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普通女人

Una mujer fantástica,神奇女郎(港),不思议女人(台),好女人,奇妙女人,A Fantastic Woman

主演:丹妮拉·维加,弗朗西斯科·雷耶斯,路易斯·尼科,艾琳·库彭海姆,尼古拉斯·萨维德拉,安帕罗·诺格拉,特丽妮达·冈萨雷斯,内斯托尔·坎蒂利亚纳,亚历山德

类型:电影地区:智利,德国,西班牙,美国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17

《普通女人》剧照

普通女人 剧照 NO.1普通女人 剧照 NO.2普通女人 剧照 NO.3普通女人 剧照 NO.4普通女人 剧照 NO.5普通女人 剧照 NO.6普通女人 剧照 NO.13普通女人 剧照 NO.14普通女人 剧照 NO.15普通女人 剧照 NO.16普通女人 剧照 NO.17普通女人 剧照 NO.18普通女人 剧照 NO.19普通女人 剧照 NO.20

《普通女人》剧情介绍

普通女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玛丽娜(丹妮拉·维加 Daniela Vega 饰)是一名跨性别主义者,和一位名叫奥兰多(弗兰西斯科·雷耶斯 Francisco Reyes 饰)的男子正在同居之中。奥兰多虽然年长玛丽娜许多,但他包容而又善良,给予了玛丽娜许多快乐的回忆。然而,某一天夜里,奥兰多因为突发疾病被送往医院,最终不治身亡。此时的玛丽娜并不知道,比起失去爱人,她将要面的是比这残忍的多的事情。 玛丽娜想要参加奥兰多的葬礼,却被奥兰多的前妻严令禁止。与此同时,因为身份不明,她也将失去自己和奥兰多居住的房子。更糟的是,一名私家侦探被雇佣开始调查玛丽娜的隐私,因为她被怀疑和奥兰多的死有牵连。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大小笑探燃烧的青春童话枪手小红帽追捕者机动战士高达水星的魔女异世界超能魔术师完美生物屌丝女士第二季神秘感染幸福的白天鹅双重躯体总有一天玫瑰之战东海异闻录大荷花小荷花清风碑危情电话无家可归宿主成年人的友谊暗之光鲨齿险滩小谢尔顿第三季芙蓉诀神犬奇兵假日约会妈妈还是爸爸烽火雁翎谈吐人生贞子大战伽椰子

《普通女人》长篇影评

 1 ) 身份焦虑的女人

《普通女人》剧照在中国根本体会不到变性人所处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环境,因为在这里,弱势群体是很难上媒体的,感觉都是藏着掖着的。

我们所知道的就是金星,她比较高调地变了性,毕竟金星老师当年还算一个不错的舞蹈演员,变完性之后又折腾了不少事情,包括她那档有名的《金星秀》。

她好像在证明,你看,变性人也有春天。

当然,我很尊重每一个有自己独特选择的人,因为,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同的,他们的选择不是被社会熏化的,而是自然而然地追求自己真正的性别身份。

有朋友告诉我,国外的人都是高等人,因为他们的文明进化到高等阶段了,中国人就不行,还是低等生物,我对她的说法嗤之以鼻,这种崇洋媚外的想法也不是他自己有,很多看不清人性的中国人都还处在这种幼稚思想的阶段。

我想说,只有大环境不同,其他,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有性格、道德、品质的优劣差异。

阿尔莫多瓦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里面有变性人的角色,电影将当代人类最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爱结合起来,妓女、变性人、艾滋病等等通过一个悲剧故事表现出来,看完竟然也会让人觉得温暖。

《普通女人》是西班牙语对白,我刚看还以为又是一部西班牙电影,惊讶西班牙的竟如此开放,变性人都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要反复拍成电影来反映。

