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现在的小朋友都不认识蜡笔小新了吧,好多经典的动画片如果以后我有孩子的话,我会首先推荐给他们看的,不知是否情感的先入为主和长大心境的改变,感觉现在的动画片几乎都看不入眼,不过孩子们倒是喜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典吧。
虽然一说到蜡笔小新,我就觉得恶心,有这样的孩子真是噩梦,可是每次看完又觉得,有这样的孩子根本不用担心他会吃亏,上帝总是眷顾这些看起来蠢蠢的孩子,要不怎么说傻人有傻福,何况小新其实很聪明呢,只是行为嘛……额,也真奇怪怎么这样的动画角色没有影响一代的孩子模仿呢。
万幸啊!
说是动画片,可是这一部的内容能给孩子看吗,感觉好恐怖,噩梦里那些场景连我都看得起鸡皮疙瘩。
噩梦,噩梦,都是现实中心境的投射,再厉害,也无法控制梦境,每个人走在梦中都只能任其摆布,根源不除梦就随时会闯进来,不知多少个夜晚,我就是那个甩梦人。
和很多好莱坞动画大片一样,《蜡笔小新:梦境世界大突击》在主打奇趣、冒险、欢乐等主题的同时,也不忘对普世价值,即家庭、关爱、真情、成长、励志的弘扬。
其中最令人感佩的莫过于小新与妈妈美伢的母子亲情。
看过之前剧场版的童鞋都应该还记得,小新和妈妈总不在一个频道上。
毕竟,父母是比较务实的,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但小新(孩子)却是天真的,无忧的,随心所欲的。
矛盾、隔阂甚至冲突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当妈妈美伢一气之下将小新的动感超人随意一扔后,小新真的生气了。
不过,生死归生气,当小新发现下雨时妈妈没有带伞后,又赶紧去给妈妈送伞。
看到这暖情、温情的一幕幕,是不是有一种戳心戳泪的感觉。
妈妈美伢仍然要咆哮,小新也总会做一些无聊的梦。
但经历过冒险之旅的他们,都进一步相互理解,更加体贴了。
所以,当听到小新妈妈美伢在梦里咆哮大喊:因为我就是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你们这些孩子根本就不懂,这就是当妈妈的心情的时候,小新被感动了,暖化了。
观众又何尝没有被感动、暖化呢?!
尽管小新、美伢都是日本动画中的形象,但在你我他的身边,不也有很多小新和美伢吗?
或许,这是《蜡笔小新:梦境世界大突击》在带给观众幸福回忆、欢乐时光之后,观众又收获到的一份福利吧,即,这才是亲子教育、家庭教育、启蒙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可能是九月份到现在第一次开怀大笑,心里暖暖的。
这是蜡笔小新陪我走过的第几个年头了。
熬过了不少难熬的日子,野原小弟,会一直喜欢你的。
-今天网课了,整个人浮躁的不行,拉拉了一天脸子,纯洁之心难道消失了吗!?
然而并没有,至少我还在看蜡笔小新。
作为目前唯一一部上过院线的剧场版,我也已经刷了四五遍了,很喜欢,至于为什么今天看这部是因为腾讯只有这一部剧场版来着。。。
作为一个肚子里稍微存了点东西的地球人,我看到了很多之前观影从没注意到的小玩意。
很多点子把我逗得哈哈大笑,哪里好笑呢?
不知道,总之就是想笑就对了。
从没有注意过蜡笔小新的评分,点进来一看居然出奇的低,挺奇怪的,因为我还挺喜欢这部电影的。
有人说剧情水了,偏低龄了,那倒确实,毕竟市场早就已经跟二十世纪不一样了,蜡笔小新已经是一部老少皆宜的ip了。
(如果再像温泉那种真的会带坏孩子的吧(汗)然而最让我感到震惊的居然还有人对he不满意!
he的合家欢难道不是蜡笔小新一如既往的风格吗?
说白了,像我这种三次生活都够憋屈的人类再让我在二次元找点苦头我可能真的会抑郁。
“不试试怎么知道会怎样?
