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是抱着啊sa跟杜汶泽有演出的想法去看的,一般他们出现的电影都很好笑啊,所以就兴高采烈的和同学花了70去看。
心想着哎呀这个星期终于可以有那么一点事情可以开心一点了!!
哈哈哈一开始很好玩,杜汶泽出来了嘛,好笑。。。
哈哈哈哈直到我看到那一群高端上大气的模特们。。。。。!
请原谅我我真的以为他们只是个打酱油的。。。。
我连预告片海报什么的没看过就直接冲去买票了(高二党学习要解压好嘛)然后就看那一群模特在那里表演介绍自己。。。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学狗叫的。。。
(姑娘你别这样好么,,,你的身材也是不错的,没必要沦落到学狗叫啊。。。。。。
)然后还有其他的,唯一感觉就是胸器很大!
(我是女生!
)好吧然后我对这部片子从喜剧片转换到了买肉片。。。。
然后又去看他们一群人在一个大房子里面玩。。。
(就是玩!!
)其实我一直觉得那里面最好看的女生就是那个会打嗝的。。
有气质!
又高又瘦!
还会打人!
只是为什么你那被男喷油伤了的心一下子就可以被王祖蓝秒掉啊!!!!
你是被伤的多轻!!!!!!
滚来滚去的好好玩啊啊!!
好好玩!!!
我看错你了。。。。。
果然这是一部精装追女仔迷你版然后呢,终于看到那群模特们的励志戏了!
(哎呀妈呀原来这是一部励志片!!
我错了!
)一群人在广场里面跳舞不容易啊, 又没人看。。。
(我真的不想吐槽那群被人遗弃的模特们。。。
脸好看的身材不好,身材好的脸又没那么好看。。。
动作也不整齐。。
)我想问这电影到底是为了什么才拍的?
然后又被杜哥哥又被人追债了。。。
(我心说哥哥你是多有钱?
几百万几百万的就随手扔出去了,完了还要被自己小弟追债。。。
)姑娘们就在那哭啊哭啊。。。
何炅就出现了(那演技好的呀。。
吓死人了都。。。
我看着都为那妹子激动)哥哥好凶!!
然后还有最后分别的时候,一群人在那里敲鸡蛋。。
敲到熟的就哭哭(中了你也哭?
)没熟的笑笑笑。。。
(想哭就哭吧。。。
何必呢。。
)该走的就走了没走的就留下来当演员。。
哎哟!
突然他们就红了!!!
那为什么之前你们不会红呢?!!!!
你们真的用心了吗!!!!
我去所以这是告诉我们,一群人是红不起来的(因为不是少女时代)你要是去到韩国当艺人就一定红!!!
(哇塞!
)哦哦噢噢噢噢噢噢噢噢!!!!!!
小伙伴们都红了!!!
整整五年!!
要开演唱会了!!!!
好期待呀!!
粉丝好多呀!!!!!!!!!!!
1000人都没有啊!!!!!!!!!
就只有记者在红毯那卡擦卡擦,我照我照我照照!!
哈哈哈一个个都变丑了!!!
穿了一件晚礼服走红毯就变大红人了!!
但是为什么你们的经纪人身材和脸蛋都好过你们啊!!!
为什么!!
好了我不想说话了。
总结呢这就是一部励志买肉片当你看到片名是超级经纪人但实际上是一部讲述一群大明星是如何出现的毫无用心之作这是一部让你感到无语想笑又笑不出来的喜剧片!!!!
就像大家说的 这部电影说喜剧不够搞笑 说励志不够激昂 说青春又隔得太远 貌似很尴尬剧情没有很精致,但被里面的个别台词的片段吸引了1)“梦想”这个理由很尴尬 最开始追债老杜汶泽说这句话的时候是觉得讽刺搞笑 后来因为梦想被追债时牛河对他说起这句话 觉得很心酸 寥寥几个字 说出了多少人的无奈 尴尬 辛酸 在当下如此现实的现实社会,多少人因为承受不了这份尴尬而放弃了梦想 仿佛只有放下梦想归于平凡才能获得那一点安全感,坚持梦想就无比尴尬 跟周围格格不入2)原来很多事情只要相信就会成真这是本剧里面我觉得最励志的一句台词了,它让梦想这个理由变得不尴尬 让梦想变得温暖 坚定 踏实 这句话让我想起之前看的书《秘密》《遇见未知的自己》《岁岁相传的秘密》以及《亲爱的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这几本书虽然作者不同 风格也不同 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叫人学会相信!