实际上这是一部智利电影。

对智利这个国家社会背景不了解,只能粗浅来分析这部电影。

《普通女人》讲述一个变性人玛莲娜与大她二十多岁的商人奥兰多产生感情,共度良宵,而就在那一夜,奥兰多身体不适,被送到医院后不幸去世,于是,身份复杂的玛莲娜面临着来自警察、医生、奥兰多妻子、儿子等人的质询、胁迫、骚扰等种种情况,这让玛莲娜觉得难以承受生命之轻。

电影故事并不复杂,但主题却能引发深思。

这是一个全球化背景下的故事,似乎放到每个国家都能成立。

玛莲娜首先是一个人,她选择变性当然是需要勇气的,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尊重。

在世俗压力之下,很少有人能够做自己最正确的选择,因为那会带来无数的流言蜚语甚至骚扰,后果也许会比想象中的还严重。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身边的弱势群体,有些人并没有勇气将不满、不公说出来,只能是默默忍受,在沉默中灭亡,但没有在沉默中爆发。

玛莲娜勇气可嘉。

在电影中,玛莲娜还有一点让人动容,就是她是一个重感情的人。

当下的人都冷漠,相互之间为了利益都将感情弱化了。

玛莲娜得知奥兰多死后,伤心痛哭,配合警察调查,去奥兰多的葬礼,她试图找到奥兰多遗留的东西,证明他们之间关系的纯净,然而,最后却扑了一个空。

在感情方面,玛莲娜比奥兰多的妻子儿子不知强多少倍,况且,他们对玛莲娜出言不逊,公开侮辱玛莲娜“是个什么玩意?

”这正是群氓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形态,他们或许根本没意识到那是在侮辱人。

而玛莲娜反而像一个真正的人,有感情,包容,面对恶劣的情况还是会勇敢前行。

《普通女人》剧照最后,玛莲娜完全放开自我了。

她觉醒了。

对敌人对战、思考自己的身份,继续高歌彰显自己的价值,这或许正是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即不管是什么性别状态,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普通女人》是典型的奥斯卡外语片的风格,面对全球问题讲述爱与残酷的故事。

这部电影加了很多超现实的元素在里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历年来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有《爱》、《一次别离》、《卧虎藏龙》等等,我们或许能找出一点规律来。

个人觉得内地去年最有奥斯卡相的中国电影是《老兽》。

 2 ) “普通女人”

因517,豆瓣推荐上热搜,而想看看与了解,220520完边看边思考中年、老年时期这些问题,以后如果我也有伴侣也避免不了(现在也可以差不多思考故事情节很普通,像是与电影名相呼应第一次看变性人演的电影,倒是与主角的身份一样,也是名变性人玛丽娜,能在困境中,挣扎出属于自己的一片阳光就像尼采所说的:“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与世俗作斗争,本就是件艰难的事让我想到自己以后也能这么面对吗这两天也都在不断思考着这问题年轻时不懂事,高调的去宣告着自己的身份丝毫不在意他人、社会的眼光与看法唯我独尊、我行我素、激进、渴望得到认同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提升现在面对世俗,我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无形中,也去发声、去努力、去奋斗就只想拥有与常人一样的平等、尊重而已而作为性少数群体,希望的只是像平常一样对待即可不用同情、不用怜悯、不该被歧视、不用带着有色眼镜这一天,在我有生之世能看到吗

 3 ) 颓靡光影下的另类坚持

奔涌的伊瓜苏瀑布,无所畏惧的力量,原始而狂野。

如果人的内心也如这自然的景观一样强大坦诚,那还有什么挫折无法战胜?

