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禁闭岛

Shutter Island,不赦岛(港),隔离岛(台),孤岛疑云,荒岛追凶,孤岛恐慌,关门岛,孤岛,艾什克里夫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马克·鲁法洛,本·金斯利,马克斯·冯·叙多夫,米歇尔·威廉姆斯,艾米莉·莫迪默,派翠西娅·克拉克森,杰基·厄尔·哈利,泰德·拉文,约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德语年份:2010

《禁闭岛》剧照

禁闭岛 剧照 NO.1禁闭岛 剧照 NO.2禁闭岛 剧照 NO.3禁闭岛 剧照 NO.4禁闭岛 剧照 NO.5禁闭岛 剧照 NO.6禁闭岛 剧照 NO.13禁闭岛 剧照 NO.14禁闭岛 剧照 NO.15禁闭岛 剧照 NO.16禁闭岛 剧照 NO.17禁闭岛 剧照 NO.18禁闭岛 剧照 NO.19禁闭岛 剧照 NO.20

《禁闭岛》剧情介绍

禁闭岛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根据美国小说家丹尼斯·勒翰(Dennis Lehane)的同名小说改编。 1954年,联邦警官泰迪(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 饰)和搭档查克(马克·鲁弗洛 Mark Ruffalo 饰)乘船来到波士顿附近的禁闭岛精神病犯监狱调查一桩离奇失踪案。手刃亲生骨肉的女犯蕾切尔(艾米莉·莫迪默 Emily Mortimer 饰)从戒备森严的牢室神秘逃脱,藏匿于孤岛深处。泰迪怀疑监狱的主治精神病医师约翰·考利(本·金斯利 Ben Kingsley 饰)有意隐瞒内情,并向查克透露他上岛的真实目的其实是寻找当年纵火烧死他妻子德洛丽丝(米歇尔·威廉姆斯 Michelle Williams 饰)的管理员,并揭露美国政府利用精神病犯人进行人体科学实验的罪行。但随着调查的逐渐深入,真相却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没能成为魔法师的女孩子的故事双城计中计犬神7号差馆金枝玉叶阿滋漫画大王良辰美景好时光一切如你宝帖传奇堕落色戒邻家特工战略力量长江往事组长女儿与照料专员虎口惊魂怪兽航线黑色灵魂爱情公寓番外篇:辣味英雄传第二季绝命休息站我们善熙明日来讯来自罗马的男人僵尸之夜我的简·格雷白雪公主海天雄鹰不可抗力爱上你RAILWAYS给不能传达爱的大人们兽兵卫忍风帖:龙宝玉篇双面太子妃

《禁闭岛》长篇影评

 1 ) 禁闭岛的结局

影片最后,男主角站起来,慢慢的走向将要带走他的几个警卫和医院工作人员的时候,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Which would be worse?To live as a monster...or to die as a good man.”“哪一样更差些呢?

是像个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像个人一样死去”。

其实他的病已经治愈了,只是他自己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他宁愿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宁愿在自己的世界里死亡也不愿意背负这那样沉重的思想负担而生活着。

因此他选择进行外科手术,去除掉自己的记忆,思维,感官,意识,因为康复前的他不愿意去面对,而康复之后的他却无法面对。

所以最后他不是自杀或杀人,是接受一种外科手术,是前脑叶蛋白切除,这种外科手术一般目的在于让人失去记忆,失去直觉等等,简单来说就是成为一个傻子,没有痛苦,没有高兴,开心等一系列的感情意识。

 2 ) 观众要和主人公一样理智一点,就不会被搞脑子 (很剧透透透透透)

按逻辑的思维去看 ,没有两种结局的猜测,故事一是正解;Teddy就是Teddy,Andrew是捏造出来的。

(故事一故事二版本请参见早些影评)。

精神病的医生正是利用和假借Teddy曾经在二战目睹纳粹集中营惨死的百姓和种种杀戮以及丧妻之痛导致长期精神上的压抑而产生的幻觉,从精神上强制让其相信自己有精神病症,然后达到让Teddy掉进他们编好的虚构故事情节中去,活在他们的虚拟故事中而信以为真自己就是Andrew,这样堂堂正正67号病人对号入住,天下太平。

真正的Rachel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精神病院里的所有人都知道light house里面是开脑的。

所以“病人们”宁愿装疯卖傻,苟且的生活在这个孤岛上受人统治。

否则呢?

对不起,请逐个到海角的灯塔处集合,开脑去。

这一点George也谈到了。

所以观众同志们不要被电影中交错的illusion和imagination搞得晕晕乎乎,集体被洗脑,弄不清到底Teddy妻子是被烧死的,还是被Andrew打死的。

理智揪着头发说:靠证据分析问题,就不会被导演搞脑子而迷思苦想。

1.是否有真的病人Rachel。

有,逃走了,不然李奥纳多就不会由此进到精神病院;难道李奥纳多在船上晕船也是他自己的臆想?

上岸缴枪也是自己的臆想?

