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看了小成本爱情片。
一星给花絮,一星给寺庙。
看的一头雾水,女主去医院造一个假名字,然后难以寻找到爱人,全程寻爱人的故事。
希望有能力的导游去接这一故事,多好的故事,拉垮成这把样子。
幸好没有去电影院,浪费两小时。
无法用言语形容了,爱情片不爱看,讲真的,还不如自己去看纪录片来的震撼人心
根据片名,电影所表现的应该是医务工作者的奉献与牺牲,众生面对灾难的悲苦以及这种环境下生孩子的艰苦,来展现母爱的伟大!
但整部剧一大半的剧情,在讲陆地和肖兰两个人的爱情故事。
都TM什么时候了,导演在你眼里,爱情比灾难和生命更重要吗?
好,你非要说爱情比生命更重要也行,你可以把片名改成《地震中的爱情》不是更合适吗?
你这部电影叫《一百零八》,你真的在乎这108个生命吗?
看完整部电影,我只看到两个孩子出生,而且我完全不知道孩子妈是谁?
这108在你眼里就是一个数字吗?
大概是2014年还是2015年,我和公司三个同事到了什邡大广场,有人告诉我们,等会儿会下雨,大家坐在地上蜷缩起来,那一晚的“雨”格外的冰冷,不像是夏天的雨那样黏湿,头顶的灯照得我们头发晕。
我也记不得淋了多久的雨,最后迷迷糊糊知道拍摄结束了,可以走了。
那一年我第一次参加了电影《一百零八》的拍摄。
罗汉寺108罗汉娃的故事,是我们什邡人的骄傲,每当和外地人讲起地震,我们总会自豪的说起这个故事。
当年拍摄这个影片,整座城市又一次被凝聚起来,从政府,企业到群众,给剧组提供人力,场地,各种资源,几乎是无偿和随叫随到。
那段时间,能够选上群众演员,是大妈大叔最最自豪的事儿,当然,我还记得有十来个大哥自愿剃了光头参演。
这座城为电影奉献了我们最朴素的心愿,希望罗汉娃的故事被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知晓。
电影拍摄完,过去了好几年,这座城已经好几年不再提起拍电影的事了的时候。
终于,《一百零八》要上映了,于是,这座城又沸腾了。
电影院早早被各个机关单位包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
大家无比激动的冲进了电影院。
可是出来之后,或失望或愤怒或困惑,大家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就我身边讨论过这部电影的人,不下三五百,我没有听到一个人说这电影好。
我知道,因为我们最为引以为傲的故事,我们为这个电影的付出,我们对灾难中绽放的人性光辉故事的期待,通通被这部电影辜负了!
我们所珍视的,成为了一个不知所谓的“爱情”的背板,而这个爱情故事自诩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我们成了傻子。。。。
看了关于汶川地震的一个电影,我只想说,题材真的特别好,如果编剧和导演能好好把握的话,电影演的有点假,打着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噱头,看的几乎没有代入感,就好像看政治正确的故事一样,几乎没有让人物有立体化,形象化,每个角色好像都没有生命,没有对生死的一种震撼感,只有假假假,穿插故事线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给人很突兀,要死要活的,也没死,也不感人,连片名108也就最后女主的孩子是第108个孩子这一点关联,其他的啥关系也没有,和父母失散的孩子,父母来认领的时候双方都一点情绪也没有,就好像是正常的接孩子上下学,各方支援也没怎么提现,就感觉支援来了,大家很开心,可很多人失去了家人和家园,支援来了那种开心也不应该是庆祝庙会的行为吧。
保健院里的人跑到罗汉寺避难,孕妇作为主题,可也不怎么表现这些人物,就纯工具人。
看纪录片也比看这个电影效果要好,还会有感触,看完电影就想说,吴京作为封面选的好,点进来看完,吴京的镜头也没几分钟就挺离谱。
想起汶川,眼前会浮现一些画面,黑白的,是那三天里的。
畅畅在重庆读书时,班里有来自汶川的同学,她从来不提起那年那月那日,她的小学,她的同学,都绝口不提。
那段日子里所有的看见与情绪,都被掩埋得极好,至少让她看起来和大家一样。
我是在畅畅的描述里意识到原来不去碰触才是最大的善良。
《一百零八》回避了正面灾难,选取了什邡罗汉寺这个庇护所,讲述了一百零八个震后新生命在这里诞生的故事。
这个题材非常完美,展现了这片土地承受着无数的生命流逝之后,又迎来了新生命,让人们看到了生机。
更深层次来说,方外之地的方外之人在灾难面前放下了所有的清规戒律,全心救助生命,以佛家的大爱之心扶持弱小,满满的正能量。
寺庙的主持素全法师说“见死不救”才是忌讳,这一句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从地震的第二天到八月份,总共有108个孩子在罗汉寺里出生,他们被称为罗汉娃。
这样的真实事件,无疑是文学再创作中的亮点,势必给予观众心灵上巨大震撼。
2021年5月15日,汶川地震13周年际,该片公映。
我们总说文艺创作来源于生活,还原当时,让人共情。
用胶片讲述罗汉娃的故事,让世界看到中华民族的慈悲与坚韧,真心以为这片子能拍出灾难片的新高度,毕竟这次的切入点着实美好。
然而,我看到的是一个与108位罗汉娃关系不大的爱情故事!
