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部到第三部个人觉得一部比一部难看。
当然,都是不错的。
毕竟我相当的喜欢僵尸片呵呵我是说国外的。
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如果有的话,我想是满天飞舞的乌鸦吧想到还有第四部,跑到东京去了希望有令人惊艳的地方!
第三部我觉得还挺好看的诶。
一开始那个复制第一部的开头,又有些稀微的差异,看到艾莉丝姐姐躲过陷阱,以为她会大杀四方跑出去,结果就死了,尸体还被丢了出去。
看到这里让人疑惑不已。
原来这都是变态科学家艾萨克的研究项目,用姐姐的克隆体加上病毒,想造出和本体一样的强化进化。
不过把尸体丢在研究所上方的院子里真的大胶布?
而且本体对你们这么重要的话,一开始为什么把姐姐放出去了?
病毒很快感染了全球,土地沙漠化严重,地球完蛋了,幸存的人只能不断游荡。
姐姐一个人在沙漠游走,找到了一个本子。
上一部同伴在的车队四处搜寻幸存者。
两方碰在一起,去拉斯维加斯找补给的时候被科学家盯上了,科学家放出了用姐姐血清强化过的僵尸,又用卫星控制姐姐,结果失效了。。
但是车队的人死的差不多了,姐姐一怒之下找到了科学家他们,艾萨克被强化后的丧尸咬了,他狂打血清,坐直升机回到基地。
姐姐为了带车队的人去阿拉斯加,也就是本子里说的有可能没被感染的地方,决定夺一架直升机。
被感染的同伴驾车带炸药炸开了一个丧尸缺口,剩下的人坐上了飞机,姐姐却没跟他们一起走,因为她会被卫星监视。
姐姐正准备走呢,就看到了她克隆体的尸体,怒而打算去看看怎么回事。
电梯接了她下去,整个研究所空空荡荡。
每个研究怪物的研究所最终都会被自己的研究反噬真的是一个不变的定理呢。
研究所的人工智能说话了,原来是红皇后的妹妹,3D模型也更清楚了,比她姐更聪明,选择把变异了的艾萨克关了起来,直接跟姐姐说了情况,原来她的血清就可以治愈这个病毒,那为啥对艾萨克没用?
姐姐单挑艾萨克,看到了活生生的自己的克隆体,因为培养皿被打破出来就死掉了,姐姐一气之下狂追艾萨克,来到片头的陷阱室,也就是第一部姐姐醒来的地方。
两人都能使用念力,姐姐还是打不过怪物形态的艾萨克。
艾萨克一直执念于艾莉丝项目,认为她的进化方向是人类的未来,结果他自己变成怪物之后更厉害了,于是他飘了,在电子网那里被切成了碎片。
我以为是人工智能下的手,毕竟准准地停在了艾莉丝面前。
没想到是那个克隆体,她没死。
最后姐姐的全息影像出现在了一群拿她做研究项目的世界高层面前,表示自己会去找他们的,还会带上朋友。
画面一转,姐姐和克隆体面前,是一排又一排的培养皿,里面的克隆体正在醒来。
只想说,真不愧是姐姐的克隆体啊,做出的选择都和她一样。
PS.车队在沙漠遇到吃丧尸肉变异的漫天乌鸦群围攻的时候,片二里那个警察(对不起实在想不起来你的名字了)一跃护住了一个小孩,背后火焰快喷射到他的时候,他的后背形成一个护罩,姐姐出现了。
她念力一动,火焰瞬间漫布天空,将丧尸乌鸦烧了个干净。
这一幕真的太帅了。
原来爱丽丝计划就是复制爱丽丝。
爱丽丝的克隆体被继续用于保护伞公司的研究。
此时人类已经绝大部分都被感染成为丧尸,地表大部分已经荒漠化,人类处于灭绝的边缘,幸存者凤毛麟角。
爱丽丝知道自己被跟踪,所以做了两个决定:第一就是黑入保护伞公司电脑查看卫星资料来逃避跟踪;第二就是离开原来的伙伴独立生活,避免给同伴带来危险。
一次做梦,一次搭救卡洛斯,两次被动和主动的意外释放意念力使得反派博士找到了爱丽丝真身,并通过卫星锁定她。
