识,不分先后也没有缘由。

不过手持摄影的抖动引起的间隔感,倒是破坏了这种因为时空模糊而带来的绝对寂静,即便在现实感的营造上,是看出有试图付出功夫的。

映后笔记:福冈是离韩国最近的日本城市乌托邦基因:人与人之间不用语言是否可以交流(韩方摄影师,启发),又源自童年经历诗歌与电影在文学性的相近,情绪共通,诗歌不像小说一样具有较强的覆盖性。

顺伊是导演当地最多使用的女性名字中年的较劲对于女性的理解(越过男权社会的表面发现女性的宽广和坚定)

 3 ) 这他妈如果叫电影,那他妈阿giao吃屎老八随便掏出手机拍两个视频,

这他妈如果叫电影,那他妈阿giao吃屎老八随便掏出手机拍两个视频,还是还原了2020年代后现代的疯狂呢?

那阿Giao和老八不是甩这导演几十条街。

最好不要剪辑,或者随便剪两下,他妈越拖沓越好,有手就行,直接按下相机录制键,然后再按结束键就行了。

他妈一部2小时的电影搞定了。

不需要镜头语言,随便瞎拍就行,理由就说一切都是为了真实。

保准忽悠到一堆文青。

明天老八就在厕所发个厕所微博声明,老八直接说我之前的吃屎,都是在做一个人类实验,论证2020的现代的疯狂和人性的真实。

明年老八就是华语之光,直接提名参加嘎纳电影节。

飞嘎纳的机票大家众筹就行。

五分都算高。

电影编剧已经没落到这个程度了吗?

我正在组建一家编剧公司。

觉得自己有厉害编剧才能的人,直接使用豆瓣私信我。

我会改变你的人生。

 4 ) 中国电影资料馆张律福冈映后交流

2019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福冈》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当时导演本人也在观众席中。

因为中文字幕翻译得惨不忍睹,导演看完电影后坐不住了,自己顺了一遍字幕,交给电影资料馆的人重新制作。

所以,2021年1月10日,我们有幸在资料馆看到了一版导演本人亲自校正中文字幕的《福冈》。

以下是本人幸福地参加映后交流,幸福地与导演交流了一个话题,怀着幸福的心情回忆当天讨论的一些问题,做了一个幸福的记录。

以飨同好。

可能(一定)有不精确和遗漏,请各位见谅。

当天高亮时刻出现在观众提问环节的开始,主持人沙哥躲开了几个爱提刁钻问题的熟脸,谁知还是第一把抽中了一个极其尴尬的问题。

某观众表示,没看懂这部电影,也不喜欢这部电影,觉得这部电影什么也没有表达。

现场尴尬到冰点,哪里知道导演的回答居然折服了所有人。

不论观众喜不喜欢我的电影,能来看我的电影,都是我的朋友。

电影拍完了以后,就不再只属于导演,每个人都有解读它的空间,虽然现在你不喜欢我的电影,希望以后你能喜欢我的电影。

其他讨论到的话题有:为什么选择福冈这个地方?

答:福冈是离韩国最近的日本城市。

每次拍了新电影,福冈电影节都会邀请我去参加。

所以去了很多次福冈,认识了很多福冈的朋友,看着他们就自然而然的会想到一些在福冈发生的故事。

这里也是韩国诗人尹东柱逝世的地方,会想拍一些有关这个地方的电影。

电影中有很多跨语言交流的场景,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

答:我是中国的60后,在我们那代人中,总是有一种乌托邦情节。

总想着有一天,这个世界上的人们不论语言文化,都能互相明白对方的意思,甚至不需要语言,就能凭意念交流。

在我们的生活里,大家不是也有这样的体验吗?

事实上,在我们的团队里,有一个摄影组成员。

其实他只会说韩语,但是不管去哪个国家拍戏,他总是能搞定一切事情。

不懂他是怎么实现的,但事实就是这样。

电影里为啥总是有诗元素?

答:其他的艺术形式和电影总是不能完全吻合,比如完全照搬小说来拍电影就不合适,但是诗和电影就没有这个问题。

导演原话“诗和电影怎么起腻都可以”。

电影里为啥总是有女性叫顺伊?

