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史迪奇,眼里是个美好童话故事。
今天儿童节,本想重温一下童年来看真人版,一联想《白莲花度假村》里的夏威夷,直接看成现实主义暗黑童话了。
电影里监护权争夺具象化为冰冷的法律程序。
姐姐兰利接到社工警告电话的颤抖,莉萝因“行为异常”被学校排斥时的无奈——这些细节让“Ohana”的口号褪色,露出制度对破碎家庭的二次伤害。
因为是真人,无意中暴露了更黑暗的潜意识可能,那就是莉萝的故事本质是创伤儿童的解离性幻想,整个外星世界都只存在于莉萝的想象之中。
史迪奇对家具的撕咬更像莉萝无法言说的愤怒宣泄。
CG技术赋予的逼真毛发,更表现出一个孩子用幻想抵御现实的悲鸣。
莉萝因为原住民身份在内的不合群原因被同龄人孤立。
史迪奇作为“外星异类”的身份正是她自身文化疏离感的投射。
当姐姐兰利因为工作和生活原因崩溃时,《白莲花度假村》里原住民员工也有偷窃手镯被捕的同样境遇,迪士尼童话终究承受不起夏威夷原住民的现实之殇。
新增剧情兰利的大学抉择撕开新殖民主义的经济囚笼留:在岛上意味着终生服务旅游业,如《白莲花度假村》里四季酒店的员工,离开则需割舍亲情。
当结局将莉萝托付给邻居奶奶,实乃夏威夷社区在结构性压迫下的无奈妥协。
史迪奇也是破坏宝宝改邪归正设定。
魔童电影也是类似设定。
魔童大改特改哪吒原设定,我觉得能接受,只要在魔童电影宇宙里符合逻辑就行,但我对于魔童电影感到不合适的地方是电影里有不少屎尿屁梗,另外还有某些我在成人角度可以看到的灰色的道理,不知道为何要有这些。
有人解释是因为魔童电影是给成人看的,但宣传上看来也不是。
我觉得定位是青少年的电影还是要更有童趣,让观众对世界,对人性有更正面更阳光的看法,而不是急于说明某些被自认为有社会经历的人咀嚼烂了的乏味道理。
保有一颗童趣的心,在未来你会发现它十分珍贵,它可以保护你走过人生的低谷与崎岖,无论何时都能看到阴云之后的阳光。
不要着急成为大人,大人的世界十分无趣,而且那是不需要努力必然会得到的结果,而守护你心却是要付出努力才能得到的结果。
虽然这几年的国产动画电影我都看了,但现在的国产动画里让我感觉到快乐的还是比较少。
我还是喜欢叫《动漫世界》十多年前播放的那个版本名,史迪仔,蓝蓝的,毛绒绒。
多年前重温过剧场版,真人版和剧场版故事剧情相差无几。
除了多了强霸和独眼霹雳的真人人设,个别环境贴合现代化,可以看到智能机这一标志性的时代产物。
另外,也印度化的加入大量歌曲。
一言不合就放bgm,而且没有做到歌曲本土化,听上去就是为放歌而放歌。
结尾有黄弘子凡献唱的《为爱燃烧》,中规中矩的歌,要达到《随他吧》那种传唱度,有一段距离。
因为看过原剧场版,提前知晓结局便成为情怀买单,算是给童年补一张电影票。
迪士尼还原了一个毛绒绒非常讨喜的史迪奇形象,小女孩尽管非常淘气能作妖,但是换个角度想是符合这个年纪小孩的性格特点的,并不违和,姐姐是超级负责又有爱的,作为合家欢电影它的要素是集齐的。
但是随着故事展开,它不是从姐姐的角度出发,而是大部分从Lilo的视角开启,随机插入史迪奇视角,本应该是伴随毛绒小狗到来鸡飞狗跳的情节反而随着推进变得有些平淡或者说无聊。
由于我没有看过电视版,就是单纯非常喜欢史迪奇这个搞怪的形象,只能说作为电影版,整个故事的情节并不足以吸引我这一个多小时的精力全集中在电影上,很多搞笑的桥段已经在无数电影中用过,不新鲜了,剧情也没有太大反转。
如果说这是真人与CG或动漫人物结合的首次尝试,那确实很好,但此类的电影如今层出不穷,可能作为观众会期待看到更加流畅的故事和节奏。