罗汉娃这段汇集了人性之美的经历,在片中居然沦为了背景!
全片的主线就是往死里作的女主角寻找失散爱人的过程。
我不知道这样的剧本怎么就过了审?
还大摇大摆地在事件真实的发生地什邡拍摄。
如果说拍摄时动用的四千名当地居民,在拍摄的当下被扒拉开了伤口,那么,这部公映后的电影,直接是往人伤口里撒了盐。
我不知道导演兼编剧是本着怎样的出发点来创作的,是觉得真实的事件不足以煸情,还是觉得加点狗血才能吸引观众?
罗汉寺僧人的博爱天下,妇幼保健院医生护士的尽忠职守,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灾民的自我复健,新生命在绝境中带给人们的希望......这些难道都不足够成为影片的主题吗?
非要把焦点聚到所谓的爱情小我故事上,宁可舍弃了这些大我的素材,舍弃了可歌可泣的人性之美。
国产影视编剧上的短板,由来已久,是真的没有人肯静下心来,脚踏着地,呼吸着自然风,去观察世间百态,真正反映社会现状。
这是我有史以来看过的最无法忍受的影片。
因为它打着记录那个特殊时段真实故事的旗号,征用了四千名当地人作群演,扯进了当年奔赴灾区的自愿者,却硬生生地拍出了披着灾难片外衣的言情故事。
当导演企图用女主与爱人之间历经灾难依然心系彼此的深情来打动观众时,我心底一片冰凉。
全片的高光时刻是结局之后的彩蛋,记录了十岁的罗汉娃,他们每年都会回到罗汉寺来过生日,他们都知道罗汉寺是他们的出生地。
孩子们真诚的笑脸,活泼的自我介绍,让我看到那年罗汉寺的功德无量。
想到曾有四千多位什邡人民参与了本片的表演,不惜自曝伤口,奉上一星。
另外一星是送给片尾彩蛋的。
2021.7.5于福州
敬重逝者,缅怀过去,尊敬为了灾区付出的人们,这是一部题材很好的电影,可是拍成了烂片,这个故事应该是比较好的但是却由于拍摄和特效以及一些方法的刻画确实太差强人意,里面有几个情节会吸引到我,但是仅仅靠着几个情节吸引人,是远远不够的整个故事的展现太拖垮,电影整体表现了1.产妇拦住班车去县城生孩子,2.女主找男主,开始回忆讲述男女主故事的前后3.女主去打胎,被留在保健院4.地震开始,女主带了个孩子逃生了,害怕把孩子闷死,断开的房子钢筋害死了一个妇女,后面就没了,5.男主找女主,遇到一个被掩埋的孕妇,自己被埋了,没有讲过程,这里恰是描述地震残酷以及故事延续的地方,6.所有人逃到了寺庙,寺庙开始抵制,后来大和尚一句话就放行了,哈哈哈,太做作了,7.医院发现少药了,带人会医院取药,前面还有一个长发男的特写镜头,长发男特勇猛出现了,长发男就是他妈的一闪而过,后面还剃度了,真不知道讲的啥,8.大家到了医院开始取药,此时有余震,猜测是此时男主被埋的,但是大家都没有发现男主,长发男却是回头深深的望了一眼,也没有呼应镜头,看的啥呀,还留悬疑了,9.