答:尹东柱的诗里也经常有女性叫顺伊,然后导演提了几句尹东柱的诗。

因为在导演和尹东柱生活的环境里顺伊是个很常见的女性名字。

俩女孩怎么突然就亲上了?

答:事实上前面已经铺垫非常多了,这要是拍一男一女,估计早就亲上了。

导演对素丹的女性视角把握得非常准确,跟侯麦导演可以一拼,这是怎么做到的?

答:在伟大的女性面前,男性都是小心眼。

两个男性在一起,他们搞的就是战争。

而女性总是试图谅解和包容。

为啥会安排一个中国女性出现在电影里?

答:我拍电影的时候,老是有人来探班,一般我会给他们安排一个角色。

我们在拍福冈的时候,这个女演员就刚好在附近,她就过来探班。

我问她,现在国内啥日文书比较受欢迎,就带一本过来。

然后她就带了一本村上春树。

台词也是她过来以后现场现场写的。

 5 ) 张律这次更加玩味了

《福冈》开片透过书架空隙呈现大叔与少女的镜头,很有《银娇》的窥视感。

两位中年大叔与少女的异国之旅,没有一丁点洪尚秀的油腻剧情。

刚看张律的作品,大多数人会觉得很像洪尚秀,看过《福冈》之后会发现,张律与洪尚秀是完全不同的作者风格。

《春梦》里三位男主角为共同喜欢的女孩争风吃醋,在《福冈》里两位男主角为了共同喜欢的女孩咫尺天涯,这份不变的情感追溯一直跟随着张律的脚步。

酒馆弥漫的情愫让人迷醉,书店堆砌的空间恍如隔世。

两位男主角因为共同的女友,因为剪不断的情结,执意相忘于江湖。

可它偏偏就像随处可望见的铁塔,对它的存在习以为常,当登上它再远观自己身处之地,渺沧海之一粟,豁然开朗。

哑巴突然开口,尴尬又不失惊喜,用沉默10年之后的开口说话对比28年的彼此失联,即使尴尬也胜过沉默。

《春梦》里女主父亲突然从轮椅上起身,也是同样的制造惊喜的方式。

有些电影不是为了叙事和表达,而是为了从现实里寻找一种生活的趣味,《福冈》就是如此。

张律说,如果不做做白日梦怎么在这个让人窒息的世上生存。

于是,他把梦的画面剪辑到日常的生活,亦真亦假,如痴如梦。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时常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张律的电影里看到能产生共鸣。

《庆州》的结尾用意象化的流水声给人无尽的回味;《春梦》天台上用环视镜头闪现一段如梦的憧憬;《福冈》里梦与现实的界限已经难以分辨,书店莫名的几句画外音,酒馆吹灭蜡烛的一口气。

女主角更像是28年共同的女友的映射,将时间带回到记忆里。

《福冈》是诗人尹东柱的最后一站,张律追随着诗人的轨迹,一边回溯历史,一边寻找身份认同。

从中国到朝鲜,然后到韩国,再到日本,《福冈》作为游园地最后一站,地域和语言的界限完全被抹掉,从尴尬,到失语,竟然让无障碍沟通获得了淋漓的快感。

从中国飞到福冈只为了寻找梦中的场景的中国女子,仿佛代表着导演自己的身份和意图。

推荐看看《尹东柱》这部电影,便能捕捉到到张律作品里隐匿的历史厚重感。

中国,朝鲜半岛,与日本之间的历史关联,也贯穿在张律的作品。

张律早期的《豆满江》是极其严肃的作品,从《庆州》开始,虽然保留了历史问题的嵌入,但是风格上开始带点超现实主义的诙谐与玩味,《春梦》将梦境与现实的边界模糊,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在较早之前的《胶片时代爱情》张律就已经表现出一个电影人的浪漫情怀。

《咏鹅》更加直白地面对历史问题,《福冈》则开始尝试忽略电影格式的束缚,将个人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

对张律的电影总是充满期待,像是一场关于电影的旅行,下一站《柳川》见。

 6 ) 北京的故人太过清醒,首尔的回忆来了又回

🎦《福冈》 张律 2019👨尹宰文 权海骁 朴素丹 山本由贵 赵芮🖊️诗 岛国气象 《漫长的告白》的另一种诠释🖊️一种“战争创伤遗留”,一种“自卑的内敛与温柔”🖊️观影顺序:《福冈》—《胶片时代爱情》,福冈代表爱情,胶片只是胶片。

🖊️人类的悲欢可以相通🖊️我们在无国界,无语言的世界里,努力距离等身🖊️北京的故人太过清醒,首尔的回忆来了又回。

🎈绕过山脚,只身来到水田边 找到那口孤井,悄悄向下探望 在井里,月亮如此明亮 闲云漂浮着,天空向周围延伸 微风吹拂,秋天来了🎈:我发过誓,十年不说话 :大叔们不也二十年不来往吗?