玛丽亚是勇敢的,她抵抗着社会的压力,遵从内心,从男身变成女人。

而后遇到挚爱,与教授帕尔马情投意合。

他欣赏玛丽亚的歌声,在中国餐馆为玛利亚庆祝生日,礼物就是两张去伊瓜苏瀑布的机票。

但帕尔马的突然去世令玛利亚陷入了困境。

帕尔马的家人不允许玛利亚参加葬礼,帕尔马的儿子要玛利亚搬出父亲的公寓,帕尔马的弟弟则直接威胁玛利亚,甚至将其绑架,就是因为她的性别改变有违“道德”。

同时,虽然玛利亚在第一时间将帕尔马送到医院,警方还是怀疑她。

记忆深刻的一场戏是玛利亚不得不接受警方的身体检查,玛利亚别无他法,只能接受这样的羞辱。

那个慢镜头中,玛利亚走在街道上,大风吹起,她艰难向前,倾斜的身体几乎要被吹倒。

这是玛利亚所处困境的视觉表达。

影片中也多次出现玛利亚对镜自照的画面,这是她对自己的审视,面对外界的职责,玛利亚也曾动摇过,她不确定自己的性别,或者说不知道自己的存在究竟有没有价值。

特别是在一个镜头中,玛利亚全裸着坐在床上,一面小镜子正放置在玛利亚的私处,经过阉割成为女性的玛利亚正在审视自己,审视自己的性别归属。

帕尔马留下钥匙的那个橱柜里究竟有些什么,我等着看。

可是,画面沉入黑暗,之后,就接入玛利亚决定反击的镜头,她踏上帕尔马前妻的车子,表示反抗。

最后的一场戏,玛利亚穿上优雅的黑裙,现在舞台中央,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美丽的女声独唱。

这是玛利亚最终认定自己性别归属的时刻,经历创痛,她仍选择做无愧于心的自己!

Fantastic Woman.影片片头和片尾字幕的色调不停转换,都是略显颓废的杂色,正体现这个故事主人公的异质性。

另外,光影的暗色呈现,颓败而迷离,也同变性的边缘性相配合,达到视觉风格与故事内容的融合。

伊瓜苏瀑布,王家卫的春光乍泄中也曾提到,同性恋人去阿根廷的愿望就是能够一起抵达绝美壮观的瀑布,坚定彼此的心意。

奔腾汹涌的瀑布可以消除世俗的障碍,包容所有,给予安慰与自由,对那些不被社会所认可的“异人”。

 4 ) 《普通女人》:你值得被爱吗?

《普通女人》:你值得被爱吗?

刘强爱电影《普通女人》是一部不怕剧透的电影,因为它可抖的包袱太多,就算关于女主人公身份的那个最大包袱被你提前知道,仍然不会影响它成为你心中的杰作。

尽管如此,我再再再次建议你先去看电影,再来看观后感,杜绝一切可能的剧透(包括但不限于百度百科、豆瓣简介、公众号文章等),才能实现百分百的审美——对每一部电影来说都是如此。

刚说的那个最大包袱对我有多震撼呢?

我不得不暂停播放,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平复了几分钟心情。

你花同样的时间看完电影,却错失这样的人生体验,多可惜啊!

爱,是分主客体的,就算自恋,也是自己的一部分爱着自己的另一部分。

一般的爱情片,讲述的是主人公们相爱时候的故事,换句话说,是爱情的主体部分。

《普通女人》有这样的内容吗?

有,但仅仅只占了前二十分钟不到的篇幅,奥兰杜突然去世后,剩下的两个小时,影片描摹的全是玛莲娜和奥兰杜他俩爱情的延长线。

说“延长线”是因为奥兰杜死后,表面上看,他俩爱情的其中一方消逝了,可实际上这份爱情并没有消逝,玛莲娜依然深深爱着奥兰杜。

奥兰杜刚刚死去,玛莲娜对他永不消逝的爱意就表现了出来——害怕自己的身份“抹黑”奥兰杜的名声,将奥兰杜送往医院的玛莲娜颇有自知之明偷偷离开。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奥兰杜的前妻和儿子,因为自私自利的目的,对玛莲娜进行愈演愈烈地驱赶与迫害,丝毫不顾及她是奥兰杜的爱人。

