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心情。
揪着心的痛,脸上却挂着微笑地看完了这部电影。
如果真有下辈子,你会如何认出我?
飘雨的季节,百无聊赖的我,闲逛在音像店,一张《爱的蹦极》的碟映入我的眼帘。
走到柜台,店主对着我说,这张店很伤感的,看了之后会令人很压抑的,我介绍过另外一部给你吧。
我冲着她一笑,然后拿着走了出去。
回家后,拉上窗帘布,打开碟机,很快就投入了这场爱情故事中。
这个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童话故事情节,没有俊男美女的经典韩式搭配;有的是纯纯的少女情怀,腼腆的少男爱意,那一片醉人的绿色,那一曲伤感而明亮的音乐,和那一段刻骨的初恋。
以初恋为题材的电影数知不清,但是这一场特特别别的纯,像白开水一样。
为了结识心仪的女孩而逃课,走去隔壁班串课;一直在教室远远眺望女孩的身影;为了讨女孩的欢心而去学抽烟。
在旅店的房间里,一直在紧张的打嗝,然后干座着等到天亮。
把我们带回到那个清纯的季节,傻得让人发笑,也幸福得让人沉醉。
但是这种爱也是刻骨的,爱上了就是一生。
一声刹车巨响,夺走了女孩的生命,却无法中止他们的爱情。
女孩曾在悬崖旁问过男孩,“从这里跳下去会死吗?
”,男孩说,“不会,往下跳也不会是终点。
”所以女孩回来了,她还是回来找她的爱人了,因为离不开,因为爱不断。
但是苍天弄人,她是以他学生的身份,还是男儿身回来了。
凭着他的直觉,他认出了她,而“她”却忘了他。
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她”,学生都视他为“变态”,鄙视他;妻子视他为“风流”,误会他。
然而他不在乎,只是忠于自己的爱情。
可能这里已经超越了伦理道德的底线,但是爱你没商量。
这一切的一切来得是这样自然,是这样的理所当然。
能责怪他们吗?
这也只能是怪老天爷的玩笑罢了。
最后“女孩”回来了,他们手牵着手走到了他们的世界,纵身一跳,离开了那个痛苦的世界,去寻找自己的梦,去寻找属于他们的天堂。
”如果下一次我还是男儿身,那怎么办呢?
”“那我们就再跳一次吧。
”真的就会就此中止吗?
不会的,我会再找到你的,不论你是男,还是女。
只因有一种爱情叫至死不渝。
文 / 沈嘉柯你最爱的女人死去,而这个情人的灵魂寄托在一个男生身上。
这一次,爱情如何自处?
这部电影,显得可爱而哀伤,哀伤之后,却又欣喜。
有些时候,我们的信誓旦旦只是信誓旦旦,因为那些想象当中的考验,发生的概论比较小。
总是在电影里有那么多的车祸,在电影里有那么多的生离死别。
而生生世世在一起这样的爱的极至,也不过是完美收场的戏剧台词。
现在呢,居然有电影存心要来一次大考验,你们不是相爱吗?
不是爱的那么深吗?
下辈子让她连性别也改变了,看你怎么办。
错过本是最叫人厌恶的一件事情,可是,厌恶也是无效的。
时间过去,一切变得陌生,必须重新一点点抓住旧日的记忆。
尤其是,一个人内心清晰,一个人仍然懵懂不知。
当时的打火机,辗转回到了他的身边,那上面有女人的自画像。
提醒着他,她回来了。
男生的手指翘着,因为他当年施加的“小魔法”,一直奏效。
叫太嬉的男孩那么高大,穿着长的衣服,站在男教师的身边。
有点错觉,好象男教师变成了一个孩子。
男生搭着男人的肩膀,真是一对怎么看,都觉得有点怪异的情侣。
我觉得怪异不是因为他们的同性之恋。
而是那种夹杂着混合气质的暧昧的怪异。
男生那么小,却藏着成熟女性的呵护与母性,同时他那么高大。
而那个男教师呢,有着成熟男人的面目,却如同一个哀伤的孩子,需要她的怀抱。
爱情的好处,无非是来的时候,我们不可预料,走的时候,也难以挽留。
重新遇见的时候,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
在最后,男老师与男学生站在新西兰的悬崖边上,一起向下。
我忽然对他们是殉情求得来世的爱情,或者仅仅是完成一场约定,都不再郁结情怀了。
男老师与男学生之间有这样一次对话,“如果下被子你变回了女人,而我却成为女人,怎么办呢?
