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这片其实说的是一个被现实压垮的人最后采取极端的手段来报复社会,也提醒我们,如果你是一个正常人,在外面尽量不要去惹事,你也不知道和你发生矛盾的人会是什么样的状态,相类似的案件在国内也发生的太多了。
这是社会病,一时半会儿是医不好的,我们尽量能关心身边那些”不成功“的人士,从身边做起,一起来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社会更和谐(这高度有点高了,就是随便来BB两句的)。
开门见山,我觉得路怒的明明是女主,气急败坏地冲前车按喇叭还恶语相向,她儿子在后面一直规劝她,急得直跳脚,怎奈这个熊家长就是不听劝,最后引火上身。
可是电影的矛头却指向了男主,属实有点不公平,一码归一码,男主杀人放火的确不对,但是却遵守交通规则,在经受人生变故的重大打击之下仍然保持冷静想跟女主好好沟通,却换来女主一顿破口大骂,换了谁都受不了,当一个人has nonthing to lose的时候,做出什么事情都不足为奇。
女主的路怒行为在平时可能就引发一次小口角,但是对于一个精神濒临崩溃的人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所以女主只能自认倒霉。
受疫情影响,2020的电影太少了,好电影更少了,明星们都躲在家里,只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18线演员还在拍电影,少有大制作了。
这部电影显然是去年拍好得的,今年迟迟才上映,有金球奖影帝坐镇,让人在看到预告的时候就期待满满,果然正片不负众望,紧张刺激,一点不拖泥带水,作为男主的第一部恐怖片,值得一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部电影中发生的故事,是大家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情况——路怒症。
电影开场是一出简单干脆的入室凶杀案,简单粗暴,1分钟灭门。
这场罪案的实行者就是本片反派,角色名称同样粗暴简单,The man,猛男。
饰演反派猛男的是奥斯卡影帝罗素·克劳,为我们奉献了《角斗士》、《美丽心灵》、《洛城机密》等诸多经典。
影片讲的是路怒症,这种情况我们在街上开车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影片开始用新闻素材剪切的方式,介绍了路怒症存在的一些原因和造成的危害。
然后紧接着开始进入影片正题。
正片开场,开始交代角色背景和故事涉及到的细节。
单身妈妈瑞秋正和丈夫打离婚官司,弟弟也窝在自己家里整天打游戏,送儿子上学也要迟到,可以说此时的瑞秋生活一团糟,路上堵车又接到了被炒鱿鱼的电话。
开场这一段交代了大量的细节,包括小舅舅和儿子关于打游戏战术的对话、剪棒棒糖的剪刀,以及邻居家的新车等等,都成为影片高潮时的重要元素。
瑞秋手机没有锁屏密码,也成为被反派猛男盗走手机后肆意作恶的原因之一。
孩子和女性角色最容易激发人们的同情心。
在这部电影中更是这样,生活工作一团糟的单身妈妈,还在上学的孩子,这样角色设计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激发观众的同情心理,从而更容易深陷到剧情的紧张气氛当中。
这种典型的惊悚动作类型电影,其实和大多数小成本类型电影没什么不同,但这部电影还是努力向主流市场靠拢,其策略之一就是找来了奥斯卡影帝罗素·克劳来饰演反派。
如此分量的演员,相较于没有辨识度的女主角来说,自然要特别对待,所以直接在影片开始登场。
高速路堵车,又经历在儿子面前被炒鱿鱼的尴尬,还有离婚官司缠身,儿子又要上学迟到,所以单身母亲瑞秋自然脾气不太好。
这时候碰上了影片开头犯下灭门惨案的反派猛男,在等红绿灯时,瑞秋火往上撞,冒犯了猛男。
在这里,奥斯卡影帝罗素·克劳饰演的猛男原来也只是想息事宁人。
