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写这篇观后感的时候,我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一个大写英文字母Y,这个字母可以帮我们更好的理解这部烧脑的美剧。
相对宇宙给我们呈现的是两个世界,暂且把它们称为A世界和B世界。
在时间阶段I的时候,A世界和B世界一模一样,仿佛B世界是个复印版。
然而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拐点,在时间阶段II,A世界和B世界开始偏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偏离越来越大。
美剧一开头,在没有交代任何故事背景的情况下,刻画了一个B世界的冷酷女杀手(简称女杀手B)来到A世界执行任务,连环杀人。
为了防止事情进一步恶化,B世界的霍华德(简称霍华德B)来到A世界进行阻止。
至于美剧中间出现一系列故事,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暂且谈谈我的体会:1、整部剧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思考。
导演没有开门见山的告诉你故事背景、经过、人物关系,反而给你的信息像一块块支离破碎的拼图,你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将一块块拼图拼好。
2、演技精湛,出神入化,不矫揉不造作。
霍华德A是一个老实巴交、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文员,霍华德B是一个雷厉风行、游刃有余、不卑不亢的领导。
一个人同时分饰两角,从表情、动作、神态、语言能让观众一眼区分,是需要精心雕琢的。
3、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无论是在职场关系中,还是国与国的外交中,都存在着在竞争中和平,在和平中竞争。
A世界和B世界表面和平,私底下实则都想除掉对方。
所以我们在工作中生活中,不要完全信任别人,因为你不知道是敌是友。
4、环境改变性格。
本来霍华德A和霍华德B在阶段I是拥有着一模一样的人生,但是在阶段II,由于环境的不同,霍华德A和霍华德B虽然拥有着一样的皮囊,但却叛若两人。
5、抓住机遇。
霍华德A本来是一个普通的文员,认真工作了三十年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升职机会。
但是在经历了一些风波之后,霍华德A变得勇敢,敢于和领导谈判,于是得到了升职。
所以我们的生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时刻准备着改变,因为机会总是在有准备的人的手中。
唯唯诺诺小职员,辛辛苦苦已四年,眼高手低,在这个世界的我现在大概就是这个模样了。
可能另一个世界的自己——我的对应身应该会比我还要勇敢、还要自信,有着和越狱里男主角Michael一样的高智商;他应该会身体力行的去实现他的理想和野心;且他做什么事情都能雷厉风行和干脆利落;他应该也不会随随便便做个烂好人……《相对宇宙》第一季当男主角和另一个世界的自己相见时,完全被眼前这个和他长的一模一样的人给吓到了。
然而他的对应身和他的性格却完全不一样。
当地球复制它自己变成两个地球时,地球上的每个人都有他/她的对应身,复制之后,两个世界各自发展,每对自己在不同环境下,变成了两段不同的人生。
就好像我们某个时刻有两条路可以选择时,我们选择了其中一条,按照那条路走下去,在下个分叉口也只能选择其中一条路……走着走着,就成为了现在的我们。
如果在每个选择的时刻选择了另一条路,那我们现在又可以是另外的一个“我们”了!
真期待我也能有那么一天,可以和我的对应身见个面,一起下个棋什么之类的。
也不敢跟他打架吧,估计人家早已经有了八块腹肌了吧,而我……
counterpart这个剧有点意思的。
前面刚开始看有点跳戏,因为男主是爆裂鼓手里面那个变态的音乐教授,同一个人。
后面就完全被演技折服,所谓剧抛脸可能说的就是Simmons这样的演员,nb。
设定有点酷,这种类似同一个人分身变成两个然后搞事情的剧真的是爽剧标杆了,国内有白夜追凶,好像也是类似这个模式。
第一季第三集Baldwin说了一句蛮核心的东西:我们无法逃脱真正的自己。
人说到底最困惑的还是自己,不论中国人外国人,“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如是说道。
然后同样是这个第三集,现在看看,这个开头有点耐人寻味。
还有,Italy那个vaccines作为交换的梗真的不是预言么!!!