反派博士还违背公司最高层意愿,伪造命令,私自抓捕爱丽丝。
但是爱丽丝自从和T病毒融合一体后,不断在进化,她的能力远远超出了保护伞公司的意料,甚至超过了爱丽丝自己的想象。
所以,反派博士失败了,而且还感染了T病毒(他如何感染是个谜)。
爱丽丝通过追踪找到了位于沙漠深处的一处保护伞公司的基地。
爱丽丝送克莱尔车队的幸存者坐上直升飞机找寻传说中的无污染之地——阿拉斯加,自己只身前往虎穴。
此时,反派博士已经将底下设施血洗完毕,等待着和爱丽丝的最后决战。
反派博士用爱丽丝的血清来不断改造生化人(丧尸),所以反派博士此次感染导致的变异也格外强大。
在爱丽丝和反派博士搏斗中,反派博士处于上风。
在爱丽丝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爱丽丝的克隆体挽救了爱丽丝真身的命,反派博士被激光肢解。
爱丽丝通过全息影像会议向保护伞公司宣战,发誓找出躲在高科技地下设施和幕后的黑手。
爱丽丝和她的克隆体们出发了……第三部其实应该叫《生化危机之战无不胜》
相比第二部质感一下就上来了,这也是生化正式进入有钱时代反派博士的塑造成功生化剧组挺会选角啊,第二部代表的吉尔,包括这部的克莱尔,都很像游戏里的这一代也贡献了几个名场面,满天丧尸乌鸦、丧尸集装箱(话说这么个集装箱是咋冒出上百丧尸的,又是经典的无底洞箱子吗)。
还有第一次看时一堆死去的克隆爱丽丝的震撼,这个开头悬念拉满了的,可能不少人都以为自己资源错了放到第一部去了。
当然还有队长的最帅一刻。
不过最后让队长跟爱丽丝亲一下是挺莫名其妙的,俩人并不般配,也不像假警察那样一起经历过生死这一部爱丽丝的动作确实帅,其实整个生化系列尤其前期,演员能力和技术不足,靠剪辑的打斗场面都挺一般的我还是不喜欢一个丧尸片搞出超能力,强化下肉体,或者变异成怪兽我都能理解,但搞出念力是不就有点偏题了我发现生化剧组是偏爱女战神,爱丽丝吉尔克莱尔包括后面艾达王都出场了,男主却基本都是辅助,也就第四部克里斯才靠颜值和角色名抢点戏
感觉一般般了,不怎么好,也说不上烂片,中规中矩的动作+科幻+一点点恐怖.喜欢生化危机的朋友可以看看,当个开胃小菜.总之,如果你在一个闲来无事的晚上拿点零食边吃边看,它还算是个不错的片子
华丽的赤手空拳功夫型主角Alice再次带着她的super power登场。
这集除了腐尸,没有追迹者。
不过有游戏里的乌鸦、腐狗和2代BOSS--731活体变态博士第二形态。
故事先由Alice误入德州变态杀人家族的骗局展开,无奈主角武器被缴光,于是太极、摔角、刘翔冲刺及俄罗斯马戏团荡秋千一系列连招后,德州家族统统成了dog food。
主角在小腐狗们满意地摇着尾巴中慢条斯理地装备好了她最擅长的武器--一双快速庄稼收割刀后离去。
然后无端端跑出一队生还人马,满大街飑车漂移并浪费着蓄电池找烟抽。
可惜不巧被路旁乌鸦盯上了,心想:丫这么狂,收拾你。
遂号召出了一个乌鸦师,分八个团,一团两排电线杆站好队列开始猛攻。
哗``原来天下乌鸦真是一般黑啊-_-# 就在这群平民崩溃的边缘,Alice出现了,经典地X-men暴风女神眼光一亮,意念大法发作,不用像诸葛亮那样看天象都立即借来了东风,轰一下,数千万军的乌鸦立即在火团中变成了北京烤鸦-_ -|||(想当年玩生化2,警局二楼走廊三只乌鸦我都要开7发子弹才能过。
)打理完残局,Alice说自己有比游戏里的人物还变态的超能力(假设这帮人都看了美剧hero),要玩独行侠,却又声不吭地赖着这堆人到了赌城。
打开一节车厢,里面如马蜂窝一样涌出几百具腐尸(火车要是有这密集度,咱国家就不担心春运了),Alice暗想:不好!