只不过两个生活都不如意的两个人最终结下了梁子。
两个路怒症重症患者开始在全城大堵车时,上演了生死时速。
现在说一下这部电影尽力向主流市场靠拢的另一个策略,就是将这部电影的最大看点极至化,就是接下来连串的追车、撞击、伤人情节。
每一场戏都十分精彩。
猛男挑衅,梁子算是结下了。
在电影里,角色性格需要有所转变。
在摆脱猛男的挑衅之后,单身母亲瑞秋和儿子在车里有次放松气氛的对谈。
这一处谈话除了缓解气氛之外,还有两个目的。
其中之一,依然是进行角色背景的塑造。
这番对谈,所谈的话题,表明瑞秋和儿子之间有情感隔阂,对彼此的世界了解的少之又少,说明很少沟通。
这种角色背景状态的描写,会在经历完整个电影故事之后得到改善。
目的之二,就是将此前小舅舅和儿子聊的游戏战术这一重点再次强化给观众。
女主发现汽车没油。
在加油站加油时发现猛男开始尾随。
这时候小弟路人甲当了一次护花使者,只不过很快就死于猛男的车轮之下。
现在开始,都市大塞车时两大路怒症患者的生死时速正式开始。
此前铺垫的细节也开始一个个进一步展现。
反派猛男拿到瑞秋没有锁屏的手机后,开始一个个向瑞秋至亲的人下手。
猛男现在的心态就是,反正我的生活已经毁灭,不介意拉几个垫背的。
最先遭殃的就是处理瑞秋离婚官司的律师。
反派猛男处理律师的手段依然是简单粗暴。
接下来就是瑞秋蜗居在家的弟弟,在和警察一番遭遇战之后,猛男负伤逃跑。
说到做到,现在的瑞秋已经被猛男完全控制,瑞秋开始被猛男手机遥控,接上在学校的儿子。
接下来柔弱的母子两人开始利用游戏中的战术进行反击。
影片结局肯定是正义战胜邪恶,不过电影前期所铺垫的更多细节,是如何在影片最后帮助女主角绝地反击的,才是更值得用心关注的。
这部电影单就故事来说,属于典型的惊悚动作电影。
柔弱的单身母亲和孩子,引发观众同情。
在反派的设置上,找来奥斯卡影帝罗素·克劳,这个现实中也是暴脾气的澳大利亚糙汉子来饰演路怒症猛男,可以说是人戏合一。
影片最大看点,就是两个路怒症患者在全城大塞车情况下上演的生死时速追车戏份紧张刺激。
综上所述,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值得一看。
我的评分:7.5影评:讲的是怒路症的一个故事,也可以说是“一个喇叭引发的血案”。
一个单亲妈妈开车送马上就要迟到的儿子去上学。
等红灯的时候前面有一个车,灯绿了也不走(估计在看手机),她就狂摁喇叭。
之后,这女的噩梦就开始了,前面这个男人因为这个摁喇叭的事开始追杀他,一路上杀死不少人,直到影片的最后,才终于被这个女人反杀。
影片最后,镜头一转,死里逃生单亲妈妈开车带着受伤的家人去医院,路上突然冲出一辆车,她下意识的要摁喇叭,最后还是慢慢把手抬起来,影片戛然而止。
这个影片告诉我们远离怒路症者,自己也不要做路怒症。
说你呢 这句话 大蠢逼 这电影挺好看 大狗熊拍苍蝇 。
女主角是代表社会上一种女性吧 ,确实很蠢,在现实中可能习以为常。
但在此片中,我们可以看到 ,她成为了大狗熊的猎杀对象。
很令人感动。
大狗熊脾气不好,但是思路比较清晰。
(还得是影帝)小绵羊似乎很委屈,但是她的的头脑就和交通状况一样堵。
(白B扯的演技)
一位急急忙忙开车送儿子上学的母亲,正碰上马路大堵车,赶时间驾车烦躁的她,不小心冒犯了一位更加烦躁的路怒司机,噩梦般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许久未见的罗素克劳体型暴涨,仿佛吹起的气球,其人眼神中的阴鹜狠劲儿配合庞大身材,愈发显得凶神恶煞,完美代言了一个暴躁的社会垃圾人。
装载着对社会无处发泄的怒火,和满满的负能量,这位破坏欲超强的疯狂司机驾着一辆健硕皮卡穷追不舍,将那位冒犯他的可怜母亲、和她身边的亲友彻底逼上了绝路....
剧情很简单,但横冲直撞的节奏迫力十足。
观众将目睹无助的女司机一步步从最初担惊受怕、东躲西藏、到最后为救儿子绝望中拼死反击的全过程。
电影教给我们简单的做人道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最重要:远离社会垃圾人!