坚定不移的相信!
相信当下 相信明天 相信自己 相信“心想事成”
如果没有杜汶泽,这部电影或许没有像现在出来的效果,如果没有阿SA,这部电影或许也没有这样的励志。
一切都是刚刚好,一切都是很微妙的耍宝。
喜剧其实是悲剧,看的人心里有影子,事实就出现在每个答案里。
周星驰说,我的电影都是悲剧,只是人们总喜欢把它看成是喜剧。
《超级经纪人》就是这样的片子,搞笑得很励志。
编剧是冯志强,这个名字或许我们不大熟悉,杜琪峰曾找他做御用编剧。
《悬赏》便是他导演的,周星驰唯一一次拿到最佳导演和影帝的《少林足球》便来自他的手笔。
可想而知,这部电影的剧本,至少不会像某些电影一样经不起推敲。
事实上电影讲得洋洋洒洒,有热血有明星有励志有眼泪,规规矩矩。
收债公司摇身一变变成经纪人公司,这就是香港电影的无厘头姿态,从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电影异于生活的姿态。
恶霸麦超(杜汶泽 饰)通过夸张的表演,硬生生的将恶霸变成鼓舞人心的经纪人,这是一种硬性植入的压迫形式,造成我们从搞笑到励志一线之间,穿梭而去。
冰火两重天的笑中带泪,俨然是冯先生算计好的,却是我们乐于接受的。
关键点是阿SA的角色使得这部电影,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一个演员从组合出道,经历了层层风波,演的是自己的人生,弹指一挥,十几年光阴,荧幕里对着当年的自己,你的人生你如何演出?
难道这不够励志吗?
如果说,和多年前的《我要成名》对比,同样讲经纪人的人生和造星计划的产生,两者有何不同的话,笔者只能说《我要成名》很励志很接地气很扎实,《超级经纪人》有搞笑有娱乐也励志,但更近时代。
时代是什么概念?
时代是乔布斯死了,苹果手机依然从5代更新到5s,而且明天之后依然会更改到6或者7;时代是什么,时代是微博每一分钟都会出现新的新闻。
这就是我们的时代,随时可以造星的时代,孙美美将七个女孩捧到韩国可能吗?
为什么不!
可以为了博出位冲进别的明星的发布会现场,一秒走红!
这就是时代造成的。
有梦的人很多,想成为明星的人很多,走捷径走什么路子并不重要,曝光率才是王道。
虽然麦超是被动的想利用七个姑娘赚钱,被动的转型经纪人,却在无意间误打误撞自己成为经纪人。
当他对着七个沮丧的姑娘,动情的让她们记得今天没有观众来临的现场的时候,笔者不由时光穿梭到十年前《无间道》里在梁朝伟怀里哭着死去的傻强。
是的,当杜汶泽也走过了十年,肚子开始大起来的时候,笔者瞬间明白,为什么煽情需要找这两人(和阿sa)来演绎。
但除此之外,这部电影败笔不少。
比方钟欣桐和谢霆锋的友情客串,完全是友情价表演,毫无技术含量,似乎为粉丝而拉来的演员。
再比如这样的搞笑片只能娱乐一下粉丝,没有悬赏的剧情吸引力,也没有我要成名的煽情指数。
所以最后,用好多好多年前李春波的《一封家书》的最后一句歌词结束这篇文章:“好吧,就写到这里吧,至此,敬礼。
”
文/梦里诗书电影以一个收债公司恶霸麦超收下一间小型模特经纪公司,进入娱乐圈,调侃着娱乐圈那些事。
调侃娱乐圈的电影个人感觉不是很多,让我映像深刻的应该是星爷的《喜剧之王》,在然后可能就是今天谈到的这部《超级经纪人》了,有着那么一丝的相同之处吧,但《喜剧之王》星爷演的其实就是自已的成长史,而这部电影显然没有达到那么出彩的一个高度,但杜汶泽的喜剧功底这几年其实也是被广大观众所认可和接受,娱乐圈中一直都有着饱受有志难伸的无奈与现实的残酷,这部电影当然也离不开这个话题,整部电影充满喜剧的氛围之下其实可以体验到一份演员出名前别样的辛酸,电影讲述了收债公司恶霸麦超(杜汶泽 饰)机缘下接手一间小型模特经纪公司,转型成为经纪人,寄希望于公司艺人大红、一夜暴富,但一直没有成功,后来又找到在演艺圈不得志的孙美美(蔡卓妍 饰)一起发展历经艰辛,最后成功的故事,电影很多的涉及到了潜规则,演员出名千的艰难经历,和始终不得志巨大的挫败感,在搞笑的喜剧中真实的感受着娱乐圈,而何炅,谢霆锋的客串的恰到好处也是这部电影不错的看点。