另外就是剧情是真的偏低幼一些,更像是一群成年人在围着哄着小朋友和蓝色摇粒绒展开,能看出来迪士尼拼命在用小狗卖萌,但是这不是GIF,时长那么长如果不加入合理的剧情就会显得空,而作为Lilo视角又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波折,无非是怎样拯救史迪奇不被抓走,过程也有点过家家。
迪士尼从原来旁敲侧击让观众体会人物情感,已经偷懒到现在演变为明晃晃不停让电影人物说主旨来归结到伐木累上,生怕观众不理解它想要升华的用心,说实话没有一个别出心裁的故事,真的审美太疲劳了。
作为蓝色小狗十级爱好者或者小朋友可以完整看下来没问题,吵吵闹闹的,但确实没什么深度,或者说作为成年人,看完之后,除了脑海中那只巨可爱的毛茸茸之外,几乎剩不下什么了。
女孩莉萝与史迪奇的相遇,是一段跨越星球的治愈童话。
失去双亲的莉萝用包容与爱,驯化了天生破坏狂史迪奇,而史迪奇以毛茸茸的捣蛋天性,填补了莉萝的孤独在夏威夷的碧海蓝天下,与姐姐兰莉共同诠释“欧哈纳”的真谛——家人是彼此选择的不离不弃。
当史迪奇学会守护,莉萝重拾笑容,这场星际邂逅,终成跨越血缘的亲情颂歌。
这两年,当新版的电影看着还行的时候,就很想把之前的都翻出来看看看完02年动画版最大的感受,25年真人版真的是为了赚钱搞出来的,省略了一大半史迪奇的内容,尤其是讲故事书,带着丑小鸭的书离开,跳过了结尾部分快乐一家人生活,把博士写成坏人,大篇幅增加易容成人类的俩男的无意义无趣的内容。
而且厌孩情绪真的很明显,动画里绿萝很乖,但电影里刻意把小孩搞得很麻烦,虽然知道这才是真实,但还是应该把史迪奇是被莉萝教好的这点完全展现出来,动画版里史迪奇变化是非常完整的一条线,是家人是朋友,但真人版里主要是承担卖萌,是宠物,但回狗笼子这点真的有效(恨但好的地方是莱利的线路,02年还是太早,25年一个还要上大学又要打工照顾很小的妹妹的形象更真实更能共情,最后去上大学了也是真的女性意识发展,还增加了girl help girl的好邻居,理想但也符合,只能说真人版的只是合理化了2025年真人的生活,但这终究应该是史迪奇的电影。
看电影的时候,有一家三口爸妈带着小孩过来,小孩怕黑,开场还不到三分钟就大声哭吼着我要出去,爸妈无奈最后抱着孩子离开了影厅。
虽然出于人与人应该互相理解的角度我还挺替他们家心疼100块钱电影票的,但被吵到也是事实。
看完电影出来,朋友问我感觉如何,我尴尬且诚实的说:已经过了想要外星小狗的年纪,还不太能共情照顾小孩的无私亲情,只觉得小孩的尖叫真的刺耳,以及捣乱收拾房子会很累。
朋友尴尬地表示赞同,于是我开始心疼我俩的100块钱电影票钱。
为了不让我俩显得太丢人,我还找补说,我们这个年纪是这样的,离自己做小孩的阶段太遥远,但主观上离自己照顾小孩也非常遥远,刚好掉在了这部电影受众的真空里,只能说电影发行对于市场的判断和目标人群圈层还有待优化。
但如果有小孩把我刚收拾好的家弄的一团乱,我真的会非常非常生气,哄不好的那种。
但其实也会思考,自己现在的阶段到底要以怎样的姿态与世界相处,好像怎么样都有点心虚的样子。
腆着脸不给姐妹小孩压岁钱会觉得心虚,收爸妈的压岁钱却心安理得;身边有人已婚三年,有人520刚领证,有人母胎solo,有人相亲不断,而我妈在我这年纪,闺女已经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自己吃饭了。
老板抱着小孩冲我说叫你x姨我会有点生气,觉得我并没有烫一头小卷织毛衣怎么就成了你x姨,但心想我这个年纪非要让小孩叫姐姐也有种硬要装嫩的勉强。
高铁飞机上遇到吵闹的小孩依旧会皱眉,小红书偶尔按照年龄推荐的母婴广告会长按选择不喜欢。
结婚生子,生儿育女,在我人生的剧本里从来都不是必须要打通的副本,但不这么做会带来的隐患和负担,又好像是很可怕的事情。
