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快乐结局

Happy End,快乐终结(港),完美结局(台)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让-路易·特兰蒂尼昂,马修·卡索维茨,芳汀·阿杜安,弗兰茨·罗戈夫斯基,劳拉·薇琳顿,奥拉利亚·佩蒂特,托比·琼斯,希尔·佩尔,哈萨姆·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奥地利,德国语言:法语年份:2017

《快乐结局》剧照

快乐结局 剧照 NO.1快乐结局 剧照 NO.2快乐结局 剧照 NO.3快乐结局 剧照 NO.4快乐结局 剧照 NO.5快乐结局 剧照 NO.6快乐结局 剧照 NO.13快乐结局 剧照 NO.14快乐结局 剧照 NO.15快乐结局 剧照 NO.16快乐结局 剧照 NO.17快乐结局 剧照 NO.18快乐结局 剧照 NO.19快乐结局 剧照 NO.20

《快乐结局》剧情介绍

快乐结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洛朗(Laurent)家是一个富裕的上层中产阶级家庭。80多岁的老人乔治·洛朗(George Laurent)逐渐陷入老年痴呆。他和两个已婚的儿女托马斯(Thomas)和安妮(Anne)一起,正不自在地分享他在加莱(Calais)富丽堂皇的庄园。离异而冷漠的安妮,不得不承受因儿子皮埃尔(Pierre)的失职而导致的灾难性工作场所事故的影响。与此同时,托马斯的前妻因一场神秘的中毒而被紧急送进医院,导致他13岁的郁郁寡欢的女儿艾芙(Ève)与父亲和他的新婚妻子安娜伊思(Anais)生活在一起。毫无疑问,在这个家庭中,每个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而随着洛朗家的命运与持续而不光彩的欲望交织在一起,一种特殊而又令人不安的联盟就会形成。但最终,有些更大的秘密即将揭晓……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谎言与错觉老鼠也能上天堂临时家族30次约会元气少女缘结神OVA:神明,被丢弃/神明,去泡温泉云淡天高筷仙杀婴少女年年有余你的名字我的姓氏我梦见了那个女孩美国恐怖故事第十一季我心略野恐怖报纸驱魔人前传黑人小姐速写喜剧第三季怀玉传奇千金妈祖我很喜欢你,那你呢?王小毛的奇幻人生单身妈妈俱乐部限时恋人魔鬼诅咒龙之家族第一季富贵临门卡门·法里亚斯的驱魔之旅爱你至死不渝速度与爱情借酒众筹安娜叶挺将军

《快乐结局》长篇影评

 1 ) 这部电影绝对是个标题党

我们为什么要看电影?

杨德昌的“三倍人生”论像是需求理论中的顶端,需求者相对较少,可能仅限于影迷圈。

普通观众他需要的是直接的感受 (当然,“感受”是个大范围,涵盖着“三倍人生”)。

这包括喜怒哀乐等全方面的感受,甚至还有触感,通过皮肤、毛发的特写传递触感,浓郁、鲜明的色彩表达美感,或者3D制作带来的近距离感。

如果看电影得不到感受,那绝对如同嚼蜡。

▲杨德昌套路的商业片往往添加很足的配乐,恨不得让你的耳朵一刻都不得休息。

动作片duangduangduang地加大量特效,动作明星不受几次伤,那都不叫敬业;煽情片小提琴拉起来,特写再大点,再大点,把眼泪都给我拍清楚;喜剧片,动作、台词全部夸张起来,要蠢、要傻。

但也有的影片,它不,反而需要你静下心来去努力贴近它,尝试感受角色所受。

去年提名戛纳金棕榈的《快乐结局》就是这样一部片子。

它和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区别,不刻意告诉你它的故事背景,它会往哪个方向发展,人物的动机是什么。

让你慢慢在日常行为对话中,一点一点地get信息,使故事清晰、明朗起来。

▲《快乐结局》请注意海报上的录制按钮这就好像我们的生活。

很多出生离异家庭的人都经历过的:在和同学朋友的聊天过程当中,对方无意提到你的父母,为父母不住一起而感到诧异时,他会很礼貌地say sorry。

你会笑笑表示不介意,他们都离婚很久了,习惯了。

对方也这样按字面意思理解了,只有你,只有你感到扎心。

就是一根针扎的疼痛程度,说不疼也疼,说疼又显得矫情。

影片中,当因母亲住院,导致小女孩伊芙(伊芙特别有中岛哲也执导的《告白》中小女主饰演者桥本爱的味道)住进父亲的新家,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家。

