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的故事
Historias extraordinarias,Extraordinary Stories
导演:马里亚诺·利纳斯
主演:马里亚诺·利纳斯,沃尔特·雅各布,奥古斯丁·门迪拉哈苏,Raúl Agüero,Alberto Ajaka,Diego Alarcón,Rodolfo Andreani,Matías Arce,洛拉·阿里亚斯,Enrique Boess,Hector Bordoni,Fe
类型:电影地区:阿根廷语言:西班牙语年份:2008
简介:本片讲述了三个以字母为代号的男人的神秘冒险经历,时长245分钟,共分为18章节,以魔幻现实的手法表现出阿根廷近代历史文化的变迁,叙事方法新颖独特,长镜头摄影精湛,尽管并不属于大制作,而是小成本的独立电影,但最后的结局却给人以强烈而深刻的印象,是近些年来难得一见的阿根廷实验电影杰作。(08维也纳国际电影节) In ..详细 >
看这个要有耐心耐力
导演真的很会讲故事,我始终感觉被旁白勾引着、玩弄着,快乐地。但是………我到底看了个啥(◔_◔)?简介说本片“表现了阿根廷近代历史的变迁”,我想那些衬在主要故事下面和搭在主要故事身上的边缘故事才是这部电影想讲的事情?我对阿根廷了解不多,所以没能被这部分感动,但我确实被本片的叙事感动到了。
【B】另一种《爱德华'蒙克》,太过独特。一部电影,3个故事,18个段落,叙事被切分,视听与叙述同步由大到小,由点及面,18个段落各自有不同的方法的尝试,而3个故事整体又分别保持住独立的风格,段落之中又有小故事重新被划分,简直是结构主义的狂欢!不过可惜形式化并不彻底,旁白贯穿全片和《堤》有异曲同工的作用,但在影像表达的尝试上和《堤》差距十万八千里啊。。于是旁白显得廉价,文学性也不是这么搞得啊。旁白构建了一个迷宫,影像被架空,观众迷失其中。
神作,影史二十佳预订。恢宏的结构,天才的笔法,洒脱又不失精密的内容。南美左翼流亡史基底与魔幻现实精魄的完美交融。四个小时仿佛魂穿彼方之人,似奥德赛却更似追忆,错落有致到足以尽收眼底之厚度;这一边,那一边,丝丝入扣草蛇灰线,俯瞰一切却也掌握了关于故事最好的“调度”。一场即兴漫游的诗意饕餮,于细微中贯穿永恒。电影就是这样的一个“闪耀的图像”,仅此而已。
【阿根廷影展】并没有什么非凡的故事,也没有什么非凡的技巧。到底是回应道路的召唤,还是选择一种更稳妥的人生?动人时刻是奎瓦斯的独白,当我以为我赢得了人生这场游戏,我反而觉得我更可悲。假如人生的尽头,总是孤独而不幸,为何不选择去冒险?
7.0/10。①以三个男人为引讲述各种充满谜团与奇遇的故事。②「反常规的playful氛围」的营造:戏剧性淡(大量贯穿始终的Tell don't show的旁白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叙事信息量大到超载,仿若迷宫;分屏;画面Dv质感;静照式叙事蒙太奇;等。③影像的情绪冲击力挺不够(也许是影像技法调动的不够充分,也许是其它原因)(但程度比《花》轻)。4个小时的时长更是会将②所说的氛围削弱拖成疲累。
继续追赶
我爱出走,我爱永远未知的下一秒
有点想法,才华堪忧,难看
4.5。
不是纹理而是平滑,不是刺绣而是拼缝。看似是最虚构的东西,但恰恰走向古典叙事的最反面,将现实中被折起来的部分再次拉开。
8/10. 从未有过的观影体验,如同阅读一本南美作家的小说,从一个故事进入另一个故事,但是故事总有结局,人生总有下一个故事。
像阿根廷和荷兰的那几场零比零,看上去没有进球的沉闷比赛,技战术的较量精彩得不舍得眨眼。
幸运歌唱道,人生是旷野。
-。像是保罗·奥斯特/波拉尼奥小说的影像版,但实在没看出来有何建树。@上海阿根廷影展
四个多小时,大量素材堆砌,不急不躁,看完松了一口气,不愉悦,南美社会拼贴,三个平行故事,每个故事再滋生出几个支线,枝枝蔓蔓,我一直游离在外面。不如看小说文本吧?
一种体验
【大光明阿根廷影展】由三个点而逐渐延展开来,带到社会的不同阶层各个层面。文字、地点、时间,来回的穿梭,城市与乡村,开阔平原闭塞房间。只有在路上,在不断行进中才能获得更多体验,收获不一样的经历。从未如此依赖过导演的解说,每一次虚焦大特写都异常的迷人。拍摄和叙事手法力求简单明了,但不时显现出来的功力是藏不住的。
用故事讲故事,故事里的人继续讲故事。是套娃,但不是萨拉戈萨手稿那种“讲>故事”的讲故事。三线有点让人想起Iñarritu的一些操作,但又并不追求工整。是睡着一些也不觉得遗憾的类型(positive)lol。最喜欢Lola Gallo一段!“他们看着她离去,像雨里的两条狗” 音乐也既摩登又exotic。@大光明
my friend, once again the road is all ours. 看的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