我特么看得一身冷汗快了。
自從奎爾跟Harwood在河邊說,他在工作上比任何人都強,已經被無數次打臉了。
不僅連續5年被Clare從他這裏竊取情報,最後發現了Clare是間諜,雖然在身體上制服了Clare(可能Clare並不是被當做殺手賴訓練的),但思想上完全就不是Clare的對手,被Clare利用女兒三言兩語輕易說服了。
他慌了,退縮了,害怕了,被逼無奈的奎爾只能告訴阿德里奇Harwood是mole。
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Harwood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策劃這麽長時間的情報竊取。
所以,奎爾的謊言只能拖延一段時間。
但就這一段時間就足以致命。
Harwood已經知道了那三個間諜的名字。
假如奎爾頂住壓力沒有“出賣”Harwood,Harwood可能已經配合阿德里奇把間諜揪出來了(純粹YY)。
但显然不可能,阿德里奇也一直不信任Harwood。
最後奎爾拗不过他岳父,要去辦公室報到,Clare卻勸他不要去,就今天晚上不要去。
從這里可以看出,Clare其實對奎爾還是有點感情的,雖然她很看不起奎爾這個“花瓶”。
也許,Clare在A世界待久了,慢慢地也開始被同化了,覺醒了。
B世界三個間諜在A世界總部中大開殺戒,明顯各有分工,一個漢子去保衛室把去地下通道的門全部打開,一個妹子在四樓大開殺戒,從四樓一直殺到分析部,卻偏偏遺漏了奎爾的岳父也是A世界的外交官,另一個漢子等門開了之後直奔地下通道,想要“逃”回B世界,卻被阿德里奇阻攔。
最後背上的包很可疑,難道是要炸掉通道嗎,這樣流感就再也不會傳播過去了。
還是要爬上另一邊的樓梯去通風報信,時機成熟,對面通道不設防了啊,B世界的軍隊快開過來啊。
B世界開始大規模入侵A世界,ultimatly,A war!!!
(純粹YY,不喜勿噴)
这个人背了一个背包,是不是这个背包里有一个装置,然后在这个地方启动之后,能给被特定的人,或者什么设备接受并控制,然后让两个世界合并,或者是灭地A世界?
不过真的没想到,这都第九集了,一直以为是一部以人性为核心的情节剧,突然就这么一下子这么刺激……有一个现象,B世界很多其他人种,比如印度人、黑人,而A世界很少见,是不是说那场流干后,死了五亿人,主要死的都是欧美人种?
然后欧美人口萎缩,只能大量接纳外来人口?
平行世界的我是不是我们人性的另一面。
也许是我们都没有发现,没有在意或者被遗忘的自己。
在人生的路口分叉,选择不同的路,就会有不同的人生境遇。
有的人故意抹杀另一个自己就是抹掉自己的另一面,有的人总是在想象自己走另外一条路是什么样就会发现自己的另一面与自己差距有多大。
试图找出间谍纠正错误的行为,有时候会产生新的错误。
不如错了就错下去,选择了路就继续走下去吧。
所以不知道这些的人活得还是幸福快乐的,知道的都或多或少有影响,这就是说别总在想另外一条路的事情了,别郁郁寡欢,庸人自扰了,怀念可以,回顾也不是不行,但,还是要向前走。
英剧最大的bug就是不讲逻辑。
如果讲的是平行世界,最大的漏洞是,同一个人,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经历,怎么会有相同的记忆,譬如父亲、母亲的回忆等,因为父亲、母亲在另一个世界也完全是不同的人。
如果是复制世界的话,那就更扯淡,复制世界是30年前出现的,之后的所有人类轨迹都发生了变化。
两个世界出现和存在的人类在数量、个体本身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存在很大区别。
第一个女杀手年龄不超过30岁,那么女杀手的父母也许都不会遇到,也许就不会有这个女杀手的存在。
一个剧在最基础的世界构建都崩塌,还有什么必要继续讲下去,全是扯淡!
相对世界从另一个方面反应了平行世界的存在,不同平行时间,即使是相同的人,在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不同。
你也许是你,也许也不是你。
你或许因为某件事情,或决定走向了另一种人生。
这部美剧从另一个方面诠释了每个人在做出不同选择后对一个人的影响,和每个人在并不一定是坏的也不一定是好的,只是那个你还不够了解自己。
整部剧的格调更像欧洲的间谍片,比如(夜班经理,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特工每日如履薄冰,出生入死,枪口对外,还得留一只眼盯着自己人。
平行世界的设定给沉闷的间谍片平添一抹亮色,看前两集时,我还以为两个世界的科技水平差距很大,看到后面才知道,建在两个世界传送门上的大楼,里面的科技水平之所以那么落后,是为了保密,两边大楼里的电脑都那么旧,就不会暴露自己世界真实的科技水平,有点自欺欺人的感觉。
片子的亮点在于含蓄,给人一种暗流汹涌的感觉,所有角色的情感都是收着的,每个角色对待他人都是小心翼翼的,充满不信任,只有老年主角时不时蹦出两句真心话,让人感触。
看到现在没有黑华裔,很好,希望后面也不要有,忍不住说一句,比副本好看太多,可能是自己年纪大了。
更新:如果从围棋的角度来理解剧情。
试想一下,两个大致相同的世界,互为镜像,正如棋盘上一黑一白。
二者有了一个通道。
pope和男主角B乃至这个信号计划就像是基于两个世界的竞争关系视角,其妻反而基于和平发展视角。
导演创造这样一个语境妥妥的就是冷战思维回潮的当然体现。
那么,一旦冷战回潮,双方都是基于削弱甚至消灭对手存在,作为掌握两个世界终极要义的部门,一定也是最接近影响世界命运的部门。
印度男也好,被杀的其他人也好,想必在另外一个世界也是金字塔尖上的精英,两个世界互相伤害,封印对手的关键人物,保护自己世界的关键人物。
所以印度男一旦被提拔就要被杀,因为其具备走上关键岗位的素质,只是在这个世界一时选择失误。
“我知道我老婆出轨了好几次,但我都原谅了她,我还和她的情夫谈笑风生呢。这种无私的爱,正是区分你我的唯一特征” ???我都忍不住想替另一个霍华德说句***哟
看完第一集是我喜欢的类型第二集开头,老爷子可真是酷毙了剧情走势有点不对啊?这……披着科幻外皮的家庭伦理剧???看完了,老爷子没有半点用处。两人在界面部见面的重点在透露了三个间谍的名字接下来要去调查清楚解决间谍而不是老婆出轨好吗?!我都替他着急!简直在浪费鲍德温这个角色。
前几集还是很好看的,就是最后一集感觉好几个角色很容易就挂了,强行把酝酿好的矛盾平息下来,把锅甩给下一季。
开头非常澎湃 希望后面填平坑不要烂尾 终于追到喜欢的美剧了 开心:)
节奏有点慢。现在流行一人分饰两角了?