这部电影在整体风格和演员上都与《人间喜剧》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这两部电影不完全是因为杜汶泽的主演,更多的是给我一种全新的香港喜剧的电影方式,他不同于黄百鸣那种传统的港式喜剧,也与周星驰那种无厘头的喜剧形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不论是《人间喜剧》戏中戏里杜汶泽饰演的杀手,还是《低俗喜剧》的电影人,在到今天的这部《超级经纪人》中的经纪人,杜汶泽主演的喜剧一直带有着一种让人映像深刻的感受,但其实我一直抓不住这个点是什么,但当我看完《超级经纪人》电影中模特与谢霆锋演对手戏找不到感觉,杜汶泽上前教她的那一段时,我突然感受到了,那就是真实,杀手,电影人,经纪人,杜汶泽的每一个角色都能恰到好处的把握住这个人物,展现出属于这个人物的本质,并携带着幽默的气质,所以这部电影或许可能确实不能算多么的优秀,但因为有杜汶泽,整部电影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电影的最后,几个模特的组合终于成功了,算是皆大欢喜的结局模式,但我们可能都知道真实的娱乐圈并非人人都能如此,现实中我认为也绝对不会有像杜汶泽饰演的麦超那样的经纪人,所以这是一部励志电影,但如果用于娱乐圈,后面应当加上此片纯属虚构。
(转载须注明:原作者梦里诗书)
这是一部很奇怪的电影,说励志似乎不是很激昂,说青春更是离天隔丈远,讲搞笑又不是太癫狂。
说开了,也就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娱乐片,开头的英皇LOGO讲明了一切:“我们新来了一批姑娘,大家多多捧场哦”。
《超级经理人》基本的套路都是按笑片来的:一个错进错出成为模特公司老板的收数佬,碰上一个落魄经理人,捧红了七个奇形怪状的姑娘的故事。
故事的梗大概被刷了几十年了——如无记错至少《难兄难弟》之类的就是说捧红的故事,而近到去年的《华丽之后》也是说经理人的故事。
但梗老,笑点在,演员发挥的好,大腿事业线的不间断,电影就不会冷场。
很多东西是练出来的,例如阿Sa,她给我最深印象的电影始终还是《下一站天后》——只是因为那首歌被捧红了;但阿Sa的演出从什么都不会、到演自己、到有所积累渐入佳境,走过了这个过程。
《超级经理人》中,阿Sa成为经理人之前向卢海鹏饰演的老板呛声的一段,活脱脱就是N年前的她自己:大颠大肺、自然、不按常理出牌……镜头一转,一收,又回到了孙姐的状态(应该模仿的就是霍汶希吧),女人味足,气质截然不同,内敛收放自如……我一直认为阿Sa的突出得益于香港80后女演员断层严重的现实,但她自身的努力也不能忽视,虽说不上是演技精湛,起码都属于工多艺熟驾轻就熟了。
至于杜汶泽,我不认为和以往的表现有什么两样,他很有自己的风格,一种小人物不言苟笑却狡黠内藏的似笑非笑,突然的一惊一乍喜感十足。
最近他的减肥照片很红,这其实包含了大家对他演出风格是否有所改变的期待。
在此不表。
比较遗憾的是,这两个人都不是引领型的演员,在《超级经理人》里丝毫木有擦出火花的感觉。
至于那七个女孩(开始是八个后来有个去拍三级片,本来可以大做文章的却下落不明,很奇怪的线索),很抱歉我对之中的某一个都没有留下深刻印象,只记得某个自称有钱某个会学狗叫某个很会打思忆某个搏命打关斗……这些女孩都怀有成为明星的梦,以为明星就是呼风唤雨人前人后各种风光,但不知在这些过程中却要经历很多。
其实在女生们成长中遇到难关的设置上,已作了大把的删减,例如陪酒什么的,很有骨气的扔下一堆老板离场,我觉得已不是对明星成名历程中的苦难有所避忌,而是高端黑了。
电影里有句话说的好:有D野,你要去信。
这句话,是孙美美对那七个女生说的,也是她对自己说的。
有的努力不明觉厉,甚至自己都觉得无厘头,但只要努力过,坚持过,总会有所收获;不劳而获固然是可遇不可求,劳而不获也是很罕见的事情;信念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迷信也好自我催眠也好,总会带来100%的干劲,让人去拼搏去追逐去孤注一掷。
阿Sa相信,她带剑龙成名的一套能再work;杜汶泽相信,OMG组合有朝一日会重组;女生们相信,她们终究会红。
最终,女生们得到讲座,经理人们在韩国的红地毯上重逢,一切都是这么美好。
电影是电影,人生有这么简单么?