爷爷这么问她:你不会一直住在这里吧?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翻译不同此时,没有配乐,倒是有父亲出面缓解尴尬。

但话说了就是说了,无可否认的,伊芙现在就是个“无家可归”的存在。

而这个状态早在他们离异的时候就开始了。

伊芙呆在父亲的家,完全是个多余的人,面对后妈阿娜伊斯,也是满屏的尴尬。

▲佩姨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阿娜伊斯之子半夜醒来,阿娜伊斯接过孩子即使是到影片的后半部分,在爷爷的生日会上,伊芙向爷爷道贺。

爷爷却说:“谢谢,可是你是谁呀?

影片开头的方式也算是特别,是伊芙的手机拍摄离异母亲日常的画面。

她能提前一秒说出母亲下一个动作,说明她经常观察母亲的行为。

她渴望得到关爱,所以她关注。

但是关注所带来的结果并不是换来母爱。

她知道母亲患抑郁症,她们缺乏沟通,即使尝试也是失败。

母亲整天的唉声叹气和抱怨让她付出行动:将抑郁药喂给宠物仓鼠,把疟疾药给了母亲。

但在这种情况下,你甚至不能批评伊芙所作所为。

孩子(其实不只孩子,每个人都是)就像一张白纸,父母涂什么颜色,他就成为什么颜色的作品。

同时,母亲极端的网恋行为使伊芙崩溃,尝试自杀。

她试图探寻父亲的口风:“如果你和阿娜伊斯分开,你会带我走吗?

”父亲这样回答:

不幸的,不只小女孩。

阿姨(父亲的姐妹,于佩尔 饰)的工厂出了事故,紧接着其儿子被打;爷爷因意外导致之后只能坐轮椅上过活,他无法接受这样无用的自己,自杀的念头在他心中久绕不去。

但腿脚不便使死亡都成为一件难事,他找理发师帮忙,甚至找小女孩帮忙。

片尾未能告知结局,但是死了,对他反而是种解脱。

正如同平静的湖面下流动着暗涌,在这一切的苦难上,导演没有给放大的情绪镜头。

完全平铺直叙,唯一(我没记错的话)的配乐是情景中的收音机播放的歌曲。

歌词就是片中人们的心声,为影片辅助叙事。

或许你不爱文艺片,但如果你有相同的经历,就会很容易感受到它所表达的情感。

如果你没有,也不妨看一看别人的生活。

 2 ) [Film Review] Happy End (2017) 7.3/10

From the prodigious Austrian auteur Michael Haneke, prima facie HAPPY END can be construed as a sequel to AMOUR (2012), with both Jean-Louis Trintignant and Isabelle Huppert returning as another father-daughter pair, but scale-wise, it is an upgrade, with Haneke’s rapier-like scalpel mirthlessly levering at and dissecting a dysfunctional bourgeois household in Calais under a large milieu.First thing first, extending his attentive exploration related to what constitutes today’s cinematic gaze, Haneke situates his camera on our workaday digital devises, opening with several video clips from a live-recording smartphone (with morbid contents notwithstanding), to the (replay-prompting) footage of a security camera coldly witnessing an abrupt collapse on a construction site, then eyeing erotic exchanges from the screens of a personal email account and a facebook page between two secretive lovers, even to a swaggering Youtube video watched by the 13-year-old Eve Laurent (Harduin, an alumna from Belgium’s Got Talent whose speciality is mentalism), all contributes to his rehashed conception of evil, destruction and lust lurking on the placid surface of a disengaged normalcy. Restraint and remove is Haneke’s methodological thumbprint, in HAPPY END, this approach is well applied in scenes where violence, mortality and incommunicability flares, such as when the wheelchair-bound, dementia-ailed, world-weary paterfamilias Georges Laurent (Trintignant) approaches a cohort of African immigrants on the street, the camera stays stock-still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oad, we can merely judge by their body language to infer the content of their conversation, and Georges’ attempt ends in vain. Only after his another proposition falls through we might second-guess that George wants to pay them to kill him. Interestingly, correlating the later scene where Georges’ grandson Pierre (Rogowski) disrupts the “whiteness” of his mother Anne’s (Huppert) engagement party by unsolicitedly bringing a group of refugees from Calais Jungle, Haneke’s seemingly token orchestration of ghettoized Africans as a go-to weapon to debunk the middle-class indifference and complacency packs a less impactful punch than one might expect from his audacious streak. This happy-less, mansion-dwelling ménage assembles a multi-national cast: as an outsider, Toby Jones is given nearly nil to act as Anne’s British fiancé, though his own distinctive physiognomy standing side by side with Huppert alone adumbrates the grotesquerie of their pairing; Huppert’s Anne is as per usual a brittle businesswoman type whose superficially wholesome life has its feet of clay within her own bloodline; a hale Trintignant fixates on Georges’ one-track mind with crystal-clear, if sometimes dementia-addled perspicacity and his standoffish detachment is the extrinsic outgrowth of a decades-old carapace that he can no longer empathize with the present world and has no will to footle about anymore, yet the bitter irony (indicated by the film’s title and the trenchant ending) is that his holy grail remains as elusive as ever. Mathieu Kassovitz as Thomas Laurent, Georges’ surgeon son and Eva’s estranged father, comes off as the weakest link here, too lackluster to elicit any emotional investment, and is worse off when in juxtaposition with Harduin’s precocious, simmering acuity, venom descending from a hereditary lineage. Last but not least, there is this fantastic German actor Franz Rogowski, who stunningly presents an incompetent and despondent Pierre as a mind-bending specimen of a poor little rich boy, and Haneke cunningly teases audience with Pierre standing near an open window during a passive-aggressive confrontation with Anne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hints that he might be a self-destructive head case, which seems to reassure his devotees that the filmmaker is still the flinty hard-liner we are au fait with, perhaps, that is what HAPPY END actually stands for.referential entries: Haneke’s AMOUR (2012, 8.4/10), FUNNY GAMES (1997, 7.0/10).

