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拥抱 不枉此爱”。
相交线并非是最好的,它意味着终有一天彼此将会渐行渐远。
相比较而言,平行线是两人最好的状态,彼此之间虽然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但是两人的步调始终都是一致的,相伴相行。
■曾经的回忆对彼此而言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或许是存在回忆的物品所勾起,又或许是某个场景令人恋恋不忘,又或许是某一句TA之前说过的话与现在听到的十分类似,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当初的那个TA。
鸡汤对于旁观者是无意义的,对于当局者又是无效的,是否有效需要的是行动力。
迈不出第一步,新的路便无法形成,未来也就始终处于黑暗之中,就像没有路灯的街道,只能依靠自己摸黑游荡。
■晓敏找到了她的Soulmate,想必林俊杰也承认这一点。
两人之间无论是友情、爱情,还是亲情,相处得开心舒服才是最好的。
过去的只能让它过去,曾经不可能再回来,面对的只有当下与未来。
因为我自己特别喜欢艾菲铁塔,朋友曾经调侃说好像大多数女孩子都有那么一点巴黎情结,可能是因为巴黎那独有的浪漫情怀吧。
但实际上我只喜欢埃菲尔铁塔,对巴黎倒不怎么敢兴趣,但即使是这样,看到这部影片的片名,我还是经不住诱惑去看了看,说实话,这部影片要比我想象中的好的多,出了真的是非常漂亮的巴黎风光,剧情也是很不错的。
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失意的生活不如意的男人以借工作开始自己的“巴黎假期”。
结果被朋友介绍的坑人中介带到了一间处处是问题,还要和一个刚刚失婚的女生同住的屋子。
为了迁就那个女生,还他冒充说自己是GAY。
他勉强住了下来,开始了自己的“知心姐姐”之路。
其实一开始我是很不明白为什么林俊杰可以留下来,明明那个地方他是千百个不中意,杂乱的屋子,几乎要“发霉”的失恋同租客。
可是他就这么住了下来。
拯救了这位异国他乡失婚的女生。
故事的情节其实也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但是我觉得看下来时很流畅的,再加上时不时秀一秀巴黎的美景,简直是莫大的吸引。
这位在酒庄上班的失意男士林俊杰,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他虽然对女生诸多不满,但是为了帮助她走出阴霾,重新收拾了屋子,让女生丢掉,卖掉以前男朋友的东西,换环境,换心情,重新开始。
他每天还会给女生做饭,给她写人生金句,带她出去走一走,让她重新拿起为了前男友而丢下的画笔。。。。。
终于他的努力奏效了,女生渐渐走出了失婚的情绪低谷,还帮林俊杰重新收拾自己的造型,让他也变得不一样,一切似乎就行巴黎的美景一样美好。
但是随着林俊杰女友的出现,他并不是GAY的事实也暴露,他们之间出现了一些隔阂,不过很快的也解决了。
影片中的很多场景真的是挺浪漫的,一起在巴黎街头作画,一起乘马车,喝着红酒穿过凯旋门,一起收拾屋子,一起翩翩起舞,远处可见的是夜晚已经亮起灯一片璀璨的巴黎铁塔,一起以“好姐妹”的名义拍了一组婚纱照,一起在葡萄酒庄园酿酒,取名“友谊万岁”,一起坐在巴黎广场的漂亮的街灯下聊心事。。。。。
真的是非常浪漫的一幕幕。
这部影片实际上也是煲了很多鸡汤,然而就像影片中也提到,所有的金玉良言,世界上都是虚的,实际上能改变的,要去做的,也就只有你自己。
这不禁让我想起有人说过的一句话,所有的规划,只有实现了之后才有价值,所有的语言,所有的承诺,也只有在实现之后才能算是金句,说在多,不如自己去做,做到了,你就是金句。
很多人一直都在寻找灵魂伴侣,可能那个人就在你的身边,可能就是因为他的身边,你就觉得他没有远处的那个好吧。
影片还有一个很妙的前后呼应,就是带林俊杰去到女生身边的出租车司机后来也带分别了很久的女生来到了林俊杰身边。
司机说“相信我,你会去到的,迟早而已”。
影片的最后女生说了这么一段话“短短的一生中,我们的痛苦来源于爱,我们的幸福,也来源于爱。
有的人,甘愿守候所爱;有的人,明明不爱了,却从未离开;有的人,把爱凝结在过去;有的人,从爱里得到成长;有的人,抛开过去,重新开始;人生总有起伏高低,如果你看大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这段话实际上就是影片中男女主人公故事和穿插的几个小故事的总结。
所以看完整部片子,觉得很舒服,几个简简单单,却温情慢慢的小故事,就如同巴黎的美景一样让人眼前一亮,心情舒坦。
“巴黎假期”结束了,可是美好的故事悄悄地还在上演。
存一份美好,才能多点洒脱。
巴黎,一座我曾经熟悉的城市,离开多年,透过这个电影,去追寻当年的影子。
只是我的巴黎假期没有艳遇,却有着如同法国长棍面包一样的香脆和耐嚼。
三言两语也说不完我的巴黎假期,就简单来说说这部电影吧。
影片努力展现了法国的一些特色:古老的电梯、无厘头的老太、经典的属于法国的浪漫旋律、著名的建筑、不得不说的法国酒庄,就连女主角的发型也依照艾米丽的样子打扮,确实花了一番心思。
但是剧情过于老套,鸡汤看来也不受用了,看似是个爱情故事,却没有感动人的地方,更像看2个好基友的友谊史,是友谊还是爱情,傻傻分不清楚。
这可能是这片并没有水花的原因之一吧。
最后,我还想说,郭采洁还是蛮有味道的。
还有,那时间,快把我的古白白还给我!!!