而且如果真没有逃走的Rachel,那个可恶的医生头子不会再假扮一个出来迷惑Teddy,而且特意又强化了一边溺死3个孩子的这个故事,让Teddy加深印象,好让他最后“供认不讳”埋下伏笔。

2. 笔记本上的“run”, 精神病大妈被问话的时候,Teddy提到她看上去是那么的正常,她笑着说自己是用斧子砍死丈夫的人,显然这个砍夫事件也很有可能是医生头子捏造出来,为的是证明大妈是个疯婆子,然而一个疯婆子为什么要等chuck倒水之际写下“run”这个讯息呢。

因为她知道chuck就不是个好东西,和精神病院一伙的,所以让众人皆醒而独醉的Teddy趁早避开这个请君入瓮的把戏。

3. George。

这是个点睛的人物,为什么把他放在C区,很有可能因为他不愿承认自己是疯子。

所以他能看清Teddy身边都是配合演戏的坏人,他也知道因为自己不愿装疯卖傻而即将送到灯塔处,所以所谓的病人其实都是意志清醒的,区分是你是否愿意装疯卖傻还是昭示自己的正常。

4. 是partner还是主治医生。

说穿了,他就是个贴身间谍,缴枪那部分值得回味,记得当时给了chuck一个特写。

一路上boss长boss短也是为了博得Teddy的信任。

两人在C区时,他的一席话已经透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计谋,可惜Ted没有过多留个心眼。

如果此人真是Andrew的医生,这两年为何手抖的病恶化还没能好转,为何一路给Teddy抽烟而不是安抚吃药呢。

值得推敲。

Teddy回过来发现悬崖边只留了个烟,显然就是设下局,特意让Teddy去寻找chuck,因为他们知道Teddy不会丢下他不管。

万事俱备,只欠Teddy爬灯塔了。

顺便chuck还能换套衣服对台词去。

5.“Teddy!

”,最后大家以为Andrew回到了大家的怀抱,然而Teddy很自然的坐了下来,接过烟,叫了一句“chuck”, 此人很失望的对着医生摇了摇头,催眠失败了,最后那句Teddy的话很玩味。

我的理解是精神病院的这些病人都是Live as the monster, Teddy宁愿die as a good man. 这也是为什么chuck最后对着他的背影叫了一句“Teddy!” 按道理,主治医生到了这份上应该叫住他说“Andrew,别又犯病了”, 然而人之将死,何必又要骗到最后呢。

阳光明媚的天,正适合开脑 所以开脑和被开脑人都时刻准备着了....

 3 ) 禁闭岛

男主角莱迪斯,是因为自己参加了二战,留下了战时阴影,妻子亲手溺死了自己的三个小孩,而自己又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人间痛苦能够说雷迪斯都已经尝尽,无论多么坚强的人,都不可能承受的了如此大的打击。

很多人都在猜测,最后男主角到底有没有痊愈,其实,他已经完全恢复了,记起了从前的事情,但是最后为什么他还要“装傻”呢就是因为他理解不了残酷的现实,他宁愿去理解手术成为一个什么都不明白的“玩偶”,用这种极端但是又无奈的方式来逃避现实的痛苦。

我们理解医生的用心良苦,也理解莱迪斯最后无奈的选取。

莱迪斯在两年的时间里,一向活在自己为自己编织的童话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他是正直勇敢的法官,而不是那个杀害妻子的杀人犯。

借鉴,不妥私信删。

 4 ) 心灵的自我发现

虽然结局是开放式的,很多人也抱怨看不懂,但仅仅因此而抱怨电影不好可有够白痴的。

看完的那天晚上我上网找了些影评,发现同志们的看法基本有:Teddy疯了,一切是他幻想出的/Teddy没疯,一切是演戏为了把他搞疯两种。

之后两天和看过的几个朋友谈了谈,倒搞出几个想法。

这是一部心理恐怖片,一部非常弗洛伊德的电影。

弗老说“精神神经症。。。

为潜意识的愿望满足”,而梦也一样。

从这点出发,仔细观察电影的细节,分析一下,不难得出结论:‘Teddy’,或者我们更该叫他Andrew,确实疯了,而一切是围绕他做出的心理学试验。

电影本来就是从他的视角拍摄的,主观的叙述外加梦境代表的无意识应该能说明真相。

1。

关于名字的暗示主角叫Teddy Daniels,看似非常正常,非常普通的名字,太普通了,普通到不适合作恐怖片男主角的名字。

为什么用这个名字?

片中灯塔里院长Dr. John Cawley在纸板上标出了4个名字,虽然有点快(话说再详细再慢点就成了柯南的解疑了),让人一时反映不过来,不过可以拿来做分析的线索。

Teddy Daniels(主角) Andrew Laeddis(主角记忆中的杀妻凶手)Dolores Chanal(主角之妻) Rachel Solando(失踪的女病人/医生)仔细拆开名字中每个字母,可以发现Teddy Daniels = Andrew Laeddis,Dolores Chanal = Rachel Solando。

完全符合弗洛伊德梦之解析的那套词组合的理论。

而 Dolores这个名字,在西班牙语中dolor是疼痛的意思。

Teddy是Theodore的呢称。

而Theodore来源于希腊语,是“上帝的赠与”的意思。

这都是够明显的暗示了。

2。

一切都是演戏a。

作为一个marshal,在监狱门前交枪的那幕,chuck那半天掏不出的样子只能说医生你这事先没排练好吧。

b。

Teddy激情询问医护看守人员,而他们那心不在焉的态度很可以说明一些事情c。

Teddy询问一个杀夫女病人的时候,为什么这个女的把chuck支开就为Teddy一个人写了个“RUN!