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道路,走起来是会有点吓人的。
当我没有从xx女儿丝滑的过渡到xx妈妈,我的社会角色好像落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残缺,xx女士和xx老师不足以撑起一个成功的30岁女性,当身边的人开始分享宝宝果泥而我在看麦当劳新口味冰淇淋,一种莫名其妙的烦躁和羞耻感缓慢滋生,就像幼儿园毕业吃饭还会漏嘴巴的小朋友。
我试图将其归责于环境,是我选择了一个太多小娇妻的职业,大女主样本太少,却也无时无刻不在反思,是不是笨笨的我已经被社会时钟丢下了,所以才有了如此尴尬的社会身份。
成为和别人不一样的人,注定是会很麻烦的。
LILO是那个没有监护人的小孩,被草裙舞的其他女孩孤立排挤。
史迪奇是那个想要家人的外星小狗,抱着它的童话书在森林哭喊(很多人非常遗憾这段没有在真人版电影展示,小鸭子也换成了蛤蟆)。
lost在英语里有丢失,也有迷失的意思,东西可以lost,人也可以lost。
而lost的时候注定艰难孤单且主观上非常漫长。
迪士尼给出的解药和答案叫做ohana, ohana means family, family means noone is left behind. 当有人迷茫的时候去拉一把,有人胆怯的时候去推一把,有人悲伤的时候就互相拥抱着蜷缩在一起,接受彼此的不完美,再包容着走向下一段旅程。
或许有人爱史迪奇的故事就是爱它的不完美吧,没有完美的容貌,没有完美的happy ending,没有完美的挑战和反派,也没有完美的当下,每天都是鸡飞狗跳的日常,琐碎冒险的当下。
但是故事里的人善良而勇敢,机智的化解一个又一个困境,消沉的时候总有至少一个乐天派在搞笑,所以它的故事仍旧是精彩的童话。
在破坏中不断重建,在动荡中寻找稳定,在一次又一次挑战中慢慢成长,这好像就是每个小孩最渴望的那种超酷的童年。
与家人是谁无关,与家人几个也无关。
可是啊可是,童话之所以为童话,大多数时候是因为现实世界并非如此圆满。
每个人都希望有那个小太阳一样的伙伴,热情,积极,乐观,勇敢,带领lost的男孩女孩走出困境,向流星许愿就会出现那个最好的朋友。
可是现实往往是:你和你的小伙伴一样丧里丧气的,又或者小太阳只是短暂的陪伴了你一段旅途,又或者你已经在漫长的等待中丧失了对小太阳的期待,觉得人生海海你终究就是那个灰色的倒霉蛋。
然而啊然而,人生那么长,谁知道明天又有什么在等待呢?
或许不是626,或许不是完美的mr/ms right,或许不是子宫的悸动突然想要拥有一个天使宝宝,或许还是那个又mean又天马行空的反派老板。
可是没准明天就能煎出完美的溏心蛋,出门的时候刚好雨停,地铁上看到俊男美女,街边的小动物突然对示好,田园脆鸡堡再度回归,柯南终于大结局。
这么想想,虽然有点迷茫丧气,但活着也不错。
毫无疑问算是迪士尼最近两年来还原度和质量最高的电影了,真人化完全没有突兀的感觉,史迪仔在还是记忆当中的模样。
星际宝贝算是我童年最爱的动画了,现在回顾才发现这部动画最感人的除了史迪仔,还有利罗。
即便被伤害了也没有想过放弃抛弃史迪仔,因为ohana意味着家人,家人就意味着没有人会被放弃。
原本一开始排斥史迪仔的姐姐兰莉最后也接受了史迪仔。
除了利罗和史蒂仔的感情之外,丽罗和兰丽的姐妹感情也是电影一大亮点。
电影相比原版动画温柔了很多,减少了很多史迪仔破坏的场景。
不满意的就是剧情简化的实在太多了,包括莉萝给史迪仔讲丑小鸭的情节,还有反派刚涂的戏份基本都一剪梅了。
本来还期待着会有仓鼠飞轮或者其他实验品打个龙套之类的。
I'm cute and fluffy!史迪仔如是说道!