偶像组合这么多各领风骚,光靠脸蛋唱歌跳舞秀事业线,可以风光多久?
有D野,你要去信;有D电影,你只需浅浅的看一次,笑过,爆米花消耗了就可以了。
我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电影选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是很合适的:暑假档烂片横行,国庆档未至不会成为炮灰,英皇众明星鼎力出演起码有粉丝做保障。
至于信念什么的……起码,英皇拍此片的目的终究不是励志吧。
太假,但是不假又怎么是电影呢。
影片的开始裤子直接被警察给撤掉了,你这是不太相信观众智商有木有!
作为一群追梦的女孩,却演的像一群天真无邪的白痴!
导演,编剧,出来,我想跟你谈谈。
你是怎么想到一个人拿打嗝当特长的!
我倒是很好奇这个女孩的心理是什么样子的。
当着记者招待会,一个女孩之间提起衣服,露出三角裤,干什么呀,翻筋斗啊,导演大哥,这个女孩当时的心理想法是什么样子呢!
不过突破影片的一句话倒是亮点!
我们谁认真的活过呢,只不过是每天该笑了笑,该苦了苦,每天都戴着一副面具过生活,可是这样的社会怎么能让人不戴面具呢,哎,下班了,本来还想再写点什么,下班了!!!!!!!!
来去匆匆,忘了感受。
《超级经纪人》多么有粤语文化的一部喜剧,一众大家喜爱的明星倾力演出,在电影院几乎由头笑到最后!
我完全可以给他满分!
……可我就是不懂!
一部抄袭别人题材的《泰X》写评人赞美着各种努力用心专业,而对于纯原创《超…》就数落着各种不专业!
难道就是因为地域、语言文化的不同?
你们到底懂不懂喜剧啊!
我也在北方待过很长时间,各种方言各种笑点各种喜剧文化我都了解!
如果单纯的拿《泰X》和《超级经纪人》对比,我就觉得《超…》要更成功!
这一点从电影院观众的笑声和持续程度就能证明一切!
#超级经济人#
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去看电影,经常会有不同的看法。
《超级经纪人》说开了,就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娱乐电影。
归去励志片,不够励志,归去青春片,又不够青春,归去喜剧片,又并不是太好笑。
讲真,也就是英皇又签了一票漂亮姑娘,告诉大家,来,我们有新人了,大家多多捧场啊。
冯志强作为编剧,写过一些很不错的作品,但也有粗制滥造。
写剧本这回事,不明白的人,以为人人都可以做编剧,明白的人,知道里面的曲里拐弯太多。
谁的历史没有几把辛酸泪。
不想做导演的编剧,不是好编剧。
冯志强印证了这句话。
然而是不是编剧就一定能做导演呢?
他的两部作品就可以代表他说话。
《悬红》算得上有那么一点点小惊喜,多少人在评论里狂呼,许冠文!
许冠文!