让你看着揪心是本片一大亮点,凸显路怒症危害是主旨,但我觉得路怒症只是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人们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是一个效率至上的时代,是一个时间就是金钱的时代,生活成本的上涨会迫使你努力挣钱,不停压榨自己的时间精力,焦虑,多疑,紧张等情绪很容易产生却不容易疏导,长期压抑就会形成心理问题,任何一点微不足道的导火索都容易引爆。
依稀记得以前有个新闻讲的一个人在早餐店吃了碗面条,价目表上写的四元,而老板结账时要收五元,最后店老板被当场捅死了,只不过物价涨了老板懒得因这一块钱而改写,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很多人谴责那个杀人犯,以为他有精神病,因为一块钱都可以罔顾他人生命,却不明白他并不是因为不想给这一块钱,在他眼里可能就是欺骗,这也只是导火索而已。
人们何时才会学会心平气和的说话,心平气和的工作生活,我想唯有把速度慢下来吧,不要急着去挣钱,不要急着去赶路,慢生活才是治愈这一切的根本,即便瑞秋经历过这么大的打击警醒,但她未来依然无法逃脱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带来的无形压力,这是现代社会的悲哀。
女主离婚,生活落魄,本来就嫉世愤俗,加上早上没定时,路上又遇堵车,客户还因为她迟到解除了生意,所以心情很不好,于是就用喇叭按了前面老是不走的车子,骂了一句后超车而去。
不想遇到了一个不依不饶的主,追上前来,要求女主为刚才的不礼貌道歉,女主不从。
男主就一直尾随她来到加油站,偷了她的手机,一路追杀她的朋友亲属。
最后女主发现男主是在用藏在她座位下的电脑定位她,在儿子的帮助下,扔掉了定位她的手机。
跑进了女主和儿子熟悉得外婆家,利用男主对此处不熟悉的优势与男主周旋,最后击杀男主的故事。
女主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了代价,她也在影片的最后放下了冲动,选择了忍让。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是真正做到需要很强的修为和克制,很多人常常放任自己的脾气做不到,因而引发纠纷,甚至造成血案。
在浮躁的现实世界,大家还是克制一些,退让一步,可能就可以化解很多不必要的纠葛,让自己独善其身。
当然男主绝对是个亡命之徒,为了一口气不管不顾,大杀四方,什么人都不放过,内心真是太黑暗了,几乎是个变态杀人狂,这样的人,就算女主不按他,他也会找个由头大开杀戒,绝不收手,毕竟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感叹国外的治安真的好乱,没有几分钟包围圈,路上都撞成一锅粥了,就不能设卡抓人嘛?
这在中国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作为中国人还是感慨很幸福的。
对于女主,还想告诫一句,有危险,还是第一时间求助警察,比如把车来到警察局什么的,还是比较安全的。
从电影男主人设来看,是个吃苦耐劳的人,爆发是因为委屈,大家肯定都有体会,天下能受得了委屈,而不发泄出来的,那境界不是一般的超脱了。
脾气好的人,有个特点就是,比较能忍耐,就像个弹簧,但一到压到极限反弹起来,可是要蹦坏人的,不像直爽的话,不攒着直接说出来,这样肯定会好很多。
社会上也有很多例子,不一一列举了,男主就是这样的人,其实还是很好说话的,如果女主当时是轻按两下喇叭提醒男主,男主知道后肯定会追上去表示歉意,虽然是为了绿灯后没及时开车道歉,实际内心是感谢女主能体谅对方开小差,并不是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像机器一样在运作,对方偶尔的小失误也许正好被你赶上了;你恰到好处的提醒,对方不仅诚恳道歉还外加感激。
男主的错,是社会对他的不公发泄给别人,女主的错,是自身的错借机迁怒与别人,都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的缩影。
另外,关于女主不道歉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和电影《空难余波》很像。