这些其实都在考验玛莲娜对奥兰杜的爱情,她完全可以忘掉奥兰杜,开始自己的生活,可她做不到,她思念着奥兰杜,思念着奥兰杜给予她的爱,只有在奥兰杜眼中,她才是那个风姿绰约的女王,而不是这个花花世界的“普通异类”。

有失必有得,奥兰杜家人的种种虚伪、庸俗与不堪,让玛莲娜认识到奥兰杜背负与阻挡着多大的压力与她交往,他将自己的悲苦默默吞下,冒天下之大不韪,无怨无悔地爱着玛莲娜。

我们此时才能品味出,临终前去医院的路上,奥兰杜让玛莲娜开车开快些,其中透出了奥兰杜对这个世界的不舍,对玛莲娜的不舍。

玛莲娜站在这份被诅咒爱情一波三折的延长线上,才终于真真切切地看清了这份爱情的伟大,奥兰杜的伟大。

无怨无悔的爱,不见得能换来无怨无悔的爱。

奥兰杜是幸运的,他换来了玛莲娜无怨无悔的爱。

当玛莲娜打开奥兰杜的储物柜,看见那两张奥兰杜买的要和她一起去看大瀑布的飞机票时,她彻底下定了决心,无论会招致奥兰杜家人怎样的羞辱,她必须去参加奥兰杜的葬礼,不能让奥兰杜就这么孤独地离开。

奥兰杜已经向玛莲娜证明,他是值得玛莲娜无怨无悔去爱的人,现在轮到玛莲娜向奥兰杜证明,她是值得奥兰杜无怨无悔去爱的人。

结局就不剧透,反正让我哭了个稀里哗啦。

好好找个真正值得爱的人,义无反顾地去爱吧!

 5 ) 我始终觉得,站在瀑布下面的,应该是两个人

奥兰多原本计划和女友玛丽娜一起去伊瓜苏瀑布旅行,结果不慎从楼梯摔下,不治身亡。

之后,玛丽娜受到了人们的种种刁难甚至侮辱。

1.道德风化与未成年保护科的科特斯警官质疑玛丽娜和奥兰多的关系:“他有付钱给你吗?

你们俩彼此相爱,而不仅仅是性关系?

他的年纪足以做你的父亲。

他发病前,你们有没有发生关系?

”警官的问题太直白,太露骨,不单单是侵犯隐私,已经是在侮辱人格了。

先不说警官是否有权力问这些问题,即便是有,那这制度也太不人性化了。

失去了爱人,玛丽娜已经非常难过,她不仅没有得到精神上的告慰,反而受到二次伤害。

当然,如果站在警官的角度来看,这是工作,是正常程序,正因为如此,更加显得冷冰冰的,不讲人情。

2.奥兰多的儿子布鲁诺质问父亲身上的伤痕怎么来的。

需要注意的是,医生已经把验尸报告给了奥兰多一家。

换言之,布鲁诺选择了不相信,他先入为主地就在心里对玛丽娜定了罪。

不仅如此,布鲁诺对父亲把宠物狗小迪送给玛丽娜的做法有意见,甚至歧视玛丽娜的性别:“我只想弄清楚你是个什么玩意儿。

”布鲁诺说“这不是你的家”,还扬言要把玛丽娜赶走:“给我个确切日期,不然我就把你撵出去。

”3.奥兰多的前妻索尼娅更是出言不逊:“我觉得你和奥兰多的行为很变态。

我不知道你算是男人还是女人。

”索尼娅不允许玛丽娜参加追思会,也不允许她出席葬礼。

甚至,警察也可能是索尼娅派来的。

当玛丽娜问到索尼娅的时候,索尼娅想了一会儿才否认,还补充说道:“不管怎样,请不要怨恨我,我只是在尽我所能保护我爱的人。

”奥兰多是你的爱人,难道不也是玛丽娜的爱人吗?

你的爱人你就要得到,别人就该和爱人天各一方?

