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科幻电影来说,数字生命这一概念或许已经不陌生,但是放在快十年前第一次接触到这种设定还是非常震惊。
出现在我脑海里的第一个问题是,在故事里的未来人类放弃了肉身成为了绝对的精神体,作为数字生命寄居在超级服务器中,这能够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吗?
放弃肉身而精神永存是绝对自由这一命题是故事里的强设定。
于是乎就很自然地把这一问题抛到了观众的面前,作为人类,肉体是禁锢自由灵魂的存在吗?
当然,我觉得故事给了一个回答,那就是并不是。
从女主这一如此性感可爱的巨乳萝莉形象中可见一斑(还是钉宫配音捏)。
这不就完全戳中某些zn的xp吗?
如果失去了肉体,绝对的精神是否还存在对这种肉身形象的性冲动呢?
如果不存在性冲动等一系列人类欲念,那么自由的价值又在何处?
所以故事里的人类分成了两种,一种人选择继续带着沉重的肉身生活,而另一种人决定成为永恒的精神存在。
永恒自由-长生不老的愿望本就包含着悖论,当存在的时间无限长,涵盖了了所有愿望实现所需的时间尺度,欲望实现所带来的快感的边际效益递减,到最后必然走向无欲无求。
无欲无求之后,长生不老和永恒自由哪里还有什么意义。
电影结局的时候,三个不同的势力选择了三种不同的道路,自我觉醒的AI继承了旧人类的意志,前往了寻找新家园的道路,即使他的行动对旧人类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
乐园的统治者认为之所以会有人叛逃乐园是因为他们对乐园的统治不够严格,继而决定选择高压统治。
而在乐园里生活的安洁拉最后选择了留在地球上。
一般反乌托邦的故事看完之后都会让人觉得很沉闷,哪怕是像《撕裂的末日》那种动作和爽快为主,HAPPY ENDING的电影,因为那部电影虽然解决掉了反派,但也就此结束了,真正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就是:你推翻了统治阶级之后,又想建立一个怎样的制度呢?
但老虚编剧的这部电影,女主角所生活的乐园其实也是一个乌托邦,最后她逃离了乌托邦,那么是否就可以说这是一部反乌托邦电影呢?
非也,影片里所有问题都是围绕着“人的定义”来讨论的,包括乐园里已经二进制化的人类,包括那个通过自我觉醒拥有了和人类一样思考能力的AI程序,也包括还在地球上生活的旧形态的人类,也就是现在的我们。
老虚并没有就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通过解读结局是可以明白老虚的态度的,不管是有人类形体的旧人类也好,还是变成程序的人类也好,人的本质并不取决于他们是否是何种形态,而是他们是否拥有感情,各种各样的感情。
男主扎里克是旧人类,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符合人类定义的代表,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音乐是他感化女主以及和AI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
而女主是生活在乐园里的,已经变成二进制程序的新人类,生活在乐园里的新人类只有不停完成乐园委派的任务才能获得更多资源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女主刚到地球时,对这里的一切都看不惯,尤其是男主所听的音乐(其实我也不太喜欢,大概是老虚的个人爱好吧), 在女主生了一场病后,在房间里听到了男主在屋外弹唱音乐,这是女主转变的第一个阶段,因为她感受到了过去在乐园里不曾感受到的东西。
第二个阶段则是遇到AI程序后,这个阶段女主的转变并没有一个明显的标志,而是渐变的,安洁拉接到的任务原本是摧毁入侵乐园的黑客,但是她被AI百年如一日的行动所感染,等返回乐园时,已经忘了原本的任务,还帮AI说起情来,与她刚来地球时一切以任务为重的形象形成了很明显的对比,这时的女主已经是一个彻底的人类了。
AI则与女主不同,他拥有一切作为人类的特质,只不过他对自己身上所拥有的这些特质感到迷茫,男主出现后对AI进行引导,终于完成了他从一个程序转变成人类的最后历程,等到AI乘坐火箭升空的前夕,男主对AI我说:“向有朝一日在旅途上遇到的家伙报上大名,就说:‘我是地球人类的末裔。
’”这男主对AI成为一个真正人类的肯定。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女主一定是留在地球而不是跟AI一起去寻找新家园?