”?

d。

那个很老的精神病医生Dr. Naehring对Teddy说话的态度可有够亲切的,就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温暖。

e。

那悬崖其实也满好爬的,看似瘦弱的 Solando医生都能爬下去,为什么那么多看似很壮的搜索人员不敢爬所以啥也没搜出来?

f。

Chuck建议Teddy乘乱去C区,当teddy碰到George Noyce时他可闪的真是时候。

g。

2个看护讨论额外演出费用时被Teddy听到了(此条来自wiki,我只有那么点印象)h。

那么重要的灯塔的守卫居然就一个人。。。

也真好koi。

Teddy对Dr. Cawley说他在悬崖洞中遇到Solando医生,而且他们永远抓不到她。

光头冷笑:确实我们抓不到。

j。

记忆/幻想中的 Andrew Laeddis长的实在是太魔兽了,有够不现实的。

可以理解为作为“善”的 Teddy(不喝酒又丧妻伤感的二战老兵+国家认证marshal)分裂出来的那个代表恶,导致妻子死亡的自己的分身。

而Dolores Chanal,Teddy之妻为什么疯了,亲手杀了3个小孩?

也许可以从“找到的病人” Rachel Solando身上分析。

可以想像,“teddy”参军前与Dolores有婚约,Dolores在漫长的等待中有点不正常了。

虽然人战后回来了结婚了有小孩了,但是Teddy精神状态不好有酗酒问题又经常出差(他是出差回来发现妻子杀子的,出差回来第1件事情倒是给自己倒了杯==),于是慢慢的Dolores就疯掉了。

Teddy意识到杯巨的起因就是他自己,悲痛之极把这段记忆给抹去了,把自己分裂成了Teddy和andrew两个人格。

k。

至于记忆是怎么被自动修正的。

我的建议是看south park “ Fish dick”一集cartman是怎么一点一点的改变自己的记忆的。

话说开头轮船在大海中航行的镜头拍的有够影棚的,而电影从Teddy洗脸,然后看着镜子中自己的脸开始,“假”,“幻觉”的画面感一开始就开始塑造了。

(老马你向自己的电影致敬是吧!

)3。

借古喻今讲述二战士兵的战后综合症的电影,好像不多,也可能我看的不多。

不过见过第一批进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美国大兵的情节,让我想起Godard在电影史1A中画外音说的:“如果George Stevens没有用16厘米彩色影片拍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尸山的场景,也不会有后来(回到好来屋掌镜)拍下的Elizabeth taylor在阳光下幸福的场景。

”他也讲到了“集中营尸山”的画面是无法“想像”,无法“表现”的。

对个人而言,纳粹军官企图自杀漫天飞纸片的梦境/回忆似乎有点过于“表现力”了。

而和妻子在一起的梦中房间里滴水=现实中天花板漏水漏他身上也过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理性了点。

不过这不妨碍Shutter Island是一部很棒的作品。

原作写于2003年,写的是1954年的事情。

为什么选择战后这个人们已经达到普遍共识的年代写?

Dr. Naehring对Teddy提到的Trauma,指的是因为精神创伤造成的情绪过度反应甚至长期心理问题。

美军战后综合症已经不是新鲜名词。

这样的新闻有很多。

我可以摘抄几段:“美国防部统计显示,2008年至少有128名陆军士兵自杀。

今年年初至4月份,已有48名美军士兵自杀。

此外,五分之一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归来的士兵至今仍受沮丧、创伤性应急障碍和自杀倾向等精神疾病困扰,难以回归正常生活。

”“一些心理问题专家提醒说,陆军的这一计划更像是一种实验。

但他们也说,这项计划可以解答心理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能否教会人拥有坚强意志。

在一节“抗压力”培训课上,教官要求一级士官詹姆斯科尔和一名同学参加角色扮演游戏。

情景是筋疲力尽的科尔和战友们在一天快结束时接到命令,要求他们完成一个艰难任务。

”而前脑叶白质切除术lobotomy早已不是新闻,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飞跃疯人院)便是经典。

只不过70年代之后,这个臭名昭著的手术才被放弃。

至于制造没有意识的国家杀人机器,恐怕不仅仅是科幻和漫画中的人才有的幻想吧。

为什么说Scorsese宝刀未老,借二战题材反映当代美国问题,也许是最聪明的选择。

电影最后“Teddy”为什么对“Chuck”说那些”I can't stop thinking, do I want to live forever and being treated as a monster, or die as a good saint?" 的话,明明他已经想起了一切?