三集以后弃了,架势是不错,推进的太慢,看点也少。
杀手或者天才小提琴家,我真的只爱看A、B世界的Baldwin,命运如何分岔又交汇……
超!好!看!!!作为一个科幻世界观base的剧不搞八毛特效,好好编剧好好讲故事,这年头很尊敬了!硬气!!虽然有点Bug但是瑕不掩瑜,每个角色的表演都很精彩,悬疑推理的剧情精妙,看的停不下来!!“如果我的人生有另一种可能性,一切是否可以重来”这样的主题也是很值得细品!!总之非常推荐了!!
好看度一路下降。可能我不爱看太政治的东西吧。总觉得彗星来的那一夜里的逻辑才是正确得,人应该会自私到想要自己成为所有可能里尽可能最好的选择。所以原本软弱的男主会成为大BOSS吗?
主角演技超好,穿一模一样的衣服,坐着不动,都能分辨出谁是谁。大到城与城,小至人与人,同源不同命,面对差异,在敌对与合作两极间怎么选择?光是想一想遇到相对宇宙的另一个同源同命的自己是喜欢还是厌倦就挺费思量的了。
……其实应该算是政治片吧?科幻的皮,其实感觉像外交博弈,设定没什么新鲜的,三星给男主演技了。
两倍速看完,非常糟糕片头曲编曲的时候两倍速应该是正常播放速度吧?我记得是有含义的,但是并不是很清楚具体含义那个黑人真的全程都没有好脸色,一直对男主没有理由的大喊大叫,还是女主的现男友,无法共情,很想把他的脸撕下来最后一集直接降星,不是很清楚为什么两位男主要同时选择离开,依然无法共情这部剧里唯一塑造的很成功的就是外交官的儿子儿媳一家我能理解主创是想增加冰冷肃穆的气氛,所以大家刚开始脾气都很大,又选在了柏林,但是真的没有《巴比伦柏林》好看,毕竟《巴》里的大部分德国演员在这里都能看到。但是你在每集片尾之后都加了编剧评就有点离谱了吧?这是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剧本写得烂觉得大家看不懂么?
老戏骨西蒙斯演技很好,科幻背景设定也很特别。……精彩程度不足,特别在萨拉这里,非常拖沓,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告诉观众这是STARZ台的,所以非要加上那些可有可无的并不好看的C戏。……温吞吞的节奏在最后爆发了一个精彩点,虽然捋顺了整个故事,但又归于平静。难怪2季就被砍。
其实严格来说并非科幻,因为奇幻、魔幻,甚至只是一个超自然设定也可以解释通本故事的基点。真正有意思的也不是什么一人分饰两角,或者说这至多只是表层,深层次的话题一个是机会、可能性,另一个是环境的形塑,一开始两人截然不同,但随着对彼此所在环境包括社会关系的体验,相似之处越来越多,说明人的自由意志没那么多,自以为是倒是很多,以为自己会选别的,但其实也差不多。
演技很赞 剧情实在是不吸引人 两集弃
设定看起来相当讲究,还复古冷战风,只是男主睿智的老而秃了。越看越闷了,这不就是北韩特工潜入南韩搞破坏么。到后面老男女主逐渐让位给几位争芳斗艳的配角了。下一季续订又能讲什么呢
以后这种涉及到偏老派政治题材的电视剧,还是谨慎入坑为妙,就知道后面会留下尾巴,等着拍续集,然而前面几集就够耐着性子了
OK 你们飙戏很精彩但我要看 Baldwin。
老爷子的表演是不错 剧情设定也挺好 就是漏洞太多了 节奏慢 除了卡莱尔那块儿反转让我惊了一下之外。。这剧本一言难尽 可惜了
一集下来不知道它到底想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