”“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这是蜡笔小新教会跟他差不多大时的我全部的东西。
说起来好像轻飘飘但这无疑影响了我的生活,我的价值观,我对世界的认知。
童心未泯,这四个字就是我的诠释,我希望今后的日子能永远做个孩子,因为我在应该是个孩子的时候没好好做个孩子。
“下水道里的死老鼠”这是我的童年,我不希望这成为任何人的童年。
我也真的好想和朋友一起在公园玩啊!
真的。
我也经常做些与年龄不符合的事,哪个初三生会天天看动画片,假期逛公园,跟小孩比赛跑步最后还输了......这全是我。
中学校园里好像不应该出现捡落叶的、蹦蹦跳跳的、聊家常的,这貌似成为了什么可怕的共识一直笼罩着所有人走到生命尽头,简直太恐怖了!
我试图丢下这些破东烂西,我只能说,成功一半了!
(这也使我现实里没什么朋友(悲)扯远了,说回电影,这是一部包含了亲情与友情的欢乐喜剧,一如既往的蜡笔小新风格。
这没什么不好,如果你现在正在被生活的那些破事折磨,相信我,看集蜡笔小新吧,你会笑的。
最后,我真的很羡慕春日部防卫队的友情,回想起小时候这些事我貌似都没有体验过,有点难受,但也没事,毕竟他们的故事已经传神到我觉得他们已经是我的朋友了。
所以说,挚友啊,今后也要一直......
友よ この先もずっと・・・8.8ケツメイシ / 2016(感慨了一下,说了一堆废话,能对一个人有帮助那就太好了。
)-写到一半的时候妈妈给我发微信了,快泪目了(一家人出去活动的经历用两只手就能数过来)
"毕竟我们约定过不能讨厌对方嘛,我们和好吧!
"动画都是成人制作的,所以成人要多看点动画哦!
保持自己的纯洁之心O(∩_∩)O!
小新!
总是抓不住重点异想天开沉迷女色,盲目乐观往前冲,除了裸露癖之外,跟我有点像诶!
( ̀⌄ ́)小时候的梦境绮丽梦幻还有小伙伴来串门,长大了梦境里的人也长大了,然而奇奇怪怪的大冒险却少了很多~还是很向往梦境中平行世界发生的事情呐!
每次看小新的日常版都会被别人家的孩子弄得笑得不行,可每次看剧场版的小新都会被他弄到哭。
不管是哭还是笑,都是5岁的小新带给我的感动与触动,想能和他一样,做一个很单纯的小孩子。
只有有巧克力饼还有美女姐姐,生活就万事大吉。
2016年的剧场版和往常的剧场版一样,小新总是看似不经意间说出让我们感动的话,可能会这样,是因为我们都忘记了怎样去真实的表达自己了吧。
小崎因为自己的不小心,触发了爆炸,妈妈为了保护她而被炸死,她也因此一直活在自责中,所以总是作噩梦。
爸爸为了让她睡得着,用一个极端去保护另一种极端,让人们去做噩梦,并把这些能量搜集起来,给小崎安眠。
小崎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朋友,总是一副很傲娇的样子。
可是她的内心又是多么的渴望着朋友。
和往常的剧场版一样,小新,不,春日部防卫队再次出击,帮小崎清除了噩梦,也换来了春日部一片平和。
总是一样的结局,总是不一样的体味。
里面有一个场景是广志和美冴想要为了有很强的梦的力量,就不能得回到最纯洁的状态,也就是婴儿的状态,当然不是体型,而是心理。
一下保持着小孩子的心情就会一直保持着很强的梦力量,就可以看到一般成人进不去的一种梦境。
也许,我们要是能一直保护着童心的话,是不是也能有超出一般的力量,做一些我们平常做不了的事,到达不一样的高度。
可能,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我已经没有了那个孩童之心。
为了帮小崎走出自责,美冴说了每一个妈妈都会在危机时候,第一时间出来保护自己的孩子。
这是本能,母亲的本能,所以不用自责。
最后还是说不管别人怎么样帮助,想走出困境还是得靠自己。
小崎最后也终于自己重新认识了妈妈,认识了自己,明白了不管妈妈在那里,都一直在自己身边,并没有对自己有恨意。
也和过去的做噩梦的自己牵手同行。
希望自己能像小新一样,保持着一颗单纯的心,不管在面对朋友,还是不友好的人,都可以有一颗无畏的心.