也许是因为他看着远处的Dr. Cawley,Dr. Naehring和狱长,就像他们所代表的政权军权和科学权威,统治着小岛这个一个孤立社会的最高阶层。

他明白了自己是永远不能逃出他们的掌心,而发疯并不能使他忘记痛苦的过去,并不能帮他逃离责任和命运。

他只能作为一个曾经的国家机器,并继续作为将来的国家机器而存活下去。

 5 ) 禁闭岛

一般评论认为有两种结局:1.阴谋论:解释最后一句话,是像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像好人一样死。

主角是一个执法管,选择前者(怪物)是作为一个精神病存在,后者(好人)是作为一个执法官存在,他是选择错误的精神病人苟活(承认自己有精神病,但是人们再也不相信他说的,因为他有病)呢?

还是与其茍活不如选择好人执法官(面临被手术实验的命运,失忆或者死亡)呢?

2.治疗论:解释最后一句话,是像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像好人一样死,说明他无法承担他曾经的故事,其实他已经正常了,是的,以治疗论观点来说结局是他康复了!

但他无法承受这个事实,像一个怪物一样活着,内心无法被宽恕的罪,才选择了自己装疯,让医院以为他不能治好了对他实行手术

 6 ) 赵兄托你帮我办点事

韩寒说,有些人想做影响大众的艺术家,有些人想做影响艺术家的艺术家。

显然,前者的难度在于继承发扬,不比生孩子舒服多少,正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只有推陈出新,骑着前人的脖梗摘到更高的果,才有人觉得新鲜,才叫好拍巴掌,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而后者不光要继承,还需要颠覆,颠覆是件很危险的事,好比突然某人告诉你地球是囫囵个不成形的,你一定会觉得这位是傻逼,接下来保不准就要掏出张XX大法好的宣传单来唬你,小学生都知道地球是圆的嘛,你来跟我扯什么犊子,脾气不好的很容易就动手。

尽管人人都知道哥白尼伽利略那点事,都觉得教皇缺心眼,但古代换到了现代,宗教换成了科学,黄道婆换成了阿玛尼,就自信了,就笃定了,就挥舞着金科玉律,就叉着小腰理直气壮不让人说话了。

就拿《禁闭岛》这部片子来说吧,在我没看以前,就有个哥们器宇轩昂对我说,挺一般的片子,看开头就猜到结尾了,居然还有人看不懂,没劲。

当时我心里就有数了,刚开场瞧见莱昂纳多这倒霉孩子往精神病院里跑,时不时闪回又头疼的,就知道肯定又要来人格分裂加欧亨利那一套了,绕来绕去肯定把自己绕进去了,看到结尾,还真照想的来了,当时一股子智商优越感油然而生,感觉多少年电影没有白看,年华没有虚度,视线所及清晰而明亮,连影评怎么写都想好了,就顺着泰克尼克三部曲的路线走,杰克没死就有了第二部《革命之路》,露丝在第二部没自杀又有了现在这部《禁闭岛》。

但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敢情影片前一大半剧情就是为玩观众的?

拾人牙慧还故作噱头,老马丁也忒不长进了,再往前捋,恍然大悟,闹半天您老在玩这手。

看电影比拍电影容易,看书的比写书的容易,这从来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前些年猫扑流行一句话,赵兄托你帮我办点事,看懂了门道的惊为天人,一时间到处传颂,说穿了很简单件事,正反念都成话而已,没什么了不起,但这么多年过去也没见谁写出比这更黄更隐晦的句子,赵兄和胸罩,酷弟和底裤,podi和ipod,玩一个词很简单,但扩展到一句话,难度就增加了不止十倍,扩展到一段话,一年时间都很难完成,人类有史以来多少能人试图写出一本正反读起来都能读通的书,但事实证明根本不可能。

我说这个是想说,逻辑从来都是环环推进非此即彼的单向线,将逻辑与空间结合,从线到平面,甚至成为三维立体,是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结局从来只有一个,要想得到多个结局,就必须要靠不同的选择来完成,要走向不同的城市,必须要经过路口,从来没有一条路线,可以不加停顿转折而同时通往两个方向,但这部《禁闭岛》做到了,或者说接近于做到了。

关于哪个是现实,哪个是想象,两个结局还是一个结局,A还是B的争论,诸多影评和帖子已经争论得够多了,双方都拿出了值得信服的论据,来说明对方观点站不住脚,其实结局并不重要,重要是的,通往不同的结局居然是通过一条路来完成的,而没有通过选择来完成,这本身已经称得上是叙述上的创举。

比起《记忆碎片》的倒叙述,《低俗小说》的伪环形结构等等革命式的叙述方式,《禁闭岛》走得更远,也更坚决,它试图让观众走进时间的迷雾中,由一条小径走向不同的可能性,你以为这条路已经将你带向了出口,其实却引入了更巨大的纠缠中。