被放牛娃领进了鬼子埋伏圈!
赶紧掏出庄稼收割刀,以国家优秀青年割秧队队长的身手一路奔杀,颇有PS3神作游戏《Heavenly Sword》女主角风范。
正杀得兴致,卫星放了个木马,停止了Alice的super power running进程,还好我们的主角意念强大,在没有更新最新版的病毒特征码情况下,还能远程烧了黑客端口CPU。
然后一阵冷笑:“哼-_,- 叫你丫机箱不装风扇!
”接着猛杀进野外白帐篷找到了黑客博士。
博士见形势不秒,上了飞机开溜。
Alice在楼顶眺望:“呵小样电脑不咋地,这飞机还不错。
咱干脆打劫它吧!
”so,一队人马又走上了打劫飞机的道路。
在Carlos的中东恐怖份子自爆袭击下,百万腐尸乖乖让出了道(明白了吧?
一个恐怖份子能顶1000只腐尸,所以现在美国都大力打击恐怖份子)。
平民们也终于扬眉吐气升级为土匪,抢了别人飞机逃跑了。
Alice没有跑,因为她和柯南都知道:真相只有一个!
猛地,发现了731部队垃圾场,Alice这下气坏了:居然敢用姑奶奶的body来堆万人坑?
复仇之火再度燃烧,决定要生化博士吃不了兜着走。
再说生化博士屡战屡败,还被抢了私人飞机,心里也是个火,于是丧失理智,磕了几瓶敌敌畏,猛然变异。
最终,Alice与博士贰形态相遇了。
刀肉相拼不相上下,两人战入了高速激光火腿肠生产线,一面火腿肠激光从后扫来,博士被割成了罐头肉。
关键时刻,人造人克隆版--假·Alice按下了生产线停止按钮,把真·Alice救出了鬼门关。
(游戏里最终武器不都是火箭筒么-_-||怎么电影里就变成了火腿肠激光切割机呢?
)片尾,镜头往外拉,Alice和Copy Alice两个人在偌大的matrix世界里遥望着自己的N-copy玻璃球,两人不停地按着ctrl+c,ctrl+v,组建着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生化超能力团队。
她们心里都只有一个共同地目标:到日本去演《真·Alice无双》。
囧 对于生化危机已经不知道咋说了,人家寂静岭也是恐怖游戏翻电影,怎么就不会那么囧呢。
看了好多网友的评论,都对3很失望,可我却还到处跟别人说3还不错难道是我的欣赏水平下降了?
也不然吧。
最近很忙,真的是不想看那些废脑子的片子,生化3节凑还算顺畅,而且终于看到了游戏的影子,因为只是当年玩过游戏2,所以看出的相似的地方也是游戏2里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博士将病毒注射到自己体内,虽然他注射的并不是T病毒,而是他自己研制的新病毒还有一些室内的场景,感觉都有游戏2中的影子还有“克莱尔”搜索救援队,头头是《死神来了》中那个女演员,喜欢克莱尔也是取自游戏2中女主角的名字乌鸦那场,感觉有点仿希区柯克《鸟》的意思,放眼望去都是乌鸦了,密密麻麻的,数量营造的恐怖感,女主角感到现场也是因为她知道那乌鸦就是她看到的那只吃僵尸肉的乌鸦传染出来的吧所以她必须救他们最后只是觉得杀死博士的过程过于简单了,不知道续集里他还会不会复活啊有一点看不明白,就是那些转移到地底下的高层,他们的动机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杀死可以杀掉僵尸的战士?