🎈顺伊,你是何时进到了我的内心,我又是什么时候住了你的心房。

我们的殿堂,遗留着旧时代的古风,却是稚嫩的爱情殿堂。

顺伊,你要像母鹿一般,闭上水晶似的双眸。

我要把自己狮子一样蓬乱的头发梳理好。

而我们的爱无法发声,是个哑巴。

青春,圣洁的烛火熄灭之前,顺伊,你就奔向前门吧……

 7 ) 幽灵视角下的都市漫游

首先要强调,这个“幽灵视角”不是用来分析惊悚恐怖类型片的,而是影评人从几位亚洲作者导演作品中提炼出来的视听语言风格。

尽管这只是一个自创的概念,却很有效地让观众对阿彼察邦、河濑直美、黑泽清等人的作品有更感性的理解。

现在又多了一位亚洲导演加入这个行列,那就是张律。

通常以“幽灵视角”讲故事的作品,叙事者很可能是片中人物死去的亲朋好友,如《殡之森》里女人的小孩、《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里布米叔叔的亡妻和儿子;或者角色本身就是死者,如《岸边之旅》的男主角,《恋爱综合症》里穿越时空轮回的灵魂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具有浓郁东方神秘主义的氛围给观众带来特殊的视听体验,尤其是西方观众会大开眼界。

《福冈》的叙事视角显然属于前者。

从开场第一个在书店的镜头就让人感觉奇怪,像有人躲在书架后面偷看,在书店角落凭空出现的人声也渲染了这种诡异的气氛。

导演全程采用手持摄影、轻微摇晃的镜头不断突出这个“幽灵”的视点,令故事笼罩在一种飘逸空灵、诡秘梦幻的氛围之中。

观众在这个“幽灵视角”的引导下跟随着三个韩国人在福冈漫游。

影片讲述一对师兄弟在大学时同时爱上一个女学生,之后分道扬镳,足足有28年没再见面。

20多年后的一天,一个神秘少女闯入书店,带着男子前往日本福冈寻找他昔日的师兄,之后三人在福冈展开一段奇妙的旅程。

虽然有洪常秀的御用男演员权海骁助阵,但细品下来这根本不是那类男女关系纠缠不清的作品。

这个三角恋故事只是一个引子,落脚点是身份认同与东亚文化相通的探讨。

导演张律本身就有这种跨国的成长经历,因此他的作品中不乏身份和政治隐喻的探讨。

两名多年不见的男主角似乎代表着朝鲜和韩国,福冈是距离韩国最近的日本城市,28年前神秘消失的女学生其名字暗示她是日籍朝鲜人。

而神秘的女主角应是象征着新世代的东亚人,他们不再受缚于上一辈人“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而是主动学习和接触彼此各国的语言和文化,甚至与一名陌生的日本女子堕入爱河。

由此,这些游走在梦幻与现实之间、打破语言壁垒的超现实情节指向了东亚文化相通的现象,女主角不需要翻译就能跟当地日本人、甚至中国游客沟通,韩国人读《金瓶梅》,中国游客读村上村树的小说。

这种模糊时空的处理令影片在叙事逻辑上不时出现断裂感,却隐约中又透露出导演对东亚四国未来能消除隔阂、自由交流、和平共存的美好愿景。

同时,这个“幽灵视角”还营造出轻盈的质感,令影片有点像法国导演路易·马勒的《地铁里的扎齐》,张律镜头下的福冈丝毫不逊色于前者的巴黎风光。

 8 ) "福冈"中的无中间物打破边界与叙事因果律的断裂

看了"福冈",是看过的头一部张律电影。

自然没有更多的经验,目前看到的没法归入浩瀚的作者宇宙中,从而补充一些看法以及确认一些看法...