这部影片恰恰在尝试着完成博尔赫斯一直试图描述的宇宙之谜,那就是世界是一团混乱,时间是循环交叉的,空间是同时并存的,人生活在世界上,就像走进了迷宫,既丧失了目的,也找不到出路,而在我们的常识中,我们却以为,所有叙述都应该指向一个含义,时间和空间总是在永远向前,原因总是对应着结果,所谓的谜底是我们所能相信的一切。

请不要再向我描述影片的细节,解释你相信的那种结局,和对此外种种可能性的否定,我了解它们都有道理,但却不是我想在这部影片中希望得到的,我相信也不是马丁在这部影片中试图告诉我们的,叙述的终点在哪并不重要,叙述本身才是影片的精髓所在。

我坚信,马丁的本意,是试图带给我们一条路,这条路上的所有经历天衣无缝,细节经得起推敲,而这条既没有交叉更不存在平行的直线,却能将我们引向不同的归宿,当然他没有做到极致,因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能真的完成,我们也从来对这种东西有个敬而远之的称呼,用来概括那些依靠我们天生的智商永远无法解释的事物,叫悖论。

所以在结局中他只能倾向于一边,将最合理的理由赋予其中一个,而将他尝试过的种种努力赋予另外一个,主观的介入使所有人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

因此,如果你问我更喜欢哪种解释,我选择其中对你来说不靠谱的那个。

上帝总是在我们通往真相的道路上设置一道又一道的关卡,但马丁通过这部《禁闭岛》告诉我们,在冲破关卡的战斗中,当代电影人也正奋力前行。

 7 ) 《禁闭岛》终极解读(大量剧透,未看并准备看者禁入)!人性光辉!

首先,让我来解释一下,最能引起大家争论的问题——影片的主人公到底是不是疯子?

他是否真的杀了她的妻子?

或者他是个正常人,而一切都是这个罪恶的精神病院里那些邪恶的医生们把好好的一个人弄成精神病了呢?

答案是他确实是精神病,(哎!!

请先不要急着反驳我或者骂我是白痴,慢慢往下看。

)哪些不同意我观点的人可以和我一起在这里先思考这样两个关键问题:1、我们在影片的开头就看见了,男主人公的左额头上有一处明显的伤,而且用一块胶布贴着,这块伤一直存在,贯穿影片的始终,直到,直到我们的男主角在床上醒来穿着蓝色的服装,这是我们惊讶的看到(当然很多人根本没注意,)他左额上的伤没有了。

皮肤非常平滑,连疤痕都没有,根本就没有过伤。

导演在这里给了我们很多特写就是让我们看清楚他没受过伤。

——所以那个自称泰德的人只是他的想象。

2、这又是一个重要线索,但很容易被大家误解和忽略,那就是影片的开头(又是开头,)男主角在船上不住地呕吐,他反复的说着一句话。

只是水而已,他不停的说,试问,如果如很多热心网友所言,这个泰德是真的,他不是疯子,那么就是说他根本没有杀他的妻子,也不曾从水塘里捞出他的三个儿女尤其是他最爱的女儿,他为什么这么怕水?

而且既然他的妻子如他所说是被烧死的,那为什么在他的梦里就是这一处着幅图不是很清楚,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去看DVD,动态的更清楚,我们看到他妻子的肚子上流出了血,而且他的手上有水流下来,如果他妻子是被烧死的,肚子上怎会受伤流这么多血,而他的手上又为什么会流出水来?

在仔细的思考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我相信大部分的反对者都会抛弃原来的观点了。

之后我们再来解释一下影片最后的那个情景,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这是影片最好的部分,富有人性,和大彻大悟的英雄主义色彩。

而台词就那么两句。

在影片的最后,我们的“泰德”还是没有回忆起他的悲惨过去,他对他的主治大夫说,“我们走吧,这个地方太可怕了。

”当然,他的主治大夫非常不忍,但却也不得不告诉那边的医生们他们还是失败了,但请注意,这里重头戏开始了,“泰德”说了他此生的最后一句话——查克,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人到底该作为一个恶魔活着,还是作为一个好人死去?

那个更好?

然后毅然走向了做手术的地方。

这短短的一句话里包含了多少意味啊。

首先他告诉了那些一直以来为了救自己而付出艰辛努力的医生们,我真的被治愈了,你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请坚持下去。

第二、我还是决定去死,与其说这么活着,知道自己的孩子都死了,而我杀了我最爱的妻子,我还是去死吧,至少这样我可以继续做我的梦,在那里我是个无罪的人。

(之前,那个光头医生也说,我是多么希望你还能呆在你的梦里,但那样你就必须去做手术了。

)第三、这个意思不是从主角的话里领悟的,而是他的主治大夫,他最后说的,是“yes, tedd.” 这里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医生尽力医治病人,但最终他们的目的不是去“纠正”一切“错误”,而是尊重病人的意愿。