”“没什么,仍然是要在一起的。
”下下辈子,总是有机会的。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后,有些说不出话来。
镜头跟着新西兰的风景游走,结局已经到了时间,河流与峡谷很美丽,一切都很好,可是,我有些观感模糊了。
童话那么美好,我们观看就是了。
不必计较童话不在现实里。
太多的界限是我们不会去抗拒和跨越的。
仅仅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仅仅是贫困与骄傲,自尊与自卑,许多的爱情就在人间夭折了。
何况,是这样盛大的越过性别的爱恋。
蹦极,多么好的象征啊!
那一跳,死生的桥上,约定重新生效。
爱情的终点被轻轻擦去,下一个起点才开始。
以雨水开始的故事,在好的天气里,成全了爱情。
这部讲述爱情的电影,主要是男女,然后是男人与男生,最后,是人与人。
呵,难道这个世界,不是人与人的爱情,最值得追求?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罗嗦的。
他和他并肩站在一起,他似乎有点紧张。
他握住他的手,十指交缠,手心温热。
他们对视了一下,然后面带微笑纵身跃下悬崖,像去赴一场盛大的欢宴。
他记得她(他)说,那里不是终点。
这是《爱的蹦极》的结尾,可它并不是一个关于gay的故事。
仁友和太嬉是一对一见钟情的恋人,互相承诺永远都只爱对方。
仁友入伍前太嬉说好要来车站送他,却不幸在车祸中身亡(超典型的韩片风格)。
十七年后,仁友成了某高中的语文老师,他对待学生亲切随和,很快受到孩子们的爱戴。
但他却莫名的对一名男生产生了复杂的感情。
因为,即使没有那些似曾相识的细节,仁友也能听见自己心中共鸣的震颤,这个十七岁的男孩就是他当年挚爱的太嬉……又是一个转世与轮回的故事。
不同的是,他们错位了身份。
他和男孩面对面的站着。
他像一只发了狂的野兽,嘶吼着问他:“你到底是谁?
”眼神里写满了凄楚。
他们是爱人,是针尖对麦芒的遭遇,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生生世世纠缠在一起。
他们分享着只属于两个人的微妙灵犀,没道理的字母,伸出的小手指,火机上熟悉的脸,都具有刹那间令他泪流满面的力量。
于是他妥协了,像第一次遇见她时那样,彻彻底底的沦陷,不断坠落,绵延而来的只是无序的空白。
他以为又将是一场无尽的等待,可是她醒了,在一个男孩子的身体里用力拔出记忆的活塞。
他也没有别的话,只是说:“你来了就好。
”和张氏女子的那句“于万千人之中……”可有异曲同工之妙?
新西兰的峡谷吹荡着细而冷的风。
他们将手搭在彼此肩头,空气温柔的充满四周。
下一瞬间我不知将会抵达哪里,但一定离你的心很近很近。
老实说 我是被“同志”电影所吸引而看的 韩国的同志片 本来就比较少吧故事很感人 但是不客气地说 总觉得两个男人的爱情是硬加上去的感觉可能 电影想说的 就是这一对男女 无论如何 都要在一起我想如果这个女的灵魂附上的不是这个男的而是另个女的话 这个片子就没有特色了吧其实电影的交代的内容 在我看来是有匪夷所思的如果说那个男教师爱上了男学生是因为他认出了“她” 我觉得这不能称之为同性之爱因为他爱的始终是那个女的至于那个男学生 本来是很喜欢一个同年级的女孩子的 后来突然爱上了男老师我只能理解为“她”的灵魂因为他那晚的哭泣和自白而“觉醒”了这样看来 就爱情而言 仍旧是他和她的爱情故事典型的韩国电影 结局很感人 细节很多 导致了整体有点慢节奏:背影很多 景色很美尤其是最后一幕 两个男人手牵手 一起跳下悬崖峭壁 很美很美当然 看这个片子也是因为里面的那个女主角已经自杀去世两年了 也算是遗作了吧综上 也不算白看了 但是这个所谓的同性之爱 只是一个新酒瓶
有些晦涩难懂,因为着重一些细节的描述,所以衔接起来有些困难.很容易就错过一些动作的捕捉.不过故事却仍然感人,前世轮回,死生不变的爱情.虽然承继的躯体成了同性,却依然能感受那依稀的音容.一个翘指的动作,一句相同的话语,十七年的轮回,又回到了相聚的地点.只是这样的爱情无以为续,执着让爱情不幸,不能放开,所以要在轮回中重新开始吗?这样的纠缠,除了爱情,整个世界都是陪衬.