 3 ) 破碎生活中的微光

《快乐结局》探讨了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家庭矛盾、代际冲突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等问题。

哈内克通过展现这些普通家庭成员的生活片段,揭示出现代人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精神世界的关注。

影片最后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而是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这正是其艺术魅力所在。

它以其深刻的主题、精湛的演技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要勇敢面对现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结局”。

 4 ) 快乐的结局在嘲讽着我们

思考生与死,法国人总是很在行,片子反映了各种人群的内心矛盾、生存状态,所有人都有其难以启齿的隐私。

所有的事情在结尾貌似都有一个好的结束,但揭开表面来看,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捉摸不透的。

我们只能试着去理解每个人对如何生如何死作出的选择,毕竟每个人都无法完全获得快乐的结局,当然,影片最后的幽默还是很有趣的。

 5 ) 冷漠的人类,无爱的家庭:《快乐结局》

看过迈克尔·哈内克(以下简称“哈内克”)的电影作品的影迷都知道,他的影片充满了对人类冷酷的直视或透视,甚至逼视。

印象中,哈内克是一位从未拍过喜剧的导演,在他的影片中自然也就很难看到幽默感。

在哈内克的最新作品《快乐结局》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他一点点的幽默感,而且他还玩起了新媒体——但柔和新潮之下,他的镜头仍然对准冷漠的人类。

影片开始的两段“直播”,看似无聊,却又让人莞尔。

莞尔之后,我们也会发现,冷漠新人类——13岁的小女孩伊芙,已经悄然进入我们的视野。

而她的视角,也将成为这个无爱家庭的重要见证。

《快乐结局》是一部典型的群戏作品,一个资产阶级大家庭构成了“冷漠的人类”的群像:退居二线的老爷子一心只想求死,在要求安乐死被拒之后,他整了一出又一出的闹剧。

老爷子的女儿经营着家族的建筑公司,是一个“女强人”,但她却培养了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儿子。