是治愈他们,让他们摆脱病魔的纠缠,最 终找到自己的灵魂,最后tedd还是去做手术了,但这一次谁说这不是人性的胜利。

他是依着自己的意愿去的,没有人胁迫,走的有尊严,这才应该是医学真正的 样子。

 8 ) 害怕生害怕死

当悲剧发生,无法面对的时候,你可以疯掉,或选择疯掉。

如果你不选择疯掉,你一定会疯掉。

其实就这么简单。

     很多时候人们困惑:那些犯罪分子,那些道德败类,那些伪君子,他们每天究竟怎么面对自己的种种恶行而继续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要是我早就死了算了。

     其实不需要用什么神秘的方法,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做跟他们一样的事。

当一个人做错事,行为和态度发生冲突的时候,会有很不爽的感觉。

这是因为人具有对身心统一性的需要。

但错事已成事实不能改变,那么只能改变态度。

心理学上叫认知失调 - cognitive dissonance.      认知失调这种现象最初被Leon Festinger提出,到现在已经激发了三千多个实验。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根据行为调整态度的机制是健康的自我保护机制,不然我们每天都将会为自己做的傻事后悔内疚的吃不下睡不着。

Festinger的学生Elliot Aronson写了一本书,叫"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专门解释为什么我们不但一再为自己的蠢行为和坏决定们辩解,寻找出路,甚至在铁证之下还越挫越勇。

简单来讲,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好过些罢了。

     但有时候现实悲剧到一个地步,正常的对错误进行合理化的机制已经不足以产生任何正面效果。

比如有天当你下班回家发现自己的三个小孩无一例外被老婆溺死在湖中于是你一枪毙了这女人。

然后你回忆起老婆其实早有精神错乱的迹象,但你没有认真倾听,没能及时采取行动避免悲剧的发生。

     How do you talk yourself out?   - There's no way.            Teddy Daniels在崩溃的边缘徘徊,眼看要疯。

于是他选择为自己制造一个新的现实,一个可以解释现实疯狂的种种的另一个现实-叫做幻觉。

He chose to go insane to keep himself from going insane and killing himself. 这是一种选择,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

     或许是懦弱的选择。

     当风暴过后的晴天,Teddy坐在楼外的台阶上抽一棵烟,对他的主治医生说:“we can trick them”的时候,当他说“Don't worry partner, they're not gonna catch us, Chuck.”的时候,当Dr. Sheen对Dr. Cawley轻轻的摇了摇头的时候,相信观众都是心中一沉,以为他又回到了幻想的世界。

     可谁知Teddy在最后的最后,在他头也不回的走向来接他做切脑手术的人之前,说:"I wonder, is it better to live like a monster, or die a good man?" 作为好人死去,和像野兽一样活着,哪个好一些呢?

     现实里的Teddy是杀害了溺死自己孩子的妻子的男人。

切脑手术之后的他将变成没有记忆的男人,虽然死的时候会相信自己是从未做过错事的好人--但没有记忆的行尸走肉,难道不是living monster吗?

换句话说,为了die a good man,他只好live like a monster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这就是悲剧的人生的完美展现:又怕活着又怕死。

     都说最后Teddy英雄的选择了die a good man,体现了人性中的勇敢一面。

其实不是的。

只不过因为There is no "better" way.      只不过又是一个没有选择之下的选择而已。

           老罗扯淡的时候扯过“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而悲剧的人生,是因为没有办法解释。

但凡有点儿辙,能将就着合理化发生的一切,也总能活下去。

这点儿韧性,人还是有的。

     可是self-justification总有不灵的一天。

到时候靠什么过活?

没的可靠。

     我大概就是想说这个。

 9 ) 泰迪确是被忽悠了!

由于看了几个评论都没解开我心中的困惑,于是,我重看电影。

整理了如下细节。。。

先从所有梦境、幻觉、回忆之类开始:回忆1:妻子领带 来源:副手问及回忆2:二战尸体 来源:瑞秋照片回忆3:二战未死战俘 来源:马勒音乐回忆4:纳粹官员自杀现场 来源:教授说他善于拷问回忆5:纳粹官员自杀现场 来源:教授说他非文职回忆6:纳粹官员自杀现场他折磨纳粹官员因为看到外面的尸体 来源:教授说他自卫能力出众梦境1:妻子问他是否一天到晚喝酒,他说他在战争中杀死很多人 (教授让他喝酒,让他回忆起妻子责备自己喝酒/妻子的死和 自己长期在外并酗酒有关,他因此很自责)妻子问这是你喝酒的原因么,他说你是真实的么 妻子说瑞秋没离开过一直在这 (关于瑞秋案的疑窦,自己觉得她还在这里)妻子提到他们以前住的地方后面有个小湖 (光头医生给他说的关于瑞秋的案发现场)回忆7:大量二战尸体,并着重了母女俩杀党卫军战俘 来源:副手提到杀死雷迪斯梦境2:二战尸体,原来的母女俩成了假瑞秋和一个女孩儿 (刚见过假瑞秋)女孩儿和他说话,要求他救自己 (假瑞秋和他之前的对话,责备他到底去哪了/战争时看到尸体成堆,对 自己的责备)进入房间,看到雷迪斯雷迪斯说,不痛苦了吧 (雨夜和查克的对话,自己说并非来杀雷迪斯的)雷迪斯说,为你以后准备的酒,以后你会很需要的查克说,我们没时间了 (雨夜和查克的对话,说要逃离这里)假瑞秋和死小孩,让他帮忙,他说他会惹上麻烦的女孩再次责怪他没救自己,他说他试过了但赶到时已经太晚了 (假瑞秋和他之前的对话,责备他到底去哪了/战争时看到尸体成堆,对 自己的责备)妻子说雷迪斯没死,还在这 (看到字条上的字后自己的推断)妻子要求他找到并杀死雷迪斯 幻觉1:妻子说你买这些花给我的时候,乔治说,忘了她吧乔治说,想要真相就忘了她,不然你就无法离开这座岛幻觉2:妻子要求他离开,他则说查克在灯塔,他必须去。