4.科特斯强迫玛丽娜做检查,否则就进一步调查奥兰多的死因。

医生让玛丽娜脱光衣服,并让科特斯回避,科特斯表示拒绝,还偷看了玛丽娜的身体。

5.布鲁诺偷偷来到玛丽娜的家里,并偷走了小迪。

6.对于玛丽娜私自参加追思会的行为,布鲁诺开车将她掳走,对她言语上的侮辱,还用胶带缠住她的嘴巴。

7.即便是玛丽娜在葬礼结束后才来到殡仪馆,索尼娅和布鲁诺仍然对玛丽娜辱骂了一番。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口天空”的道理谁都懂,但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却很难做到。

然而,面对歧视和不平等待遇,玛丽娜选择趴在卫生间哽咽,

选择通过打空气排忧解闷,

选择把头埋在衣柜里,

选择向老师寻求精神支持,选择去酒吧释放压力,选择自己承担一切痛苦而不反抗。

她有时像男人,她很坚强,她在冷嘲热讽、闲言碎语中能保持理智。

她有时又像女人,她会哭泣,会难过,会承受不住压力。

玛丽娜受到了不应有的折磨和摧残,她为了不把事情闹大一直选择隐忍,她没有无理取闹,没有为自己辩护,更没有以暴制暴。

反倒是索尼娅和布鲁诺得寸进尺,丝毫没有要退让的意思。

玛丽娜终于忍无可忍,她爬到对方的车上疯狂踩踏,这也是他们自找的。

我们不知道索尼娅和布鲁诺为什么如此仇恨玛丽娜,可能是因为玛丽娜是第三者,也可能仅仅是因为玛丽娜是变性人。

电影让我想到了《相爱相亲》和《驴得水》。

《相爱相亲》中,岳慧英和父亲的原配夫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正如布鲁诺对玛丽娜恶言相向。

《驴得水》中,张一曼睡了铜匠,事后受到了严重的侮辱,正如玛丽娜的一系列痛苦遭遇。

张一曼确实睡了有妇之夫,可是铜匠也出轨了啊。

凭什么受到侮辱的是张一曼,而不是铜匠?

同样的道理,玛丽娜确实睡了有妇之夫,可是奥兰多也出轨了啊。

凭什么受到侮辱的是玛丽娜,而不是奥兰多?

索尼娅和布鲁诺对玛丽娜百般刁难,为什么不去指责奥兰多?

恐怕是因为玛丽娜的变性人身份吧。

人们好不容易逐渐开始接纳同性恋,却又开始对变性人下手了。

难道,变性人就不配拥有爱情吗?

难道,变性人就低人一等吗?

玛丽娜即便被辱骂,即便被拒绝参加追思会和葬礼,即便被医生脱光衣服拍照,即便被布鲁诺贴上胶带,也绝不屈服,绝不退缩,绝不明哲保身,绝不掩饰自己对奥兰多的爱。

这难道不能说明她对奥兰多是真爱吗?

她开车回家看见死去的奥兰多,在后视镜看见死去的奥兰多,在酒吧看见死去的奥兰多,在殡仪馆看见死去的奥兰多……这不是她对爱人朝思暮想、魂牵梦绕的证明吗?

她假扮成男人试图拿到储物柜里的东西,她面对挫折和打击逆风前行……

这一系列行为都说明她不比普通人差,她百折不挠,她无所畏惧,她对奥兰多的爱情矢志不渝。

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比之前不吭声、丈夫死后才站出来的索尼娅勇敢多了。

正如尼采所说:凡是杀不死你的,只会让你更强大。

在兼具勇敢、顽强等一系列品质的同时,玛丽娜又和普通人别无两样。

布鲁诺曾问道:“我想弄清楚你是个什么玩意儿?