在一次工程事故之后,她的儿子自知接班无望,便自我沉沦,更在家族事务中各种捣乱。

老爷子的儿子是知名医院的外科主管,离异并与前妻育有一女。

他的再婚妻子美丽温顺,刚生下儿子不久,而他却又跟一个提琴演奏家偷情。

他的前妻因大量服用抗抑郁药而昏迷住院,他只能把13岁的女儿伊芙接回大家庭。

伊芙人小鬼大,她偷看父亲的电脑并掌握了他偷情的事实,她也因此患上了被遗弃妄想症,最后甚至服药自杀,幸而被及时救回。

……影片人物众多,多线交错叙事,留白也比较多,观众一不留心,就会错过一些细节,从而影响对影片的整体理解。

哈内克采取了一种碎片化的叙事策略,但每一个碎片,都能够在前后文中找到对应的模块。

用心去看,观众其实不难将事件、人物拼贴起来,最后拼出这个家庭的家族树。

所有的碎片都能够拼起来,但拼成完整的图景后,我们却发现,人心都麻木了,正如13岁的小女孩对自己的父亲说,我看出来了,你谁都不爱。

外科医生心中无爱。

他的妻子有家无爱。

女企业家心中无爱。

她的儿子心中缺爱又无爱,内心敏感的小女孩也如此。

眼见老伴失智卧床的最后三年,老爷子一心只想在死亡中找到“自我”,爱在老伴去世的时候已经被带走。

《快乐结局》中的老爷子也是哈内克的前作《爱》(2012)的男主角。

在《爱》中,他不堪忍受妻子毫无尊严的活着,闷死了她。

在和孙女的谈话中,老爷子提起了这段“往事”——实际上,《快乐结局》中的老爷子和《爱》中的男主角(他在闷死自己的妻子后,选择了自杀)并非同一个人,导演只是以此使之与《爱》建立的某种延续的关系。

此外,于佩尔在《爱》中是那对老夫妇唯一的女儿,而在《快乐结局》中,她的“父亲”仍是这个老头。

与《爱》的沉重和绝望不同,《快乐结局》中的老爷子对死亡的“追求”带有某种戏谑的味道——这是否意味着哈内克对“安乐死”的态度变得更为洒脱了?

而有尊严地死去也许是冷漠的人类最恰当的自决。

看了布努埃尔的《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我曾一度相信,资产阶级确实是有这种神奇的“魅力”的。

但看了《快乐结局》,换了一个视角,我猛然发现,资产阶级从来就没有什么审慎的魅力,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片冰川,在气候变化中不断崩塌。

" ���O

 6 ) Happy End 观后小记

1冷漠。

这是我看完整个电影后脑海中第一时间蹦出来的词语。

影片中塑造的法国中产阶级大家庭里,每个人都冷漠且自私地活着。

小女孩Eve直播毒死仓鼠的视频,天天给同学饭里放安定片,让母亲中毒抢救;她的父亲Thomas背着现任妻子出轨网恋,却是谁都不爱只爱自己;大女儿Anne告诉被狼狗咬伤的佣人女儿吃巧克力可以止痛;她的儿子Pierre整日无所事事,忽视母亲操持家族企业的辛劳,时不时捅个篓子;老父亲Geoges受不了自己下身瘫痪的生活,想方设法要自杀......2最后老爷子推着轮椅淹入海中,他的女儿和儿子都惊慌失措地去救他。

仔细一想,救一个一心求死的人,到底是给予他救赎,还是给予他折磨?

毕竟“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罚,而是那无爱的未来”想起几个月前看的《血观音》,里面的棠真,和这部影片中的Eve,出奇地相似,无论是行为还是外表,那种不属于这种年龄的气质,阴郁的,灰暗的,只是也有所不同。

3小女孩Eve给讨厌的女同学饭里天天下安定片,无独有偶,前几天看新闻说一个女大学生毕业前在室友饭里下避孕药,是紧急的那种,多吃就会很大程度上生不出孩子的,她却笑嘻嘻地说是送她们毕业礼物。

小女孩Eve在片头使用Snapchat直播了几段小视频,片中又插入她无聊时在Macbook上看油管视频的场景,最后她在老爷子逐渐被海水淹没的时候,拿出手机录下这一幕的动作.....社交网络的普及,使人类间的交流,逐渐疏远,这一话题当今社会上都在讨论,国内的快手和抖音无形间毁了多少人?

而片中露骨地将这荒诞可笑的现象表现出来,还是让我反思自己频繁使用手机的问题。

4于佩尔阿姨在这部片中依旧演一位女强人,让我惊讶的是两部片中(另一部指去年的Elle)儿子的性格异常地相似。

不禁使我深思,在单亲家庭中,由女强人般的母亲独自抚养长大的男孩子,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否都和影片中的一样?

一事无成,好吃懒做,时常惹出一堆麻烦让母亲头疼......5影片中好多地方和该导演的另一部电影《Amour》相呼应,老爷子与大女儿的扮演者在《Amour》中也饰演父女,老爷子给孙女Eve讲述自己把病重的妻子闷死的秘密,在《Amour》中,老爷爷不忍心见妻子被疾病一点点夺去生命,用枕头闷死了她,给了她个痛快。

算不算是彩蛋呢?

