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女子
Кроткая,铁幕温柔女子(港),残酷的温柔(台),温顺的女性,A Gentle Creature,Une femme douce,Krotkaya
导演:谢尔盖·洛兹尼察
主演:瓦列留·安德留察,利亚·阿赫贾科娃,瓦西利娜·马科夫采娃,鲍里斯·卡莫尔津,谢尔盖·科列索夫,谢尔盖·罗斯林,罗扎·哈伊鲁林娜,维克托·奈梅茨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俄罗斯,立陶宛,荷兰,乌克兰,拉脱维亚语言:俄语年份:2017
简介:寄给狱中丈夫的包裹突然打回头,妻子别无选择只得远赴西伯利亚寻找答案。列宁巨像矗立,铁幕阴影无处不在,人人落魄失魂自我麻醉,对一切视若无睹。的士司机说「监狱助人生存」,妻子面对高墙却处处受尽屈辱, 丈夫依然下落不明,欲知真相代价沉重。启发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温柔女子》,撕破温柔尽现残酷,暴露极权压迫至今仍阴魂不散。..详细 >
三星半 不知所云
不言说不抵抗,默默服从安排但保留念想。
苏联遗毒,卢卡申科。片名或可译作“温驯女子”,前半段好过后半段。
在体制面前我们都是“温柔女子”。前半部分以为看到神作了,一组组连绵的镜头将俄罗斯社会群像如画卷般推开,几乎以为是在读托尔斯泰的小说;结果后半部分直接拖体制出来开大会,浅薄得让人想问什么鬼。算了我情愿戛纳多点这样的争议作品也好过变养老院~~~~~
公交车上齐举棺材者不再需要关注穿戴丝袜,怀念苏维埃的两代同高歌盖过了被遗忘的死亡,尸体回收员在糜烂肉块中看见了爱人戴着婚戒的手,人权组织被自己所服务的群众视为卖国贼纳粹美帝走狗人人喊打,填不完的表格和见不到的有关单位,人民与监狱已有机结合共生,我们都是这场晚宴暴行的小螺丝钉,在众人沉睡中被带入宿命中的噩梦
《卖火柴的小女孩》式故事结构,前面的铺陈过于散漫了些。
2018.11.17
故事节奏缓慢,大量的公车、公共场合、聚爬的场面非常详细地展现了社会风貌,电影虽长但非常吸引人,导演讲故事的技巧不错。前半段里,开头的起调、极美的摄影以及特别稳定的镜头调度,使得影片复古而工整。然而越往后越不着调,尽管有一个不错的开放式结局,依旧没能挽回高开低走的颓势。
请填张表格,写上所有期望。请填张表格,写上所有疑惑。请填张表格,写上所有不满。请填张表格吧,写上… 不!你们写吧,随便吧。当你选择为权贵服务并伺候得体,你会得到一枚低阶权力的春药,变得欲罢不能。阶级食物链就此产生,各阶层认知高度统一,你将坐上“岁静”的马车去寻找“我的幸福”!看似是一座监狱城,众生皆囚徒。
梦境亦是现实,梦境影调参考诡异邪魅
摄影参考柔光强对比橙黄带深蓝缓慢运镜与长镜头稳定纵深
“集权主义国家行为大赏”简介写的真好,纯酿伏特加。
周边人物以及场景设计、台词,让我想起贾樟柯的乡土。苏维埃已经消失了,苏维埃却无处不在,而且导演还摆在你脸上看。但是熟悉的官僚风格与探视窗口,依稀浮现了以往的记忆的影子,只是不知道如今的我们,是不是也是这样。影片后期的魔幻主义场景是一亮点,象征意义也太强了些。前后场景的对比,最后的悬念,让我困惑,她的丈夫到底是犯了什么样的罪?
和之前那部《我的幸福》有点像,借主人公的视角带出极恶社会众生相。梦里的表白大会让平凡的作恶者们剖白心迹,既荒唐又悲悯。「统治阶级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这个阶级统治下的每一个被虐待的温柔的人,都是这个阶级的创造者。」
我算理解去年各位看「last face」的感觉了……看得我TMD都不想搞东欧电影了……到底是选片人疯了还是导演疯了……
HKIFF2018...8/10 可以說是相當驚艷了!前兩幕拍出了馮小剛或許想拍但一輩子也拍不出的「潘金蓮」,而第三幕直接來一段「一步之遙」。有一點沒太懂,毛國人在國內座火車、探監也要用到護照嗎?
喜歡俄羅斯的惡意。
“温柔女子”,却不是温柔,而是被压迫者的顺从。当男人高谈阔论盔甲与坦克、施舍他们所谓的恩德,却忘记了英雄式的伟大壮烈才是极权的显影,这桩罪孽是由所有“平庸之恶”来完成的,所有律法都沉浮在庸碌中,民众仰赖混沌的法则维持秩序,沉默滋生了哭嚎,哭嚎压倒了沉默。恶性循环中的被殉葬者,她们不是秋菊也不是孟姜女,她们是笨重体制之下被揭下来的伤疤,一条被抹掉的发痒的痂。痛斥在位的极权者只是隔靴搔痒,只有将锋芒对准每一个帮凶才能让装睡者睁眼、让喑哑者张口。
挺好的
201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