(丹尼尔炸车时)小女孩还妻子一起出现了 (丹尼尔的记忆已经开始混淆,开始把假瑞秋的故事当成自己的记忆中的 一部分了)幻觉3:妻子说离开这里吧,你会死在这的 (在灯塔)幻觉4:妻子说告诉过你要离开这,你会死的 (在灯塔)小女孩出现并伸手回忆8(被以上回忆、梦境、幻觉综合后的虚假回忆)(被设定的回忆中的孩子死的时候的姿势都是通过刚看的照片想象出来的)(还有个奇怪的细 节,他为啥要握住女孩的脚痛苦,而不是一般情况的手,因为照片中的姿势已经设定好了,他的记忆也是被设定的)若干其他细节:1.假瑞秋创造了那个后来丹尼尔认为是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并使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份2.在C区警察让他们走后,边跑边笑的离开了,安排好的罪犯引他到乔治那里3.乔治暗示他说雷迪斯在灯塔,一方面乔治和他之间的事是真实的另一方面,乔治知道他要是去了灯塔就会被忽悠,所以一直劝他把雷迪斯忘了再者,乔治受命于教授,要暗示他雷迪斯在灯塔从而引诱他去落入灯塔陷阱4.查克找到雷迪斯的入籍表格,并暗示有雷迪斯其人在这里5.真瑞秋说他们早以为她淹死了或溺死了对应了之前他和光头教授的对话,关于教授用了WAS。

虽然后来光头教授说外面有大风雨。

6.眼镜教授所说的“伤口产生怪兽”的理论出现的时候,一直在丹尼尔额头上贴的创口贴没有了,可能在电影开始之前,丹尼尔就受伤了,而这次受 伤可能是被下了药之类的,而导致了最初在船上的呕吐。

7.光头教授在灯塔和丹尼尔的对话,关于名字的问题,实际上,从一开始主角就叫泰迪·丹尼尔,从来没有提过爱德华,在这里名字被篡改成爱德华·丹尼尔了,而这样正好和安德鲁·雷迪斯对应,而丹尼尔妻子的小名应该也是被杜撰的,因为之前从来没有提过,丹尼尔也没有回应是否有这样一个小名。

之后丹尼尔完全被引导了,自称为爱德华。。。

泰迪·丹尼尔--爱德华·丹尼尔--爱德华·安德鲁。。

就这样他被引导了。。

后面都是被忽悠了。。。

(另:并非主角的名字是泰迪·爱德华·丹尼尔,因为最后丹尼尔晕倒醒来后,查克直接问了谁是泰迪·丹尼尔,他说这人不存在) 推论:瑞秋确实失踪了,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后来禁闭岛的组织发现丹尼尔在调查这个岛,所以以此为理由,正好引诱丹尼尔来这,所以之后丹尼尔所调查的一切都是假的,包括员工回答问题、包括所调查的瑞秋房间和纸条、包括后来的假瑞秋。

纸条的出现是为了让丹尼尔相信,雷迪斯在这里从而留住他,也为主角的名字被变更做了个伏笔。

假瑞秋的出现为了让丹尼尔产生幻觉,将假瑞秋的记忆强加到丹尼尔身上,而丹尼尔所受精神创伤是他丧失神智(记忆)的部分原因。

真瑞秋的一番话,包括是否吃药、吸烟、包括噩梦,道出了丹尼尔之后被强加的记忆和他原来所受精神创伤之间的关系。

丹尼尔从真瑞秋那离开,回去的路上,黑衣警官的说话,关于暴力的论述,再次激发丹尼尔的精神创伤 之后大家开始对待丹尼尔像对待一个病人一样了。

最后的部分,对丹尼尔的实验失败,必杀之。

“成为一个正常人但是要死去,或者成为一个怪物而活着”丹尼尔看到了白衣使者的藏在布里的凶器,决定清醒的死去。

最后镜头定格在灯塔,估计丹尼尔在那挂了。

 10 ) 我们想要哪一份“真实”?