然后取药运输队,回到寺庙,其中一个男的左顾右看,三秒后发现自己老婆还活着,不知道为啥还要这样,另外一个好像是当时没有去的然后老婆死了,这是报应吗10.然后女主上马,再一次开始找男主,不知道那根线,是应为灾难面前开始找依靠了吗,然后生着病三番五次的找,这不是给大家添乱吗,然后院长不知怎么就回到家里,开始我还想这人是谁呢,然后开始回忆女儿,中间还有一段是讲一个振兴小学义诊,大家都死在里面了,孩子呢,不也是吗,11.然后解放军就来了,把孕妇与男主捞了出来,孕妇送到了寺庙,恰好说什么歌曲我永远记得,讲真的我又要开始吐槽,开始哪一个桥段了,一个歌手唱着一首歌,然后潇洒的放下头发离开,然后就没了,我还以为这是一个男主死了的悲伤故事12.然后还有中间反复回忆的一个小小片段,这是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演的了吗,反复的来,13.然后里面还有一个孕妇在反复说保孩子,这是院线电影啊,怎么可以渲染这种东西呢,14.有人小孩拖着一个孕妇到了寺庙门口,恰好遇到那个坏人,然后感化了他,抱起了孕妇救人,什么观点呢,给孩子起名,哈哈15.然后男主反复要求爸妈帮他找女主,做儿子的,这样累老母亲,真的可以啊,身体好了,中国之大怎么就找不到呢,还冒雨去找,16.女主流血找男主,怎的这狗血的情节,儿童节大肆渲染要女主表演,结果就是唱了两句,就没了,真的,不知道想表达什么,17.女主找到男主爸妈贴的告示也是狗血的一批,满墙的都是找女主的,真的就他家找人啊,还是三四张不够啊18.吴京出来我怎么进来啥的,后面就没了,咋地啊,你后面有个衔接啊,就这么进来了,19.再吐槽一下那个地震的大景吧,在院长转移病人时,路过街道,结果遇到地震,那是地震啊,还是闯关活动啊,还那样运动呢,也太规则了吧20.还要吐槽开头的关于那些鸟类迁移,毒蛇跟在汽车的后面异象,这是一部恐怖片吗
看到抖音上导演的宣传来的,这么说吧,全程无泪点,苦苦等了将近两个小时,结果把我难看哭了。
感谢导演做的一手好宣传,让我去了影院亲自观看了这部电影,谁承想导演能把这么棒的抗震题材拍成了烂饭爱情片,全程以女主追寻爱情为主线,地震情节竟是辅助女主开悟,破解男女主双方的误会!!
108个罗汉娃的故事就是为电影凑数的。
全片刻意造势,无场景,不讲细节,无泪点,毫无代入感,更不要提深度了。
整片最大的观影感受就是空洞又刻意,不知道导演在讲述什么。
结局还有点狗血,男主的一句医生你救得了我的命,救不了我的心,冒着大雨奔赴女主手术现场让人隐隐作呕,全程在感动演员和导演自己。
难看,难看至极!!!
啊,再也不吃宣传的烂饭了!