”玛丽娜说:“我和你是一样的。

”没错,她和我们是同类,只是一种盛庄灵魂的容器,只不过这个容器恰好有男女之别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A Fantastic Woman》被译为《普通女人》。

玛丽娜是一个普通女人,是一个普通人。

她不比我们高贵,也不比我们低劣。

她不该被歧视,更不需要同情。

玛丽娜绞尽脑汁想找到奥兰多的信封,她即便是假扮成男人来到浴室也一无所获,面对她的是空荡荡的储物柜。

人生不就是这样吗,有时候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无功。

正如她再怎么努力,也没能正式出席爱人的追思会和葬礼;她再怎么努力,也找不回死去的爱人。

故事的最后,也许,她会独自前往伊瓜苏瀑布吧。

但她感觉好难过,因为她始终觉得,站在瀑布下面的,应该是两个人。

 6 ) 短评

一个变性人最大的奢望就是获得生存的尊重。

对于这个问题,基于传统道德和宗教信仰的影响,通常都持反对的态度。

但圣经也说,你们谁没有罪就可以拿石头砸死那个犯了奸饮的女人。

谁又会是诚然无罪的呢。

世人又有什么资格在他们/她们面前装出道德审判官的姿态。

又有一个说法,神造万物就连罪人也为祸患的日子所造。

无论那些人是先天基因缺陷还是后天精神致幻,总之他们/她们与我们已经共存。

也许,他们只是考验我们的忍耐、道德,尊重上帝所造的一个度量衡。

 7 ) 不得不由“普通”变得“了不起”的女人

【普通女人 Una mujer fantástica·智利2017】名不正则气不顺,搞不懂英译名A Fantastic Woman,直译《了不起的女人》为何成了中译本的《普通女人》,至于这“普通”是对LGBT议题的穿凿附会还是别有深意的让渡,那就见仁见智吧。

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智利电影。

一出场,女主只是一个恋爱中的“普通”女人,簪花与爱人一起庆生,为生日蛋糕脸红,一起憧憬去伊瓜苏瀑布旅行。

然而,爱人突然离世后,她的性别才变得非常物理,变得疑虑、问题、滞障,医院对她没有安慰只有怀疑,还叫来警察查验身份,死者的哥哥叫她不要打电话通知其他人,她被死者的前妻和儿子不断要求搬离公寓,不许她哀悼与告别爱人,不许守灵也不许参加追思会,她才不得不由“普通”变得“了不起”,这一切,只是因为她是一位跨性别者。

女主的表演堪称杰出,宽广而坚定,以一种略带疲惫的气质吸纳并销融了每一支射向她的明枪暗箭。

全片蕴积着一股悲剧的力量,让人愤怒,却从未绝望。

 8 ) 爱真的需要勇气

幸好没有提前看剧情简介,看到三分之一才意识到女主原来是个男人,痛失爱人后孤立无援,一个人与和整个世界对抗,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电影非常工整,一气呵成,但又没有流于流水账的平庸,带着悬疑的机票贯穿始终,整理柜里空空如也,这给了我们诸多的解读。

其实无论柜子里有没有机票,都无法抹去两人的爱。

关于两人的爱情,因为男人猝死,好像是短缺的,但电影对他们的爱情是有铺陈的。

1)首先是男人在办公室时找信封,这说明机票一定是买了的,如果没有这个场景,那么他后来手写下的信封毫无意外,一定会被解读成男人只是诳玛丽娜。

男人提出10天就带她去伊瓜苏瀑布的,信封遗失这条线并没有说明,最大的可能是由妻子或儿子拿走了的,而不是男人失信于她。

2)生日当晚,玛丽娜热情奔放唱歌,共进晚餐时两人互相凝视,带着从容和温暖,男人眼里写满了宠溺,手写的信封代表着他对她的承诺,而她满心欢喜地接受了,因为彼此都懂。

这场戏看似简单,信息量非常大。

男人精心为她的生日订了座位,并且请来服务生给玛丽娜唱生日快乐歌,说明他根本没有忌讳,在大厅广众之下和她秀恩爱,柔情满满地安排和她一起去看世界奇迹瀑布,如果不爱,怎么会做这些呢?