该片的剧情线被铺陈的满满当当,主线与支线之间你来我往,一环接一环地展开,节奏推进十分迅速。
结尾处借女主角的口,将所有人经历的感情线一一点出,搭配上文艺的字幕独白,用大幅度的镜头语言拍摄巴黎景色,力求凭此为剧情升华,为影片的文艺色彩加码。
可尽管如此,重在“颜值”的该片,还是由于演员表演张力的不足,导演对影片拿捏的失控,通篇爱情故事叙述的凌乱,让该片成为了冗长拖沓,表演劣质,哭笑不得的电影。
而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兜兜转转,却又波澜不惊,人物设定被束缚在“传统”的人物框架之中,故事情节流于俗套也是在所难免。
还不错,故事挺有意思,剧情编排也挺好,取景漂亮,演员情感自然流露,每个人的内心都比较善良,古天乐好帅,出口成章的心灵鸡汤让剧情增色不少,郭采洁的表演也出彩,用一种小小的细腻表达出来,特别的亲和,爱情故事略有虐心,不过好在最后结局圆满,看得人心中温暖!
总体是一种治愈系的作品,挺好看!
有剧透。
上学的时候老师问,什么是小说最重要的要素?
我说是故事情节,老师回答不对。
人物的刻画才是小说最重要的要素。
我觉得电影电视作品也遵循同样的原则。
“巴黎假期”里出现的主要人物有那么五六个,其实基本上也都比较套路了,女主失恋,被男主救,男主通过救女主自救,男配和女配衬托以及发展出自己的故事线。
不过通过一些细节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的主要个性。
在这里不仅是配角们有个性,连主角们的个性也都很鲜明。
男主林俊杰,(什么鬼,不如干脆找本人来演啊啊啊),一开始觉得他就是个普通打工仔,有洁癖,穿衣服很讲究。
接着他发挥暖男作用,知道做早饭晚饭,帮女主清理房间,卖掉(其实是自己买)婚礼用品等。
还有点轻微毒舌,以及爱乱炖心灵鸡汤。
还能冷处理老板女儿和老板的关系,在中间和稀泥。
整个显得情商很高的样子。
但其实他也会自卑,会逃避,自己的那些鸡汤自己都喝不下去。
如果不是古天乐本人穿起西装就是衣服架子,这个角色完全不是普通爱情偶像剧的高富帅,反而是个破屌丝。
女主丁晓敏在失恋期间就是个傻缺,生活无法自理,积蓄全都花光,符合艺术家气质。
她被动接受来自男主的好意,对于两人的关系一点也不主动。
我觉得这个角色的性格在离开男主以后反而还有点发挥。
男配方中信(忘了他在剧中的名字),很可爱的性格,略带巴黎老华人的坑蒙拐骗,换着名字勾搭法国大妞,但是对胡静一直不离不弃。
看他眼睛抽筋一样的勾引女生就笑死了。
女配胡静扮演的基本上是痴情大姐形象,可也略带一点绿茶婊,看到方中信勾搭别的女人会吃醋,也不肯真正跟方在一起。
当然后来倒是给了个开放的结果。
男主前女友,我很喜欢这个设定。
虽然她有脚踏两条船的嫌疑,但是她对于自己想要什么,一直很清楚,也一直朝该方向努力。
说起来林俊杰是真的配不上她。
还有一个老板女儿和一个女主前男友,老板女儿倒是还好,即叛逆又会自己打工,对工友也很讲义气。
前男友就一般般,整个大渣男,只是他对结束一段感情也很干脆,并不拖泥带水,比男主强。
基本上整部电影下来,人物都没有崩坏,男女主都有各自的成长,而且男女主的相处很自然,感情的发生不突兀。
就像他们一起做的酒,友谊万岁,先变成好朋友(或者好闺蜜),再发展成男女感情。
我很喜欢这样的发展方向,比较日常,而不是男女主先是互相看不对眼,然后突然天雷勾地火。。。
那个就太假了。
结尾略有点烂尾。
如果停在晓敏办好画展,获得成功那里就好了。
可惜非要让两人重逢。
当然古天乐上来就一句,你跑到哪里去了,笑喷。
另外电影的音乐和摄影真的很不错啊。
整个片子拍的好美好梦幻,色彩的运用,镜头的取景,拍摄人物的技巧,都美呆了。
当成个巴黎风光片看都行。
爱情爆米花电影拍成这样我完全满足。
比那什么在布拉格拍的什么鬼强太多啊。