虽然我特别讨厌小孩,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点也不讨厌Lilo,可能是因为她太爱史迪仔了。
Lilo虽然经常捣蛋,到处给姐姐制造问题,但是她真的是个真诚善良、富有同理心和责任感的好孩子,不管是和姐姐争吵之后两个人躺在地上谈心,还是看见了流星就转头把姐姐推出去开始许愿,都让观众体会到这个六岁小姑娘的鲜活灵动。
全片中我最羡慕史迪仔,它什么都会还破坏力超强,天啊这就是我想要的外星小狗!
但是说实话,其实我更想成为史迪仔,因为这样就会收获Lilo的爱,那种发现你离开家了会一直找你找到你们相遇的地方的爱,被水枪泚了一脸也不生气而是和你互泚的爱,那种绝对不想把你扔在海底的爱,那种晚上可以抱着臂弯里一团毛茸茸的爱。
迪士尼太会给这个世界造梦了不是吗,你看原来他们还是知道怎么做好真人电影的。
强霸博士和独眼霹雳都用了地球人的外表,其实强霸博士融合了一点钢图的角色设定,但是也不算融的太狠,我还期待了一下626变627来着。
不过它的俄罗斯卷舌口音没有了,我觉得这会让这个角色的智慧感下降一点点,没有那种浑然天成的疯狂天才科学家的感觉了。
独眼霹雳倒是和动画版差不多,只不过它在地球上用的是女装来着,电影里变了男人。
不过人家都是外星公务员了,就不要在那里纠结二元性别了。
议会长的头颈部装饰很像是珊瑚,看着也很有海洋气息,这个倒是比动画原版好。
这群外星人的立场也很不落窠臼,原动画版也是那种“不就是个地球嘛灭了得了”的态度,电影版从那个热衷按毁灭按键的操作员那里表达了这一点。
所以说,地球吗,充其量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保护的还不是人类,人类少给自己加戏了。
大卫这个大金毛一般的角色真的是片不错的绿叶,赏心悦目还不讨人烦。
他的妆造真的是最有当地风情的了,不管是第一次登场时候身上的彩绘还是医院场景的鱼钩项链都很清新,好像夏威夷的一缕海风。
姐姐的粗腿看着特别让人有安全感,或者说这个角色就很让人有安全感,她弹唱的那一瞬间简直感动得我快潸然泪下。
图图!
也特别好的一个婆婆!
这处改编是最好的,解决了Lilo的归属问题,年长女性邻居收养就可以完美让兰莉和莉萝不分开了。
给了故事一个非常完满的归处。
看完这部电影我短暂原谅世界一秒。
2002年动画版《星际宝贝》是迪士尼动画的“异数”。
史迪奇本着“给糖也捣蛋”的原则,走出了一条“小混蛋”变“家人”的道路。
这种改变源自主创对“Ohana”(夏威夷语中的家)概念的贯彻。
所以动画是捣蛋、冒险为主,亲情、家庭为辅。
2025年的真人版没有机械复制这个情节走向。
一方面是史迪奇不再像20多年前那般“奇异”;另一方面也是真人演员加入后,增加的时长可以容纳更多真人互动与情感表达。
“Ohana”由此成了主线,英文片名中的“莉萝”,成了更吃重的主角,史迪奇反而成了卖萌、刷宝为主的抢戏者——说它像只狗这方面,真人似乎比动画版更容易接受。
所以真人版《星际宝贝》比动画版更像一部迪士尼标配合家欢。
另外,真人改编也几乎未受时代风潮的影响。
少数族裔的角色配置、扩大化描绘的姐妹情、人生选择,由于都有动画设定可依,显得丝滑平顺,不会有“我跟你聊童话,你跟我谈天气”(《白雪公主》)的尴尬。
白人演员出演“丑”“坏”角色(增加了真人形态的外星人戏份)也算顺应时代。
于是乎,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根本上取决于你对迪士尼合家欢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在经历了一系列魔改之伤后,这至少是一部正常的迪士尼真人大电影。