是的,许冠文是喜剧之王,杜汶泽还在漫漫征途上。
两个人碰一碰,好像还有那么点意思。
但从电影整体气质上来看,仍然缺乏抓住观众的point。
太刻意,反而雕琢痕迹过重,也就会显得假。
《超级经纪人》就是按笑片的路子来的,虽然有的笑点已经被人拿出来涮了几十年了,但点在,笑在,就算够。
整个片最好看的点,也是片子的重点,两个经纪人。
有时候,编剧给演员写了很好的戏,只要你会发挥,就能演的好看,让人记住你。
演技过不了关的,给了二十分钟台词,也不如别人一个默默的回头。
这个,就是差别。
很多东西是练出来的,阿sa这么些年,摸爬滚打,从不会演,演自己,到渐入佳境,一点点看到她的气质的改变。
《超级经纪人》里,她演了一段几年前的自己,那个样子就像是年轻时的阿sa,没有章法,随性,自然,大大咧咧。
转而一收,是成功的超级经纪人,成熟,内敛收放自如。
回头翻翻过去她演的电影,会觉得这个女孩好可爱,现在再看,女人味足了,气质上也有了质的飞跃。
这是时间带来的改变,任何一个演员都需要这么一个过程。
青春是美丽的,但时间,会给美丽的东西赋予魅力。
魅力是比美丽更永恒的东西。
容颜易老,魅力难消。
杜汶泽就不用说了,虽然火候还差那么一点点,但纵观香港演员,他已经算是演技成熟的了。
但演技成熟,不意味着风格成熟。
阿sa往那一站的质感,和杜汶泽往那一站的质感,还是差别明显。
其实这个电影最该说的,应该是那七个女孩。
或许没能记住她们的样子,但起码记住了,谁会学狗叫,谁会打嗝,谁家里有钱,谁最会做戏。
这七个女孩,是万千世界中的代表,她们代表的,是一个梦。
一个讲出来会很尴尬,不讲,又觉得心里憋屈的梦。
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对于进入演艺圈,做明星,抱着像七个女孩那么天真的幻想——明星就是想做什么做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穿什么穿什么,一上来就是影帝配戏,一出道就想红遍全球。
影片给她们设置了难度,但这样的难度也只是看看就算了,不用当真,真当真要下苦力的时候又避而不谈。
这是没办法的事,老杨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
倒不如反过来说,这部片是老杨的血泪史:你看看我出钱出力,找大师,找老师,去捧红这些小朋友,有苦有泪我自己扛。
但真的,谁知道呢,那七个女孩五年后,还有谁能被观众记住呢?
银幕上来来去去靓妹太多,不下苦功夫,纯靠卖脸,上不了台面,成不了大气。
做演员,就要出得了好戏,做歌手,就要唱得好歌。
靠脸能靠一阵子,靠底子能靠一辈子。
杜汶泽亲自示范了怎样才能做好一出戏,学会了的女孩,终于让导演满意。
如果说这部电影里真的有超级经纪人,那么就只能是最后让五个女孩终成大器的韩国公司。
完整的培训体系,精确的市场地位,视效和包装的一体配合。
韩国,真的是会造星这门技术。
不论对他们的评价是褒是贬,他们一手捧出来的明星,各个都很闪耀。
因为他们知道,想做明星,必须要有一个好底子,能演能唱能跳,技多不压身,没有技艺,什么都别想。
一个花瓶的称号让你戴一辈子,妮可都在苦苦打翻身仗。
片子讲过来讲过去,最后是要你听懂一句话。
只要你相信。
相信这个词,是一个具有催眠效果的词语。
因为相信,而有勇气,有力量,愿意拼,愿意吃苦,愿意堵上一切。
阿sa让杜汶泽相信,五年后,她会一个个把这些姑娘带回来,凑齐OMG,杜汶泽相信,这些姑娘终有一天会红。
女孩们也相信,总有一天会凭借自己的努力,站在舞台中央。
电影里,女孩们站到了最耀眼的地方,经纪人踏上了鲜红的红毯。
电影终归是电影。
人生,没有那么容易。
相信这件事,还是要做的。
起码,这部片比上一步,自如多了。
去年杜汶泽主演的《DIVA华丽之后》讲述娱乐圈金牌经理人如何捧红艺人,今年同样是杜汶泽主演,再加蔡卓妍的《超级经理人》再次把内容聚焦在经理人和娱乐圈走红规则。