梦,梦的解析,心理学,催眠。
超我,羞耻,三我合一,我是我。
上面两行是我对于这部影片的关键字。
每个人心里的魔鬼需要自己来喂养。
更可怕的是,当你和某人频率相同,你们就会把彼此喂养成真实的魔鬼。
然后再去享受惩罚。
这样才能获得短暂的解脱。
我经历过这种事,已经找出来很多心理的鬼,并且克服。
但我还是有事无法和另一个我共处。
无助。
有同样经历并发现这件事的人吗?
日本漫画之所以经典,小孩子看的大概是刺激、搞笑,满足了小孩子的幻想心,成年人则是仿佛看到了懵懂无知的自己,以及现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生活、长大之后的感慨。
一开始的小孩子的各种无厘头让人有些回到童年的画面,中间出现的梦境则是大概揭露了每个人在生活里的想得而不可得,而成年人更早的被踢出了梦境,剩下的只有小孩子做着比较单纯些的梦,除了风间说的小新在做着中年人的梦……之后讲了小孩子之间的友情,为了朋友可以奋不顾身,不怕辛苦,不怕麻烦,这是多少成年人又拥有的东西呢?
多少大人们之间的友情是考虑我帮助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回报,或者看你身居高位,手有权利,故意的去接近讨好?
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美伢出现在梦境里,说每个妈妈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做,每天再忙再累 回到家看到孩子的笑就会感到一切都是值得。
在这里面也反应出来一个很现实大家终将会经历的事情,即面对亲人的离世,都希望你能好好的生活,即使一生平凡,只希望你能健康快乐。
最后的尾声歌词也很不错,很不错。
希望大家在梦里可以见到好久不见的朋友。
保持纯洁之心,梦境保持了孩子一贯童真的颜色,五颜六色,光彩十足。
有孩子的简单,纯真,让大人在压抑的世界里,在梦里得到了实现。
难怪不愿意醒来。
但是,后面噩梦发生了,是啊。
不可能所有事情都那么好,那么尽善尽美,故事的结局,还是那么俗套,打败坏人。
原谅坏人。
希望每个人,都能像小新那样。
简单,快乐,不知不觉就能打败好多不好的事,保持永远在梦里的欢乐。
认真地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好好写写文章(就当是练笔也好)。
童年时期通过点播台认识了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神奇宝贝、数码宝贝、百变小樱、四驱兄弟、中华小当家、新世纪福音战士……而我真正拥有过的两套碟片,一套是美少女战士,一套是蜡笔小新。
从某种意义来说,我应该算是这两部作品的真爱粉了。
前者暂且不论——虽然小女孩很羡慕里头的各种战斗力爆表又有大帅哥关照的美少女们,但光是第一集里的怪物就把年幼的我吓出心理阴影——简直是叶公好龙现代版的完美展现。
直到十岁以后,在极其无聊的情况下才又把它翻出来看了一遍。
几个月前又因为无聊,曾把火野丽出场之后的部分挑出来看了看(没错,家里的碟片只有几张,只能看到火野丽出场),感觉真的非常之中二。
当然,无论如何,这也是一份珍贵的记忆。
而新酱呢,就颠来倒去看过很多很多遍了,在连英文歌都还不会唱的情况下已经先会唱OP动物园は大変だ 了。
在这里也必须诚挚地感谢哦多桑,如果不是哦多桑也觉得新酱也很有趣又无害,我是不会有这部碟片的(再插一嘴,喜欢Mr bean也是在哦多桑的影响下)。
现在想想,从小看新酱却没有变成奇怪的小孩,或许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在我看来,新酱是很熊,很色,但同时也有一颗美好的心。
当我头一次为失踪的小白掉眼泪时,自己都觉得很奇妙:原来这部看起来非常不正经的动画片,也有这么动人的感情啊。