这部电影在边界上似乎做足了文章,有关空间的,时间的,语言上的,摄影机的...传统电影也会在这些问题上做文章,不同的是,它们会用中间物弥合因为边界转换而产生的空隙,使一切看上去仍是物理的(遵循于叙事因果律的),也就不被观众注意了。

比如,在转场时嵌入一个建制镜头,或字幕提示xx年后,xx国等等都是弥合边界转换时常采用的。

传统电影这样做的结果是,会让观众觉得事与事之间是紧密相连的,直接能看到因果,就像听故事一样,是持续的,而不是断裂的。

"福冈"的方法不同,它是心理的,因为缺少了中介物的连接,因此有了断裂。

比如,开篇素丹和宰文在首尔的书店聊天,他们聊到了去福冈旅游的想法。

下个场景,他们走出场景,来到马路上,就到了福冈。

视觉上,首尔和福冈的城市空间连成了一片,因为这是一个长镜头。

我们可以猜到,所谓首尔的书店也坐落在福冈,空间上的不同只是名称上,或者是作者耍的把戏而已。

但有趣的是,作者有意让我们看穿这个把戏。

首尔-福冈的空镜头转场传统电影连接边界的中间物就是那个不被看穿的把戏。

把戏人自然不希望把戏被看穿,除非他有别的什么想法。

这种故意揭穿把戏的做法,我猜想,是想使观众产生心理上的感受,困惑也好,陷入理性思考也好,反正是短暂的跳出叙事的因果律,进入到心理层面。

罗素的中立要素说和威廉詹姆斯的感觉材料说大体说的就是这种把戏。

主客观(心理-物质)不是本体论层面的问题,它们只是中立要素或感觉材料遇到不同的因果联系时产生的反应。

金岳霖依照罗素的理论举过一个例子,我昨天看到一个人,记住了他。

今天又看到了这个人,认出了他。

这种因果链条上的小小的断裂形成了主观(心理感觉)。

然而这个例子被电影视觉再现的话,可能不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因为我们观看电影始终处于看的姿态(被叙事),这种断裂可能是感受不到的,尤其是加入中间物弥合断裂的话,就更感受不到了。