她留在地球上不仅是因为被乐园流放而回不去了,实际上如果她愿意,她可以继续和AI过以前和乐园里一样的生活,甚至可能会比以前过得更加舒坦,因为整个飞船上的资源都可以分配给她一个人,而她却不用为了获取这些资源去拼命工作。
因为她爱上男主了!
导演在女主从乐园成功出逃回到地球之后给了一个很暧昧的镜头。
女主在把意识从机甲传输到自己的身体里后,身体跌落下来,这是男主上前接住女主,两人正好是一个拥抱的姿势。
两人抱了一会后,女主觉得不对劲,赶忙跳下来,转移话题。
对电影比较熟悉的观众会知道,导演是不会随便安排镜头的,女主设定上是个身手高超的人,她从那种高度下来完全可以安稳落地,为什么一定要男主去拥抱女主呢?
这个镜头正好安排在女主死里逃生的剧情之后,说明两人在前一段时间都觉得再也见不到对方了,而在死里逃生后来一个拥抱,正是两人已经产生感情的证明。
这是整部电影里唯一一个暧昧镜头,而且是安排在故事快结束的一个时间段里,就是为了说明女主已经成为了人类,她有了感情,有了牵挂,不会再去追求过去在乐园里那样的生活,所以她没有跟随AI一起前往宇宙旅行。
而相对的,乐园的设置则是为了凸显一种不近人情,比如把没有贡献的二进制人类强制休眠,只有有贡献的人才能获得更多资源,而在得知地球上的黑客不会对乐园造成危害后,也坚持要派遣安保人员前往地球把AI摧毁掉。
乐园的设定的确非常反乌托邦,然而故事的主要舞台并不在乐园,而是相较起来更加自由的地球上,再结合三个主要角色的成长路径就不难理解,其实故事的主题是人类的定义,而不是反乌托邦。
所以当主题明确后,各位就会明白为什么在看完电影之后会有一种谜之感动,因为目送刚刚认识的朋友孤身一人前往不会返航的旅程有多难受,这正是作为旧人类的我们才能体会到的那种感情。
电影的一部分镜头比较啰嗦,比如女主刚到地球上驾驶机甲,进入驾驶舱启动那段,其实用一个不动的长镜头就能把整个机甲的全部操作流程展示出来,镜头的光影变化反而会更好看,那段各种角度的切镜头,大概是为了展示女主的奶子和屁股吧。
而影片末尾的机战出奇的精彩,因为制作技术是3D转2D,所以既不用请太多原画师,也不用画太多时间和成本,就能做出一场非常激烈的机战来,本人看的机战动画并不多,所以只能保守的说,这是我看过的机战动画里最精彩的一场战斗了。
当然也因为技术的不成熟,人物模型的帧数跟场景动画的帧数并不匹配,人物模型的帧数大概只有二十帧左右,那个肉眼可见的卡顿是绝对到不了三十帧的,而场景动画的帧数却是在三十帧以上,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美术风格,因为最近要上映的《蜘蛛侠·新宇宙》也是人物模型帧数低的要命。
我觉得把这个问题解决之后,电影就非常完美了。
豆瓣上的影评总是自觉不自觉的追求所谓专业分析,自卑没众大神的实力,就少说两句,都是大家喜欢听的,软文。
也是活了这么大的人了,早就不指望能从现今的电影还是其他得到什么改变三观的东西,人老虚也没说什么手机完爆hifi的话,带着略显批判的眼光,何必呢。
至少这是半年来看的比较爽的片,感叹一句难得,满足了死宅的需求,作画不崩,音乐及格,战斗上乘,结局正常,so,还需要奢求什么呢?
难道是我已经被这几年的新番风气打磨掉了企盼所谓神作的幻想?
仔细想想,那又怎样。
所谓神作,当不了饭吃,现在还不是天天追着烂片当新番。
变身死宅说几句。
当猴看的可以走了。
钉宫!
巨乳?
双马尾!