中学时期几乎不看动画片了,而新酱貌似也因为种种原因在大陆遭到禁播。
直到大学才在同寝的新酱狂粉小公举影响下再次拾起这部动画片,直到去年才补完所有已出剧场版(毕竟也会看很多别的电影啦),直到现在依然在努力补新番。
新酱二十多部剧场版中,除了一两部以外,每一部都是很精彩的,都充满欢笑与泪水,最近几部甚至也注入了社会思考。
一个多月前去电影院看丸酱剧场版时,心里还在感慨:如果哪天新酱剧场版在大陆上映,大概会在电影院里感动到流泪。
没想到一个月后就传出最新剧场版要上映的消息,而今天我就已经去电影院观看了。
这次并没有像上次看丸酱一样直接不明所以地哭出来——可能是因为新酱剧场版比较高产、而且现在每天都有看新番吧(现在的op我也天天唱啦),只是在部分感人片段眼眶发热而已。
但我的感触其实是非常多的。
头一次在影院看剧场版,感觉和在电脑或电视上看有很大的差别。
好像很多东西都随着屏幕变大放大了。
看到三十二年贷款的房子时,竟然也觉得好大。
这部剧场版和以往多部相比,有一个较明显的转向。
从前的剧场版,虽然主题:有所不同,但共同之处是野原一家乃至春日部防卫队都成了开挂的救世主,各项神技能全开。
即便是《B级美食》这类,看起来好像很日常,但反派的计划依然会给一大群人甚至整个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
可能救世主设定反而成了很多人不喜剧场版的原因。
但这一部,主角们主要的任务其实是一个心灵受过严重伤害的同龄女孩子走出一直缠绕她的噩梦。
虽然春日部人们的正常生活因为女孩子父亲对她的保护计划也受到了侵扰——每天做噩梦,但相对而言,他们的生命尚未面临巨大的威胁:当小崎和父亲利用完当地人的梦之能源后就会离开,人们的生活又将恢复【当然啦,现实常常已经很辛苦,如果连梦境都不饶人的话,生活也是太艰难。
这点权利与自由实在不该被剥夺。
对于这个问题暂不展开】。
在这样的设定下,野原一家和春日部防卫队依然开启战斗模式,拯救小崎。
新酱团队终于从对世界、对社会的关注,转向了对个体的关心。
而主角们的动机,其实只是来自于最平凡又最常见的朋友之爱,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满满亲情。
这样的主题以及整个剧情走向虽然不算新颖,但用最暖心、最动人的方式表现出来,就是成功的。
剧情设定的部分不想多提,有一点比较有趣的,就是“獏”这个意象。
第一次看到这个字是在张爱玲的作品里,她曾提及,有一个友人说,獏的吃梦的兽。
不知道还有多少中国人知道这个传说,但日本人却已经用在了动画片里,叫人又感慨又有些不甘。
想多说的是角色的问题。
这一部剧场版相比于以往,其实并没有很充分地展现新酱的精神世界,他的个性设定延续了一贯以来的传统,平时很喜欢露屁屁和大姐姐。
影片前半部分对这两点多次强调,甚至让我有些疲劳。
后半部分又突变靠谱暖男,从一开始对小崎漫不经心变成了全心全意帮助她。
不得不说,由于缺乏对新酱内心世界的描述,这种转变其实有点生硬。
而新酱的个性设定似乎也有僵化的表现。
但这一点并不能算是电影的缺点。
因为,电影不仅把关注的对象从社会转变为个人,也把刻画的角色扩展到了新酱身边的人。
新酱这个第一主角的戏份似乎没有以往突出了,但作为配角的野原夫妇和风间、妮妮、阿呆等角色身上的个性都得到进一步的“解锁”。
其中最惹人注意的是妮妮。
按照前半部分的剧情走向,把妮妮称作是这部电影的主角也不为过。
毕竟一开始拉小崎进春日部防卫队的是她,正是有了这一举动,防卫队才渐渐了解了怪事的真相。
而后来提出进入小崎的梦境拯救她的也是妮妮。
而且我始终认为,小崎在内心应该是与妮妮最亲近的,毕竟是妮妮先把她拉出了寂寞的境地。
妮妮这个人物,一开始是一个温柔可爱的小女孩(当年纯真的我还认为她和新酱是一对……),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其实是懒得去追溯),臼井老师开始把她塑造成一个表面温和实则暴力又霸道的女汉子。