也许是没看过1的缘故吧,但3的情节感觉跟2也衔接的不是很紧密不过总之,还不错
一直听同学说生化危机那叫一个恶心啊 终于,鼓起勇气看了 先看的第三部,饭差点吐出来,寝室同学还给我营造气氛:全睡了,灯也关了,就剩我自己在哪儿紧张,吓死我了... 今天晚上又看了1,2, 更多的感觉已经不是恶心了,而是,如果这些真的发生了该怎么办?
人类的欲望真的是无限,想出各种手段来增强自己的实力:T-virus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了增强军事力量,起死回生。
可是,人们往往又把自己想成上帝,以为什么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结果呢?
害人害己。
生化危机1,2,3就是讲了这么一个过程。
由于一个人的私心,将T-virus泄露,结果导致Hives得智能监控系统为了防止病毒泄漏到陆地上,不得不封了整个实验室,杀了所有人。
是错吗?
为了更多的人的安全,没错吧!
于是,另一小组的人接到命令,要关掉这个系统 Red Queen,结果可想而知,全军覆没,仅留下了两个creature:Alice和Matt,叫他们creature,因为不知道他们还能不能算作人类。
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人类的疯狂探索欲望还没完,由开发量一个“复仇女神”计划,想弄清楚Hives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下好了,引狼入室,把地下的变异人全弄到了地上。
于是乎,刚开始想救,后来发现变异的人越来越多(被变异的人咬一下,不久后就会变成一样的),发现管不住了,就开始封城屠杀。
人类惯用的伎俩吧 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一切。
而我们美丽,性感,伟大的Alice,冲破重重阻碍,和仅剩的几个人努力逃出这座“变异城”。
眼看就要成功,却被和自己一样的人类抓住了。
很讽刺吧,再多的怪物都难不倒我们,最后栽倒自己人手里。
这里不由得跑一下题:大家有没有看过刘德华一部电影,跟俞飞鸿一起拍的,我忘了叫什么名字。
刘德华是一个军人,接受了任务。
在他千辛万苦的完成任务,还牺牲了自己的队友的时候,最后,却死在了自己上司的枪下。
当时,我的眼泪哗哗的流啊,简直对人类失望透顶。
背叛仿佛是人类最大的本事。
这部电影也是一样的。
只是,比刘德华幸运一点,他们最终还是成功了。
当初那个Matt,不是被抓伤了吗?
后来就变成了“复仇女神”,几乎已经失去了心智。
然而在最后一刻,他却记起了Alice,终于分辨出了好坏,将枪口对准了那些披着狼皮的人。
更讽刺了吧,不是人的生物在内心深处还都存有一丝丝的人性与分辨是非的能力,而活生生正常的人类,却被什么蒙蔽了呢?
权利,利益,还是永无止境的欲望?
他们逃出来以后,飞机却被摧毁整个城市的核弹的冲击波打了下来,坠毁了,而Alice又被带回了实验室,于是,新一轮的“Alice行动”开始了。
他们放走Alice以及那几个逃出来的人,想看看经过再次改造的Alice又有什么样的威力。
这时,整个世界都已经被 T-virus感染了,他们这组人组成了一个小组,保护那些仅存的,非"科学家"的人类。
当然,他们的敌人除了那些变异人之外,还有研究Alice的若干所谓的科学家。
小组由于受了一个笔记本的指引,发现可能拉斯维加斯还有survivors, 于是赶往那里,一路上,与怪物斗,与人斗,当然,死伤无数,最后,就剩了两个小组人员以及若干平民,当然还有Alice。
美国人的确挺搞笑,正常的人都是欲望无限,而且是自己为上帝,而那些不太正常的人,别如Alice,却是是非分明,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最终也摆脱了控制。
Alice再送走那些人之后,只身前往老巢与消灭那个最终毁了自己的科学家。
当然,她胜利了,消灭了已经变异的科学家,也找到了更高层的控制者,为生化危机4留下了悬念。
看完以后,恶心与恐怖当然是有的,但更多是觉得好好的,干嘛要弄这些东西来威胁自己呢?