金岳霖的例子在"福冈中"也有展现,素丹来到福冈的书店,店长说她见过素丹,她之前穿了一身校服在书店里玩娃娃,还把娃娃落在了书店。

不同于金岳霖的故事,张律的再现方法是,先再现果,再打破时间空间的边界,再再现因。

又一次没有中间物的打破时空边界,故意颠倒因果的断裂,自然会产生心理效果。

这种先果后因,无中间物的打破边界还出现在与中国女人的对话中。

那个因出现在中国女人的故事里,而故事的再现是缺席的,这种心理效果也同样通过视觉再现的缺席产生,观众必须动用抽象思维。

同时陷入因果联系断裂的困惑中,以及无中间物打破语言边界的叙事脱离中。

这种方法在电影里屡试不爽,也涉及了更多的边界。

酒吧里的戏剧表演,像是一场招魂,只不过没有笔仙扶乩萨满教面具之类的东西,但那场戏是有中间物的,蜡烛以及素丹的台词,所以看起来还比较顺畅。

大概在不断地断裂,弥合后持续,再断裂,再弥合后持续的循环中,电影结束了。

我的感受是,一次次被拉入困惑中,与此同时叙事在继续,驱使你继续看,然后是又一次的进入困惑。

这种感受在看安东尼奥尼的电影时有过,但是那些观影太久远了,需要重看。

当然张律的电影也要陆续补看,挺有意思的哲学。

只是没有太多时间。

 9 ) 流动不间断的幽灵

Tuesday,September 17th. 2024 Sunny当小瑞放出B站有关本片幽灵镜头的介绍时,我还冷言冷语地嘲笑“不就是手持吗”。

嫉妒,是酸醋的爱。

台风天根本不是理由。

我的观影会越发冷清,《福冈》又一次被取消了。

于是贝碧嘉(总觉得是个女性的名字)大风肆虐拔树的当口,我默默插上了U盘在客厅电视上看了这部张律的《福冈》。。

对了,还为此开了吊扇。

在破旧书店躺平的50岁老男人,被萝莉样穿着校服的年轻女孩搭讪,要一起去福冈。

大叔、萝莉,旧书店,韩国人在日本,28年未见的兄弟,三人行甚至停电烛光,这些惹人爱的元素放在了一起。

我是真爱这样在日本街头闲逛,没有目的忘记时间随心所欲,没有同样相同的两幢房子,每一步都踏入了一个不同的时空里。

所有人物都用演员自己的名字,韩国人说着韩国话,日本人说着日本话,不用迁就,每个人用最自然本真的姿态,却都能听得懂,通天塔不通天,直通人心的话,上帝是默允的。

其间有一个坐在公园长椅上哭泣的中国女人,同样也只需要说中国话。

在这样的情境下,发现似乎中文最高傲冷漠。

没有敬语,唯我独尊。

哭的原因是因为梦见过自己在这样的长椅上哭。

现实的场景在没有经历之前先验于梦里,必然宿命的既视感。

张律作为一个中国导演,又是以怎样的姿态进入这部电影的呢。

延边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又是怎样影响到电影。

我没有多想,我以我的理念,弱化思维语言以身体感官的体验先行沉浸电影。

福冈旧书店的女店长面目清秀,宰文说她很美,在面店的时候刻意换到她旁边,腼腆的看着她。

而电影却很少给她特别细致的特写,面店那场戏从厨房的窗口投射出去,旁边热气腾腾的蒸汽模糊了她的外貌,却有了仙气般的美。

而设定这个多余的角色又是为了什么呢。

素丹和她手牵手走到街口,然后女女相吻,镜头上抬是反复出现的福冈塔。

作为城市地标的又一次点题。

镜头不断继续下移回复,出现的是宰文和海骁两兄弟。

这样的互文来表现同性情,连同咖啡馆的《弗兰西斯·哈》的电影海报。

长椅中国女人手上的书是日本村上春树的《刺杀骑士团长》,她没有看过素丹带着的中国古典情色小说《金瓶梅》。

中文系教授有没有读过《金瓶梅》我不得而知,但本部电影似乎与情色无关,却有极强的村上味道。

村上在现今的中国读书圈里被当成了过时的畅销书。

我也常常羞于提到他,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忌日里还热了一把,而村上刻在了我的骨子里成了私密的记号。

日本的滨口龙介《驾驶我的车》空借了车,像是换了驾驶。

而韩国李沧东《燃烧》、部分的洪常秀,以及这次中国导演用韩国在日本,都可以嗅出村上的味道。

我不知道怎么用思维语言来描述味道,电影的味道,即便是文学的味道。

老男人怀念青春,像怀念童话,就是《挪威的森林》开篇在飞机上的怀念。

“我希望你永远记得我,永远记得我这个人。

”我的三十七岁没人记得我,一个也没有~

 10 ) 《福岡》

影院好讀版一部拍的很迷幻的電影,合理懷疑導演有嗑藥,第一個鏡頭就是一個中年大叔在書店睡覺,被書本簇擁,然後我們從狹縫中看見一個穿著學生服的少女在他旁邊,要他帶她去福岡,這個時候我們不知道這兩個人關係是什麼,電影就這樣突如其來的開始了,在書店裡,一個懶漢大叔,一個活潑少女,連大叔自己都吐嘈說他可不想犯法,然後兩個人打屁哈啦哈啦打屁後,大叔似乎想起了什麼,答應了少女的要求,同時少女在大叔書店的角落找到了一個神祕燈籠,兩人離開地下室的書店。

然後兩個人就在福岡的街頭走路了你有看過這種開頭的電影嗎?