在新番中,妮妮的超真实过家家必杀技简直算得上是一种新型校园霸凌手法,比之前作为校霸设定的河村豹还要可怕——小豹的各种欺负至少还能被反抗,他也不止一次偷鸡不成蚀把米,而妮妮的威胁、耍赖是四个男孩子无法正面反抗的。
也是因为如此,不少人开始不喜欢妮妮。
甚至有人质疑她为什么总和男孩子混在一块、怎么都没有女生和她一起玩。
日漫里,除非是以女性为第一主角的作品,大部分女性角色都只起起辅助作用和一点调和作用,这点单是从角色数量就可以看出。
妮妮是春日部防卫队五人中唯一的女孩,这个组合和隔壁哆啦A梦里的五人组恰好是对应的。
可是妮妮的设定和静香是非常不同的(这点或许与作品年代等有关,暂时按下不表),这个角色的性格在一天天变得丰满。
平时她有柔弱的一面、有小女生爱幻想的一面(梦想成为偶像歌手啥的,说实话歌手形象还蛮可爱的),但也有“男孩子气”的一面,也有很强的战斗力(至少不输正男吧)。
但不变的是,她一直是值得信赖的好伙伴。
在这部剧场版中,她觉得小崎有个性、不服输,于是就算小崎冷漠无礼,她也没有讨厌她,反而将她拉进春日部防卫队,并且非常信任她。
而在决定营救小崎时,也可以看到她的决断力。
在梦境中她没有带兔子玩偶,而是自己变成螃蟹开启战斗……这些都能体现出她本人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为剧情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再说下去可能要聊到性别问题,因此暂时停住。
顺带提一嘴风间。
这个角色的设定和新酱是截然相反的,当然二人之间也有很多共性,也有很多“复杂的关系”。
看到风间背着小葵时,我很惭愧地腐眼看人基了……不过这不是重点。
TV版的设定中,风间似乎是一个过于成熟、死要面子甚至有点假正经的小孩,但在这部剧场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非常聪明的一面——最先发现梦境世界的问题的人是他,而且一个五岁的小孩开车开得风生水起,足以见得他绝不仅仅是一个天天上补习班的书呆子(反正我是开不了)。
他的梦想是做政治家,但心里装的是日本的明天,这又比一些虚情假意的大人要可爱得多。
另外阿呆和“獏”先生的交往、以及紧要关头使出的貌似是变身星球引起碰撞之类的设定,也让我们了解到更多面的他。
野原一家就不必多说了。
首先说野原夫妇。
变成小孩进入梦境世界那一段承包了我大部分的笑点,表面上真的非常中二了,但内里跳动的纯洁之心,恐怕没几个成年人能捡回吧。
最后关头,美伢闯进新酱梦里,抱住小崎化解她的心魔那一幕,让我一下想到“不独子其子”去了。
还有小葵,B站的不少弹幕也表达对她的不喜。
从某种角度来说她是新酱的翻版,她喜爱帅哥、喜欢把美伢blingbling的首饰藏起来,闹起来脾气也很坏。
在这部剧场版里,她成为“巨婴”反过来保护了哥哥姐姐们,最后因为疲惫、惊吓等等情绪哇哇大哭变回婴儿,但她做过的努力,也是让人动容的。
总的来说,TV版日常擅长以新酱为中心进行展开,而剧场版本来就比TV版长很多,尽管新酱这个第一主角似乎受到了诸多限定,但我们可以看到他身边的人们的新面貌。
我认为,一部已经出产二十余部剧场版的动画能开始朝这样的方向努力,其实是他的高明之处。
通过第一主角最亲近的人,我们可以看到他所生活的是一个怎样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也势必影响到他的个性形成,从另一个角度加深对第一主角的认识。
这种关注点,不仅开辟了新的编剧思路,又没有丢掉第一主角的主心骨地位。
当然,这样的尝试多少容易顾此失彼,这也是未来急需解决的问题了。
好久没看过小新了,小时候有的情节看不懂……长大了,有的情节看着却想哭。
这是一部写给成人的漫画,少时不知愁之味,哪能读懂父母心?