《Shuttle Island》从我们跟随着Teddy警官进入禁闭岛开始,我们被灌输着警官去调查一个失踪的精神病人Racheel并且寻找杀害自己妻子的凶手Laeddis的信息,但这其实是一场戏,一场由考利医生主导的为了治好Laeddis这个真实的人的精神病,然而影片带给我们的两个故事,那一份才是“真实”我想这是大多数人都在思考的,当然这也包括我。

小李子扮演的角色一个是警官Teddy,一个是精神病人Laeddis。

按电影进程看他是一个追查案件警官Teddy,但结尾反转他是精神病患者Laeddis并杀死了自己的妻子。

电影巧妙之处在于,它从男主角的幻想也就戏剧为主导,中间又有各个破绽但不道明,让人疑惑不解,提高影片的吸引力,观众的的观影兴趣也一步步提升,最后在紧要关头也就是灯塔的戏份,也是整个影片的高潮部分,真假交织,不仅冲击着演员小李子,也冲击着我们的大脑,揭示前面的一切,又向观影者发出信号,到底何为“真实”?

看完电影后再反思可以一一解释前面的种种疑惑,一处处的破绽,一步步的伏笔,合情合理。

电影别出心裁的情节安排,真的特别棒,可谓是烧脑大片。

另外小李子的演技也实在是让人佩服,他在幻想与梦境与现实切换,演技到位,生动再现了角色。

再之电影的立足点在二战期间的学术之争,以人性化精神医疗方式的求生为主,最后男主还是选择了“脑叶切除术”,他其实已经痊愈了只是不愿意再忍受精神上的折磨,考利医生以及支持新疗法其他人员也尊重他的选择,不免有些伤感,对禁闭岛工作人员的敬意,对重度精神病患者遭受的巨大创伤的怜惜,对积极倡导新疗法减少苦难的医生的敬意。

《禁闭岛》短评

不待见啊不待见

5分钟前
  • 岡崎体操
  • 较差

如果现实才是恶梦,唯有一睡不醒

9分钟前
  • 菠萝
  • 力荐

看不懂

12分钟前
  • 郑艺玲Elin
  • 很差

结局是开放式的,随便你怎么演绎都有理。所以大概不能断定说看到一半就猜到吧。

16分钟前
  • 卷心笋
  • 力荐

馬丁,請加油好嗎?馬丁。

21分钟前
  • Vinta
  • 较差

风雨如晦墨云压城,应景重看;精分题材不新鲜,难得场景地选得十分恰当,阴沉氛围甚佳,隐约的纳粹背景、战争场面的闪回,依稀可见老马绝不满足于仅停留于精神状态、心理层面的分析;幻觉中与逝去妻子与灰飞烟灭中拥抱,十分盗梦感,但小李子表演比盗梦中更好。

2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大脑高速运转!!!

26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结局很棒。

28分钟前
  • Sammy
  • 推荐

云山雾绕的精神病电影,真的无趣。精神领域里到底有什么其实真的不会让人多关心,想多了,反而自己有神经错乱的可能,当然,这只是针对我自个来说。相比起来,葛优在精神病院里的那个三楼楼长的故事要更让人觉得开心。

29分钟前
  • 挑灯夜看
  • 很差

视线转移的次数太多了,我跟不上这种玄虚。对不起了西科塞斯,我不能把你当成希区柯克。

31分钟前
  • 草威
  • 还行

高中的时候曾和同桌讨论过。如果全班一齐撒一个谎可不可以把班主任搞到精分。

33分钟前
  • 陈允然
  • 推荐

题材虽然在之前同样出现过,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一部极其出色的悬疑惊悚电影。悬念的铺设几乎完美,惊悚戏部分也能抓住观众注意,现实虚幻让观众几乎无法分辨,令人过目难忘。可惜由于真相的颠覆让结局部分稍显无力,用了过多篇幅来作解释更是削弱了震撼效果。★★★★☆

35分钟前
  • Q。
  • 推荐

虽然评价还行,但我总觉得剧情差强人意,莱昂纳多的表演也欠精彩。

36分钟前
  • 猫知道
  • 较差

唯独结局还是算差强人意

39分钟前
  • 大桥哥的世界
  • 还行

虽然我不想这么认为,但事实上莱昂纳多演那个人就真是个神经病。。。这个片真的好悬 啊。。。

41分钟前
  • 至尊寶『x_x』
  • 还行

3.5

43分钟前
  • 还行

大导演大演员中规中矩的作品,在此类精神病题材里还是属于引人入胜的,还有个开放性的结尾,可以说没有什么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影片内容没体现出什么深度也只是原小说的原因,但这阻止了该片更进一步的可能

46分钟前
  • 追忆
  • 推荐

又是自我救赎的套路 好烦呐

50分钟前
  • 暗黑4出了吗
  • 还行

含蓄地说:看了半天是神经病的幻想

51分钟前
  • 还行

(8/10)看了若干篇影评感觉脑洞都挺大的,推测成份都较高没有绝对说服力。”治疗论“的精彩文章见豆瓣影评《还原故事的真相,《禁闭岛》剧情全解析。》,”阴谋论“可参考百度贴吧精品帖子《禁闭岛———我站在阴谋论一边》。比较两者的文章则推荐《禁闭岛,是阴谋论还是治疗论》

52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