急躁的翠花狂按喇叭,恨不得想要有一万只草泥马踏过前面的小皮卡,眼看着绿灯变成黄灯,翠花急打方向盘,一脚油门,超了上去,还不忘冲着小皮卡比了一个国际手势。
可还没等翠花走几步呢,又遇到了大堵车,她也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周一的早上,可是,刚刚的小皮卡已经缓缓的跟了上来,翠花瞥见了面露凶相的皮卡司机丧彪,立刻神情紧张起来,丧彪示意翠花的儿子小帅摇下车窗,同样害怕的小帅赶紧按下按钮,丧彪向小帅展示了如何礼貌的按喇叭,并质问翠花刚才为何那么粗暴的问候他全家,翠花根本不想跟他纠缠下去,示意小帅关闭车窗,可车窗偏偏在此时被卡住了,翠花暴躁的大叫着说,刚刚明明是绿灯,你为何不走,丧彪说刚才可能一时走神了,并真诚的向她道了歉,但作为回礼,丧彪也要求翠花为她刚刚的行为道歉。
可是,暴躁的翠花哪里有心情跟他道歉,直接把丧彪怼了回去,并再次问候了他全家,被整懵逼的丧彪彻底愤怒,威胁翠花说,要让她知道糟糕的一天到底是怎样度过的。
道路畅通后不久,丧彪驾驶皮卡疯狂的追了上来,一个紧急变道超过翠花,紧接着又来了一个急刹,幸亏翠花反应灵敏,死死踩住刹车,翠花被吓出一身冷汗,差五毫米就撞上去了,丧彪鄙夷的嘴角上扬,一脚油门扬长而去,心有余悸的翠花母子,只能慢慢的跟丧彪后面,准备抄小路避开这个有毛病的人,可就在快到下一个路口的时候,丧彪突然快速发动方向盘,急踩刹车,皮卡直接横在了路中央,恶狠狠的给翠花来了两分钟的死亡凝视,之后又再次帅气的扬长而去。
被吓尿的翠花找准时机赶紧拐进旁边的小路,母子俩回头张望没有看到丧彪追过来,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但是,翠花根本不知道的是,被她激怒的丧彪,就在昨晚的雨夜,因为老婆出轨离婚律师,而愤怒的杀了她全家,刚才的一幕仅仅是她恐怖一天的开胃小菜。
精神错乱 (2020)6.22020 / 美国 / 惊悚 / 德瑞克·伯特 / 罗素·克劳 凯伦·皮斯托里斯
开车真的不要跟陌生司机吵架。太可怕了。
这跟路怒有啥关系,这种人就是走路时擦到他一下他都可能被激怒然后杀你全家,因为他已经不惧怕任何犯罪的后果。电影的英文名和中文名都说的很清楚了。片子很紧凑,情绪一直紧绷着,相信很多观众看完以后开车上路都会稍微善良容忍一些。女主本身确实有点差劲,造成很多致命错误,观众从她身上也能学到那么disorganized的后果是什么。今年实在没有任何大制作或者好片子,鉴于这部的教育意义,给四星
如果您有路怒症,建议看看本片,这可能是路怒能造成的最大惨剧了
一般般,发神经了啊乱打死人。。。
只说一句:幸亏是发生在美国,如果是在中国,母子俩将闯入家中的疯子杀死可没那么容易脱身,弄不好就得进监狱,赔偿都是幸运的。偶尔有判正当防卫的案子,也至少先拘留一阵子,在媒体广泛报导下才可能成立,反正不管怎样都要掉一层皮再说。
罗素克劳这些年金拱门吃多了还是怎么的,这身材惨不忍睹。
我天 看得我全身冷汗冒起来
老一套的精神病患者电影,通篇都是老旧的题材 女主的确愚蠢
碰到神经病怎么办 , 能逃逃, 不能 就打死
文明礼貌突然杀戮,刀不动我动,碾压对冲花样roadkill,糖果剪刀“提醒喇叭”;继肌肉偶像派方基默和史提芬希格后,轮到角斗士罗素克劳肿成气球了,变态演得够可怕,希望他还能瘦下来吧……
这是什么交通局的宣传片吗,可惜了罗素大叔
短小精悍,紧扣主题,不讲废话
这不是路怒症,这是杀人诛心了,演员炸裂满分演技,最后一段房间躲猫猫过于刻意和敷衍了,减一星。
真是各种乱来…罗素克劳的这个角色处理,就意味着根本不需要动机,有无铺垫前史不会有任何不同,几乎就是一个精神变态的无差别杀人事件。倒是把暴力和惊险的纯感官刺激做出来了。刚看完就收到朋友发来的类似“路怒”(但电影里完全不能算路怒)事件的视频,也太过于巧了,惊悚效果+1
没什么太大意思的暴力片
主要人家道歉还挺真诚的…
表演不错而剧本略薄
等同于将斯皮尔伯格的高概念处女作《决斗》拆解降维,如今美国类型电影创作愈加反智求和进而失信的大趋势着实令人惋惜:让导演放弃想象,让观众放弃思考,最终的结果,就是共同退步。
3.5;迁怒于人是我们的本性弱点。。
这不是路怒症吧,这就是《看见恶魔》里面那种纯粹的精神变态,反而是不以现实中社会性的精神异常作为故事的大背景可以让整个故事更具恐惧感和神秘感,就如同斯皮尔博格的处女作《决斗》一般。总的来说,娱乐性还是很足的,短小精悍,有这么几场戏的氛围和暴力处理还是很刺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