违和是小违和了点,谁16岁那么大啊,都安慰群里的高中妹子别去看这片,看完受打击;再怎么说,萌就够了,女主要求干嘛那么多,所谓商业片的女主不都是那种,况且这个还会开萝卜呢,好莱坞的随便拉一个出来试试,不得碎了;说点该被打的话,这妹子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星灵明日香,最后机战的时候,默默的就看出了我香的影子,该说是老泪纵横么。。
大叔和loli的组合,上一次萌还是萌狼,这种各方面制作的都挺好的让人怎么反感嘛,miki的声音还是性感啊(捂脸);最后cast表出来的时候,还是再次感叹,有钱啊,3个酱油妹子谁来不是酱油,偏偏请这么3只老妖精,真是舍得,嘛,好像前6个人里面感觉也就娘娘年轻点了(其实也是妖精;ed单独听完整mv的时候没什么感觉,还是黑屏滚字幕的时候有点意思,略微想起了空境和Q,当然还是有差距综合来说呢,这是个近年来安安分分讲故事的片,要什么斟酌着给点什么,也没什么恶趣味,虽然第二遍看的时候,听完钉宫本音那段直接跳到后面战斗了,但也不妨碍我香即视感和火箭起飞的双重泪目。
说了这么多,感觉都是废话呢(笑赶紧出第二季吧
配乐很棒,和剧情很配合有没有太喧宾夺主,该安静安静,该燃的燃,动作场面超乎预想的效果好。
主题是比较经典常见的反乌托邦题材,设定讲得很清楚,没有乱加太多东西,大多观众基本都能理解,没有像PP一样去过分玩文艺哲学啥的,思想的碰撞也基本集中在男女主不同的观念对话中,不拖沓,说教的意味也不是很重,让观众比较清晰的理解,没有强塞进很多东西使故事节奏失衡或者太突兀。
套路是比较经典的套路,但是并不俗套,这点难能可贵。
本片成功之处就在于专注,思想明确,有自己的立场,但是不会过度批判,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价值观,想要幸福,片子对这一点没有做太多哲学上的探讨,因为也没有必要,我们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哲学家需要整天思考这些,本片并不是大悲或大喜,这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状态,皆大欢喜或者苦大仇深是少数,有的只是某种可能性或者某些细微的改变。
在本片中这点做得很好,仅仅是专注于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中有不同的人对于 乐园 的看法与追求。
大叔:就是我们常说的 被重力束缚的灵魂 吧,也是我们大多数人能接受的观念。
女主:开始时代表迪瓦的 功劳决定待遇 为了社会可以牺牲个人 的思想,后来被大叔改变,决定留在地球。
乐园追放有很不错的设定 制作也是良心满满 但剧情实在一般 人物塑造也不饱满 这是剧场版的限制吗 类似还有颠倒的帕特玛也是 一流设定二流剧情 被狙击的学园剧情想做的很丰富却可惜玩糊了感觉制作成系列应该会好很多吧 最后女主人设实在太商业了 简直恶俗→_→不过我喜欢_(:_」∠)_
一向的观点都是尽量发现作品的优点,不记得几年前看到女主的人设时就比较喜欢,而老虚这部2014年的作品的画质真的是比当今的太多作品好出太多了,初看完时并没感到多惊艳,虽然画面精细,但却不是十分精美。
与之相反的让我想到了新海诚,虽然画面没有乐园这么精细,但他知道如何让画面深入人心。
这些都是题外话,好电影当然还是要看内核,直到最后的彩蛋才让我想到我们自身————安洁拉很努力,可迪瓦的体制问题,当权者们只让人民们按照当权者们的意愿去成才。
回到地球,与大叔相遇,才渐渐对世界有了进一步认识。
这也许是她最后在高空中俯瞰地平线时才懂得世界并不只是迪瓦的虚拟空间。
是不是像及了渐渐进入社会才知道社会并不是线性的发展?
大家都告诉你只有努力学习一条路,所以你有时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喜好去做个乖孩子。
史铁生先生曾这么描述“墙内,唯有做个听话的孩子才是得救的方略。
”最后审判时,安吉拉是不是像那个墙内的孩子,无论如何哭喊也不能撼动墙半步。
更深入的还有AI的自我意识想要探索宇宙的边界,一边是舍弃肉身把自己囚禁在虚拟空间的迪瓦,迪瓦所谓精神无限性呢?