如果说去年《DIVA华丽之后》里面的文健新是影射现实中的黄柏高,那今年《超级经理人》里面的孙美美明显指向的是霍汶希,更有意思的是,霍汶希本人也在片中真人客串出现。
而这两部讲述香港娱乐圈经理人的电影皆是英皇出品,作为香港娱乐圈顶尖的娱乐集团,英皇可以说通过两部港产片进行圈内规则解码。
杜汶泽在《华丽之后》里面的演出获得很高肯定,把一个魔鬼般的金牌经理人演绎得相当成功,能够带动片中的几位女演员的演出。
在《超级经理人》当中,杜汶泽依然是主角,依然是扮演经理人,但这个经理人不是什么金牌经理人,一开始只是一个到处催债的古惑仔,叫麦超。
进入娱乐行业成为经理人也是去催债,结果债没催成却接手了一家三流模特公司,不懂行的他请来刚好事业失意的超级经理人孙美美,让她来把这七个“烂泥扶唔上柄”模特捧红。
蔡卓妍饰演超级经理人孙美美尽管有时在气势上没有显现出超级之处,要知道她的角色指涉的是英皇自己的超级经理人霍汶希。
像偷窥自己捧红的动作艺人剑龙(高云翔 饰)那些戏又回到她那种幼稚神经质的特色。
但总的来说,她和杜汶泽演得还是相当合拍,也是蔡卓妍比较少见地有点气场的角色。
杜汶泽的角色麦超不是什么难演的角色,但这个角色把香港人的特质都描画出来了,杜汶泽也演出了这种特质。
杜汶泽去年作品众多,甚至被评论界以杜汶泽现象拿出来讨论,其中得到肯定的就是他演绎的那种“香港仔”特质。
麦超身上有着香港草根的打拼精神,敢做大胆,不顾后果地向前冲,他能够带着自己七个模特硬闯剑龙的发布会大闹一番,成功博得娱乐八卦头条,为求结果不讲求行业手段,他在码头跟七个模特说:“我哋系CHEAP,但CHEAP得过无人识?
”麦超一开始看似没什么人生目标,梦想不过是一种尴尬的处境,但他却堕入了这种尴尬,但他这时显得十分有担当,这本身也是一种香港精神,而不是港片中那些“无能男”。
某种程度上讲,麦超身上也有着《低俗喜剧》里面的二流电影监制杜惠彰的影子,碰巧的是,这两个角色到最后殊途同归,那么一番努力去做这件事(捧红女子组合和拍《官人我又要》)到最后完成的不是他们,他们竟然都昏迷了。
杜惠彰被炸药炸伤昏迷,醒来后发现电影已经杀青,麦超因为教河淼淼演戏,结果入戏太深坠楼昏迷四天,醒过来后淼淼完美完成和霆锋的合作,远赴韩国发展的5个女孩以“五生花”组合走红。
影片当中对娱乐圈的明规则与潜规则都有所交代,模特艺人被老板拿去做“三陪”,为获得角色,夜敲导演房门,这些八卦我们也没少在传媒上看见。
《超级经理人》在戏里和戏外都有着种种重合,片中的七个女孩是没人认识的野模,戏外现实中,大众对这七个女孩也相当陌生。
这七人当中相对较熟悉的只有王敏奕,才二十岁出头却已在几部纯港片中有演出,像《烈日当空》、《囡囡》,还有不少港台的单元剧,所以在片中她的角色设定是一个想拍戏的女孩。
《超级经理人》中的七个女孩最后红了,这七个女孩也因为《超级经理人》在现实也被人知道。
《超级经理人》是冯志强执导的第二部作品,但这却是陈庆嘉的故事,同时也是该片监制。
陈庆嘉一向擅长现代都市青春男女喜剧,冯志强把《超级经理人》拍得很有陈庆嘉的影子,但也不失自己当周星驰编剧时候的无厘头喜剧桥段,像郑希怡饰演的神经质经理人,张敬轩客串扮賊都是那种胡闹无厘头的喜剧处理,和他第一部导演作品《悬红》比,《超级经理人》拍得更香港味和都市味。
PS:影片在香港叫《超级经理人》,内地叫《超级经纪人》,经理人和经纪人在西方的娱乐工业中其实是两个位置,他们各司其职,但在大中华区,这两个概念往往被合一起。
本来是冲着杜汶泽去的,这个被誉为近年香港较为搞笑的明星,自从上次的《低俗喜剧》之后,希望能有再次的出色演出,而已电影打着爆料娱乐圈“潜规则” ,结果,WTF这个片子看下来,除了一些大露事业线的场景有点印象之外,其他一点都没,最惨的是,露事业线的只记得事业线和大长腿,OMG的一个都记不得,本来不是有8个的咩,后来怎么剩下7个啊...还有里面各个明星打酱油,后来看下演出表才知有某人出现,至于所谓的神秘影帝,艹 一看是英皇的,有多少个让你神秘啊笑点呢?