至少我沒有看過這種開頭,電影的其他部分也都像這樣隨意,有時候這邊來一場戲,有時候那邊來一場戲,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舉個例子,少女與大叔與他分隔多年的好基友,也就是另外一位大叔,(不要告訴我這兩位大叔之間沒有曖昧,因為電影就把這兩個人弄的很曖昧,即便他們二十幾年前是情敵)走在路上時,少女見到了中國個女人在公園那裡坐著哭,她走上前去攀談,她問中國女人為何在這裡哭,女人告訴她兩年前自己做了個夢,在這裡哭,後來她找到這個地方,所以過來哭,而她手裡剛好拿著村上春樹的刺殺騎士團長,少女也帶著書,是從主角大叔那裏拿來的金瓶梅,這些就有些令人遐思了,不過更有趣的是她們兩個突然發現即便說著不同的話,語言卻可以相通 ,而兩位大叔也發現自己能聽得懂那個中國女人的話,這只是全片讓我懷疑導演有嗑藥的其中一個橋段,你看著這個三人組(後來加入神祕的福岡老書店店長的孫女變成四人組)在這個城市漫遊,在酒吧打屁,在街頭遊盪,兩個已踏入棺材一半的大叔聽著像外星人的女孩講出各種神奇發言,並被勾起當年的種種回憶,關於一個叫做順伊(還是伊順)的女孩,他們在大學的時候共同追求她,而她私下同時與他們兩個人交往直到事情曝光,一句話也沒說的消失了,而兩個男人的感情似乎也被封存起來,只因為這場嘎然而止的初戀,徹底決定了他們之後的人生,如夢的愛情把人拖曳到夢裡去。

於是這個城市表面上是日本福岡,但在導演的操作下它好像是一個非現實的空間,或許從一開始地下書店那裏就是了,鏡頭彷彿是活的靈體一樣跟隨著他們,搖搖擺擺,滑滑溜溜,有那麼個一時兩刻我在想這會不會是那個他們曾炙熱愛過的女孩的靈體的視角,但後來我又放棄了,因為無論你在電影中看到什麼,他們的設計都只是為了讓你去遐想,電影本身把我們帶到謎團去,就像每一場夢都是謎團,在夢裡我們試圖跟著指引走去某處,然而這些指引卻不打算將我們帶去哪,而總是莫名其妙的中斷,電影雖然也是莫名其妙的中斷,卻具有了一個前後呼應的結構,因為它不是科幻片,不需要自圓其說,不需要打開所有打結的謎團,而只需要向我們展示謎團,比如那不斷回到書店的洋娃娃,比如這個有如外星人的鄰居少女的真實身分,又或者這整件事是真實發生的還是只是夢,我們可以說故事的邏輯已經被取消了,剩下的是角色最赤裸的內心,以及內心與內心間碰撞產生的化學效應,事實上本片的角色名正是從演員名取來,而這部電影實際上更沒有劇本,導致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許多橋段都是演員因著彼此的關係或一時的興味即興發揮,導致他不是一部我會說「好的電影」,卻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你可以說他是某種程度的「福岡物語」因為一切都無理可循,當你以為你抓住某些對劇情設定的猜想,接下來的劇情卻又超乎你意料之外,但是回歸故事本身,它本來就沒有要往哪去,而是不斷的給出各種突發情境,讓我們看到這對相隔二十幾年沒見面,卻對對方當年的事情仍記得一清二處的「婊兄弟」、「好基友」互相鬥嘴、互相爭論,關於女孩到底比較愛誰,誰又才真正值得女孩,於是它因此成為了沒有目的故只能循環而不能完結的作品。

如果你希望有個悠閒的觀影時光,就來看看本片吧,體驗一下睜眼做夢的感覺,畢竟電影其中一個面向就是造夢的工藝,而非發出問題或解決問題的工藝,甚至宣揚意識型態上,還可能比不過一句「人進得來,貨出的去,台灣發大財」然而當作為造夢的工具,在這無與倫比的,令人滯留以及不斷回沖的夢裡,一切往事都與當下交疊,而東南西北也都被打散,組裝成難以理解的空間,但或許因為這樣做,也將電影從某些禁錮中解放出來,變成那類我們鮮少見過的電影。

然後導演還是應該抓去驗尿。

《福冈》短评

3.5,很寫意的自由創作,看這種片感覺不是著重看了什麼,而是感受從故事形式演員氛圍等細節的些微變化而激蕩出來的靈氣,這部片有,但不多。

5分钟前
  • DINGAYIN
  • 还行

很有乐趣的低成本电影。结束后导演说他唯一想去的乌托邦是一个大家都说着自己的语言但却能明白彼此对话那样的一个地方,与此同时是交迭的中英文问答与翻译,我变得稍微有点感性了 @AMC Lincoln Square 13, NYC