最后的迪瓦空间站在空旷的宇宙中,宛如一座永恒的监狱。
而百年来收集材料制造火箭,孤身一人踏上旅途的AI却选择跳脱虚实,想亲身去探索宇宙。
人类进入二进制世界生存是一个老话题.所谓虚拟社会迪瓦,那不就是我们心中一直疑惑而又向往的神界乐园吗?没有病痛,没有死亡.真身却永远保持为胚胎发育中的状态,而追求的目标却变成了内存容量.三个迪瓦的高官冠以神的形象,女主则通过创建肉身降落人间执行任务,天空飘下羽毛(减速伞的灰烬),带着神赋予的能力(扭蛋)到达地表.这就是说她是神的使者.以天使的身份登场(战姬少女???)二进制社会只需要少量物质维持,迪瓦真实解决了社会物质贫乏的问题,反过来人对"精神"的追求更高,于是精神的本质变成了"内存容量".同样黑客帝国中的人类如果能在虚拟社会中像理想中那样生存,那么身体成为电池又有什么区别呢?本片仅仅用3个人的描写,却完全反映出了人类社会的3种观点.1.追求精神女主作为充满精神追求的神界居民对人类居住的地球不屑一顾,认为他们落后和无知,实际上她就是一个不顾一切想立功上进的神界员工.2.追求物质男主则是与神界合作的人类代表,一个从来不放过利用合作机会捞利益的老油条. 他代表了传统人类对物质的追求,因为这就是生存.3.追求探索一台破旧的AI机器在一百多年艰难地造出了宇宙探险飞船.虽然它本来设计的目的就是如此,但它代表这人类最伟大的勇气和执着, 而片尾人类的理想却只能由这台AI来继承,哼着小曲,带着我们本来的梦想消失在宇宙中.今天两眼离不开手机屏幕的我们,离这一天又有多远呢?
第一次用这个号写影评就起了个这么无聊的标题也不是我的本意,但无奈我也是语文考过不及格的人,所以也想不出一个类似UC新闻那样的标题,就这样将就吧。
本片可以说是质量上乘,虽然不是什么高逼格、深内涵的神作,但在我的心中排名依然很靠前。
实际上,该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反映了日本商业动画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以3dCG代替手绘,以原来的作画为参考,尽量做出来像是手绘的CG。
现在日本动画师处在产业链低端的问题目前最有可能的解决途径就是CG化,毕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话说回来,这部片既然质量上乘,就不会有过多的漏洞,所以我总结的这些“漏洞”可能是此种类型片的结构性问题。
1.女主的衣服。
片中为了迎合宅男喜好,女主的衣服做得很暴露,但实际上这并不科学。
我记得我看过的一个本子中,女主因为长期穿这身衣服结果留下了晒痕,这是可怕的。
作为一具几十个小时前刚刚生成的肉体,对于阳光、病菌、浑浊的空气是很没有抵抗力的,就这样让皮肤和呼吸道暴露在地表的环境中是十分危险的。
我认为暴露出的肉体上。
实际上附有一层膜(就像攻壳机动队中素子义体上的那层膜一样),以抵御这些东西。
2.女主的肉体。
这个和上一点是相通的。
女主的衣服是否可脱?
恐怕是不能的,至少是无法完全脱下。
在女主传输意识时是接入了女主背上的接入口,就恐怕也就意味着衣服外面的接入孔是和女主脑神经相连的。
(可假如不可脱又该怎么上厕所啊……)另一个问题,女主有没有脚?
据我的观察,很可能没有,片中的作画让人很难相信女主有正常的脚。
很可能是没有的,腿的下部也是和衣服相连的,就和失足少女Ene一样。
女主会死吗?
假如女主还在Deva的话,回答无疑是否定的。
可是现在女主变成了以肉体在地球表面活动的状态,这就不好说了。
从肉体生成时的片段来看,肉体在生成时是逐渐成长的。
这也就意味着这具身体是会衰老的,也即是会死亡的。
这似乎和男主很相配,但是,这也就意味着女主做出了一个很艰难的决断。
女主放弃了永生和不老,来到了地面上。
剧中对于女主做出决断的刻画不够味,实际上模糊了重点。
3.路人妹子的死活。
在最后一个机战画面中,大量的有驾驶员的阿罗汉被击毁,但从一个特写镜头来看里面的乘员都存活下来了,于是本作也成为老虚十分罕见的一部竟然没有任何人死亡的作品。
但这真的可能吗?