在新西兰的绝壁上“下辈子我要做一个女人,对吧?
”“要是我也是一个女人,那怎么办?
”“那就再等下辈子吧。
反正,我只能爱你”语毕,两个人牵着手一同跳下绝壁。
两个男人。
“等我重新诞生,我一定要找到你。
等我找到你之后,要再次与你相爱。
”“真的,可是你怎么知道那个人就是我?
”“我下辈子会爱上的那个人就是你。
”“你能认出我吗?
”“我可以。
除了你之外,我不可能爱上任何人。
”两个相爱的恋人之间的誓言,可惜,他还没等到下辈子,她就离开了他。
阴阳相隔。
“一见钟情,那代表喜欢你的身材或相貌。
但是,爱情不是那么一瞬间的,是认出你所找的那个人,是遇见你的终身伴侣。
”如果他和她是一见钟情。
那么,他和他就是认出自己所找的那个人,认出自己认定的那个人。
“你说过,在人生的绝壁往下跳,那里也绝对不是终点。
我要再次与你相遇,那不是因为爱你,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人。
”童话只存在于梦幻中,所以,让很多人沉醉,甚至执迷。
这也是韩剧之所以广受欢迎的原因。
我不喜欢韩剧,但看过的几部韩国电影却会让我实实在在的感动。
比如《中毒》、比如《假若爱有天意》、比如现在的这部《爱的蹦极》。
有时会纳闷,为什么韩国的色情电影可以如此欲望化,韩国的纯情电影又可以如此地柏拉图。
偏偏,两者一样极富胜名。
一部电影又一次的激发了我的浪漫情怀,谁叫我本来就是浪漫的双鱼呢?
即使外界对韩国电影褒贬不一,童话般的爱情也会让人觉得不切实际,那又如何?
如果生活中的美好已经所剩无多,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在银幕上去瞻仰它们呢?
喜欢韩国电影的“唯你”,非你不爱。
如果一个人一生中只能强烈的爱一次,那么,这种爱只能给予那唯一的一个人。
所以,除了你以外,我不可能会爱任何人。
我不知道守望爱情有多凄苦,我不知道等待爱人又多悲凉,只要心中的意志坚定,就能找到自己的理想。
上面说的三部影片的表现方式有些类似,《爱的蹦极》和《假若爱有天意》都是两个不同的时代相互穿插的,最后结局让人豁然开朗。
我不喜欢那种从开始就可以看到结局的电影,悬念固然吸引人,但更重要的是,除了有“悬”,还要让人“念”,惦记着念念不忘。
这才是一部影片的真实魅力。
看了《爱的蹦极》,你就可以明白到:真心的爱恋真的可以超越年龄,超越性别的。
因为你就是你,是我所爱的那个唯一的你。
你深爱的人突然离去,转世投胎成为你的学生;而问题是前世她是个女的,投胎后成了一男的。
你会怎么做?韩国电影《爱的蹦极》给了我们答案:为了爱人,从异性恋变成同志!
大学生李秉宪在一场雨中与李恩珠邂逅,一见钟情;在一连串韩国片惯常浪漫情节之后坠入爱河;即将去服兵役的宪在车站苦苦等候李,而李则再也没有出现……时光荏苒,昔日的大学生宪已成为一名高中教师;某天他突然发现男学生元斌与李有着惊人的相似;但元的性别却让他对其有好感的同时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与挣扎中;渐渐,授课认真、深受学生爱戴的李因爱而抓狂,失态,而元的记忆也开始复苏……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商业片,至少是一部讨巧的文艺片;在用唯美的爱情征服了普通观众的同时,也兼顾了另一巨大但还没被发掘的观众市场——有同性倾向的观众群。
片中发扬了韩国爱情电影一贯的优势——浪漫感人,更将这份感动推到了人性的极端,用爱人形象乃至性别的转换去检验情感能否冲破尘世俗规的藩篱,令人唏嘘不已。
在谈情说爱的间隙,也融入了导演自己的思考:人之情感,到了最高境界,会升华为何种景象?真爱能否超越一切,包括社会的约束和性别的限制?