要再去看一遍粤语版。
2015.10.24比我想的呢,差一点,但看完绝对还算OK。
郭采洁果然适合短发,眼睛很漂亮古天乐还是那么帅气但是演技呢,怎么说,总是板着脸,看不出表情的变化。
里面的句子都挺好的。
还有几句搞笑的,你在地球都是浪费氧气,呵呵,太逗了。
巴黎还是那么美,但不出意外不想再去了。
然后,这部戏居然把我看哭了两次。
人生低谷啊,只有自己才能爬起来啊什么的。
总之呢,看的不是很开心。
演古天乐的那个前女友是谁?
还挺好看的。
文/梦见乌鸦 依个人而言,对爱情电影其实不太感冒,一方面如今的浪漫爱情片太多了,有点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就是爱情电影跟俺的波长不太相似,个人更喜欢科幻片。
但阮世生的爱情片是个例外,对于这部《巴黎假期》而言,就是一部含情脉脉的爱情小品,也许在观影之时,感觉电影与其他浪漫爱情片相较并无太大过人之处,但看后却可以留下许久的回味,这就是阮世生电影的特点。
金牌编剧阮世生的世界喜欢香港电影的观众大概都会对阮世生非常熟悉,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编剧,当年从TVB出道,后来进入威禾公司,《A计划续集》、《胭脂扣》80年代末期许冠文的《鸡同鸭讲》技惊四座,随后《咖喱辣椒》、《天若有情》等电影更加知名,尤其是后者,把一个“烂仔和公主”的老掉牙爱情的题材重新演绎,获得了无数人的认同,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乃至后来的《忘不了》、《如果·爱》、《我要成名》都具有类似的风格。
尤其是他与UFO公司出品的电影合作,他们的风格与阮世生的格调非常相配,也把后者对爱情电影的特殊编剧造诣挖掘出来。
与UFO电影类似的是,阮世生也善用喜剧戏虐的形式来描写人物,说白了比较贴近生活却又注重情调,这种爱情喜剧小品一出现立刻与以往的香港电影区分开来。
比如《风尘三侠》中年轻人的情感生活,《阿飞与阿基》中黑帮小马仔的嬉闹江湖情、《金枝玉叶》影视圈中的花样爱恨,简言之,阮世生的剧本与陈可辛的导演一样,属于文化人,UFO的电影也带有大量的文化气质,而其中的人物形态各异,要么高雅、要么耍痞,而且是有文化的类型。
《巴黎假期》当然不是UFO的电影,后者如今仅剩下一个空壳,去年在UFO成名的李志毅导演的《盗马记》,在没有阮世生的情况下电影其实乏善可陈所以联想到近来比较流行的“雅皮士”,阮世生的电影中的人物都带有这种气质,《巴黎假期》也是如此。
阮世生的电影剧情都不是很复杂,甚至说简单,讲故事的方式如温吞水,剧情冲突不多,但最大的亮点在于两处,其一是人物刻画,相当丰富,其二是那种独特温柔的风格。
《巴黎假期》这个故事要换做其他人拍绝对是烂片,但阮世生的特点就在于他能将一个很俗套的爱情故事注入自己的独特魔力,而讲的津津有味。
浪漫空间与生活指数《巴黎假期》是阮世生最擅长的爱情文艺小品类,故事结构与他当年的《我的老婆未满十八岁》与《每天爱你八小时》类似,讲述落魄失恋的女画家在巴黎与“假gay”共处一室的浪漫爱情故事。
一个非常具有浪漫气息的设定。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在爱情电影里,最能吸引观众的就是编导创造的一个个“浪漫空间”,将男女主角同时置于这个设定之下,是一部爱情最能吸引观众的噱头。
如阮世生旧作《我的老婆未满十八岁》郑伊健与蔡卓妍的被迫临时同居关系。