6看到豆瓣上的精彩影评,才品出原来本片还暗含着法国的社会问题——难民的处理。

7《神奇动物在哪里》(杜比影音),《蝴蝶梦》,《快乐结局》感谢电影节,让我感受了这三个美妙绝伦的故事将《快乐结局》作为本人此次电影节观看的最后一部电影,有演员和语言的因素,但如此有深度的故事,更让我庆幸我的选择。

尽管Happy End 并不happy。

2018 深夜 记Bonne nuit.

 7 ) 大师的一部自我总结作品

年过七旬的老人想必喜欢怀旧,也喜欢记忆起风光年代里的美好。

好比哈内克大师的这部新作,无论是在影像风格与探讨主题都像跟十多年前的《隐藏摄影机》有极大相似之处(中产阶级、难民话题),再加上情节中对他自己经典作《爱》的戏仿与影射,俨然是一部自我总结之作。

最闪光之处仍然是采用媒介(手机视频)作为切入点去揭开中产阶级家庭光鲜外表下的龌蹉秘密,开头与结尾的视频录像片段最狠准,低像素画面的质感无疑拉近了剧中虚构人物与现实世界的距离,视频录像者的视点令人浮想联翩,好比是《隐藏摄影机》里的匿名录像带的神秘拍摄者。

然而,这个故事则没见太多新鲜感,中产阶级的虚伪与阴暗面大家估计看太多了。

又或许是家庭群像的关系,情节显得较为琐碎,并没有一条明显贯穿的主线。

每条人物线都没能充分展开,人物形象塑造较为仓促,或者说是有概念先行的设定,令可信度与共鸣感双双大打折扣。

类似主题先行的情形也出现在某几场哈内克标签式的长镜头调度里,表现形式与叙事陷于彼此孤立与割裂的状态。

比如儿子前往受害者家门口挨揍的一幕,冷冰冰的暴力展示跟之后的情节关联不大,只让人怀疑导演仅为了风格展示而已。

而在另一场离家出走的老人坐着轮椅在街上偶遇黑人的段落,也是采用类似的手法抹去彼此对话的内容,冷眼旁观的形式没任何具体的指向意义,尽管这群黑人在最后高潮部分再次现身。

尽管电影大师对时下社会热点问题仍然抱着深切关注的心态,也在尝试透过新的手法开拓影像的表现力,然而在情节拼凑的叙事法则里,难以突出呈现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与真正的社会问题永远像是两条平行线,貌似偶尔汇聚一起,却最终却发现并非如此。

 8 ) 新时期法国中产家庭的困境

2018北影节敲字幕的最后一场,用《快乐结局》来收尾还是挺应景的移民危机,畸形的网络直播,复杂的逻辑关系新时期法国社会内部暗流涌动,快乐结局并不快乐。

按时间顺序,这届北影节一共敲了七场《扎马》西班牙、《看护人有你真好》日本、《蓝衣女人》荷兰、《混蛋我们爱你》法国、《旋转玛丽》加拿大、《捷克古老传说》捷克、《快乐结局》法国快乐结局的上座率最好,也是我最喜欢的🙌🏻拜拜北影节 #BJIFF#

 9 ) life with no end

法式电影的节奏,好像突然就理解了一些碎片的意义。

灯要一盏一盏的关,消息要逐字逐句的发,眼泪要从心里到眼角最后在脸颊上抹开,缓慢的生活要一帧一帧的去数。

就像《山月记》里写的:这个世界整体看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作用于具体之细节,就有了无限之意义。

一个体面的家庭:事业、庄园、佣人和狗,不缺少幽闭的悲伤。

每个人的脸是戒备森严又光鲜亮丽的地壳,每个人心里都有岩浆暗涌。

体面背后,家人成为彼此的裂缝,试图拯救却总是越推越远。

最后一个镜头,女孩在远处记录老人投海,而一群拯救者呼啸而过。

没有“happy end”,当拯救成为一种过错。

 10 ) L'ironie d'une fin heureuse

Le fait que la caméra se met toujours à distance sans véritablement pénétrer dans l'intimité et la psycho ou révéler des détails fait des spectateurs les témoins passifs devant cette chronique glaçante d'une famille disloquée. La discontinué de plans-séquences et le cadrage en gros plan cherchent un effet de cloisonnement qui isole chaque personnage dans son monde respectif dépourvu de toute communication possible. Les mots restent superficiels, l'affection apparente.A travers la variété des images exploitées (quelle nouveauté), Hanek parvient à saisir le zeitgeist de notre époque et mieux disséquer les états d'âmes de la haute bourgeoisie, la fois quiète et nerveuse, dans sa propre bulle illusoire.