但导演也无法回答,甚至给出了其不乐观的答案:片尾,在一片人言可畏中,元上辈的记忆苏醒,与宪相认并唤起了往日情感,手拉手跳下了蹦极台……片中演员的表演可圈可点,特别是男主角的扮演者李秉宪,把生性木讷而痴情善良的苏元英演绎得十分到位,而生活环境的变化所带给他性格上的细微改变也丝丝入扣的表现了出来。
特别是他能牺牲自己招牌笑容,垫付往日已建立的白马王子形象,演绎这样一位走在社会伦理边缘的人物,相当难能可贵。
而出于商业上的考虑,李固有的人气也为这部选材小众的电影网络了一大帮观众。
提醒所有女观众,切勿在观摩本片之后擅自做变性手术以检验男友的感情,得不偿失!
从剧情上看像,前是异性恋、后为同性恋,但其实影片讲述的就是两个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已然超越了异性同性的层面。
女主角转世在17年后的学生身上重新回到男主角的生活中,故事浪漫而感伤,而缘分就是穿插全片的线索。
该片前半部分是讲述17年前男女主人公初遇的故事,画面主要用冷色调,色彩作了偏黄的处理,有丝怀旧的感觉。
而回到现在的情景后,色彩转而丰富起来,画面也明亮了许多,不过影片画质并不算很好,锐度不够,对比度偏高,暗处细节表现不太清晰。
该片是一部浪漫剧情片,音效方面的表现中规中矩,环绕不突出,一般是在剧情需要时配以轻轻的背景音乐来烘托气氛,淡淡的略显哀伤。
故事的结局旁白 因为我只能爱你一个 那么温情我想这样牵强的片子里却仍然还是会有很多青涩细节让人感动跟着轻松的连贯的又觉得情节的进展过去缓慢到头来不过是个落入俗套的故事设定但是遇见的那一眼倒恐怕是导演或者身边人的真实境遇随后在小旅馆也是在路上也是,那样发力就把伞砸烂了时间过于迅速被席卷其中我们不知道我们会怎样过下一秒
脑洞真的是服了 就跟现在的女穿男小说似的
放在韩国也是很神奇的片子,有反映世纪之交同性爱受到的深深压抑和曲解。李秉宪的演技在里面已经有所体现了,蛮欣赏的一位男演员。永远的李恩珠。
没有废话的电影,严密~缘分: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根针真好戳进地上的一粒小麦
貌似跳着看过。
用离奇(甚至有点狗血)的故事很巧妙地说明了爱无关性别的议题。
很纠结 很奇怪
投胎了= =
不知道隔了多少年以后的重看,忽然觉得没以前那热泪盈眶的感动了,小孩子时候果然感情容易泛滥。细节刻画地不够,内容有些牵强。不过想法却是一流的。如果有来生,依旧可以为爱疯。大饼哥演的还挺不错的。至少这是我收下来的为数不多的gay片之一。重看过去的电影是一种享受。好电影是要回味与细品的
不是因为我爱你,是因为我所能做的事只有爱你..
只是把爱都装进了另外一具躯壳……
到底7.4是怎么来的!
不是因为我爱你 而是因为我只能爱你
这片也真是让我匪夷所思,两个恋人,女人投胎转世后变成男人的学生,然后他们如GAY一般恋爱了,然后他们就去蹦极了。
结局不能理解,超越了性别的爱情很美好。既然已经认爱为什么不一起幸福生活?是接受不了男男性别吗?一定要一男一女吗?为什么要殉情? 而且对男主真是很无语,既然口口声声说只爱太嬉,还跟别人结婚生子。
什么鸡巴玩意
神剧情 编剧这脑洞 我服!
我倒觉得这个不算是GAY片。。。他爱的始终还是她啊。
以恋人转世背景反映一些当时较为敏感话题的韩国电影,含蓄带点唯美可尚不足以成为经典。
事实证明,无论心里多在乎白月光初恋,男人最终都会选择结婚,因为他们需要一个人替他们繁衍,满足xing需求
如果爱你就一定会找到你。无论前世今生,无论天涯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