到了《巴黎假期》同样也是一个强加在一起的同居,将古天乐与郭采洁置于这样可以产生强烈甜腻关系的环境之下,而对于二者身份的设定,一个失恋神经质的女子,阴差阴错与之同居被迫冒充gay的单身男子,二者在这个具有浪漫指数的环境下相遇,但却因各自的身份设定而被迫与甜腻的情感绝缘,在浪漫环境下却无法甜腻,从而产生大量笑料,也为后期电影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不要以为拥有一个“浪漫空间”的设定就够了,阮世生的特质不仅仅是“挖坑”,虚拟的浪漫设定与贴近生活的故事发展才是其杀手锏,片中“金句不断”的古天乐看似是一个心灵鸡汤的灌输者,其身份设定最初也如《我的早更女友》中的佟大为那样,看上去是一个典型的暖男。
然而随着后期的故事发展,当男女主角在浪漫环境下建立起初步的甜腻关系后,才发现古天乐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其实他根本不是暖男,暖男这个物种其实只存在与小妞电影之中,古天乐只是一个有着复杂过去的血肉之躯,这一点非常接地气。
这是阮世生的特点,以虚拟的浪漫设定作为起点,故事发展却走现实路线,贴近生活,这也是俺喜欢阮世生的原因。
电影前半部分塑造了一个非常立体的郭采洁,而后半部分则立体化的塑造了男一号,让电影没有进入单纯的小妞电影模式(小妞电影中男性角色一般都是极为单薄的白马王子),增强了角色之间的互动西方其三加重了配角的功能性,古天乐与方中信的搭配,后者大量的调和气氛,也产生了对比效果。
奇异的爱情观《巴黎假期》浪漫且贴近生活,阮世生也为电影注入了 有文化不言而喻,欧洲时尚之都巴黎的底色衬托;人物丰富,不同人物不同特点,几位不合时宜被硬凑起来的角色,起初情感很淡,却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培养。
这倒是让人想起来《流氓医生》,那部电影讲述的市井小人物,用荒诞的手法讲述了一个道理。
电影中塑造的爱情观同样值得一书(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片中几对角色之间的情感纠葛,用一句话来形容最为贴切:即“爱情就是一场重感冒”。
从电影后期方中信与古天乐坐在街头那段对谈就能看出。
这个世界上本没有爱情,人进化了,拥有了精神世界,于是爱情诞生了。
最初的爱情只是简单的喜欢而已,经过上千万年的演化,随着精神世界的发展,爱情越来越复杂,逐渐超越了“喜欢”的范畴。
现代爱情建立在丰富的交流感知方式和社会信仰上,但仍然脱离不了原始的生理特征。
爱情文学作品和影视剧是如此的丰富,爱情被宣扬成高度理想化的东西,事实上的爱情却是平淡如水,就像《巴黎假期》中的方中信与胡静的关系那样,这就是现实。
但很多人不懂,尤其是女人,认为轰轰烈烈才是真正的爱情,就像郭采洁与徐正曦、古天乐与刘梓妍 之间的爱情,到了期限两个人的爱情还没有结合成亲情,于是进入爱情疲劳期,于是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而郭采洁与古天乐一对之间经历过种种是非之后,低谷期的古天乐在接受了无数“金句良言”之后,依然没有走出低谷。
而他在郭采洁身上看到了自己昔日的影子,以同样的方式“赠金句”郭采洁,后者却走出了阴影。
《巴黎假期》原本可以如《罗马假日》一样,爱情就是一场重感冒,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毕竟这个商业市场中,善良无心的观众们可能得寸进尺地希望《巴黎假期》如《天若有情》中那些煽情场面的再次上演,编导也贴心的让郭采洁踏上了寻找古天乐的路,并且让他们有机会在古堡重逢。
没错,《巴黎假期》只是一部商业爱情电影,我们可以想象到电影的结尾如一切俗套的爱情故事一样,它总会波澜再起,毕竟无疾而终的爱情故事不是追求快餐娱乐的观众所能接受的。
电影圆满的结尾,就好像《秋天的童话》结尾安排船头尺和茶煲的重逢,也是很多爱情电影常见的设定,在现实中那可能不是真的,可是在一部电影里,谁在乎呢?