从安洁拉毫不留情、招招必死的攻击来看,她似乎并不在乎这些她的昔日同僚、甚至有可能是她的熟人朋友的人的死活(关于这些路人妹子,在小说中有更多描述,但我并没有看过小说)。
十分有可能的是,她知道这些人根本不会死,这可能是因为阿罗汉的安全性十分好(实际上。
并不好,女主的一个镜头中驾驶舱内部的屏幕碎裂,我惊讶于这些碎片并没有伤到女主的大眼睛),但更有可能的是她们的意识会被上传。
4.火箭。
虽然我不太清楚,但真的靠化肥就能制造出符合标准的火箭燃料吗?
还有,火箭的发射地是怎么回事?
为何是在一个有着如同第三新东京地下都市中的金字塔和坑的城市当中?
飞船的大部分放在太空中难道不是主要为了节省燃料?
名字像是神经漫游者的AI真的能同时兼职宇航员和地勤吗?
靠着这些已经放了两百多年的老硬件?
5.Deva。
先不说该设施的奇怪命名很有可能来自于对于梵语语意的错误认识。
该设施仍旧有很多谜。
例如保安局的权限,片中的保安局似乎强大到如同Deva中的伊朗专家会议,本应作为政府下设部门的保安局(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还存在政府?
无政府主义不是早该实现了?
)似乎手可遮天,似乎Deva中只存在这个强力机构。
Deva中的人是怎么来的?
当中的人已经放弃了肉体的存在方式,但是从女主的话中我们可以得知Deva中的人还是具有肉体的,可是这些肉体是怎么生成的?
难道是像《美丽的新世界》中那样胚胎合成的?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人格又是怎么生成的?
从胚胎开始就被封存的人是从哪来的成熟意识?
假如Deva中永不增加新人丁,那么女主究竟有多少岁了,但还是那么像个小孩。
6.阿罗汉的天线。
呃,这个问题太过明显,但是还是令人忍不住吐槽。
作为一台必须依赖卫星的机体,天线如此没有防备真的好吗。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日本动画一大类型的萝卜番,其中萝卜这个设定本身就不甚科学,所以也没法吐槽。
PS:假如我没有看过两三遍也不会无聊到想这些东西吧,所以显而易见我还是很喜欢这部作品的。
昨天和今天的凌晨分两段看完了一开始被我误以为是HC的《乐园追放》——其实我觉得译为【乐园放逐】更佳不得不说,与日本动漫相比,国产动画要走的路还太长太长。
作为一部CG与传统2D手绘相融合的作品,2014年的《乐园追放》可谓相当精致。
虽然剧情上或多或少借鉴了——或者说是我觉得借鉴了——【黑客帝国】的设定,道具设置上也不免让人猜测二者有无关联,但绚烂的色彩和火爆的打斗,让这看起来略显陈旧的世界观突然变得耳目一新!
——尤其是最后高潮部分男主女主双人搭配群挑机甲战斗群那一段,完全燃到爆!
导弹追击目标的特效虽然是2D的,却也极致逼真,让人心潮澎湃。
而人工智能Setter的设定总让我感觉有一种类似于WallE的伤感,当男主对他说,挺起胸膛去吧,对遇见的人说,“我是地球人类的末裔”时,这种伤感则越发强烈!
总而言之,虽然世界观极似黑客帝国,但《乐园追放》还是保有日本动漫特有的那种淡淡的明亮的幻灭感,以及后末日的空虚感,而灿烂精致的特效以及并不忧伤的结局,则赋予了本作与【黑客帝国】的沉重完全不同的生命力!
可以说,不论是宏大的剧设,鲜明的人物性格,还是精美的画风与特效,以及制作精良让人心潮澎湃的音乐,都实在值得正在发展量而不发展质的国产动漫学习【女主身材不错~音乐真的好好听!!
女主和男主坐在星空下那一段超美!!
自己第一次看真正意义上的日漫电影MARK!