探索固然可嘉,可是好像当对一件事过于沉迷的时候,就接近成魔,变得好坏不分,黑白不辨了。
如果这一天真的会到来怎么办?
如果你身边的人真的被T-virus感染怎么办?
你是在他还是人的时候,杀了他,还是眼睁睁得看着他们变成怪物,然后不得不下手。
不能想象,也没法想像吧!
希望这永远只是科幻,只是在警告我们生化武器不能碰啊
但是 谁能告诉我 救援生存者的帅哥 是这么跟那个女主角搞上的?
怎么没有铺垫就惺惺相惜了??
还有救援幸存者的队伍是怎么组织起来的?
是自发 还是**?
嗯 一切还好 如果那个小女孩的戏份再多点就更好了
《生化危机》系列:水波纹效应 □文/火神纪 往平静的水面投掷石块,从落点开始泛起了涟漪会一圈围着一圈地向四周逐渐扩散。
然而不管泛起了多大的波澜,它们始终只能从中心点泛去而永远也逃不离。
一石也许激不起千层浪,可是却可以泛起百层波。
——火神纪。
题记。
这个系列电影总是处于这样的一种窘境:在商业上的成功以及在票房上的坚挺成绩,与在评价上的低劣成正比;吃力却并不讨好,毕竟众口难调。
改编自经典作品的电影似乎总是难以逃脱这样的命运,尤其是改编自一套发行量与口碑都极佳的《生化危机》更是如此;讨好了纯粹的影评和普通的游戏粉丝,却永远也无法讨好铁杆粉丝,因为它无论做出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来,对铁杆粉丝来说总是远远不够的。
比不上游戏里耳目能详的经典场景,比不上游戏里熟悉的情节设置;于是电影远不如游戏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被抨击以及被否定的命运永远也逃不离。
我们是否应该客观地看待与评价这个号称改编自PC游戏最经典的一个系列电影呢。
从开始的地方重新开始,在结束的地方结束;环环相扣层层周裹,在结束的地方设置一个开始,又在开始的时候衍接一下结束。
可以说,这个系列电影在前后作的衍接上既做到了承前启后的连续性,又保持了每一部作品的独立性。
从这方面来说,这个系列电影应该算是系列电影作品中的上承之作。
我不是狂热的游戏迷,所以我不知道《生化危机》在游戏里的地位是何其尊贵;如果宽容点地看待,这个系列电影应该还算是比较成功也优秀的电影作品。
这种涉及到科幻和生化污染的电影总会给我们以某种程度上的绝望和悲壮,但也总会给我们留以某种程度上的希望和祈冀。
所以号称《灭绝》却灭而不绝;在于人道,在于为善的人性根本,在于人类曾经经历过的种种灾难后依旧幸存所获得的坚毅与勇敢。
同时与之相背的也是人性丑陋面和阴暗面所折射出来的贪婪与欲望。
如果说无辜的受众所得到的池鱼之祸大都是缘于人性的贪婪,那么人性的善与生存的渴望则成了拯救世界的动力。
在许多同类型的电影里,其最初始的根源大都在这相背的二者之间的争斗。
生化科学的发展在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的同时也会带给我们同样多的担忧。
对于生命和物种的自然进化进行人为的干预和促进的同时,已经远远领先于地球上的其它物种的人类是否也被赋予了如同上帝一样的职责;或者我们所做的仅仅只是在拔苗助长。
这样的争论似乎从来都不曾停止过。
在现阶段来说,生化技术的不成熟以及这种技术所带来的不可预知性,给了我们太多可以想像却不愿意面对的忧患意识。
保守担忧派会展开许多可怕的想像;这种想像体现在电影里就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五花八门的末日电影。
没有什么东西是可预知的,当我们以为自己在完整这个世界的时候,谁又能告诉我们,我们并不是在自掘坟墓呢;所以幻想一下所有可怕的结局,并不只是一种自我放逐和被迫害妄想的杞人忧天。
比如与《蜘蛛侠》相对应的就有一部叫《变形蜘蛛人》(Earth vs. the Spider)的血腥电影,同样是因为蜘蛛而变化,可是却是完全不同的结局。
生化上的无法预知给了我们太多的幻想。
然而我也记得老本大叔那句经典的台词:被赋予了多大的能力,则同时也被赋予了多大的责任。