3)两人一起回家,共度春宵一刻,激情坦荡,但很快随着男人发病急转直下。

在这期间,也留给观众一个悬念,这两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情侣抑或第三者,悬疑设置得非常好。

4)玛丽娜送男人去往医院的路上,打电话给男人的弟弟,更是将悬疑推至高点,直到医院里玛丽娜的身份才慢慢浮出水面。

玛丽娜和男人的爱情,弟弟是知道的,并且很尊重和认可,那也从侧面说明男人是很爱玛丽娜的,要不然弟弟怎么会知道她的存在,并且对她的态度还算友好。

男人公布了和玛丽娜的恋情,对于这场不被承认的恋爱,相比玛丽娜,或许这个有身份的男人更需要勇气去承认这一切,这条线并没有交代,但随后的发展中,不显山不露水的表现了出来。

妻子和儿子的愤怒,不惜一切要保全男人作为好丈夫、好父亲、好男人的形象,包括社会大众也如此,尤其是妻子自以为是的宣布主权,更加彰显男人对她爱情的缺席。

她需要的不是男人的爱,而是一场被遮盖的体面,纺织厂的全体工人所致的悼词也是如此,因而可以女秘书拿走信封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她最有可能知道信封里有什么。

所以玛丽娜对于猝然而逝的恋人才会如此心痛,在卫生间里伏地,在衣柜里呼吸爱人的气息,在大风天里艰难前行,这场戏可谓神来之笔!

坚定而不彷徨。

痛失爱人后,被人驱赶、侮辱,她迷惘。

虽然最终没能找到爱情的佐证(那个装有机票的信封)她依然执着于和爱人最后的告别,在爱的指引下,她找到了爱人,最终得以握手而别。

如果爱是真的,还需要凭证吗?

即使是黑洞,那又如何呢?

带着爱人的小狗一起生活,高声放歌,因为她有爱人,哪怕是曾经有过,也能给予莫大的勇气!

 9 ) 普通女人的强大力量

相对于看《家族之苦》里的遗体火化的情节,这一次情绪较为克制,更多的是对这个被人歧视非议的变性人的怜悯与敬畏,观影全程也都是愤愤不平的情绪,似乎导演并没有刻意去刻画两人的感情羁绊。

他有着男人的隐忍与坚持,以至于让我在经历一系列人情世故之中看到了人性的曙光。

当自己心爱的人病逝,自己没有喘息调整的机会,反而外界增添了极大的压力,但这并不妨碍她拿到她想要的。

最讽刺也是最释怀的是,剧中唯一能和男主道别的人,是这位普通女人。

 10 ) 不那么值得一说的故事

最终还是把这部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看了。

看的感觉就是这显然不是一部足够优秀的电影。

前几年的最佳外语片获奖电影《一次别离》讲的是伊朗两个家庭的故事,即便除去伊朗的宗教背景,把故事放到其他国家,依然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

那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没有人有故意过错的故事,更多给人的是无奈,人物没有那么的黑白分明,人的内心戏也足够丰富。

但这部片子则不是,如果把LGBT题材隐藏掉,或者提换成其他小众人群后,这不是那么值得一说的故事。

人物的冲突过于表面,反派的刻画过于单调,属于纯粹对于LGBT人群的歧视,主角也没什么特别精彩的演出,片子的节奏也不够紧凑,配乐也比较尴尬。

有时我会觉得现在对于LGBT的平权问题给予的关注有些过度,就好比平权问题更久远的女权问题一样。

真正的平权除了国家保障的权利平等之外,应该是人们(包括小众群体在内)对于各种小众群体的非特殊化视角,也就是不论大家有何不同,都应该相互尊重,且站在大家都是“人”这个大前提下。

这样一来,奥斯卡这两年的最佳影片和今年的最佳外语片的这个政治正确的倾向实在是影响了最终的结果。

只能希望作为“学院奖”的奥斯卡,从电影本身出发,选出真正的好影片,而不是希望通过选择来表达态度。

《普通女人》短评

变性人心酸事,逆风而行,一步一憋屈;把 Fantastic Woman译作普通女人也算一种关怀吧,嗯……还有老头是离婚手续没办完吗,前妻理直气壮地跑出来要车子是怎么回事?