】
全片剧情简而言之就是来自“貌似是个伊甸园“的特工,前往地球追查一个超级黑客的真实身份。
故事一点都不复杂,剧情也没什么跌宕起伏,估计不少人90%的时间都是在猛看萌妹子,本人也不例外。
本来按照这种展开,这部剧场版就又是一部卖设定卖画面的普普通通的看过就忘记剧情结果只记得女主角的作品。
但是看到最后火箭升空那段,听到了Dingo和Settler的一番对话,我突然感觉到了一股满满的恶意,或者说是悲哀,这也是这个帖子的标题由来,导演其实是在嘲讽全人类。
Frontier Settler,“边境移民”计划,是一百五十多年前人类深空移民计划遗留的程序,所自主进化而成的AI。
在漫长的时光里,这个可爱的AI学会了思考,同时因为当年程序员的爱好,也学会了欣赏摇滚,更出色的是,他居然还自己谱出了新曲。
在和Dingo那段交流音乐的剧情里,那种两个摇滚爱好者遇到知己的开心,连我这个隔着一个屏幕的家伙都能会心的笑出来(某个在边上生闷气的妹子请无视她)。
这种感觉,已经模糊了AI和人类的界限,因为这完全不像是传统套路的AI与人类的交流,你见过哪家AI能自己写曲子的?
虽然时隔150年再度与人类接触,但是从与Dingo和安吉拉相遇开始,Settler的行为举止就一直非常的人性化,再加上这段剧情,那么除了那瓮声瓮气的电子音在提醒我们他AI的身份外,Settler身上关于AI的特征其实早已模糊。
接下来营救安吉拉的部分,对于自己想去营救安吉拉的动机,Settler说了一大段非常符合AI身份的逻辑分析,但是却被Dingo用一句话总结了:这就是”仁义“。
然后这呆萌的AI就跑去营救安吉拉,还特地说起了自己刚刚学会的”仁义“,毫不意外的把安吉拉逗笑了。
到这里为止,Settler所表现的种种,足以被称为富有人情味。
随着剧情推进,到最后火箭升空前与Dingo的对话,导演终于图穷匕见。
Dingo说:我们失去,忘却的东西,比谁都鲜烈的继承下来的,就是你。
150年前为了解决末日危机,人类试图进行深空移民,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所有的计划都失败了。
挣扎求活的人类,选择放弃肉体,将自己电子化,98%的人类从此寄生在虚拟的空间中,用各种虚假的电信号麻痹自己,寻求快感。
连肉体都不再拥有,作为智慧生物只剩下几行代码定义自己的人类,却自欺欺人的说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避居在号称”伊甸园“的虚拟世界里,天天想着的是如何增加自己的记忆容量好体验更极致的享受,却不把半点目光投向满目疮痍的大地。
拥有能够32个小时培育成熟人类身体的生物科技,却不想着重新绿化地球。
尽管这中间肯定有典型反乌托邦式的政治体系的影响,但是无可否认,这已经是堕落到了极致的一个智慧种族。
反观Settler,在所有人放弃之后,独自一人将计划坚持了150年之久并最终成功。
你大可以说这是AI无限寿命和死板逻辑的胜利,但是这种坚持使命的逻辑,就是那个叫做责任感的东西啊。
无论是在山区坚持送信几十年的邮递员,还是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工程师,支持他们坚持下来的,其实也不是多复杂的逻辑,“使命”而已。
非常讽刺的是,在Settler启程的时候,全人类,没有一个人选择跟他一起向星空进发,去探索未知世界,一个都没有,尽管这个计划最初是由人类发起的。
电子化的人类沉湎于虚拟世界(好熟悉的句子),实体化的人类被地表残酷的生存环境压迫的喘不过气(招募移民的通告知会不到他们,因为断网……)。
如同Dingo所说,人类失去和忘却的,却被Settler所继承。
不仅仅是伟大的太空计划,还有人类身上所能出现的最优秀的品质。
绝不放弃,持续了150年从未间断的坚持;航向未知世界的勇气;对遥远彼方的好奇;探索新天地的梦想。
这种种的一切居然出现在一个“AI”而不是任何一个人类的身上,那么请你告诉我,谁才更像人类?
就像Dingo和安吉拉在天台上的对话一样,在这个98%人类的生存形态是代码的时代,人和AI之间又有多少区别?