除了王祖蓝泳池那个有点搞笑之外,其余的呢,这个还在之前的预告片还看了..导演是编剧出身,怎么连一个好故事都不能好好讲,好像就是为了凑时间或者是为了那些明星出个镜而强加上去的....浪费了上部《悬赏》给我积下的好感....总之,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18th First
first18#97 3.5
你可以说不成熟,可以对人物关系和一些片段不很能理解或共情。但是祁老师这片给了我一种不知无法形容但是又很奇妙的迷之松弛和流畅。这些年这么多写北京的电影,这是最让人觉得舒服的一部。没有吊着京腔装模作样,没有爹爹爷爷的自恋,不尖锐,不狗血,有的就是一种舒舒服服的温和的样子。哪怕鼓楼、school这些看上去已经有些烂俗的符号在片子里都一点不突兀。因为school里的演出就是二了吧唧不好听,因为鼓楼边上的小年轻就是又丧又弱。就像五月北京初夏的夜晚,有点小风,洗完澡上街上转转,眼前的一切都像祁老师笑眯眯的样子。
每一个人物都令人讨厌
看高兴了就成。
人物关系拍得拧巴,情节是车轱辘式来来去去,前后安排了男女主一唱一跳。父女关系拍得好像老少恋,难怪男二误会,看完结尾,就这?
基本上是电视剧水准。
钻石照耀钟鼓楼:郝帅玩说唱五万买钻戒求婚跳舞的小鹿 小鹿做饭时将钻戒掉入垃圾桶被郝帅母亲发现卖了把钱给郝帅 小鹿跟玩摇滚的父亲老崔住几天 老崔带年轻女孩回家被小鹿打 小鹿看郝帅演出 老崔与郝帅扭打
京味男味1000%。看到最后,想看看是谁写的拍的,怎么把人物都拍得那么讨厌。这么些土著,不事生产,终日讲狗屁一样的思考。影片传递了很多旧时代的糟粕并理所应当,不能打女人,但可以大声吆喝无理取闹整日整夜说没营养的废话,整个片子情感没有任何高级的地方,也没有任何趣味。人物没有灵魂,没有魅力,只有矫情。最后十分钟,以为不能更差了,但其实还能,越来越让我不喜欢。因为去年的《东四十条》对这种拍一个区域的小片子很抱期待,但这部的糟糕砸穿地心。
18th FIRST 京圈自己的爱恋世界
这不全员地道北京人的生活吗,我们不懂就对了。找个年轻的女演员我也会觉得她是实打实的叛逆,这女主确实显老,跟沙宝亮在一起怎么看都是争风吃醋的老情侣。
看的开心就成了。喜欢声音美术,女主太美了,希望有机会合作!
#18th FIRST#很喜欢片名、演员的表演、视听语言,以及导演想传达的故事,完成度也很高,故事完整有起伏,所有基础打的比大部分主竞赛片子好太多。但是!我真的会谢,女主角找的男朋友和她老爸一个德性,她老爸找了女主的闺蜜,她男朋友是个超级妈宝,俄狄浦斯情节大乱炖!钻石还是别照耀钟鼓楼吧,先照耀一下编剧的家庭关系,这人物关系太原始了,一下回到原始社会杂婚状态。尤其是女主搬去父亲家里,父亲给她送早饭,镜子里的大白腿,特写里的大美背,沙宝亮老师痴汉一般“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凝视,这从本质上跟《衬衫该手洗还是机洗》好像也区别不大。女性不是被凝视的物!!!
多一星给school
这都能提名最佳剧情?
故事还是不够饱满,在主人公里有音乐人的前提下,一些BGM太电视剧化
电影看着高兴就可以了吧,哪有那么多有的没的,反正我觉得看到了我现在正在这里生活的北京。当下年轻人精神状态和老一辈的思想就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算是种“新时代京味儿”吧!
百颗大钻荡鼓楼,不搏名分博人生,尽在日日况味中。(3.5)
不打拳不对立,就想认认真真看个电影,这个故事我能看进去。能感受当理想与现实冲击的纠结感,结婚这事能凑合不能凑合,跟家里人能和解还是不原谅,都是看自己选择。
10年之后回头再看,算是留下了一段疫情时期北京的影像。十分不喜欢剑道那段,不脱力也不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