今天室外大雪,沙尘严重污染没法出门,乐得悠闲自在的我,在暴风免费区搜了半天,找到这部电影,抱着试一试和回忆童年的心态,看了起来。
影片在延续小新无厘头搞笑的中二风的同时,也十分引人深思。
一开始,不太理解小琦这个女孩子👧,她为什么总是孤单一人?
她和爸爸的关系怎么如此淡漠疏离?
她的妈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会成为女儿梦境的恶魔👿?
看到后来,影片终于为我们揭开谜底,原来是这么回事……父母的爱总是无私的,无私到可以为儿女舍弃一切。
相信在这一点上,小琦的父母都是一样,不管是生命还是骂名,只要为了女儿能有个安稳的睡眠,那,偷掉全世界的美梦又怎样呢?
不是吗?
影片始终围绕着一个主旨:家庭和亲情,越是平淡处,越易动人心。
小琦一家是不幸的,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带来家庭变故,同时也让她噩梦缠身。
但她又是幸运的,有如此爱她的父母,为了她不惜与整个世界为敌呢……小新一家,充满着浓浓的温情和温馨。
爸爸广志,妈妈美伢,妹妹小葵,甚至是宠物狗小白,都坚定地站在他身后,一直支持鼓励他呢(虽然不听话也经常挨打哈哈)!
在他为了朋友而努力奋战的时候,爸爸妈妈努力找回童心,帮助小琦战胜心魔,多么有爱的一家人啊,虽然有点无厘头搞笑,但是血脉相连的亲情真的让人十分感动。
本剧场版的女主人公:小琦,这个可以说是幸运也可以说是不幸的孩子。
她在小新和朋友们的帮助下,终于战胜了心魔,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
美伢真是个好妈妈,就在小琦因为母亲的事而难过自责,又要陷入噩梦深渊时,她告诉小琦:‘’这不是你的错,妈妈这么爱你,怎么会怪你呢?
‘’放过自己吧,放下过去吧,逝者不会重生,生者还当坚强。
如果一味用过去的错来惩罚自己,浑浑噩噩地度过这一生,扪心自问:‘’这又会伤害到谁呢?
‘’最痛的不过是真正关心你的亲人和朋友而已。
联想到过去家里发生的变故,不由感慨,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挺过生活的磨难,获得新生。
加油,小琦!
随着小新越来越国民化,它的剧场版和如今的TV版都以合家欢为主,虽然丧失了一些原滋原味,但是在《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的故事越来越水,《哆啦A梦》剧场版无节制的卖情怀的时候,《蜡笔小新》的剧场版每年的故事倒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只是这次的故事情感上实在太过的浓烈,所以多多少少还是不大习惯。
漫画家功力爆发。用现在的眼光看以前的一些动画,也就那么回事。
世界上有那么多个琦琦,但世界上没有蜡笔小新。
黄段子还是有一些的,居然能过。。美伢真的是好妈妈55555
好弱智啊…被宝贝嫌弃的一部蜡笔小新。
相比起来我其实更喜欢樱桃小丸子
20240215重温小新的想象力6小琪妈妈不消失也没关系梦里见结束
美梦小新
我很失望
第一次看蜡笔小新大电影,还不错吧,孩子的故事但也没有被惊艳到
挺好看,中间那点和小新太有cp感了,动漫剧场版总有很多感动,最后看哭了,果然是母爱
我曾一度以为小新剧场版最烂的是b级美食大作战,直到我看到了这部。。。。
还是很成人动画的哈哈
555大人连做美梦都不配了吗
有点无聊 小崎妈妈吓我一跳。。立本动画片里的男公关居然也这么丑。。
台湾配音配的很好,是一部很适合麻麻和孩子一起看的电影!
ANA
我还是再去看今敏的《红辣椒》好了,这片子真的没多大意思。
小新,我觉得你长大了
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