Deva只是一个囚禁人类的牢笼而已,在这个看似无限实则有限的世界里,只剩下貌似公平的竞争,其实这里一切都已停滞,只是在不停的轮回,人类早就放弃治疗。
安吉拉一开始对Settler的敌意,潜意识里,未尝不是因为对自己是否还是人类抱有疑问,自己到底是人类还是AI,恐怕想想都会带来深深的恐惧,不过幸好,她总算还是有了实体化的身体。
她未来的人生,会是磕磕绊绊的,但无论如何也好过在那个虚拟的世界慢慢腐烂。
最后Dingo唱着歌为settler送行,还有安吉拉的那个手势。
他们送别的是一位朋友,一个不到一天相处时间,却一辈子无法忘记的朋友。
最后的最后,Settler是唱着歌出发的,我虽然很遗憾导演安排了他独自上路,但是看到这里我又释怀了。
也许,Settler,就如同Dingo所说,才是最后的,真正的人类————人类的末裔,人类文明最后的希望。
超喜欢丁格~~
正牌科幻电影
看女主撸撸就行了,快把模型分享给同人们啊啊啊
优秀的商业动画,各方面都比较完善,画面,设定,机战,AI,萌妹子,赛博朋克。最大的问题就是妹子的身材太不科学了……
动作场面炫酷爆炸,对人类文明以及自身生命、价值观念的局限有着很好的反思但同时也给予了最大理解,所以担心AI是多余的吗?因为那里面可怕的还是人类本身。
昏昏欲睡
挺浪费时间
制作上一级棒,场面也非常华丽。地球与乐园,对于主题的探索觉得有些流于表面。有《翠星》的影子,人工智能都是萌萌的。四星,冲着娘娘片尾那句so~far~away再多给一星
前10分钟的世界观构建和对未来VR及人类精神化的预测可以打5星,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越来越俗套,1星,虎头蛇尾,很是失望。
真是太棒了。。。。。很多感动真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了~~~~~
追逐星辰不愧是人间的终极浪漫,除非碰到了值得相守一生的人。牛仔洛克昂搭丰满萝莉战姬,作画是真的好看。原以为致敬2001的AI,倒是玩出了点花样。即便是解放了肉体的乐园依旧没逃过专制的枷锁,将守护人类集体意识的AI称为人类最后的末裔,讽刺至于还真是有些悲伤呐。★★★☆
日本人对网络生活还是有很多思考的,不过出这片子都已经2014年了就不算有太多新意。欧派好评
要不是有赛塔这个机器人给一星我都嫌多,,看的时候翻了无数个白眼,呵呵,二次元。。卖不卖肉我忍了,但这女主性格像有什么精神隐疾,看了12分钟我还以为自己在看二次元手游宣传片,没想到这个宣传片持续了50分钟🙃剧情发展蒙都能蒙到,中途无数次想不看了却因为想知道到底是屎味巧克力还是巧克力味屎坚持了下来,这一切在结尾男主拿起吉他突兀迅速地插入音乐时彻底破功,我的人生似乎都因为这部片黯淡了。唯一比较有价值的就是男主和机器人的几段对话。所以女主到底干嘛的,是为了展示高层的三个形象吗,呵呵也许吧,也就那三个形象有趣,,,啊啊啊,我的,,我的时间,,。我的人生。。。。。另:今天以前我从来不知道自己可以被电影打击成这样,呵呵
久违的熬夜看片。机甲加妹子确实会爽到,但是3D我还是不太行,再加上配音一般,大叔体验大打折扣。发现拓荒者是善良AI的时候,想到看过的剧里说,人类为自己的未来设想过很多可能,为不曾设想过“存活”。好像是胡博士里的话吧。背着吉他的可爱AI也给我类似的感受,设想过很多AI获得自我之后的可能,唯独没想过仁义的可能性。整体来说,简单的故事,不吵不闹的配乐,有一定对体制的思考,人物塑造还算及格,七分。
这是对宅男们讲大道理么
哲學的進化、依靠著個體、個體的自由、才是生存的基本(感謝愛的戰士~~ kugimiya、miki、娘娘皆最愛!!)
这3d建模实在是太烂....
无语了,这世界观是什么?
前四十分钟我在想:承认分歧即是理解。人企图把所有自觉的智慧个体都要归入自己的种族,这是七宗罪之一的骄傲。宇宙叙事的魅力何在?外星智慧生命的意义,便是能真正提供把人作为一个类的他者,这时候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反思才能上个新台阶吧。后面的时间我在想:这人设,这摇晃 ,(ˉ﹃ˉ)……
这样看来,我已经到地上来当向导了,还差空降一个妹子来帮我发现AI驶向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