《快乐结局》短评

用细路祥家菲佣的话说就是“this family 好多问题”。哈内克先生一把年纪这么的不装逼不故弄玄虚,对观众友好,这点尤其更值尊敬。

6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3.5】由于主题繁杂,叙述一度过于散漫,以至于标志性的力量显得薄弱,但还是那个哈内克。对于各色形式的影像材料的整合与运用非常具有新意,怎能用“重复”一以概之。

8分钟前
  • DeckardYang
  • 还行

表面波澜不惊,内里暗潮汹涌。

11分钟前
  • 西瓜草莓火龙果
  • 还行

5.5# 过于复杂

12分钟前
  • 林晔
  • 较差

维奥尔琴(意大利语:viola da gamba;英语:viol),又译“古大提琴”和“古提琴”,属于弓弦乐器,声音柔和并稍带簧片的音色。整个维奥尔琴族,即使最小的一种,也像大提琴一样,是夹在两膝间竖着演奏的。

16分钟前
  • 小A
  • 还行

對女孩而言,拍下一支祖父自殺未遂的錄像,是否是足以保護自己不被家人扔進孤兒院的籌碼?對家人而言,這個眼睜睜看著祖父自殺的孫輩,是否比軟弱長子更符合家族默契的冷血性情?這樁看似大逆不道的不孝事,竟因而比長女的新婚更證其血親、更穩固了家族成員的齊聚。這真是惡質卻棒呆了的Happy End……

21分钟前
  • 焚紙樓
  • 较差

这真是哈内克对于讲故事能力在电影视听语言里的综合感悟。十分冷静克制产生一种旁观者的镜像,吞没一切情绪,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23分钟前
  • 猜火车司机
  • 推荐

可怕的故事。

26分钟前
  • Mmm
  • 还行

!! 只要小可愛哈內克還活著并繼續拍電影我就很感恩了~

30分钟前
  • 一個死槍槍
  • 推荐

孩子被狼狗咬伤,喂他甜食就能止哭;老人被轮椅困住,沉进大海方可自由。巧克力当然无法止痛,死亡也并非解脱。家庭被冷漠感染,一点风寒即入膏肓;国家被难民渗透,一丝震动就能塌方。感冒自然不会致死,杀妻亦无法求将。女孩举着摄像头直播快乐结局,看客躲在屏幕后吃着人血馒头,像仓鼠毒毙进寒凉。

31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冷漠 疏离与不安

35分钟前
  • .
  • 推荐

少年人求爱而不得,老年人求死而不能。中年人虚伪又自私,小心维系的体面,一戳即破。这是一个无爱的家庭,也是冷漠社会的缩影。

40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冷漠的一家…虚情假意(我向哈克一款叫抖音的app LOLLL

45分钟前
  • 欲圣
  • 推荐

哈内克在干嘛?自己最熟悉的题材讲成如此割裂的拼贴画。

48分钟前
  • 臭花儿那个香
  • 较差

4/10 自顾不暇。老年痴呆一传俩,看了感觉真可怜。稍微有点意思的是,在家国隐喻中,外来的女孩倒成了移民视点的代指。抽离、冷漠、媒介、暴行、失语、伪善,这些词真是听腻了;随便举一例费解之处,妈宝男前脚称呼女仆为非洲奴隶,后脚带难民闯婚宴痛斥中产虚伪,到底是想表达什么呢?富不过三代是因为他们全精神分裂了?

51分钟前
  • 千反田折棒
  • 较差

这年头的法国片一部比一部晦涩。

56分钟前
  • 深圳湾水怪
  • 很差

过分直白简单,纯展示家族内部的苦痛矛盾,别无其他

60分钟前
  • LOOK
  • 还行

生有何欢,死有何惧?困在乏味的人生里,真的是每一天都想当逃兵!

1小时前
  • 玉弓
  • 力荐

不行

1小时前
  • 赤红十三
  • 较差

画面能走在时代前沿,但却没有时代前沿这些物件该有的内核体现。手机直播,网络问题,这些能和现实生活中老生常谈的死亡,爱情,亲情,阶级一起混为一谈吗?可以阿,但是不是这样每个都来走个过场,然后起一个警醒世人似的电影名。表面功夫相当花哨,细品起来味同嚼蜡

1小时前
  • Golovin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