我们人类已经拥有了足够多的能力来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人类自身的未来,我们也有能力来毁灭这个世界毁灭人类自身;然而我们是否又被赋予了同样的权力。
我们所必须思考的是关于未来的前路,以及我们如何去运用我们手中的这些能力。
大部分科幻生化电影所喋喋不休的,就是我们以为我们可以自由地使用我们的能力后所带给我们的种种灾难性的后果以及面对这种后果的时候我们将会如何自救。
电影里所有的那些虚幻的故事给了我们看清楚这些事件背后真相提供了思考的机会。
在所有的那些可怕的结局并未到来之前,我们可以通过电影进行反复的实验与揣测;如果我们非去要求所有的科幻电影的现实意义的话,也许就是这个了。
纵观整个三部曲系列,生化技术的开发并非如同我们所想像的那么丑恶,而仅仅只是一位残疾的父亲为了自己所深爱的女儿能够更健康快乐地生活而发明的生化药物,激发已经死去的细胞突变而变得强壮。
然而当这些药物被“保护伞”公司抢走了之后却被实验应用在了生化战争以及改造生化士兵的基础上继续研发,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可怕的后继事件。
这里所告诉我们的是,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正义与邪恶之分,决定权在于掌握者的秉性和如何去运用这些技术。
从《变种生还者》开始,到《启示录》再到这部《灭绝》,这个系列的电影是越打越好看了;越来越注重动作以及打斗场面的设计让《灭绝》很有看头。
视觉上的效果却反而与电影的剧情设置成反比了,之前的两部也许在视觉上略微,可是在剧情上却比较丰满,从悬念的设置到剧情的发展都要比这部《灭绝》显得自然而流畅些。
总体上来说,整个系列电影铺陈着一种沉重的抑郁,但是之前的两部电影在这种抑郁的氛围里依旧漫延着生机。
可以说,这个系列电影在《变种生还者》投下了一颗重磅的炸弹,而之后的《启示录》以及《灭绝》则是这种投掷后的水波纹效应的余波。
从地下的实验室漫延到了地面上的城市,从城市漫延到了全世界,文明被彻底地毁去,漫天飞舞的黄沙给了我们无尽的悲凉之感,荒凉凄惨的破败景象取代了昔日的繁华,人类社会的所有一切都将在这场灾难之后彻底死去。
本能而简单的机械动作伴随着传染力极高的T病毒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迅速地覆盖了整个地球。
可以说,这个系列电影完全是对生化科学所带有的那种危机意识后的惶恐。
最近上档的《灭绝》在视听上效果以及在动作设计上是非常成功的,然而在剧情方面却显得比较苍白了。
只是从视觉上去要求这部电影的话,我们并不会失望;可是如果从整体上来说,这部电影只能算得上是整个《生化危机》系列电影水波纹效应的最后余波。
在电影的最后给我们留下了下一部的悬念,只是在我看来,这个系列在这里已经嘎然而止了。
因为接下去的剧情看似有的悬念并不足以吸引我下次的目光了,当全世界只剩下如同碉堡的“保护伞”公司以及没有感知能力的丧尸,还有一大群具有超强能力的艾丽丝,剧情也许就只剩下一场最后决战了。
而这场最后决战的胜利,并不可能改变这个世界的分毫了。
绝望,彻底的绝望将也许有的第四部续集仅有的希望都给扼杀了,我不想看到一部让人完全绝望的电影;或者说,一部不带任何希望的电影其实并没有多少让人观望的欲望。
水波纹效应的最后余波留给我们的,只有无限的感慨以及渐渐淡去的平静。
而这部电影所做的,是把希望留给也许不会有的第四部续集。
《灭绝》,虽说灭而不绝;而其实并不曾许给我们多少明亮与希望。
看完这个系列电影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的也许就是米拉·乔沃维奇;这个曾经在吕克·贝松《圣女贞德》里演绎了一个疯狂臆想版的贞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个系列电影里她更多地展示了她多方位的表演技能和极高的可塑性。
模特出身的米拉有着优雅的身段,在这个系列里的一些动作场面以及各种风格造型的展现都极其到位。