第一次写影评,为了汶川地震,以下内容绝对真实,我们家的亲身经历 我是00后,我出生在四川省绵阳市,我的家人亲身经历过512大地震,地震发生时就和电影里所描述的情景一样,我们家是老式的住宅区,是没有电梯的,我们家住四楼,地震的时候我们家的门变形了,家里的物件开始东倒西歪,房子也塌了,我们那栋楼四楼下面全部埋的都是人,我外婆个子小所以跑出来了,出来的时候世界一片灰暗,当天晚上我们家一直在电视机面前等待消息,因为信号中断,电话打不出去;接下来的内容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和剧情有关的东西,这部影片讲述了驻唱歌手肖兰(吕星辰饰)是一名孕妇,她离开成都前往什邡,在遭遇男友陆地(高亮饰)的闭门之痛后一气之下来到医院打胎,沮丧之时突遇地震袭击。
震后的什邡市妇幼保健院濒临倒塌,院长率全体医护人员保护全院近20多名孕妇紧急转至罗汉寺,寺院住持破例收留众人,自此寺院变产院,禅房变产房。
这期间肖兰目睹了地震对生命的摧残和母亲们的负重,亲历了灾难中人性极限的撕裂与挑战,同时也见证了108个新生命在极端时期辉煌的诞生。
接下来说一下这部片子创作原型,因为有的朋友可能不太了解:四川省什邡市妇幼保健医院的院长桂逢春表示,地震发生时,医院一共有20多个孕产妇和新生儿。
地震发生后,医院的房屋和设施设备损毁严重,住院大楼成了危楼。
医院周边,最近的转移地点只有罗汉寺。
5月12日下午5点,医院相关负责人找到罗汉寺当时的住持素全大师,讲明医院的情况,请求帮助。
素全大师没有犹豫,爽快地答应了。
当天晚上8点,所有孕产妇和新生儿都被转移到罗汉寺内的帐篷里。
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到6小时,什邡市妇幼保健院就搬进了罗汉寺,临时产房就搭在罗汉寺院内。
5月17日1点,医生把冯利华接进寺院,诊断后,决定马上安排手术。
5月17日清晨,罗明贞溪出生了。
罗明贞溪是第9个在罗汉寺出生的孩子。
至于我为什么会给这个片子这么高的评价,不是因为这个片子是吴京主演的,实话说除了吴京以外,其他的演员我一个都不认识,但是这并不影响我观影,因为这个片子特别的真实,没有半点的虚假,他没有去刻意的煽情,它没有特别高端的包装和宣传,但是这部电影它能让我共情,让我在观看的时候感同身受,甚至几度落泪,只有真正的经历了才可以感同身受,所以我把她介绍给还没有看过片子的你们!
很抱歉,中间逛了诺干分钟淘宝。
建议改个名字,叫罗汉寺喜结良缘!
才能符合影片的气质。
本来一个很好的题材,很好的故事,为什么拍成这种模样,好好的挖掘真人真事不好吗,在大灾大难面前,人性是复杂且丰富的,亲情,友情,爱情,军民之情,出家人普渡众生的慈悲之情,人与动物之情,你偏偏讲一个扭扭捏捏的爱情。
不是说讲爱情不好,而是表达得很水,故事性太差,逻辑比较牵强,要是有泰坦尼克号那种叙述能力,没人会嫌弃你讲爱情。
好了,不吐槽了。
最开始想看这部影片,其实是报有期待的,因为之前也简单的了解过罗汉寺在汶川大地震期间的故事。
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题材,这个故事最大的矛盾点在于寺庙的传统与女人的关系。
如果没有发生大地震,没有人会去想在寺庙里生孩子,也不可能。
但事实却发生了,面对大灾大难,出家人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义无反顾的将禅房变成产房,而更巧的是救灾期间,这里共诞生了108个新生命,这与佛教的108罗汉不谋而合。
当然,这是一部官方的“宣传片”,甲方不可能让你去宣传佛家,其实这里的重点讲的是人性,这个高度是要有的,这远比讲爱情来得更有意义。
在大灾大难面前,人性是丰富且细腻的,解放军的义无反顾,老百姓的互相帮助,有惋惜,有感动,但情感的表达绝不能大手大脚,粗糙的表达,不可能让人深刻,所以这个题材情感的载体就放在罗汉寺的僧人与孕妇之间,以点带面,以小见大,最终达到宣传的效果,又不失为一部有深度的故事片。
细节就不做分析了,整体没有电影的质感,我多次以为在看爱情故事的连续剧。
真的为了这个题材可惜。
明明从院长、护士到主持都是一个很好切入点,哪怕你讲讲配角孕妇贷款种地的故事,都好过讲男女主的狗屁爱情。
配角都讲四川话,就你男女主普通话,你男女主高贵咋的?
这女的是带资进组吗,台词西撇,哭也是面无表情。
到女的画面就全是文艺风,再配点儿文艺台词,我真的一点儿也不想看她。
男主我都不想说了,就被埋那段有点儿看头。
哦,我只是想看和她一起被埋的孕妇救出来没有。
其他镜头统统跳过。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这个导演和演员我真的永久拉黑。
吃汶川的人血馒头开心吗?
你对得起那些牺牲的人吗?