那天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电影,不过没有细看,就只看了一个片段,感觉很现实很适合每个人,就是在郭采洁,知道古天乐不是同性恋之后,古天乐去追对郭采洁说的话,他说(大致意思好像是)“我之所以骗你,是因为感觉你的经历和我之前特别相似,所以想帮助你,我给你写的那些大道理,都不是我说的,都是我在酒吧听人说的,大道理谁都会说,关键是你能不能听得进去,能不能做到”,感觉这句话很棒,值得每个在生活中打拼的人细细回味
下了这部电影躺在硬盘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严重的拖延症使得我连看电影的本领都无法激发出来,现在想起来真是极其恐怖。
电影看完后我觉得有很多问题,一个是节奏太快。
镜头的切换根本毫无章法,前段事情还没讲完,镜头已经到下一命题,看的观众一头雾水。
二个是衔接有些粗糙,比如古天乐饰演的林俊杰(不知道JJ作何感想)和前女友从法国回到香港,准备结婚,结果冒出来个“程咬金”富二代,成了前女友的正式老公,这算是什么回事,费了那么大劲儿去法国找林俊杰,求复合结果回到香港却没有交代来由就和别人结婚。
这就算了,林先生在撇开郭采洁饰演的丁晓敏后,又“肆无忌惮”的回到原先和丁产生情愫的酒庄里,这又是怎么回来的,回来了也不去找一下丁晓敏,这又有些不符合人之常理,无端端的丁晓敏又来到酒庄,和林俊杰相认后在游泳池旁傻逼兮兮的跳着舞,仿佛吸了白粉似得如梦如幻,结果我却看出了MV的感觉。
其实,一开始到中间部分,电影的节奏很好,故事也很好,虽然有些老套。
甚至觉得速度有些慢悠,可能是导演看到了这个缺陷,在这么拍下去要超预算,超投资,超时长,索性在后面草草收尾,尽量加速通关。
可我想说的是,电影就像是一部小说,它是艺术作品,是要娓娓道来,循序渐进的,不是哪一天突然遭雷劈似得灵感大爆发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任性得连观众的感受都抛诸脑后。
这是赤裸裸的浮躁,艺术要是这么玩起来,那也只能是自己拿石头砸自己的腿,最后没人想再看这个团队制作的东西。
但话说回来,电影给观众营造的文艺气氛我想也只有在法国巴黎才能拍的出来,地点选择还是费了心思的,这一点值得给予表扬。
题材虽然有些老套,又是精致男或者精致女碰上邋遢女或邋遢男,然后每天喂一碗心灵鸡汤再加上做一点感人的暖心动作,结果两个相差万里的人就此相爱,或许这个世界连粗糙的爱都难觅踪迹吧,即便这种梗非常的老。
最后我想说的是,纯爱题材创作人员无法驾驭的话我建议要么简单的拍,要么就多拍个续集系列什么的,千万别把爱情这种东西轻易抓起却无法安放,整出个MV就闹笑话了。
演的都不错,就是故事老套些~
凑合给古仔一点分……
竟然意外的还不错
糖水爱情风光片。这郭采杰是不是年轻版的郑裕玲呀。太像了。
郭采洁非常可惜,明明演技快还不错,却一直接烂戏,越演越渣了
没想到还挺好笑的,只不过后半段气氛弱下来了。
没什么新意的剧情,郭采洁颜好又洋气,古天乐搞笑又暖人
一整场就七八人,不过当成放松的爱情片看还可以
林俊杰= =
郭采洁在这片里的画工简直甩煎饼侠里的她10086条街,但一开始还是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水平,最后当上画家简直励志!!妈的,失恋果然是成功的阶梯!!
香港导演是不是以为古天乐还是当年演杨过的白面小生啊!?什么审美?!和郭采洁接吻搞得古天乐看起来像娈童一样!
文咏珊酷酷的真好看
其实就soso请那么多知名演员确实弥补l很多硬伤……不容易,竟然还算流畅。情节太多了,看过剧本觉得能拍成这样已经是下了苦功……五分不谢,反正比夏洛什么那个好多了……有对比才这么……对吧……起码颜值高看着爽快多了……
会玩。原来她一直都相信他说他是弯的。
全片基本在巴黎拍摄,有了当地艺术与浪漫的点缀,爱情的部分不说像蜜汁,橙汁算是有了,郭采洁虽然一出场有所颠覆,但小盆友本性渐渐暴露,跟黑脸包公搭档,实在怪异非常,什么灵魂伴侣,心灵鸡汤,还真是做足了心思,不过水准比之大陆已高出不少。
我也不知道阮世生为什么要拍这个电影,关键是,这故事不吸引人,郭采洁也是。
小郭的衣服不错。剧情很弱,要耐心。
阮世生有造都市童话的能力,可信迷信了鸡汤。若真如此,他来拍张嘉佳也许合适。
古仔最帅,
我差点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