6分钟前
  • 小也羊子
  • 推荐

腻烦中年男人自我感动再搭配小迷妹的戏码了,自认为很有魅力的直男迷之自信,台词很肤浅

9分钟前
  • steven
  • 较差

张律是“神”,暧昧不清的灯光信手拈来。别太紧张,放松点,说不定能好好谈个三人恋爱。

12分钟前
  • 星期一的幽灵
  • 推荐

无聊,和金敏喜后的洪尚秀一样无聊了

13分钟前
  • Futurismus
  • 较差

看了20多分钟,只有无聊+尴尬,别跟洪尚秀比,他不配。

18分钟前
  • 青木凛
  • 很差

好看!融合了最喜欢的絮絮叨叨与城市漫游。超自然版《在希尔维亚城中》

21分钟前
  • 十二辰子
  • 推荐

片中有中文的对白,很糟,那个人越讲话就越无趣,本来设置了一个不错的亮相,读村上春树的书哭泣,结果在金瓶梅面前变得模糊起来。最喜欢的一场戏是夜里的酒馆,只有蜡烛的光,几乎是全片让我最有代入感的真实氛围了,但那场戏的摄影我不喜欢,略显尴尬的手持。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很设置的电影,不过一般拍三角恋都要强调“设置”,我不太喜欢老男人和神秘少女的组合,总觉得是不算高招的人物关系。

24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没感觉到隐喻的好玩,只感觉到了怪

25分钟前
  • hE2
  • 较差

Frances Ha确实不错

26分钟前
  • v
  • 还行

好喜欢叙事回到轻松状态的张律(after 春梦)!主题依然是“中日韩transnationality”+“日常”,家国历史落到个体情爱上,但这次我有种他可以无穷尽把这个主题拍下去的且越来越有趣的感觉了,因为这两块都有无限空间;制作上越来越纯熟,而且这次引进来东、南亚女鬼传统,并做了有趣的adaptation;期待以后张导有更多的新鲜思考与表达啊。PS1. 如果开一个咖啡馆,除了放古典音乐还要放电影配乐;PS2. 虽然不太喜欢学术圈的电影文本分析,但张导的电影文本真的是太适合学术分析了…

28分钟前
  • 力荐

诡异 浪漫 好玩

31分钟前
  • 总是爱折腾
  • 推荐

总感觉那个素丹不是真的人

35分钟前
  • 通叔
  • 较差

真的看不懂 但全是熟悉的街道

37分钟前
  • 蝙蝠侠侠儿
  • 还行

太故弄玄虛了,很難看

41分钟前
  • 葉甫蓋尼玻璃心
  • 较差

得,亚洲还是有人能拍村上春树的

44分钟前
  • 路米內
  • 推荐

朴素丹帶著娃娃和日語歌謠從《群山》走進了《福岡》。福岡的location,中日韓語言之間無需通譯的“共通”映射出關於東亞圈的理想,語言在這裡被尋回,斷掉的人與人再次產生聯繫,蠟燭與電燈,一如既往的詩歌和隱喻,擬人化的鏡頭運動似乎要造出一個鬼魂來。在copy的動作中尋找,書店是時光的黑洞。0831CGV대연

48分钟前
  • 看守煙霧的人
  • 推荐

痕迹感太重,露和藏,虚与实的比例看上去觉得内分泌不调,荷尔蒙急剧下降但又不服老的中年作者,请擦亮自己的眼睛,中年的性压抑要是没点自知之明真是令旁人都捏把汗

52分钟前
  • 哇卡拉
  • 较差

。。?无聊

53分钟前
  • 。。??。!?
  • 较差

在《福冈》的咖啡馆里与《弗兰西丝哈》偶遇绝非偶然。倘若不是导演的精心设计,那么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尽管同性情谊并不是鲍姆巴赫那部电影真正的主题,但在张律的这部作品里却是。熟悉张律电影的观众都知道,男女之间的情欲从来都不是他的母题,身份认同才是。细看就会发现,张律这部作品处理的是中日韩这三种语言之间的关系:韩国人在读中国古典文学,中国人在看日本现代小说,这种文化意义上的「同化」借由同性间的一个吻达到了高潮。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从海德格尔的角度来看,这种跨语言交流最终反而是以一种不存在的梦的形式存在着。用含混不清的男女关系来探讨暧昧不明的身份以及展现作者无处安放的乡愁无疑用心良苦,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像现在这样——让观众彻底误解这部电影。

54分钟前
  • Muto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