或妖艳、或端庄、或高贵、或残酷、或勇猛……在我看来,米拉是这个系列电影给予我们最大的惊喜。
2007-09-29;丁亥年己酉月丁卯日。
TOM独家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这是一部深入探讨人性复杂面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剧情中感受到人性的冲突与挣扎。影片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紧张的情节安排,生动地展现了冲动背后的心理变化和道德抉择。影片的导演巧妙地运用了镜头语言和音效,营造出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使得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同时,影片也引发了观众对于冲动与理性、自由与责任等议题的深刻思考。《冲动》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能够引发观众深思的人性探索片。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加珍惜和把握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BJIFF 公路片中的安哲,流淌着塔可夫斯基的风声,只是这份旅途没有终点,绵延的情绪也不知因何生发,风霜雨雪在北回归线以北的荒原上无所依从,父女的隔膜更无从着落…… 我总感觉胶片的质感增添了影片“大师之风”的气质,作为电影最本初的物质本体,它似乎总怀有某种原始的神秘和母性,令我安眠。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出町座。荒凉的土地,荒凉的内心。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
几个感悟:1、被夸奖像老塔、安哲等的片子要慎看,2、穿得太有时装杂志品味的人物大概率没有真实生活,3、剧本的孱弱并不是人物不说话、长镜头和胶片颗粒感能挽救的。4、没话说就请拍短点。#BJIFF2024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
#76th Cannes 导演双周# 8.5/10 极其强大的情感洪流,萧瑟荒芜的广袤土地孕生若即若离的依连关系,在每一次凝视下冲发,刻印在孤独的内外隔阂间。@14th BJIFF
广袤的大地上,一对父女开着一辆破旧的电影放映车似乎没有方向的前进着。单身父亲和女儿的对话不多,可是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叛逆,她看到自己的生长 也发现了身体的成熟,也发觉父亲对野女人的性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声音(电影、电影院),大家静静的看着电影里的故事,好像有一世我们也是这样生活着。
慢节奏
MSPIFF 43 | 裸男正面镜头好评
片中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3.5
我觉得报看,难以忍受的沉闷,和看安哲老塔不是一个感觉,不是360度运镜就是大师吧😅一部让我中途不停看表的电影
视听语言很棒,但总觉得没能和故事形成特别有机的互动(虽然故事本来就比较弱)
第四部,没让我冲起来
人物立不住,但胜在拍得好看,情绪贯穿,完成度高。
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父女靠近,面包车里则形成身体的斥力。摄影机与景物的距离构成人与世界的比例尺,居无定所的状态渗入每一口呼吸的空气,连同凝滞的情节被锁在镜头之中。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