那么多人死了,你不写,你要写狗屁爱情故事。
什么时候我们能多出一些这样的好电影呢,太少了
还是看看纪录片吧
这不是烂煽情,是导演和剧情真的把我感动到了。
这么好的题材,拍成这个样子,充满了毫无节奏毫不控制没头没脑的刻板、僵硬、煽情、自我感动,要不是这个题材我都要爆粗口了…
院长表演好好
就...翻白眼吧
抛开男女主感情线地震相关的画面还是很触动结尾的彩蛋很感动
每一个娃娃落地,就串上一颗佛珠。一百零八个娃娃,恰好就是一串圆满。故事值3颗星
素全法师说“佛门有很多忌讳,但最大的忌讳是见死不救。”他破戒腾出产房,默许产妇在寺内吃肉补充营养,拆了为佛像遮雨的棚子给孕妇们搭建待产的床位。108个罗汉娃的出生背负着苦难的厚重,但也见证了绝处逢生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大慈悲,功德无量🙏
个人感觉,108这个事情蛮好的,充满了希望与新生。但是单独说这部灾难题材的电影讲述这个事情,我觉得拍的有点儿不好,切入点看不下去,反而结局最后采访真实纪录的部分更打动人。
可以看得出,导演想以小见大,通过一对恋人,看到当时的那场灾难给与社会的众生相。但是主次分不太清好像,想突出罗汉寺的僧人,想突出妇幼保健院里的医生护士,想突出那个情况下所有人的热忱的互助关爱,但是都很不突出。。。拍的很多地方就很刻意。。。整部影片108分钟,前面100分钟的电影,叫做地震恋人,后8分钟的纪事,承包了所有的感动。这个题材拍出来,评分这么少,也是绝了。电影3星吧,题材我给➕一星鼓励。Over~
这能叫电影吗?
看到最后明白了,电影为什么叫做108了,是因为女主生下最后一个孩子,据说真实故事中,医护人员们准备撤离板房的时候,有一个孕妇来分娩,而来到罗汉寺,电影中女主角的应该参考了这个原型吧,人物结合非常好。
这个片子的主题是不错的,失败的是它用了一个人设非常失败的女主角来带出这个故事,还为了设置悬念到最后一刻一直刻意拖着情节走向,让人看着很不耐烦。女主从震前到震后一直冷冰冰没有任何温度,在与院长、院子里的孩子、和尚等其他人互动时一直扑克脸冷冰冰的,感觉不到她对生命态度的转变,只能感觉到这女的从始至终就是个急于给孩子找爹的人。这么失败的人设和演出完全拉低了影片的高度。本来是一个女性禁地寺庙和都是女人的妇幼医院互相碰撞,一个奇特的组合产生的感人传奇。但故事的引子让这个故事的格局越走越小,以至于影片衔接上后面真实的什邡画面,都觉得接不上
“出家人最大的忌讳就是见死不救!”
作为讲述汶川地震一角的电影,本片虽有故事原型,还参加了北影节,但成品相当不行,全篇都是满满的刻意,没有讲故事的能力刻意制造故事,刻意的人设、矛盾、转变与煽情,就连客串的吴京,也要刻意给他没有营养的镜头。男女主都作的让人讨厌,关于他们之间问题的剪辑十分跳跃,无法让人带入;女主太讨厌了,智商堪忧,都大地震了,还一直在那傻愣着,别人提醒她快跑也不动,身体虚弱还下着大雨,不顾肚子里的孩子四处乱跑,之后也不实名登记,故意拖延与男主重逢时间,真不是神经病?而且她那诗朗诵的台词功与面瘫演技,真让人不舒服。整个地震也完全没有真实感,看不到人类在面对天灾的脆弱和死亡,还一会儿震一下,就为了不搞死女主,镜头语言、剪辑和调色也相当网大,关于罗汉寺的奋斗史,尤其是遇到的困难,也没体现出来,这真是一部无脑尴尬爱情片。
没有爱情就不能拍电影了吗?晕死
五星支持,故事的确没写好,我似乎能理解背后的原因。当年地震,许多寺庙都没有倒塌,阿弥陀佛真实不虚,罗汉寺的故事将传颂千年!愿我这次手术平安顺利,阿弥陀佛!
换个导演的话真不至于这么低分
很感人,用历史演绎出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