5分钟前
  • 王别樹
  • 还行

冷静克制,温暖入骨。一个具体的语境,所有的困难都是微小而真实的,所有微小的歧视,对他人来说都如地狱。一部以小见大真知灼见的美好作品。

9分钟前
  • Tilda Li
  • 推荐

导演强大,角色和表演极其出色(所以不知道为啥用编剧银熊打发了),感谢塔拉翻译!

10分钟前
  • RioLiv
  • 推荐

感觉很无聊 有剧情但没意思 电影特点 比 红蓝黄还没劲

12分钟前
  • 村头李二狗
  • 较差

这是一部值得慢慢欣赏的好作品。

15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看到片名中有个FANTASTIC,诧异为什么是「普通」。以为是部爱情片,但没想到还是部LGBT片。但这个故事吧,太清汤寡水了。

17分钟前
  • NortonHill
  • 较差

3.5和《葛洛莉亚》几乎一个模板,女性在面对社会、他者的种种恶意,最终依靠内心的坚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几处象征场景显得平庸了些,镜子的三次使用,自我的一次次明晰,储物柜对接烧尸炉,人生追究归于虚无,狂风来袭,即使倾斜也绝不倒下,歌舞中独自狂欢,向操蛋的生活挥出一记重拳吧

20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推荐

#北影节2018#关于LGBT的社会认同。很朴素。想要的不过是普通女人,却是普通不得。澡堂一场戏,从浴巾的下移到穿过分割男女的那扇门,是关于性别认同的指涉与隐喻。

23分钟前
  • zykmilan
  • 推荐

这也太平庸了。。

26分钟前
  • 叶又呱
  • 较差

并不想在芬兰浴池一直看着女主角的假胸……

28分钟前
  • 梵 φαν
  • 较差

这部电影给我一种货真价实的感觉,丹妮拉演的是自己,表演的自然很到位。该片不但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丹妮拉还作为台上的嘉宾报节目,这也是很高的荣誉。丹妮拉不论怎么看:身段,手臂,声音,都是女子样。所幸丹妮拉生在这个时代,她完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的时候我就感觉这个世界真美好啊

31分钟前
  • 五月
  • 推荐

LGBT离人群远吗?并不。只是他们隐藏着。如果曝露,人们会极尽恶之所能去羞辱、围殴他们。【残忍不需要动机,只需要一个机会。】人可以毫无理由的对不喜欢的群体施暴。

34分钟前
  • 还行

脱到露点反而让人开始疑惑性别

35分钟前
  • may665
  • 较差

我看更像是女主的纪录片,看的真没劲

40分钟前
  • mranuo
  • 较差

众多的镜头语言与音乐使用技巧足以体现电影下足了前期功夫,几个场景甚至产生了神奇的超现实效果,该片有极大的艺术性,在现代电影中也属少见...

43分钟前
  • chaokunwang
  • 推荐

普通多难啊

48分钟前
  • バイ菌17号
  • 推荐

从舞池里来者不拒的《葛洛莉亚》到变性丧偶的《普通女人》,莱里奥专注帮边缘女性祛魅,美貌、聪慧、活力...之外,其实“女人”本身就是一个形容词,关于勇气和坚守,表达热爱和无畏。

50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无病呻吟 这在中国根本就不叫个事 啰里啰嗦

52分钟前
  • 死硬
  • 较差

干不死你 必使你更强大

54分钟前
  • 徐友惟
  • 还行

观感略贫乏,题材独特演员超棒,虽然爱不应该被歧视但生活万象之中,大部分人总免不了俗~不容易

55分钟前
  • 小邪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