【2.5】属于美国人自己的“魔童降世”。看的过程中终于想起来饺子版哪吒的形象设计像谁了。
极其套路化的作品,《星际悍匪从良记》,抛开令人发指的吵闹打砸段落,作为爆米花片还是合格的。最感人情节:姐姐抱着史迪奇从海底跑上岸…小朋友的全程观影反应:前段捂耳朵,中段问时间,最后说好看😁
3.5 很可爱啊!夏威夷观光片(音乐相当加分)不用带脑子适合带能7点下班的朋友看(不是)w/J
整部电影像夏威夷的阳光一样温暖,相依为命的姐妹,姐姐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够独当一面,妹妹是一个trouble maker遇到了外星trouble maker史迪仔,获得治愈感动和成长,只要有爱和温暖,家庭成员也是可以自己选择的,可以是勇猛飙车的邻居奶奶,也可以是细心负责的社工,姐姐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了,真好!史迪仔也有了自己的家人,喜欢这个充满阳光,充满健康人类,充满爱的地方!#2025院线28,评分:7.5/10。
去其精华,留其糟粕
全片最好看的是夏威夷国旗Total shit.在影院如坐针毡哈欠连天,后悔为什么浪费一个多小时看这傻逼片,真不如再看一遍海洋奇缘
喜欢
小演員表演很到位。
选角还是蛮还原的,但是故事的讲述却只是一种松垮无力的感觉,家庭的主题只是勉强说得过去至少没有胡乱编造,还有几处非常差劲的特效,只能说是平凡普通的真人化作品。
传送门用得好!
超可爱的(*╹▽╹*)
无功无过吧,史迪奇真是一只邪恶蓝色摇粒绒,魔童降世比格犬,反派黑化得莫名其妙,史迪奇“从良”也很突兀,喜欢的是亲情线是比较落地真实的,代入姐姐血压真的飙升。还是更喜欢帕丁顿熊,天然呆可爱的英国绅士。
还可以,至少没有恐怖谷。
最後Propaganda了。
太难看了! 真希望这辈子从未看过这部电影!! 希望消除记忆!!周末看完整个身体能量都毁了。。。儿童电影超低龄超无聊类似成龙熊猫计划,这明显是一部美国电视播放的电影,典型每年定期大量生产的流水线片,就是买版权套壳子。里面有很多猫王歌曲,夏威夷风景和音乐
不太了解这个IP,但这刻画得也未免太“熊孩子”了点吧…看见有评论说这是美国版“魔童降世”,不要太贴切。全程代入的都是大人的角色,觉得非常之糟心,厌童症大爆发!
没看过原动画,觉得真人版做得还不错,3D动画和真人演员结合挺自然,史迪奇可爱,小女孩也挺可爱的。姐姐很优秀,在父母离世后独自一人抚养妹妹,姐妹俩为了在一起不分开,努力应对社工,姐姐不要当妈妈要当自己,最后选择去上大学,妹妹也被邻居收养,典型迪士尼合家欢HE,有关家人的故事适合小孩子看,姐姐下海救史迪奇有些感动,满满的力量太强了。小狗搞破坏还能原谅,外星人炸房子无法原谅啊!独眼外星人憨憨的挺搞笑。补看了原版动画,挺喜欢这个改编,姐姐的人设更个性更丰富。
个人不太喜欢魔改后的结局,为何非要原本相当于Stitch父亲一样的Jumba博士当坏人?是为了节省预算放弃了火山空战吗?作为剧情关键的领养证明为什么又不见了呢?不谈这些剧情上的问题,这部电影作为一部真人化作品水准还是在线的,选角造型、场景搭建都相当不错。小Lilo的表现可圈可点,甜美的笑容非常轻易就能萌化观众们的心。
邪恶摇粒绒!
我支持姐姐当美国总统,我支持史迪仔带领小狗统治地球,我支持史迪仔全听莉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